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指掌

第一篇

盖闻处俗者贵乎中庸之理出尘者全凭般若之功处俗乖乎中庸则事事失准出尘不得般若则必成魔道夫佛法大意祇是明其中道第一义谛真空妙理若非得其般若根本大智则不能了明第一义谛真空妙理也何为中道第一义谛真空妙理耶谓非空非有不断不常无得无失无凡无圣无生死无涅槃总而言之无一切世出世闲之法乃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故楞严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般若经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如化(云云)所以然者以其唯是独一真心故也何则谓世出世闲一切凡圣之法皆不出自我一真心故故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七云复次佛告舍利子言譬如耆婆医王普观大地一切草木无非是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亦复如是观一切法无非菩提释曰菩提者即真心也既一切法皆是菩提则一切法皆真心矣既一切法皆我真心则不见一切法矣故有云识得自心大地无寸土即此意也既万法皆是自己真心岂大地非心耶大地即全为我之真心岂更有寸土可得耶非但寸土不可得乃至一微尘亦不可得也若有一微尘百分之一可得者则唯心之义不成矣如大地一切法亦然如是方可称为最上一乘真空妙理也故二乘拙度析法明空堕于偏空不能即万法而为自体教中斥为焦芽败种断佛种性之徒二乘尚尔降斯可知矣问曰上来所说即万法为自真心则心外无毫厘许法可得此理甚明皎然可见已无所惑又云非空非有等其义何谓请释所以答曰空者无也今既称一心岂是空无耶既惟一心岂是有耶夫称有者须要二物相对方可成有谓能有所有今唯独一真心对何物而称有耶故云非空非有也不断者谓有一种不悟自心真空妙理之人闻说无人无我非色非空及凡所有相皆是虗妄等言以不悟故妄谓法身同于虗无顽空堕于断灭故宗镜录九十二云若非色非空都无分別不见性之人到此之时全归断灭便同外道拘舍离等己眼不开昧为冥谛以冥寂暗昧无知以为至极从此复立二十五谛迷真实心成外道种或有禅宗不得旨者法学起空见人多拂心境俱空执无分別将狂解痴盲以为至道(云云)今既称一心岂同彼虗无顽空断灭之无耶故云不断不常者谓有执著五阴幻身以为真我堕于常见流转生死及诸外道执著五阴身中有个真常之我以执著故不得解脱今既唯一真心岂有二物成执而堕常见耶谓凡有执者必具二物方成执故谓能执所执今唯一真心故不能成执堕常见也故云不常无得者既唯一心岂有得耶夫言得者必有二物相对方可成得谓能得人所得物今既唯独一真心岂更有外物对待而成其得耶故云无得无失者既称唯一真心独露堂堂有何所失耶故云无失无凡等者凡即六凡圣即四圣生死即世闲法涅槃即出世法既十法界世出世法皆即自心岂更有生死等法可得耶故一切皆无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既一切世出世闲凡圣之法空无所有更有何法可形具言耶既唯独一真心岂更有第二法为心所缘耶夫心不自缘如眼不自见指不自触刀不自割必有一法为心所缘心方得起今唯一真心更无別法为心所缘则此心无缘得起而湛然不动矣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又上来虽说一心之义然亦无心相可得此依俗谛不依真谛以真谛中言语道断故若执实有真心可得即是邪见不合正理问曰既云真心为何又不可得耶汝将谁得耶我将心得汝将心得即是以心得心有是理乎故文殊菩萨云我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即我我即菩提又经云刀轮害阎浮人头其失犹少有所得心说大乘者其罪过彼也又起信论云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第二篇

有问曰妙明真心如何得知答曰若能悟空而不堕断见知有而不落常见即是无妄真心之谓请示所以略举一喻可以得知譬如眼不自见非谓无眼以有眼故不堕断见以不见故不落常边眼喻真心不见喻无妄心不自见故说为空非无心之自体也真心绝待可谓真矣心不自见可无妄矣此理微妙最难究竟非多集善根聪明利智者不能通达也客曰诚如所云矣

第三篇

夫參禅贵其善巧用心若用心不巧则多招愆尤大则横遭魔事痴狂失心小则以假为真认虗为实以致虗弃一生而更难免善因反招恶果可不慎乎盖愚拙用心有其多种总在二处所摄一者著有二者执无此二种见俱是外道所执佛法之所不收今人參禅虽知色身虗假而复执著灵性是实谓之色身之内有个灵明觉照思想分別心性认为真实之我或执屏息妄想一念不生身同枯木心等死以为真实究竟之处此二皆为愚拙用心甚可怜悯譬如压砂取油𤚲角求乳纵经尘劫终无一得且认心性为我者知我者谁若心性是我知心性是我者又是那一个若二俱是我岂不一身有二我耶诸细思之故知心性非我也又认一念不生为真实者若一念不生则与木石何异若与木石无异是真实者则一切木石应可成佛岂有此理乎又者认著一念不生为真实者即是执著执著即是生念岂是无念乎又汝若言一念不生亦不执著为真实者则与无知愚人无异又何名为知禅知道者乎思之思之不可卤莽如何是善巧用心处耶谓才举一念如何是我本来面目只看这举念的是谁须知此举念的元即是我自己举也岂他人乎虽是我自而要无我可得无我可见方是真我也何也我不得我故我不见我故如眼不自见刀不自割思之我若得我有二我之过故谓若认著这举念的即是我者知举念的是我又是那一个若二俱是我岂非有二我耶又若举念的不是我者则落断空是亦不可或离此举念的之外寻个我者尽未来际不可得此理最难明白须是诚心恳切方有入处若能知举念的是我而不落常见之过若知举念的不是我而不招断空之尤方是善巧用心处慎之

