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经佛名卷上
〔题解〕
《诸经佛名》,印度大乘佛教经典。二卷。译者不详。
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三世存在著无数个佛,这些佛均有救度功能。念诵他们的名称,便可以得到这些佛的护佑,各类《佛名经》由此产生。早期出现的有些《佛名经》乃将散见于诸经中的众多佛名汇总而成,本经亦属此类《佛名经》,故名「诸经佛名」。
从现有材料看,《道安录》没有著录该经。本经最早著录于《出三藏集记》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僧祐在该失译杂经录的序中说:「祐总集众经,遍阅群录。新撰失译,犹多卷部。声实纷糅,尤难铨品。或一本数名,或一名数本。或妄加游字,以辞繁致殊;或撮半立题,以文省成异。至于书误益惑,乱甚棼丝。故知必也正名,于斯为急矣。是以讐挍历年,因而后定。其两卷以上,凡二十六部,虽阙译人,悉是全典。其一卷以还五百余部,率抄众经,全典盖寡。」而《诸经佛名》二卷,正是僧祐著录的26部二卷本之一。也就是说,僧祐对本经持肯定态度。
《出三藏集记》称《诸经佛名》为失译,但并没有交代它的翻译年代。其后法经等人所撰《众经目录》卷二「众经別生」收入此经,称「是诸经所出,既未见经本,且附斯录」,也没有说明它的年代。但费长房撰写《历代三宝记》时,将该经收入《历代三宝记》卷一三之「入藏录」,并将该经作为后汉失译,著录在卷四,称「既涉年远,故附此末」。由此看来,费长房当时可能得到了该经经本,且认为该经应是后汉时译出。
费长房的著录,为后代道宣、靖迈、法佺、智升等经录学家所继承。但智升撰写《开元释教录》时,未能找到这部经典。所以,智升一方面继承前代经录学家的观点,将该经典作为失译著录在卷一的后汉录中,一方面又把该经著录在卷十四的「別录中有译无本录」中。所谓「有译无本录」,著录的都是虽然没有找到经本,但智升认为应该寻访入藏的典籍。
综上所述,《诸经佛名》很可能出现在东晋道安之后,南北朝梁僧祐以前。但费长房判定它为后汉失译,这一说法被后代经录学家所继承。由于这部典籍乃汇总诸经中佛名而成,所以曾经被经录学家视为「別生」,虽则如此,历代对它的真实性、权威性并无怀疑,并曾入藏。但智升因没有找到经本,不得不将它列入「有译无本录」,「冀望名贤,共垂询访」。
在此应该指出,智升虽然没有找到经本,但还是尽力对这部经典进行考订。他提出,这部《诸经佛名》可能就是《不思议功德经》。
《不思议功德经》,又名《功德经》、《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早期为二卷,后来又出现四卷本,两种卷本同时流通。最早亦为《出三藏集记》卷四所著录,为失译经典。但此经典从未遗失,始终收归入藏。至今仍保存在传统大藏经中。现以敦煌本《诸经佛名》与传统大藏经中的《不思议功德经》相比较,可知实为两种不同的经典。因此,智升的上述推测是不正确的。
该经在智升时代,未能寻本入藏,此后也再未见著录,但幸而在敦煌藏经洞中保留一个残本。该残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号为BD06264号,首残尾存,有尾题,作「诸经佛名卷上」。从形态看,应为5-6世纪之南北朝写本。长3米多,存174行。存有佛名计数。按计数统计,卷上应有佛名1445个,则全经总计收入佛名3000个左右。这在当时,应该属于规模中等的佛名经。不过,考察现存敦煌遗书本上的佛名计数及实际抄写的佛名,偶有不符之处。如从1100佛到1200佛,应该抄写100个佛名,实际衹抄写50个,故敦煌本似有脱漏。
本经虽名《诸经佛名》,但没有说明经中所列佛名的具体出处。现经中有些佛名,如「无量寿佛」,可在其他汉译佛典及一些《佛名经》中找到;有些佛名,如「甘露山佛」,可在某些中国人撰著的佛教典籍中看到;还有些不少佛名,如「广德夜光佛」、「具三昧身佛」则无论在汉译佛典、还是中华佛教撰著,均找不到出处。这些佛名究竟来源于何处,尚待考证。
