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下

正授本法尼大戒具十八法

初先陈乞戒法

(尼至寺中先见知客师通会众引礼师徃方丈请和尚登座然后令尼和尚至座前向上立九师后排一班问讯展大具至诚顶礼三拜问讯长跪合掌)

尼和尚白云

(某甲)奉和尚慈命差委将诸沙弥尼先授本法(某甲)自说清净无有难遮年岁已满衣钵具足我等和合授本法竟今诣座前乞受大戒惟愿和尚慈悲下情无任恳祷之至

(一齐起立顶礼三拜起具问讯左右分立次尼引礼师亦向上排班顶礼三拜起具问讯傍立)

比丘引礼师云

诸本法尼等一齐向上排班 问讯展大具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拜已)问讯 长跪 合掌

和尚云

二部授具律制森严必集清净僧伽各满十众缘成方许授受少有乖违便名非法然师长虽具尤恐汝等身有难遮又受不得既然身器清净已受本法则大戒堪容俟候登坛

引礼呼云

一齐起立 闻磬声礼谢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问讯 分班

(尼引礼仍向上一拜尼十师亦向上一拜然后各回以俟受戒)

二敷设坛仪法

(引礼师先令人洒扫戒坛周围悬挂璎珞幢幡坛上正中设和尚座座傍安一香几中辅设羯磨座两傍设教授尊证座坛下正中设香案供列香花近坛左右各敷高台与坛二级相等尼和尚座面南余向坛又于法堂正中设和尚座左五右四设九师座八字分开引礼师请问和尚作法时节以便鸣椎集众)

三鸣椎集众法

(时至引礼师令鸣钟三下戒坛燃烛本法尼各各披搭三衣听钵执具其尼引礼师领彼鱼贯而出行至法堂各归班立内外大僧尽齐集已)

引礼师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作礼大僧三拜 撩衣 护钵(拜已)起具 问讯 分班

(尼引礼师二位出班居中向上同四新戒一问讯领彼请尼十师至法堂十师先向大僧一拜左右班列)

比丘引礼师云

一齐向上排班 作礼本部诸师三拜 撩衣 护钵(师答云一拜)起具 问讯 分班

(尼十师分开边立二比丘引礼师出班居中向上同新戒四人一问讯转身去请七师至法堂新戒归班引礼复位七师分开)

引礼师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作礼诸师三拜 撩衣 护钵(师答云一拜)起具 问讯 分班

(又二引礼出班向上问讯引四新戒徃两寮分请二师同至法堂新戒归班引礼复位九师相会同一拜已左右序立)

引礼师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作礼二师三拜 撩衣 护钵(羯磨师云一拜)起具 问讯 分班

(二引礼双鸣引磬同新戒六人徃方丈请和尚二押班随后至方丈引礼师知会侍司请和尚出)

引礼师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尚云)一拜 起具 问讯 分班(引礼云)末后先行

(领班引礼云随我走师转身领新戒前行引磬在和尚前将至法堂九师对面而立新戒归班引礼复位和尚到已九师向上展具三拜尚云不展具一拜尚云各序坐其尼部十师向上排班问讯展具一齐顶礼三拜九师立起尚云不展具一拜问讯归位)

四正明请师法

(如律所明本法尼止请羯磨师余无请法然开道戒体传宣圣教必由和尚指示律仪务须教授羯磨成坏重在七师今以理推之故须伸请)

引礼师云

诸本法尼等一齐向上排班 问讯展大具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撩衣护钵(拜已)问讯 长跪 合掌

引礼师合掌白云

夫明镜当台遇形则鉴洪钟在架有扣则鸣圆成三聚须假于三师举捡七非全凭于七证在此大僧之中为汝等恭请十师登坛受具诸本法尼一齐擡头认师各各记取得戒和尚及现前诸师相貌名字不得忘失

第一位(上某下某)律师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

右班引礼云

第二位(某甲)律师为汝等作羯磨阿阇黎

左班引礼云

第三位(某甲)律师为汝等作教授阿阇黎

右班引礼云

第四位(某甲)律师为汝等作尊证阿阇黎

(乃至第十位左右引礼亦如是宣名示相令诸求戒者一一记识分明如是宣左班引礼呼云)

一齐起立 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 长跪 合掌

左班引礼师云

诸本法尼今为汝等恭请(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师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称已)其余言词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本法尼(某甲)今请大德为具足戒和尚愿大德为我作具足戒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如是至诚三请三叩首)

