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725-A 式义摩那尼戒本序

惟夫世教礼仪为先出世洪规戒律居首非礼仪无以成贤智乘戒律所以趣菩提故大经云戒是一切道果梯航亦是一切善果根本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见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无上菩提是故大小两乘同禀尸罗出家五众共遵戒法第以时当末法人多喜受拨持虗沾戒品反作苦海中敝囊或以狂慧妄谈般若轻毁毗尼致使愚蒙随习后进无门宁知如来备尽物机教阐三乘戒立五众而女性暗钝烦惑偏厚乃制以六法令其二年预学大尼一切诸戒威仪戒体渐成方听受具然其所依必以知律大尼为师但大尼不得向说五篇七聚之名惟听语令不婬不盗等诸戒威仪嗟夫末代大尼罕遘知律者全稀既不蒙于亲授复不许阅篇聚之文无由得知止持作犯纵有向上之志而无措足之方爰是稽诸律本编集所应学法俾有惭有愧乐学戒者时而习之

旹顺治庚寅孟夏大菩提心沙门弘赞识

式叉摩那尼戒本目次

  • 初学四根本
  • 二学六法
  • 三学二百九十二行法

式叉摩那尼戒本目次(终)

No. 725

式叉摩那尼戒本(出昙无德部)

梵语式叉摩那尼此云学法女谓于二年中具学三法一学根本谓四重也二学六法谓羯磨所得者三学行法谓大比丘尼一切诸戒威仪也今依律本详列三法以便受戒者习学

○初学根本(共有四事)

一不得作不净行行婬欲法若式叉摩那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是犯重罪故

二不得偷盗乃至草叶若式叉摩那偷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断教人断若自破教人破若烧若埋若坏色者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是犯重罪故(断谓斫作两断破谓毁裂烧埋坏皆是使钱色相变坏也五钱者是五大钱一大钱直十六小钱若取五钱直五钱物悉犯重罪)

三不得故断众生命乃至蚁子若式叉摩那故自手断人命若持刀授与人教死赞死若与人非药若堕人胎𥜒祷呪术自作教人作者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是犯重罪故(赞谓赞叹令死非药谓毒药或彼人病与不相宜药令死𥜒音掩谓祈祷鬼神也咒谓用恶咒术也)

四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实己有自称言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三昧正受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即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是犯重罪故(解脱谓八解脱三昧此云正定正受亦定之异名须陀洹此云入流谓入圣人之流阿罗汉此云无著亦云无生谓解脱三界生死故也)

此四重戒随犯其一即应灭摈后不得受比丘尼戒亦不得还为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夷也若更从师强受亦不得戒仍获重罪受他信施悉名犯盗

○二学六法(正有六事)

若式叉摩那与染污心男子共身相摩触犯戒应更受戒(染污心者婬欲意也)

若式叉摩那盗心取减五钱犯戒应更受戒(减五钱者或一钱二钱三钱四钱)

若式叉摩那断畜生不能变化者命犯戒应更受戒(不能变化者谓畜生不能变作人鬼神等形畜生者乃至微细昆虫尽名畜生)

若式叉摩那于众中故作妄语犯戒应更受戒(此中妄语谓小妄语也)

若式叉摩那非时食犯戒应更受戒(日中后至明旦天未明即名为非时)

若式叉摩那饮酒犯戒应更受戒

此之六法若犯其一即名缺戒应更与二岁羯磨复从始学若学不满二岁不得受大戒

○三学行法(共二百九十二法佛言式叉摩那一切大尼戒应学除自取食授食与他准僧祇律制自从沙弥尼受食)

不得以染污心受染污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若共期(屏处者谓人所不见闻处)

不得覆藏他罪若知他有罪不自举不白僧不语众人后于异时彼人或命终或灭摈或罢道等乃作是言我先知彼有如是如是事是覆藏他重罪故

若知比丘乃至守园人及沙弥为僧所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随顺不忏悔僧未与作法共住而随从之他比丘尼式叉摩那谏时应舍不得不舍(随顺者谓随顺其言或授经及与衣食)

