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施无遮道场仪
〔题解〕
《广施无遮道场仪》,中国僧人所撰典籍。著者不详。卷数不详。宋代大理国阿咤力僧用科仪。
本科仪无题名,内容不见于历代大藏经。现标题为整理者拟名。本科仪为佛教密宗无遮道场仪文,是研究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早期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与《大黑天神道场仪》一样,于1956年8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凤仪北汤天董氏宗祠發现,背面抄有大理国写本宗密撰《圆觉疏》,现藏云南省图书馆。详情见《大黑天神道场仪》题解。
整理本先据云南省图书馆藏缩微胶片抄录,后用原本校正。无校本。
〔录文〕
(前残)
崇津于□□□□胜善,普利刹尘,俱蒙良因,速□果位。充满天地水府,遍周过现未来。紫白红尘,顿见上乘虚奥;黄花翠竹,遥观大密绣球。清白无变,器情不二。是以香焚柏子,灯点兰膏。念念恳祈,孜孜激切。恭叩十方宝辇光临,总相慈尊,尽一念以虔诚,将五轮而投地。祛除热恼,端靖身心,向下勤殷,沾需礼请:
诸佛如来部
佛母莲花部 真智金刚部 诚心仰请秘密会上,遍法界中 法性毗卢佛(愿垂哀悯,受请供养。) 法王释迦佛 帝释因陀罗 (愿垂) 摩诃迦罗天 二乘二权众哀悯,广施无遮,受请供养。
上来礼请八位圣众,已沐云临。伏愿天心遥鉴,慧耳遥闻,放白毫光,当空寂照,与我檀那,消灾消难,延福延祥。此日今时,受诸供养。
莲花捧足降临来
加持献宝花座真言 净金轮座真言
散花供养
上乘智广,万行因圆,非空非色,示心宗□□□□□融地□□坛宝□法侣云臻,宜成馥郁天花,妙供十方觉相。是花也,清香遍界,吟艳无尘生。回掌上之阳春柳,本胸中之造化。枝枝般若,叶叶真如。警来则楚汉霞飞,散处则蜀江锦乱。人天普泽,花果同时。众等虔诚,敷扬妙偈:
加持散花真言 升座字母 普贤法施
守护结请本尊仪当演
中印教门,垂甘露,润色身,慧命上垂,乘法施禅悦,□香积珍馐。十方三世诸佛之加持,六道四流众生之受领。该行散食法事,先诵金刚咒文。夫五位金刚,气形忿怒而护人护法;本尊圣像,相貌端严而利物利生。色恣赫赫冲太虚,体态堂堂动大地。勇除外道,慈济含灵。净身口意,业根断,消烦恼法。应化性体,指示菩提。
加持五金刚真言 本尊诸位真言
加持咒水
绕池妙水,元自一勺之多;密教真言,最乖半字之少。盂胜相地,花布如天。名为甘露之王,称作法身之佛。体犹冰雪,应化鸳鸯袈娑;心乃运池,胸藏卍字明镜。六道沾时阶十地,四生沐处契九天。同证三藐三菩提,了明无为无上道。
加持药叉真言 甘露水真言 诸部真言
五智花敷
花开五智,心花微妙布五方;果结三身,性果圆成契三部。气运金木水火土,根清眼耳鼻舌身。轮分地水火风空,位定中东南西北。智豁五佛,理合一真。
加持
广施无遮
物人莫大,以饮食为先,养资身命;教法莫大,以密言最上,利济冥阳。伽耶山有麻米之仪,香积国供禅悦之喜。阿难梦回,然则三斛普施;调御乞饭,食则四众□从。是以不凭广施无遮法食,焉能普资有情生灵?诸佛开加持密咒法门,使一粒遍十方之大;众生蒙赈济甘露法乳,令一滴沾万有之多。五音九族宗亲,六道四生佛子。饥虚蒙六味波罗密,渴恼沾八德甘露浆。食者资慧命法身,了无生无熟之藏;饮者润真心妙体,□不垢不净之原。大密加持,上乘法施。涓涓甘露沾法界,粒粒伊蒲布大千。
加持诸部真言
密宗究竟
金刚左伽,以名八角之轮坛;钩索锁铃,而结四方之疆界。轮敷本尊,座具疆界。定大圣域门,乃秘密中围。是瑜珈坛𡒌,混融凡圣,交感俗真。三摩嵯三摩耶,佛母金刚之极乐;又座与又座请,众生诸佛之威仪。警觉圣贤,了明闻见,教外別传。
加持化轮坛四钩请些摩嵯警觉本尊些摩耶□…□
虚凝妙刹
虚凝妙刹中,感三千大千之圣贤;湛寂大空里,包百亿万亿之神灵。不分三部十方,宁论四乘之地。见闻感格,知觉来临。五体投地,一心奉请。
加持毗喏钵底真言 本尊真言
沥水供养
法水灌浇于法食,粒布十方;真言念诵于真乘,字资万有。献香花灯涂食之供,净眼耳鼻舌身之根。赞叹振铃,歌谣出杵。上圣云临海会,下凡雾集香汤。所陈需物当运心,外供养时内供养。但念梵音宜专意,理圆融处事圆融。
界趣圣神
尽天地水,恒沙国土之神祇;穷畜鬼人,刹尘幽冥之界趣。有情含识,无限冤亲。上彻虚空,下穷水际。遥闻感格,远见来临。
