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下

[科11]【疏】第二正示行法分三段初至彼国简余善不生若有下二正示修法我见下三结显劝意

△初中

[科12]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科13]【疏】如来欲明持名功胜先贬余善为少善根

【记】行法拣余善正释中初立义

[科14]【疏】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

【记】所下正拣

[科15]【疏】若无正信回向愿求皆为少善非往生因

【记】若无下拣非施戒等行皆可庄严但无信愿为今所拣

[科16]【疏】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称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记】若依下显是既能执持信向愿求无不具足故称多善

[科17]【疏】昔作此解人尚迟疑

【记】引据中初二句叙昔人疑

[科18]【疏】近得襄阳石经本文理冥符始怀深信

【记】近下四句叙后生信

[科19]【疏】彼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

【记】彼云下正引文据

[科20]【疏】彼石经本梁陈人书至今六百余载窃疑今本相传讹脱

【记】彼石下较经得失梁陈乃南朝两国之名朝散郎陈仁稜书在襄州龙兴寺本朝殿撰李公讳友闻字季益甞守官于彼持此经皈钱唐疏主得之喜不自胜遂复刊石立于灵芝大殿之后续因兵火焚毁悲夫逆推梁陈去晋未远可验得真今本既经六百余载中间传写讹脱可知

[科21]【疏】二中分三初至不乱专念持名其人下二临终感圣是人下三正念往生

△初中

[科22]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科23]【疏】初二句索持机不简男女

【记】修法持名中初科经云若有等者若乃不定之词经属化教开导信解或违或顺任彼机缘不同制教必须遵行顺则无过违则结犯所以疏科若有男女谓之索机

[科24]【疏】次二句劝信受或披经典或遇知识闻必生信信故持名

【记】经云闻说执持等者良由一切众生谁无一毫善种但以宿业障深不能开發是故疏推披教典遇知识以为信受之缘闻即闻慧信则思慧持即修慧从闻思修往生决矣

[科01]【疏】次七句示期限一日七日随人要约今经制法理必依承若准大本观经则无日限下至十念皆得往生十念即十声也

【记】今经期限虽至七日亦非定制故皆云若但取成功为要然此制法不延不促疏劝依承大本观经既无日限下至十念摄机虽宽犹恐下根不成行业后句义见次科

[科02]【疏】后一句教系想

【记】正明净业中初句指经文

[科03]【疏】此一句经正明成业

【记】次句点经意

[科04]【疏】先须敛念面向西方合掌正身

【记】先下教方法初三句示修仪

[科05]【疏】遥想彼佛现坐道场依正庄严光明相好

【记】遥下想胜境

[科06]【疏】自慨此身久沈苦海漂流生死孤露无依

【记】自下令慨责

[科07]【疏】譬如婴儿堕在坑穽叫呼父母急救危忙

【记】譬下举事显

[科08]【疏】一志依投恳求解免声声相续念念不移

【记】一下劝用心声即口业念即心业心口相应功不虗丧故曰相续不移

[科09]【疏】虽复理事行殊定散机异皆成净业尽得往生

【记】虽下结成业

[科10]【疏】不然则无记妄缘定成虗福耳

【记】不下显无功孤山判此经属散善霅川据此句经別立四科广破略云今经一心不乱新译经云系念不乱如说修行等云何散善而解此文且观音经云闻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皆得解脱疏曰闻即闻慧心无所依即思慧一心称名即修慧此文虽窄三慧意显又曰称名有二一事二理若用心存想相续不间如请观音系念数息等名事一心若达此心四性不生无心无念与空慧相应等是理一心况彼无不乱二字智者尚作空慧相应释之今经显云一心不乱何苦贬为散善乃至若但事无理则抑大士三昧之心若唯理缺事则绝初心念佛之行云云霅川之说其义颇优雅合今疏故略录之

[科11]【疏】善导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有何意耶

[科12]【疏】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麤识飏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号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科13]【疏】又云弥陀世尊本發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记】初问中欲示持名最胜故挟世情而申教意玄义有此问答故今引用初约钝根障重易修答次约弥陀本愿摄受答余今经执持名号但被障重众生应属散善麤行耶