不得作媒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或为成妇事或为私通事乃至须臾间

不得嗔恚不喜以无根重罪谤他欲坏彼清净行者(无根者谓不见不闻不疑彼犯而故作谤语)

不得嗔恚不喜于异分事中取片以无根法谤他欲坏彼人梵行(异分者是重罪也取片者谓于重罪中取小罪以谤他犯重也)

不得诣官语居士或居士儿或奴或客作人乃至须臾顷(诣官者谓以事而告知官也若为人轻陵应语其父母或其亲族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而诃谏之客作人者谓受雇使作之人)

若先知是贼女罪应死人所知不问王若大臣若种性不得便度出家(学法女虽无畜徒法然应预学之)

不得独渡水独入村独宿独在后行(独宿者谓于村中俗家独宿也)

若知男子有染污心不得从彼受食及余物(十一)

不得教他从染污心男子受食及物

不得破和合僧谏而不舍

不得作破僧伴党谏而不舍

若依城邑村落住污他家行恶行众僧驱摈不得不服(污他家者谓以物赠遗白衣行恶行者谓种诸花果溉灌采实乃至与人或与童子共床坐同器食歌舞鼓吹受雇戏笑等)

若恶性不受人语他谏时应舍

不得彼此相亲近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展转共相覆藏过失谏而不舍(亲近者数共戏笑数共相调)

若众僧为他作別住诃谏时不得教彼言汝等莫別住当共住我亦见余有不別住共作恶行恶声流布共相覆罪而僧以恚故教汝別住是谤僧故谏时应舍

不得輙以一小事嗔恚不喜便作是言我舍佛舍法舍僧不独有此沙门释子亦更有余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若僧谏时应舍

不得喜鬬诤不善忆持诤事僧共评断便言僧有爱恚怖痴谏而不舍

不得畜长衣过十日不净施(净施有二一真实净施谓真实施与他人二展转施施谓对他作法而自畜持○二十)

不得离衣异处宿乃至经一夜

不得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若夺衣失衣烧衣漂衣听乞

若夺衣失衣烧衣漂衣而居士居士妇自恣请多施与衣当知足受不得过

若居士居士妇为办衣价欲买衣施先未受自恣请不得为好故便到其家赞誉索衣

若二居士居士妇为办衣价欲买衣施与先未受自恣请不得为好故便到二居士家称誉劝令共作一衣(未受自恣请者谓未任其往索也)

若檀越遣使送衣价与式叉摩那而式叉摩那由不得捉持是价故不受彼使便以衣价付执事人而去若式叉摩那须衣时应二三反往执事人所语言我须衣若不得衣者四五六反在彼执事人前默然住得衣者善不得过是更往求衣当语檀越知取还衣价莫使失自不得受

不得自手取金银钱若教人取若口可受(口可者谓口应诺而受也)

不得作种种贩卖

若畜钵减五缀不漏不得为好故更求新钵

不得自求缕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缕谓缕线○三十)

若檀越使织师为式叉摩那织作衣先未受请不得为好故便往织师所语令广长坚致齐整织更增与价乃至一食直

若施与他衣后不得嗔恚故自夺取教人夺取

若为病故畜酥油生酥蜜石蜜得齐七日内残宿而食不得过七日服(酥谓牛羊等乳变成者油谓蔓青芝麻等油蜜谓蜂蜜石蜜即蔗糖煎炼成者此等诸药从他人受得时即为初日齐七日内应自取服若有余当施与人不得留至第八日)若十日未满夏三月有人为急因缘故以衣施与应受乃至衣时应畜不得过(转僧七日十六日受功德衣至十二月十五日舍此五月中名衣时若不受功德衣一月名时谓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也式叉摩那虽无功德衣以其坐夏有功故准理亦应随僧得两时利益畜长衣而不犯戒若过两时不作净施即犯凡一切衣物要至安居竟得畜以此是急施衣故乃开前十日也急因缘者或他为远行征伐故施或为病人故施或为产难等故施)

