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大意一卷

(当卷八千八百八十八言此品四千一百七十二言)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将释此一部妙典二十八品多有诸家今暂归天台宗每品用三门解说第一述每品大意第二释每品名第三释每品内文略科断

第一述初品大意者原夫浩浩性海混动静而凝真眇眇觉山抱理事以布教教海无尽故扣诸万机以埀影机感万差犹驰走五乘以分[鏕-比+七]然则许车长者开三车遍与一实之妙车觅子慈天集百属同付一家之财业今此经者开权显实之玄门果海圆实之格言宏括众经之纲纪巨海之吞千潮广统群典之枢要犹大虗之抱万有文菀芳馥开三生六即之华义林蓊𣠵结三轨四德之果舒则一乘之义门区分明映日月卷则一极之玄枢凝真峻凌妙高所以片片慈氏之问普被尘国明明能仁之训等霔现当遂使乘此法轮不起一处普游无边法界入彼法门不移一念忽现无尽劫海可谓返流归源之宝舟尽迷趣觉之银烛者矣教大意盖在此哉

第二释名者今妙法莲华经者本地甚深之奥藏也自行权实之妙法也四华六动开方便之门三变千涌表真实之地咸令一切普得见闻是以先标妙法次喻莲华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發秘密之奥藏称之为妙示权实之正轨故号为法指久远之本果喻之以莲会不二之圆道譬之以华声为佛事称之为经圆诠之初目之为序序义相从称之为品众次之首名第一若存梵声可言萨达摩分陀利伽苏怛揽今顺唐语故道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第三入文判释者夫颙颙普机受如来旨巍巍法雷雨平等雨今维经者久远实佛之所说三世诸佛之至极经也权现阿难所传胎辨罗什所译也宿明听耳所请乘白遍吉所护也明知此间群生应机于圆教招感于灵圣也一部典有八轴二十八品大分为三初品为序次方便品讫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为正三从偈后尽经凡十一品半为流通又一时分为二从初序品至安乐行十四品为迹门开权显实从从地涌出品讫经十四品为本门开近显远二门各三初迹门三者序品为迹门序次方便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为迹门正说法师品讫安乐行品为迹门流通次本门三者初踊出品讫弥勒已问佛今答之半品为本门序次佛告阿逸多下讫分別功德品初长行偈颂为正三偈后尽经名流通今迹门三章初序有通有別初序有六一所闻之法体即如是是二能持之人即我闻是三闻持之时一时是四闻持之所从即佛陀是五闻持之处即王舍城耆山是六闻持之伴即与大比丘众去是也有二从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下讫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第一明列众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八字第二总结也约列众中有三从与大比丘下讫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等第一明声闻众从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下讫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第二明菩萨众尔时释提桓因下讫阿阇世王等第三明杂众也第二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下讫品竟诸求三乘人別序约中五序从尔时世尊四众下讫尊重赞叹第一明集众序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下讫起七宝塔第二明现瑞序从尔时弥勒菩萨下讫神通之相今当问谁第三明疑问序从尔时弥勒菩萨讫偈终为说何等第四明發问序约中有二一长行(云云)从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下第二偈颂有六十二行分为二初有五十四行颂上问(云云)从佛放一光我及众会下有八行颂请答(云云)从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下第五答问序中有二第一长行第二偈颂第一长行中有四从弥勒下讫演大法义第一明惟忖答从诸善男子我于下讫故现此瑞第二明略曾见答从诸善男子如过去下讫求名菩萨汝身是也第三明广曾见答从今见此瑞与本无异下讫教菩萨法佛所护念第四明分明判答(云云)从尔时文殊说偈第二偈颂有四十五行分为二初有四十一行颂广曾见答从我见灯明下有四行颂分明判答等(云云)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品四千七百一十六言)

今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大意者夫巍巍佛智推甚深无量于一宗之考荡荡慧门告难解难入于三乘之息是以五甚深海骐𬴊牢穷其底八甚高峰凤凰难翔其顶是故无问春雷振四种法响于三乘之蛰自说秋龙洒七成甘雨于七权之鱼十如帝网笼十界而重重一乘颇梨亘十刹隐隐久后密唱系圆珠于五千衣里要当显谈驾宝车于一大白牛浅智千二起疑念而迷所趣深智一子宣未了而问进退能仁三止沙汰五千鹙子三请精进十信是以枝叶糟糠忘系珠而退法座真实普机怀信财而住会席于是赫赫法王喻昙华而劝信明明智行作莲华而發欢是以一大金乌照五姓而辉辉四一银㝹临七人而皎皎岂谓焦种趣寂值法雨而更萌佛芽毕死阐提服妙药而复苏后生教经义纬织成行锦于五佛机智针行线缝饰果绣于三世帐诸佛本怀皆圆此部出世大意悉满此章破执而决疑法华最第一开迷而照觉谁敢争斯典哉文约义丰理深行普矣胜可谓不思议妙法难测量法门矣此品大意盖如是欤

第二释名者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方即真秘点内衣里无价之宝与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別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別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以秘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从此品下讫分別功德品弥勒说十九行偈终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等十五品半文大段第二正说分也若作二正从此品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八品迹门正说分也今且遂近就迹门正说大分为二从此品初下讫愿为此众故唯垂分別等第一大段明略开三显一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请岂得不说等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七品半经文第二大段明广开三显一约略开三显一段有二从此品初下讫偈竟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第一明略开三显一约中有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从品初下讫随宜所说意趣难解第一明诸佛权实二智从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下第二明释迦权实二智第二偈颂上二佛二智(云云)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下讫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第二明疑生执动腾疑请三遍(云云)第二约广开三显一段大分为三第一为上根人有法说周即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已下讫第二卷诸天子偈竟我所有福业今世若过世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也第二为中根人有譬说周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下讫授记品竟我及汝等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汝等善听三品经文也第三为下根人有因缘说周化城喻品初告诸比丘乃往过去讫学无学人记品竟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三品经文也约第一法说周大分为五谓法说领解述成授记欢喜也约初法说段有长行偈颂约第一长行有三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下讫汝今善听当为汝说第一明如来许说从舍利弗言唯然世尊下讫愿乐欲闻第二明受旨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下讫无有余乘唯一佛乘第三明如来广说约中有五第一明四佛章门广上诸佛权实二智第二明释迦章门广上释迦权实二智约四佛章为四从如是妙法下讫十方诸佛亦复如是第一明总诸佛门约中有六番义四种释四一等释(云云)第二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下明过去佛章门约中(云云)第三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下明未来佛章门约中(云云)第四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下明现在佛章门约中(云云)第二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下广上释迦如来权实二智约中有六义四一等释今不释(云云)第二偈颂有百二十一行大分为二初有四行一句颂上许答次有百十六行三句颂上正答约中为二初有七十三行一句颂上第一四佛章门从今我亦如是第二有四十三行半颂上第二释迦章门约四佛章为四初有三十四行三句颂上第一总诸佛门从过去无数劫下第二有二十七行半颂上过去佛章从未来诸世尊下第三有六行半颂未来佛章从天人所供养下第四有四行半颂现在佛章(云云)从今我亦如是下释迦章门中有四十三行半括一部妙为下七喻作本(云云)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卷九千八百六十言品六千五百九十一言)

