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禅宗十牛图

十牛图者盖禅宗托喻于此以修心证道者也牧童即人也牛即心也圆光即人心俱浑化而证于本然之道也夫心孰不有乎有则皆当修也道孰不具乎具则皆当证也然此独为禅宗之喻已哉虽吾儒亦同然矣独吾儒为同然已哉虽天下之人亦皆同然矣要之始终无异其理甚明第为物欲所蔽故甘牛之不若耳

夫牛且可驯而谓心不可修者未之有矣心可修而谓道不可证者又未之有矣且道既谓本然而心则何俟乎修物欲之蔽故也故予既摘十牛图复附之以苦乐因缘图将使人知物欲之故而汲汲然克之以证乎本然耳然二图似出乎一喻而喻又不出乎一理也覧之者了然有所得扩而充之若云吾身亦梦幻泡影露电之喻也则此又何是喻哉彼无待乎还元不假于托喻者斯又最上乘矣下此者其亦勉之

普明咏未牧

生狞头角恣咆哮  犇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嘉苗

云庵和未牧

心狂力壮镇咆哮  平贴家邦远更遥
涉险登危妄奔逐  时时谁顾食人苗

普明咏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云庵和初调

玄毛遍体鼻初穿  欲制难为不著鞭
寄语牧童须尽力  乎中纼索再牢牵

普明咏受制

渐调渐伏息奔驰  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  牧童终日自忘疲

云庵和受制

调息心驰不妄驰  急牵鼻索急相随
皤然头角沉阶壍  犹恨芒童力未疲

普明咏回首

日久功深始转头  颠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  犹把芒绳且系留

云庵和回首

牧牛牛已得回头  百炼刚成绕指柔
鸭绿春江愁再浪  烂绳儿□为羁留

普明咏驯伏

绿杨阴下古溪边  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  牧童归去不须牵

云庵和驯伏

芳草原头碧水边  柳阴沙暖步萧然
霜毛已半肥仍腻  驯伏相随不用牵

普明咏无碍

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劳鞭䇿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  一曲升平乐有余

云庵和无碍

白牛稳卧体如如  六户虗凝总不拘
松下牧童吹一曲  点谐风明不盈余

普明咏任运

柳岸春波夕照中  淡烟芳草绿茸茸
饥食渴饮随时过  石上山童睡正浓

云庵和任运

浅水平沙一望中  罗裙草色正蒙茸
柳阴童睡牛方食  谁问春光似酒浓

普明咏相忘

白牛常在白云中  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  白云明月任西东

云庵和相忘

人牯相忘泽国中  闲闲去就水云同
恬然不复江鱼比  从月流西日出东

普明咏独照

牛儿无处牧童闲  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  归来犹有一重关

云庵和独照

牛忘牧笠有余闲  月白风清天地间
到此更如通一线  自然踏看上头关

普明咏双泯

人牛不见杳无踪  明月光寒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  野花芳草自丛丛

云庵和双泯

牛儿童子绝行踪  了了如空不是空
好似太平春色里  依然幽鸟语芳丛

昔有优填国王请问宾头卢尊者佛法中修行如何

尊者答曰譬如有人行于旷野大火之中被一狂象

所逐其人见一井畔有一树上有藤其人攀藤悬于井上下有三毒龙四毒蛇树上有黑白二鼠互相咬藤四畔又有毒蜂螫人其时复有蜜少许滴于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

王又问曰此人苦多乐多耶

尊者答曰此人都是苦相何乐耶

诸智者以譬喻为解遂有偈云

二鼠侵藤真百苦  四蛇囲井复千忧
忽然咬断藤根子  沦没何时得出头

又夫旷野者三界也树者苦身也常于众苦行业

可思议也藤者是命根也象者是无常杀鬼也黑白二鼠者是日月宛转也井者是黄泉路也三龙者是贪痴三毒也造作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四蛇者是地风四大又是酒气四非又是生死四门手攀藤者是愚痴也蜂蜜者是夫妻也婬欲情爱染著于心心是火身是宅人之火宅不知是众苦所集也昼夜交煎惟贪恩爱一旦命根断绝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切劝诸人趂此色身康徤忙里偷闲每日晨昏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千遍万遍现世长福消灾临命终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颂曰

藤摧堕井命难迯  象鼠蛇攻手要牢
己弥陀期早悟  三涂苦趣莫教遭
肥甘酒肉砒中蜜  恩爱夫妻笑里刀
奉劝世人须猛省  毋令今日又明朝

总题

观罢牛图觉了然  再观苦乐有因缘
假饶本性非空后  毕竟圆光不现前
打破禅机心有佛  脱离恶趣腹藏天
要知此亦非难事  试把工夫著一鞭

(终)


校注

乎疑手 芒疑山 寒一作含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己【CB】已【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十牛图颂
关闭
十牛图颂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