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志卷四

住持

按本寺住僧自开山禅师而下千余年闲茫无可攷 本朝百数十年闲凡祖堂有位及有功于寺载在万年簿有名号可攷者略加叙次录之余无攷者仍阙之其有散见各条者无论是住持与否悉附载焉但能略载其兴建之绩而于俗姓里居受具道行各事迹皆不能详葢各住持西归建塔者祇三人又未有塔铭刻语录者祗一人又別无著述是以邈无攷稽姑存大略以俟博闻者追忆而补所未备焉

明义智厚禅师

晋开运三年开山(见本寺记略)

按各房追荐先师皆以明义宣教厚法师为开山始祖今首列于此各房不复备载

真俊 真杰 如懃 如懋 如宪 如慧 如德 明心 明京 明朗 觉逸 明晓 海嵩 惠谌 智楠 海瑞 智桂 觉远

右十八人俱见万历丁酉钟铭称本山比邱不知其孰为住持及是何僧职名不可没因并列之内如德又见磬铭

存如师

南房山主崇祯戊寅里中屠玉存舍地七分零存如师就地募建禅堂三闲

四航超海和尚

系福严长房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世在本寺为中兴第一代康熙丙申年里人吴岐生吴道深诣石门敦请来主席參者多至千余指安禅接众净律为常整大殿剙大悲阁及禅堂方丈库房斋堂宿云堂柴房圊房以次而成壬寅六月退院雍正乙巳复主席师生于康熙壬寅八月廿二日圆寂于雍正戊申四月一日世寿六十有七塔院在扇子地普同塔西南居中面清宫港有语录一卷板藏寺中

按塔左右旧多荫木久贤住寺日判卖与人今无存矣(按语录为侍者普兢编皆师住石门福岩余杭龙泉及艮山崇福时法语)

懋华师

西北房僧康熙丙子年殿堂坍颓捐金二十两兴修

霁远师

懋华之徒康熙戊寅懋师病卒至丁亥岁师约同七房各捐金二十两兴造完功

明沧师

中房僧胜瑢之师康熙壬寅年因造大悲阁将已地内贴近客堂之左基地一分七厘归寺取用其条粮仍自户输纳

胜瑢师

中房僧康熙辛卯兴建殿宇七房师皆殚力师更倍力于工作

以上四人俱系房僧今以其有功于常住因详列于此

荫寰培和尚

康熙壬寅十月主席雍正乙巳春退院

匡源洪和尚

传临济三十四世本寺第三代

静山相和尚

传临济三十四世本寺第四代乾隆甲子年修葺大殿塔院在四航和尚之左

晚枫翘和尚

传临济三十四世塔院在四航和尚之右

鉴开照和尚

真如奇和尚

俱传临济三十四世

善化孝和尚

传临济三十五世本寺第六代

普怀权和尚

传临济三十五世住龙居寺往来本寺

宏传芳和尚

传临济三十五世

会文源和尚

传临济三十六世

普见严和尚

传临济三十七世

融通和尚

自四航和尚主席厯传门人世守传至融通渐见衰落

广瑞和尚

融通之后有广瑞和尚住持重加修葺寺后地埂周植松樟麻栗杂树百余株至今茂荫

以上二人并见乾隆四十八年公议单

巨根和尚

耳通庵僧曾住本寺乾隆辛未恭迎 圣驾蒙赐佛像碑搨

大能源和尚

传临济三十五世乾隆丁丑主席

道宏和尚

又号导鸿龙居寺普怀和尚法嗣传临济三十六世乾隆乙未年主席殿宇佛像焕然一新住持三载交法弟道本代摄三年己亥复住

道广莲和尚

传临济三十六世

心一通和尚

传临济三十六世元系永济庵僧与其徒道昌曾同修崇福与有力焉

此语据道昌自述

自求和尚

自道宏住持之后无力撑持于四十八年二月(癸卯岁)开元并不请命自请自求和尚进院以致四祖门下众师要究开元之罪并请自求手卷查系受怡堂和尚之传亦从石祖之法根本一脉六可暂摄三年众皆欢允特请六房檀那开单交代至四十九年三月(甲辰岁)会文交与立权和尚接手(是年六月雨耕收)