今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大智身子领中下而说望大悲世雄应屈延而畅喻而为其喻也三车设门外稚子出火宅是则述三乘引教一车造露地进子至道场是则明一乘与教先谈火宅然后与白牛车三界火宅群生所居五蕰假室有情所住寿命柱根润四相而摧朽地水墻壁曝二耀而抱圻憍慢八鸟翔振翮于四仪遥原嗔恚八虫鬪怒目于五境广野愚痴𧏙蜋迷四倒而驰走贪欲狐狼抱五尘而践邪见夜叉拨因果而食人狗戒取荼鬼旋火宅而事嬉戏身见大鬼计我所而无惭愧见取咽喉著其命而作保边见牛头左角著断常而灭因果边见右角执前后而如蓬乱五钝禽兽惊愕行者于朝夕五利陋鬼烦扰智者于昼夜唯有大慈释尊拔济此难大悲观音守护是畏三界众生悉是佛子六道含识皆心□方谛求更无余乘谁留三乘十方佛土唯有一乘谁存五姓谤人谤法受殃三途求友求法攀祥于万代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也此品偏举喻为名故言譬喻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从品初下讫偈竟转无上法轮等第二明法说周中领解段约中有二第一长行明身子领解陈(云云)第二偈颂有二十五行身子重陈(云云)从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下讫教菩萨法佛所护念第三明法说周如来述成段(云云)从舍利弗汝于未来下讫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第四明法说周授记段约中有二第一明有长行如来授记第二明有偈颂十一行半如来重宣(云云)从尔时四部众下讫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第五明法说周中四众领解段约中有三第一明长行四众领解(云云)第二明有偈六行半重颂(云云)(上来三周中第一法说周了)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疑悔下讫授记品大段第二明为中根人譬说周文有四品初品正如来譬说开三显一信解品明四大声闻领解药草品明如来述成授记品明如来授记约初中文有二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讫说其因缘令离疑悔第一明身子请从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下讫偈竟汝当为说等第二明如来答约中有三从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下讫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第一明如来發起从舍利弗若国邑下讫偈颂中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稳众生故现于世第二明如来譬说从汝舍利弗我此法印讫偈竟汝当为说妙法华经第三明如来劝信约第二譬说中有二初长行二偈颂约长行中有二从若国邑下讫善哉善哉如汝所说第一明开譬从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讫于一佛乘分別说三第二明合譬约第一开譬中有二从若国邑下讫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第一明总譬约中有六譬(云云)从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下讫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第二明別譬约中有四譬(云云)约第二合譬中有二从舍利弗如来亦复下讫令得菩提第一合总譬(云云)从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下讫于一佛乘等第二合別譬(云云)佛欲重宣此义下偈颂有百六十五行为二初有百行颂上长行后有六十五行明通经方法上来长行有开譬合譬偈颂亦有二初有六十五行半颂开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颂合譬上长行有总譬別譬初有三十三行颂总譬约中有六譬(云云)次有三十二行半颂別譬约中有六譬(云云)次四譬(云云)约合譬中有二总譬合別譬合(云云)约第二通经方法又名劝进约中(云云)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品三千二百六十九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跉跰穷子还父家而预客作中止慈父付家业而定天性是以二乘都无分忽得如来家一乘未具足则成满月镜一日之价招羞于废权门三乘之宾怀庆于实相𨓍无漏大果结小乘枝而离离无上莲华咲羊鹿池而葩葩圆教声闻以佛道声令闻一切具诠罗汉于诸世间应受供养法华以前分段三德显于界内法华以后变易三德示于界外知恩报恩暗先年知德谢德觉今时诚知三乘別执暗中亦暗一乘圆融明中亦明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初闻略说动执生疑广闻五佛蒙笼未晓今闻譬喻欢喜踊跃信發解生疑去理明也此品偏标法为名故言信解品

第三入文判释此品譬说周中第二四大声闻领解段文为二从尔时慧命下讫瞻仰尊颜第一明经家叙欢喜从白佛言下讫卷尽第二明自陈领解约中有二一长行二偈颂约长行中有二从而白佛言下讫无量珍宝不求自得第一明略领解从世尊我等下讫如佛所应得者皆已得之第二明广领解约中有二从世尊我等下讫今此宝藏自然而至第一明开譬从世尊下讫皆已得之第二明合譬约开譬中有二从世尊我等下讫以明斯义第一明欲开如文从譬若有人下第二广譬说中有五从譬若讫无复忧虑第一明父子相失譬从世尊尔时穷子佣赁下讫犹故贪惜第二明父子相见譬从即遣傍人下讫常令除粪第三明追诱譬从过是已后讫下劣之心亦未能舍第四明委家业譬从复经小时下讫自然而至第五明付家业譬(云云)约第二合譬中有四(云云)从尔时摩诃迦叶下第二偈有八十六行半为二初有七十三行半颂上长行次有十三偈叹佛恩深约初中又为二初有二行颂法说后有七十一行半颂譬说中为二初有四十一行颂开譬次有三十半行颂合譬(云云)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卷九千二百八十六言品一千六百五十九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茫茫智地等大地而载五姓森森群生争草木而异五乘乃有一乘法云䨱三千而清凉一味教雨澍五乘而殊茂于是破有法王随群机而先说彼权即是实佛应熟机以后谈此实是乃假权三草乘各身而归本地方便二木回各心而向真道最实大慧吼狮子声便权小果脱野干形败根迦叶领三草于实菀历劫萨埵悟二木于圆林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其调斯矣此品大意盖如是

第二释名者土地是能生而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有漏诸善悉能治恶无漏为最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佛譬深会圣心佛赞善哉甚为希有述其得解以喻其人故言药草喻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譬说周中第三述成段约中为二从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下讫说不能尽第一略述其领解从迦叶当知下讫渐渐修学悉当成佛道第二广述其领解约略中有二第一双述善哉从如来复有下第二述其领所不及约广中有二一长行二偈颂约长行中有二从迦叶当知下讫一切种智第一述成开三显一从汝等迦叶下讫难解难知第二明如来结叹约开三显一中有二从迦叶当知讫一切智慧第一明法说中有二(云云)从迦叶譬如下讫一切种智第二明譬说中有二第一譬说中有开譬有合譬约开譬中有二从迦叶下讫华菓敷实第一明差別譬从虽一地所生下讫各有差別第二明无差別譬有三(云云)约第二合譬中有二从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下讫各得生长第一合差別譬中有二(云云)从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下讫一切种智第二合无差別譬中有三(云云)汝等迦叶下第二复宗称叹(云云)第二偈颂有五十四行半颂述领开三显一中有二初有四行颂法说中有二(云云)次有五十行半颂譬说中有二初有十行半颂开譬次有四十行颂合譬约开譬中有二初有九行颂差別譬次有一行半颂无差別约第二合譬中有二初有三十五行颂合差別譬中(云云)次有五行颂合无差別譬中(云云)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品一千七百二十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斗薮迦叶闻八相而更苏神通目连[(厂@((既-旡)-日+口))*页]二乘而怀惧所以如语释迦振天眼于来劫实语世雄期记莂于当生于是解空善现闻名相而庆实名餝提舍旃延承金光而欢净刹奇第四目连既入莲台五百弟子同坐华座无为深坑成八功池而生佛莲华正位燋种润一味雨萌佛性芽赫赫妙法深号功明明莲华广茂德不退菩萨不思其边有漏凡愚何知其际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梵音和伽罗此翻授记也此品中授记四大声闻偏举法为名故言授记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譬说周中第四授记段约中大段有二从品初下讫像法亦尔第一大段正明与中根人等记从我诸弟子讫汝等善听第二大段明许为下根人等说宿世因缘约第一大段中有二从品初下讫光明世尊其事如是第一明与迦叶记

