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科仪宝卷
唐义净三藏法师题取经诗
唐太宗题焚经台诗
销释金刚科仪
盖闻汉朝感梦。白马西来。摩腾彰汉化之初时。罗什感秦宗之代典。明明佛日。照破昏衢。朗朗慧灯。至今不灭。教之兴也。其在斯焉。未法之代至于今日 恭白十方贤圣现坐道场。
本师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二大菩萨。满空圣众。一切神祇。有天眼者。天眼遥。观。有天耳者。天耳遥闻。他心宿住。圣心玄鉴。慈愍故。慈愍故。大慈愍故。信礼常住三宝。
夫金刚般若。能开解脱之门。玉偈波罗。善入菩提之路行行。而非空非有。句句。而无去无来。金刚经说三十二分。分分而功德难量。须菩提闻四句妙偈。偈偈而殊因莫测。书写读诵。当生华藏之天。为人演说。定达涅槃之路。
般若。乃菩提佛母。信心。即功德道源。长养圣胎。出生妙法。大抵看经通义。问道穷源。启净信心。其择眼。法分句读贯通之理明。问酬辩论之文。心心无间。理全彰。念念不忘。文自现。或问酬深妙。而句义玄微。详究元因。略陈数段。庶一问一答。其文明若日星。重辩重征。其义晓如白黑。义随文。而文随义。左右逢源。珠走盘。而盘走珠。纵横无碍。信解受持者。洞明真性。见闻随喜者。咸悟菩提。流通天上人间。普徧微尘刹海。太虗无际。法施何穷。以斯般若功勋总报四恩三有。咦。
戒香。定香。解脱明香。解脱知见香。一辨信香。𦶟在𬬻上。香烟起处。遍满十方。请诸佛菩萨。赴坛中受供养。
观夫空如来藏碎。祖师开独露真常。无非般若。三心不动。六喻全彰。七宝校功。四句倍胜。若乃循行数墨转益见知。宗眼不明。非为究竟。呜呼。微宣奥旨。石火电光。密显真机。银山铁壁。瞥生异见。滞在中途。进步无门。退身迷路。聊通一线。俯为初机。良马见鞭。追风千里矣。
切以。幻身不久。浮世非坚。不久则形躯变异。非坚则火宅无安。由是轮回六趣几时休迁转。四生何日尽。若不念佛求出离。毕竟无由得解脱。岂不忙然省悟。火急修持。尽报无期。誓生安养。高超三界证真空。回出四流无苦趣。
斯辰缘由香烟起处云云。
详夫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日尘劳汩汩。终朝业识茫茫。不知一性之圆明。徒逞六根之贪欲。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夸会夸能毕竟非实。风火散时无老少。溪山磨尽几英雄。缘鬓未几。而白发早侵。贺者才临。而吊者随至。一色浓血。长年苦恋恩情。七尺髑髅。恣意悭贪财宝。出息难期入息。今朝不保来朝。爱河出没几时休。火宅忧煎何日了。不愿出离业网。祇言未有工夫。阎罗王。忽地来追。崔相公。岂容展限。回首家亲都不见。到头业报自家当。鬼王狱卒。一任期凌。剑树刀山。更无推抵。或摄沃焦石下。或在铁围。山间。受镬汤则万死千生。遭剉磕则一刀两段。饥吞热铁。渴饮镕铜。十二时甘受苦辛。五百劫不见头影。受足罪业。复入轮回。顿失旧时人身。换却这回皮袋。披毛戴角。御铁负鞍。以肉供人。用命还债。生被刀砧之苦。死遭汤火之灾。互积冤愆。递相食啖。那时追悔。学道无因。何如直下承当。莫待今生蹉过。
释迦文佛。舍皇宫而直往雪山。居士庞公。将家财而悉沉沧海。真武。不统王位惟务修行。吕公。既作神仙。尚勤參请。苏学士。常亲佛印。韩文公礼终大颠。斐公。夺笏于石霜。房相。问法于国一。玅善不招驸马成佛无疑六祖。相遇客人听经顿悟。禅道若无况味。圣贤何肯归依。华林感二虎随身。投子有三鸦报晓。李长者解经。而天厨送供。须菩提打坐。高帝释散华。达摩执履西归。普化摇铃腾去。罗汉。来參于仰山和尚。岳帝。受戒于思大禅师。径山至今犹是龙王打供。雪峰往昔。能使木人开山此皆己騐之因由。切莫自生于退屈。野狐尚听百丈法。螺蛳犹护金刚经。十千游鱼。闻佛号化为天子。五百蝙蝠听法音。总作圣贤。𧎔闻忏以生天。龙听法而悟道。彼物尚能领悟。况人何不回心。或有埋头吃饭。而空过一生。或有错路修行。而不省这意。岂识菩提觉性。个个圆成。争知般若善根人人是足。莫问大隐小隐休別。在家出家。不拘僧俗。而只要辨心。本无男女。而何须著相。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若能返照回光。皆得见性成佛。又况人身易失。佛法难逢。欲超六道之周流。惟有一乘之径捷。须求正见。莫信邪师。悟了。方是入头。行得。始能脱俗步步踏著实地。头头顶挂虗空。用时。则万境全彰。放下。则一尘不立。超生死不相关之地。了鬼神覰不破之机。是凡是圣。而同个路头。或冤或亲。而共一鼻孔。如斯实悟。尚滞半途。休说向上三玄。要了末后一著。
(问)且道即今唤那个做末后一著。
(答)
修唎修唎。摩诃修唎。
普供养我牟尼。梵王帝释。监坛土地。金刚菩萨。拥护坛仪。云何梵毕。發愿谨受持。
净口业真言
