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戒本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又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中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僧集不(答云僧已集)和合不(答云和合)未受具戒者出(若有即遣出答云未受具戒者已出若无即云此众无未受具戒者)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若有人说欲即云说欲及清净若无人传欲即云此众无说欲及清净者)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答云此众无尼来请教诫)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云说戒羯磨)

大德僧听今白月十五日(或黑月十五日或十四日不定)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诸比丘共集在一处当应谛听善思念之若有犯者应忏悔无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诸大德清净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如是诸比丘在于众中乃至三间忆念有罪不發露者得故忘语罪佛说故忘语是障道法彼比丘自忆知有罪欲求清净者当忏悔忏悔则安乐

诸大德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婬戒第一

若比丘共戒同戒不舍戒戒羸不自悔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盗戒第二

若比丘在村落中若间静处不与物盗心取随不与取法若为王及大臣所捉若缚若驱出国若杀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杀人戒第三

若比丘故断人命持刀与人欢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思惟种种方便叹誉死快劝死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大妄语戒第四

若比丘实无所知自称言我得上人法已入圣智胜法我知是我见是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见虗诳妄语除增上慢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诸大德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后犯亦尔是比丘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故失精戒第一

若比丘故弄阴失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

摩触女人戒第二

若比丘婬欲意与女人身相触若触一一身分者僧伽婆尸沙

与女人麤语戒第三

若比丘婬欲意与女人麤恶婬欲语者僧伽婆尸沙

向女叹身索供戒第四

若比丘婬欲意于女人前自叹身言大妹我修梵行持戒精进修善法可持是婬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僧伽婆尸沙

媒人戒第五

若比丘往来彼此媒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若为成妇事及为私通事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

无主僧不处分过量房戒第六

若比丘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十二磔手内广七磔手当将诸比丘指授处所彼应指授处所无难处无妨处若比丘有难处妨处自求作屋无主自为不将诸比丘指授处所若过量作者僧伽婆尸沙

有主僧不处分房戒第七

若比丘欲作大房有主为己作当将余比丘指授处所彼应指授处所无难处无妨处若比丘难处妨处作大房有主为己作不将余比丘指授处所者僧伽婆尸沙

无根谤他重罪戒第八

若比丘嗔恚所覆故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此事无根说我嗔恚故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假根谤戒第九

若比丘以嗔恚故于异分事中取片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便言我嗔恚故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破僧违谏戒第十

若比丘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助破僧违谏戒第十一

若比丘有余伴党若一二三乃至无数是比丘语彼比丘言大德莫谏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语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我等忍可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说言此比丘是法语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我等忍可然此比丘非法语律语比丘大德莫欲坏和合僧汝等当乐欲和合僧大德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汙家摈谤违僧谏戒第十二

若比丘依聚落若城邑住汙他家行恶行俱有见闻诸比丘当语是比丘言大德汙他家行恶行俱有见闻今可远此聚落去不须住此是比丘语彼比丘言大德今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诸比丘谏言大德莫作是语言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而僧不爱不恚不怖不痴大德汙他家行恶行俱有见闻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恶性拒僧违谏戒第十三

若比丘恶性不受人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如法谏不受谏语言诸大德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德说若好若恶大德且止莫数谏我彼比丘谏是比丘言大德莫不受谏语大德当受谏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如法谏大德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谏相教忏悔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诸大德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戒初犯余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藏应强与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与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应与出罪当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是比丘罪不得除诸比丘亦可诃此是时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屏处不定

若比丘共女人独在屏覆障处可作婬处坐说非法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三法中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三法中应一一治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露处不定

若比丘共女人在露现处不可作婬处坐说麤恶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二法中应一一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诸大德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长衣过限戒第一

若比丘已竟迦𫄨那衣已出得长衣经十日不净施得畜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离三衣宿戒第二

若比丘已竟迦𫄨那衣已出于三衣中若离一一衣异处宿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月望衣戒第三

若比丘已竟迦𫄨那衣已出得非时衣欲须便受已疾成若足者善若不足者得畜经一月为满足故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取非亲尼衣戒第四

若比丘取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尼萨耆波逸提

使非亲尼浣故衣戒第五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打故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第六

