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定也经径也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音志)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音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音孕)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音卦)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即说呪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观自在者变化从心达观自得也觉也情也义理先具能觉一切有情之义蕴藏也色受想行识谓之五蕴全经重此一句度一切苦厄兼自度度他而言舍利子人名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则识于心而不忘五者相因诸法空相者谓真性有而非有无而非无是诸法之空相也真性累劫不毁故不生不灭真性本来无染故不垢不净真性不著一物故不增不减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一切诸法皆缘意起故法属意或谓法与發同即發动也亦通目之所见为眼界心之所之为意识界无无明者无昏昧之处也无老死者常存不坏也烦恼也积也犹云积万过于愆于一身也二者谓之苦果苦因涅槃也路也犹云修行得路也二者谓之乐果乐因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菩萨涅不生槃不死无也耨多罗上也正也等也三菩提正觉也揭谛揭谛揭妙谛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众也萨婆诃疾速也谓疾速成就一切众生也

【讲】阿难说吾教有观自在菩萨者功行最深具大智慧造到彼岸之时照见自己之五蕴与众生之五蕴皆属空虗己则修无上菩提于人则多方接引俾一切苦恼之厄尽归解脱弟子舍利子正是欲离苦厄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尔知世间有形者为色无形者为空不知色乃梦幻泡影不异夫空也空乃一真显露不异夫色也色不即是空空不即是色乎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则识于心而不忘此五者相因而见者也今色即是空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矣由是真性常清常净毫无法相可名不诚为诸法中之空相乎言乎其妙则常存不蔽不生不灭也湛然清虗不垢不净也自然恰好不增不减也是故真空之中既无色受想行识则六根俱净无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尘不扰无色声香味触法也六根之累以眼为先今眼界既空则万缘悉泯而意识胥忘将见由定而静由静而慧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由久而固由固而贞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烦恼之苦果作业之苦因涅槃之乐果修持之乐因一时俱尽则真空中本无智慧可名即到彼岸亦属虗假而又何所得哉然无智无得从乎既得菩提以后而言也若未得之先岂可无法哉所以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修行之法守其六根绝其六尘故心无牵罣滞碍远离夫神魂之颠倒梦寐之妄想至于不生不死而后不但菩萨为然也即三世诸佛欲得无上菩提亦无有不依般若波罗蜜多者是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变化不测之密语是神光普照之密语是至极无如之密语是独绝无伦之密语阿难所云能除一切苦斯言诚真实而不虗更有密呪汝时时诵之可以生智慧可以到彼岸矣呪曰揭谛揭谛揭出妙谛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波罗揭谛欲到彼岸必须赖此妙谛也众也萨婆诃疾速也谓疾速成就一切众生也总之密呪虽修行之径路而径路不外于此心人能空其五蕴则主翁常定而客感自清岂有不得无上菩提者哉

梅按心经分六段读则明显自观自在菩萨至度一切苦厄为一段舍利子至无智亦无得为一段以无所得至究竟涅槃为一段三世诸佛至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段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至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为一段即说呪曰至菩提萨婆诃为一段经文本一气呵成分此六段者犹流水面上见微波而初读易于领会也末段即字下宜著一又字解之本经重在一多字不多不能成功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毕)

No. 576-B 䟦

金刚经大旨总是欲人守六根绝六尘而六根六尘之不净者以五蕴未空也观自在菩萨特为拈出示后学以会归之路文仅二百六十八字而言简意该可包金刚经三十二分之全读金刚经而不读心经是涉博而不知反约也乌乎可