若知物施僧不得回以入

不得欲索是更索彼者(谓往施家求此物更求余物也)

若知檀越所为僧施异不得回作余用(谓檀越与财物作堂而回用作衣服或与作衣服而回作堂或与此处乃回与彼处用若问主即随主语用若主与物时言随意用得用)若所为施物异自求为僧不得回作余用(所为施异者若为食施而用作衣为衣施而用作食若为余处乃更为余处用自求者处处求乞也)

若檀越所施物异不得回作余用(若他施物与作舍而以此物贸作衣不犯如前前为僧作堂此为一二人作舍或为自也)

若檀越所为施物异自求为僧不得回作余用(众为作房舍故处处求得财物而以财物贸作衣共分○四十)

不得畜长钵(即日得钵即日应受持一钵有余者当净施若遣与人)

不得多畜好色器(若即日得器应即日受可须用者十六枚余者当净施若遣与人十六枚者谓大釜釜葢大瓮及杓小釜釜葢小瓮及杓水瓶瓶葢及杓洗瓶瓶葢壅及杓)

若许他病衣后时应与(病衣者月水出时遮内身上及著裙也若许他余所须物亦应与之)

不得以非时衣受作时衣(时者不受功德衣一月受功德衣五月名时非时者除此二时中于余时得长衣是名非时衣也时衣安居僧应分非时衣现前僧应分)

若与他贸易衣后时不得嗔恚还夺取或使人夺取(贸易衣者或以衣贸衣或以余物贸衣或以衣贸余物)

若乞重衣当齐价直四张㲲不得过(重衣者寒时衣也)

若乞轻衣极至价直两张半㲲不得过(轻衣者热时衣)

不得故妄语(六法中谓于众中故作妄语此中乃至向一人说者便犯)

不得毁呰语(谓毁辱于他令彼羞耻也)

不得两舌语(谓传他彼此之言令生鬬乱也○五十)

不得与男子同室宿

不得共未受戒女人同一室宿过三夜(僧祗律云大尼得与式叉摩那三宿式叉摩那得与沙弥尼三宿)

不得与未受戒人共诵法(准本律不听与未受大戒人共诵经法余律不听向未具人说大戒法令此式叉戒亦不听向沙弥尼及在家人说)

若知他有麤恶罪不得向未受大戒人说(若僧作羯磨差使说不犯)

不得向未受大戒人说过人法(谓实自证得禅定解脱三昧初果乃至四果不得向未受大戒人说也)

不得与男子说法过五六语(五谓五阴六谓六根六尘或更有五六相应之语若有有智识女人在傍过说不犯)

不得自手掘地若教人掘

不得坏鬼神村(一切草木是鬼神所依住犹若人村不得损坏也乃至一切生种亦不得损坏)

不得妄作异语恼他(谓他如法问时情生不悦即妄以余事答之令彼生恼也)

不得嫌骂他(或面骂或背骂○六十)

若取僧绳床木床卧具坐褥露地自敷若教人敷去时当自举若教人举

若于僧房中取僧卧具自敷教人敷去时当自举若教人举

若知他先住处后来不得于中间敷卧具止宿欲令彼嫌窄自避去

不得嗔他不喜于僧房中自牵出教人牵出

不得在重阁上坐卧脱脚绳床木床(脱脚谓插脚尖脚阁不坚牢堕下伤人)

若知水有虫不得自用浇泥若草或教人浇(余一切洗濯等俱名为用)

若作大房户扉牕牖及余装饰具指授覆苫应齐二三节不得过(二三节者谓二三重度也)

