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变经文偈颂

〔题解〕

《地狱变经文偈颂》中国人所撰佛教文献作者不详刊刻在南宋僧人赵智凤镌刻的宝顶山石窟大佛湾北岩西部地狱变龛

〔录文一〕

劝君莫作谩心事十佛岩前现报司

现报司

欲求安乐住人天必莫侵凌三宝钱
一落冥间诸地狱喧喧受罪不知年

秦广大王

诸王遗使捡王人男女修何功德因
依名放出三途狱免历冥间遭苦辛

初江大王

罪如山岳等怛沙福少微尘数未多
犹得善神常守护往生豪富信心家

宋帝大王

罪苦三途业易成都缘杀命祭神明
愿执金刚真慧剑斩除魔族悟无生

五官大王

破斋毁戒杀鸡猪业镜昭然报不虚
若造此经兼画像阎王判放罪消除

阎罗天子

悲增普化示威灵六道轮回不暂停
教化厌苦思安乐故现阎罗天子形

变成大王

若人信法不思议书写经文听受持
舍命顿超三恶道此身长免入阿鼻

太山大王

一身危脆似风灯二鼠侵欺啮井籐
苦海不修桥筏渡欲凭何物得超升

平正大王

时佛舒光满大千普臻龙鬼会人天
释梵诸天冥密众咸来稽首世尊前

都市大王

一生六道苦茫茫十恶三途不易当
努力设斋功德具恒沙诸罪自消亡

转轮圣王

后王所历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
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身

速报司官

船桥不造此人痴遭险凄惶君始知
若悟百年弹指过修斋听法莫教迟

〔录文完〕

〔录文二〕

刀山地狱

月一日念定光佛一千遍不堕刀山地狱赞曰

闻说刀山不可攀嵯峨险峻使心酸
遇逢斋日勤修福免见前程恶业牵

镬汤地狱

日念药师琉璃光佛千遍不堕镬汤地狱

劝君勤念药师尊免向镬汤受苦辛
落在波中何时出早修净土脱沉沦

寒冰地狱

日念贤劫千佛一千遍不堕寒冰地狱

就中最苦是寒冰盖因裸露对神明
但念诸佛求功德罪业消除好处生

剑树地狱

日念阿弥陀佛千遍不堕剑树地狱赞曰

闻说弥陀福最强□残剑树□消亡
自作自招还自受莫待□时手脚□

拔舌毒蛇地狱

□□□□如来一千遍不堕拔舌地狱赞曰

拔舌更使铁牛耕万种凌持不暂停
要免阎王亲叫问持念地藏一千声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日念大势至如来一千遍不堕毒蛇地狱赞曰

菩萨慈悲广大多救苦常教出爱河
九品莲花沾有分毒蛇岂敢便相过

挫碓地狱

日念观音菩萨千遍不堕挫碓地狱赞曰

斩身挫碓没休时都缘造恶不修持
观音哀愍众生苦免离地狱现慈悲

大藏佛说《出曜经》

佛言众生习恶如铁生垢

颂曰

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恶生于心还自害形
佛语真实决定不虚

锯解铁床地狱

日念卢舍那佛千遍不堕锯解地狱

如来功德大圆明由如朗月出群星
但念能除多种罪锯解无由敢用君

日念药王药上菩萨千遍不堕铁床地狱

菩萨真名号药王铁床更用火烧烊
直饶造业如山重但念真名免众殃

黑暗地狱

日念释迦牟尼佛一千遍不堕黑暗地狱赞曰

持斋事佛好看经积善冥司注姓名
更诵弥陀一千遍自然黑暗显光明

截膝地狱

大藏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受五戒二百五十戒威仪具足戒不听饮酒犯波罗提目义若犯即入地狱」迦叶白佛言「酒亦无命如来何故戒酒为苦」佛告迦叶「汝好谛听舍婆提国有尪崛摩罗为饮酒昏乱淫匿其母杀戮其父母即与外人共通担刀害之是故今日戒酒为苦」又告「槃陀女为人沽酒死堕地狱受形[言*去]身长三尺两耳闭塞复无两目亦无鼻孔下唇褰哆手无十指脚无两足皆由沽酒况饮之人若劝比丘酒者堕截膝地狱其中力士将其刀剑截其两膝强劝比丘酒者受如是苦

