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文二〕

(首残)

如合拳其上平偃天盖三念

佛头上有八万四千发一一发长一丈三尺五寸犹如黑丝分齐分明四觚分明毛皆两靡右旋而生如绀琉璃色右旋婉转卷成螺文在佛头上一一毛孔旋生五光入诸光中(三念佛)

佛头皮黄金色亦生众光入脑光十四色中(三念佛)

佛头顶骨其色正白如颇梨雪山不得为譬(三念佛)

佛脑红颇梨色有十四脉众画具足一一画有十四光分明了了于脑脉中旋生诸光上冲头骨乃至发际光有十四色围绕众发(三念佛)

佛发际如赤真珠色婉转下垂有五千光间错分明皆向上靡围绕诸发从顶上出生诸化佛(三念佛)

如来额广平正额上诸毛毛皆上靡其毛根下梵摩尼色毛端流光如融紫金光相上靡入于发际婉转下垂至耳轮边然后布散入诸发间围绕螺文数百千匝从枕骨出如金莲华日照开敷释众生意(三念佛)

佛白毫相长一丈六尺十楞分明如白琉璃筒中外俱空右旋婉转在佛眉间围如三寸如白颇梨珠十方光现影闭众目如万亿日不可具见于其毛端出五色光明还入毛孔(三念佛)

如来左右二眉形如初月绕生诸毛稠稀得所眉光两靡散入诸发其色艳紫绀青琉璃丰翠孔雀色无异类如聚墨比琉璃光眉下三画及眼眶中旋生四光向艳出入眉骨中出眉毛端(三念佛)

如来眼睫上下各生五百毛柔软可爱如优昙华须(三念佛)

佛眼青白分明白者白于白宝青者胜青莲华上下俱瞬如牛王目目双齐头旋出二光如青莲华(三念佛)

佛耳普垂埵相两耳孔中旋生七毛轮郭众相如宝莲华悬处日光两耳内外出生莲华及耳孔七毛流出诸光有五百支支有五百色(三念佛)

如来方颊车相颊上六画中左右正等有妙光色辉艳倍常如净金色譬如和合百千日月(三念佛)

如来鼻高修直如铸金鎚当于面门其孔流光上下灌注(三念佛)

佛髭须如科斗形于毛端头开敷三光紫绀红色直从口边旋颈上照围绕圆光作三种画其画分明色中上者(三念佛)

如来师子欠佛张口时如师子王口方正整等口两吻边流出二光其光金色(三念佛)

佛唇色红赤如频婆果于上下唇及龈腭间和合出光其光团圆如百千赤真珠贯从佛口出入于佛鼻从佛鼻出入白豪中从白豪出入诸发间饰诸华(三念佛)

佛口四十齿齿印文上生光其光红白光光相照照四十齿令四十齿听然齐白如颇梨碧上下齐平无參差者其齿间之画流出诸光亦红白色如是众色佛在世时曜人目(三念佛)

如来上腭有八万四千画了了分明下龈如优昙钵华茎色(三念佛)

如来广长舌相佛舌出时如赤莲华叶上至发际遍覆佛面其舌根下及舌两边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人十地菩萨无此舌相亦无此味其舌上五画五彩分明如宝印文其舌下十脉众光流出如此上味入印文中流注上下入琉璃筒诸佛笑时动其舌跟此味力故舌出五光五色分明(三念佛)

佛咽嗡相光净可爱如金翅鸟眼(三念佛)

佛喉咙如琉璃筒状若累莲华节节相重(三念佛)

佛心如红莲华金华影妙琉璃筒悬在佛围圜如心开如不开合如不合红华金光有八万四千脉如天画一一画中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明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中有无量微尘数化佛一一化佛坐金刚台其金刚台放金色光是诸化佛游佛心间径往五道度苦众生(三念佛)

如来颈臃圆相三约分明有二光其光万色(三念佛)

佛咽喉有三点相分明犹如伊字一一点中流出二光(三念佛)

佛缺盆骨两手两足及项后七处皆平满相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作虎珀色三念佛

佛两肩膊圆满相(三念佛)

如来臂臃纤圆如象王鼻(三念佛)

佛肘骨如龙王发婉转相著节头蟠龙不见其迹(三念佛)

佛手十指纤长參差不失其所于一一指节端有十二轮相见(三念佛)

如来赤铜爪其爪八色了了分明佛手十指端各有万字相一一点间有千辐轮相(三念佛)

佛手合缦掌敛指不见张时则见如真珠网分明可爱(三念佛)

佛手掌文兰成如自在天宫其掌平正人天无类当于掌中生千辐轮相于十方面开摩尼光(三念佛)

佛手背毛皆向上靡如绀琉璃流出五光入网缦中(三念佛)

佛手足柔软如天劫贝(三念佛)

佛手内外握(三念佛)

佛上身胸臆广厚如师子王(三念佛)

佛胸德字万印相中放三摩尼光(三念佛)

如来腋下平满悬生五珠如摩尼上柱于腋有五百色光明共相影發(三念佛)

佛腹小不现相(三念佛)