[科14]【疏】问达法本空心净土净何须念佛求生净土

[科15]【疏】答若真达理语默皆如不碍修持何妨念佛

【记】二问中达法者达即观照法即十界依正心境等法观智一如万法俱空岂有心土念佛求生之別耶答中对简偏邪故曰真达良由理无所存徧在于事若或弃事谈理则成断灭之见应知理事一体二名理外无事事外无理毕竟平等无非法界若此妙达何往不通终日修而未甞修终日念而未甞念故曰无碍等语默即事理也

[科16]【疏】若贬念佛未曰达人

【记】若贬下二句叠计交责

[科17]【疏】何以然者既达法空则不住于相

【记】何下覆示真达初句征起既下正示即约三谛以彰妙理初二句了达诸法本性空寂相即非相荡一切法何甞住相即真谛也

[科18]【疏】既常念佛则不滞于空

【记】次二句虽达法空法法宛然非相即相立一切法何甞滞空即俗谛也

[科19]【疏】超越二边从容中道

【记】非真而真非俗而俗即遮而照即照而遮遮照同时真俗不二故曰从容即中谛也然此三谛说有前后用在一心能知此者可谓真达

[科01]【疏】念念契合弥陀法身声声流入萨婆若海

【记】念下四句明观契境弥陀法身即是三德秘藏萨婆若翻一切智即佛智也深广莫测喻之如海既达三谛任运自与秘藏佛智相冥相即故云契合流入也

[科02]【疏】临终决定上品上生

【记】临下二句明因趣果所以决定上品上生者以由上品必發三心至诚即今中谛深心即真谛回向發愿即今俗谛与彼三心宛然符合上品上生故无疑矣

[科03]【疏】岂非心净佛土净乎

【记】岂下二句决前问意

[科04]【疏】故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此乃真无生非谓生法外別有无生也净名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即斯谓也

【记】故下引证莫非三谛炽然求生俗谛也生体叵得真谛也真俗无偏中道也此下点示即前真达净名论中自引准上可解

[科05]【疏】问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须念他佛耶

【记】三问中世人不知佛有已未妄认经中心是之说遂起上慢更不进修故引观经而为决破

[科06]【疏】答祇由心本是佛故令专念彼佛

【记】答中初二句就问通答

【疏】梵网戒云常须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疏】汝心佛者未成佛也弥陀佛者已成佛也

【记】梵下別分已未佛虽是一修性不同汝执心是乃性具佛全体在迷如玉蕴石似金杂鑛岂可下凡滥同上圣故曰汝心未成佛也一切诸佛全性起修修极性显安住秘藏证大涅槃如无瑕玉似纯净金能施大用摄化众生故曰弥陀已成佛也

[科09]【疏】未成之佛久沈欲海具足烦恼杳无出期已成之佛久证菩提具足威神能为物护

【记】未下八句双显过德

[科10]【疏】是故诸经劝令念佛即是以己未成佛求他已成佛而为救护耳

【记】是故诸经下正示经意成上由心是佛令念彼佛之语

[科11]【疏】是故众生若不念佛圣凡永隔父子乖离长处轮回去佛远矣

【记】是故众生下蹑前反显劝令修进

[科12]【疏】问四字名号凡下常闻有何胜能超过众善

【记】四问中据前行法屡示称名是多功德今附浅识再显胜能初二句牒计次二句诘问

[科13]【疏】答佛身非相果德深高不立嘉名莫彰妙体

【记】答中初四句通示立名所以非相即法身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虗空果德即应身上冥下应即报身三身三德高不可仰深不可测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故立嘉名以召其体是则一称名号三德全彰岂谓常闻辄生轻慢

[科14]【疏】十方三世皆有异名

【记】十下二句泛举诸佛名同

[科15]【疏】况我弥陀以名接物

【记】况下二句別彰弥陀最胜

[科16]【疏】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

【记】是下显示诵持益大为种除罪现因也获证菩提来果也

[科17]【疏】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记】信下蹑意结皈上科

[科18]【疏】华严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

[科19]【疏】药师经云若彼佛名入其耳中堕恶道者无有是处阿难诸佛境界诚为难信皆是如来威力非声闻支佛所能信受唯除补处菩萨耳

[科20]【疏】占察经云欲生他方现在净土者应当随彼世界佛名专意念诵一心不乱决定得生彼佛净土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等

