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言持诵此经之人。虽宿世罪孽重大。由经力故。即能消灭而证道果。讵不重哉。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言大乘正法。无得无说。乃为究竟。又岂有我人等相。而为正法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寔无有法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念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寔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寔无虗。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言如来大慈。等观一切。不存私己之心。不作轻人之见。至公无私。故得证穷法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寗为多不。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言佛心平等。遍法界中。无不流通度化。若以宝施福德。而入无相之心。则三轮体空。此法界之所以通化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言人欲见佛时。须离色相求之。若见自性如来。方为真见。不当于色相而求真佛也。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言如来说法。说而无说。总无寔法与人。闻之者。不当仅记言说。自无心解。以塞悟门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言学佛者。虽有得法之名。寔无得法之迹。盖法无可说。则亦得无所得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言菩提正法。一切平等。不生分別。自得证悟。是以清净心而行善也。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言受持此经者。其福德智慧。无可比论也。盖行持精进。终至证果。永享法乐。其福智讵有涯哉。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言如来虽化度群生。而不见有生之可度。是无我人等相也。故云化无所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寔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言法身乃非相之相。逈出有无。非若色身。可执相而求。若以色相觅佛。则失之矣。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言佛以此经一往破相。恐成断灭。故于此揭明并不离相。以见真空不空。非竟断灭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何以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言菩萨虽修众善。而不存欲受福德之心。惟不贪故。功德转胜也。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言佛法身清净。寂灭无为。无有去来坐卧之相。不当于此而觅如来也。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言世界之大。亦属众尘和合而成幻妄不寔。故云尘世乃凡夫不了。以为真寔。是不知一合相之义耳。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三十一
言修行人当净除一切知见。乃至正法。亦不应生心取著。是为知见不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应化非真分三十二
言佛之出世。乃应以化度众生而来。然特于梦幻人世。教修如幻法门。勿认以为真寔事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易解卷下(终)
校注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510 金刚经易解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此佛显经能灭罪。愈见力用之大。故承上章之意。而复告须菩提曰。若善男女等。能持诵此经者宜为天人钦敬矣。乃或反为人轻贱者何哉。良以是人先世。曾作恶孽。应招恶果。倘非今世闻经生信。赖此持诵功德。作一大转机。便应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岂仅为人轻贱而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