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舍利塔仪式

梵语舍利亦云室利罗又云设利罗乃梵音轻重之详略华言灵骨是释迦如来遗身大如麻豆粟粒莹粹绝伦色具三种于一色中能现种种光明其骨者色白发者色黑肉者色赤菩萨罗汉皆有三种若佛舍利槌击不破弟子舍利槌试即碎良由如来于无量劫中戒定慧熏修所成甚为难得百劫千生难可值遇昔者如来示般涅槃以大悲力自涌三昧之火碎金刚体为末舍利施诸众生而作最上福田一瞻一礼灭无量罪生无量福一香一华永作三乘道因但今时礼敬罔谙教法多乖仪则唯知称名不晓赞德然称名但听其名宁识其智之高下赞叹即具陈其德名乃体德之弘深德本显名之所实本行经云正使化无数亿人皆成辟支佛若人百岁四事供养功德甚多不如有人以欢喜心一四句偈赞叹功德无量又善戒经云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于佛复有以欣重心赞叹如来是二福德等无差別文殊菩萨说偈叹佛云我礼一切佛调御无等双丈六真法身亦礼于佛塔生处得道处法轮涅槃处行住坐卧处一切皆悉礼诸佛不思议妙法亦如是能信及果报亦不可思议能以此伽陀赞叹如来者于千万亿劫不堕诸恶趣是故西天凡所礼敬盛兴赞颂然经论中教用诸佛菩萨所说之偈以为赞叹恐自智识未充见闻不广词义失旨至于事理有违今此特及经论中偈颂赞礼其所未备者谨述诸经之义结而为颂以伸赞咏也条列六法初香赞二持呪三修供养四赞礼五赞叹旋绕六發愿回向

○香赞

(如常可知)

○持呪

(大悲呪心经或兼十呪若祝延随时当作)

○修供养

(若众同礼首者唱言)

一切恭谨(一者普及之词切者尽际为语在身为恭在心为谨即束身翘仰尊贤重德曰恭肃心䖍敬信念专注日谨礼三宝称云)

  •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如是一礼烧首献众名华首者唱言)

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华如法供养

愿此香华云  徧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唱能观想五尘供养大善若自礼不诵上香赞呪亦得即从此香偈起或众同礼时诵如常香偈随意但改天仙为诸独觉仙或诸持明皆可也)供养一切恭谨

○赞礼

(先申赞叹次称德号)

