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禅宗十牛图
十牛图者。盖禅宗托喻于此。以修心证道者也。牧童即人也。牛即心也。圆光即人心俱浑化而证于本然之道也。夫心孰不有乎。有则皆当修也。道孰不具乎。具则皆当证也。然此独为禅宗之喻已哉。虽吾儒亦同然矣。独吾儒为同然已哉。虽天下之人。亦皆同然矣。要之始终无异。其理甚明。第为物欲所蔽。故甘牛之不若耳。
夫牛且可驯。而谓心不可修者。未之有矣。心可修而谓道不可证者。又未之有矣。且道既谓本然。而心则何俟乎修。物欲之蔽故也。故予既摘十牛图。复附之以苦乐因缘图。将使人知物欲之故。而汲汲然克之。以证乎本然耳。然二图似出乎一喻。而喻又不出乎一理也。覧之者。了然有所得。扩而充之。若云吾身亦梦幻泡影露电之喻也。则此又何是喻哉。彼无待乎还元。不假于托喻者。斯又最上乘矣。噫。下此者。其亦勉之。
普明咏未牧
云庵和未牧
普明咏初调
普明咏受制
普明咏回首
普明咏驯伏
普明咏无碍
云庵和无碍
普明咏任运
云庵和任运
普明咏相忘
云庵和相忘
普明咏独照
云庵和独照
云庵和双泯
昔有优填国王请问宾头卢尊者。佛法中修行如何。
尊者答曰。譬如有人行于旷野大火之中。被一狂象。
所逐。其人见一井畔有一树。上有藤。其人攀藤。悬于井上。下有三毒龙.四毒蛇。树上有黑白二鼠。互相咬藤。四畔又有毒蜂螫人。其时复有蜜少许滴于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
王又问曰。此人苦多。乐多耶。
尊者答曰。此人都是苦相。何乐耶。
诸智者以譬喻为解。遂有偈云。
又夫旷野者。三界也。树者。苦身也。常于众苦行业。不。
可思议也。藤者。是命根也。象者。是无常杀鬼也。黑白二鼠者。是日月宛转也。井者。是黄泉路也。三龙者。是贪.嗔.痴三毒也。造作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四蛇者。是地.水.火.风四大。又是酒.色.财.气四非。又是生.老.病.死四门。手攀藤者。是愚痴也。蜂蜜者。是夫妻也。婬欲情爱。染著于心。心是火。身是宅。人之火宅不知是众苦所集也。昼夜交煎。惟贪恩爱。一旦命根断绝。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切劝诸人趂此色身康徤。忙里偷闲。每日晨昏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千遍万遍。现世长福消灾。临命终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颂曰。
总题
(终)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64 册 十牛图颂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台湾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