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集下

题径山大觉禅影堂

超然彼岸人 一迳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 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 𦾔里化犹新 谩指空中影 谁言影似真

寄澄慧大师

我昔曾为径山客 至今诗笔余山色 师住此山三十年 妙语应须得山骨
谿城六月水云蒸 飞蚊猛捷如飞鹰
羡师方丈氷雪泠 兰膏不动长明灯
山中故人知我至 争来问讯今何似 为言百事不如人 两眼尚能看细字

逰径山寺

众𡶶来自天目山 势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 金鞍玉镫相囬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 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五气 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 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窓暖足来朴楃 夜钵咒水䧏蜿蜒
雪眉老人来扣门 愿为弟子长叅禅
迩来废兴三百载 奔走吴㑹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 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偶见浮海蜃 落日下数投村鸢 有生共䖏覆载内 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 每到𡩖䖏𠰥安便
嗟予老矣百事废 却寻𦾔学心芒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 欲看细字销残年

𠕅逰径山寺

老人登山汗如濯 到山困睡呼不觉 觉来五皷日三竿 始信孤云天一握
平生未省步难险 两足贯曾行荦确
含晖亭上望沧溟 凌霄𡶶头抱南岳
自爱丝杉青丝乱 谁见玉芝红玉琢 白云何事任来往 明月长悬无晦朔
塚上鸡鸣犹忆钦 山前舞凤遥徴璞
雪窓驯兎元不死 烟岭孤猿苦难捉
从来白足傲死生 不怕黄巾把刀槊
榻上双痕凛然在 剑头一吷谁能角 嗟我昏顽晚闻道 与世龃龉空多学
灵水先除眼界花 清诗为洗心源浊
骚人屡欲遥竞病 禅老但喜闻剥啄
此生更得几囬来 从今有暇无辞数

凌霄庵

𡶶头非尘寰 一舎谁所茇 轩眉玉霄近 挼指沙界豁
万山纷累块 众水渺聚沫 来云触石 去鸟墯烟波
向无超俗 兹路讵可越 偕行木上座 同我证觧脱

倾盖亭

万山离立翠云幢 袅袅移闻晚炊香 山下行人尘扑面 谁知世界有清凉

题径山寺楼

落日苍范水 扪星缥缈楼 神光来烛夜 寿木不知秋
海内五𡶶秀 天涯双径㳺 爱山吾欲住 哀病𡞸乗𣴑

题径山寺

翠拔群山外 连天势未休 云迷飞乌道 两出古龙湫
僧在深云㝎 香和杳霭浮 人间逰不到 壹殿自清秋

哭径山涂毒禅师

岌岌龙门万衲倾 翩翩只履又西行 尘侵白拂䋲床泠 露滴音松卵塔成
遥想𠕂来非四入 尚应相见话三生
放翁夙欠修行力 未免人间怆別情

送僧上径山东 妙喜老子

大士昨来闻出世 阿师今日又登途 杖头倘有开田地 寄我山头一纸书
半幅全封一字无 莫嫌者也及之乎 还将昔日芭蕉语 写作王公十道符

径山天开圗画

幽涧泻泠泠 千𡶶叠翠屏 晓云开混沌 远水接沧溟
松影捶禅榻 苔衣上净瓶 尘中夣不到 争欲买丹青

径山冬日

东西两径幽 𡻕晚得周㳺 壑雪隂存在 溪云涷不浮
鸟惊樵斧重 猿挂𣗳枝柔 怕有梅花𤼲 因行到水头

径山寺三题(喝石巌 菖蒲田 𣗳王)

皓首来迎宴坐师 山灵易地致俱胝 要知弘法囬天力 但看精诚裂石时
一径藓苔春寞 断崖文字雨淋漓
徘徊想象登云𠁅 风撼松杉万𡎙悲
一从神武挂𠜍缨 便入千𡶶适性情 已向耆英逃姓字 肯因杨柳作歌行
石田水冷菖蒲莭 茅屋云深薜荔荣
白发山僧知此意 时时来听野泉声
翠丝缜密赤心存 肤奏陵风溜雨皴 直莭向时曾遇上 微荄率土莫非臣
轮囷古栢空生蜀 偃蹇寒松栢仕秦
瀑布青山堪带砺 森森同见万年春