稽首一切出世间  三界最尊功德海
智者能烧烦恼垢  正觉我今归命礼
  • 一心顶礼十方尽虗空界一切诸佛
稽首能生死险  普竭忧恼贪痴海
破彼尘劳罪业山  我今归礼妙法宝
  • 一心顶礼十方尽空虗界一切尊法
稽首一切佛称赞  八正万行作庄严
无为定慧渐圆明  我今归礼圣众宝
  • 一心顶礼十方尽虗空界一切贤圣僧
我今稽首法身佛  无喻难思普徧智
充满法界无障碍  湛然寂静无等等
非有非无性真实  亦非多少离数量
平等无相若虗空  福利自他亦如是
  • 一心顶礼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我今稽首报身佛  湛然安住大牟尼
哀愍化度菩萨众  处会如日而普照
三祇积集诸功德  始能圆满寂静道
以大音声谈妙法  普令获得平等果
  • 一心顶礼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我今稽首化身佛  菩提树下成正觉
或起变现或寂静  或复往化于十方
或转法轮于鹿苑  或现大光如火聚
三途苦果悉能除  三界无比大牟尼
  • 一心顶礼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世尊
百劫熏修功已满  三祇树德体中圆
蓝毗尼园降圣质  九龙敬浴吐香泉
  • 一心顶礼蓝毗尼园中示现降生释迦牟尼世尊
菩提树下跏趺坐  身意寂然安不动
深入那伽金刚定  忽睹明星成正觉
  • 一心顶礼菩提树下初成正觉释迦牟尼世尊
梵释诸天三致请  鹿园初转频伽声
陈如首证甘露法  十千天子悟无生
  • 一心顶礼鹿野苑中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世尊
毗卢体性非生灭  为显真常示涅槃
慧日慈光才罢照  娑罗双树覆金颜
  • 一心顶礼娑罗双树间示大涅槃释迦牟尼世尊
白㲲千重周圣体  众香楼上炳金棺
宝瓶泻乳光灿烂  妙德庄严身逾坚
  • 一心顶礼天冠塔边阇维金身释迦牟尼世尊
如来悲愿碎金体  舍利流光照大千
八斛四斗非数量  一瞻一礼福慧圆
  • 一心顶礼分身粟粒舍利释迦牟尼世尊
诸王竞集诤舍利  梵志善为八国分
各归本土建浮图  永作三乘出世因
  • 一心顶礼阎浮提中八国浮图释迦牟尼世尊
如来灭度百年后  育王出世悟前缘
遍满阎浮建宝塔  普与人间作敬田
  • 一心顶礼阿育王所建八万四千制底释迦牟尼世尊
子夜踰城辞爱网  䟦伽林下断青螺
天帝接归众车苑  宝建千层窣堵波
  • 一心顶礼忉利天上众车苑中如来发舍利释迦牟尼世尊
欢喜园中妙宝塔  中供调御世尊牙
诸天时共瞻敬仰  衰相灭时福慧加
  • 一心顶礼忉利天上欢喜园中如来牙舍利释迦牟尼世尊
诸佛舍利盈海藏  释师子者复难思
娑竭龙王集众宝  与诸眷属立支提
  • 一心顶礼娑竭罗龙王宫中窣堵波释迦牟尼世尊
僧会法师奉吴命  三七昼夜礼殷诚
感佛舍利从空降  五色祥光涌自瓶
  • 一心顶礼金陵报恩窣堵波释迦牟尼世尊
耶舍定中见匡岳  一峰光涌是金轮
亲捧舍利来于此  建立浮图作宝津
  • 一心顶礼匡山金轮蜂上窣堵波释迦牟尼世尊
大地众山奇胜处  鼎湖秀出宝莲峰
云骈树舞浮图现  万古舒光福
  • 一心顶礼天湖山中青䥫浮图释迦牟尼世尊
象林福地银河绕  紫气腾光涌瑞莲
灵石飞来成宝塔  人天从此建津梁
  • 一心顶礼宝象林中瑞石浮图释迦牟尼世尊

(若后有建立如来舍利塔者当入此间礼拜惟论建立之前后勿论塔之优劣胜负皆同一如来舍利故也)

如来大誓运无穷  德相巍巍宝塔中
八面玲珑光众色  法华会上涌虗空
  • 一心顶礼过去多宝如来分身诸佛世尊
众德严身非数量  光明遍照过十方
三世如来无与等  恒施众生大慈航
  •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世尊
世界犹如净满月  佛身光彻若瑠璃
普施甘露息众苦  十二大愿应群机
  • 一心顶礼东方满月世界药师琉璃光世尊
大士久成等正觉  成熟有情居兜率
昼夜常转不退轮  龙华三会度无极
  • 一心顶礼当来下生弥勒世尊
三世如来之导师  智愿广大难思议
无边刹海为国土  当来普现善逝尊
  • 一心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六牙白象为宝座  诸度万行作嚬呻
华藏世界称长子  十方刹土现全身
  • 一心顶礼普贤菩萨摩诃萨
宝冠顶佛因带果  过去法明天人师
悲愿运为千手眼  照护群生不失时
  • 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顶上宝瓶现佛事  一毛孔中见十方
举足震惊诸国土  普摄净人归乐
  • 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悲愿初从救亲起  分身徧度孰能量
地狱未空不成佛  我今稽首大誓王
  • 一心顶礼地藏菩萨摩诃萨
顶上宝珠金光耀  灭除众生罪如空
我今稽首忏摩主  三障顿消福慧融
  • 一心顶礼虗空藏菩萨摩诃萨
六度万行为璎珞  八正四智以莹仪
游戏如来华藏海  恒与众生作导师
  • 一心顶礼遍法界虗空界一切海会菩萨摩诃萨
德相端严如金聚  头陀苦行自终身
亲传如来正法眼  鸡足山中待慈尊
  • 一心顶礼大德摩诃迦叶波尊者
得度身先八王子  楞严会上证圆通
弘扬律教毗尼藏  佛法由斯住世隆
  • 一心顶礼大德优波离尊者
多闻众中称第一  证道身离四威仪
结集如来正法藏  永作人天度世师
  • 一心顶礼大德阿难陀尊者广及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缘觉圣众