【记】华下连引三经证成

[科01]【疏】余诸佛名闻持尚尔况我弥陀有本誓乎

【记】余下举彼况此

[科02]【疏】末俗障重多忽持名故委引圣言想无迟虑也

【记】末下斥世申意

[科03]【疏】二感圣中

[科04]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科05]【疏】其人下是人并指上文执持名者

【记】感圣中初科初点经文

[科06]【疏】临终摄引弥陀本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發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记】临下引本愿可解

[科07]【疏】圣众现前亦有多別

【记】次科初二句总标

[科08]【疏】或真佛化佛观音势至随其品位委在观经

【记】或真下別示随其功行感见不同

[科09]【疏】或谓临终见佛以为魔者或云自心业现实无他佛来者

[科10]【疏】斯盖不知生佛一体感应道交

【记】斯下显正众生诸佛同一觉源诸佛心内众生新新造业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全佛是生全生是佛故云一体感则属生应则属佛既即一体所以众生感自心之佛诸佛应自心之生性恶相关感应一际故云道交

[科11]【疏】自障障他为过不浅如別所明

【记】自下结斥如別明见观经疏

[科12]【疏】三正念中

[科13]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科14]【疏】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發现

【记】正念中初通示善恶古德云过现积集善恶业缘每至临终咸来啧报临终恶念增盛则众恶皆现牵生恶道临终善念增盛则众善皆成牵生善道故云无不發现

[科15]【疏】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發猖狂

【记】或下別示恶相一无善种故起恶念二无正信故起邪见三恩爱深重故生系恋四苦恼逼迫故發猖狂

[科16]【疏】恶相非一皆名颠倒

【记】恶下二句总结颠倒显不颠倒

[科17]【疏】因前诵佛罪灭障除净业内熏慈光外摄脱苦得乐一刹那间

【记】因下正释经文心不颠倒诵佛修因也罪灭障除威恶也净业内熏生善也上并自力慈下三句即假他力求生净土虽云他力必由自力方能感他父子相遇啐啄同时切莫专倚他力而失自行勉之勉之

[科18]【疏】下文劝生其利在此

【记】下文劝生即经我见是利等问所修净业是有是无在何处所无则枉费精神试垂定当问虽云庄严净土未审如何庄严请示其相问临终往生为识神潜迈为佛来摄持二俱有过问往生之人是何形状为有为无二俱有过问此土阴坏彼土阴生生彼之阴复与中阴何別聊陈五问击發同修于此无疑往生决矣

[科19]【疏】三结显中

[科20]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發愿生彼国土

[科21]【疏】我见是利即蹑上科故说此言覆示前段正报中文对文可见

【记】结显中即蹑上科者即指行法中专念持号临终感圣正念往生之文覆示前段者即指化主名号徒众庄严故云正报中文前结劝云众生闻者应当發愿此中又云闻是说者应当發愿故云覆示

[科22]【疏】大段第三劝信中三节初至佛所说引诸佛同赞劝若有人下二约三时因果劝如我今者下举诸佛互赞劝初中又二初至之利指前自赞东方下次引诸佛赞

△初中

[科23]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科24]【疏】如前所说依正殊特持名脱苦

【记】第三劝信自赞中依正殊特即二报庄严也持名脱苦即正示行法也

[科01]【疏】莫非弥陀大悲愿行从因至果功德利益殆非心思口议所及

【记】莫下正释当科不可思议功德之文也

[科02]【疏】二中又二初尽六方正列于汝意云何下释经名

[科03]【疏】初中但列六方若依唐译则列十方

【记】佛赞总示中初三句对二经广略

[科04]【疏】今谓但举六方四维自摄但言略耳

【记】今下示今略摄广

[科05]【疏】下诸佛名相承不释

【记】下下明释佛名上二句点古不释

[科06]【疏】今以义详或从色相或取言音或约行业或从譬喻

【记】今下明今义详

[科07]【疏】大略不出果德三身收无不尽文或偏举义必兼含

【记】大下约身总收

[科08]【疏】初东方分二初叙现通二引赞词余五例此更不重分

△初中

[科09]东方亦有阿閦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科10]【疏】阿閦此云不动法身体寂无迁变故