第四篇

有问曰本来面目是有耶是无耶因反问彼曰汝现在自己是有耶是无耶答曰我现在自己是有也问曰汝现在将何为自己耶答曰我现在以见闻觉知为自己也问曰汝现在以见闻觉知为自己者知见闻觉知是自己者是谁耶答曰知见闻觉知亦是我也难曰知见闻觉知是汝见闻觉知又是汝若如是者汝岂非有二我耶问曰我现在自己是有有如是过则我现在自己是无耶反问彼曰汝现在以何为无耶答曰我现在以见闻觉知是无也问曰汝现在能见闻能觉知否答曰能见闻能觉知难曰既能见闻觉知岂是无耶汝若能知见闻觉知是我者则不复见有我及见闻觉知也如金指镮下炉镕成本金则不复见有指镮之相汝若见有见闻觉知是我者则永失真我所在如金复成指镮则失金之本相故古人偈云知妄为妄即妄是真认妄为真虽真亦妄思之思之更有一偈知有难得无知无难得有有无俱不著说法狮子吼

第五篇

有问曰本来面目是有耶是无耶答曰非有非无也问曰如何是非有非无耶答曰若本来面目是有者是谁本来面目耶答曰是我本来面目也问曰汝是谁耶答曰我是我自己也问曰本来面目是谁耶答曰亦是我自己也难曰汝是汝自本来面目又是汝自如是汝岂有两个自己耶是故本来面目非是有也问曰如何是非无耶答曰有觉有知有见有闻尚不是本来面目何况无觉无知无见无闻虗妄断灭为本来面目耶是故本来面目非是无也问曰毕竟如何是本来面目答曰如眼不能自见故不可说是有也以实有眼故不可说是无也本来面目亦复如是以不能自见故不可说是有也以实有本来面目故不可说是无也思之思之

第六篇

一日静坐忽有一居士排门而入因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名悟空有事特来请教久闻大师有云知有而不落常见知无而不堕断空如何是知无而不堕断空之义答曰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今眼见色否答曰见心著色否答曰不著如是耳闻声鼻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汝心还著有声香味触法否答曰不著到此之时汝心中还有何见解答曰到此之时我心中一切无著唯有无见在即此无见亦须抛却答曰若此无见亦抛弃者则我心中百无所得岂不落断空耶因唤彼云悟空答曰诺岂断空耶彼乃曰善哉多蒙指教今日方知解空而不堕断见之义其快何如也再三拜谢而去

第七篇

问曰本来面目可得见否答曰不可得见问曰为甚不可得见答曰本来面目是汝自汝自己又欲见个本来面目岂不是两个本来面目耶以是故本来面目不可得见也思之问曰如何是我自己耶答曰即今问者岂不是汝自己问耶问曰即将此问者为我自可否答曰不可问曰为甚不可答曰问者虽是自若认著自即成两个自己了谓问者是汝自又认著问者为自岂非两个自己耶思之

第八篇

问曰本来面目如何用心參耶答曰要不著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是正用心处问曰如是则无用心处如何用心耶答曰无处用心方是正用心处有处用心者皆是著相故问曰无处用心岂不落空耶答曰知落空者谁是我也此既是你岂落空耶问曰即将此知落空者为我可否答曰不可为甚不可答曰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以上八条皆为破斥断常两边虗妄之执直显中道法身真实之义阅者宜细心焉

乾隆五十二年四月望日新刊

板存常州府天宁寺禅堂

光绪十九年四月八日宁鄞太白峰參契学人重镌

此抄本多所错讹伏乞明眼宏慈削正流通切祷

新藏天童弘法禅寺般若堂

假使顶戴经尘劫  身为床座徧三千
若不传法度众生  毕竟无能报恩者
唯有传持正法藏  宣扬教理施群生
修习一念契真如  即是真报如来者

校注

[A1] 己【CB】已【卍续】
[A2] 己【CB】已【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己【CB】已【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己【CB】已【卍续】
[A7] 己【CB】已【卍续】
[A8] 己【CB】已【卍续】
[A9] 己【CB】已【卍续】
[A10] 己【CB】已【卍续】
[A11] 己【CB】已【卍续】
[A12] 己【CB】已【卍续】
[A13] 己【CB】已【卍续】
[A14] 己【CB】已【卍续】
[A15] 己【CB】已【卍续】
[A16] 己【CB】已【卍续】
[A17] 己【CB】已【卍续】
[A18] 己【CB】已【卍续】
[A19] 己【CB】已【卍续】
[A20] 己【CB】已【卍续】
[A21] 己【CB】已【卍续】
[A22] 己【CB】已【卍续】
[A23] 己【CB】已【卍续】
[A24] 己【CB】已【卍续】
[A25] 己【CB】已【卍续】
[A26] 己【CB】已【卍续】
[A27] 己【CB】已【卍续】
[A28] 己【CB】已【卍续】
[A29] 己【CB】已【卍续】
[A30] 己【CB】已【卍续】
[A31] 己【CB】已【卍续】
[A32] 扬【CB】掦【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禅宗指掌
关闭
禅宗指掌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