此条见公议交单

雨耕润和尚

南房僧传临济三十七世乾隆甲辰年主席劝缘铸铁炉

际元和尚

与雨耕和尚同募铁炉

以上二人并见铁炉题名

久贤达圣和尚(弥勒殿额作达权)

传临济三十八世乾隆辛亥正月雨耕容照两和尚交久贤主席劝募檀那周端书發心重建斋堂等处嘉庆戊午圆寂

稑润彻和尚

嘉庆戊午六月主席行梆立关劝缘重建大殿辛酉正月殿工未毕退院

玉山真源和尚

乌程县人出家孝丰广济庵稑润法嗣嘉庆辛酉正月主席立志久住以期振兴坠绪百废具举

各房山主

丛林之兴废全视各房为盛衰故各房兴盛则寺可终不废而各房之兴又全恃有道行者以维持之庶可经久不绝则各房山主之贤者顾可没而不书乎兹不能详攷祇就各房住僧岁时顶礼之先师录而存之以备攷云

南房

古彰玠 竹亭懋 文宇桓 存如周(已见住持)恬然𥡥 勉庵旭 碧溪濂 道生敩 巨华瑛戒宾岩 杰峰 碧峰冈 玉溪琳 美中琇 纳庵伦

东北房

寅庵升 东林珩 养心杰 幼心愈 月泉奇 云峰㵰 瑞芝兰 宗如本 静安悰 德明儒 瑞华明 尔昌顺 能通贯 量海仑 启祥和 文学和 松崖山

西房

大用成 天香芝 一山森 东明旵 楚山瑞 圆中镜 韦庵儒 无心志 静岩晓 秀峰远 敬岩嵩 茂林楠 信斋谌 天然福 观心定 见如昭 我元慈 数元一 朴先绮 妙元微 省愚觉 一如性 旭先煜 灿章珂 德初虔 明达洪 恒宣云 天益仁 能高相 皓成周 豁然舟 晓闻信

按静岩晓秀峰远敬岩嵩茂林楠信斋谌疑即大殿钟铭所列之明晓觉远海嵩智楠惠谌也今未能臆定附识于此

西北房

怡泉㫤 松坡慧 月亭朗 竹庵俊 筠山德 本庵迁 静云时 本元戒 嵩隐岳 妙宗英 恒在修 明怀炌 慧高点

按题门有状元额为沈廷文立乃妙宗之俗家姪也

中房

古彰明 适中逵 天泽恩 玉山润 玉庵瑢 大坚铠 寿山仁 小山懃 爱山暹 华峰山 天香桂 明斋谏 自然裕 益心宗 通元茹 继山文 心庵瑞 心宇梁 宾斋诚 隐然绶 明心富 连如贻 辅元正 体乾修 越凡煃 瑞云𬰏 宪章屾 悦山宏 明沧浮 胜瑢宾 天如清 大宗真 元中庆

按古彰明 胜瑢俱已见前

西南房

圣益 维成 巨峰 建宗

附录

实彰

号紫松祝发于东郊崇福寺

选僧宏法实彰预其数明年

扬州天宁寺后常往来武林与报国楚木善所著诗文语录名山房敝帚录梓行

按东郊即艮山门外自临江乡以南与庆春清泰两门接壤皆可谓之东郊也

悟明

东城天妃宫僧乾隆辛亥助功德画佛像三尊曹王十轴行素堂周羊氏重装

檀护

按丛林有檀护佛法所赖以兴也杭郡东乡俗勤耕织居人天性慈善男女多精信佛法一村之中钟鼓之声不绝他郡所不及也崇福寺檀护助寺兴修者屡矣而故籍无稽兹据记忆所及广询耆宿并近年善举约略记之然善信众多难以备载览者勿讥其遗漏焉