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乞衣除余时尼萨耆波逸提余时者夺衣失衣烧衣漂衣此是时

过分取衣戒第七

若比丘夺衣失衣烧衣漂衣是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自恣请多与衣是比丘当知足受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劝增衣价戒第八

若比丘居士居士妇为比丘具衣价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到居士家作如是说善哉居士辨如是衣与我为好故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劝二家增衣价戒第九

若比丘二居士居士妇与比丘辨衣价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到二居士家作如是说善哉居士辨如是衣与我共作一衣为好故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过限忽切索衣价戒第十

若比丘若王若大臣若婆罗门居士居士妇遣使为比丘送衣价彼使至比丘所言大德今送衣价可受取之是比丘言我所不应须衣合时清净当受彼使报言大德有执事人不比丘言有若僧伽蓝民若优婆塞此是比丘执事人彼使诣执事人所与衣价还到比丘所言大德所示某甲执事人已与衣价大德知时往彼当得衣须衣比丘当往执事人所若一二三反为作忆念得衣者善若不得衣应四五六反在前默然住令彼忆念得衣者善若不得衣过是求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若不得衣从所来处若自往若遣使往语言汝先遣使送衣价与某甲比丘是比丘竟不得衣汝还取莫使失此是时

乞蚕绵作袈裟戒第十一

若比丘杂野蚕绵作新卧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黑毛卧具戒第十二

若比丘以新纯黑羺羊毛作卧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白毛三衣戒第十三

若比丘作新卧具应用二分纯黑羊毛三分白四分尨若比丘不用二分纯黑羊毛三分白四分尨作新卧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减六年作三衣戒第十四

若比丘作新卧具应满六年持若减六年不舍故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不贴坐具戒第十五

若比丘作新坐具当取故者纵广一磔手揲新者上为坏色故若比丘作新坐具不取故者纵广一磔手揲者尼萨耆波逸提

持羊毛过限戒第十六

若比丘行道中得羊毛须者应取无人持自持行三由旬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使非亲尼浣染毛戒第十七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擘羊毛者尼萨耆波逸提

畜钱宝戒第十八

若比丘自手受金银若钱若教人取若口可受者尼萨耆波逸提

贸宝戒第十九

若比丘种种卖买宝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贩卖戒第二十

若比丘种种贩卖者尼萨耆波逸提

畜长过限戒第二十一

若比丘畜长不净施得畜齐十日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戒第二十二

若比丘减五缀不漏更求新盋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彼比丘应往僧中舍展转取最下与之令持乃至破应持此是时

自乞缕使非亲织戒第二十三

若比丘自乞缕线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劝织师增衣缕戒第二十四

若比丘居士居士妇使织师为比丘织作衣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往织师所言此衣为我作汝当极好织令广长坚致齐整好我当与汝价是比丘与衣价乃至一食直得衣者尼萨蓍波逸提

夺衣戒第二十五

若比丘先与比丘衣后嗔恚若自夺若使人夺是比丘应还衣若取者尼萨耆波逸提

畜七日药过限戒第二十六

若比丘有病畜酥油生酥蜜石蜜齐七日得服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第二十七

若比丘春残一月在应求雨浴衣半月应用浴若比丘春一月前求雨浴衣半月前用者尼萨耆波逸提

过前受急施衣过后畜戒第二十八

若比丘十日未满夏三月若有急施衣应受乃至衣时应畜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有难兰若离衣戒第二十九

若比丘夏三月安居竟至八月十五日满若迥远有疑恐怖畏难处比丘在如是处住于三衣中若留一一衣置村舍内及有缘事离衣宿乃至六夜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回僧物入己戒第三十

若比丘知他欲与僧物自回入己者尼萨耆波逸提

诸大德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九十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小忘语戒第一

