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十斋日

〔题解〕

《地藏菩萨十斋日》又名《玄奘法师礼拜逐月有十斋日》《每月有十斋日》《大乘四大斋日》中国人所撰佛典作者不详一卷

本文献乃敦煌遗书中很短小的一类写本严格地说它并不属于佛藏经律论的任何一个部分只是僧俗佛事活动所使用的一种斋仪其内容叙述在每月的十个特定的日子中有哪些天神下界巡检在这些日子中应念诵哪些佛菩萨之名如此称名持斋可不堕何种地狱以及可免罪多少劫此经虽小但在古代社会中广泛流传并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大足石窟宝顶大佛湾著名的第20号「地藏十王地狱变」中极关键之十地狱部分所刻的铭记就是此《地藏菩萨十斋日》至少也是以此为来源的

敦煌遗书中此类写本甚多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连同两个藏文本总数可达十七号加上大足石刻本则总计为十八种法国学者苏远鸣曾对敦煌遗书中的《地藏菩萨十斋日》作了非常认真的研究但只罗列了十一号写本且未注意到此经在石窟造像中的存在也没有按类型模式分析该文献诸异本之间的关系根据笔者最近研究该斋仪虽然极为简短但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多种异本变化繁杂并因其表现形式不同共出现四种不同的标题即《玄奘法师礼拜逐月有十斋日》《每月有十斋日》《地藏菩萨十斋日》《大乘四大斋日》整理本根据不同标题乃至诸种文本内容的不同将包括石刻本在内的诸种文本分为六个系统八个异本这对研究该文献的形成及演变以及同类斋仪在流传过程中的演变想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献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亦未为历代经录所著录日本《大正藏》第85卷曾依据敦煌遗书录文但因所依据仅斯2568号一号故未能反映该文献的全貌

在此将诸异本分別录校整理整理本的底校本情况如下

第一系统

录文一底本北京大学图书馆D.074号无校本

该本形式最为简单从中可见「某日某某神下」模式斯2567号与伯3795号《大乘四大斋日》之中也含有此种模式但内容与北京大学此本有不同故不作为校本处理

第二系统

录文二底本斯4175号无校本

录文三底本伯3809号

校本甲斯2565号

斯2565号与伯3024号原为同卷后被撕裂分藏所抄为《佛说金刚经纂》其中斯2565号抄录部分录有地藏十斋日的内容今将这一部分作为校本详可參见《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所载《佛说金刚经纂》

第三系统

录文四底本上海博物馆第48号

校本甲斯5541号

校本乙斯2143号

录文五底本斯6897号无校本

斯6897号虽与录文四形式较近但每句后面多出一些禁除感官之欲及除罪数劫的辞句是比较特殊的一本应予注意

第四系统

录文六底本斯2568号

校本甲伯3011号

校本乙斯4443号(尾缺)

校本丙斯5892号

校本丁北图發七号

此外法国藏 P. t. 941 号为藏文本英国藏 Ch. 9Ⅱ. 17 为古藏文音译本这两种写本也应属于这一异本系统此次未參校

第五系统

录文七底本斯2567号

校本甲伯3795号

第六系统

录文八底本大足宝顶第20号中石刻本无校本

除了上述诸本之外敦煌遗书种还有若干与本文献相关的资料如斯6330号与斯5551号形态与《地藏菩萨十斋日》不同故不作为參校本详情请參见附文《关于〈地藏菩萨十斋日〉》

〔录文一〕

  • 月一日童子下
  • 八日太子下
  • 十四日伺命下
  • 十五日五道大神下
  • 十八日阎罗王下
  • 二十三日大将军下
  • 二十四日岁命稽
  • 二十八日太山府君下
  • 二十九日四天王下
  • 三十日梵天王下

〔录文完〕


校注

苏远鸣《敦煌写本中的地藏十斋日》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391—429页 《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D.074号内为《佛说阿弥陀佛经》与每月十斋日和十二名佛文其彩图八刊有十斋日等内容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地藏菩萨十斋日
关闭
地藏菩萨十斋日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