佛齐如毗楞伽宝珠于其齐中有万亿宝华一一宝华万亿那由他叶一一叶万亿那由他色一一色万亿那由他光(三念佛)

如来胁肋大小正等婉转相著(三念佛)

如来诸骨枝节蟠龙相结其间密致(三念佛)

如来钩锁骨卷舒自在不相妨碍其骨色鲜白如颇梨雪山不得为譬上有红光间错成文凝液如脂皆出金光(三念佛)

如来马王藏相身根平满状如满月有金色光如日轮(三念佛)

佛两䏶周圆渐次而敛(三念佛)

佛两膝骨圆著好(三念佛)

如来伊尼鹿王腨相(三念佛)

如来足跟圆长有梵王顶相众类不异各生一华其华微妙如净国优钵罗华(三念佛)

佛两足踝不见(三念佛)

佛足高平相(三念佛)

佛足膊上色如阎浮檀金色毛皆上靡及身诸毛随一毛孔一毛旋生柔软可爱(三念佛)

佛足指网间如罗文彩于其文间众色玄黄不可具名(三念佛)

佛足十指纤圆邪齐如赤铜爪于其爪端有五师子口相(三念佛)

佛脚十指端螺文相如毗尼羯摩天所画之印(三念佛)

如来足下平满不容一毛(三念佛)

佛足下千辐轮相毂辋具足鱼鳞相次金刚处相(三念佛)

佛那罗延力合以成身结跏趺坐百宝莲华座(三念佛)

若欲观佛圆光者世尊在日若行之时顶光照地前一由旬纯黄金色后一由旬纯黄金色左一由旬纯黄金色右一由旬纯黄金色有人近佛左右行者其人臭秽皆悉不现人远望之同为金色有人谛观佛项光者前行看者见佛在前从后看者见佛在后左边看者见佛在左右边看者见佛在八方人来遥见世尊项光各作是言瞿昙沙门在金山中游行自在来向我所如是众生各各异见此是项光相(三念佛)

佛告阿难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现及佛色身略中说略我今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因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为诸菩萨八万四千诸妙相好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于杂华经已广分別此尊法中所以略说为诸凡夫及四部弟子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偷僧祗物婬比丘尼破八戒斋作诸恶事种种耶见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系念在前观佛如来一相好者诸恶罪障皆悉灭尽是故如来名婆伽婆名阿罗诃名三藐三佛陀名功德日名智满月名清凉池名除罪珠名光明藏名智慧山名戒品河名迷衢道名邪见灯名破烦恼贼名一切众生父母名大归依处若有归依佛世尊者若称名者除百千劫烦恼重障何况正心修念佛定

佛说相好经

〔录文完〕


校注

「犹」底本作「由」据北245号改 「如」底本无据北245号补 「三念」底本残缺据文意补 「万」底本作「方」据文意改 「一一發长」底本作「一一發长一一發长」据文意删 「五寸犹如黑丝」底本残缺据北245号补 「旋」底本无据北245号补 「稠稀」甲本作「稀稠」 「紫绀」甲本作「紫艳紫绀」 「犹」甲本作「由」 「上」甲本作「皆上」 「生」底本无据甲本补 「相」底本无据甲本补 「欠」甲本作「肷」 「出」底本无据甲本补 「光」甲本无 「犹」甲本作「由」 「影」甲本作「映」 「碧」甲本作「碧色」 「影」甲本作「映」 「有」底本无据甲本补 「叶」底本无据甲本补 「覆」底本作「霞」据甲本改 「舌」底本作「射」据文意改 「影」甲本作「映」 「佛」底本无据甲本补 「犹」甲本作「由」 「金刚台」甲本无 「二光」甲本作「二种光」 「犹」甲本作「由」 「处」甲本作「宝」 「见」甲本作「现」 「宫」底本作「官」据甲本改 「佛手内外握」甲本无 「厚」底本无据北8299号补 「佛上身胸臆广厚如师子王」甲本无 「尼」甲本无 「如来胁肋大小正等婉转相著」甲本无 「如来诸骨枝节蟠龙相结其间密致」甲本无 「液」底本作「亦」据北8299号改 「脂」底本作「之」据北8299号改 「出」甲本无 「犹」甲本作「由」 「犹」甲本作「由」 「见」甲本作「现」 「佛足高平相」甲本作「佛两足膊高平相」并置于「佛两足踝不见相」前 「如」底本无据甲本补 「刚」底本作「则」据甲本改 「坐」甲本作「坐坐」 「看」底本无据甲本补 「在」底本作「左」据文意改 「项光」底本无据甲本补 「略」底本作「毗」据甲本改 「会大众」甲本作「大众会」 「种」底本无据甲本补 「说」甲本无 「实」甲本作「宝」 「尊」甲本作「等」 「部」底本无据甲本补 「能」底本作「有能」据甲本删 「陀」底本作「驮」据文意改 本录文尾题甲本作「佛相好经一卷」 底本卷尾有题记一则为「清信佛弟子敦煌郡司法參军冯如皂在住所自写记之」
[A1] (三念佛)【CB】三念佛【藏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相好经
关闭
佛说相好经
关闭
佛说相好经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