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集
凡君子者。不在乎贵。不在乎贱。不在乎贫。不在乎富。唯在乎行也。君子之体。德行以成之。孝敬以加之。故其广固贞净。世莫得焉。其广也如海。其固也如山。其贞也如松。其净也如水。如海之广者。深不可量。阔不可测。减之不降。添之不盈。浑之不能使其浊。秽之不能改其清。亦乃隐于珠怀其宝。浩渺廓落。无不纳焉。如山之固者。高而不危。久而不朽。移之不动。摇之不倾。幽静不能使其绝。尘埃不能合其有。亦乃隐于贤藏于仙。崎岖旷邈。无不产焉。如松之贞者。荣枯莫知。苍翠长在。霜雪不能令其凋。冬夏不能变其色。如水之净者。济渭各色。平澹自然。鉴物不能遁其形。润泽不能踰其利。凡君子者。宽宏大量。高识远见。理其性。静其神。修其德。蕴其行。以教以绪。无纵无恣。不侮不骄。绝毁绝誉。不彰他人之过。不行自己之非。和其光而同其尘。荐其贤而任其德。礼无不恭。事无不从。孝无不顺。义无不忠。躰察智慧。审別贤愚。不以多求而乱心。不以贪暴而害己。不以涂炭而乐祸。不以忘旧而逐新。故任道而含弘。常坚心而守志。此四者。大人君子之要道也。又须行同日月。量比山川。顺四时。合万物。行同日月者。使之无偏照。量比山川者。使之无迁改。顺四时者。使之有期信。合万物者。使之知动静。故曰。君子有德。四方美之。郡守有德。百姓钦之。乡闾有德。众人仰之。家尊有德。门风显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如蓬生于麻中。不扶而自直。如兰杂于丛芳。不待薰而自馨。不以利己而损人。不以非他而自是。不以卑人而自尊。不以轻人而自重。不以非道而交友。不以结怨而仇人。不窥无义之财。不受无功之赏。施恩而不望报。报恩而恨不深。故书云。临之以财。则见其廉。近之以色。则见其贞。告之以危。则见其勇。醉之以酒。则见其态。庄子曰。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问之而观其智。急期之而观其信。宠贵之人。观其不骄奢。荣显之人。观其不矜夸。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者观其廉洁务行。老者观其思慎而不逾。父子之间。观其慈孝。兄弟之间。观其知友。乡闾之间。观其信义。君臣之间。观其忠惠。是故慎初护末。砥名砺行。邪正不变其心。反覆不改其志。临下以宽。居上不危。如此则可为廓之材。永免愆瑕矣。
四十八等。
凡君子立身为人。无逾此四十八等。但以大道合其体。则是圣人贤人之伦。若孝不行于家。慈不行于己。恩不行于亲。惠不及于人。义不施于友。忠不施于国。勇不救于危。谋不信于善。宽不临于下。明不审于事。见非亲而亲者。謟也。见亲贫而疎者。逆也。背善向恶。谋陷忠良。亲附小人。不近君子者。此乃上天不容之物。何足言之。贤者钦于德。愚者重于财。绮罗华饰者。须知有布素之衣。珍飱玉食者。须知有糟糠之馔。雕墻峻宇者。须知有茅茨之室。积粟千钟者。须知有斗筲之储。荣官大爵者。须知有冤屈之害。安居乐处者。须知有驱役之劳。跃马挥鞭者。须知有负担之苦。人有危困急难。当须救之。不可坐看成败。见危不救者。非人也。不自知足者。非人也。见贫不济者。非人也。施恩望报者。非人也。不改己过者。非人也。轻上慢下者。非人也。为贵欺贱者。非人也。取佞害人者。非人也。在公纳私者。非人也。不孝父母者。非人也。不友兄弟者。非人也。不和六亲者。非人也。不乐好事者。非人也。夫人须通三才。怀六艺。志四方。具五美。断四恶。除三惑。思九畏。知四惧。莫睡眠。演胎息。慎言语。节饮食。此乃谨身节用之本也。又须立彼四门。成其具美。事君立忠门。事父母立孝门。事朋友立义门。事师长立谨门。忠门。谓见危致命也。孝门。谓色养恭敬也。义门。谓心无迁改也。谨门。无所懈怠也。
三教之说。其义一同。
儒教。则仁义礼智信。归于忠孝君父焉。
释教。则慈悲救苦。归于化诱群迷焉。
道教。则寂默恬澹。归于无贪无爱焉。
有故三教之言。可守而尊之。寻而究之。既洞其微。达其原。自然得圣人贤人之道。善人君子之行也。如此则佐国。何忧乎阴阳不顺。风雨不时。百姓不安。人民不泰。治家。则何忧乎兄弟不睦。六亲不和。礼乐不行。上下不正。余为此集。不敢深其意饰其词。所贵匡导盲俗。垂于后世。言之不足。故为赞以申之。
赞曰。
正行集(终)
No. 1254-A
白云宗宗主(臣)僧(明仁)承奉都功德使司劄付。皇庆元年十月二十八日。拜住怯薛第一日。
嘉禧殿内。有时分对。速古儿赤那怀怯里马赤孛罗察儿同知观音奴等。有来本司官大司徒都功德使辇真吃剌思张都功德使副使阿里牙答思特奉圣旨。沙剌巴译来的药师仪轨药师供养法。更白云和尚初学记。恁行与省部文书。交江浙省。白云宗开板印了。呵都交大藏经里入去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已蒙 中书省移咨行者。钦依行下各路去讫。(臣)僧(明仁)肃恭宠命。就大慈隐寺。命工锓梓印造。钦依入藏流通。所集洪因。端为祝延皇帝万万岁皇太后睿筭齐年。皇后同寿万年。太子诸王千秋。文武官僚常居禄位。更冀国泰民安。雨旸时若。佛日增辉。法轮常转者。
皇庆二年四月 日(臣)僧(明仁) 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