若比丘知而忘语者波逸提

骂戒第二

若比丘种类毁訾语者波逸提

两舌戒第三

若比丘两舌语者波逸提

共女人宿戒第四

若比丘与妇人同室宿者波逸提

共未受具人宿过限戒第五

若比丘与未受大戒人共宿过二夜至三夜者波逸提

与未具人同诵戒第六

若比丘与未受大戒人同诵者波逸提

向非具人说麤罪戒第七

若比丘知他比丘有麤恶罪向未受大戒人说除僧羯磨波逸提

实得道向未具者说戒第八

若比丘向未受大戒人说过人法言我知是我见是见知实者波逸提

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第九

若比丘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除有智男子波逸提

掘地戒第十

若比丘自手掘地若教人掘者波逸提

坏生种戒第十一

若比丘坏鬼神村者波逸提

身口绮戒第十二

若比丘妄作异语恼僧者波逸提

嫌骂僧知事戒第十三

若比丘嫌骂僧知事者波逸提

露敷僧物戒第十四

若比丘取僧绳床木床卧具坐褥露地自敷若教人敷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者波逸提

覆处敷僧物戒第十五

若比丘僧房舍内敷僧卧具坐褥若自敷若教人敷若坐若卧从彼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者波逸提

强敷戒第十六

若比丘先知比丘住处后来于其中间强敷卧具止宿念言彼若嫌迮者自当避我去作如是因缘非余非威仪者波逸提

牵他出僧房戒第十七

若比丘嗔他比丘不喜僧房舍内若自牵出若教人牵出者波逸提

坐脱脚床戒第十八

若比丘僧房若重阁上脱脚绳床木床若坐若卧者波逸提

用虫水戒第十九

若比丘知水有虫自用浇泥浇艸若教人浇者波逸提

覆屋过三节戒第二十

若比丘作大房舍户扉牕牖及诸庄饰具指授覆苫齐二三节若过者波逸提

辄教尼戒第二十一

若比丘僧不差教授比丘尼者波逸提

与尼说法至日暮戒第二十二

若比丘为僧差教授比丘尼乃至日没者波逸提

讥教尼人戒第二十三

若比丘语余比丘如是言诸比丘为饮食故教授比丘尼者波逸提

与非亲尼衣戒第二十四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波逸提

与非亲尼作衣戒第二十五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作衣者波逸提

独与尼屏露坐戒第二十六

若比丘与比丘尼在屏覆处坐者波逸提

与尼期行戒第二十七

若比丘与比丘尼期同道行乃至聚落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伴行有疑恐怖处此是时

与尼同船戒第二十八

若比丘与比丘尼期同乘一船若上水若下水除直渡者波逸提

食尼叹食戒第二十九

若比丘知比丘尼赞叹因缘得食食除施主先有意者波逸提

与女人期同行戒第三十

若比丘与妇人期同道行乃至聚落者波逸提

施一食处过受戒第三十一

若比丘施一食处无病比丘应受若过者波逸提

展转食戒第三十二

若比丘展转食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施衣时作衣时此是时

別众食戒第三十三

若比丘別众食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施衣时作衣时道行时船行时大会时沙门施食时此是时