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䭾。娑嚩达摩娑。嚩娑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䭾南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啰斛
葢闻。法身无相。非相可观。至理绝言。非言所及。盖以因兴四愿。果满三身。酬愿现身。彰言化物。我释迦圣主。利物情深。愍娑婆流浪之卿赞严土常乐之界。国名极乐。佛号弥陀。四十八愿弘深。百万行门广大。双明真化。应接高低。地前地上皆生。是圣是凡俱往。弥陀缘愿。于是彰为。净土真诠。由斯显矣。
(问)经来自久。少缺宣传。奉报佛恩。当明经旨。
(答)
般若大教。六百余卷。佛如来金口宣。真诠。无为福胜。果报利人天。
奉请八金刚四菩萨
- 奉请青除灾金刚
- 奉请辟毒金刚
- 奉请黄随求金刚
- 奉请白净水金刚
- 奉请赤声火金刚
- 奉请定持灾金刚
- 奉请紫贤金刚
- 奉请大神金刚
- 奉请金刚眷菩萨
- 奉请余刚索菩萨
- 奉请金刚爱菩萨
- 奉请金刚语菩萨
此经乃大乘菩萨摩诃萨。人之所修般若。为六波罗蜜之最胜者也。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故下经云。如来为發大乘者说。为發最上乘者说。以此佛说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凡一十六会。此经。乃第五百七十七卷。给孤独园第二处第九会说也。
(问)所以道。
(答)
金刚般若。人人本具。割断智为初白云散处。一轮显露。影落千江。无来无去。诸人荐取。凡圣一同居。
發愿文
云何梵
开经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宗镜云。只这一卷经。六道含灵。一切性中。皆悉具足。葢为受身之后。妄为六根六尘。埋没此一段灵光。终日冥冥。不知不觉故。我佛生慈悲心。愿救一切众生。齐超苦海。共证菩提。所以在舍卫国。为说是经大意。只是为人。解粘去缚。直下明了自性。免逐轮回。不为六根六尘所惑。若人具上根上智。不拨自转。是胸中自有此经。且将置三十二分。于空间无用之地。亦不是过。如或未然且听山埜与汝打葛藤去也。夫金刚经者。自性坚固。万劫不坏。况金性坚刚也。般若者。智慧也。波罗蜜者。登彼岸义也。见性得度。即登彼岸。未得度者。即是此岸。经者。径也。我佛若不开个径路。后代儿孙。又向甚么处进步。
(问)且道这一步又如何进。答看取下文。提纲。此经深旨。无相为宗。显妄明真。提纲要旨。剑锋微露。埽万法之本空。心华發明。照五蕴之非有。直得云收雨霁。海湛空澄。快登般若慈舟。直到菩提彼岸。
(问)且道心华發。明在甚么处。
(答)
法会因由。教起根源。如是法。我佛在舍卫国中。乞食为先。次第乞已。本处安禅。结跏趺坐。终日默无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调御师。亲临舍卫。威动乾坤。阿罗汉。云集祇园。辉腾日月。入城持钵。良由悲愍贫穷。洗足收衣。正是晏安时节。若向世尊未举已前荐。得。犹且不堪。开口已后承当。自救不了。宗镜。急为提撕。早迟八刻。
(问)何故。
(答)
善现启请。顿起疑心。合掌问世尊。云何应住。降伏其心。佛教如是。子细分明。永消此岸。无华休怨春。
○善现起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白)昔奇哉之善现。赞希有之慈尊。悲悯浊世众生。咨决菩提心要。可谓一经正眼。三藏绝诠。千圣不传。诸祖。不说。如是降伏。偏舟已过洞庭湖。护念叮咛。何啻白云千万里。
(问)为甚么如此咦。
(答)
大乘正宗。指示叮咛。空生意分明。如是应住。降伏其心。四生六道。无我无人。谁归灭度。拈来却在心。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白)涅槃清净。尽令含识归依。四相俱忘。实无众生灭度。如斯了悟。便能脱死超生。其或未然。依旧迷封滞殻。
(问)会么。
(答)
妙行无住。日月分明。本体离根尘。四维上下朗耀无穷。世尊指教。一一分明。空生信受。惊来处处春。
○玅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白)住相布施。犹日月之有穷。不著六尘。若虗空之无际。自他俱利。福德难量。豁然运用。灵通廓尔。纵横自在。
(问)且道还有住著处么。
(答)
如理实见。分明说破。空生意如何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云来云去。本更无他。沤生沤灭。元非一与多。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白)金身显焕。巍巍海上孤峰。玅相庄严。皎皎星中圆月。然虽如是毕竟非真。经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问)且道意在于何处。