若施一食处无病应受一食不得过(其施主为麤故立舍施食而不能多施或限施一食或施一宿)

不得別众食(若病时作衣时施衣时行路时乘船时大会时沙门施食时皆不犯)

若无病至檀越家请与食不得过二三钵受持还寺中不分与余尼食(七十)

不得残宿食(谓今日受留至明日食)

不得不受食及药著口中(除水及杨枝不受无犯若准本部听式叉摩那自手取食及授食与尼按僧祇律亦听与大尼授食除火净生种取金银钱自从沙弥尼受食)

若先受请不得于前食后食行诣余家而不嘱余尼(除病时作衣时施衣时不嘱无犯)

若食家中有宝不得强安坐(食家者谓其家夫妇有欲意欲为不净事不得强坐妨彼也)

若食家中有宝不得在屏处坐

不得独与男子露地一处共坐

若先许他共至聚落与食而竟不教与食便言我与汝一处共坐共语不乐而方便遣他去者得罪

若檀越请与四月药无病亦应受不得过受(除常请更请分请尽寿请不犯若一月二月三月随请而受不得过期限复往取)

不得往观军阵(除有请唤因缘不犯)

若有因缘至军中二宿三宿不得过(若为三宝缘事须往军中宿一宿得了即应还乃至三宿不得过○八十)

若军中二宿三宿时不得观军鬬战或观游军象马势力

不得水中戏

不得以指击攊他(谓以指挃其肉令酸痒难忍而取笑也)

不得不受谏语

不得恐怖他

若半月洗浴无病应受不得过(除热时病时作时大风时雨时远行来时不犯)

若无病不得露地然火炙或教人然(除为病语者煮食熏钵染衣然灯烧香等不犯)

不得藏他衣钵坐具针筒或教人藏下至戏笑(余一切物俱不得藏除畏失坏故暂举即须还)

若净施与他衣后不问主不得取著(净施者谓真实施与他也若作展转净施法即随意著不须问主)

若得新衣当作三种染坏色若青若黑若木兰若不作者不得著用(三种色中随意用一若得如法色新衣亦应点净而著乃至囊巾等皆须点净○九十)

若知水有虫不得饮(须细滤细观无虫方用)

不得故恼他乃至少时不乐

若知他有罪不得覆藏(前戒谓覆藏重罪此戒谓覆藏轻罪)

若知诤事如法忏悔后不得更發举

若知是贼伴不得共一路行乃至聚落

若生恶见作是言我知佛所法行婬欲非是障道法他谏时即应舍

若知是不舍恶邪见语人僧未与作解法不得畜同止宿

若知是恶见被摈沙弥尼不得畜养共同止宿

若他如法谏时不得便言我今不学是戒乃至有智慧持律者当难问之

若闻说戒时不得轻诃戒言何用说是杂碎戒为令人恼愧怀疑(一百)

若说戒法时当一心摄耳谛听

若共众同与他物后不得言彼随亲厚以僧物与他

若众断事时不得不与欲而起去

若与欲后不得更悔

不得共鬬诤后听此语而向彼说

不得嗔恚故不喜而打他

不得嗔恚故不喜以手搏他(搏谓长掌向他)

不得嗔恚故不喜以无根罪谤他(前戒以重罪谤此戒以轻罪谤)

若王未出未藏宝不得入过宫门阈

若宝及宝装饰具不得自捉教人捉(除在寺内及寄宿处畏失故当取藏举之仍须记识以还主○一百一十)

不得非时入聚落而不嘱授(当嘱大尼无尼应嘱同梵行者乃至沙弥尼)

若作绳床木床足应高如来八指不得过(如来一指濶二寸)

不得以兜罗绵贮作绳床木床卧具坐具(兜罗绵者是白杨树花杨柳花蒲台花之总名也)

不得啖葱蒜

不得剃三处毛(谓大小便处及腋下)

若以水作净应齐两指各一节不得过(若内有虫草挽出不犯)

