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诵
〔题解〕
《小诵》是巴利三藏中经藏《小部尼伽耶》的第一经,其中包括四文五经。四文即四种短小诵文:《三皈文》、《十戒文》、《三十二身份》和《问沙弥文》,五经即五部短小经典,《吉祥经》、《宝经》、《户外经》、《伏藏经》和《慈悲经》。所有这些诵文短经原来散在长部、大品、经集等其它三藏经典中,把它们摘选出来合编为一部是为方便初出家或初习佛法者习诵之用。《小诵》中包含了佛法最基本教义,意在指明沙弥修习佛法的主要内容。由于此经既包含了基本教义,又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因而在广大信众中也广为传习,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中,于普请、庆典、丧葬等仪式中都要诵读此经。五世纪的著名僧人佛音,曾认为小部之名的由来得之于第一经《小诵》之名,但后来的学者多反对此说,因为从《小诵》的性质可断定它是较晚近的纂集,而小部的其它经典的形成远远早于此经。本译本依据斯里兰卡国家佛教部监制出版之僧伽罗文巴利三藏翻译。
〔译文〕
那牟.薄伽梵.阿罗汉.三藐三菩提
一、三皈文
- 我皈依佛。
- 我皈依法。
- 我皈依僧。
- 再皈依佛。
- 再皈依法。
- 再皈依僧。
- 三皈依佛。
- 三皈依法。
- 三皈依僧。
二、十戒文
- 我受持不杀生戒条。
- 我受持戒不与取戒条。
- 我受持不非梵行戒条。
- 我受持不妄语戒条。
- 我受持不饮酒戒条。
- 我受持不非时食戒条。
- 我受持不歌舞观听戒条。
- 我受持不涂饰香粉花鬘戒条。
- 我受持不坐卧高广大床戒条。
- 我受持不受取金银钱币戒条。
三、三十二身份
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肺、大肠、心肌、小肠、肠膜、腹中食、粪便、胆、痰、脓、血、汗、脂、泪、油、唾液、鼻涕、关节液、尿、脑。
四、问沙弥文
何云一?一切众生依食而住命也。
何云二?名、色之谓也。
何云四?四圣谛之谓也。
何云五?五取蕴(色、受、想、行、识)之谓也。
何云六?六处(眼、耳、鼻、舌、身、意)之谓也。
何云七?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之谓也。
何云八?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谓也。
何云九?九众生居(人天、梵天、极光净天、遍净天、无想天、四无色天)之谓也。
何云十?十支具足阿罗汉之谓也(正见具足、正思维具足、正语具足、正命具足、正业具足、正精进具足、正念具足、正定具足、正智具足、正解脱具足)。
五、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住。时初夜已过,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问佛:
佛即以偈答曰:
六、宝经
七、户外经
八、伏藏经
九、慈悲经
小诵经终
【经文资讯】《藏外佛教文献》第 W05 册 No. ZW05n0045 小诵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12-2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藏外佛教文献》所编辑
【原始资料】方广锠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