大藏佛说《华鲜经》

尔时佛告迦叶「谛听□吾当为汝说□□□□如有人□遇□□□□□□□在□狱□□□□□□□□□心念□□□□□□□是之人是在□□□□□夫在于比闻多□□□□念大乘□□□□□□□日生乐为□□□□□」迦叶白佛言「受佛戒□□□饮酒」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即非凡夫若饮酒者或父不识子或子不识父或兄不识弟或弟不识兄或夫不识妻或妻不识夫或姊不识妹或妹不识姊或不识内外眷属善男子现前颠倒何况未来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得發无上菩提心

铁围山阿鼻地狱

大藏经云佛告迦叶「若比丘披我法衣者一不听饮酒二不听食肉三不听嫉妒心四不听作不净行善男子若受大乘大般涅槃若住一劫不听食肉」迦叶白佛言「食肉者堕何地狱」佛告迦叶「食肉者堕阿鼻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支过通彻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枷铁锁铁扭铁械担火烧之卧之在上肉乾焦烂受其大苦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又莫更食犹如浊水□之明珠以珠威□□□□□□烟云除月□□□□□□悔亦复如□

饿鬼地狱

大藏经云迦叶菩萨而白佛言「破斋者堕何处地狱」佛告迦叶「破斋者堕饿鬼地狱其中饿鬼长五百由旬其咽如针头如太山手如龙爪朝食三千暮食八百一呼三万绕其太山犹如须弥担火烧之犹如绯色驱破斋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复□□□□形更受

铁轮地狱

大藏佛言若食□食或裹幞□食与父母兄弟师长朋友妻子眷属未来世中堕铁轮地狱左腋右□铜灌口若食斋者亦复如是

刀船地狱

大藏经言佛告迦叶「一切众生养鸡者入于地狱」迦叶白佛言「养鸡者何故入其地狱」佛告迦叶「□□□□三百□□□□□百五十鸡自作□□百三十是故主□□于地狱一切众生□鸡者心生大慈□□有罪若为利肉所□是故主人入于地狱」迦叶菩萨白佛言「实如圣教实如圣教如此众事皆当有告作贼之人亦当有□□」佛告迦叶「一切众生若当作贼堕刀船地狱纵广八百由旬其中有钉方长四寸□贼人入中颊其筋骨是名大苦」迦叶白言「珂佩四器皆亦不听我等声闻亦复如是

镬汤地狱

大藏佛言

各名自家造恶业不是诸佛没慈悲
身落三涂遭痛苦信者一念自合知

铁轮地狱

大藏佛告迦叶「抢兔之人堕铁轮地狱方丈万钉间无空处一切众生煮肉者堕镬汤地狱其中有水其下有火持火烧之溃溃乃沸驱煮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炙肉之人堕铁床地狱斩肉之人堕挫碓地狱杀生之人堕鍪戟地狱其中铁面昼夜铜铁造其鍪戟身中一丈刃中四尺望胸而撞背上而出杀生之人亦复如是故说诸法开示一切众生

粪秽地狱

大藏经云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食肉者不觉不知不闻不见若当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父食子肉或子食父肉或兄食弟肉或弟食兄肉或姊食妹肉或妹食姊肉或夫食妻肉或妻食夫肉食肉之人□食父母眷属肉譬如父□□作牛羊转□□□节是其父一切众生心即颠倒咬□□□咬父骨若饮血者即饮父血食肉愚人亦复如是智者思□

大藏经云

迦叶白佛言「食肉者堕何处地狱」佛告迦叶「食肉者堕粪秽地狱其中有粪乃深万丈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驱出转轴始转一匝遍体万钉刺破此身支过通彻是其大苦五百万世无有出期」迦叶白佛言「如来若说法时一切众生为受不受」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年已八十贫穷孤老后生一子极其怜悯一手把金一手把饭二团俱授如过与子婴儿愚𫘤不识其金而取其饭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我悯一切众生犹如慈父众生而悉舍去□作礼奉行

祖师说法塔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
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大藏佛说《华鲜经》云

佛告迦叶「假使有人国城妻子遍满三千世界金银亿万持用布施不如有人能断酒肉假使有人造浮图塔庙如稻麻竹苇及《大涅槃》《华严》《三昧》十二部经如说修行百千万分不如其一善男子不食肉者现世菩萨即非凡夫

