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华严法界观科文

  • 将释观文大分为(三)
    • 初解首序述一部之提纲(二)
      • 初释序题(二)
        • 初明所述序题(注)
        • 二明能述之人(归)
      • 二明序义(二)
        • 初正释序文(四)
          • 初明法界显所诠理深(三)
            • 初总标所宗法界(二)
              • 初总标(法界)
              • 二辨相(从本)
            • 二明相用以显难思(无有)
            • 三约观心重明玄妙(非征)
          • 二叹华严明能诠教胜(二)
            • 初明众生迷惑为發起因(二)
              • 初明众生迷惑(甚矣)
              • 二辨迷惑之相(身反)
            • 二如来大悲观机设教(二)
              • 初明如来悲叹(故世)
              • 二明为说深经(三)
                • 初说经令悟(于是)
                • 二叹德令欣(故此)
                • 三总结经胜(真可)
          • 三集观文之所以(二)
            • 初显经深难悟(然此)
            • 二借观门通释(二)
              • 初明正设观门(于是)
              • 二显观门胜益(使其)
          • 四明注解之因由(二)
            • 初彰观门深妙(然此)
            • 二明要兹注解(三)
              • 初明注解(于是)
              • 二显胜益(使人)
              • 三举喻显(朗然)
        • 二通释疑难(二)
          • 初问答通释(三)
            • 初约经通释(二)
              • 初大经繁广乖理门(二)
                • 初定宗(或问)
                • 二正申难(世尊)
              • 二华严称性相应答(三)
                • 初以理通释(三)
                  • 初明性德普周(答曰)
                  • 二明称性说经(故如)
                  • 三显德用难思(三)
                    • 初能辨圆融(故佛)
                    • 二约悟显玄(证此)
                    • 三以注通妨(世人)
                • 二反悟迷倒(由是)
                • 三结答前问(然则)
            • 二约观通释(二)
              • 初经广观略相违问(三)
                • 初定宗(问曰)
                • 二申难(今数)
                • 三纵夺重难(若观)
              • 二经广观略相应答(二)
                • 初正答前难(四)
                  • 初举喻(二)
                    • 初正明(答曰)
                    • 二反显(不登)
                  • 二法合(三)
                    • 初合宗庙京邑(故法)
                    • 二合国经(明因)
                    • 三合高台(观)
                  • 三正显相应(故欲)
                  • 四结答前问(夫如)
                • 二明三重所以(二)
                  • 初问(然则)
                  • 二答(三)
                    • 初明真空观(二)
                      • 初约所被机以明设观因由(答曰)
                      • 二约能对法以显观门胜益(于是)
                    • 二明理事无碍观(二)
                      • 初明所因(菩萨)
                      • 二显胜益(使观)
                    • 三明周遍含容观(二)
                      • 初明所因(菩萨)
                      • 二显胜益(使观)
            • 三约注通释(三)
              • 初通略注无益(二)
                • 初注文太略无益问(二)
                  • 初定宗(问曰)
                  • 二申难(今略)
                • 二略注生智为妙答(五)
                  • 初通标观门为略注之因由(答曰)
                  • 二以智造玄明广释之无益(但应)
                  • 三约题辨义显非广释(且首)
                  • 四出其所以正明略注(然不)
                  • 五总约名题结答前问(夫观)
              • 二纵夺除疑(二)
                • 初呈疑(问曰)
                • 二通释(答)
              • 三蹑迹通难(二)
                • 初难(问曰)
                • 二答(答)
          • 二疑尽悟圆(惑者)
    • 二释本文明三重之玄妙○
    • 三明略偈彰观行之甚深○
  • ○二释本文明三重之玄妙(二)
    • 初释题目(二)
      • 初释注题(二)
        • 初所注之题(注)
        • 二能注之人(圭)
      • 二释观题(二)
        • 初明所集观题(修二)
          • 初释能修(止)
          • 二明所修(二)
            • 初明所依经(三)
              • 初标(所依)
              • 二释(大者)
              • 三料拣(略无)
            • 二明能依观(三)
              • 初明所观法界(二)
                • 初总标所宗(清凉)
                • 二別彰义类(然心)
              • 二辨能观之智(情)
              • 三能通之门(三)
                • 初明三重所以(除事)
                • 二蹑迹通妨(若独)
                • 三结归三重(此三)
        • 二集观之人(京终)(三)
          • 初明化迹(姓杜)
          • 二辨宗承(是华)
          • 三集观因由(二)
            • 初所集境(此是)
            • 二结成所集(遂于)
    • 二释本文(二)
      • 初分章(真空)