○赞叹旋绕

(偈出大金光明经)

佛面犹如净满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目净修广若青莲  齿白齐密犹珂雪
佛德无边如大海  无限妙宝积其中
智慧德水镇恒盈  百千胜定咸充满
足下轮相皆严饰  毂辋千辐悉齐平
手足缦网徧庄严  犹如鹅王相具足
佛身光耀等金山  清净殊特无伦匹
亦如妙高功德满  故我稽首佛山王
相好如空不可测  逾于千月放光明
皆如焰幻不思议  故我稽首心无著
  • 南无娑娑世界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 南无释迦牟尼佛(念千声百声或绕三帀七帀百帀随意多少胡跪称云)
  •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南无普贤菩萨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各三称)

○發愿回向

(凡修诸善事皆须發愿回向若不回向所作之善得少许功德云何回向谓回自所修善根向于三处即实相菩提及与众生由此回向能除著有及悭悋心以回向少善徧入三际如滴水投海犹声入角则能远遍云何發愿谓对治无决定心喜退屈障若不發愿志无所措行无所归然其回向發愿之文诸经俱出或详或略皆不离于五法所谓礼拜忏悔随喜劝请發愿回向愿虽不一而不出四弘十大愿王今据行愿品中颂十大愿王其文详广恐诵者惮繁兹时流通诸经日诵本略去第八第九愿于劝请开出二愿其五法缺彼称赞今当依文诵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词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  妓乐涂香及伞葢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悉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惟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将以此胜功德  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  我今皆悉尽回向
所有众生身口意  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  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法界  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虗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  愿今回向亦如是

(或诵怡山文亦得诵讫礼拜随意次当结赞云)

如来舍利众德斯圆光流刹土遍三千与世作福田瞻礼翘勤慈济广无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赞三自归毕)

礼舍利塔仪式(终)

造塔功德经云尔时世尊告观世音菩萨言善男子若此现在诸天众等及未来世一切众生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状高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所有表刹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所有轮葢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犹如枣叶于彼塔内藏掩如来所有舍利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尔时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说安置舍利及以法藏已受持不审如来四句之义惟愿为我分別演说尔时世尊说是偈言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  因缘尽故灭
我作如是说

善男子如是偈义名佛法身汝当书写置彼塔内何以故一切因缘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说名为法身若有众生解了如是因缘之义当知是人即为见佛甚希有经云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此南瞻部州纵广七千由旬东胜身州纵广八千由旬西牛货州纵广九千由旬北俱卢州纵广十千由旬如是四州所有或甘蔗林芦苇林竹林等乃至稻田胡麻田等畟塞充满无有闻隙如是假使徧四大部州或须陀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缘觉畟塞充满亦无间隙如甘蔗林等若有一家于彼圣众尽形恭敬承事供养奉施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诸资缘于彼一一般涅槃后如法焚身收其遗骨起窣堵波高广严饰涂香末香熏香华鬘上妙幡葢宝幢音乐灯炬光明赞叹供养汝意云何由是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复告阿难且置四大部州天主帝释有大层台其台有八万四千众妙宝柱一一宝柱笼以种种天青瑠璃妙宝珠网布以金沙洒以香水此台复有周帀八万四千众妙宝牕牖一一牕牖垂以种种天青瑠璃妙宝珠帘布以金沙洒以香水此台复有八万四千众妙宝厂一一宝厂覆以种种天青琉璃妙宝珠网布以金沙洒以香水假使若有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造妙层阁高广严丽以天帝释妙宝层台奉施四方大德僧众汝意云何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彼所生福宁为多不阿难白佛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尔时世尊告阿难曰且置四洲及天帝释大宝层台假使若有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百千俱胝层阁高广严丽皆如帝释妙宝层台奉施四方大德僧众复有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于诸如来般涅槃后起窣堵波其量下如阿摩洛果以佛舍利如芥子许安置其中树以表刹量如大针上安相轮如小枣叶或造佛像下如𪍿以前福聚比此福聚于百分中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亦不及一何以故阿难如前福聚其量虽多然不及者为诸佛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习无量胜戒定慧及以解脱解脱知见皆圆满故如来无量慈悲喜舍十方六趣教化神通皆圆满故如来无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及余功德皆圆满故以是当知造佛形像及窣堵波所获福聚不可思议不可比喻我今欲令诸众生于如来所无倒恭敬种诸善根长夜获得利益安乐速成无上佛菩提故

