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重经变经文偈颂
〔题解〕
《父母恩重经变经文偈颂》,中国人所撰佛教文献,作者不详。刊刻在南宋僧人赵智凤主持镌刻的父母恩重经变龛。父母恩重经变龛,位于宝顶山石窟大佛湾北岩中部,图文并举。情节连贯地刻绘出父母抚育儿子成长的「十恩图」。
全国石窟群中,刻变像与变文并举的《父母恩重经变》仅此一例。龛刻经偈颂文,与安世高、鸠摩罗什先后译的《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均大异。石刻「十恩图」颂虽然多处提及慈觉禅师宗赜,但所言又浸透儒家伦理观念,是研究该典籍發展变化的珍贵资料。
主建者赵智凤五岁出家,自幼奉母至孝。他营造的宝顶山石窟造像内容,充满儒家孝道伦理观念。南宋昌州刺史宇文屺诗碑序赞颂:「宝顶赵智宗(凤),刻石追孝,心可取焉」。
〔录文〕
投佛祈求嗣息
投佛祈求嗣息
赐紫慈觉大师□宗赜颂曰:
临产受苦恩
第二临产受苦恩。慈觉颂曰:
生子忘忧恩
第三生子忘忧恩。慈觉颂曰:
咽苦吐甘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慈觉颂曰:
乳哺养育恩
第六乳哺养育恩。慈觉禅师宗赜颂曰:
远行忆念恩
第九远行忆念恩。慈觉颂曰:
究竟怜悯恩
究竟怜悯恩。颂曰:
大藏佛言为于父母供养三宝
大藏佛言: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施修福。
赞曰:
大藏佛言三千条律令不孝罪为先
大藏佛言:或后儿子及其长大,翻为不孝。尊亲共语,应对㤶[怡-台+(绛-糸)]。拗眼烈睛,欺凌伯叔。打骂兄弟,毁辱亲情。无有礼仪,不遵师范。弃诸胜友,朋逐恶人。习已性成,遂为狂计。不崇学艺,□遂异端。无赖粗颜,好习无益。斗打窃盗,触犯乡闾。饮酒樗蒲,奸非过法。带累弟兄,恼乱爷娘。晨去暮归,尊人忧念。
赞曰:
刑法
刑法:诸骂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
佛告阿难不孝之人堕阿毗狱
大藏经云:佛告阿难,不孝之人,身榜命终,堕阿毗狱。其地狱纵广八千由旬,四面铁城,其地亦铁,铁为罗网,炽火洞燃,猛烈焰炉,雷奔电烁,烊铜烧铁,流灌罪人,铜狗铁蛇,恒吐烟焰,炮烧煮炙,双节焦然,历劫受殃,无时间歇。更得入诸小狱中,头戴火盆,其身烂坏,肠肚寮乱,骨肉纵横,千生万死。
赞曰:
佛戒语
佛偈戒语
〔录文完〕
校注
宇文屺诗碑,宋刻,立于大佛湾第5号华严三圣龛内。參见民国《大足县志》卷一。两宋世,大足是昌州治所。 「原」,碑刻作「元」,据文意改。 「胎」,碑刻作「担」,据文意改。 此字漫漶,似为「为」。 「襁」,碑刻作「强」,据文意改。 「时」,碑刻漫漶,依稀可辨。 「怀……孩」,碑刻漫漶,依稀可辨。 「为」,碑刻作「偽」,据文意改。 「为」,碑刻作「偽」,据文意改。 「大」,碑刻漫漶,据文意补。 「大」,碑刻漫漶,据文意补。 「母恩德」,碑刻漫漶,据本碑首行刻字补。 「乘」,碑刻漫漶,据文意补。 此处残缺第10行至第16行,共约7行文字。 「不」,碑刻漫漶,依稀可辨。 「纵」,碑刻作「踪」,据文意改。【经文资讯】《藏外佛教文献》第 W04 册 No. ZW04n0036 父母恩重经变经文偈颂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29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藏外佛教文献》所编辑
【原始资料】方广锠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