(答)
正信希有。一念无差心外休取法。心若取法。凡圣皆差。心若无念。却被云霞。圆明一点。春来树树华。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白)因胜果胜。信心明了无疑。人空法空真性本来平等。直饶名相双泯。取舍两忘。
(问)要且犹存筏见(咦)。
(答)
无得无说。谁为安名。空生意分明。如来所说。无始无终。云生晚谷。月照长空。千法万法。皆从一法生。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別。
(白)得亦非。说亦非。能仁机轮电掣。取不可舍不可空。生舌本烂翻。
(问)且道无为法。为甚么有差別。
(答)
依法出生。法法皆。真。元从一法生。四生六道。情与无情。山河大地。体露分明。泥牛哮吼。黄河彻底清。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宝万三千。财施有尽。偈宣四句。法施无穷。發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玅道。所以称扬德胜。了达性空。彻诸佛之本源。豁一经之眼目。
(问)还见四句。亲切处么。
(答)
一相无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传。五五果四向。谁后谁先。丝毫不挂。万法周圆。圆明弥满。无心照大千。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白)人天往返。诸漏未除。道果双忘。无诤第一。超凡入圣。从头勘证。将来转位回机。透底尽令撤去。
(问)还委悉么。
(答)
庄严净土。锦上添华。徒劳任算沙。然灯昔日。授记无差。因风吹火。末后拈华。谁人会得。迦叶便笑他。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白)如来续焰然灯。实无可得之法。菩萨庄严佛土。应无所住之心。诸妄消亡。一真清净。昔究法华玅旨。亲感普贤诲言。清净身心。安居求实。冥符奥义。豁悟前因。直得心法两忘。眼尘俱泯。
(问)且道庄严个什么(咄)。
(答)
无为福胜。四句堪夸。如尘比数沙。住相布施。凡圣皆差。无来无去。月照帘下。无根树子。常开四季花。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德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白)满积恒沙七宝。周回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能宣四句之偈。胜前万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急流而勇退。
(问)且道退后如何。
(答)
尊重正教。谁敢轻慢。塔庙在身边。人人本有个个皆然。金刚宝藏。体自周圆。若还信受。怗来自检看。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慈愍三根。随说乃人天敬仰。受持四句。皆应如塔庙尊崇。常行无念之心。实为希有之法。
(问)如何是最上第一句。
(答)
如法受持。谁敢谩他。须菩提于意如何。我今为汝。一一言破。白云散处。月照禅河。文殊不远。休巡山礼土坡。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何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白)大觉尊。本来不立一字。而直指人心。须菩提。无端特请标名。而强生枝节。纵使析微尘如世界。无相可求。施身命等河沙。无法可说。
(问)且道奉持个什么。
(答)
离相寂灭。谁为分別。有口也难说。五百世中。割截夫节。而无一念。妄生虗说。成道证果。云散家家月。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虗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白)空生闻说是经。解义趣。而悲流两泪。仙人垂慈。弘忍。笑雪刃。而谩斩虗空。如是印可。其词能离一切诸相。
(问)未审感悟处有何奇特(咦)。
(答)