昔康国僧会法师初至建业吴主孙权未信三宝令求舍利有感当立塔寺僧会望空礼拜三七日遂感舍利入铜瓶五色祥光冲天吴主手执铜瓶倾铜盘内舍利便冲盘即破裂火烧椎试俱不能损遂兴佛法又多闻长子名那咤甞以佛牙赠宣律师

太祖皇帝疑非真牙以火煅之了然不动遂成愿文太宗皇帝圣制颂曰

功成积劫印文端  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睹数重金色润  手擎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  藏处千年莹彩完
定果熏修真秘密  正心莫作等闲看

真宗皇帝圣制偈曰

西方有圣号迦文  接物垂慈世所尊
常愿进修增妙果  庶期饶益在黎元

仁宗皇帝御制赞曰

三皇掩质皆归土  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夸是圣  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祗见空遗冢  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  曾经百炼色长新

徽宗皇帝崇宁三年重午日尝迎请释迦佛牙入内祈求舍利感应隔水晶匣出如雨点神力如斯嘉叹何因以偈赞曰

大哉释迦文  虗空等一尘  有求皆赴感
无刹不分身  王莹千轮在  金刚百炼新
我今恭敬礼  普愿济群伦

释义

三祇

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如来于三大无数劫修行六度万行功满方成正觉

蓝毗尼园

在迦毗罗国宫城外不远摩耶夫人平旦与诸彩女入园游观夫人见无忧华举右手摘之佛即从右脇出堕七宝莲华上四天王以天妙缯接太子身天帝释捧金盘敬浴九龙吐妙香水亦浴太子

那伽金刚定

经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非小乘人所入之定菩萨最后于菩提树下入金刚定破见思习气尘沙之惑而成正觉

菩提树

此云道树佛坐具下成道故以名焉树在中天竺摩竭陀国尼连禅河侧

梵释诸天

如来既成正觉思惟众生根钝不堪受法闻法生谤致堕三涂故宁不说即欲入涅槃梵王帝释及四天王知佛心念遂至树下慇懃三劝请如来转妙法轮佛既受请即往鹿苑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憍陈如首证道果十千天子亦悟菩提此诸天子乃如来昔为流水长者子之时所放十千鱼尽皆生天今复首得闻如来正法而得道果也

鹿野苑

古王施以养鹿因以为名在波罗奈国都城东北十余里诸佛皆于此转法轮故也

频伽声

梵语伽陵频伽此云妙声鸟此鸟声若天若人一切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故称佛音如此鸟声也

涅槃

此云圆寂谓万德俱备名圆诸障永灭名寂如来教化众生缘毕故入涅槃复于余处众生有缘者即现身而为教化利益之

裟罗双树

此云高远其树似槲林中四双八只特高如来于其间示般涅槃此林在拘尸城西北去三四里渡河西岸

白氎

音牒细布也其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取织为布甚轻软白故名白氎如来入涅槃王臣以无价白氎千张缠如来身入金棺内天人持众妙香积为高楼焚如来身七日天帝持七宝瓶盛乳注火令灭开棺见氎唯留内外一双余皆得舍利八石四斗或云八石六斗天帝先取佛右畔上一牙还天起塔恭敬供养

