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菩萨戒仪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请传授菩萨戒师一人请引先咨白后引云我某甲等今从大德求受菩萨戒愿大德于我不惮劳慈愍故三说请戒师种种为说因缘方便云欲求戒法者先發信心信心若成三学具足三身四智佛果菩提决定可期更无疑虑故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槃无上道故知若發信门必纳戒法戒为万行之先锋六度之基址如造宫室先固其基徒架虗空必不成就故戒为大道之资粮戒为苦海之船筏庄严法身以戒为璎珞破除烦恼以戒为清凉然有多种三归五戒得人身十善八斋生天报持十戒具足戒出烦恼之爱河得罗汉之圣果受菩萨戒者得于佛果梵网经云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得入诸佛位故知凡有心者咸具佛戒各各圆满无有缺减

既然如是何须更受以暂亡故约事重明即知全心是戒全戒是心离心无戒离戒无心又云佛子听欲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庶民黄门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以戒德无量功高万像为五乘之轨范作三宝之舟航大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大暗冥中戒为明灯诸险道中戒为桥梁大海水中戒为船筏萨遮经云若不持戒尚不得野干之身何况功德之身月灯三昧经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如禽兽虽处卑下少多闻能持净戒名胜士戒之一字是名梵云尸罗亦云毗尼波罗提木叉等此云清凉灭三业之过愆得解脱也今言戒者能防三恶能止三惑故当体得名也体者初發圆心从师请受身中翘诚名为作戒色心为体三羯磨竟纳法居怀作体谢往讫未来名无作戒唯实相心以之为体故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是知心境契同能所冥一诸佛子等既各有好乐渴仰之心应当慇勤志心听受

菩萨戒有八种殊胜

何等为八

一极道胜受菩萨戒如大鹏鸟一举趐高飞能至十万九千余里此菩萨戒趣道疾故發心越六趣二乘径趣无上菩提故

二發心胜一念發大悲智之心超过二乘境界如昔有二沙弥發菩提心阿罗汉返生恭敬担衣幞让路而行等

三福田胜假使供养满阎浮提内阿罗汉不如一大鹏鸟此鸟先来受菩萨戒故

四功德胜受菩萨戒喻如日光无所不照受声闻戒犹如萤火其光甚微不可相比故

五受罪轻微胜受菩萨戒之后设使破戒犹胜外道不受戒者外道邪见永沉恶道无有出期破戒之人戒威力故设堕恶道受罪轻微若堕地狱作狱中王若堕畜生作畜生王若堕鬼中作鬼中王若在人间作人王国王若在天中作天中王生生之处不失王位故经云有犯名菩萨有戒可无犯名外道无戒可破故

六处胎胜菩萨处胎时常为天龙八部诸善神王之所守护故

七神通胜能变大地为黄金七宝搅长河为酥酪醍醐能一念超百千世界能一日化百千众生故

八果报胜生莲华藏海证法性身一得真常永无退转故

次观五法

第一欲受菩萨戒者先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圣人想第二观十方一切众生如父母想第三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师长想第四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国王想第五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奉大家想

次兴三愿

一愿自己三业所作功德与十方一切众生同共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烦恼大海到涅槃彼岸三愿我与法界众生通达十二部经文义了了分明一切善法因戒增长具足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得深禅定起六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种智五眼具足成就佛道故

次發四弘愿

(随戒师三徧唱念)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量誓愿断
法门无边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次请戒师

我某甲等今受菩

奉请释迦牟尼佛作和尚

奉请文殊师利龙种上尊王佛作羯磨阿阇梨

奉请当来弥勒尊佛作教授阿阇梨

奉请十方现在诸佛作证戒师

奉请十方诸大菩萨作同学等侣(已上三说)

我若在三恶道中受大苦恼处愿和尚阿阇梨尊证师同学等侣慈悲救度令得解脱(一说)

一心奉请十方三世尽虗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真应二身十二部经真如海藏诸大菩萨缘觉声闻竝愿普降道场证明受戒功德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二十八天释梵王等护法护戒八部龙神竝愿承三宝力普降道场结净护戒证明功德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六道四生阎罗天子泰山府君天曹地府司命司禄罪福童子善恶冥官五道将军行病使者竝愿承三宝力普降道场同沾戒善证明功德

一心奉请某州境内五岳四渎幽明水陆城隍社庙一切神祗竝愿承三宝力普降道场沾戒善证明功德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十二类生一切含识在会诸多受戒先亡久近一切家神九品灵神滞魄冤魂未解脱者竝愿承三宝力尽至道场同沾戒善证明功德

上来既请竟应当敬礼诸佛菩萨

一心敬礼和尚释迦牟尼佛

一心敬礼文殊师利龙种上尊王佛

一心敬礼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一心敬礼十方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尽过去际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尽未来际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尽现在际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十方同学等侣诸大菩萨