持经功德。福多难比。三时喻不齐。住相布施。终须有退。无漏智慧。顿证菩提。华开华谢。日东月落西。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海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海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發大乘者说。为發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世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白)布施千万亿劫之身。福深如海。为發最上乘者说。担重如山庆快撩起便行。且请依前放下。
(问)何故。
(答)
能净业障。尘体双亡。五百亿难量。恒沙诸佛。承重供养。而今成道。万法齐彰。圆明果满。春来日渐长。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白)宿业缘。而堕恶道。今人贱而罪即消。供诸佛诵此经。功德胜。而喻莫及。
(问)只如无著无相底。还有果报也无。
(答)
究竟无我。四大全空。五蕴假立。名通达万法。处处皆空。青山绿水。云起长空。诸人荐□。黄鹂啼晓风。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虗。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白)妄尽还真。众生何曾灭度。法空无我。菩提本自圆成。直饶遇然灯印证而不疑。已隔来世。况释迦重审而方悟。转涉途程。
(问)且道不涉途程底人。脚跟还点地么。
(答)
一体同观。万法无差。凡圣共一家。如来五眼照耀尘沙三。心洞彻。本性无涯。春来日煖。无树不放花。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如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白)五眼悉圆明。如揭日曜。恒沙之世界。三心不可得。似發火覔沧海之浮沤。纵使穷诸玄辩。竭世枢机。到此总须茫然。
(问)问且道是何标格。
(答)
法界通化。似有还无。个个本无殊。圆明一点。无来无去。搬柴运水。好用工夫。松梢月朗。衣穿露宝珠。
○法界通化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白)布施因缘。实人天有漏之果。无为福德。超凡圣通化之功。噫有为虽偽。弃之则功行不成。无为虽真。拟之则圣果难证。
(问)且道不拟不弃时。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答)
离色离相。无住无依。法界普光辉。无言无说。无是无非。无来无去。无相无为。澄潭月朗。石人带帽归。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白)有相有身。如来庄严具足。分宾分主。空生解辩亲疎。直得宾主两忘。色相俱离。
(问)如何是主中主。
(答)
非说所说。不在分別。本性离言说。潺潺绿水。出广长舌。圆音落落。无间无歇。休将耳听。红炉飞片雪。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间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白)如来无所说。慈云甘露洒蒙蒙。慧命未甞闻。明月清风空寂寂。
(问)正恁么时。且道是何境界。
(答)
无法可得。情识难量。本体露堂堂包含法相界与无相。行住坐卧。子细參详。知音勘破。炎天。降雪霜。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焉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白)法无可得。是名阿耨菩提。道无可传。直指涅槃正眼。
(问)只如得。而无得。传而不传。毕竟是何宗旨。
(答)
净心行善。休教点污。此法离凡愚。是法平等。万法皆如青山。绿水与我何殊。金生丽水。蟾光满太虗。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白)法无高下。故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相离我人。故诸众心。生内诸佛。念念证真。所以道念佛。不碍參禅。參禅不碍念佛。至于念而无念。參而不參。洞明本地风光。了达惟心净土。溪山虽异。云月皆同。
(问)那里不是平等之法。要知纵横不碍处么。
(答)
福智无比。二法周圆尘沙结良缘。功行累劫。果满功缘。智灯普照。一月当天。圆明朗朗。无心鉴大千。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白)福等三千。施须弥之七宝。经持四句。耀智海之明珠。能令识浪澄清。顿使义天开朗。弘慈普济广利无边。