天堂也广地狱也阔不信佛言且奈心苦
吾道苦中求乐
众生乐中求苦

大藏佛说护口经

大藏佛说护口经云有一饿鬼丑恶身出猛火口出蛆虫脓血诸衰臭气通彻支节火起卒声号哭罗汉问曰「汝宿何罪今受如此苦」鬼曰「吾往恋著资生悭贪不舍出言粗恶偏眼恶视自持豪强谓长不死造无量恶业今悔无及宁以利刃自截其舌仃劫至劫甘心受苦不以一言诽谤他善以我形态诫诸众等善护口过勿妄出言受饿鬼身经数千劫备受楚毒我此命终复如地狱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受如此罪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善恶无报天地有私

〔录文完〕

〔附〕

藏外石刻文献——书在整理大足宝顶山石刻经文偈颂之后

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东北15公里处是饮誉中外的大足石刻中的大型石窟之一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顶山石窟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皊年间(1174-1252年)由名不见经传的大足僧人赵智凤承持唐末四川柳本尊创立的瑜伽密教倾平生之力募化集资有总体构思营建的一座以大小湾为中心于方圆五里左右的古道旁凿结界像被誉为完备而別具特色的密教石窟道场今为国人注目海内外佛学家关注

宝顶山造像的显著特色之一是变像与变文并举龛刻经目经文偈颂文字数以万计由于社会历史变迁等因历史文献无一著录迨至五十代陈习删编撰《大足石刻志略》八十年代初编撰《大足石刻总录》虽然著录了少部份经偈文但由于龛高大加之石刻文漶难识录文讹脱多在所不免故至今无一科学的录文供读者研究參考

宝顶山龛刻经偈颂文是佛典失载不可再得的一份佛教文化遗产然经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蚀有些已漶蚀殆尽为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近年来组织人员进行勘查搭架进行测量拓片照相就地考订文字获得前所未有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有幸得參加主持这一工作今将部分龛刻经偈颂整理奉献给《藏外佛教文献》并请方家教正

通过搜集整理宝顶山石窟偈颂文偌大一座石窟至今仍未發现一刻纪年造像或一件道俗乞佛造像愿文然龛刻经偈颂文字却数以万计各处造像题材内容相互呼应图文并举格局统一大佛湾数千躯造像题材无一重复内容前后辉映这无不显示出赵智凤「请苦七十余年」统一营造的特点

赵智凤大足米粮裡(时含宝顶山)人五岁为僧十六岁西往成都云游在弥牟镇柳本尊道场——圣寿本尊院学法「三昼」既还承持其教择宝顶山开宗传教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声言「诸佛菩萨与我无异」当时「声势之盛轰动朝野」至今朝廷大员府州官员题留在石崖上的墨迹犹新今审视宝顶山造像及其镌刻经偈颂文除柳本尊赵智凤像及《护口经》外无一不据自佛藏但又无一不打上赵氏印记而有別于佛典这里仅就本文所涉经偈颂文作点滴探析小佛湾是赵智凤为欲入真言门的信徒而设立的戒坛坛台前立三级四方《祖师法身经目塔》塔身除龛刻佛像外遍刻「佛说十二部大藏经」目今尚残存五百多目造像龛刻经文多可以在塔刻经目中找到经名可见赵氏刻经持之有故恐因龛窟崖面有限故多择其要义刻石今审视大佛湾所刻经文就非原文全录而似节录笔者不习藏经仅就一孔之见与石刻对照所见无不有异但要义吻合且更简明通俗疑为赵氏删繁就简再撰而后刻石其表现手法所见有五

1.修改个別字句之作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孝养品》中须阇提太子誓言「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于无上道」赵氏把其中第二句「在」改为「于」字把第四句改为「退失菩提心」遍刻石窟各处及他在「牧牛图」「地狱变」中的说法像旁

2.删繁就简突出经典主旨之作赵氏幼年即以孝著闻他在刻写佛世行大孝经文中总是把与孝无直接关连的情节冗繁的文字删去图文并重地突出佛行大孝如「释迦佛为来世众生设化法故担父王棺」图刻经碑刻第7至9行按《净饭王般涅槃经》应是四天王自天界下来赴丧齐跪地云「唯然世尊愿听我等担父王棺所以然者我等亦是佛之弟子亦复从佛闻法意解得法眼净成须陀洹以是之故我曹宜担父王之棺」石刻经则改撰为「四天王众皆共举丧白佛言佛为当来不孝父母者故以自身担父王棺我等是佛弟子从佛闻法得须陀洹是故我曹宜担父王之棺」较文献经文言简意赅按经典云释迦佛执香炉行棺前但图刻佛像肩负「王棺辇」顶上刻「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亦与文献经文异但却给道俗展示了一幅释迦佛行大孝的动人情景的画面