【记】东方佛名中初佛初约果释

[科11]【疏】若就因行毁誉敬慢同一如故

【记】次就因释毁誉口业也敬慢身业也八风不动物我两忘故曰一如

[科12]【疏】次列三名皆从喻名众山之中须弥最胜诸佛法身超过诸法初言相者其状同也次言大者出过喻也三言光者光则表智法兼报也妙音说法称机即应佛也

【记】次三莫非法身但从喻別后佛从应可见

[科13]【疏】河沙佛土略列五名故云如是等

【记】土若河沙佛亦复尔不可备举故云等也梵语恒伽又云兢伽翻天堂来应法师云此河从无热恼池东面象口流出入于东海其沙至细与水同流以手掬之则沙随水去三千大千且据娑婆一化为言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并上六欲梵世为一世界如是一千名小千千倍小千名曰中千千倍中千名一大千世谓三世界即界分上下八方也

[科14]【疏】各于其国者正当释迦说此经时十方诸佛同时劝赞令信是经

[科15]【疏】若据诸佛言无虗妄但由众生障重信难故现舌相表示诚言

[科16]【疏】诸佛常舌上至额际今此现起长广量等随宜大小何止大千乎

【记】智论问曰世尊大德威重何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答今欲口说难信难解之法是故出舌相为证必真实也问各于其国出舌所覆大千属谁化境答彼佛赞此即知此佛化境也

[科17]【疏】次引赞词

[科18]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19]【疏】当信是句绝

【记】次赞词中初分句

[科20]【疏】称赞下即经本题上句指前释迦所说下二句如后经文所解

【记】称下示本题总三句上句八字释迦所说者即前经文依正庄严持名修法等故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下二句指后即六方佛后征示何故名一切诸佛所护念等然此一题六方诸佛所说若其初句犹是释迦自语经云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科21]【疏】余见题中下五并同此释

【记】余下指前释题下下例同后不释故

[科22]【疏】二南方中

[科23]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𦦨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科01]【疏】日月灯三皆破暗或次对三身次单喻智德

【记】南方五佛第一从喻二义初对三身日即法身月即报身灯即应身或可配于三智次单喻智德者一即三故

[科02]【疏】名闻光者名闻十方如光遍照

【记】第二法喻双举

[科03]【疏】大𦦨肩者言相则两肩光𦦨在智则双照真俗

【记】第三两肩光𦦨表显真俗二智

[科04]【疏】须弥灯者山灯即喻法报二身

【记】第四山灯双喻须弥高出法身德也灯能破暗智慧也

[科05]【疏】无量精进从行为名方便度生未尝暂懈众生无量悲智亦然

【记】第五无量精进对机显行解脱用也

[科06]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07]【疏】三西方中

[科08]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科09]【疏】前三皆名无量初即寿命二即相好三即所证法身无上故喻如幢

【记】西方七佛一二寿命与相皆从报德第三幢喻高显法身最上故

[科10]【疏】大光大明并喻佛智自行化他破障除惑

【记】大光大明二皆以光显智光能破暗智能断惑

[科11]【疏】宝相者应佛相好如宝可贵

【记】宝相法喻双举其相端严如宝尊贵

[科12]【疏】净光者亦即法报

【记】净光者智光纯净惑暗无余故

[科13]【疏】问初无量寿即是弥陀若自劝赞于义非便答同名甚多必非极乐法藏所成之弥陀

【记】次决疑不应自赞故答中且如弥陀对问显意须知诸佛皆有同名同号如法华二方同名日月灯明坛[纥-乙+(暴-(日/共))]有八百亿同名释迦等

[科14]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15]【疏】四北方中

[科16]舍利弗北方世界有𦦨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科17]【疏】𦦨肩同前但无大字最胜音同上妙音