      • 二正释(三)
        • 初真空观(二)
          • 初总标(第一)
          • 二別释(四)
            • 初会色归空观(二)
              • 初标(就初)(三)
                • 初略科判(前三)
                • 二料拣前三(四)
                  • 初明断空(前三)
                  • 二明实色(四)
                    • 初总明(二简)
                    • 二別释(言)
                    • 三出所以(约情)
                    • 四会通(然此)
                  • 三双简(三双)
                  • 四总会通(据义)
                • 三会宝性(宝)
              • 二释(四)
                • 初简断空(四)
                  • 初标(一色)
                  • 二征
                  • 三释(二)
                    • 初释上句(色不)(二)
                      • 初明断灭(四)
                        • 初通释断空(断空)
                        • 二別显(此有)
                        • 三结成(今简)
                        • 四引证(故中)
                      • 二约人显法(二)
                        • 初正明(然外)
                        • 二引证(故肇)
                    • 二释下句(以色)(四)
                      • 初明即空所以(以色)
                      • 二释真空(故今)
                      • 三非断灭(不合)
                      • 四结成所归(所言)
                  • 四结(二)
                    • 初结释(良由)
                    • 二结标(是故)
                • 二简实色(四)
                  • 初标(二色)
                  • 二征
                  • 三释(二)
                    • 初释上句(二)
                      • 初明所简因由(以间)
                      • 二约人显法(此简)
                    • 二释下句(然青)(二)
                      • 初明影略通释伏难(然前)
                      • 二约义破色以显真空(二)
                        • 初标(空有)
                        • 二释(四)
                          • 初无边义(二)
                            • 初纵破(一无)
                            • 二夺破(空既)
                          • 二无坏义(四)
                            • 初立义所因(二无)
                            • 二纵夺正破(谓)
                            • 三托喻反救(救曰)
                            • 四就理夺破(破曰)
                          • 三无难义(二)
                            • 初标义立难(三无)
                            • 二以理推破(三)
                              • 初以色入空成杂破(破曰)
                              • 二不杂俱存乖义破(若言)
                              • 三色空相违非理破(二)
                                • 初标牒所疑(若言)
                                • 二正显相违(何者)
                          • 四结显(故上)
                  • 四结(良以)
                • 三双简(四)
                  • 初标(三)
                  • 二征
                  • 三释(二)
                    • 初释上句(以空)
                    • 二会下句(会色)
                  • 四结(二)
                    • 初正结此门(良由)
                    • 二通结前三(上三)
                • 四显理(二)
                  • 初正显(四)
                    • 初标(四)
                    • 二征
                    • 三释(凡是)
                    • 四结(是故)(三)
                      • 初正显真空(既非)
                      • 二会同五性(空非)
                      • 三引昔证(古)
                  • 二结例(如色)(四)
                    • 初明结例所以(色是)
                    • 二引教证成(如大)
                    • 三正明结例(应云)
                    • 四约教结成(即不)
            • 二明空即色观○
            • 三空色无阂观○
            • 四泯绝无寄观○
        • 二理事无碍观○
        • 三周徧含容观○
  • ○二明空即色观(二)
    • 初总标(第二)(三)
      • 初正明所标(简情)
      • 二引教证(当般)
      • 三会通前门(唯第)
    • 二別释(四)
      • 初简断空(四)
        • 初标(一)
        • 二征(何以)
        • 三释(二)
          • 初释上句(断)
          • 二释下句(真)
        • 四结(要由)
      • 二简实色(四)
        • 初标(二)
        • 二征(何以)
        • 三释(二)
          • 初释上句(以空)
          • 二释下句(然不)
        • 四结(二)
          • 初结释(要由)
          • 二结标(故云)
      • 三双简(四)
        • 初标(三)
