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东传三藏。迨唐始足。列祖判教。贤首方周。良由典诰既多。知见自广。约义判教。备所未备。是以后后胜于前前。贤首二十余部。清凉五十余部。圭山十余部。皆详教观断证。况五教断证。原出经论。前尚未来。后尽流至。人未之察。反曰无断无证。岂不屈抑佛祖也欤。(续法)痛心。遂准贤宗诸大部中。录出断证。排图贯线。庶使学者。于一家判释。明如指掌。无纤疑滞。果能从小發心。至圆妙觉。于中一一解行无谬。毕得断执障于莲华藏刹。证法界于毗卢性海。渐历顿超。又何难哉。此亦略示其梗槩耳。若欲委明。宣阅教仪诸书 三觉 三五位別。一觉性同。但能悟知。顿圆妙觉。
本觉位。五教俱不觉。圆觉位。小则罗汉辟支佛位。后四俱妙觉。始觉位。从發心极于等觉。此中复有三位。一。名字觉位。小發心至停心。始等俱十信。二。相似觉位。小別相至世第一。后四俱三贤四加。三。随分觉位。小初果至三果。始等俱十地等觉。其间高下阶降不等。亦随当教断证以释。故此三觉五位。能判教相之权实也。
一乘不共教无尽妙觉根本佛性无障碍法界
○圆教(此教断证。如拆锦花。如镕金狮)
(初住至妙。品数准终。但此三地。超顿妙觉。便有六十二品)。
〔本〕
- 不觉(谓不觉法界性也)
〔名字〕
- 發心(谓發普贤广大行愿心也)
- 初信(除我执分別俱生现。与小初果。始初地。终初住顿七信齐)
- 七信(除法执分別俱生现。与小四果。始七地。终七住。顿初住齐)
- 九信(伏二执分別俱生麤种。与始妙觉。终二行。顿七住齐)
- 十信(伏二执分別俱生细种。与终十行。顿十住齐上皆明圆伏中伏断。下方圆断也)
〔相似〕
- 初住(除二执分別俱生麤种。与终初向。顿初行齐)
- 十住(除二执分別俱生细种。与终十向。顿十行齐)
- 初行(圆断二执分別俱生现种尽。更断习气一分。与终初地。顿初向齐)
- 初向(圆断二执习气十一分。与终等觉。顿初地齐)
- 十向(圆断习气二十分与顿十地齐)
- 四加(圆断十向习尽。进断初地习气)
〔随分〕
- 初地(圆断习气二十一分。与顿等觉齐)
- 二地(圆断习气二十二分。与顿妙觉齐)
- 三地(圆断习气二十三分。顿教不知名目)
- 等觉(圆断习气三十一分。进断佛地习气一分)
〔圆〕
- 妙觉(圆断二执无尽现种习尽。在无障碍法界土。成无障碍法界佛。坐普融无尽师子座。说缘起法界法令偏教三乘并上上根凡夫外道转偏成图也)
○顿教(此教断证。如狂迷歇。如睡梦觉)
(本品准前。此中三地。亦超终妙。增成五十二品)。
〔本〕
- 不觉(谓不觉真如性也)
〔名字〕
- 發心(谓發内证圣智心也)
- 初信(伏二执分別俱生现。与小加行。始第一。终十信齐)
- 七信(除我执分別俱生现。与小初果。始初地。终初住齐)
(上皆顿伏。向下皆顿断中明伏断也)。
〔相似〕
- 初住(除法执分別俱生现。与小四果。始七地。终七住齐)
- 七住(伏二执分別俱麤种。与始妙觉。终二行齐)
- 十住(伏二执分別俱生细种。与与终十行齐)
- 初行(除二执分別俱生麤种。与终初向齐)
- 十行(除二执分別俱生细种。与终十向齐)
- 初向(顿断二执分別俱生现种尽。更断习气一分。与终初地尽)
- 十向(顿断二执习气十分。与终十地齐)
- 四加(断前十向习尽。进伏初地习气)
〔圆〕
- 妙觉(顿断二执现种习尽。在法性土。成法性佛。坐虗空座。说一乘真性法。令渐教三乘并上根凡夫外道。转渐成顿也)
○终教(此教断证。如器成金。如水即水)
(谓初住至妙。每有四十二品。胜始教可知)。
〔本〕
- 不觉(谓不觉如来藏性也)
〔名字〕
- 發心(谓發慈悲深直心也)
- 初信(即略伏二障)
- 七信(伏二障分別俱生麤现。与小总相。始十向齐)