【记】北方五佛初二指同

[科18]【疏】难殂者法身坚密不可坏故[*]殂音叙又音疽坏也

【记】三即法身不可坏者遮那法体众魔一切不能沮坏故

[科19]【疏】日生者如世晨㬢破晦暝故

【记】四中如日照世应身德也

[科20]【疏】网明者法门交暎如帝网故

【记】第五网明三昧法门如帝珠网互相交暎

[科21]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22]【疏】五下方中

[科23]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科24]【疏】狮子者众圣中尊故以兽王比焉又狮子一吼兽闻皆死喻佛说法魔外消亡

【记】下佛六今第一从喻二义一以法身无上故谕如王次以应身说法利机魔外消伏

[科25]【疏】名闻名光义同前释

【记】二三同前南方一佛今分二号

[科26]【疏】达磨翻法单云法者所证法身轨持万化故次云幢者高出物表故三云持者任持常住故

【记】四与六华梵虽异无非法身五即法喻双举亦法身德也

[科27]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01]【疏】六上方中

[科02]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𦦨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科03]【疏】梵音者梵即净法音清朗众乐闻故

【记】上方十佛第一音声五六据色相第九从智解余六并从喻梵音清朗应身德也

[科04]【疏】宿王者宿音秀星宿中王所谓月也经云众星之中月天子为第一

【记】第二以月星释义莫非居尊并喻法身德初义见法华经亦如律序云众星月为最【疏】或可北辰居天中而众星拱之而辰星为宿中王亦喻法身出过诸法也

【记】次义即论语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科05]【疏】香上者众德如香超诸菩萨更兼智德故云香光

【记】香上独喻法身香光更兼般若

[科06]【疏】𦦨肩须弥同前故不释

[科07]【疏】杂色宝华者以万行因华严法身果德下宝华德义亦同之娑罗此翻坚固冬夏不凋即喻法身无变易故见一切义者洞达诸法甚深义趣

【记】六与八并以华喻六即万行庄严法身八显内德胜妙第九即般若智报身德也余名可晓

[科08]【疏】诸佛果海德量何穷三世道同理无差异

【记】结诰中上四句叹诸佛果德高深佛佛皆同以海为喻深广无边故

[科09]【疏】随机顺物一相为名

【记】随下言各偏一相立名有异

[科10]【疏】以意裁量略如上解后贤披阅更试讲磨

【记】以下示今释随相略显示谦嘱后

[科11]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12]【疏】次释名中分三初至念经征前经

[科13]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科14]【疏】上句已见前文故但问下二句恐未晓故问释之

【记】经名随释征名中本题三句经文前后自明上句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已于前经见义下二未明故兹征显

[科15]【疏】舍利下二示义又二先叙闻持是诸下次明得益

△初中

[科16]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

[科17]【疏】闻经受持者牒上二报庄严正明行法二大章也及诸佛名者牒上引佛劝信第三一章初科所引六方名也

【记】示义闻持中闻即耳根受即意识持即奉行总闻思修三慧也文中指前三大章其义易领

[科18]【疏】次得益中

[科19]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科20]【疏】诸佛护念直至菩提

【记】得益中初至果号正释护念薄下推护念之因初中初句标文诸下叠释

[科21]【疏】护谓覆护不使魔娆念谓记念不令退失

[科22]【疏】势至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科23]【疏】大论云譬如鱼母若不念子子即坏烂等

【记】言护念者不出慈悲二心护故不令魔娆大悲也念故不令退失大慈也魔有四种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今言娆者且指天魔引经论二喻虽异其义一也

[科24]【疏】阿耨多罗此翻无上三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即佛果号

【记】阿下翻梵莫非果上三德无上即法身超出一切故正等即般若之智不偏空有故正觉即解脱之用觉圆满故

[科25]【疏】薄地凡夫业惑缠缚流转五道百千万劫

【记】推因中初四句叙昔迷即三道流转薄音博逼也

[科26]【疏】忽闻净土志愿求生一日称名即超彼国诸佛护念直趣菩提

【记】忽下今修感佛正显护念之意

[科01]【疏】可谓万劫难逢千生一遇誓从今日终尽未来在处称扬多方劝诱

【记】可下疏主庆愿初六句立愿修因在处赞扬自行也多方劝诱化他也

[科02]【疏】所感身土所化机缘与阿弥陀等无有异

【记】所感下四句祈果

[科03]【疏】此心罔极唯佛证知

【记】此下二句结愿求证

[科04]【疏】是故下三劝信

[科05]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科06]【疏】信我语者谓信教也如不信我十方诸佛岂虗妄乎