一心敬礼三世一切诸菩萨众

一心敬礼十方三世一切僧宝

上来礼诸佛诸菩萨竟各自胡跪受三归依(随戒师口高声导遇某甲处各自称名)

弟子某甲等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已上三说)弟子某甲等从今已去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说)从今已去称佛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唯愿三宝慈悲摄受慈愍故(三字三说)

次问难法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舍离一切恶知识否(答向下依此)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常念佛亲近善知识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乃至失命因缘能不犯戒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读诵大乘经问甚深义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若见一切苦恼众生能随力救护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于无上菩提生深信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尽形寿随力供养三宝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舍诸懈怠發精进勤求佛道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能舍一切所有难舍能舍否

佛子汝从今已去于五尘境烦恼生时能制伏心否(如是问竟)

仰启十方一切诸佛及大地诸菩萨僧此诸佛子求比丘某甲欲从诸佛菩萨僧授菩萨戒此诸佛子已是真实能生深信成菩提种诸佛慈愍故施与菩萨戒(三说)

诸圣为师为证明竟十方诸佛神通道眼皆得见我如对目前夫戒是白净之法身器清净乃可堪受先须忏悔洗涤身心如浣故衣方受染色然如来示灭向二千余年正法沉沦邪风广扇众生薄福生遇此时纵有听闻莫能信受良由烦爱情重见执坚强若不改往修来罪无由灭若罪不灭戒品不發戒品不發解脱难期今请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为作证明诸佛菩萨弘誓令众生如佛无异

弟子某甲等从某年月日于南瞻部洲某国某乡里某寺某受菩萨戒(应教忏悔三业语云)

我某甲等从无始以来于今日身业不善行杀盗婬口业不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不善贪嗔邪见如是三业多作众罪自作教他无量无边今日惭愧發露忏悔愿罪灭福生见佛闻法發菩提心(三说)

复告言已忏竟三业清净犹如瑠璃内外清净堪受菩萨戒更问遮难方受净戒故经云若有七遮现身不得受戒我今问汝一一如实答

佛子汝还曾出佛身血否(答云向下依此答)还曾杀父否 还曾杀母否 还曾杀和尚否 还曾杀阿阇梨否 还曾破羯磨转法轮僧否 还曾杀圣人否 若总得无堪与受戒(请诸俗弟子若男若女起披袈裟大有因果更不具述临时为说也)

诸佛子应须起专注心發慇重心今欲受汝等戒若心专志如仰完器即有所尅一念有违如同覆器终无所盛此戒无形色而能流注汝等身心尽未来际成就大果而于尔时无所觉知若有形色入汝身时当作天崩地裂之声当须系念不得余觉及一切余思惟(〔既缘觉为發戒〕)

次正受戒者先略示三相三相者一谓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次秉法者白三羯磨应语云) 今为秉宣三回羯磨汝当發取上上心求受上上品戒上上品戒者受此戒一心作佛去是名上上品心汝等今当谛听第一回羯磨时十方法界一切境上微妙戒法悉皆动转不久应当入汝身中

佛子谛听汝等今于我所求受菩萨戒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佛子此戒是诸佛菩萨所行径路过去诸佛已说未来诸佛当说现在诸佛今说过去一切菩萨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未来一切菩萨当受当学当解当行当成现在一切菩萨今受今学今解今行今成当来作佛

第二回羯磨时此妙戒法即法界诸法之上起遍虗空中集汝顶上妙可承受

佛子谛听(至)当来作佛

第三回羯磨时此妙戒法入汝身中清净圆满正在此时领纳戒法不得余觉余思令戒不圆满

佛子谛听(至)当来作佛

佛子三回羯磨已竟汝等即今是真菩萨名真佛子故大悲经云發心毕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难璎珞经云律仪戒者即是十重戒正法戒者即是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者即是四摄法也向来所问皆言能吾今为汝受十无尽戒汝当一心一一谛听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断众生命若有犯杀生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向下依此)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偷盗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婬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妄语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酤酒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悭贪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嗔恚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称己好导他恶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毁谤三宝若有犯者非菩萨行失四十二位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

佛子汝持如此十重戒即具足十波罗蜜成就佛身具足功德得大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种智何以故汝持不杀戒得金刚身不可坏寿命无量劫不可穷尽

