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菩萨经

〔题解〕

《照明菩萨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一卷作者不详

本经最早著录于《法经录》卷二列为「众经偽妄」其后《仁寿录》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贞元录》卷二八均著录为偽经故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现知敦煌遗书存本经1号原为李盛铎旧藏卷首钤有「敦煌/石室/秘笈/」印卷末钤有「李盛铎/合家眷/属供养/」印原件现存日本大阪某企业家日本京都大学羽田亨纪念馆存有照片

松本荣一的《敦煌画的研究》最早涉及本遗书他指出「观经变相的未生怨因缘图相」的出典是《照明菩萨经》矢吹庆辉也曾有所论及2000年落合俊典在敦煌藏经洞發现百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介绍了日本京都大学羽田纪念馆所藏《羽田亨博士收集西域出土文献写真》中收集的《佛说照明菩萨经》指出本经是中国撰述经典撰于五世纪初到六世纪后半期之间是净土教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从构成看本经无流通分估计也没有序分不符合传统经典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段结构从思想看本经属于忏悔罪障严守戒律求福生天的人天教范畴落合俊典教授依据照片考察后指出该遗书卷轴装卷残尾全全卷存10纸207行

本稿初稿發表于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仙石山论集》第一号(2004年9月第79~113页)题为《李盛铎旧藏〈照明菩萨经〉翻刻解题》此次發表按照《藏外佛教文献》的体例要求重新修订

整理本底校本如下

  • 底本羽田纪念馆《羽田亨博士收集西域出土文献写真》中存有原件照片但因未能直接获准摄影故所用为落合俊典录文本
  • 校本

〔录文〕

(前残)

香请道人□□□□□
□□□□□□□□□□
□将便唤佛闲便求魔神
□□□□□□□□□□
□□阎罗王平章罪福人
□□□□□□□□□□
□鬼牵将去何时得来还
□□□□□□□□□□
□不受五戒谁知我苦辛
□□□□□□□□□□
经八难苦皆由此尊经
□□□□□□□□□□
常自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便以□□□□□□众
佛道叵思议方便随宜说
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
譬喻当得解引汝至涅槃
一切声闻众皆于身中见
是诸菩萨等谓我有偏亲
中好明珠不妄授与人
照明得此珠前身有因缘
佛语照明言「众生可易度
答言「不可度
「以何因缘故
「可羞不可羞不可羞而羞
我今见如是
佛言「何以故日夜恒怀愁
「菩萨身如镜悉见世所有
诸佛智如水洗却烦恼垢
一切诸尘劳净除无复有
能于诸经中此经最第一
吾念世无常人生要当老
盛去日衰羸形枯如百草
忧劳百病生坐起怀烦恼
吾欲畏是故出家行学道
沉没在欲中何时当得道
如人不钻木今可得火不
如人不受戒为得人身不
佛言「不可得

佛言「意从心生何以故智从心灭

佛言「心转作意意转作识用是心意识故转相入间前转入眼眼转入耳耳转入鼻鼻转入口口转入身身转归心是以万物皆从心生观还净亦从心生

「学地行者须陀洹人得一数禅生四梵天斯陀含人得二随禅生四光天阿那含人得三止生四净天阿罗汉人得四禅生六妙天以是义故学得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其法若此是真实法种种因缘信解善哉善哉无虚妄也

「十八不共法者一谓六波罗蜜二谓八圣道三谓四等心凡此十八事不与声闻罗汉辟支佛同故言十八

佛语照明菩萨言「善男子六十二见何等是也

照明答言「六情三转三六十八不知苦不知习为廿历三世为六十不知尽不知道为六十二见

佛言「善哉善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是经名随喜者得几所福

阿难答言「甚多无量无不可思议凡夫愚人为浊爱所逼造作众恶依因饮食及以女色诸结恼热造作众恶身口意恶所集三业三世所作恶业不善今于佛前诚心忏悔所作恶业悉皆灭尽无有遗余所有地狱饿鬼畜生不闻其名何况眼见世世所生常得见佛闻法奉众安隐快乐即得涅槃常乐我净安隐无为善哉善哉无虚妄也