【记】劝信中信即能信之心教即所信之法通指此经正宗行法也经中双劝一信释迦自语二信诸佛称赞

[科07]【疏】次三时因果中初正示是故下二结劝

△初中

[科08]舍利弗若有人已發愿今發愿当發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科09]【疏】已即过去今即现在当即未来

[科10]【疏】發愿是因生即是果三因三果別对可知

【记】三时因果中愿因生果皆约三世言別对者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

[科11]【疏】欲显净土唯恐无愿有愿必生定无漏失

【记】欲下正示经中發愿引生之意有愿必生者华严云唯此愿王不相舍难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上示得生

[科12]【疏】十疑论云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等

【记】十下引论显生已不退三界生死业缚者以此土进修有退堕之失而显净土惟不退也

[科13]【疏】次结劝中

[科14]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發愿生彼国土

[科15]【疏】若有信者简彼不信任不發愿自甘涂炭是谁之咎

【记】结劝中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经乃化诱之教信与不信任彼机缘自甘涂炭者以不信之失反显能信之益泥涂火炭喻三恶道

[科16]【疏】三诸佛互赞中二段初我赞诸佛彼下诸佛赞我

△初文

[科17]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科18]【疏】如我今者等即指前科六方劝信

【记】诸佛互赞中初我赞诸佛疏指前六方劝信且六方如来乃劝众生信受释迦所说经文皆是释迦赞于弥陀今云称赞诸佛者盖诸佛虽各各于国称赞释迦此土众生无有知者仍是释迦显示故反为赞诸佛也

[科19]【疏】二中又二初出彼赞词当知下二显示诚实

△初中

[科20]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科21]【疏】释迦翻能仁即大慈垂应牟尼翻寂默即妙智冥真合此为佛则三身备矣

【记】赞我佛号中释迦姓也牟尼名也二皆翻梵成华即显法报应三身大慈垂应应身也妙智报身世冥真法身也

[科22]【疏】佗不能为故甚难举世未见故希有

[科23]【疏】下列二难于此恶世修行成佛一难也为诸众生说此法门二难也

【记】甚难总示中世间一切智用不为甚难希有于恶世中得道证圣又能开示众生往生法门可为甚难可为希有

[科24]【疏】初中娑婆亦云索诃此翻堪忍

【记】娑婆梵语二名奢切之异同翻堪忍

[科25]【疏】悲华经云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

【记】引二经释义单复不同初即众生深著浊恶甘忍众苦

[科26]【疏】准佛刹经有二义初义同上二云彼有行菩萨乘者成就忍辱将护有情善自调伏若人加害悉能含忍终不放逸故云堪忍

【记】次即菩萨化他成就忍智或遇违逆大慈悲心终不弃舍

[科01]【疏】五浊亦云五滓又言恶者谓能具造十恶业故

【记】五浊中浊则不清净滓则杂秽恶则不善以恶业不清净故名浊滓稜严云譬如砂土投于清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汩然浑浊

[科02]【疏】劫者梵云劫波此翻时分下四浊聚在此时从减劫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

[科03]【疏】见者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五利使也

[科04]【疏】烦恼者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也

[科05]【疏】众生者揽阴为人假名众生

[科06]【疏】命者刹那生灭催年促寿

【记】劫波翻时分悲华经云人寿六万岁百年减一年至三万未得为浊二万岁时浊之始也释迦出世人寿百岁浊可知矣劫浊为总四种为別二三总于利钝十使身见者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故边见者执偏之心不履中故邪见者邪心取理作阐提行故戒取者外道邪戒或虽佛戒偏心坚执故见取者谬见涅槃故引取无厌曰贪忿怒无慈曰嗔迷惑不了曰痴自恃轻他曰慢迷心乖理犹预不决曰疑前五体轻易断故名利后五重浊难断故名钝四即五蕴法聚为众生假名五中催年促寿者新新生灭报限不久故悲华又云寂意菩萨问佛其余诸佛所有世界清净微妙今我世尊何因缘故处斯五浊恶世成等正觉佛言吾以大悲愿力故取此弊恶不净土耳