天冠塔

乃过去世如来为转轮圣王解宝天冠安置辟支佛塔处今如来于塔边焚身塔在拘尸城北渡河三百余步是最胜妙地今若有人至诚虔心于此地礼拜常求得舍利故玄奘义净法师等往天竺皆有舍利带回昔隋文帝时一梵僧进舍利十三颗每州县无塔者即与舍利一颗敕大臣同一僧往建塔每舍利入塔晨必现祥瑞天下州县建塔已毕其十三颗尚在帝掌中故曰八斛四斗非数量也

阇维

或云荼毗又云涅叠般那此云焚烧

梵志

梵者净也梵语婆罗门此云净行亦云梵志乃四姓之一其种自谓从梵天口生故以为姓时天龙共诤舍利即作三分一诸天二龙众三与人间七国亦严兵至拘尸城诤取舍利有梵志名突路拏持瓶分人间一分为八分与之各持归本处起塔供养其诤遂息梵志亦将瓶还本聚落建塔供养

八国

一拘尸二波波三遮罗博四阿罗摩五吠率奴六劫比罗七毗舍离八摩揭陀阿罗摩国所得舍利龙王已取还自宫中各兴塔供养矣

浮图

或作浮屠又云窣堵波又云数斗波又云支提又云制底又云塔婆略云塔此翻为可供养处又翻为灭罪生福处又翻高显又翻为聚相谓如来福智聚集所成实表河沙之德遮酬尘劫之劳人天瞻仰敬礼获无量福若无如来遗身舍利当安如来缘生偈颂置中供养名法身舍利凡造佛形像及塔安此偈颂得福弘多由是诸经中广为赞叹利益不可思议或置百千印经及无垢净光陀罗尼或安余经呪等亦得

阎浮提

此云胜金洲新云赡部洲此洲之北有大树王名赡部因树以名洲树下有金沙色带紫焰故译为胜金又其树果汁赤如紫金色也

阿育王

此云无忧王昔者如来在世彼为童子于路戏沙遇佛即以沙为饭用献如来佛摩其顶记曰我灭度后百年此子作铁轮王统赡部洲万国之地大兴佛事彼后出世闻如来记乃开七塔取舍利使鬼神遍阎浮提起八万四千塔兴隆三宝大作佛事此东震旦有一十九所宁波者现存焉

跋伽林

是诸仙人修苦行处去城一百余里时净饭王知太子七日内必出家遂率兵马围于城外太子夜半乘马四天王捧马足越城至此林见林寂静心生欢喜以剑自断其发天帝接归天上起塔

青螺

如来发绀青色右旋如螺

众车苑

此苑在忉利天善见城外东诸天入此随天福力有种种车现故也

欢喜园

此园在忉利天善见城外北微妙五欲杂类俱臻观者无厌帝释于园中立佛牙塔今震旦有二佛牙一是那咤太子送与唐宣律师供养一是永乐兴丘往南天竺外师子州请还宫中供养

调御

此如来十号之一名曰调御丈夫谓如来具大丈夫力能调伏善恶诸众生以第一义之法开示令离垢染而证得最上涅槃之乐也

衰相

天人临终有五哀相现即自知命当终一衣服垢秽二头上花萎三腋下汗流西身体臭秽五不乐本座若能至心归命三宝还增天福衰相即灭也

娑竭罗龙

大海中深万由旬城郭宫殿皆七宝成娑竭罗龙王宫纵广三千由旬有种种华池流水园林璎珞庄严之具有八十亿许诸大龙王宫殿各別不同有过去诸佛舍利宝塔满彼宫中供养

释师予

如来说法万类归心故称佛为人中师子

耶舍

梵语佛駄耶舍此云觉名天竺人在定中见此方匡庐金轮峰放五色光故特赍如来舍利至躬自负铁于峰上建塔以舍利藏中耶舍本罗什法师之师姚秦符坚请译经律论毕复还天竺至明天启年间禅僧半偈见塔将朽欲铸新者易之使工發故塔人力既疲不觉破其盛舍利之玻璃瓶乃以金瓶拾还著中其余土僧众诚心向礼拜求之见有光明拾之或得三颗五颗各持以供养然其所修此塔之岁一山松子尽结为塔今鼎湖山及宝象林者皆彼分出