取归妇贾客食戒第三十四

若比丘至檀越家殷勤请与饼𪎊比丘须者应两三持至时内应分与余比丘食若比丘无病过两三受者波逸提

足食戒第三十五

若比丘足食竟或时受请不作余食法更食者波逸提

劝足食戒第三十六

若比丘知他比丘足食竟若受请不作余食法殷勤请与食大德取是食以是因缘非余欲使他犯者波逸提

非时食戒第三十七

若比丘非时食者波逸提

食残宿戒第三十八

若比丘食残宿食者波逸提

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若比丘不受食若药著口中除水及杨枝波逸提

索美食戒第四十

若比丘得好美食乳酪鱼肉无病自为己索者波逸提

与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若比丘外道男女自手与食者波逸提

不嘱同利入聚戒第四十二

若比丘先受请若前食后食行诣余家不嘱余比丘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此是时

食家强坐戒第四十三

若比丘食家中有宝强安坐者波逸提

屏与女坐戒第四十四

若比丘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者波逸提

独与女人坐戒第四十五

若比丘独与女人露地坐者波逸提

驱他出聚戒第四十六

若比丘语诸比丘如是语大德共至聚落当与汝食彼比丘竟不教与是比丘食语言汝去我与汝共坐共语不乐我独坐独语乐以是因缘非余方便遣者波逸提

过受四月药请戒第四十七

若比丘请四月与药无病比丘应受若过受除常请更请分请尽形请者波逸提

观军戒第四十八

若比丘往观军阵除时因缘波逸提

有缘军中过限戒第四十九

若比丘有因缘至军中若过二夜至三夜者波逸提

观军合战戒第五十

若比丘军中住若二宿三宿或观军阵鬪战或观游军象马势力者波逸提

饮酒戒第五十一

若比丘饮酒者波逸提

水中戏戒第五十二

若比丘水中戏者波逸提

击攊戒第五十三

若比丘击攊他者波逸提

不受谏戒第五十四

若比丘不受谏者波逸提

怖比丘戒第五十五

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半月俗过戒第五十六

若比丘半月洗浴无病比丘应受若过者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热时病时作时风时雨时远行来时此是时

露地然火戒第五十七

若比丘无病为炙身故露地然火若自然若教人然除时因缘波逸提

藏他衣戒第五十八

若比丘藏他比丘坐具针筒若自藏若教人藏下至戏笑者波逸提

真实净不语取戒第五十九

若比丘净施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不问主辄著者波逸提

著新衣戒第六十

若比丘得新衣当作三种染坏色青黑木兰若比丘得新衣不作三种染坏色青黑木兰新衣持者波逸提

夺畜生命戒第六十一

若比丘故断畜生命者波逸提

饮虫水戒第六十二

若比丘知水有虫饮用者波逸提

疑恼比丘戒第六十三

若比丘故恼他比丘乃至少时不乐者波逸提

覆他麤罪戒第六十四

若比丘知他比丘有麤恶罪覆藏者波逸提

与年不满戒第六十五

年满二十当与受大戒若比丘知年未满二十与受大戒此人不得戒诸比丘可诃彼愚痴故波逸提

發诤戒第六十六

若比丘知四诤事如法灭后更發举者波逸提

与贼期行戒第六十七

若比丘知是贼伴期同道行乃至聚落者波逸提

恶见违谏戒第六十八

若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婬欲非障道法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婬欲是障道法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

随举戒第六十九

若比丘知如是语人未作法如是邪见不舍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随摈沙弥戒第七十

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婬欲非障道法彼比丘应语此沙弥言汝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行婬欲是障道法是沙弥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此沙弥言汝自今已后非佛弟子不得随余比丘如余沙弥得与大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此事汝出去灭去不须住此若比丘知是被摈沙弥若畜同一止宿者波逸提

拒劝学戒第七十一

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语大德我今不学此戒乃至有智慧持戒律者我当难问波逸提欲求解者应当难问

毁毗尼戒第七十二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何用说此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诃戒故波逸提

恐举先言戒第七十三

若比丘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德我今始知是法是戒经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若犯罪者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大德汝无利得不善汝说戒时不一心思念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同羯磨后悔戒第七十四

若比丘共同羯磨后如是语诸比丘随亲友以僧物与者波逸提

不与欲戒第七十五

若比丘僧断事不与欲而起去者波逸提

与欲后悔戒第七十六

若比丘与欲已后更诃者波逸提

屏听四诤戒第七十七

若比丘知他比丘鬪诤听此语向彼说者波逸提

嗔打比丘戒第七十八

若比丘嗔故不喜打比丘者波逸提

抟比丘戒第七十九

若比丘嗔故不喜以手抟比丘者波逸提

无根僧残谤戒第八十

若比丘嗔故不喜以无根僧伽婆尸沙法谤者波逸提

突入王宫戒第八十一

若比丘刹利水浇头王王未出未藏宝若入宫门过阙者波逸提

捉宝戒第八十二

若比丘若宝及宝庄饰具若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蓝中及寄宿处波逸提若在僧伽蓝中及寄宿处若宝及宝庄饰具若自捉若教人捉识者当取如是因缘非余

非时入聚落戒第八十三

若比丘非时入聚落不嘱余比丘者波逸提

过量床足戒八十四

若比丘作绳床木床足应高如来八指除入陛孔上截竟过者波逸提

兜罗绵贮床褥戒八十五

若比丘持兜罗绵贮作绳床木床卧具坐褥者波逸提

骨牙角针筒戒第八十六

若比丘用骨牙角作针筒刳刮成者波逸提

过量尼师坛戒第八十七

若比丘作尼师坛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二磔手广一磔手半更增广长各半磔手若过成者波逸提