[科07]【疏】第二难中念佛法门

【记】二说法难中初至往生显法妙收机初二句叠法

[科08]【疏】不简愚智不择豪贱不论久近不选善恶

【记】不下四句所摄之机愚智则性有利钝贵贱则报有强弱久近则功有浅深善恶则行有好丑

[科09]【疏】唯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十念往生

【记】唯下三句感生行相临终恶相即观经下品下生地狱众火一时俱至等十念往生即下生中具足十念等

[科10]【疏】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

【记】此则正显难信之意具缚者三惑全在故屠谓宰杀沽即酤卖如此恶人止由十念便得超往岂非难信

[科11]【疏】二显实中

[科12]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科13]【疏】承前二难则彰诸佛所赞不虗意使众生闻而信受

【记】显实中据经二难皆顺世情言之后称甚者以浊恶成佛之难校其念佛少善能生极乐净土尤为甚也

[科14]【疏】第三流通分正说既终众喜受持展转传布遍于四海垂于万世故因众散以为流通

【记】大段流通中初文八句正显流通意一下叠释经文初中众喜受持即前序所列之众徧于四海横广也垂于万世竖深也因众散为流通者他经或不同故

[科15]佛说此经已长老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科16]【疏】一切世间总收四部別举三趣以决序文

[科17]【疏】阿修罗此翻非天受乐如天怀谄同鬼从行为名

【记】叠释中四部即天龙神鬼前序总云无量诸天大众今此別列天人阿修罗三众故云以决序文前別列声闻菩萨今此但以等字总之阿修罗翻非天释义可见或翻无酒由于四天下广采百华酝于大海觊其成酒以鱼龙业力酒不能成因立誓断酒故又翻无端正以形陋貌疎故大论此一趣徧于五道楞严具有胎卵湿化四种不同今此即上品修罗天趣所摄

[科18]【疏】欢喜则出离有门信受乃忆持修习

【记】闻所未闻故欢喜宜得践行故信受

[科19]【疏】得法閧怀仰恩荷德倾诚展敬志愿流通

【记】得下四句总释作礼而去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下(终)

No. 420-B

此记足庵宗师淳熙年间撰至东方佛现通一科示疾停笔因而顺寂不及全帙闻者无不嗟惜虽圆修超玄二记行世诸方讲解病其文理未明罕有承用由此疏亦湮塞(余)寓疏三山庆远庵因讲次二三子有请为续其后诚故为狂简有玷于前又岂非青蝇附于骥尾亦其一日千里也

嘉定丁丑上春中澣石皷(法久)

(大宋国庆元府定海县太丘乡安期管三山里居住奉佛抲仲瑜妻王氏百二十四娘妙一暨家春等舍官会三十贯命工刊此记文全帙功德保安家眷成就吉祥现生福寿弥高临终往生安养四恩三有法界冤亲俱出轮回同生净土大岁丁丑嘉定十年四月既望日志)