欲重宣其意以偈报言
「杀生还自杀世世累劫怨
受罪短命死还作畜生身
或复作牛马被鞍穿鼻牵
偿其宿责咎永不闻佛名
五戒服人身觝突堕畜生
眼见善恶事故作众罪行
愚者观其身智者观其因
亦如种五谷皆由于前身
今身贫穷者前身是富人
所以得此报皆由种行因
惜谷不自食惜物不作衣
欲望得盈苌悭贪惜与人
一旦无我身闘乱后头人
强健不作福复不肯持斋
羞不肯礼佛死则入泥梨
影曲身亦曲身直影曲难
惜物不自与何况世间人
死入地狱中是故世世贫
忍辱得端正嗔恚得丑陋
悭贪堕贫穷布施得大富
复见饮酒人今世其身痴
行步似醉者语言不成辞
死堕地狱中皆由前身时
坐守财物死真实是大痴

照明菩萨重白佛言「我等若得闻是经者将来获得六通三明及八解脱亦复非是声闻罗汉心力所及智力所知非佛智力无能知也声闻罗汉力不所及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经者七日七夜转读此经终不虚也今世后世不见地狱饿鬼畜生何以故闻此《照明经》故

阿难白佛言「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

佛语阿难「所以然者应病付药而得服行

阿难重白「是事不然何以故如来等心不应差別

佛言「是事不然众生不平故我不平以顺众生故无违逆

照明菩萨白佛言「往昔阿阇世王有害父之罪今于佛前發露忏悔得灭罪不

佛言「得灭

「何以故

「往昔洴沙王治国无有太子即召相师问曰『夫人何时当有身体』相师瞻曰『山中有一坐禅道人命终精神当来入夫人腹中化作太子』王闻是语即时遣人断道人粮得早终道人有神通力预知王意『我今为王现作死相』化作白兔在王东园里王将人民士众捉得白兔复未死方便杀之即勅锻师锻作铁钉钉兔四足及头鼻口兔即病钉而死精神便来夫人腹中化作太子十月以满而生太子长大置立受位太子将从绕城游观回来入城即作恶念共诸臣密生恶计即捉父王掷著狱中不听饲食提夫人以夫情重蜜涂身衣使不人见白守狱者『听我入中』狱吏即听而入便解身衣以手拔簪削蜜与王王得蜜食眼目精明夫人白王『未死之间虽在狱中称佛名字而礼』洴沙王用韦提夫人语在狱中礼佛阿阇世王问狱吏言『狱囚何似』狱吏答言『狱囚平安但见随时狱中礼佛』『临渴穿井不解时急』阿阇世王即召锻师锻作铁钉钉王额上及两手掌并两膝头于是洴沙王不得礼佛病钉而死

佛语阿难「天下万物无不报者作善得善为恶受殃思之念之恶不可作

色白无过雪色黑无过漆
人贵无过王味贵无过蜜
此照明经者经中最第一
十二部经中照明经第七

照明菩萨重白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寿命等不

佛言「佛性同寿命不等何以故汝闻我寿命长短不可思议性同行异亦不可思议若欲知者我今语汝四大海水可知滴数无有能知世尊寿诸须弥山可知斤两无有能知世尊寿命虚空分界尚可知尽无有能知世尊寿命一切大地可知尘数无有能知世尊寿命若欲知者其事亦难非声闻罗汉等学地行者心力所及智力所知若欲知者亦不可思议非佛智力无能知也

照明菩萨重白佛言「一日作恶佛亦知之一日作善佛亦知之

「我今教汝方便作善莫如常时不受我教方便作恶是则大痴我念汝等何日忘之如母忆子无有息时佛念众生亦复如是

佛语阿难「此经难闻若未闻未见《照明经》时如民失王如囚在狱如病难差如渡失船如母失子如子失母如鹿失群如鱼失水如男失妇如女失夫如寒失火如贫失衣如弥猴失树如犊子失母如是种种何日忘之是以之故思之念之佛念众生亦复如是