持不盗具足檀波罗蜜分身满十方界作释梵四天王及诸小王沙门等身财施度脱众生

不婬戒得马阴藏相金色之身众生见者怖畏即除舍欲断烦恼名称普闻闻者欢喜

持不妄语戒得四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一音演说众生闻者皆得解脱

持不酤酒戒得大聪明于一念中闻十方诸佛语及一切众生语亦知佛心及一切众生心得诸佛集三昧

持不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戒得漏尽五眼六通备三明等法

持不悭贪戒得一切种智具足无碍众生见者无不發心

持不嗔恚戒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见者發菩提心

持不自赞毁他戒得生生之处十方凡圣欢喜赞叹闻汝名者皆住不退转地

持不毁谤三宝戒得具足三乘圣道一音说法声满十方令一切众生一时悟道皆得成佛(请戒师为受戒者作白云)

仰启十方尽虗空界一切诸佛于此世界南瞻部洲大元国某州某县某乡里某处伽蓝佛像前有众多弟子来于我所求受菩萨戒竟惟愿诸佛为作证明二遍

诸佛子即今十方佛土或有凉风异香异声光明等相彼诸菩萨睹其异相而各问佛有何因缘而现此瑞彼佛告之今某国某处有众多佛子于某师求受菩萨戒竟今请我作证明故有此相诸菩萨咸赞言于此极恶世界能發如是无上之心甚为希有深生怜愍是故汝等志心守护汝诸佛子已受菩萨戒竟过度四魔越三界苦若能受持如教修行是天人丈夫汝若破犯不持非菩萨亦非天人丈夫是名畜生邪见外道此戒名无尽唯得重受不可舍誓度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此戒无尽说法劫数不可尽故此戒无尽璎珞经云一切凡圣菩萨戒皆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次当礼谢诸佛菩萨

志心敬礼和尚释迦牟尼佛

志心敬礼羯磨阿阇梨龙种上尊王佛

志心敬礼教授阿阇梨弥勒尊佛

志心敬礼证戒尊师十方诸佛

志心敬礼同学等侣十方诸大菩萨

次更胡跪合掌

菩萨戒经云受菩萨戒者虽未即得阿耨三菩提已得具是五事功德一者常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生生世世常受胜妙快乐三者临命终无有悔四者舍身之后生诸佛世界五者庄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吾今已为说无尽戒竟汝今受无尽戒法已竟是真菩萨發菩提心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戒行具足正向佛道超度四魔越三界苦是真精进是真勇猛是真回向佛道是真度众生以此受戒功德果报生生世世不求粟散小王转轮圣王释梵天王三界之乐若能如是受持如说修行者是名菩萨天人丈夫用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众生同趣菩提俱成佛道若破戒不持即非菩萨亦非天人丈夫是名外道当堕三涂八难之处然愿受戒诸佛子九代亡灵同生净土六亲眷爱咸长善芽九有四生悉证真如之理八难俱登解脱之门八部龙天满空贤圣咸赴胜会三涂同结良缘负识含灵齐成佛道

诸佛子等愿受此戒后此身在法界凡有心者见我与汝洎在会诸菩萨皆發无上菩提之心乃至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亦發此心念念无有间断直至成佛究竟圆满未發心者现恐怖相逼令發心终登觉岸

诸佛子等受此戒后此身遍法界中尽未来际于四威仪中常说心地法门乃至应身为旁生异类及树木山林常演此法念念不绝震动魔宫摧伏外道令一切邪见众生舍诸邪著入于正见得旨应言普令一切众生悉入圆常唯心境界递相传受无有间断令一体三宝常现世间然愿此身常弘大教解义释经称可佛心冥合玄旨如有世谛语言皆顺正法治生产业悉入圆宗建大法幢续佛慧命一灯能传百千灯灯灯无尽普令闻者顿了自心登究竟解脱之门入灵知般若之海然后法界一切含识称我名者见我形者皆住本位不退真常应迹十方火不能烧水不能溺药不能中毒不能害横不能侵冤不能结所有盲者得见聋者得闻痖者能言跛者能行然后此身变作无量身遍历十方侍奉诸佛供养诸佛然后以此身向镬汤炉炭之中代一切众生受苦或向狱门振锡或于狱裡放光剑树摧锋刀山落刃各悔先业尽悟佛乘戒文已终普请在会男子弟子同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愿得如所愿

受菩萨戒法(终)


校注

亡疑忘 疾一作速 破下一有故字 萨下疑脱戒字 沾一作沾下同 授恐受 于一作于 既等六字一作大书 即今疑写倒 受疑授 欲一作欲 导一作道 此一作是 即下有是字 戒下一有不得二字 及下一有作字 大元一作某 欲一作叹 无上一有十字 然一作竝 八上一本有三涂二字 应一作忘 子一作女
[A1] 己【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已【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已【CB】巳【卍续】
[A25] 已【CB】巳【卍续】
[A26] 己【CB】已【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已【CB】巳【卍续】
[A29] 已【CB】巳【卍续】
[A30] 已【CB】巳【卍续】
[A31]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受菩萨戒仪
关闭
受菩萨戒仪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