加持十方神真言 诸神真言 龙神真言 沥水内五供养真言
召资下凡鬼趣
总分六道,各具一乘。称惟饿鬼,无名之变身体,□其众生,有讳之呼种形。三十六部幽魂,闻召而雾集;八万四千饿鬼,知摄而云趋。咽喉开通,气形端净。各乘甘露之法食,同关六道之业门。自即皆發菩提心,咸蒙解脱;从此顿明本自性,总悟真空。
召请三十六部真言 施六道真言
發心勤力
开發三心,凭三种而修大善;竭勤二力,仗二门而□食缘。精进菩提,广大之端;大愿大悲,财食之贡。□伸念诵,以□幽明。
加持皈依三宝真言 弹指伍佛 本尊真言
赈济法食
□□无遮法食,所请有情,周遍普沾。飞腾罗刹,飞□□旷野鬼神,未受者令受,未足者令足,思食者受食,思水者受水,思火者受火。饥者与食,渴者与饮,冥者与光,寒者与温,热者与凉,贫者与财,苦者与乐。尽虚空界,无边遍匝,受一点者,得甘露味。既得沾者,所有罪障,悉皆消灭;一切苦恼,终不著身。善心增多,恶心自除。欢喜快乐,寿命长远。早超苦海,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次愿上承佛力,發广大心,下为有情,起无遮会。周遍法界一切含灵,为大施主,结大食缘。或是千生父母,万劫子孙,上下六亲,尊卑九族,良朋善友,债主冤家,各坐本因,沦溺三界。未离苦者,愿今离苦;未得乐者,愿今安乐;未發无上菩提心者,愿今發心。已發心者,愿早成佛,愿早成佛,愿早成佛。
复愿一切圣众,起慈悲心,庇护施主□等家内,穿凿举动,误犯灵祇;移改兴工,错犯神祠。年运筭尽,伏望延龄,或祚寿命,哀怜还久;冀诸佛之赞祐,蒙众生之密扶,长幼远序于欢忻,阖门当于康吉,祸难□送于千里,福禄转庆于一门,谷稼仓库而添益,□□匮箧而满盈,家宅绝瘖疴之疠,仆隶无劳瘟□□。□□强胜而滋繁,苗稼登实而丰熟。所作称□,愿得成就,无诸灾障。回施有情,共成佛道。
一心皈命礼常住三宝
加持發菩提心真言 四业法诸部真言
普伸忏悔
凡夫识昧,恻度圣贤。虽遍周而未能普沾,周恐留滞,招无尤罪。或修行之此心,奔散于尘寰;或禅想之时意,起非于妄境。仰凭十力,有漏罪除;翘望三贤,烦恼障灭。悟真空八正之理,得无为于三密之中。在生而福智自圆,来世则道果成就。利益群品,沾者四生。共脱沦沉,永出苦海,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一心皈命礼常住三宝
加持忏悔罪业真言
回施礼別圣贤
□□□□净大圆镜内,本无去,以无来。真如实相门□□□□□而有□虔修菲供洞格华颜。荫宝盖而□□场,统金轮而兴佛事。然则具足三时启请,观宣最上加持,珍馐遍满于含生,法食普沾于蠢动。罄阵恭恪,惧有阙遗已□□□□□慈悲致使阖门室家,庇荫神祇护祐□□□□□□□□□光光檀灰而余烬。乃是香花分道,将启斋筵;楼阁乘空,咸归本土。伏愿万有千流蒙饶益,了明自性乾坤;四生六道尽超升,总认本来面目。然后修斋善信、合道场人,绵筵百载之洪庥,允协四时之福庆。千祥萃集,万善
(下残)
〔录文完〕
校注
「□」,底本无,据文意补。 「乖」,底本作「乘」,据文意改。 「胸藏」,底本作「藏胸」,据文意改。 「眼」,底本无,据文意补。 「位定」,底本作「定位」,据文意改。 「波」,底本作「般」,据文意改。 「別传」,底本作「传別」,据文意改。 「凝」,底本作「疑」,据文意改。 「感」,底本作「交感」,据文意删。 「谣」,底本作「媱」,据文意改。 「理」,底本作「琁」,据文意改。 「言」,底本无,据文意补。 「啖」,底本作「敢」,据文意改。 「□」,底本无,据文意补。 「瞻」,底本作「胆」,据文意改。 原稿为悉昙体梵文,今改写作拉丁体。下同。 「钱」,底本残,据文意补。 「旷」,底本作「扩」,据文意放。 「令」,底本作「领」,据文意改。 「受食,思」,底本残,据文意补。 「正」,底本作「证」,据文意改。 「愿今」,底本难认,据文意录文。 「□」,底本无,据文意补。 「觯」,底本作「三觯」,据文意删。【经文资讯】《藏外佛教文献》第 W06 册 No. ZW06n0054 广施无遮道场仪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12-2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藏外佛教文献》所编辑
【原始资料】方广锠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