和尚云

诸本法尼汝既慇懃伸请可尔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汝等受戒之后人人要清净守持不可毁犯(答)顶戴受持

引礼呼云

一齐起立 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拜已)问讯 长跪 合掌

右班引礼云

诸本法尼今为汝等恭请现前诸师作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尊证阿阇黎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称已)其余言词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本法尼(某甲)今请大德为羯磨教授尊证阿阇黎愿大德为我作羯磨教授尊证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请三叩首)

羯磨师云

诸本法尼汝既慇懃伸请我现前诸师为汝等作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尊证阿阇黎可尔汝等受戒之后人人清净莫放逸(答)依教奉行

引礼师云

一齐起立 闻磬声作礼三拜 撩衣 护钵(拜已)起具 问讯 分班

和尚云

大众念佛登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号方举法鼓大擂二引礼双鸣引磬领站班大僧前行又二引礼双鸣引磬引新戒序前而行新戒走完尼十师未后前行接上而去然后一执香者在七师前行一执香者在教授师前行二引礼双鸣引磬及一执香者俱在和尚前行侍者随后大僧及新戒至戒坛左右班立引礼复位尼十师在堦前对面而立三执香者又次之和尚近香案前佛号鼓声一齐停止)

五祝延圣寿法

维那举赞(大众同和)

宝鼎热名香普徧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皇王祝圣寿地久天长端为皇王祝圣寿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和尚拈香三拜一问讯念第二声香云盖九师在和尚后一班展大具脱革屣尼十师又次一班亦展大具念第三声菩萨完钟鱼随煞一阵)

六赞礼三宝法

稽首礼诸佛  及法贤圣僧(二十师同一拜大众接和)
今演毗尼法  续僧伽命脉(如前)
正法得久住  三乘果不绝(大众接和师拜起具)
将登清净坛  愿证明所说(师口称偈执具问讯)

七陞坛白众法

(赞礼三宝毕维那举大悲呪大众齐声朗诵第十师从东南转身向西绕坛次九师八师乃至第一师走完尼十师移至近槛对面班立但合掌持呪不必随绕坛内十师绕三匝半二遍呪完脱屣陞中级绕一匝半至东南角上坛第十师在左班尾立面向第一师来处第九师至右班尾立第八师在左班面向和尚来处立第七师至右班立第六师至左班立乃至第一师上坛面南而立三遍呪完钟鱼随煞一阵其九师向上排班前五后四尼和尚近香案前立余尼九师后立排班向尚合掌同念)

坛上第一师举云

持戒清净如满月(十九师向尚一拜大众接和答礼准前)
身口皎洁无瑕秽(仝前)
大众和合无疑诤(诸师拜下起具)
是乃可得同授戒(诸师口称执具问讯)

(诸师和合举偈三礼竟钟鱼长煞一阵十师各序坐尼十师上台亦各序坐)

和尚抚尺云

法音罕遇戒德难思能超凡鄙秽流可入圣贤宝位为师为匠诚易诚难炉𫖔弘开人根须炼受持禁戒衣钵应严如无衣钵莫容缺借前言重难后列轻遮问若不解不知勤劳徒设信其实语实答陶诱得方令發上品真诚要期尘境图使十方善法灌注身心五分基成三身体具谨白临坛大众同心共秉慎勿异缘(抚尺一下)

引礼云

诸本法尼等人各照位依次排班

(左右为首本法尼从上而下余者雁行相随至坛前面分班顺次立定)

引礼云

上香

(执香三人齐眉一举转身向上并立又一举具仪并进第一位走中门余二人走两颊门并至香案前又一举右手提衣跪下二引礼站在案前为首执香者自插炉中余二人作插香势二引礼接彼香插炉中云)

起立 问讯 复位

引礼云

一齐向上排班 问讯展大具(尚云)免展具 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二部师合掌受礼)撩衣 护钵(拜已)问讯 长跪 合掌

七请慈加护法

和尚抚尺云

诸本法尼今者集僧登坛依律传戒理当通启三宝乞求加被各称法名(称已)作观运心随我通请

引礼云

一齐起立

(十师起座坛主举香碟齐眉作梵九师同请一侍者合掌与羯磨师对面立一侍者立坛前第二级二引礼立香案内俱合掌同请尼十师亦然)

香烟迎香烟请本法尼(某甲)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虗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戒

(和尚拈香一瓣传于侍者侍者接香传至第二级侍者第二级侍者传于引礼引礼接香拈在炉中求具本法尼随其所请一拜起立须知能所空寂感应道交)

香烟迎香烟请本法尼(某甲)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

(仪式如前)