无论如何,在敦煌藏经洞發现了当年智升寻本未获的古代写经,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衹發现BD06264号一件,因此,既无法缀成全经、全卷,亦无法作进一步的校勘、补正。虽则如此,本经的發现,对我们研究中国佛教信仰性形态的产生与演变,研究《佛名经》的形成与形态,乃至研究各种《佛名经》的嬗衍,均具有较大的价值。
现将整理本的底、校本介绍如下:
- 底本:BD06264号。
- 校本:无。
〔录文〕
- (首残)
- 智□…□
- □…□
- 师子智光佛
- □…□
- 功德光幢佛
- 智日幢佛
- 月宝莲华身佛
- 智云光佛
- 功德光佛
- 普明净月佛
- 庄严盖妙音佛
- □□□智照佛
- 法界慧月佛
- □…□电光佛
- 善鼻妙香佛
- □…□佛
- 甘露山佛
- 法海雷音佛
- 无坏智音佛
- 觉空电光周罗佛
- 月光白豪相云佛
- 圆面净慧佛
- 善觉智华光佛
- □炎山妙德王佛
- 广德夜光佛
- □…□幢佛
- 具三昧身佛
- 胜宝光王佛
- 现普智光佛
- 炎海门灯佛
- 离垢妙音王佛
- 无等功德佛
- 胜幢佛
- □…□臂佛
- 本愿净月佛
- □…□实智灯佛
- 法上妙音佛
- 明净妙德藏王佛
- 乘幢佛
- 法海莲华佛
- 广解脱光佛
- 得净智眼佛
- 悲华经
- 三百一佛
- 莲华尊佛
- 日月尊佛
- 娑罗王佛
- 宝藏佛
- 尊音王佛
- 不可思议功德王佛(一千一百)
- 宝光明佛
- 宝尊音王佛
- 无量寿佛
- □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佛
- 善住现宝山王佛
- 普现佛
- 普贤佛
- 莲华尊佛
- 法自在丰王佛
- 光明无垢竖香丰王佛
- 智刚吼自在相王佛
- 智藏尊音王佛(一千同名)
- 增相尊音王佛(一千同名)
- 善无垢尊音王佛(一千同名)
- 离怖畏尊音王佛(一千同名)
- 善无垢光尊音王佛(一千同名)
- 日音王佛(五百同名)
- 藏尊王佛(五百同名)
- 乐音尊王佛(五佛同名)
- 日光明佛(二佛同名)
- 龙自在佛(四佛同名)
- 离恐怖称王光明佛(八佛同名)
- 离音光明佛(十佛同名)
- 音声称佛(八佛同名)
- 显露法音佛(十一佛同名)
- 功德法称王佛(九佛同名)
- 不可思议王佛(廿佛同名)
- 宝幢光明尊王佛(四十佛同名)
- 觉知尊想王佛
- 不可思议意佛(七佛同名)
- 智藏佛
- 智山幢佛(十五佛同名)
- 智海王佛(五十佛同名)
- 大力尊者王佛(三十佛同名)
- 山功德劫佛
- 清净智勤佛(八十佛同名)
- 尊相种王佛(九十佛同名)
- 善智无垢雷音尊王佛(百佛同名)
- 胜尊大海功德山力王佛(八十佛同名)
- 无上菩提尊王佛(四十佛同名)
- 知觉山华王佛(二佛同名)
- 功德山知觉佛(二佛同名)
- 金刚师子佛(二佛同名)
- 持戒光明佛(二佛同名)
- 示现增盖佛(二佛同名)
- 无量光明佛
- 师子游戏佛(三佛同名)
- 无尽智山佛(二佛同名)
- 宝光明佛(二佛同名)
- 无垢智慧佛(二佛同名,一千二百)
- 智慧光明佛(九佛同名)
- 师子称佛(二佛同名)
- 功德通王佛(二佛同名)
- 雨法华佛(二佛同名)
- 造光明佛
- 增盖山王佛
- 出法无垢王佛
- 香尊王佛
- 无垢自佛
- 大宝藏佛
- 力无障碍王佛
- 自知功德力佛
- 衣服知足佛
- 得自在佛
- 无障碍利益佛
- 智慧藏佛
- 大山王佛
- 日力藏佛
- 求功德佛
- 华幢枝佛
- 众光明佛
- 无痴功德王佛
- 金刚上佛
- 日法相佛
- 尊音王佛
- 坚持金刚佛
- 珍宝自在王佛
- 坚自然幢佛
- 山劫佛
- 雨娱乐佛
- 增益善法佛
- 娑罗王佛
- 遍满大海功德王佛(二佛同名)
- 智慧和合佛
- 智炽佛
- 华众佛
- 世间尊佛
- 忧昙钵华幢佛
- 法幢自在王佛
- 旃檀王佛
- 善住佛
- 精进力佛
- 幢等光明佛
- 日智步佛
- 海幢佛
- 灭法称佛
- 坏魔王佛
- 众光明佛
- 出智光明佛
- 日慧灯佛(一千二百五十)
- 安隐王佛
- 智音佛
- 幢摄取佛
- 天金刚佛
- 幢幡庄严王佛
- 无胜智佛
- 善住意佛
- 月王佛
- 无胜步自在王佛
- 娑邻陀王佛
- 师子步王佛(八十佛同名)
- 那罗延无胜藏佛(五十佛同名)
- 聚集珍宝功德佛(七十佛同名)
- 光明藏佛(三十佛同名)
- 分別星宿称王佛(二十佛同名)
- 功德力娑罗王佛(二佛同名)
- 微妙音佛(九十佛同名)