宋思山

万历甲午复整寺宇

蔡廷檀

万历丁酉劝缘铸钟

按钟铭不止此一人因倚壁尘积不能拂拭摹录举一以槩其余

玉存

讳尔绶崇祯戊寅舍地七分零建禅堂

吴容庵

讳君荣先世详见前康熙丙子殿堂坍颓兴造未遂而病笃命嗣子继志完工

吴岐生

恒甫次子嗣容庵为后康熙辛卯兴各殿宇工未毕而卒

吴道深

恒甫子岐生兄康熙戊戌秋议复整大殿曰弟功宜续父志当遵与季弟两姪完其事

按季弟字阶三两姪字西林仲皋

沈天生

康熙壬寅劝众房换地

按中房公议劝换地者不止沈天生一人名已详前兹举一以槩其余

刘元明

事迹无攷

吴西林

讳颖芳号临江乡人其用于佛事则称名树虚岐生长子读书善诗多著述有临江乡人诗四卷刊行尤研究内典著唯识论文释二卷又即其论中条例指授学者谓之五要须知论释之外更有劝所缘缘论释因明入正理论后记因明正理门论各一卷东城余庵僧莲印西城慧安寺僧超尘各受其书传之常与超尘来寺中讲论超尘闲止宿焉乾隆丙申与施焕章同募修弥六阁卒后长孙出云次孙琅圃弟仲皋之子有孚并善继先志常住多资其力陈嵇元山尝过崇福寺追忆西林先生有诗云

居士布金地 一声秋磬踈 禅心风动后 空腹树焚余(寺中银杏树自焚) 片石文难得 东林社已虚 临江遗泽近 指点意何如

施焕章

乾隆丙申募修弥六阁

翟美怀

岁助斋粮供众

杨尔迪

岁助斋粮灯油

唐仲周 宋宪章 徐良臣 祝君發 屠搢坤 赵武公

俱时有乐施

俞民瞻

乾隆庚申助大殿石柱二根遇有修建复乐为捐助

俞汉文

讳起凤捐助天王殿铺砖

吴隆昌

讳文林乾隆癸丑与周端书汤明贤同建关帝等殿其子正华亦善体父志踴跃助捐姪士鼇字六擎姪孙启存字心田乐善相继无倦色

周端书

讳凤超与继室羊氏同修善果修建自关帝殿外若斋堂重建之功尤伟详见达圣斋堂记中凡寺中题行素堂者皆其功德也

祝广伦

同室沈氏法名永达皈依佛法广伦殁后捐资助寺追荐冥福

按自屠玉存以下二十一人报本堂有长生位

屠文英

讳宪臣玉存子康熙庚子同男仲源泓源立舍书拨地得半价入寺建九闲楼雍正丁未文英题额禅堂犹存文英生五子第四子讳潮字日升生二子长右昌字巨川次右珍字大用巨川子舜风大用子履端凡遇寺内有修建之事谋虑经画无不尽心尽力葢自玉存公舍地以来施功德于寺者五世于兹矣

周辩

乾隆甲辰助铸香炉

董得春 董象春

乾隆乙巳舍地八分归寺为业(近扇子地)