尔时大目犍连下讫像法亦尔第二明与三弟子记约第一段中有二一长行二偈颂约长行中有六从品初下讫无量大法第一明行因从于最后身下讫天人师佛世尊第二明得果从国名下讫名大庄严第三明国劫名号从佛寿下第四明佛寿从正法住世下讫二十小劫第五明正法像法久近从国界下讫皆护佛法第六明国净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二行半为六初有四行颂行因次半行颂得果次六行颂国净次半行颂佛寿次一行颂正法像法次半行总结第二明三人授记中有二第一明请记第二明与记约第一中有二第一明长行经家叙第二明偈颂有七行为四初有一行正请次二行半明譬说请次有二行半明合譬请次有一行明结请约第二授记中有三第一明善吉授记第二明迦旃延授记第三明目连授记各有长行偈颂各有行因得果国劫寿命法住久近皆悉如文后我诸弟子下讫汝等善听第二大段明许为下根说中有二第一有一行半明总说次有一行更明说宿世因缘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品五千九百七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远远一圣证正觉于十劫颙颙二八求出家于一世自此以降劫而难思大千尘墨不足喻其远亿国尘算安得况彼劫于时大通正觉放光振地幽瞑众生仰奇生疑八方梵天寻光集会上下大梵见相来到于是十方梵王供华上殿请说大法十六王子叹德仰化欲演妙法是以智胜法王随众机而且转谛缘王子沙弥觉机熟而说妙法其会会众信大乘而闻一乘一大正觉家室而乐禅悦十六沙弥升法座而讲妙法传灯之功成正觉于十方结缘之力限入道于万代然则入寂余国经生证理归灭佛乘得度悦悦化城等寻香而忽灭急急楼阁同阳炎而隐泯定性二乘失旅次而退宝处强识释迦得商人而还本宅明明导师息中路而致宝城扰扰商人惮远险而不可退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化者神力所为也城者防非却敌之称也知无贼亦不须城故言化城也偏举喻为名故言化城喻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下第三明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约中有三品例前应有四段今但有二段此品正明宿世因缘次二品明下根人等授记领解述成文少不足分品故在授记段中(云云)约初品中有二从佛告诸比丘下讫偈竟通达无量劫第一明佛知见久远从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下讫卷尽第二明宿世结缘约第一段中有二长行偈颂约长行中为三从初下讫甚大久远第一明所见事从譬如下下讫百千万亿阿僧祇劫第二举譬明久远从我以如来知见力下讫今日第三结见昔如今从尔时世尊欲重下讫偈颂有七行颂前三义初有一行颂所见事次有四行颂举譬明久远次有二行颂见昔如今约第二正结缘中有二长行偈颂约长行中有二从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下讫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第一明结缘由从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下讫此城非实我化作耳第二明正结缘约第一结缘由段中有二从尔时佛告诸比丘下讫哀愍而敷演无量劫集法第一明结缘远由约中有多义(云云)从尔时大通智胜如来下讫住于禅定八万四千第二明结缘近由约中(云云)约第一正结缘中二从是十六菩萨讫是人若闻则便信受第一明法说结缘约中有多门(云云)从譬如五百下讫我化作耳第二明譬说结缘中有二从譬如五百下讫我所化作为止息耳第一明开譬中有二(云云)从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下讫我化作耳第二明合譬中有二(云云)尔时世尊欲重下讫第二偈颂有四十九行半大分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颂第一结缘由次有二十七行颂第二正结缘初中有十二行半颂结缘远由中有多义次有十行半颂结缘近由约第二正结缘中有二初有八行颂法说中有多义(云云)次有十九行颂譬说中有二初有十一行半颂开譬中有多义(云云)次有七行半颂合譬中有多义(云云)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卷八千三百三十二言品二千三百七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盖闻圆圆内秘列后周而排迹融融外现结下根而显本乃有满慈子等领四闻于三周憍陈如等说一喻于一章今斯富楼那说法第一表三世佛刹利生第一领无量众善清净国统恒沙三千于一土宝明大劫孕万亿四圣于一世盘薄宝地平山陵而墤沟壑穹隆苍天朔宫殿而得相见无女人而停胎生无婬欲而期化生智慧持身出光无碍神通随心飞行自在四八相好庄严其身七宝鴈塔遍满其国法喜之食随念饱心禅悦之浆应时满身满子净刹难得可称于是金兰醉客问宿处而至亲友家壁富主裹宝珠而趣官事营年代邈邈忘其宝今辰晢晢见衣珠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五百举数也弟子者标人也授记示法也此品举数标人授记故言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下二品因缘说周中第二授记段中大段有二第一千二百人授记第二二千人授记约第一中有二从品初下讫深心本愿第一明经家序嘿念领解从尔时佛告下第二明如来述记约第一中有二第一明叙其得解欢喜第二明叙即默念领解约第一中有二第一叙得解由第二叙其得解欢喜约第一由中有四从从佛闻下第一明由闻法譬说二周开三显一从又闻授诸等第二明由闻身子等五弟子得记从复闻宿世下第三明由闻宿世结缘事从闻诸佛有大下第四明由闻如来三达无碍见久如今从得未曾有下第二叙其得解欢喜中有二初明内解欢喜从即从坐起下明形状恭敬从而作是念下第二正明嘿念领解中有二初明嘿念领解中有口领解(云云)从唯佛世尊下第一明嘿念發迹请记从尔时佛告下第二明如来述记中有二一长行二偈颂约长行中有二从尔时佛告诸比丘下讫常懃精进教化众生第一明如来述其本迹从渐渐具足菩萨之道下讫起七宝塔遍满其国第二明如来其授记约第一段中有三从尔时佛告下讫言论之辨第一明就释迦世行因發迹从汝等勿谓下讫教化众生第二约过去佛世行因显本从诸比丘下讫教化众生第三明就三世佛时因行所得(云云)约第二授记中有七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二十一行半颂上發迹授记初有十四行颂發迹次有七行半颂授记约發迹中有二初有七行颂总声闻次有七行颂別满愿發迹(云云)约授记中有七意(云云)从尔时千二百阿罗汉下第二明千二百授记中有三从尔时千二百下讫不亦快乎第一明念请从佛知此等下第二明与记中有二一长行二偈颂约长行中有三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下第一明总许千二百记从于此众中下第二明別授陈如记从其五百下第三明別授五百记约第二颂中十一行半为二初有九行半颂陈如记次有一行半颂陈如及五百及五百记次有一行颂总一切声闻记从尔时五百阿罗汉下第三明五百领解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初经家叙其欢喜从世尊我等第二明自陈领解中有二初明法说从如无知者下二明譬说中有二初从譬如有人下第二正譬说中有二开譬合譬譬如下讫无所乏短第一明开譬中有多事(云云)从佛亦如是下讫得未曾有第二明合譬中有多事(云云)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下第二偈颂十二行半为二初有一行半颂其欢喜(云云)次十一行颂自陈领解中为二初有一行颂法说次有十行颂譬说(云云)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一千二百三十七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也

第一述大意者夫阿难罗云仰別记而举望无学声闻同他望而住立所以胜幡净国等极乐而表奇通王宝命比弥陀而争远多闻誓愿水镜浮于空王之池精进高行华菓结于能仁之菀宝华成道等海慧而流芳罗睺密行同诸佛而表奇无学二千澄心观佛学满三明授决令喜是品大意盖如是也

第二释名者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也此品中显学无学人记故言授学无学人记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因缘说周中第二授记段中第二明授二千人记中有二一明请记二明授记约请记中有二一明二人请记二明二千人请约二人请二一明嘿念请记二明發言请记初云尔时阿难下第二明嘿念请记从即从座起下讫众望亦足第二明發言请记从尔时学无学下讫住立一面第二明二千请记从尔时佛告阿难下第二明如来授记中有二第一明二人授记第二明二千人授记约二人授记中有二一明阿难记中有五第一明长行授记中有六意(云云)第二明偈颂重记从尔时会中下第三明八千菩萨成疑从尔时世尊下第四明如来释疑从阿难面于下第五明如来述叹中有长行偈颂可知从尔时佛告罗睺下第二明罗睺授记中有长行偈颂可知(云云)从尔时世尊见下第二明二千人授记中有长行偈颂如文(云云上来正说分了)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二千一百六十三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巍巍释迦振记声而流欢荡荡药王闻实相而怀乐是以一句之功赐无上位一念之勋封无边国舍净业士星散沙界如来专使月照亿刹毁佛之罪轻争毛叶谤人之业重竞盘石镜智妙华咲供养菀种智宝菓结受持林法华第一龙振三乘谷已今当说象蹴一乘峰风飞三说而六宗靡旗众涌十妙而乱辙理智全身托经卷而游尘国真应权身随经处成正觉高原求水闻十如而近泥乾土發哀悟七喻而见水慈悲芳室混五姓而同庇忍辱妙衣著七人而俱位法空广床不遮毕死而安坐理姓平榻不舍懈怠而信受变化猛守防刀杖于行者清净光身许示现于寂漠忘失章句闻如来诲空闲听众得天龙闻能说法师蒙佛护而令大众喜所化弟子随师训见恒沙佛妙法圆宗超超然独秀平等大慧礭礭然坚固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也此品偏举人故言法师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下有五品是迹门流通分也大分为四法师宝塔品第一明弘经功深福重劝流通达多一品第二明引往弘经彼我兼益已证功德深重劝持一品第三明八万大士此土愿弘经新得记者他土欲弘经安乐行一品第四明外凡初心欣斯福见声闻畏惮闻菩萨殡辱[(厂@((既-旡)-日+口))*页][苟*苟]因生退没佛为此人说四安乐行约第一段中为二第一法师品明释尊自说弘经功福命觅流通第二宝塔品明多宝分身且助且证觅流通约第一法师品中有二第一明有长行偈颂叹美五种法师能弘经人第二明有长行偈颂叹美所持之法约第一段有二第一就禀道弟子门明功深福重第二就授道师门明功深福重约弟子门中有二从初下讫当得菩提第一明佛在弟子功深福重中有二从药王下第一明简出人类从咸于佛前下第二明简出得记之缘从佛告药王下第二明佛灭后弟子能持经功福重中有二意(云云)从若有人下第二明授道师功深福重中有长行有偈颂约长行中有二第一別明第二明总逆顺得罪得福约中有二从若复有人下讫广说此法第一明现在弟子深功大福中有五意(云云)从若是