        • 二征(何)
        • 三释(二)
          • 初释上句(空是)(二)
            • 初对前会释(对上)
            • 二举喻以显(如镜)
          • 二释下句(必与)(二)
            • 初正明此句(二)
              • 初法释(无色)
              • 二喻显(如镜)
            • 二料拣前句(二)
              • 初总明(此不)
              • 二別释(有理)
        • 四结(三)
          • 初结释(良由)
          • 二结标(是故)
          • 三通结前三(上三)
      • 四显解(二)
        • 初正显(四)
          • 初标(四)
          • 二征(何)
          • 三释(凡是)
          • 四结(是故)
        • 二结例(如空)
  • ○三空色无碍观(三)
    • 初标(第三)(三)
      • 初释妨显真(虽有)
      • 二约文辨义(文中)
      • 三结归名题(是故)
    • 二释(三)
      • 初明色不阂空(谓色)
      • 二明空不阂色(空)
      • 三约注通释(三)
        • 初料拣(色空)
        • 二正释(谓若)
        • 三会异本
    • 三约人结显(是故)
  • ○四泯绝无寄观(二)
    • 初标(第四)(二)
      • 初标科(文二)
      • 料拣(初中)
    • 二释(二)
      • 初正释此观(二)
        • 初正泯绝(五)
          • 初拂明空即色(谓此)
          • 二拂会色归空(亦不)
          • 三双拂结例(一切)
          • 四展转拂迹(不可)
          • 五结成行境(是谓)(二)
            • 初明是行之境(有)
            • 二明行即是境(二者)
        • 二征释所以(何以)(三)
          • 初明泯绝所以(真空)
          • 二释成泯绝(今情)
          • 三结明正念(正念)
      • 二总辨四句(三)
        • 初正分解行(又于)(四)
          • 初科分略释(已上)
          • 二离谤显胜(又初)
          • 三约教会通(又初)
          • 四科拣三观(三)
            • 初据文配当(又乍)
            • 二约宗拣异(细详)
            • 三以理斥破(若此)
        • 二反显相资(三)
          • 初用解成行(若不)
          • 二绝解成行(若不)
          • 三舍解成行(若守)
        • 三总结(是故)
  • ○二理事无碍观(二)
    • 初释观题(理二)
      • 初释妨拣异以显因由(前虽)
      • 二约別深胜成立此门(今诸)
    • 二释本文(三)
      • 初标(但理)(三)
        • 初约法辨名(具此)
        • 二约境显智(观事)
        • 三全通教理(已当)
      • 二释(二)
        • 初约注标列(次下)
        • 二正释十门(五)
          • 初相徧对(四)
            • 初正释(二)
              • 初理徧于事(四)
                • 初标(一理)
                • 二释(谓能)
                • 三征(何以)
                • 四结(是)
              • 二事徧于理(四)
                • 初标(二事)
                • 二释(谓能)
                • 三征(何以)
                • 四结(是)
            • 二叹深(二)
              • 初显法超情(此全)(三)
                • 初明超情(一尘)
                • 二释离见(真理)
                • 三会异本(有本)
              • 二分喻不全(非世)(二)
                • 初引经证成(经云)
                • 二结明深旨(此因)
            • 三喻指(二)
              • 初约注科判(此下)
              • 二正明別相(四)
                • 初大小无碍(如全)
                • 二一异无碍(同时)
                • 三诸法各各全徧(又大)
                • 四约注记合(思之)
            • 四问答(二)
              • 初约注科判(此下)
              • 二正明问答(二)
                • 初对喻中初两节为问答(二)
                  • 初问(三)
                    • 初约理望事(二)
                      • 初以徧难小(问理)
                      • 二以小难徧(既不)
                    • 二约事望理(二)
                      • 初以徧难大(一尘)
                      • 二以大难徧(若不)
                    • 三结成难意(既成)
                  • 二答(二)
                    • 初总标(答曰)
                    • 二別显(二)
                      • 初以理望事(三)
                        • 初标(先理)
                        • 二释(二)
                          • 初定別宗(二)
                            • 初明非异故全徧(一真)
                            • 二明非一故非小(二真)
                          • 二正答难(二)
                            • 初非小即全徧(三以)
                            • 二全徧即无分(四以)
                        • 三约注结成(宗因)
                      • 二以事望理(三)
                        • 初标(次事)
                        • 二释(二)
                          • 初定別宗(二)
                            • 初明非异故全帀(一事)
                            • 二明非一故不大(二事)
                          • 二正答难(二)
                            • 初不坏小而全帀(三以)