上淛翁和尚

凌霄峰顶极高寒 中有高人把钓竿 万里江湖未归客 满天风雨独凭栏
医和世遇肱三折 慈氏门开指一弹
管领梅花春有意 免教囬首望长安

送见心上人之径山

台山蓦直勿歧差 双径𡶶前路不賖 𠰥有剑光冲北斗 更愁㠶影落谁家
曲江水暖花千𣗳 古道秋高月一槎
记取题诗相送𠁅 鹭鸶和雪立芦花

题径山(二首)

昔人弘法动天庭 此地因𡸁万古名 龙抱雨云归洞府 𩿾抟山岛壮江城
先秋每觉岩风泠 未晓常观海日明
玉局诗镌𦾔贞石 至今苔藓不曾生
曲曲湾湾水 重重叠叠山 水𣴑双径畔 山在半天间
九夏凉偏甚 三春暖尚悭 龙潭因作寺 今古共跻攀

送愠蔵主省径山元叟和尚

山头老汉八十一 如此东南大法城 双鬓又添新𡻕白 片言能使古风清
为人不用击虎术 养子宁忘䑛犊情
明月堂前坐深夜 余光分得到长𢈏

次韵象原怀径山

苍苍乔木五𡶶 十载江湖𦾔栖 丘𡎙芝兰香雾上 金银楼阁彩云低
秋风怅望辽天鹤 夜雨悲源塚上鸡
但得间身各安徤 㑹寻石壁洒新题

晓晴𣴑止亭看山下眠云

非烟非雾晓蒙蒙 万象都归一气中 深似海时初歇雨 白扵绵𠁅不随风
得间渐有还山意 偃卧宁无泽物㓛
亭际老僧来𠋣槛 只疑下界顿成空

宿径山娑罗林(二首)

高斋宿层峦 无眠振衣起 历历夜方峭 婉婉情自羙
浓露濯桂花 清香袭庭几 林旷鸣籁𨼆 空净停云徙
万事坐𠰥遗 静极到天理 举目注秋江 凉月薄如水
散积抱 淡然得心妙 𧉨泠暗响𣴑 灯静寒光掉
星河累明灭 崖溜落渊奥
林风来朋朋 吹我形影吊 浩歌弄梦月 高楼入清照

堆珠𡶶(一名钵盂𡶶)

天势下凌霄 坐使万𡎙趋 元气结峦岫 状此大寳珠
忍殿护释𣑽 鼓钟殷入区

大人𡶶(一名天𩔰𡶶)

五髻上云雨 镇踞何春容 具此大人相 题为大人𡶶
伟哉天地间 万象同扩充

𩿾搏𡶶

𡶶势来大𩿾 鼓此𡸁天翼 培风夲无待 适兹造化力
何须问天池 在在六月息

宴坐𡶶

杉松太古色 不例春与冬 道人此宴坐 一念万刼融
不特座灯五 䒭了诸法空

朝阳𡶶

二仪开幽漠 日月临下土 万物丽高明 此𡶶正当午
堂堂大坐人 两眼空寰宇

山中五𡶶传之久矣然指者不一今订其是去其非因各赋一诗庶来者不待问而知也时至正𢈏寅十月径山祖铭书

寄径山古𣇓和尚

上人能举龙文𣇓 坐断凌霄苐一关 湖上別来圎镜话 相应照我鬓毛班

圭斋以福建𤎉使任满赴召过杭访古𣇓扵中竺临別古𣇓送至西湖之上圭斋云「此別未卜㑹期」古𣇓云「大圎镜中未甞与公相別也」圭斋喜无何古𣇓迁径山圭斋故寄以偈

次韵寄径山以中和尚

山川楼观総丘墟 双径还成化佛居 四海重修舆地志 群龙仍护𣑽天书
野猿俱茟诗成后 玉女焚香㝎起余
大觉昔成天子诏 觧知山体夲如如
东南地上绝尊荣 国一重来更有情 一院秋风芦卜老 满山风雨苾𫇴生
他方弟子来传法 上国公卿𥁞慕名
绕绕花云围晏坐 予生自媿老于行