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下讫广为人说第二明佛灭度后师功大中有二意(云云)从药王若有恶人下讫即得三菩提第二总明五种法师逆者得重罪顺者得大福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六行为三初有二行不颂长行別将劝自行化他耳次有三行颂上门通別次有十行颂別上师门功深福重次有一行叹经尊妙从尔时复告药王菩萨第二明有长行偈颂叹所持法及示弘经方法约长行中初明经法叹中有五从尔时佛复告下讫况灭度后明叹法从药王当知下讫手摩其头第二明约人叹法从药王在在下讫三菩提第三明约处叹法从药王多有人下讫菩萨之道第四明约因叹法从其有众生下讫菩提第五约果叹法中有五意(云云)从药王若有善男子下第二明弘经方法中有二初明方法中有二意(云云)从药王我于下讫令得具足第二明利益中有五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八行半为三初有一行总劝不颂长行次有十六行半颂上长行次有一行颂颂结劝(云云)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二千六百三十二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七宝灵坟踊会地而住天汉五千龛室餝栏楯而居层阶加以无数宝幢流虹幡而飘飘万亿宝铃鸣伽音玲玲金银圆盖悬于中天瑠璃支提擢于四天三十三天雨天华而供养宝塔八部龙神奏伎乐而赞叹塔婆于时峨峨塔庙出隐隐声以赞扬释迦正正多宝吐冲冲辨证成大慧所以十六大众闻塔声以悱悱八部天人發疑心而愤愤兢兢大乐举众疑而待法响堂堂能仁称多宝而开会𣠵仰仰乐说欲见全身赫赫大觉谈集分身谆谆报佛放毫光而照十方浩浩分身从侍者集中城未熟天人移他土而净秽执已熟众生接虗空而遮少心云集诸佛与欲请开塔户本体释尊应请开摩尼户多宝如来半座同位释迦世雄入身同塔燽燽两尊岿然居高煌煌一塔森然秀峙十五强况等妙高而秀六宗一乘圆智无濵海而胜三乘𫏐持之功诸佛所叹读持之力住纯善地人天好眼人天应供愤愤悱悱忉忉至至难得可谈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见者通能所也塔者梵语塔婆也此唯佛所也故言见宝塔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大段第一明弘经功深福重流通中第二明多宝分身且证且助劝觅流通中有长行偈颂长行大段有三初明宝塔踊现二明分身远集三明释迦唱募约大段第一中有六从初尔时佛前有七宝塔下讫四天王宫第一明塔现之相从三十三天下讫尊重赞叹第二明诸天供养从尔时宝塔下讫皆是真实第三明多宝如来证诚称叹

尔时四众下讫却住一面第四明时众惊疑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有菩萨下讫發是音声第五明大乐说菩萨问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佛告下讫善哉善哉第六明佛答中有三意(云云)从是时大乐说下大段第二明分身远集中有七第一明大乐说请见多宝佛从佛告下讫今应当集第二明应集分身从大乐说白佛言下讫礼拜供养第三明大乐说请分身集从尔时佛放下讫亦复如是第四明佛放光远召从尔时十方下讫如来宝塔第五明诸佛同来从娑婆世界下讫诸佛如来遍满其中第六明严净国界中有三(云云)从是时诸佛下讫皆在虗空第七明与欲开塔中有五意(云云)从以大音声下讫付属有在大段第三明释迦唱募觅流通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第二偈颂有四十八行半大分为三初有三行半颂多宝塔现次有八行半颂分身远集次有三十六行颂释迦付属中为二初有八行半举三佛劝流通中有三意(云云)次二十七行半举难持法中有五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卷八千九百五言品一千七百廿九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浩浩圆海腾智波而洗尘眇眇觉山吐行云荫热是以输头檀王让位表求法于千岁沙竭龙女转身示成佛于一生采菓汲水之功圆位于四德拾薪设食之德积印于三点床身给侍劳经千百不怠槌钟求法勤历三祇无退无怨妙记忽授调达顿渐深疑定决智积圆教力用照日于沙界顿教威势临月于亿叶小乘五难值龙女而雾卷別教一疑对觉母云开十方贤士谁不资此妙典哉无边圣人谁不归斯圆教哉便成正觉之鸿疑涣焉此篇皆氷解转身自在之奇术在然此章悉龟镜智积悱悱远疑望圆珠而霜消身子愤愤旷障对融金露零彼智积身子尚默然信受此后贤后圣何拒不信受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提婆达多者此翻天热此品偏举人为名故言提婆达多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迹门流通中第二明引往弘经彼我兼益劝流通也中大段有二从品初下讫莲华化生第一大段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成道从于时下方讫品竟第二大段明文殊通经龙女作佛约第一大段中有三第一明往昔师弟持经之相从佛告诸比丘下讫至不退转第二结会古今从告诸比丘讫莲华化生第三明劝信约第一段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四从初尔时佛告下第一明求法时节从于多劫中下第二正明求法中有四意(云云)从时有仙人下第三明求得法师从王闻仙言第四明闻法奉行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七行半为五初有半行颂求法时节次有一行半颂正求法次有一行半颂求得法师次有二行半颂闻法奉行次有一行半结证劝信从佛告诸比丘下第二结会古今中有三初正结会从由提婆达多下第二明师弟功报俱满中有二初明弟子自报已满中有三意(云云)从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下第三明劝信(云云)从于时下方多宝下大段第二明今日文殊通经利益中有二第一明通经中有五初明智积请退从释迦牟尼下第二明待通经利益之证从尔时文殊下第三明文殊即来从智积菩萨下第四明智积所问从文殊师利言下第五明文殊答中有七意(云云)从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下第二明利益中有九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一千一百九十四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名第三入文判

第一述大意者夫药王大乐奉勅命而發誓无学有学居异国而愿传于时姨母憍昙易色受记云母耶输作念闻决于是王城法王视万亿而励心沙界大士从十方而祈班所愿著忍辱铠遮骂詈箭被慈悲甲却恶口𫓴住慈悲室障轻慢风住空禅床忘恶鬼辱不惜易烂臰秽身获得难得金刚体浊世摈出不恨心里末世求法先望说法發誓开士山峙三千發愿贤哲海浩百亿一乘妙典何国不讲圆教高文何家不写像末佛子谁可同彼愿浊世行者谁不学此风哉

第二释名者二万菩萨奉命弘经故名持品劝八十亿弘经故亦名劝前后双举故名劝持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迹门流通中第三明二万菩萨忍力成者此土弘经新得记者他方弘经大段有二第一大段明受持第二大段明劝持约第一大段中有三从品初下讫不惜身命第一明二万菩萨奉命此土持经尔时众中五百下讫心不实故第二明五百罗汉八千声闻發誓他国流通从尔时佛姨母下讫他方国土广宣此经第三明诸尼请记授诸尼记也从尔时世尊视八十下大段第二明劝持约中有二长行中有五从初尔时世尊视八十下第一明佛眼视诸菩萨从即从座起下第二明诸菩萨请告勅从复作是念下第三明佛嘿然从时诸菩萨第四明菩萨知佛意从便于佛前下第五發誓通经从即时诸菩萨下第二偈颂有二十行文分为四初有十七行颂被忍衣弘经次有一行颂入如来室弘经次有一行颂坐如来座弘经次有一行总结请知(云云)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三千二百二十五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妙德王子问仪式于恶世鹫峰法王诫近处于像末是以十种扰乱波息心海四个乐行泉踊情山第一真典名字难闻最尊深经天护常卫轮王明珠陵众宝而独秀法王国经逾诸经而高胜读经者无忧无病诵经者不贫不陋诸天童子以为给使众生乐见如慕贤圣无畏之志等师子智慧之光如乌照恶骂之徒口则闭刀杖之毒何所害微妙好梦常现眠里无尽大利恒集觉表王中亦王妙中亦妙盖斯安乐行矣