又如石刻「释迦因地雁书报太子」按《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说的是波罗奈王膝下善恶二友太子入海取宝故事善友得宝恶友刺其目窃宝回国假言善友死善友后被他国所获其父母思念双目失明遗言传书得悉遣使他国讨还善友回国释放恶友取其埋藏宝珠令父母双目复明石刻经文则完全删去了恶友情节直言善友取宝滞留他国得雁传书回国持珠令父母双目明净如故可见赵氏镌刻的石刻经文更显示佛历世奉亲至孝

3.浓缩文献经文要旨为偈颂之作审视观经变龛「十六观」偈颂即似此类之作如「水观」按《观无量寿佛经》云「见水澄清亦令明瞭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水映彻作琉璃想见琉璃地下有金刚七宝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意千日不可具见名第二观」全文二百多字而石刻仅20字「禅心成定水坚住即寒冰一片常清净光明直下生」较文献言简意明加之有像示范使学者一目了然笔者未读《法句经》石刻这些偈颂是否出于此经请读者正

4.按藏经立目撰著与宝顶山这座「佛国世界」相应的经文石刻《大藏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即是其例笔者浅见该经目有三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仁王护国经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然则这三部经中都难得见石刻《经》文中字句若与同名目的《中华大藏经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比较藏经分卷上中下共二万余字石刻仅234字藏经说的佛国大千世界的故事佛说法教化降伏诸药叉及鬼神等石刻《经》不泛言大千世界事开门见山即云「金罡宝山一寸土地一树丛林戒定永充宝山香灯」不许「九十六种天魔外道鬼怪精灵妄起贪𩡤谋妒盗心遵依佛戒同护持者现受吉祥富贵长寿果」反之则「立受不𦍙贫穷短命报生遭王法死入阿鼻这显然是赵氏借重「佛说」而撰著的保护宝顶山这座「极乐国土」的经文虽然与藏经所涉范围及事大异但「异途同功」当是赵氏从实际出發的创见

5.赵氏自撰经偈颂文例举如下

一是位地狱变下岩祖师说法塔右下刻《大藏佛说护口经》查小佛湾塔刻「十二部大藏经」目中无此经目《中华大藏经》中亦未寻见此经名视经文内容碑刻部位不从属那一地狱从用语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无报天地有私」颇与守护大千国土经出于同一手笔疑为赵氏皏佛名的撰著亦为佛藏添了新页

二是偈颂文在这方面较经文多刻位小佛湾祖师法身经目塔第二级祖师法身像旁的「本师大愿热铁轮里打觔斗猛火炉中打倒悬伏请世尊作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刻位在地狱变祖师说法塔旁的「天堂也广地狱也阔不信佛言且奈心苦吾道苦中求乐众生乐中求苦」刻位在父母恩重经变龛中的「三千条的律令不孝罪为先天网无逃处常应悔在前」「知恩者少负恩者多」「刑法诸骂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这些在前人译撰的经偈颂中不多见观经变刻「普劝持念阿弥佛」颂词疑亦是赵氏的著作以上浅识若无大误宝顶山石刻经偈颂除赵氏自撰外无一不据自藏经但又多进行改撰成为宋人撰刻的藏外又一石经宝顶山石刻经偈颂无论是赵氏自撰的或是改撰的它与石窟造像一样其共通特点是面向世俗为世俗而作为世俗所用把弘扬佛教根置于深厚的世俗群众之中这当是赵智凤审时度势的明见故在佛教由唐盛走向宋衰的过程中在唐末柳本尊创立的瑜伽密教几乎绝响的南宋世布道尚能达到「德洽远近莫不皈依」从而中兴其教并凭借民众之力建成中国石窟史上最后的一座大型石窟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佛教优秀文化遗产这是赵智凤实践其「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的明证惜释史失载宝顶山石窟造像及龛刻经偈颂为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佛藏文献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课题笔者限于条件力难深究谨将其整理奉给读者研究


校注

「念」原碑漫漶据文意补 「陀佛」原碑漫漶按文意补 此段文字刊刻在装置碓啄的木杠面上 此段文字竖刻石碓啄上 「义」应为「叉」之误 [言*去]应为「讫」之误 此处约残2行字 「各名自家」四字依稀可辨
[A1] 挟【CB】侠【藏外】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地狱变经文偈颂
关闭
地狱变经文偈颂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