                            • 二尘全帀而不大(四以)
                        • 三约注结成(宗因)
                • 二对后一节所喻为问答(二)
                  • 初问(三)
                    • 初开两关立难端(问)
                    • 二牒两关正申难(二)
                      • 初以有难徧(若尘)
                      • 二以无难徧(若)
                    • 三以相违结成难(义甚)
                  • 二答(二)
                    • 初总标宗因(答以)
                    • 二以別广答(二)
                      • 初以理望事(三)
                        • 初标(先就)
                        • 二释(四)
                          • 初徧多不碍徧一(一以)(三)
                            • 初定別宗(前问)
                            • 二述所因(谓理)
                            • 三结喻显(且约)
                          • 二徧一不碍徧多(二全)
                          • 三同时各徧(三以)
                          • 四理非一多(四以)
                        • 三料拣前三(前三)(二)
                          • 初牒难(前难)
                          • 二结答(今以)
                      • 二以事望理(三)
                        • 初标(次就)(三)
                          • 初释所标(即前)
                          • 二问所以(此就)
                          • 三约法成问(若问)
                        • 二释(四)
                          • 初一徧不碍多徧(一一)
                          • 二多徧不碍一徧(二一)
                          • 三同时各徧(三以)
                          • 四事非内外(四以)
                        • 三约注料拣(二)
                          • 初明内外亦一多(问前)
                          • 二明全徧非多理(一以)
          • 二相成对○
          • 三相害对○
          • 四相即对○
          • 五相非对○
      • 三结劝○
  • ○二相成对(二)
    • 初依理成事(三)
      • 初标(三依)
      • 二释(四)
        • 初定宗(谓事)
        • 二显因(以诸)
        • 三喻指(如波)
        • 四法合(依如)
      • 三约注引证(胜)
    • 二事能显理(三)
      • 初标(四事)(二)
        • 初法喻双显(如影)
        • 二引教证(起信)
      • 二释(四)
        • 初定宗(谓由)
        • 二显因(以事)
        • 三喻指(犹如)
        • 四法合(当知)
      • 三约注引证(须弥)
  • ○三相害对(二)
    • 初以理夺事(三)
      • 初标(五以)
      • 二释(三)
        • 初定宗(谓事)
        • 二显因(以离)
        • 三喻指(如水)
      • 三约注引证(出现)
    • 二事能隐理(三)
      • 初标(六事)
      • 二释(三)
        • 初正释(谓真)
        • 二喻显(如水)
        • 三引经证(经云)
      • 三约注引证(问)
  • ○四相即对(二)
    • 初真理即事(二)
      • 初标(七)
      • 二释(四)
        • 初定宗(谓凡)
        • 二显因(以是)
        • 三结示(是故)
        • 四喻指(如水)
    • 二事法即理(三)
      • 初标(八)
      • 二释(三)
        • 初正释(谓缘)
        • 二引证(故说)
        • 三喻显(如波)
      • 三约注会通(前门)
  • ○五相非对(二)
    • 初真理非事(二)
      • 初标(九)
      • 二释(三)
        • 初定宗(谓即)
        • 二显因(以真)
        • 三喻指(如即)
    • 二事法非理(三)
      • 初标(十)
      • 二释(四)
        • 初定宗(谓全)
        • 二显因(相性)
        • 三结示(是故)
        • 四喻指(如全)
      • 三约注会通(七八)
  • ○三结劝(三)
    • 初结束前义(此上)(三)
      • 初真空四义(真空)
      • 二妙有四义(妙有)
      • 三明初对是总
    • 二別收十门(三)
      • 初明理事(约理)
      • 二结无碍(逆顺)
      • 三约注料拣(二)
        • 初明后八隐显等殊(又事)
        • 二显初对无別异相(不会)
    • 三结劝(深思)
  • ○三周徧含容观(二)
    • 初释题目(周徧)
    • 二释本文(三)
      • 初总标(事如)
      • 二正释(十)
        • 初理如事门(三)
          • 初标(一理)(二)
            • 初释所标(由此)
            • 二会异本(有本)
          • 二释(谓事)(四)
            • 初正释(真理)
            • 二喻显(如耳)
            • 三法合(今理)
            • 四拣异(不同)
          • 三约人证成(是)
        • 二事如理门(二)
          • 初标(二事)
          • 二释(三)
            • 初标宗(二)
              • 初出徧之所以(谓二)
                • 初正明所因(先出)
                • 二属对前后(此与)
              • 三正显所宗(故事)
            • 二別示徧相(遂令)
            • 三结例诸法(如一)
        • 三事含理事门(二)
          • 初标(三)
          • 二释(二)
            • 初正释此门(二)
              • 初释(三)
                • 初标宗(谓诸)
                • 二指一尘能含摄(如一)