第二释名者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故能进行故名安乐行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迹门流通段中第四明初心菩萨示通经方法中大段有二第一大段明妙德问方法大段第二明如来答约大段第一有二从品初下第一明叹深行菩萨能弘经从世尊菩萨下第二问浅行菩萨云何恶世宣说是经从佛告下大段第二明如来答约中有三第一标四安乐行章门第二明解释修行方法第三结行成之相从佛告文殊下讫安住四法第一标四安乐行章门从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下第二明解释标四安乐行章门中有四一明身止观慈悲安乐行二明口止观慈悲安乐行三明意止观慈悲安乐行四明誓愿止观慈悲安乐行约身止观慈悲安乐行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从一者安住下第一双标行处近处二章门从文殊师利下第二解释二章中有二第一解释行处第二解释近处约第一行处中有三从初文殊下第一标行处章从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下第二解释行处章从是名菩萨第三结行处从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下第二明近处中三从云何下第一标章从菩萨摩诃萨不亲近第二解释中有三第一明十恼乱从常好坐禅下讫修摄其心第二明附定门助观从文殊师是名下讫常乐观如是法相第三明附慧门助观从是名菩萨下第三明结近处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二十八行三句为三初有一行颂标章次二十二行颂行处近处次有五行三句颂行成中有多意(云云)从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第二明口止观慈悲安乐行为二第一明行法第二明行成初行法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有二第一标章从若口宣说下第二释行法中有二第一明止行第二明观行止行中有四从初若口第一明不说他过从亦不轻慢下第二明不轻慢从不说他人下第三明不叹不毁从又亦不生下第四明不起怨嫌从善修如是下第二明观行从尔时世尊欲重第二偈颂有十六行半为三初有二行颂标章次有九行半颂行法次有五行明口安乐行成中多意(云云)从又文殊师利菩萨下第三明意止观慈悲安乐行中有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三第一标章从无怀嫉妬下第二释行法从文殊师利下第三明行成偈颂有六行为二初有五行颂止观二行次有一行颂行成从又文殊师利菩萨下第四明誓愿止观慈悲安乐行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第一明行法第二明叹法第一行法中有三从初下第一明标章从于在家出家下第二明行法从文殊师利是菩萨下第三结行成从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下第二叹经难闻中有二从初下第一明法说从文殊师利譬如下第二明譬说中有二第一明开譬中有多意(云云)从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下第二明合譬中有多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四行半为二初有四行颂行法次有十行半颂叹经约第一行法中有三意(云云)约第二中有法说譬说等意(云云)从我灭度后下第三二十三行偈总结行成之相中有三初有一行半结劝修四行次有二十行半举三报明三障清净次有一行总结(上来十四品迹门开三显一说了)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二千七百五十七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他方大士□□□□□说此间释尊开所化而止请于是净行眷属裂大地而泉涌慈氏等众表深疑而云起四行菩萨问讯世尊而随喜一乘法王开示佛慧而同醎补处弥勒不知一人而發疑地前贤哲用何智术而测位是以逸多大士问涌出于谁化久成实佛显诸力于自度尔时岁促化长迷忽然發心里父少子老喻仓卒吐口表非久远智者谁人决此疑哉非本佛妙智谁者示斯旨哉大中亦大一中亦一盖斯□□□欤

第二释名者下方菩萨为發本门寿量远从地涌现故言从地涌出品师严道尊鞠躬祗奉如来一命四方奔涌故言从地涌出品三世化道惠利无壃一月万影孰能思量召过以示现弘经以益当故言从地涌出品虗空湛然无早无晚惑者执迹而暗其本召昔示今破近显远故言从地涌出品寂塲少父寂光老儿示其药力咸令得知故言从地涌出品文云是从何所来以何因缘集今以诸义释品意四悉檀因缘之解故言从地涌出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从此品下讫普贤劝發品十四品部大段第二明开师门之近迹显佛之远本约中大分为三段从品初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讫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半品第一明本门序分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下讫分別功德品弥勒所说十九行偈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第二明本门正说分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下讫普贤劝發品作礼而去十一品半第三明本门流通分约序分段中有二第一明涌出序第二明疑问序约第一踊出中有三从品初下讫当于此土而广说之第一明他方菩萨请弘经从尔时佛告诸菩萨下讫广说此经第二明如来不许从佛说是时下第三明下方涌出中有二第一明经家叙相第二明问讯约第一经家叙相中有五意(云云)从是诸菩萨从地涌出已下讫能于如来發随喜心第二明诸菩萨问讯中有五意(云云)从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下第二明疑问序中有二第一明此土菩萨疑中有二第一明长行疑念从时弥勒菩萨下第二偈颂有九行半正明问中有五意(云云)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分身诸佛下第二明他方疑问中有二一明侍者菩萨各各陈疑问于己佛

尔时诸佛各告侍者下二明诸佛各抑待弥勒之问如来之答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下大段第二本门正说分约中大分有二第一明有长行偈颂诫许第二明正说约长行有三意(云云)偈颂有四行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世尊说是偈第二明正说段即是答问中大分为三段从初此去讫寿量品竟第一正明开近显远分別功德品长行第二明授法身记十九行偈第三明弥勒总申领解约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明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二明广开近显远断惑生信约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正明略开近显远第二明因疑更请约第一段中有二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下讫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第一明有长行偈颂如答弥勒上问中有多意(云云)从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下第二明因疑更请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从尔时弥勒菩萨下讫三菩提第一明动执生疑从即白佛言下讫品尽第二明腾疑请中有二第一明法说请中有多意(云云)从譬如有人色美下第二明譬说请中有长行偈颂中有开譬合譬等多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卷一万二百二言品二千一十八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华王释尊唱三诫于诚谛补处慈氏發四信于佛语所以三佛菩提腾波于寿量海四种佛土开华于鹫峰山于是善逝巧喻下微尘而散东国弥勒別智附界员□□尘数八十假父脱垢衣于权门亿俗真考餝珍服于实室八谛医王𢭏筛教药令服诸子三身觉王斟酌劫尽令观净土失心稚子服遗药而差心病恣心狂子闻久成而得本心圣人远哉至感应净土异哉澄心到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如来是诸佛之通号是上三佛之通称是別举人寿量者诠量诸佛之功德此別标法也亦是诠量三佛之功德此即正诠量本地三如来功德人法双举故言如来寿量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本门正说答问中第二明广开近显远段约中大段有二第一明如来诫信第二明如来正答约第一段中有四从品初下第一明如来之诫从是时菩萨大众下第二明菩萨三请从复言唯愿说之下第三明菩萨重请从尔时世尊下第四明如来重诫从一切世间天人下大段第二明如来正答约中有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第一明如来法说答第二明如来譬说答法说中有二第一明三世益物第二总结不虗约第一明三世益物中有二从一切世间下讫能令众生發欢喜心第一明过去益物中有多意(云云)从诸善男子如来见下讫虽不实灭而言灭度第二明现在益物中有多意(云云)而此中有常住不灭四字明未来益物也(云云)从又善男子诸佛如来下第二明总法三世益物不虗中有二意(云云)从譬如良医下第二明如来譬说答中有二开譬合譬中有二第一明良医治子譬譬上三世应化所宜第二明治子实益譬譬上三世利物不虗约第一譬中有三从初譬如下讫远至余国第一明良医远行譬譬过去益物中有二意(云云)从诸子于后饮他毒药下讫即取服之毒病皆喻第二明还已复去譬譬现在益物中有六意(云云)从其父闻子悉已得差下讫咸使见之第三明寻便来归譬譬未来益物从诸善男子于意云何下讫不也世尊第二明治子实益譬譬三世益物不虗从佛言我亦如是下第二明合譬中有三初合过去益物譬从以方便力下次合现在益物从亦无有能下次合治子实益不虗譬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二十五行半颂上法譬大分为二初二十行半颂法说次有五行颂譬说法说中为二初有十九行半颂三世益物次有一行颂三世益物不虗约初中三初有四行颂过去益物中有多意(云云)次有五行颂现在益物中有多意(云云)次有十行半別颂未来益物中有多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二千六百六十二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恒沙大众闻长远寿增道损生微尘众生见真佛像發无上心是以中天宝华散万䌽而雨会顶云汉沉水流芬馥而薰鼻根虗空天乐振妙声于众耳大梵众璎垂轻妙于圣枝众宝香炉遍于九方菩萨幡盖悬于上方龙华法王赞一乘而信一味信心持者踰五倒而到五品本佛十妙把功德而施三千普机十利捧利益而驰亿刹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分別者佛说寿量二世弟子得种种益故言功德浅深不同故云分別随便故言分別功德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本门正说中大段第二明法身授记段中大段为三从品初下第一明经家总叙从于时世尊下讫發三菩提心第二明如来分別本门增道损生菩萨五十一位差別中有二从十住位至三地第一明约增道智德得记从四地至等觉第二明约损生断德得记在经文中可见(云云)从佛说是诸菩萨下讫赞叹诸佛第三明时众供养从尔时弥勒菩萨从坐而起下偈颂有十九行正说中大段第三明弥勒总申领解由为三初有二行颂领解次有九行颂如来分別功德次有八行颂时众供养(上来本门正说已了)从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下讫普贤劝發品作礼而去部大段第三说法流通段并本门大段第三流通分也凡有十一品半大分为二段从此下讫常不轻品三品半大段第一明弘经功德重以劝流通从如来神力品下讫普贤劝發品大段第二明付属流通也约第一大段中有三今此半品及随喜功德品第一明初品弟子因功德深以劝流通法师功德一品第二明初品弟子果功德深以劝流通常不轻一品第三引信毁罪福以证流通约第一此半品中有二第一明现在四信弟子第二明灭后五品弟子约第一现在四信中有四从尔时佛告弥勒下第一明一念信解未能广说中有长行偈颂约长行中有三佛告弥勒阿逸多其有众生下第一举其人从所得功德下第二明功德深中有二第一明总福无量从若有善男子下第二明校量功德多少中有二第一明举五波罗蜜功德为本校量所得功德多少从以是功德比前功德下第二明正校量功德多少从善男子有如是功德下第三明位行不退