- 十信(伏二障分別俱生细现。与小加行。始第一齐)
〔相似〕
- 初住(除烦恼分別俱生现。与小初果。始初地齐)
- 七住(除所知分別俱生现。与小四果。始七地齐)
- 二行(伏二障分別俱生麤种。与始妙觉齐。三行已去。始教人不知名目)
- 十行(伏二障分別俱生细种)
- 初向(除二障分別俱生麤种)
- 十向(除二障分別俱生细种)
- 四加(伏二障习气)
(以上皆明具伏二障中伏断如此。向下皆具断也)。
〔随分〕
- 初地(断二障分別俱生现种尽更断习气一分)
- 十地(断二障习气十分)
- 等觉(断二障习气十一分。进断佛地习气一分)
〔圆〕
- 妙觉(断二障现种习尽。在受用土。成受用佛。坐金刚座。说藏心法令权教三乘并中根凡夫外道。转权成实也)
○始教(此教断证。如镜离垢。如月出云)
(断事理二障。灭分变二死。显我法二空理。证智断二果德。初地至妙。每有十二品)。
〔本〕
- 不觉(谓不觉二空法性也)
〔名字〕
- 發心(谓發行度利生心也)
- 十信(初伏二障)
〔相似〕
- 十住(双伏二障中。少伏烦恼分別现)
- 十行(双伏二障中。少伏所知分別现)
- 十向(伏除二障分別现。相资粮。空乾慧。与小总相念齐)
- 四加(除二障分別现。伏分別种及俱生现。相加行。空性地。与小世第一齐)
〔随分〕
〔圆〕
- 妙觉(顿断二障分別俱生种现尽。空佛地。相究竟位。在净化土。成胜应佛。天衣座上。说空相法。令小乘及下根凡夫外道。转小成大也)
○小教(此教断证。如木作灰。如色归空)
(断烦恼障。灭分段死。显生空理。证偏真果)。
〔本〕
- 不觉(凡夫地位。觉性本具。无明迷障。成不觉故。此则不觉偏真性也)
〔名字〕
- 發心(谓發出界取灭心也)
- 五停心(多贪不净观。多嗔慈悲观。多痴因缘观。多散数息观。多障念佛观。此一位破障)
〔相似〕
- 別相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 总相念(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
(此上二位。唯观欲界苦谛。伏烦恼惑)。
- 煖(剏观欲界四谛。修十六行)
- 顶(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忍
(下忍遍观八谛。修三十二行)
(中忍渐减缘行。乃至一行二刹那在)
(上忍亦唯观欲界苦。于一行二刹那中。前一刹那尽)
- 世第一(一行二刹那中。后一刹那尽。伏除分別烦恼)
〔圆〕
- 阿罗汉(断我执分別俱生烦恼尽。证生空理。住有余无余涅槃)
(无学位)。
〔圆〕
- 辟支(断见思烦恼障。与声闻同。更侵习气。故居其上。余理果亦同)
(无学位)。
〔圆〕
- 佛(从初發心。發四弘愿。三祇百劫。修行种相。次入补处。托胎出家安坐不动。發真无漏。顿断见思烦恼习气。在染化土。成劣应佛。生草座上。说谛缘法。令下下凡夫外道。转凡成圣也)
(无学位)。
庚戌春。竖录此图于单条纸上。缁素辈不粘之座侧。则易于遗失。重请方书。辛酉腊月八。再为横钞于册页。不唯令行坐可阅。而且流之远与久也。然观者须不凝滞于佛。若作迷本逐末看。竖则先上次下。横则先前次后。若作返妄归真看。竖则先下次上。横则先后次前。人但知小始终顿圆。不知圆顿终始小。今特图出之。令作两观。以见其行布中。而实圆融无碍焉。
慈云灌顶行者续法题
校注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58 册 贤首五教断证三觉拣滥图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