次韵贺象原禅师迁径坞

万仞龙门奏凯归 山头鱼跃井尘飞 生机透脱空诸有 妙用纵横𩔰众微
四海丛林师望重 三台人物晓星稀
祖翁塔所能延老 拟办遮寒布衲衣

月江和尚寿象讃

神㝎气冲 言雄貌伟 击拂一下 大海绝𣴑 咳唾一声 须弥粉碎
衲子师模 佛祖骨髄
文渊阁下 道动天颜 喝石巌前 名尊地位 夫是之谓正庵和尚之的传 妙喜七叶之华裔也

琇公禅师新命住持径山禅寺无以为赠故赋是诗以驾之情见乎辞也

径山主帝非公谁 山灵但恨公来迟 今年中 旺气囬 公忽自至逢其时
凌霄𡶶头日杲杲 喝石岩畔风披披
陞堂提唱苐一义 缁白围绕如春熈
当年国一心为喜 冝与诸老相追随 诸天散花无路入 老龙献供伸须眉
碁盘石剥𦾔苔藓 洗砚池𤼲清涟漪
僧残屋老固非昔 入门尚见穷然𥓓
坐看檀越施金粟 飞楼涌殿重维持
嗟余老病不出户 终日兀坐如蹲鸱 安得乗云到山顶 援茟载和苏公诗

长偈一首送印无相还径山重盖国一祖师塔院𠔥𫈉海印老叔和尚一笑

来无所从 信脚踏断槎枒𡶶 去无所至 一口吸𥁞龙渊水
不来不去又如何 机先勘破迦叶波
须弥卓 海水立 木童拍 石女歌 道人夲来无所住 一种平怀仍𦾔去
喝石巌前架楼阁 井底蓬尘话重举
有为法与无为法 体用全彰无不別
国一高风天下闻 径坞禅丛𠜍吴越 昔我𡶶头継席时 忍见祖塔何歌危
道人不日还𦾔观 森罗万象同掀眉
方丈老人今硕匠 云月溪山远相望
不学江西马𥳽箕 千里令人寄圎相

寄径山南石禅师

径坞荒凉正下秋 老师砥住兀中𣴑 一新门户龙神喜 何事忽忽即退休
竹箆放下便抽身 妙喜庵头去结隣 山上鲤鱼打𨁝跳 谁知井底辊蓬尘
凌霄退席皷三挝 去住浑同眼底花 何日到京重叙𦾔 慇懃意不在香茶

送月江净禅师住持径山序

自古沙门𨿽息欲归扵无为而好与贤士大夫㳺何也盖其人乃世之颕敏慤愿者假浮屠之形以为高托文章之𣴑以为胜如道安扵凿齿慧远扵元亮道林扵居易文畅扵退之宗元彼尊竺土之法此服先王之教二者冝其不相为侔然常与其进而不追其往岂非以彼墨名而儒行哉月江净禅师身伟貌德夲宿植觉由性禀以真乗法印叅儒典并用默而能融辨而不肆所著诗文皆有足观尤以接物利生为己任総司闻其贤公举授径山住持夫径山天下首刹唐代宗朝国一钦禅师为开山苐一祖得其传为大慧杲杲传佛照光光传妙𡶶𠵊𠵊传蔵叟珎珎传元叟端端传灵𨼆𨼆明传正庵訚净师乃正庵法子也往时𦒋林侍讲王公时彦在秘阁纂修少师姚公寔総其事二公论及东南名僧净师亦居其一师推悟理而信故扵孔氏之学习而不懈释氏之教行而不怠𨿽小戒律如践青折萌盥手泛席之数未甞放心是固异夫纵诞谲乱假托之所为者焉观少师姚公所𢰅〈重修记〉春坊大学士曾公〈灵徴记〉则净师之历軄㓛行贤士大夫之敬礼推许徙可见矣况径山与竺乾鹫岭𣇓峙角立净师又得正庵嫡传方今朝廷清明裒崇释道而净师蹑空驱锡舎筏振尘扵五髻凌霄之间说法度人脱去秽累行道化凢超诣觉路与起少林妙喜之家世以檀重扵十载之后此香火予𨿽非退之宗元文章之𣴑可以増高益胜然有乡曲难忘之情故其行乐为致辞以告于慕道风重文雅好事者云