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十九行追颂第一不举其人次有五行半颂第三行位不退从阿逸多下第二明现在第二品弟子解其言趣中有二意(云云)从何况广闻是经下讫能生一切种智第三明现在第三品弟子广闻广说阿逸多下讫当知是为深信解相第四明现在第四品弟子具上三弟子功德中有二意(云云)(已上现在四弟子文了)从又复如来灭后下第二明灭后五品弟子功德中有二第一明总列五品弟子格量四品弟子功德第二明后随喜功德品別校量初品弟子功德约第一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五从初又后如来灭后下讫当知已为深信解相第一明初品弟子直起随喜心从何况读诵下讫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第二明第二品弟子加读诵功德中有二意(云云)从阿逸多若我灭度后闻是经典下讫及造僧坊供养众僧第三明第三品弟子加教化令读诵书写功德中有二意(云云)从况复有人能持是经下讫疾至一切种智第四明第四品弟子兼行六度功德中有二意(云云)从若人读诵受持下讫皆应供养如佛之塔第五明第五品弟子正行六度功德中有二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九行半颂四品弟子中为四初有五行半颂第二品弟子次有三行颂第三品弟子次有四行颂第四品弟子次有七行颂第五品弟子耳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一千三百六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逸多将圣问随喜福于灭后能仁释尊酬展转利于最后一偈随喜夺二檀而独秀须臾闻经举两报而居高分座功德期位于梵释劝闻经益结相于大人虗空应有边功德叵有际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随者随顺事理无二无別喜是庆己庆他闻深奥法顺理有实功德顺事有权功德己有智慧庆他有慈悲权实智断合而说之故言随喜功德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第二別明格量初品弟子功德中大段有三第一大段弥勒菩萨问第二大段明如来答从尔时弥勒菩萨下大段第一明弥勒问中有长行偈颂如文从尔时佛告弥勒下大段第二明如来答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从尔佛佛告弥勒下讫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第一明内心随喜人功德深中有五意(云云)从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下讫为人分別如说修行第二明直外听法功德深中有四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八行为二初有九行颂内心随喜中有五意(云云)次有九行颂外听经随喜中有四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三千五十九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堪忍法王开六千功德于行者精进菩萨觉六根清净于经力八百功德净肉眼而令见障外千二胜利通肉耳而令闻远响父母生鼻资经力而显伏藏有漏短舌蒙教用而受上味胎生肉身沐一味水而成琉璃镜受胎意根系一乘镜而融染净理一句一偈达无边义一月一岁吐无尽说俗间经书皆顺正法资生业等悉成实相灼灼哉真教之力煌煌哉实经之用不退菩萨难思量唯佛与佛所了知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法师者谓五种法师也功德者谓六根清净也法师举人功德标法人法双举故言法师功德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流通中第二明初品弟子功德深故以劝流通中大段有二第一大段明总列六根盈缩功德数第二大段明別作六章解释从初尔时佛告下讫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大段第一明六根盈缩功德从是善男子下讫品尽大段第二明別作六章解释约六根章中各有长行偈颂皆悉如文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卷八千七百七十一言品一千四百九十五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谦下不轻敬佛性而传芳声上慢比丘闻毒皷而攀觉果是以常敬尽寿闻空中声更延亿岁轻慢苾𫇴见妙法力忽谢数过骂詈之功深沉无间礼敬之业高升莲台威音妙法周虗空而传声大势芳闻流沙界而敷教实哉卑下之道信哉礼敬之风历千龄何隔涉万代弥新一乘佛子可习能敬三界群生可信所敬是品大意盖如是欤

第二释名者常不轻菩萨者举人也此菩萨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身立不轻之行口宣不轻之教人作不轻之目随行得名故言常不轻菩萨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第三引信毁以证流通中有二长行偈颂约长行中有三第一双指前品罪福第二双开今品信毁第三双明信毁果报从初尔时佛告下第一双指前品罪福中有二从品初尔时佛告下讫获大罪报如前所说第一明指罪如法师品说从其所得功德下第二明指福如法师功德品说从得大势乃往下第二明双开今品信毁中有二第一明事本第二明本事事本中有五从乃往古昔下第一明时节从有佛名下第二明佛名号从劫名下第三明劫国名从其威音王下第四明说法从得大势下讫皆同一号第五明佛寿命久近从最初威音王下第二明本事中有三第一明时节从于像法中下第二明双标毁者信者从得大势以何因缘下第三明双示得失中有二意(云云)从是比丘临欲终下讫疾得三菩提第三双明信者毁者果报中有二第一明信者果报中有二意(云云)从得大势彼时四众下讫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第二明毁者果报中有多意(云云)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九行半为二初有十五行半颂信者毁者因果中有五意(云云)次有四行颂劝持(已上第一说法流通三段文了)

妙法莲华经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一千一百一十四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

第一述大意者夫踊出开士仰尊颜而發愿旧住贤哲览神力而增悦灵山法王䨱长舌于梵世树下诸佛放毛光于法界謦欬之声遍至十方弹指之响地振六种是以十方之众生见娑婆法会无边之群生闻虗空妙声人人加念佛而散诸宝物国国融铁围而同一佛土如来法力华咲文菀如来藏芽菓结义林是故经卷所住忽成道场卷帙所在亦圆寂地受持者悬河之辨如风无碍读诵者圆镜之智如日除暗为属累以尽神力为付属以畅经能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如来者举人也神力者用也如来此中为付属深法现十种大力故名如来神力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下有八品大段流通中第二明付属流通大分为三第一明此神力品属累品属累流通第二明药王品下五品化他流通第三明普贤劝發品自行流通约第一段中有二第一如来神力品明菩萨受命弘经第二属累品明如来摩顶付属约第一品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三第一明菩萨受命弘经第二明佛现神力第三明结要劝持