                • 三明多法如理现(由刹)(二)
                  • 初正释(指一)
                  • 二会通(然)
              • 二结例(如一)
            • 二总融二门(二)
              • 初标(此理)(二)
                • 初标(为)
                • 二释(由非)
              • 二別显(四)
                • 初明第一句(上一)
                • 二明三句(二)
                • 三通示所因(各有)
                • 四约注科拣(二)
                  • 初通论含徧(通)
                  • 二別明含徧(若准)
        • 四通局无碍门(三)
          • 初标(四通)
          • 二释(二)
            • 初局不关通(谓诸)
            • 二通不关局(由非)
          • 三结(即远)
        • 五广陿无碍门(三)
          • 初标(五广)
          • 二释(二)
            • 初陿不关广(谓)
            • 二广不关陿(由)
          • 三结(是则)
        • 六徧容无碍门(三)
          • 初标(六徧)(二)
            • 初二门因由(六七)
            • 二述成二门(但以)
          • 二释(二)
            • 初徧即是容(二)
              • 初显因(谓此)(二)
                • 初释此门(以一)
                • 二料拣后门(若多)
              • 三辨相(故徧)(二)
                • 初正明(谓一)
                • 二喻显(若以)
            • 二容即是徧(二)
              • 初显因(又由)
              • 二辨相(故令)
          • 三结(是)
        • 七摄入无碍门(三)
          • 初标(七)
          • 二释(二)
            • 初明大即是摄(二)
              • 初显因(谓彼)
              • 二辨相(故一)(二)
                • 初正释(多入)
                • 二喻显(如九)
            • 二明摄即是入(二)
              • 初显因(又由)
              • 二辨相(故一)
          • 三结(同时)
        • 八交涉无碍门○
        • 九相在无碍门○
        • 十普融无碍门○
      • 三结劝○
  • ○八交涉无碍门(三)
    • 初标(八交)(二)
      • 初拣异前门(六七)
      • 二正辨此门(今此)
    • 二释(二)
      • 初标四句(谓一)(二)
        • 初料拣句数(虽似)
        • 二问答对辨(二)
          • 初对前门问答(三)
            • 初间(问既)
            • 二答(答)
            • 三出所以(若更)
          • 二对后门问答(三)
            • 初问
            • 二答
            • 三约义通会二门(二门)
      • 二正明四句(四)
        • 初一望一切(谓一)
        • 二一切望一(一切)
        • 三一望一(一摄)
        • 四一切望一切(一切)
    • 三结(同时)
  • ○九相在无碍门(三)
    • 初标(九)
    • 二释(二)
      • 初标(谓一)(二)
        • 初拣异前门(此与)
        • 二正辨此门(今则)
      • 二正明四句(四)
        • 初一望一(摄一)(二)
          • 初明能摄(上一)
          • 二明摄入(三)
            • 初法喻双显(且此)
            • 二法合(此即)
            • 三会通(直)
        • 二一切望一(摄一切)(三)
          • 初喻显(如东)
          • 二法合(则一)
          • 三会通(都以)
        • 三一望一切(摄一)(二)
          • 初以喻正显(如东)
          • 二就喻会通(或)
        • 四一切望一切(摄一切)(四)
          • 初直明当句(此中)
          • 二料拣前三(前三)
          • 三正辨圆融(论其)
          • 四约人显妙(即诸)
    • 三结(同时)
  • ○十普融无碍门(三)
    • 初标(十)
    • 二释(谓一)(三)
      • 初约八九二门(普融)
      • 二会通前九门(然)
      • 三结显无碍(既)
    • 三结归观心(准前)(二)
      • 初约八九互融(三)
        • 初明八九互碍(二)
          • 初明第八门(且准)
          • 二明第九门(第九)
        • 二显普融別相(二)
          • 初标(今若)
          • 二释(二)
            • 初举一法为能摄入(初以)
            • 二举一切为能摄入(次以)
        • 三结成普融(如是)
      • 二会通十玄(将)
  • 三结劝(令圆)
  • ○三明略偈彰观行之甚深(二)
    • 初释题目(二)
      • 初所注之题(注)
      • 二能注之人(抗)
    • 二释本文(三)
      • 初真空观(若人)(四)
        • 初会相归性
        • 二明性即相
        • 三正显无碍
        • 四泯同平等
      • 二理事无碍观(祇用)(四)
        • 初理徧于事
        • 二事徧于理
        • 三理融通智
        • 四智通彻理
      • 三周徧含容观(一念)(四)
        • 初理如事
        • 二事如理
        • 三时处无尽
        • 四智照无尽

注华严法界观门科文(终)


校注

[A1] 料【CB】科【卍续】
[A2] 初【CB】物【卍续】(cf. T45n1884_p0687a14)
[A3] 已【CB】巳【卍续】
[A4] 二【CB】一【卍续】(cf. T45n1884_p0688b27)
[A5] 犹【CB】由【卍续】(cf. T45n1884_p0689a190)
[A6] 如【CB】以【卍续】(cf. T45n1884_p0689a26)
[A7] 上【CB】[-]【卍续】(cf. T45n1884_p0689c05)
[A8] 二【CB】四【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注华严法界观科文
关闭
注华严法界观科文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