沈海云

乾隆己酉舍地七分零归寺为业

汤明贤

乾隆癸丑助建关帝等殿

章谦六

乾隆庚申助大殿石柱

陈邵

同室俞氏乾隆庚申下菩萨立关劝缘时首捐重赀为众缘倡

沈怀宗

陈俞氏乐输之时劝缘之力为多

杨建侯同室吕氏

赵峻昭同室赵氏

当道宏住寺募缘振兴之时杨赵二宅各捐重赀内外工作及一切什器储备无吝色

郑汉章

李锦章 孙茂昌 章大有 张圣和

凡遇寺内有劝募营办之事诸人皆不辞劳悴欢喜成就绩不胜书

王泰甫

粜籴以营什一乐善好施有子名棫号芃潭能缵承父业暇则力学善书寺中联额遗迹极多年未三十而卒里人至今深惜之

崇福寺志卷四

重建崇福寺碑记

杭州素号佛地伽蓝院寺庵刹之盛甲于他郡钟鼓之声相闻金碧相望名僧硕师代有其人然皆出江湖山墅之闲其东则无闻焉城东之古寺有三曰月塘曰殊胜崇福其一也年月浸久皆败坏不可收拾基址秽蔓僧徒奔散名不扬于人为寻胜者之所不到康熙癸亥崇福重建至雍正乙巳厥功大成主寺四航和尚道风嘘咻僧俗一时趋赴恐后近附远徕罔不响应士大夫往往从而翱游周览赞叹忽若创得学徒行僧横担望东而行如家有归于是崇福遂为名精蓝与湖山诸胜刹埒峙东西按县志崇福始于后晋天福年中兴废岁月弗可考最后为明永乐时所治迄今三百年矣栋宇不庇佛坐草中里人吴翁过之恻然心动谋与同志成之会得疾不起疾革诫其仲子曰吾志欲重建崇福今病如是已矣尔能就吾愿乎仲子曰惟力所能敢不严命是承乃以后三年之冬首捐银若干视材督功巨细以躬不懈不苟厯二寒暑成大殿前殿山门若干楹廊房重屋耳房内宇若干椽瓴甓堦戺悉治墙壁悉饬法像悉光朱碧煤垩飞走之采悉新厨灶厕凊悉洁床几凭坐𥁠㼜金当箕匕备用之物悉具既成而迎四公于福严奉为寺主至之日城野男女坌集香花塞道梵吹之声隐振十余里登堂说法人人挹光饮声扶服树领皆大欢喜具出意望外众固以知崇福之大有兴也居未几传述赞叹四方倾动时大雄山亦有崇福寺名甚著人称小崇福以別之小崇福之名奋起于吴越而学徒之来者袂接踵及地陿不能容至假宇居习四公嘅然曰兹崇福虽古寺开堂自予始不为万世之业无以报佛祖恩今学徒多借居而远来之行僧过者无所专宿法堂禅堂斋堂方丈尽狭隘不足以發观瞻迪道德心吾为始任可辞责乎乃大会僧俗语之故谋募建造时寺基无余地附寺悉诸房僧居有建造必先移诸房功重费大众咸惊然素伏师德不敢迕及募书四出众施流委其徒某某宣其劳里人吴长公沈居士佐其勤房僧既徙九宇重建斋堂带侧前起法堂悉为重屋以贮徒众爽亢整净惟其固不惟其华始雍正某甲子至某甲子落成于乎非如来之广大何以兴废基振法门非四公之道风动人何以誓宏愿启信心非耆善之至诚亦何以成兹伟功哉三者合而崇福兴岂偶然乎四公讳超源某县人吴翁讳钧其子长讳道深仲讳岐生沈居士讳遇春恐后人无考缀缉其事而书之者仲之子颖芳也复系以颂曰

维佛慈悲牖众生 普周四海玄教行
龙象庄严崇浙杭 新标百尺城东乡 瓦砾蔓草今道场 幡幢金朱昭辉光
渤海善成施果成 大知识来横海鲸
捧拂宣阐微妙声 法雷一震群梦惊 邪蘖菀枯智性萌 百川注壑波澜清
继功次第搆恢宏 更千万年无圮倾
踵我道躅坚化城

右文见翟氏灏艮山杂志朱氏文藻所辑寺志未载当时似未上石也按咸湻临安志城东有两崇福院一在艮山门外一不系某所县志谓庆春门外难消埠有崇福院殆即不系某所之院也惟两院一建自雍熙一建自开运吴氏记引县志崇福寺始于后晋天福年中又四公讳超源某县人按寺志作超海疑均误耳

光绪乙酉新秋附刊此文因记丁丙


校注

[A1] 圮【CB】𡉏【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崇福寺志(卷4)
关闭
崇福寺志(卷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