不得以胡胶等物作男根

不得共相拍(以手若脚或女根相拍俱犯)

若比丘无病食时不得供给水在前立以扇扇

不得乞生谷麦(乃至大小豆胡麻俱不听乞除从亲里及出家人乞己为他乞他为己乞不乞自得不犯○一百二十)

不得在生草上大小便涕唾(若有病不犯)

若晨日不看墙外不得倾弃大小便(当看墙外无人方弃凡弃诸物先应謦欬或弹指)

不得往观听伎乐

不得入村内与男子在屏处共立语(前戒谓与有婬欲意男子屏处立语此之三戒是与无婬意男子共立语)

不得与男子共入屏障处

不得入村内巷中遣伴远去在屏处与男子共立耳语

若入白衣家内坐不得不语主人便舍去

若入白衣家内不得不语主人便輙坐床上(除有常坐处若是亲厚家若石上木上埵上草敷上若病不犯)

若入他家不语主人不得輙自敷坐止宿

不得与男子共入暗室中(一百三十)

不得不审谛受语便向人说

若有小因缘事不得便呪咀言堕三恶道不生佛法中(谓不应咒誓若有难忍事至当云若我有如是事南无佛若汝有如是事亦南无佛)

不得共鬬诤不善忆持诤事便椎胸啼哭

若无病不得二人共床卧

不得共一褥同一被卧(若各別敷卧褥若寒时止有一被听各内著衬身衣卧)

不得为恼故而在彼前诵经问义教授

若因活者病不得不瞻视(同活者谓共同利养)

若安居初听他在房中安床后不得嗔恚故驱他出(除彼破戒及应灭摈者不犯)

不得春夏冬一切时人间游行(除为三宝事瞒病事听受七日法出界去七日满即当还)

若夏安居讫不得不去(谓檀越请安居供养限至安居竟应出行乃至一宿若波留若病若不限请及非受请处安居不去无犯○一百四十)

不得边界有疑恐怖处人间游行(边界者远城邑处若被唤请等若先至彼有疑恐怖事起不犯)

不得于界内有疑恐怖处人间游行(界内者绕城四面)

不得亲近居士居士儿共住作不随顺行谏而不舍(亲近者数数共语共笑共调戏)

不得往观王宫文饰畵堂园林浴池

不得露身在河泉池水中浴

若作浴衣应长佛六磔手广二磔手半不得过(浴衣者障身洗浴之衣佛一磔手当常人三磔手约周尺有一尺八寸)

不得缝衣过五日(若无刀针线及衣少不足乃至难事者不犯)

不得过五日不看衣(余一切所须之物亦应五日一看无令失去虫烂色坏若举处坚牢若受寄人为看俱不犯)

不得与众僧衣作留难(谓檀越欲施僧衣而劝令施食不施衣也亦不应与余人及余物作留难)

若不问主不得便著他衣(除是亲厚者○一百五十)

不得持沙门衣施与外道白衣(白衣者在家人也除与父母及与偿债若他人来索袈裟片以禳灾者应使净人与)

若众僧如法分衣不得遮令不分恐弟子不得故(式叉摩那无畜徒法然亦不得为亲厚知识遮也)

不得作是意令众僧今不得出功德衣后当出欲令五事久得放舍故(僧尼二众安居竟十六日俱受功德衣受此衣于五月中得五事利益一得畜长衣二得离衣宿三得別众食四得展转食五得食前食后不嘱授入聚落式叉摩那虽无功德衣以随大尼安居故亦应得其五利功德此衣至十二月十五日众僧共羯磨舍)

不得作是意遮比丘尼僧不出功德衣欲令久得五事放舍故

若余尼语言为我灭此诤事即当与作方便令灭(若病若言他不信用若彼破戒等不犯)

不得自手持食与白衣及外道食(当使人与若置于物上与)