照明菩萨重白佛言「如来常住法僧亦然不可思议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明六通及八解脱一切种智靡所不达如来身者是真金刚无所畏亟如师子王或有邪魅魍魉谁敢谁当九十六种虽有是力亦不能当如来身者譬如松柏不畏雪霜冬夏不变始有精光如来如日出外道如雪霜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及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得闻此《照明经》者如民得王如囚出狱如病得差如渡得船如母得子如子得母如寒得火如贫得衣如鱼得水如鹿得群如男得妇如女得夫如弥猴得树如犊得母如远行得归如是种种思想心莫忘之佛念众生亦复如是

「方便具足思想修道一无所犯适其所愿即得涅槃常乐我净谁能知之唯佛知耳声闻罗汉力所不及

四部之众皆言「善哉善哉

「愿闻愿见《照明经》者世世所生常得见佛闻法奉众皆大欢喜六根清净身心常安眼耳鼻舌六根众相具足面貌端正手足濡软无有一事不好之相何以故皆由得闻《照明菩萨经》故

佛语阿难「人心不同或贩肉自活衒卖女色如是之人皆莫亲近或有猎师枉杀众生死入地狱永不闻法如是之人亦莫亲近若有智慧了达诸经深解妙义如是之人皆应亲近若有利根智慧聪明如是之人皆应亲近若有问难随义而答『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能解此者如是之人皆应亲近

「远恶知识亲近善友则是大利如人举镜自照面像了了分明如来见诸众生罪福亦尔如人作福如影随形作者而得不作不得如人在水上见水中月照明菩萨见佛性亦如是

照明菩萨白佛言「颇有人说此经中虚妄罪生诽谤不

舍利弗言「无虚妄也

佛言「云何方便语况复余人不虚妄也

「世尊前言『汝等出来当与三车』今不见一岂可非是世尊生妄语乎

佛言「不也何以故我欲将汝入于涅槃离苦难故以是因缘无有虚妄我今为欲利益世间故说若得闻是《照明经》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八难苦恼之处眼亦不见耳亦不闻闻者生天何况自读转教余人

佛告照明菩萨言「善男子我今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也我先所许羊车鹿车大牛之车犹不虚妄何以故令得解脱始知真实无虚妄也

照明菩萨对曰「我今无有威德势力虽得闻是甘露净法心不希取一豪之善一餐之味

照明白佛言「三乘虽多不如一乘得近如来入如来舍共如来宿肩所荷负得至涅洹适其所愿

照明菩萨重白佛言「自知心小少智无方应物乐著小乘不能了达菩提正果不能自度何能度彼唯佛智力乃能度也

「复见十住菩萨名字第一發意第二持地第三应行第四生贵第五修成第六行等第七不退第八童第九了生第十补处是为十住菩萨之名若得闻是十住之名者复解十住义数解十住义数者即是菩提更无有也

佛语照明言「汝从何方来
照明答「世尊从于下方来
始经十余年是诸四众等
未曾见我身所将家眷属
皆于身中见其数满十者
余悉不能知
粟果成天地芥子盛须弥
神力得如是故号不思议
粟果喻眼睛僮儿喻芥子
能盛诸城墎及诸城内里
芥子相容时方便亦如是
譬如大数法亿兆京柹垓
若解此数者壤沟涧正载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无不从是生
法喜以为妻慈心以为女
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照明菩萨重白四方「四佛世尊
东方阿閦南方宝相
西方无量寿北方微妙声
此四如来隐形不现
拥护四方国主人民
称我名者我皆拥护
南阎浮提西俱耶尼
北郁单越东弗于逮
此四天王各有名字
北方天王毘沙门
东方天王提头頼咤
南方天王毘留勒叉
西方天王毘留博叉
是四天王各领一方