覆疮衣过量戒第八十八

若比丘作覆疮衣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四磔手广二磔手若过成者波逸提

雨浴衣过量戒第八十九

若比丘作雨浴衣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六磔手广二磔手半若过成者波逸提

与佛等量作衣戒第九十

若比丘佛衣等量作若过成者波逸提是中量者长佛九磔手广六磔手是名佛衣等量诸大德已说九十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在俗家从非亲尼取食戒第一

若比丘入村中无病从非亲里比丘尼自手受食食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在俗家偏心授食戒第二

若比丘在白衣家食是中有比丘尼指示与某甲羮与某甲饭诸比丘应语彼比丘尼言大姉且止须诸比丘食竟若无一比丘语彼比丘尼者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学家过受戒第三

有诸学家僧作学家羯磨若比丘知是学家先不受请无病自手受食食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有难兰若受食戒第四

若比丘若阿兰若迥远有疑恐怖处比丘在如是阿兰若处住先不语檀越僧伽蓝外不受食在僧伽蓝内无病自手受食食是比丘应向余比丘悔过言大德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今向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诸大德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众学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齐整著涅槃僧戒第一

齐整著内衣应当学

齐整著三衣戒第二

齐整著三衣应当学

反抄衣戒第三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应当学

反抄衣坐戒第四

不得反抄衣白衣舍坐应当学

衣缠颈戒第五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应当学

衣缠颈坐戒第六

不得衣缠颈白衣舍坐应当学

覆头戒第七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应当学

覆头坐戒第八

不得覆头白衣舍坐应当学

跳行戒第九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跳行坐戒第十

不得跳行白衣舍坐应当学

蹲坐戒第十一

不得蹲坐白衣舍内应当学

叉腰戒第十二

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应当学

叉腰坐戒第十三

不得叉腰白衣舍坐应当学

摇身戒第十四

不得摇身入白衣舍应当学

摇身坐戒第十五

不得摇身白衣舍坐应当学

掉臂戒第十六

不得掉臂入白衣舍应当学

掉臂坐戒第十七

不得掉臂白衣舍坐应当学

覆身戒第十八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

覆身坐戒第十九

好覆身白衣舍坐应当学

左右顾视戒第二十

不得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应当学

左右顾视坐戒第二十一

不得左右顾视白衣舍坐应当学

静默戒第二十二

静默入白衣舍应当学

静默坐戒第二十三

静默白衣舍坐应当学

戏笑戒第二十四

不得戏笑入白衣舍应当学

戏笑坐戒第二十五

不得戏笑白衣舍坐应当学

用意受食戒第二十六

正意受食应当学

受饭戒第二十七

受饭应当学

受羮戒第二十八

受羮应当学

羮饭等食戒第二十九

羮饭俱食应当学

以次食戒第三十

以次食应当学

不挑盋中央食戒第三十一

不得挑中央食应当学

索羮饭戒第三十二

无病不得为己索羮饭应当学

饭覆羮戒第三十三

不得以饭覆羮更望得应当学

视比座盋戒第三十四

不得视比座盋中起嫌心应当学

系盋想食戒第三十五

当系想食应当学

大抟食戒第三十六

不得大抟饭食应当学

张口待食戒第三十七

不得张口待饭食应当学

含饭语戒第三十八

不得含食语应当学

遥掷口中食戒第三十九

不得抟饭掷口中应当学

遗落食戒第四十

不得遗落饭食应当学

颊食戒第四十一

不得颊饭食应当学

嚼饭作声戒第四十二

不得嚼饭作声应当学

噏饭食戒第四十三

不得噏饭食应当学

舌䑛食戒第四十四

不得舌䑛食应当学

振手食戒第四十五

不得振手食应当学

把散饭食戒第四十六

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

汙手捉食器戒第四十七

不得汙手捉食器应当学

弃洗水戒第四十八

不得洗盋水弃白衣舍内应当学

生艸上大小便戒第四十九

不得生艸上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

水中大小便戒第五十

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

立大小便戒第五十一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

反抄衣人说法戒第五十二

不得为反抄衣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衣缠颈人说法戒第五十三

不得为衣缠颈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覆头人说法戒第五十四

不得为覆头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裹头人说法戒第五十五

不得为裹头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叉腰人说法戒第五十六

不得为叉腰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著革屣人说法戒第五十七

不得为著革屣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著木屐人说法戒第五十八

不得为著木屐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骑乘人说法戒第五十九

不得为骑乘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佛塔中宿戒第六十

不得佛塔内宿除为守护故应当学

藏物塔中戒第六十一

不得佛塔内藏财物除为坚牢故应当学

著革屣入塔中戒第六十二

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

捉革屣入塔中戒第六十三

不得捉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

著革屣绕塔行戒第六十四

不得著革屣绕佛塔行应当学

著富罗入塔中戒第六十五

不得著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

捉富罗入塔中戒第六十六

不得捉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

塔下坐留食戒第六十七