鼎湖山

亦名天湖別出一峰众山环绕犹如莲华故旧名日莲华洞开剏于崇祯癸酉岁东端州之东北院内建铁浮图高一丈四尺以如来舍利藏中

瑞石浮图

石出端水星岩其质莹洁如白玉通身镂华六面玲珑高一丈八尺以如来舍利瘗中其石始覔镌工是夜石从山顶飞下众咸惊叹故以瑞石为名其地河回数十曲环帀于未建塔前有紫气祥光冲天如昼卿人咸讶之及建寺工竣辰旦有红莲华现于簷前大七八尺光焰四發缁素同嘉焉舍利入塔日乃惊蛰之前时值亢阳感黄虾蟇大如碗蹲内阶上头朝舍利竟日不动缁素数百往来任之附捋庄子所谓虾蟇龙也是日井水变清如泉嗣后凡营斋供塔之日其水即清识者以为非龙神之力莫能遂名之曰圣井塔坐岭南广州南海麻奢聚落宝象林瑞塔寺后殿供养

兜率

具云兜率陀新云睹史多此云憙足亦云知足谓于五欲知止足故又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憙足定故是欲界第四天也

嚬呻

上音贫下音身文殊师利 此云妙德又云妙吉祥乃三世诸佛之师已过去无量劫成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今现居北方常喜世界号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又未来成佛号普现如来

善逝

是妙往之义谓如来正智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往佛果故号善逝乃如来十号之一也

普贤

梵语三曼跋陀此云普贤亦云遍吉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又以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诸佛若不修普贤三密行得成正觉者无有是处

忏摩

此云悔过谓容恕我罪也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又忏者名惭悔者名愧惭者惭于天愧者愧于人也

三障

烦恼障业障报障

八正

此是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适至涅槃故也

四智

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鸡足山

三峰仰向状如鸡足尊者捧如来衣入中寂定以待慈氏世尊三峰遂山在中天竺摩揭陀国

毗尼藏

即律藏乃三藏之一也

音柯乃玛瑙洁白如雪者

音网是车轮外围也

毂辐

上音谷下音福乃车毂辐所奏也三十辐共为一毂也

妙高

梵语须弥也四宝所成曰妙出众山上曰高

忉利

此云三十三是欲界第二天帝释玉皇所居也

音意埋也藏也

虾蟇

上音遐下音麻俗作䗫一名蛙蛤小者名蛙大者名蛤元两种不同故岭南俗呼为蛤色有青黄黑乃水族虫

音卢布缕也

庵罗果

此果多华少实叶似柳而长一尺广三指果似桃而非桃似奈而非奈底鈎曲生熟难辩元有两种小者生青熟黄大者始终青色西国王园多植故彼呼为王树

由旬

一由旬四十里

音敞屋无壁也

阿摩洛

亦云阿摩落迦此云余甘子岭南有之大如小奈□□黄味类橄榄食能除风天竺以为药果

蓝毗尼

蓝或作岚或作流弥尼华言解脱或云断亦云灭

○附供斋赞

(若有斋献供当在午前佛不过午食也供时或在未绕佛之先供或在礼毕方供皆得其供斋仪如常可知供毕结赞曰)

僧祇功就三德圆彰慈芳末代作津梁人天共归仰簋馔斯张借此出梦场

禅悦藏菩萨(云云)


校注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敛【CB】歛【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礼舍利塔仪式
关闭
礼舍利塔仪式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