不得为白衣作使(谓料理白衣家业或舂磨煮食敷坐取水扫地等若为父母及信心优婆夷病或被系闭人不犯)

不得自手纺缕(若自索线合接线不犯)

若入白衣舍内不得在小床大床上坐卧

若至白衣舍宿明日当辞主人而去(若嘱授亲厚人知若有贼人毒蛇恶兽出去皆不犯○一百六十)

不得诵习世俗呪术或教人诵习

若知如是人不得度令出家(如是人者婬女也若其有大信心厌离恶法应将至五六由旬付与大尼教授深藏安处之式叉摩那虽无畜徒法然须预学)

不得不二岁随和尚尼(受大戒仍须二岁随师若师破戒去不犯)

若比丘尼僧夏安居竟应往比丘僧中说见闻疑三事自恣不得不往(应预学之按根本部学法女亦随尼众往大僧处自恣)

不得在无比丘处夏安居(以不得教授及有疑无可咨问处)

若知有比丘僧伽蓝当白然后入(梵语僧伽蓝此云众园谓众僧所住之处也应先白已而入)

不得骂比丘

不得喜鬬诤不善忆持诤事后嗔恚不喜便骂尼众

若身生痈及种种疮不白众及余人不得輙使男子破或裹(欲使男子医治者应打健椎集尼众来在病人前以衣裹身惟留可应治处令治之)

若先受请足食后不得更食正食(正食者谓饭𪎊乾饭等若受非正食请若不满足食请若先不被请皆不犯○一百七十)

不得于家生嫉姤心(谓知识檀越家以物施与余人而自心不喜便生嫉姤也)

不得以香涂摩身

不得以胡麻滓涂摩身(胡麻即芝麻)

不得使他涂摩身(不得使式叉尼沙弥尼在家妇女涂摩身亦不得使比丘尼揩摩身)

不得著贮跨衣(跨衣者即裤类贮者或以绵若毳而絮也)

不得畜妇女庄严身具(谓手足钏指环璎珞等)

不得著革屣持葢行(革屣者皮履也伞葢也若天雨时听在寺内持葢及听在寺内著屧)

若无病不得乘乘行(乘者谓象马步乘也若老若病听乘步挽乘及女乘若有难听乘乘去)

若不著僧祇支不得入村(僧祇支者掩腋衣也不著即露胸乳腰也若无若失若方欲作不犯)

不得向暮至白衣家(若为三宝事瞻病事若檀越唤听去○一百八十)

不得向暮开寺门不嘱授余尼而出

若无事应前安居有事应后安居不得不安居(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日五月十六日是后安居日若有三宝事若瞻病事不及前安居听后安居前安居住至七月十五日解后安居住至八月十五日解)

不得学世俗伎术以自活命

不得以世俗伎术教授白衣(谓不得教在家人莫向日月神祀庙舍大小便莫向日月神祀除去粪扫及荡器诸不净水莫向日月神祀舒脚又言今日某星宿日好宜种作造舍纳使与小儿剃头长发宜举财物宜远行等)

若被𢷤不得不去(应随顺下意忏悔求解摈)

若欲问比丘经义应先求听许而后问(若先常听问若是二师亲厚知识不求不犯)

若知先住后至后至先住不得欲恼彼故在前经行若立若坐若卧

若知有比丘寺院不得于寺内起塔(谓起尼塔也若故坏寺若先起塔后作寺俱不犯)

若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恭敬礼拜问讯请与坐(若是一坐食若有病当言大德忏悔我有如是因缘不得起迎逆)

不得为好故摇身趋行(一百九十)

不得作妇女庄严香涂摩身

不得使外道女香涂摩身

不得无病乞酥石蜜乳酪鱼肉(已上一百九十三法属戒向下九十九法属威仪)

当齐整著裙

当齐整著衣

不得反抄衣入俗舍

不得反抄衣入俗舍坐

不得衣缠颈入俗舍

不得衣缠颈入俗舍坐

不得覆头入俗舍(二百)