洪熈元年乙巳春三月十有七日丁国子司业金华贝秦书

月江和尚陞住径山京都宗刹䟽

国朝新开㤗𨔪佛法重光教省载整宗纲师承唯谨矧径坞为五山之首而抡村得万指之雄操励修能贲光严席径山堂上月江和尚质貌魁特襟度豁如证果初登借我邦人作𠵊知识泠泉分座人天眼目表率丛林早承天诏宠荣独运霜毫透𤼲蘸乾太液池现出优昙钵华既不动舌转大法轮乃出无心感多灵瑞畴咨极品旌贵竒才妙喜法道𠕅𨺼照家声不坠登凌霄挹鹫岭瞻光彩扵父子之间敷至𧷤演乗翊至治扵尧舜之上

京刹江湖

国一开堂双径为凤麟之灵囿妙喜𢴃室四方称龙象之法筵惟视古以犹今在得时而行道顾兹盛举𠃔副舆情径山堂上月江和德重珠玑𪸩聮奎璧伟姿丰丽浩气冲扵斗牛道韵孔昭羙誉播扵湖海屡应名蓝之聘久观上国之光冝接物以利生何碍入廛而𡸁手共讶凌霄独步谩𧩊光岳蜚英圭斋別古𣇓扵西湖语留圎镜大觉辞仁庙扵北阙事见遗书煌煌吾道有光凛凛宗纲不坠継前贤之芳躅示后学之清䂓拱听佳音永坚夙好

方外

陶令入远公之社事见西江大颠接韩子之㳺话行南海𨿽抑扬必行其志然出𠁅各得其冝契道相忘坚盟既久径山堂上月江和尚机锋圎妙气宇和平东鲁书西来意咸究其源雪山草沧海珠寔増其价蜚佳声扵阙下沾宠渥扵天中饱飡禅院之烟霞深味儒林之风月丹山仪凤赤岸良驹黄太史秉志叅禅先机独露张商英存心护法斯道大彰尚愿留衣毋忘展笑

径山集下

本山比丘正璠乃呆庵十一世孙也睹是集残毁将泯惜其无以闻见后贤遂率徒性澄孙海舟德容圎庆明▆智逹各各囬施衣资谨刻流通所兾阅者不动脚头已覧一山三石怪未谭舌底早知双径五𡶶寒悟是相非相即如来清净法身斯観不観证当入㳺戏三昧㓛德无边咸归实相

万历七年𡻕次己卯端阳日沙门识


校注

「谿城」溪城乃湖州是苏轼任太守不到一年的地方也是苏轼任官以来最倒霉的一年其时正值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此诗六月写成 此字为「齐」(渊四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__御选元诗卷六十6) 此字为「忆」(渊四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__御选元诗卷六十6) 此依「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㓰元诗选宿径山娑罗林二首」校订下同(2014.09.11) 原书文字可能是错字故用「颀」据「颀身伟貌德本夙植」 (X77n1524_p0526b20) 「丁酉」据《径山志》「洪熙元年乙巳春三月十有七日」(注十有七日为丁亥年非丁酉年)(g032p0381) 「太液池」为中国历史上皇家园林中常用的湖泊名称 据「翊至治于尧舜之上」补入(g032p0780)
[A1] 纸【CB】𥿄【志丛】(cf. D50n8945_p0025a06)
[A2] 喝【CB】呜【志丛】
[A3] 齐【CB】【志丛】
[A4] 忆【CB】【志丛】
[A5] 宵【CB】霄【志丛】
[A6] 抱【CB】枹【志丛】
[A7] 累【CB】界【志丛】
[A8] 搏【CB】抟【志丛】
[A9] 颀【CB】[片*页]【志丛】
[A10] 宗【CB】宋【志丛】
[A11] 亥【CB】酉【志丛】
[A12] 翊【CB】[-]【志丛】
[A13] 尚【CB】南【志丛】
[A14] 丰【CB】豊【志丛】
[A15] 入【CB】人【志丛】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径山集(卷3)
关闭
径山集(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