- 日梵增佛
- 提头赖咤王佛
- 莲华香释称尊王佛(千佛同名)
- 光明炽诸王佛(六十佛同名)
- 莲华香力增佛(三十佛同名)
- 无量功德大海智佛(二佛同名)
- 阎浮阴佛
- 功德山幢佛(一百三佛同名)
- 师子相佛
- 龙雷尊华光明王佛(一百一佛同名)
- 善趣种无我甘露功德王劫佛
- 离法智龙王解脱觉世界海眼王佛(千佛同名)
- 阿閦佛
- 金华佛
- 龙自在尊音王佛
- 宝山佛
- 日华佛
- 火香王佛
- 须曼那佛
- 持戒王佛
- 善持自佛
- 梵增益佛
- 阎浮影佛
- 富楼那佛
- 胜妙佛
- 宝山佛
- 海藏佛
- 那罗延佛
- 尸弃佛
- 南无尼佛
- 觉尊佛
- 憍陈如佛
- 师子力佛
- 智幢佛
- 佛音声佛
- 尊胜佛
- 离世尊佛
- 利益佛
- 智光明佛
- 师子尊佛
- 寂静智佛
- 难陀佛
- 尼拘罗王佛
- 金色目佛
- 得自在佛
- 乐佛
- 宝胜佛
- 善目佛
- 梵善乐佛
- 梵仙佛
- 梵音佛
- 法月佛
- 示现义佛
- 称乐佛
- 称增益佛
- 端严佛
- 善香佛
- 眼胜佛
- 善观佛
- 摄取义佛
- 善意愿佛
- 胜慧佛
- 金幢佛
- 善目佛
- 天泓佛
- 净饭佛
- 善见佛
- 毘琉璃幢佛
- 毘楼博叉佛
- 梵音佛
- 功德成就佛
- 有功德净佛
- 宝光明佛
- 摩尼珠佛
- 释迦文手佛
- 音尊王佛
- 智和合佛
- 胜尊佛
- 成华佛
- 善华佛
- 无怒佛
- 日藏佛
- 尊乐佛一千三百五十
- 日明佛
- 龙得佛
- 金刚光明佛
- 称王佛
- 虎光明佛
- 相光明佛
- 那尼轮佛
- 智成就佛
- 香王佛
- 娑罗王那罗延藏佛
- 火藏佛
- 无垢灯出王佛
- 宝盖增光明佛
- 毘婆尸婆
- 尸弃佛
- 毘沙婆佛
- 金山王佛
- 拘留孙佛
- 伽那迦牟尼佛
- 迦叶佛
- 弥勒佛
- 师子佛
- 光明佛
- 坚音佛
- 快乐尊佛
- 导师佛
- 爱清净佛
- 那罗延胜业佛
- 楼至佛
- 宝月佛
- 师子吼相尊王佛
- 诸摄根净目佛
- 世间尊王佛
- 离恐怖围绕音佛
- 华敷日王佛
- 火光明佛
- 宝盖光明佛
- 世间光明佛
- 智华无垢竖菩提尊王佛
- 百功德佛
- 破烦恼光明佛
- 断爱王佛
- 日藏光明佛
- 不思议日光明佛
- 胜日光明佛
- 香莲华佛
- 无垢功德光明王佛
- 日藏佛
- 乐自在音光明佛
- 智日佛一千四百
- 龙自在佛
- 金刚称佛
- 光明佛
- 日藏佛
- 自在称佛
- 不可思议王佛
- 大功德藏
- 佛光明音相佛
- 安和自在见山王佛
- 知像佛
- 眼净无垢佛
- 无忧功德佛
- 法自在师子游戏佛
- 道自在娑罗王佛
- 师子吼王佛
- 八臂胜雷佛
- 珍宝藏功德吼佛
- 火藏佛
- 星宿称佛
- 功德力娑罗王佛
- 妙音自在佛
- 娑罗胜毘婆王佛
- 光明自在佛
- 妙音自在佛
- 宝掌龙王佛
- 雨音自在法月光明佛
- 宝山佛
- 胜光无忧僧音智藏佛
- 称黄佛
- 遍藏佛
- 梵华佛
- 势进佛
- 法灯勇佛
- 胜音山佛
- 称音王佛
- 梵音王佛
- 离热恼增毘沙门娑罗王佛
- 坏诸魔佛
- 娑罗王佛
- 大力光明佛
- 莲华增佛
- 旃檀佛
- 弥楼王佛
- 坚沉水佛
- 火智大力佛
诸经佛名卷上
〔录文完〕
校注
《大正藏》第55卷第21页中栏。 《大正藏》第55卷第125页中栏。 《大正藏》第49卷第55页下栏。 《大正藏》第55卷第626页上栏。 參见《大正藏》第55卷第483页下栏。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三百一佛」,原文如此,疑有讹误。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 「幢」,底本作「憧」,据文意改。【经文资讯】《藏外佛教文献》第 W10 册 No. ZW10n0080 诸经佛名卷上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6-03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藏外佛教文献》所编辑
【原始资料】方广锠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