尔时千世界微尘下第一明菩萨受命中有二初明经家叙敬仪从而白佛言下第二明發誓弘经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世尊于文殊下第二明佛现神力中有二第一明所对之众从现大神力下第二明正现十神力即为十段第一明舌相从一切毛孔下第二明身毛孔放光从一时下第三明謦从俱共下第四明弹指从是二音声下第五明地动从其中众生下第六明普见大会从即时诸天下第七明空中唱声从诸众生下第八明大众称南无归命以种种华香下第九明遥散诸物从于时十方下第十明十方佛土通如一佛土从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下第三明结要劝持付属中有四第一明称叹付属从以要言之下第二明结要付属从是故汝等下第三明㢡劝付属从所以者何下第四明解释付属从尔时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颂有十六行为二初有四行颂十种神力次有十二行颂结要付属中有多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属累品第二十二(四百六十三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一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常寂法王现神力以摩顶圆机菩萨奉嘱累而發言是以如来三智流光于未来弟子四训报恩于诸佛大师三诫深铭于心府萨埵三言高通于佛心自行流通毕于此篇分身之客还本土化他流通末于后章多宝之主独留闭户三乘圣众见属累而且欢八部天人闻付属而且喜此品大意盖如是欤

第二释名者属是佛所付属累是烦尔宣传此从圣旨得名故言属累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属累流通中第二明如来摩顶付属中有三从品初尔时释迦牟尼佛下第一明如来付属中有三第一明如来正付属从所以者何下第二明解释付属从于未来世下第三明诫训付属从时诸菩萨摩诃萨下第二明菩萨领受从尔时释迦牟尼下第三明事毕唱散中有二第一明正唱散从说是语时下第二明大众欢喜(云云)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二千七百八十六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也

第一述大意者夫宿王高问显苦行于沙劫如来秀答示经力于十喻然则净明德佛澍妙法甘雨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翘精进经行于万二千岁是以萨埵喜见获得三昧而燃爱身诸佛善逝赞扬真供而为嘿然净德王家忽示化生净明法院还奉嘱累圆寂之𨓍竭鹄林悲高塔之前臻臂烧信于时求少苾𫇴向宝所以得足阙根大士属诚谛而具身三千威德六种震动六天应化四华散下一指之妙供陵三千七宝四句之法力蔑四圣高德十喻强军捧宝釰以游法华院八万将兵靡权魔而归莲华阙严严乎妙法之力弥难仰堂堂乎念经之用何易测十况曦升照大慧美万佛月临息女人势赞善者现口出青莲华香持经者当手取草坐道场是品大意盖如是欤

第二释名者药王菩萨者举人也本事者标法此品人法双举故言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下是大段第二属累流通之中三段之第二明化他流通中有五品此品明药王菩萨以本愿弘大法利众生轻生身重佛法亦得都判一部方便品明开三显一圆因已竟安乐行品明乘乘之法寿量品明乘果已竟此下六品明乘乘之人也今此品明药王菩萨以苦行乘乘中大段有四第一明宿王华菩萨问第二明如来答第三明利益第四明多宝称善也约第一大段中有三从尔时宿王华菩萨下第一明通问游化从世尊是药王下第二明別问苦行从善哉世尊下讫闻皆欢喜第三明请答从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下大段第二明如来答中不答游化问但答苦行问中有二第一明答苦行第二明叹经约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明事本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下第二明本事有三第一明佛为说法从是一切众生下讫过是已后其身乃尽第二明修供养中有二第一明佛在世供养中有四意(云云)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下第二明未来苦行中有五第一明生王家从即为其父而说偈言下第二明本事从大王我今当还供养下第三明往佛所请供养从尔时日月净明下第四明如来付属从尔时一切众生讫得未曾有第五明受命任持法中有四意(云云)从佛告宿王华下讫而供养者第三明结会古今中有二意(云云)从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下第二明叹经中有三第一明叹能持之人从宿王华譬如下第二明叹所持之法中有二第一明叹法体中有十喻(云云)从宿王华此经能救第二明叹法用中有三第一明拔苦用从此经能大饶益下第二明叹与乐用中有十二事(云云)从此法华经亦如是下第三明结叹拔苦与乐用从若人得闻此法华经下第三明叹持经福深中有二第一明专闻品福从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品下第二明闻品福中有三第一明闻品福从是时诸佛遥共赞言下第二明校量所得功德从是故宿王华下第三明如来属累从说是药王菩萨品下大段第三明闻品利益从多宝如来于宝塔中下大段第四明多宝如来称叹也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二千六十九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灵山至觉放一光而招开士严国妙音应光明以仰圣众是以春方远客先现华座于崛山此方近主忽疑宝华于何瑞于是王子文殊欲见座主宝塔多宝令来彼哲路次诸国六种振动来到诸天百千乐奏远来旅人奉珠问讯此会华德见德疑因遍照法王开往因于乐器华德菩萨攀现果于自身普门示现略演此品色身妙用粗畅此段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昔得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今以普现色身以妙音声遍吼十方弘宣此教故名妙音菩萨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下二品化他流通第二明妙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住三昧乘乘化他也约此品中大段有六第一明如来放光东召第二明奉命西来第三明十方弘经第四明二土得益第五明还归本国第六明闻品进道也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下大段第一明如来放光召东从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下大段第二明菩萨奉命西来中有二第一明發来之缘中有六第一明经家叙福慧二种庄严之由从释迦牟尼佛下第二明被照之主从师白净华宿王智佛下第三明辞己佛欲来此土从尔时净华宿王智佛下第四明彼土佛诫勅从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下第五明菩萨受旨从于是妙音菩萨不起第六明现相中有六第一明妙音欲来先现莲华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下第二明文殊见相發问

尔时释迦牟尼下第三明佛答妙音欲来而现瑞从文殊师利白佛言下第四明文殊愿来而请见从尔时释迦牟尼下第五明释迦推功多宝而能现从多宝佛下第六明多宝佛妙音命来从于时妙音下第二明妙音菩萨正發来中有六第一明眷属人众经历国土从是菩萨目如广大下第二明菩萨相好从入七宝台下第三明妙音菩萨问讯如来从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下第四明请见多宝佛从尔时释迦牟尼如来下第五明世尊为妙音菩萨通白多宝从时多宝佛下第六明多宝佛塔中称善哉从时华德菩萨下大段第三明妙音菩萨十方弘经中有二重问次答约问中有二第一问昔所种善根从修何功德下第二问今胜神力从佛告华德菩萨下第二明答中有二第一明佛答昔所种善根问从华德汝但下第二明答今胜神力中明现三十八身为二初有三十身现凡夫身从若应以声闻下后四身明现圣人从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下第二明第二重问答为二初菩萨问住何定从佛告华德菩萨下二佛答所住定从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下大段第四明此土他土得益从尔时妙音菩萨下大段第五明还归本国从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下大段第六明闻品进道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卷六千七百二言品二千八十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一乘妙法因法师而远布三界人师资冥护而传法是以无尽高问雷振教谷释尊秀答龙驰义峰所以观音之美声琴瑟能诠廗普门之妙形经纬娑婆机岂唯水火不能烧溺而亦则男女童子随求可一时礼念等六十而与福三十分身散十方而说法无尽璎珞开三檀而施一客利耶转施示二法而奉两尊巍巍乎众贤之美难宣荡荡乎诸圣之德何称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观世音菩萨者举人也普门者标法也今此品人法双举故言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犹是明三昧乘乘弘经兼诫弟子亦名普现色身三昧化他流通中大段有二第一明问答第二明闻品得益约第一问答中有二长行偈颂长行中有二重问答从尔时无尽意下第一明经家叙从而作是言下第二明菩萨發言正问从佛告无尽意菩萨下第二明佛答中有三第一明总答第二明別答第三明佛劝持菩萨名约第一总答中第一明受苦人数从受诸苦恼下第二明遭苦时从闻是观世音下第三明闻名称号从观世音菩萨即时下第四明得解脱从若有持是观世音下第二明別答中有三第一明口机应第二明意机应第三明身机应约口机应中有二第一明七难第二总结约第一七难中即为七段第一明火难中有四初持名之益从设入大火下二明遭苦从火不能烧下三明火不能烧从由是菩萨下四总结从若为大水第二明水难中有二(云云)从若有百千万亿下第三明黑风难从若复有人临当下第四明被害难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第五明罗刹难从设复有人若有罪下第六明杻等难从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第七明怨贼难从无尽意观世音下第二总结从若有众生多于婬欲下第二明意机应中有二第一明別三毒如文(云云)从无尽意观世音下第二总结从若有女人下第三明身机应中有二第一明二求中有二意(云云)从无尽意观世音下第二总结从是故众生下第三明劝持名中有三初明劝持从无尽意若有人下二明格量功德从无尽意下三明总结无尽意菩萨言下第二明第二番问答中有二一明菩萨问二明如来答约初中有三业问(云云)从佛告无尽意菩萨下第二明如来答中有三初明別答中有三十九句一一各各明三业问从无尽意菩萨下讫度脱众生第二明总答从是故汝等下讫游于娑婆世界第三明劝供养中有六意(云云)从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下第二偈颂有二十六行颂长行大分为二初有十七行颂观世音力次有九行颂普门力约初中有二初有一行颂菩萨问次有十六行颂如来答中有十意(云云)约普门中八意(云云)从尔时持地菩萨下讫品尽大段第二明闻品得益