(问)夜半正明。还在何处。
(答)
化无所化。机分大小。空生莫疑猜。四生六道。去住还来。回光返照。面目明白。疑心顿歇。红霞遍九垓。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白)无我无人。众生自成正觉。不生不灭。如来说非凡夫。虽然个事分明。争奈当机蹉过。昔有僧。问翠岩云。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
(问)学人上来请师一点。答师云不点。
(问)僧云。为什么不点。
(答)师云。恐汝落凡圣。
(问)且道不落凡圣底人。具什么眼。
(答)
法身非相。不在心怀。绝中间与内外。声色见我。未出轮胎。若离声色。难见如来。徒劳远覔。文殊在五台。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白)玅相庄严。圣王相即如来相。法身周遍。如来身异圣王身。若向这里。见得彻去。鹭倚雪巢。兔栖月殿。
(问)其或未然。
(答)
无断无灭。自古长存。不灭更不生。山河成坏。这个安宁。无来无去。耀古腾今。人人本具。𨱎石不换金。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白)相非具而本具。常自庄严。法虽传而不传。何曾断灭。昔世尊于灵山会上。人天众前云。吾有清净法眼涅槃玅心。付嘱饭光。广令传化。
(问)且道当时传个甚么。
(答)
不受不贪。知足常足。无罪亦无福。随缘过日。且忌分诉。千家一钵。衲子活路。虽无一物。与众生赠福。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白)有求有苦。八风五欲交煎。无著无贪。三明六通自在。
(问)便恁么去。
(答)水边林下。月冷风清。
(问)不恁么去。
(答)桥断路截。別通消息。
(问)还委悉么。
(答)
威仪寂静。塔大心路。不用巧分诉。行住坐卧。无尽无余。无所从来。亦无所主。若人会得。全不费工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白)坐卧经行。本自无来无去。威仪不动寂然。非静非摇。
(问)要解如来所说义否。
(答)
一合相理。下住分別处处任宣说。九年面壁。斩钉截铁。神光三拜。华开时节。分明点破。称鎚原是铁。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白)以世界碎如微尘。慈尊喻巧于玄要。立权名。谈其实相。凡夫意绝于贪求。
(问)与么会得。
(答)返本还源背尘合觉。
(问)不与么会。
(答)智同诸佛。悲合众生。
(问)总不与么。
(答)
知见不生。返照还源。本性离言诠。见闻觉知。无正无偏。无垢无净。无缺无圆灵光皎皎。杲日正当天。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白)若著见闻觉知。不解如来妙义。悟无我人寿命。还同阳𦦨空华。楞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问)只如法相不生时。还信解么。
(答)
应化非真。如露如电。有为法不牢坚。住相布施。果报人天。持经四句。入圣超凡。频频转念。金刚体最坚。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白)施七宝满僧祇福有求。而即妄持此经演四句。虽德胜而非真。宴坐水月。道场成就。空华佛事。度幻化之舍识。证寂灭之菩提。凡情圣解俱空。生死涅槃如梦。昔梁武帝。请傅大士讲经。大士挥案。一声便乃下座。如斯洪范。千古分明。不悋弘慈。当机辩著。噫大士挥尺请经。犹是曲埀方便。美则甚美。了则未了。若论最上顿宗。直是不通凡圣。以金刚王宝剑。尽情埽荡无余一任渠。明来暗来。四方八面。来普教他。休去歇去。一念万年去。
(问)虽然如是旦道末后一句。谁堪奉行(咄)。
(答)
金刚般若。六度根源。内外最牢坚。三千大千。万古流传。双林默语。祖祖重宣。开示悟入。众生大有缘。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白)观之为言内心觉照。其在般若心经。则首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在此经则终以如是观。如發菩提心者印证诸法空义。学者勿以肉眼观之而会之。则为亲參黄面矣。凡诸闻者。莫不顿然开悟。无量欢喜。信而受之。奉而行之。
(问)且道信受奉行个甚么。
(答)