不得塔下食留艸及食汙地应当学

塔下担死尸过戒第六十八

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应当学

塔下埋死尸戒第六十九

不得塔下埋死尸应当学

塔下烧死尸戒第七十

不得塔下烧死尸应当学

向塔烧死尸戒第七十一

不得塔前烧死尸应当学

绕塔四边烧死尸戒第七十二

不得绕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应当学

持死人衣床塔下过戒第七十三

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熏应当学

塔下大小便戒第七十四

不得塔下大小便应当学

向塔大小便戒第七十五

不得向塔大小便应当学

绕塔四边大小便戒第七十六

不得绕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应当学

持佛像至大小便戒第七十七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应当学

塔下嚼杨枝戒第七十八

不得塔下嚼杨枝应当学

向塔嚼杨枝戒七十九

不得向塔嚼杨枝应当学

绕塔四边嚼杨枝戒第八十

不得绕塔四边嚼杨枝应当学

塔下涕唾戒第八十一

不得塔下涕唾应当学

向塔涕唾戒第八十二

不得向塔涕唾应当学

绕塔四边涕唾戒第八十三

不得绕塔四边涕唾应当学

向塔舒脚戒第八十四

不得向塔舒脚坐应当学

安佛下房戒第八十五

不得安佛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应当学

人坐己立说法戒第八十六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卧己坐说法戒第八十七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座己在非座说法戒第八十八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座说法戒第八十九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前行说法戒第九十

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经行处说法戒第九十一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道说法戒第九十二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携手道行戒第九十三

不得携手在道行应当学

上树过人戒第九十四

不得上树过人头除时因缘应当学

担杖络囊戒第九十五

不得络囊盛贯杖头置肩上行应当学

持杖人说法戒第九十六

人持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持剑人说法戒第九十七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持𫓴人说法戒第九十八

人持矛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持刀人说法戒第九十九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持葢人说法戒第百

人持葢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诸大德已说众学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比丘有诤事起即应除灭

现前毗尼

应与现前毗尼当与现前毗尼

忆念毗尼

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

不痴毗尼

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

自言治

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

多觅罪相

应与多觅罪相当与多觅罪相

觅罪相

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

如艸覆地

应与如艸覆地当与如艸覆地

诸大德已说七灭诤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已说戒经序已说四波罗夷法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二不定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九十波逸提法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法已说七灭诤法此是佛所说戒经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更有余佛法是中皆共和合应当学

忍辱第一道  佛说无为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明眼人  能避险恶道  世有聪明人
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不谤亦不嫉  当奉行于戒  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  心定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蜂采华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留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心莫作放逸  圣法当勤学  如是无忧愁
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別说诸比丘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媿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勤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戏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以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暗冥  当护持是戒  如牦牛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戒经  所说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四分戒本(终)

字音

前序

(连)

(女久)

(作管)

(七入)

(符分)

(市流)

(陟革)

(尺氏)

(毗至)

(澂)

(去鱼)

(直列)

(衫)

(余制)

戒序

(崖亦通牙)

(户瞎)

(去劫)

今问诸大德

(连下三说下同)

四夷

(力为)

(顶)

共住如前

(句绝)

十三

(陟格)

是中量者

(中平呼有作去呼非下同)

妨难

(二竝去呼)

欲坏

(胡经)

莫数

(朔)

(其两)

三十

𫄨

(丑饥)

迦𫄨那衣

(有以上三字为句者非)

(丑六)