校注

二正示专念持名教修行法二初总示 二随释三初简余善不生二初经文 二疏文二初正释二初立义 二正拣二初明所拣诸行劣二初正列 二显非 二明能拣念佛胜 二引据决疑三初叙昔人疑 二叙今生信二初引缘由 二引碑文证 三较经本得失 二正修法二初节文 二随释三初专念持名二初经文 二疏文二初略解文义四初索持机 二劝信受 三示期限 四正明成业教系想中四初指经文 二点经意 三示方法三初示修仪 二令想胜境 三自令慨责三初正明 二示譬 三示用心 四结成业二初正结利益 二反显无功 二问答决疑四初明观称难易二初问 二答二初约根钝障重易修答 二约弥陀本愿摄受答 余字可疑 二明理事差別二初问 二答二初明达理不妨念佛四初蹑问直答 二斥偏见 三覆示达人相二初约三谛正示三初明空谛 二明假谛 三明中谛 二明达人得益二初明观境契合 二明因趣果 四决前问意 二引论证求生无妨 三明生佛过德二初问 二答二初就问直答 二別答三初引经分已未佛 二随释已未义三初略指定 二双显过德 三正示经意 三反显劝修 四明问答持名功德二初问 二答二初通示立名所由 二別明以名益物三初举诸佛名同 二彰弥陀最胜三初况叹 二正叹利益 三蹑意结叹 三引证三初举余佛名德三初引华严 二引药师 三引占察 二举彼况此 三斥失申意 二临终感圣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二初略释临终引接相二初点经文 二引愿文 二广明感圣差別二初示圣众差別二初总标 二別示 二因辨邪僻见三初略列僻见 二反明正义 三结斥谬 三正念往生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二初通示临终相 二別释二相二初明恶相二初列恶相 二结颠倒 二明善相二初四修因得益 威疑灭 父疑母 二预指下文 三结显劝意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释 三劝信受持二初总判 二随释三节初引诸佛同赞劝二初指前自赞二初经文 二疏释二初牒上不 二正释 二引诸佛赞二初总示三初科节 二明二经广略二初对二经广略 二示今略摄广 三明释佛名二初点古不释 二明今解释二初示随缘不定 二约三身总收 二随释二初正列六初东方二初略例 二正明二初现通二初经文 二疏文二初释佛名二初释今五佛二一释初佛二初约果释 二就因释 二约三身合释四佛 名一作佛 二指略 二正释现通三初明证诚时 二明出舌意 三明广长量 二引赞词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三初分句 二示本题 三委前例后 二南方二初现通三初科文 二经文 二疏释佛名五初从喻等 二法喻双举 三表二谛法 四双喻法报 五从行立名 二引赞词 三西方二初现通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二初释佛名四初约法报三佛合释 二约智用二佛合释 三约应身释 四约法报释 二问答决疑 二赞词 四北方二初现通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释佛名四初二佛例上 二约法身释 殂一作沮次同 三约应身释 四约法门释 二引赞词 五下方二初现通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释佛名三初约法应释 二二佛例前 三约法身三佛合释 二赞词 六上方二初现通二初科文 二经文 二疏释佛名二初正释五一约应释 二约法释 三约法报二佛合释 四二佛例上 五约法报四佛合释 二总结释佛名二初通伏难二初诘 二通 二谦退嘱后人 二赞词 二释经名二初节文 名下一有舍利下二示义是故下三劝信初中 二随释三初征前经名二初经文 二疏释 二示义二初节文 二随释二初叙闻持二初经文 二释文 二明得益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释二初正释护念二初正释护念三初略标 二分字释 三引证二初引楞严 二引智论 二释所得果号 二推护念之因二初正明其因二初叙昔迷不知 二叙今庆感佛 二明疏主自庆三初立愿修因 二祈证果 三结愿求证 三劝信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 二明二时因果二初节文 二随释二初正示二初经文 二疏文三初明三世因果二初举三世 二別对因果 二正示發愿得生 三引论显不退 二结劝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 三明诸佛互赞二初节文 二随释二初明我赞诸佛二初经文 二疏文 二明诸佛赞我二初节文 二随释二初出彼赞词二初经文 二疏文二初释佛号 二释希有甚难二初释字义 二分二难二初标举 二列释二初恶世成佛难二初释娑婆名义二初翻梵语 二引经释义二初引悲华经 二引佛刹经 二释浊恶名义二初总释 二列释五初劫浊 二见浊 三烦恼浊 四众生浊 五命浊 二说法难二初显法妙收机二初叠法 二別释二初举所接之机 二明感生行相 二正显难信之意 二显实三初科文 二经文 三疏文 大文第三流通分二初释流通意 二解文义二初经文 二疏文二初释听众二初总释诸众 二別释修罗 二释信受奉行二初释欢喜信受 二释得益流通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己【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3)
关闭
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