香烟迎香烟请本法尼(某甲)一心奉请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宗诸大律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弘传戒法三昧光公大和尚中兴止作见月体公老和尚(此下复续八座上师之得戒本师和尚讳)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戒(如前)

香烟迎香烟请本法尼(某甲)一心奉请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上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祇惟愿各乘本誓监坛护戒

(如是伸请已毕十师就座而坐侍者下坛引礼复位新戒拜已)

引礼云

问讯 长跪(双手牵衣)合掌

和尚抚尺云

通启三宝已竟诸引礼大德将彼等安见不闻处立

引礼云

一拜起具 问讯 分班(二引礼对立班前作如是言)

诸本法尼汝等随我音声一齐念佛出坛

(向上一问讯双鸣引磬齐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如是次第引本法尼至屏教所引礼仍回僧中如律所明戒坛乃是非师不与之地惟是十师同秉惟受比丘尼大戒不遮众人但是受具足戒者俱听随喜)

十僧集问和法

坛主云

僧集否(第十师答)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是中无有未受具戒者 (谓本法尼已受具故)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受比丘尼大戒羯磨

(集僧已竟其引礼师至屏教所引三人近戒坛令本法尼止立瞻观坛上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引礼居中向上一问讯合掌如是白云)

十一白召乞戒法

大德僧听彼本法尼(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一问讯)

坛主云

唤将来(引礼转身招手召云)

诸本法尼汝等来(诸尼闻召具仪前行入坛师移步至香案侧立语云)汝等一齐近香案前(到已)问讯 长跪 居中者拈香一瓣供养坛上诸师(拈香已)一拜而起再问讯 随我送汝登坛乞戒

(引礼先行三人次第随去至坛后脱履尼教授师引彼登坛三人上坛齐立尼教授师侧立于傍呼云)

问讯展大具(展已云)至诚顶礼三拜 撩衣 护钵(拜已)问讯 长跪(双手牵衣跪下)合掌

(尼教授师合掌作如是言)

善女人等恳切至诚仰凭清众求哀乞戒乞戒之语汝当自陈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称法名(称已)其余言词皆随我道

大德僧听我本法尼(某甲)从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求受大戒我本法尼(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上某下某)律师愿僧济我慈愍故(三说已云)顶礼一拜 擡起头来

(作持云尼教授师教乞戒当下坛复座)

十二单白问难法

(羯磨师于本座合掌白云)

大德僧听此本法尼(某甲)从和尚尼(某甲)律师求受大戒(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若僧时到僧忍听我问诸难事白如是(问云)作白成否(七师合掌答云)

(五分律云当安慰彼言族姓女谛听汝莫恐怖须臾之间令汝三人行清净戒成大比丘尼入僧宝数也)

羯磨师合掌问云

汝三人谛听今是真诚时我今问汝当言有当言无汝三人不犯边罪耶(答)无 汝不犯比丘耶(答)无 汝非贼心为道耶(答)非 汝非坏二道耶(答)非 汝非黄门耶(答)非 汝非弑父耶(答)无 汝非弑母耶(答)无 汝非弑阿罗汉耶(答)无 汝非破和合僧耶(答)无 汝非恶心出佛身血耶(答)无 汝非非人耶(答)非 汝非畜生耶(答)非 汝非二根耶(答)非 (并令识相分明显答以不解故无由得戒也)汝字何等(答某甲)和尚字谁(答上某下某)大和尚年岁满不(答)满 衣钵具足不(答)具 父母夫主听汝不(答)听 汝不负人债不(答)无 汝非婢不(答)非 汝是女人不(答)是 女人有如是诸病癞痈疽白癞乾痟颠狂汝无如是诸病不(答)(准僧祗律二根二道合道小大小便涕唾常出不必问谓难中已有故)汝学戒未(答)已学戒 清净不(答)清净(复应问余尼言某甲)已学戒未(余尼答言)已学戒 清净未(余尼答言)清净