(茂)

(奴䤮)

(莫江)

(平呼)

(音贴不出字书)

坏色

(胡怪下同)

(补革)

(去呼)

(陟卫)

(刀主)

(直利)

(户顶)

九十

(紫)

坏鬼

(上怪)

嫌骂

(有云嫌骂僧者非也)

(侧格)

(毗义)

(失帘)

为僧差

(为字平呼)

𪎊

(尺沼)

若药

(连上为句)

(张略)

分请

(分字去呼)

(郎击)

(只)

媿

(俱位有云恼鬼者非)

断事

(上丁贯)

(补各)

刹利

(有云刹利水者非)

(雨逼况逼二音)

[口*坒]

(傍礼)

(当侯)

(丁吕)

(枯)

(古滑)

众学

(楚交初[欷-布+弓]二音竝通)

(直连)

(居郢)

(修)

(存)

(彼吊)

(吐凋)

比座

(上毗)

(古协)

(许及)

(神纸)

(博下有云手爬者非)

(所绮)

(奇逆)

(谋)

略教

(直略)

(郎计)

后序

(莫交)

尊行

(平呼)

(威切)𠲽咭崛㖀(以律切)摩诃啰恨那碍吻(武切)粉什吻微咭(臣吉切许吉切)微摩那栖唵斫羯啰鸣深暮崛㖀吽(于今切)吽𤙣𤙖(二同呼今切)泮泮泮泮 泮娑诃 秽迹神呪

四分戒本者佛法之寿命灭后之大师是以灯灯相接流𦦨殊盛然寿干世者或小或大不便讽诵故今元禄二年岁次己巳秋八月念五日奉为追贲吾祖兴正菩萨四百回忌俾工翰墨者以敬写焉星布清浊于字字之边罗列句读于文文之际因以南山所制律钞戒目移夹经文之间遂而命工绣梓施僧转讽盖顾罔极之厚恩聊致丝毫之薄报所冀佛日增耀与两曜以齐明祖灯弥炖等佛光而无尽

后裔比丘慧门光熏沐顶礼书于朝日山华严丈室


校注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己【CB】巳【卍续】
[A8] 己【CB】巳【卍续】
[A9] 己【CB】巳【卍续】
[A10] 己【CB】巳【卍续】
[A11] 己【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已【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已【CB】巳【卍续】
[A25] 己【CB】巳【卍续】
[A26] 己【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己【CB】巳【卍续】
[A29] 已【CB】巳【卍续】
[A30] 已【CB】巳【卍续】
[A31] 已【CB】巳【卍续】
[A32] 已【CB】巳【卍续】
[A33] 已【CB】巳【卍续】
[A34] 已【CB】巳【卍续】
[A35] 已【CB】巳【卍续】
[A36] 已【CB】巳【卍续】
[A37] 己【CB】巳【卍续】
[A38] 抟【CB】搏【卍续】(cf. T01n0076_p0884a29; T16n0685_p0779b03)
[A39] 己【CB】巳【卍续】
[A40] 己【CB】巳【卍续】
[A41] 己【CB】巳【卍续】
[A42] 己【CB】巳【卍续】
[A43] 己【CB】巳【卍续】
[A44] 己【CB】巳【卍续】
[A45] 己【CB】巳【卍续】
[A46] 己【CB】巳【卍续】
[A47] 己【CB】巳【卍续】
[A48] 己【CB】巳【卍续】
[A49] 己【CB】巳【卍续】
[A50] 已【CB】巳【卍续】
[A51] 已【CB】巳【卍续】
[A52] 已【CB】巳【卍续】
[A53] 已【CB】巳【卍续】
[A54] 已【CB】巳【卍续】
[A55] 已【CB】巳【卍续】
[A56] 已【CB】巳【卍续】
[A57] 已【CB】巳【卍续】
[A58] 已【CB】巳【卍续】
[A59] 已【CB】巳【卍续】
[A60] 已【CB】巳【卍续】
[A61] 闲【CB】间【卍续】
[A62] 已【CB】巳【卍续】
[A63] 已【CB】巳【卍续】
[A64] 已【CB】巳【卍续】
[A65] 坏【CB】壤【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关闭
新删定四分僧戒本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