纯阳子敬䟦

No. 576-C 附吕祖师降三十二次偈

第一章

得手工夫切莫疑  疑心若起便途迷
行行直上山头去  柳媚华明遇自奇

第二章

作善如登百尺竿  下来容易上来难
直须勤力行功过  人兽几希要细參

第三章

迅速光阴不可留  年年只见水东流
不信试把青菱照  昔日朱颜今白头

第四章

万转身如不系舟  风翻浪涌便难收
临流执定篙和舵  一路轻帆到岸头

第五章

万法皆空莫浪求  如来只在此心头
清枷爱鎻都抛却  无取无拘得自由

第六章

天堂快乐几多般  爱苦诸魂出狱难
苦乐由来争一念  青莲原植沸汤间

第七章

恩爱牵缠解不开  一朝身去不相借
于今撒手无沾滞  直上灵山白玉台

第八章

富贵由来水上沤  何须骑上扬州
莲池有个收心法  静里时吟七笔勾

第九章

华落华开又一年  人生几见月常圆
打开名利无栓鎻  烈火腾腾好种莲

第十章

心境从来要廓清  休教烦恼日相侵
灵山无限逍遥处  功德池边洗六尘

第十一章

休教六贼日相攻  色色形形总是空
悟得本来无一物  灵台只在此心中

第十二章

心外求经路便差  水中月影镜中花
真空妙义君知否  七宝庄严总欠佳

第十三章

风幡动处总非真  自在如如只此心
解得拈华微笑意  本来何地著纤尘

第十四章

流光迅速莫蹉跎  名利牵缠以网罗
撒手悬崖无別法  白莲台畔礼弥陀

第十五章

经营世故日忙忙  错认迷途是故乡
识得本来真面目  此身原是臭皮囊

第十六章

元宵灯后便无灯  万古常门只此心
朗照诸天终不灭  一龛佛火月三更

第十七章

见美如无在一心  莫将勾引怨摩登
防闲女色如防贼  外寇何能夺主人

第十八章

望乡台畔尚思家  月惨风凄冥路斜
纵有纸钱无处使  都缘一点念头差

第十九章

森罗殿上鬼多般  百沸油铛万刃山
识得如来真实义  无边解脱一时闲

第二十章

陷溺沉迷已有年  爱河瀼瀼浪滔天
持经自可登高岸  何用中流更见船

第二十一章

尘缘断后自消融  清净方知色是空
佛即心兮心即佛  青山只在白云中

第二十二章

闻说西方种异莲  花开十丈藕如船
灵台自有祗园树  本地风光即佛天

第二十三章

娇女原是粉骷髅  暮乐朝欢总不愁
一旦无常归冥路  夜台难逞旧风流

第二十四章

聚宝为山未足奇  不如持经得菩提
金经明示成真路  何事亡羊泣道岐

第二十五章

诸佛菩萨只此心  何须泥塑与装金
世间点烛烧香者  笑倒慈悲观世音

第二十六章

了悟犹如夜得灯  无窻暗室忽开明
此身不向经中度  更向何方度此身

第二十七章

去恶犹如治乱丝  宁心自有得开时
若教错用些儿力  万劫牵缠莫了期

第二十八章

日夜无期只认真  略差些子便相争
谁知一赴泉台路  悔把恩仇抵死分

第二十九章

铁面阎罗不狥情  剉烧舂磨实难禁
试从业镜台边看  地狱何曾见好人

第三十章

陷入汙泥久不回  西江难洗垢形骸
一朝得证菩提愿  铁树奇花处处开

第三十一章

北邙山下列坟茔  荒草迷离怪鸟鸣
长卧泉台人不醒  桃残李谢过清明

第三十二章

佛说波罗蜜妙经  前无千古后无令
注成人鬼齐超度  功德如天莫比伦

节录

吕祖师三品经释教原委一段以阐是经真法宝效释教清微肇于浩劫观空以空虗无寂灭昔有至人名曰燃灯立于中古转大法轮教化度脱无量众生佛传始盛次有佛出号释迦文自种民天降神赡部是时周昭月寅之岁西印度国有迦维卫其国王者名曰净梵四月八日太子斯诞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夙愿故舍国修道雪山六载精思苦行鹊巢于顶藤穿膝胫腊月八日睹明星出豁然起悟具六通识负龙象力开来继往阐教西域初于鹿苑继祗陀林黄金布地佛教崇兴四十九年应化不一是时比邱暨比邱尼并优婆塞与优婆夷凡数千人俱同听法无不得度有舍利智慧第一佛尝因之宣说法要有大弟子名大迦叶得佛心印传佛正宗佛亲授记是为初祖又有弟子名阿难陀多闻第一于佛灭后传佛教典流怖人间今之佛藏皆所宣传延及达摩以大神通一夕收摄三十六处邪魔外道设洪誓愿自西印度历恒沙河至南赡部说法演教宗门大展授秘密旨从超悟得明心见性佛法无多一切扫除片言只字參悟本来凡诸聪明闻见知识杜绌不事浑浑默默倾倾宗旨悟谛因缘无无所无空无所空内观此心如虗空际如千江月如镜如泡如华中香如是空空以无无空故无所执一字之妙通达无碍前无无前后无无后匪由闻见玄览超忽任诸见闻颓然自丧以因缘故得无因缘禅宗乃炽又有历代诸大法师通经律论取大法藏阐译文字搜剔妙蕴传诸三千大千一切阎浮提界广为众生说无量因解诸烦恼热化清凉境拔诸苦恼离火宅厄济诸幽魂脱地狱趣化诸六道获天人乐利赖无穷象教以昌流传既久厥旨无闻凡彼缁流罔得真传东西剽窃言语为宗机锋相对口舌争雄所谓禅者阐演密典认本来面无用浮饰若究厥弊贻害后人迷失真宗累主人翁出居故舍入无何有渺茫漂泊随野狐禅迷罔狂悖呵佛骂祖俨大知识抑又甚者谬妄罔悟以譌传譌譌以譌承我佛如来法法何法为究本根故空诸法文字不立非去文字恐后学流求文字中昧失本根故去文字岂知文字正难尽去去文字者会何沿流但执文字作文字观佛从文字究佛经旨离失真宗是文字障斯害道矣更可仁者罔知是经是佛心印传流人问为彼为生广为说法俾有解悟即彼下等愚暗不明资经忏悔原令此辈生恭敬心朝夕讽诵久或生明了生死念力诸善行脱轮回趣或悟耨数超诸上乘非第口诵无悔悟心便可宥罪即假口诵亦获利益是彼诵时生大欢喜高吟朗咏令诸幽明一切众生邪魔异类幽魂余孽得闻是经普沾胜利咸蒙济度非说是经但假口诵无持受心无恭敬心无诚信心无踊跃心无均利心无无私心乃为诵经乃获功德自流日下日下日坏一切佛典指为衣食诵经之家以虗文求诵经之人以虗文应一切众生以虗文故故轻是经而诸佛法罔有存者要知是经具大解脱如广陵散化诸烦燥如摩尼珠化诸烦恼如般若船度诸溺者如波罗蜜生诸津液如漆室灯烛诸幽暗具此种种无量利益但作文字草草有过便如糟相曾无所赖以故禅宗知此等故扫除一切冥心内观空内外相寂坐玄默领一參头究极旨趣有扫于空空无所空以无空故乃明斯旨若住暗室张一焰炬无物不见无不明朗罔所障碍无障碍故付子说也与天完足与天地俱不为物囿不有于物斯之为梵梵香烟于幽明交济斯之为禅禅理渊微天人悉究究厥旨者佛菩提种如是如是西来大意作如是观佛法尽矣


校注

成应作虗
[A1] 己【CB】巳【卍续】
[A2] 己【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滔【CB】淊【卍续】
[A6] 弗【CB】佛【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般若心经注解
关闭
般若心经注解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