十三开道發心法

和尚云

善女人前无重难后无轻遮甚是净器众僧同庆当授汝戒但深戒上善广周法界量等虗空今欲进受要须缘境發心心境相容方發无作萨婆多论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汝三人从无始以来于一切境上造诸恶业恶徧法界今欲受戒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法所因还徧法界故我释迦如来随众生心造无边之业制无边之戒戒随所制故须缘境境量虽多举要而言不出乎二种一者情境二者非情境言情境者上至诸佛下至众生十界正报中阴有情凡有心者皆名情境非情境者十界依报一切世间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舟车屋宅珍宝田园地水火风乃至虗空佛说圣教儒流文字形像墖庙等皆名非情境善女人既知境量如此宽广当须依境發心心有三品中下二心劣弱非胜但能自度不能度人我今教汝發上品心求上品戒何为上品心今于我诸师座前立三种誓愿一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二者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三者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發此三种大誓愿于白四羯磨言下进受大比丘尼戒不为但求声闻小果故直欲成就三聚净戒故趣向三解脱门故正求佛果求大涅槃令法久住故發如是上品心受上品戒次当开广汝怀者良由戒法体周法界量等尘沙终不以汝三人现前父母所生报得狭劣身心而能容受当作虗空器量之身方能领纳尘沙戒法故论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入汝身时当作天崩地裂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不知当起警怀之意發上品殷重之心领纳如来清净妙戒(鸣尺一下)今正为汝等白四羯磨受大比丘尼戒汝等当眼观坛仪耳听羯磨一心谛受莫余思余觉羯磨师先作一白叠事告知次秉三羯磨量其可否

十四正受戒体法

(羯磨师合掌云)

性愿和尚大众不悋慈悲布施其戒同心共秉慎勿异缘令此三人感發圆宗戒体将秉羯磨听宣作白

大德僧听此本法尼(某甲)从和尚尼(某甲)律师求受大戒(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某甲)等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衣钵具足已学戒清净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为(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白如是(问)作白成否(七师合掌齐答云)

大德僧听此本法尼(某甲)从和尚尼(某甲)律师求受大戒(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某甲)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衣钵具足已学戒清净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成否(如前答)

大德僧听此本法尼(某甲)从和尚尼(某甲)律师求受大戒(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某甲)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衣钵具足已学戒清净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二羯磨成否(如前答)

大德僧听此本法尼(某甲)从尚和尼(某甲)律师求受大戒(某甲)今从大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某甲)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衣钵具足已学戒清净僧今为(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等受大戒和尚尼(某甲)律师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三羯磨成否(如前答)

已忍(某甲)等受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律师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十五示记时节法

(作持云所以本法羯磨但作方便未是示语时节者非正受具故又二部僧不满二十众故)

和尚语言

白四羯磨已竟汝三人已得比丘尼戒体了记汝受戒年以便本部中好分上中下座汝三人得戒在干

康熈(某)(某)(某)(某)受具足戒(几)

十六传授戒相法

族姓女谛听此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八波罗夷法若比丘尼犯一一法此非比丘尼非释种女

  • 第一不得作不净行婬欲法若比丘尼意乐作不净行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此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 第二不得盗乃至草叶若比丘尼偷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断教人断若自破教人破若烧若埋若坏色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不(答)能持
  • 第三不得故断众生命乃至蚁子若比丘尼故自手断人命若持刀与人教死赞死若与非药若复堕人胎厌祷呪咀杀若自作教人作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 第四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比丘尼非真实己有自称言我得上人法我得禅得解脱三昧正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此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 第五不得身相触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有染污心与染污心男子身相触从腋以下膝以上若捺若摩若牵若推若逆摩顺摩若举若下若捉若急捺此非比丘尼非释种女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 第六不得犯八事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受染污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近共期犯此八事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犯八事故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 第七不得覆藏他罪乃至突吉罗恶说若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罗夷罪若不自举不白僧若众多人后于异时此比丘尼若罢道若灭摈若遮不共僧事若入外道后便作是说我先知有如是如是事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覆藏重罪故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 第八不得随举比丘乃至守园人及沙弥若比丘尼知比丘为僧所举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随顺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而随顺是比丘尼谏是比丘尼言汝妹知不今僧举此比丘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随顺不忏悔僧未与作共住汝莫随顺是比丘尼谏是比丘尼时坚持不舍是比丘尼当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彼非比丘尼非释种女由随举故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答)能持

五分律云说八重总说四喻应如是告言

族姓女听如来无所著已说八波罗夷又说四种譬喻若犯八重如断人头不可复起又如截多罗树心不更生长又如针鼻缺不堪复用又如析大石分为二分不可还合若比丘尼犯八重不得还成比丘尼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不(答)能持

十七后说四依法

(又应告言)

族姓女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依法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

  • 第一比丘尼依粪扫衣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长利檀越施衣割坏衣得受

  • 第二比丘尼依托钵乞食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身月八日食十四日食十五日食若月初日食若众僧常食若檀越请食应受

  • 第三比丘尼依树下坐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长利別房尖头屋小房石室两房一户得受