三十二分。分分全真言。下好惺惺。四流浪息。六国安宁。朝看暮转。㧞屑抽钉。春雷震响推倒望舟亭。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沫拏娑婆阿
(白)今同善众。共阅最上乘经。庆幸。今(宵朝)佛事时。当满散普集。良因庄严会首之福田。成就无穷之善果。
(问)此事且止。试问诸人这一场会业作么施行。还会得么。
(答)
(问)且道如何。即今两手分付。又作么生道(咦)。
(答)
良缘众等。略听些个般若大摩诃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人人本具。非我非他。诸人荐取。今生莫蹉过。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取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𦊱碍。无𦊱碍故。无有恐布。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人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虗。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即说呪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阿
(白)夫欲了最上大乘。须具金刚正眼。看释迦老。与须菩提。显大机。施大用。聚须弥山王等七宝。碎大千沙界。若微尘尽僧祇劫。布施将来。独最上乘。无法可得直得人天胆丧魔外心寒。俱能舍命。承当依旧。白云万里。所以解此经者。八百余家。颂此经者。不满屈指。盖古人错答一字尚堕野孤。谬诵此经。应入地狱。(宗镜)自惟。不入地狱。何由极济群生。既能为法忘躯。岂避迷天逆罪。撗按宝釰。重说偈言。摧涅槃心。灭正法眼。埽除知见。截断命根。堪报不报之恩。用酬难酬之德。
道场圆满。不可思议。人人用心机。销唱金经。佛圣徧知上祝皇帝圣寿万岁法界有情同生极乐国南无一乘宗。无量义真空玅有金刚般若经。
至此随意回向
伏愿。经声琅琅。上彻穹苍。梵语玲玲。下通幽府。一愿刀山落刀。二愿剑树摧锋。三愿炉炭收𦦨。四愿河江浪息。针咽饿鬼。永绝饥虗。鳞角羽毛。莫相食啖。恶晕变怪。埽出天门。异兽灵魑。潜藏地穴。囚徒禁系。愿降天恩。疾病缠身。早逢良药。盲者聋者。愿见愿闻。跛者哑者。能行能语。怀孕妇人。愿子母团圆。征客远行。早还家国。贫穷下贱恶业众生。误杀故伤一切冤尤。并皆消释。金刚威力。洗涤身心。般若威光。照临宝座。举足下足。皆是佛地。更愿。七祖先亡。离苦生天。地狱罪苦。悉皆解脱。以及此不尽功德。上报四思。下资三有法界有情。齐登正觉。川老颂云。如饥得食。渴得浆。病得瘥。热得凉。贪人得宝。婴儿见娘。飘舟到岸。孤客远乡。早逢甘泽。国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来降。头头总是。物物全彰。古本凡圣。地狱天堂。东西南北。不用思量。利尘沙界诸群品。尽入金刚大道场。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一真实际性识圆明)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二空双证法报化身)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三根祇园演赞真诚)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四华微妙香洁彩云)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五浊恶世离垢超升)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六声佛号一念西生)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七珍林内菩萨来迎)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八功德水洗荡根尘)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九莲台畔次第化生)弥陀佛
- 南无安养国极乐界(十声佛号顿悟超升)弥陀佛
销释金刚经科仪(终)
校注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4 册 金刚经科仪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3-2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