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下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別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无上玅觉徧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發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便能内發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發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
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罣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便能内發寂灭轻安。玅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玅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發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虗妄体重执虗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消氷。无別有氷知氷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脱。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妬。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妬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善。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發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發明。照十方刹。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虗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虗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發心作如是言。尽于虗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發心。不堕邪见。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号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善男子。若觉徧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發大愿。自熏成种。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徧。四威仪中分別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妬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別。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蝱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別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下(终)
No. 260-B 刻圆觉经要解后序
古德云。所起之因既的所期之果必亲。所操之志惟真则其所诣之地不期。寔而寔矣。昔世尊。谛观三界诸微尘刹众生。无一刹那而不受生。无一刹那而不变灭。浩浩乎不可以数计也。而况妄情起灭刹那不住生死之理。由是如来哀悯末世。于大寂定中。随十二大士问答之本怀。为转法轮。故立题名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夫圆非色像不可得而见。有见非圆。觉非境缘不可得而及。可及非觉。圆乎不可见而见之。觉乎不可及而及矣。其不可见之圆廓尔无像。不可及之觉洞然绝踪。无像之圆。体之莫非神悟。罔及之觉。混之必欲心开。然谓虽妄之谓圆。圆之所诣之谓觉。谓妄者何。以迷自心故。见闻觉知皆妄也。谓真者何。以悟自心故。明暗色空皆真也。真无定体。悟之即圆。妄绝正形。迷之则著。全波即水。了之妄外无真。全水即波。毕竟真中绝妄。是以。群波共水。众器同金。理体元齐。事相非一。似与本来具足少林直指之道觌体相反。不然尔徒见其言下。知归机芥领止之易。而不知其销镕金鑛之难。历于夙昔之因。以致今生之易。苟不知难而欲知易。犹认鑛为金。无以异也。当知。妄依真而起妄。真由妄而显真。真非妄而真不自居。妄非真而妄无所倚。妄因不立。真理何存。则如来所说圆觉者即非圆觉是名圆觉。是以。圆不立而圆存。觉无形而觉徧。故云大圆满觉。
寂正述
刻圆觉经要解后序终
校注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10 册 No. 260 圆觉经要解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威德章显示不定行证体用二。初请问三初进问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