  • 第四比丘尼依腐烂药得出家受大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能持

    若得长利生酥石蜜应受

律中因比丘尼独住阿兰若有难事起已遮不听树下坐今仍以旧文说者令彼知四依法故

汝三人受大戒已竟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和尚如法阿阇黎如法二部僧具足满汝当善受教法应劝化作福治墖供养众僧若和尚阿阇黎一切如法教授不得违逆应学问诵经勤求方便于佛法中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报不绝余所未知当问和尚阿阇黎一拜起具上殿礼佛

(新戒执具从西南角至坛后而下第二坛乃至末坛亦如是次第受已)

和尚云

受戒已竟大众同音念佛回向

(新戒执具下坛尼十师先下座分立)

十八回向出坛法

引礼云

一齐向上排班 闻磬声顶礼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问讯 分班

(坛上九师分排两班前五后四尼十师亦向上排班前一后九向上顶礼三拜或一拜问讯尼十师退出簷下坛上十师末后先行从右级下坛向东北绕至坛前第一师前一班九师次之尼十师又次之)

维那举偈云

受戒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师同一拜)
普愿沉溺诸有情  速往无量光佛刹(同前)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同前)
摩诃般若波罗蜜(二十师问讯分班对立)

(和尚转面南立二引礼师先引新戒末后先行新戒走完尼十师末后先行接上大僧九师亦末后先行接上引礼双鸣引磬在和尚前行新戒至方丈前两行合掌面面对跪候诸师行过仍起双行至方丈班列和尚面南十九师向上排班三拜或一拜八字分开)

引礼呼云

一齐向上排班 闻磬声礼谢三拜(师具合掌)撩衣(拜已)起具 问讯 分班

(和尚入室诸师各散新戒再礼谢引礼师然后次序归堂)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下(终)

No. 1134-B 䟦

是仪式也目之极易而行之实难若非具大根器得大忍力者不能信是法也佛谓女人惑乱多诸烦恼或因嗔起而障精进修持或因慢生而障如法授受因此烦恼惑乱心田便障圣道所以佛姨母大爱道与五百释种女诣祇桓门外求度出家佛不听许大爱道等步涉脚裂尘土坌身悲泣不去阿难见愍三请如来佛慈为彼制八敬法语言若能尽寿行持听汝出家阿难依教传宣爱道等三答顶戴奉行而尼部自斯建立后制二十僧尼白四受具故论云由尼等奉行八敬能令如来正法不减也于戏末法受戒尼如蔴似粟若欲觅个知八敬者尚不可得何况行持梵网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大涅槃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又云女人得佛性者即为女中丈夫今巨源和尚是其人也能行八敬依律师人复同其兄翰屏周居士请绪此仪以寿梨枣吾知二公不自为也欲令人人如法授受久住毗尼者矣其为法之心当共垂不朽

二月二日阁笔故䟦


校注

上疑土 性疑惟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已【CB】巳【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已【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已【CB】巳【卍续】
[A25] 已【CB】巳【卍续】
[A26] 已【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已【CB】巳【卍续】
[A29] 已【CB】巳【卍续】
[A30] 已【CB】巳【卍续】
[A31] 已【CB】巳【卍续】
[A32] 已【CB】巳【卍续】
[A33] 已【CB】巳【卍续】
[A34] 已【CB】巳【卍续】
[A35] 但【CB】伹【卍续】
[A36] 已【CB】巳【卍续】
[A37] 已【CB】巳【卍续】
[A38] 已【CB】巳【卍续】
[A39] 已【CB】巳【卍续】
[A40] 已【CB】巳【卍续】
[A41] 已【CB】巳【卍续】
[A42] 已【CB】巳【卍续】
[A43] 已【CB】巳【卍续】
[A44] 已【CB】巳【卍续】
[A45] 已【CB】巳【卍续】
[A46] 已【CB】巳【卍续】
[A47] 已【CB】巳【卍续】
[A48] 己【CB】巳【卍续】
[A49] 已【CB】巳【卍续】
[A50] 已【CB】巳【卍续】
[A51] 已【CB】巳【卍续】
[A52] 已【CB】巳【卍续】
[A53] 已【CB】巳【卍续】
[A54] 已【CB】巳【卍续】
[A55] 已【CB】巳【卍续】
[A56] 已【CB】巳【卍续】
[A57] 已【CB】巳【卍续】
[A58] 已【CB】巳【卍续】
[A59] 已【CB】巳【卍续】
[A60]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2)
关闭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