不得覆头入俗舍坐

不得跳行入俗舍

不得跳行入俗舍坐

不得俗舍内蹲坐

不得叉腰行入俗舍

不得手叉腰入俗舍坐

不得摇身行入俗舍

不得摇身行入俗舍坐

不得掉臂行入俗舍

不得掉臂行入俗舍坐(二百一十)

当好覆身入俗舍

当好覆身入俗舍坐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俗舍

不得左右顾视入俗舍坐

当静默入俗舍

当静默入俗舍坐

不得戏笑行入俗舍

不得戏笑入俗舍坐

当用意受食

当平钵受食(二百二十)

当平钵受羮

当羮饭等食

当以次食

不得挑钵中央而食

无病不得为己索羮饭

不得以饭覆羮更望得

不得视比座钵中

当系钵想食

不得大抟饭食

不得大张口待饭食(二百三十)

不得含饭语(余物亦不听)

不得抟饭遥掷口中

不得遗落饭食

不得颊食食

不得嚼饭作声食

不得大噏饭食(噏同吸)

不得舌䑛食

不得振手食(谓举手奋之也若食中有虫草等振去不犯)

不得手把散饭食

不得污手捉食器(二百四十)

不得洗钵水弃俗舍(当持出外弃之)

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不犯)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

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除病)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

不得为著革屣者说法(除病)

不得为著木屐者说法(除病○二百五十)

不得为骑乘者说法(除病)

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为守护故

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故

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

不得著屣绕佛塔行

不得著富罗入佛塔中(富罗是短胫靴佛听寒雪国著之)

不得捉富罗入佛塔中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

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二百六十)

不得塔下埋死尸

不得在塔下烧死尸

不得向塔下烧死尸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

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熏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

不得绕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

不得在佛塔下嚼杨枝(二百七十)

不得向佛塔嚼杨枝

不得佛塔四边嚼杨枝

不得在佛塔下涕唾

不得向佛塔涕唾

不得塔四边涕唾

不得向塔舒脚坐

不得安佛塔在下房己在上房住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二百八十)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病)

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病)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

不得携手在道行

不得上树过人高(除难因缘)

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著肩上而行

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

人持𫓴不应为说法(除病)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

人持葢不应为说法(除病○二百九十法竟)

僧祇律云式叉摩那在一切大尼下在一切沙弥尼上至布萨自恣日入僧中胡跪合掌作是言阿梨耶僧我某甲清净愿僧忆念持(三说而去○阿梨耶此言圣者)

○忏二百九十二行法法

式叉摩那若违行法直犯佛教即须忏悔不坏本所学六法当于和尚尼(此云亲教师)若阿阇梨(此云轨范师)若余比丘尼前偏袒右肩胡跪合掌作如是言 亲教师一心念我某甲式叉摩那故以染污心受染污心男子捉手(余二百九十一法中有犯随所犯事称之)犯行法今向亲教师發露忏悔更不敢作愿师忆我(三说彼尼答言)自责汝心应生厌离(自答言)(若非二师应称大姊阿姨)

式叉摩那尼戒本(终)

音释

(音既)

(音牒)

牕牖

(上音疮下音有)

(闪字入声)

(音域)

(音窄)

(音变)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八卷)

会入于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


校注

目录新作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No. 728)第41卷所収[○@编]
[A1] 己【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己【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己【CB】巳【卍续】
[A14] 己【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己【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己【CB】巳【卍续】
[A25] 己【CB】巳【卍续】
[A26] 己【CB】巳【卍续】
[A27] 己【CB】巳【卍续】
[A28] 己【CB】巳【卍续】
[A29] 己【CB】巳【卍续】
[A30] 己【CB】巳【卍续】
[A31] 己【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式叉摩那尼戒本
关闭
式叉摩那尼戒本
关闭
式叉摩那尼戒本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