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一千二百二十七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药王章句护法师于五浊勇世神呪防鬼灾于十方加以二方天王张呪网而守百由旬十种罗刹捧呪釰而誓作七分梦中之恼尚制富单那头上之过何怨嫌行者赫赫持经之功不畏诸难明明修行之德何愿不成此品大意盖如斯矣

第二释名者陀罗尼者此梵语也此翻总持也今此品偏举法为名今存梵音故言陀罗尼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犹是化他流通中明五众恶世弘经多难以呪护之以总持乘乘付属流通中大段有四第一明菩萨问持经功德第二明佛答甚多第三明菩萨请神呪护第四明闻品得益从尔时药王菩萨即从座起下大段第一明菩萨问从佛告药王若有下大段第二明佛答甚多中有四初明佛正格量大少从于汝意云何下二佛问多不从甚多下三明菩萨甚多从佛言若善男子下四明佛正格量于功德从尔时药王菩萨下大段第三明菩萨请说呪守护中有五第一明药王菩萨呪第二明勇施菩萨呪第二毗沙门天王呪第四明持国天王呪第五明呪罗刹呪约药王菩萨呪中有四初明请说从即说呪曰下二明正说呪从世尊是陀罗尼下明叹神呪从时释迦牟尼佛下四明佛印可从尔时勇施菩萨下第二明勇施菩萨呪中有四初明请从即于佛前而说呪曰下明正说神呪从世尊是陀罗尼下三明叹呪从若有侵毁下四明佛印可从尔时毗沙门下第三明多闻天王呪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持国下第四明持国天王说呪护中有三意(云云)从尔时有罗刹女等下第五明十罗刹女说呪护中有五初列名从是十罗刹女下二明说呪从宁上我头上下三明叹呪从罗刹女说此偈已下四明罗刹等立誓从佛告诸罗刹女下佛印可从说此陀罗尼品下大段第四明闻品得益焉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一千七百一十四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严王邪执感八变以回心净德愤心属二缘而忽开是以藏眼二子举两难而喻一眼龟严净二亲听一愿而觉优昙华于是雷音如来洒法雨于妙庄华德本身受记莂于树王窃以求道近因无过善友成佛亲缘岂过知识饮泉之因荫树之缘其谓斯矣善知识能粗显此篇此品大意盖如是矣

第二释名者妙庄严王者举人也本事者表法也今此品内说彼妙庄严王本事故言妙庄严王本事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犹是化他流通中明妙庄严王以誓愿乘乘流通中大段有六第一明事本第二双标能所化第三明能化方便第四明所化得益第五结会古今第六明闻品得益从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下大段第一明事本从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下大段第二双标能化所化即所化一人能化三人也约中有二第一明列能化所化名从是二子有大神力下第二明別二子福慧从尔时彼佛欲引导下大段第三明能化方便中有三第一明时至从净藏净眼二子下第二明论议中有四第一明二子等至母所白供养佛从母告子言下第二明母让子等命化父王从净藏净眼下第三明子等生邪见家恨从母告言下第四母责子等合忧念父从于是二子念其父故下第三明子弟正劝化从时父见子下大段第四明所化得益中有十第一明信此子伏彼师从于是二子下第二明父王已信从于是二子白父母言下第三明重推父母从彼时妙庄严下第四明化功已大叹佛功德从于是妙庄严下第五明俱诣佛所中有五意(云云)从时云雷音宿王华下第六明与授记从其王即时下第七明出家修行从即升虗空下第八明称叹二子从尔时云雷音下第九明佛述二子等行高从妙庄严王即从虗空中第十明王叹佛自立誓愿从佛告大众于意云何下大段第五结会古今中有二第一正结会从药王药上下第二明叹二菩萨从佛说是妙庄严王下大段第六明闻品得益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發品第二十八(一千六百八十一言)

将释此品用三门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释品名第三入文判释

第一述大意者夫震方普贤震万国而来到山中法王吐四法而相应是以六牙白象负遍吉而安慰行者六通远客教忘句而还令通利三七精进招乘象客一妙章句避烦恼主书写之功高升忉利持经之德秀游兜率赞供之力现报利生毁骂之用将来繁痛惩恶劝善之事略开此篇满愿餝行之业粗毕此章是品大意盖谓斯欤

第二释名者普贤菩萨者梵音邲输𩙥此翻普贤劝發者恋法之辞也今人法并举故言普贤菩萨劝發品

第三入文判释者此品第三明自行流通又明普贤以神通乘乘中大段有四第一發来第二劝發第三明如来述發第四明發益从尔时普贤菩萨下大段第一明经家叙發来中有三第一明上供之相从又与无数诸天下第二明下化之相从头面礼释迦牟尼下第三明修敬之义从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下大段第二明劝發中有二第一明请问劝發第二明誓愿劝發约第一请问中有二第一明请问第二明佛答约第一请问中有二第一明请正说劝發自行从若善男子下第二明更请流通劝發化他从佛告普贤菩萨下第二明佛答中有三第一明总标四法答从一者下二明別四法答从善男子下第三明结四答从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下第二明誓愿劝發中有二第一明护人第二明护法约护人中有六第一明护其外难中有二初明总护从若魔若子下二约別举十二非护从是人若行下第二明示身教其内法有三第一明行者慰诱从是人若坐思惟下第二明教经及与三昧从世尊若后世下第三明示教利喜及以说呪护之从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下第三明覆护以神呪从若有受持者下第四明示其胜因从若但书写是人命终下第五明示其近果从是故智者下第六明总结信者功德从世尊我今以神通力下第二明护法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下大段第三明如来述劝發中有二第一明述其护法从普贤若有下第二明述护人也上有六章不述第三覆护以神呪也即为五第一述上第二示身教其内法从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下第二述上第四示其胜因从普贤若如来灭后下第三述上第五示其近果从若有人轻毁下第四述上第一护其外难从是故普贤下第五述上第六总结信者功德从说是普贤品下大段第四明劝發之得益中有二第一明別闻一品得益从佛说是经下第二明总闻一部得益等(云云)

毗陵沙门湛然述

法华品释(终)

明历丁酉初秋十七谨点译焉窃谓语辞𣈪失祖笔力统纪典志亦无𣥅真虖具眼择之若见若闻互为善识相助解行共证妙法


校注

巨上应有如字 刹下应有而字 胜字疑剩 踰疑蹋 □疑十 家疑寂 下字疑剩 壁疑璧 等字疑剩 而下疑有脱字 国疑圆 师下应有利字 后疑复 还上疑脱悉字 次字疑剩 得下应有者也二字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敌【CB】歒【卍续】(cf. T34n1721_p0568b18)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己【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已【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己【CB】巳【卍续】
[A25] 己【CB】巳【卍续】
[A26] 已【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已【CB】巳【卍续】
[A29] 已【CB】巳【卍续】
[A30] 己【CB】巳【卍续】
[A31] 已【CB】巳【卍续】
[A32] 已【CB】巳【卍续】
[A33] 已【CB】巳【卍续】
[A34]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法华经大意
关闭
法华经大意
关闭
法华经大意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