佛语照明菩萨言「善男子我今教授真实要法汝等深思细念勿妄宣传我知汝意无令漏失

佛言「我授汝二百五十戒三千威仪二百五十戒者色有五阴痛痒亦有五阴思想亦有五阴生死亦有五阴识中亦有五阴五五二十五五阴若有身本若有十事合为二百五十事计内外合为二百五十戒是五百事转相入间前转入眼眼转入耳耳转入鼻鼻转入口口转入身身转入意如是六门各有五百五六合为三千威仪

「此事不可妄授与人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其子病愈父母亦愈佛语众生亦复如是

照明菩萨白佛言「色非常色何以故色性自空非色灭空受想行识本性亦空乃至无有文字语言道断是真入不二法门谁为是色色既无根彼此俱无岂不虚也

佛说照明菩萨经

〔录文完〕


校注

松本荣一《敦煌画的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昭和十二年第45~59页 矢吹庆辉《鸣沙余韵解说篇》第二部岩波书店昭和八年第71~81页 落合俊典《李盛铎旧藏〈照明菩萨经〉探赜》载《佛教育和学术净土学研究》第23~32页2001《羽田亨稿「敦煌秘笈目录」简介》载《敦煌文献论文集》辽宁出版社2001年第91~101页 「烧」据残痕及《妙好宝车经》「烧香请道人」句补 「人」据残痕及《妙好宝车经》「烧香请道人」句补 「将」据残痕拟补 「便求魔神」据残痕及《妙好宝车经》「求魔神」句补 「阎」据残痕及文意补 「鬼」据残痕拟补 「不」据残痕及《妙好宝车经》「不经八难苦」句补 「便以」据残痕拟补 「众」据残痕补 「结」疑为「髻」之误 「可羞不可羞不可羞而羞」原文如此疑「羞」或为「度」字之误 「止」底本作「正」据安世高译《大安般守意经》「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改參见《大正藏》第10卷第166页A栏 「止」底本作「正」据文意改參见上条校记 「止」底本作「正」据文意改參见上条校记 「无」底本残据残痕及文意补 「杀」底本作「煞」下同不出注 「觝突」底本作「[角+(烈-列+(口*了*又))]责」《妙法莲花经马明菩萨品》谓「十善得生天五戒服人身十恶堕地狱低突堕畜生」(參见《大正藏》第85卷第142页下栏)文中「低突」脚注称亦作「抵突」或「抵突」又道世《法苑珠林》引《树提伽经》谓「何物服人身五戒服人身何物堕畜生觝突堕畜生」(參见《大正藏》第53卷第680页上栏)辛嶋静志教授认为本遗书「[角+(烈-列+(口*了*又))]责」两字应为「觝突」之误今从之 「顺」底本作「㥧」据文意改 「望」底本作「忘」据文意改 「韦」底本作「违」据文意改下同 「漆」底本作「柒」据文意改 「佛」底本无据文意拟补 「寿」底本作「受」据文意改 「亟」原文如此疑为「惧」之误 「夷」底本漏据文意补 「正」底本作「政」据文意改 「童」底本作「重」下有「∴」号据《菩萨正业经》改《菩萨正业经》谓「第一發意第二治地第三应行第四生贵第五修成第六行登第七不退第八童真第九了生第十补处」參见《大正藏》第10卷第499页下栏 「睛」底本作「精」据文意改 「柹垓」底本作「润陔」据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三改 「壤沟涧正载」底本作「沟襄满正载」据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三改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三「数量篇」第十六上云「数皆从一增至十也谓一一百一千洛叉子亿也度洛叉兆也俱胝京也未陀柹也阿庾多垓也大阿庾多壤也那庾多沟也大那庾多涧也钵罗庾多正也大钵罗庾多载也」參见《大正藏》第54卷第1106页中栏又见《孙子算经》「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柹万万柹曰垓万万垓曰壤万万壤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參见《微波榭丛书》所收的唐李淳风注《孙子算经》上卷第2页下段 「导」底本作「道」据文意改 「痒」底本作「庠」据文意改 「想」底本作「相」据文意改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照明菩萨经
关闭
照明菩萨经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