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九

释迦文佛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即今拈香插花者是群生低头作礼者是群生还见佛身么夜行人只贪明月不觉和衣渡水寒
月影横空遍十方随波荡漾浴寒光临流不觉全身在却令他人为著忙是甚么
古佛不在劫先今佛不在目前白毫光吐秋月圆无云万里潭中妍随笔而画纵口而赞又安知夫当处常湛然
四十九年一场热闹唇不盖齿手长于袖末后拈花掩面而走带累儿孙将无作有只管向前全不顾后浑身里许合掌稽首无以为赞腊寒梅瘦
无相中生画不真分明觌面现全身毫光举目成瞻仰脚下浑忘千辐轮
谁为诸佛师而乃开知见日用本寂然电光徒自闪韶阳擅全机一棒全身现全身现霜叶染空山西风濯寒练

雪山像

寥寥劫外绝知音流水高山韵独深半面娇娆君自委多情不欲尽披襟

栴檀像

忉利摹来第一尊灵山曾记付儿孙老僧不是韶阳子一任千峰听月猿

阿弥陀佛

明月随波注大江波波相接影横长临流坐爱清光满不觉和身入醉乡
除却四十八愿收起母陀罗臂儿孙口向谁开西方何处卓地一任梅花雪里寒香尽春残空有鼻

观世音大士

悲心一片玉壶寒影落溪流远近看觌体分明沁毛骨碧霄深夜撼阑干
大士之心如流水遇曲逢直无回止只今溪云海月间时时示人人不委随其所重靡不周去其所畏如措地我亦曾承大士恩口不能言心如醉愿与拈香择火人尽未来身同顶礼
大士无相如镜中像大士无声如空谷响物遯声销大道指掌无眼而见色不能倣无耳而闻非声外赏处声色中绝声色想举念不为是超情理而往逸乐与忧患折旋兼俯仰冥冥漠漠间夜半日轮朗大士不舍我我自成欺枉普告敬礼者断然入俦傥
眼声耳色言思路绝大士于中布广长舌善听如聋善说如哑打失布袋呼牛作马我唯心知赞不可尽一味顶礼坚固深信书与不退合掌瞻视视所视者宛然无二无二分別攀仰弗及面门突出大地历历腊月梅花燄寒夜光如雪
千手千眼从何处起一时俱到在水镜里或慈或威亦悲亦喜如日中影无有终始觅之弗得非声色比言思断处似则绝似遂以为然是则未是惟古与今人莫能拟然而凡圣愚哲均乐利焉以为可恃
智绝真空体应群物物岂他物有感斯通空非顽空无远弗届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苦乐如梦觉迷一致祇此深慈弗休弗憩是故稽首观音大士
众生悲极感自现不踰众生悲感中自悲自感还自现大士无心水月同月印千江江影透大悲三昧所成就
大士如镜照一切心大士如月清光普临万象历历随感而寂慈能摄慢悲以化执机器靡定同归静正但办肯心何疑于圣我昔早年将悟未悟稽首皈诚曾获冥护梦里投机如箭锋拄宾主出入有语无语越三十年宛尔昨日凡一念至铁与磁石愿汝小子但坚信此
通身是佛不似一物随物现形作不请客示彼群生应念而得在形色中非声非色超声色外不离动寂千手目兮赴众感之无端返闻闻兮会万机以冥一合掌低头应自知莫待当来问弥勒
落笔已遭人贬剥何如文彩未彰时婆心不觉全身露笑杀深山老古锥
佛之一字永不喜闻矧百千亿盎粹氤氲丽大慈日布正觉云寂感一致悲智攸分循声而应普视人群瞻彼瑞容稽首慇懃愿汝英哲發自心忻合掌赞叹无第二人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大士无缘慈照临同时遍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大士像为叶俗士所施比丘今球疑別纸截去上幅惧而裱之藏笥中比丘今帾请供乞赞焚香作其上

万卉千丛待化工微云细雾澹和风是谁不在空蒙里祇有枝头春独浓
一泓水树横秋色半枕松风归鹤声个里未能忘宿习因人幻出百千情
仰吾师之深慈兮置十二类生于怀中随所求而各给兮知根欲之无穷天与人之不可顿易兮聊止啼以黄叶妄无体而必终兮尔乃需之情竭望东方之既白兮犹蒙蒙其复晦同乎迷若相濡兮谁独当机感之会入大冶而不自知兮感天泽之一勺时忽遘而顿醒兮悔从前之昧略顾吾身之独遭兮几旦暮而失之觉而后知其将告兮叹虚白之靡移匪覃恩之浪浪兮孰执手而同归底乾慧以极果兮誓始终而相师释及门之洗心兮礼顶踵而陈词
一念能观万类心耳中云树眼中音灵光在处堪瞻仰五体炉前非古今
容光岂问山高下遗影谁论水浅深不识塞鸿秋月意且随光影散烦襟
大士灵通多在忍土以无缘慈哀五浊苦感应道交如子得母水中月影非去非到空谷响声前后之步我以心眼观大士处几丧目前而哑然住能非所观所非能觑绝待而歔有语无语以示禅者如箭锋拄俯仰折旋无容顾伫信口而呼纵目所注神光俨然不可思虑大悲观音为物作矩共此未来皈命顶礼

普贤大士

心本无生示现生示现之中无有我无我我所虚心境诳惑世间与同事一切世间悉如幻识取如幻真实现差別无非根本智根本差別无有二文殊为唱普贤和二妙圆成如来住何人以此微妙笔绘出普贤无相身骑象直向华屋中一毛头上帝珠重

布袋和尚

大地一布袋谁当司其橐展口收不得举足徒踯躅双眼笑不休满腹安不著寒潭无底春风有脚青霄绝点云触断骊龙角
未离兜率已在人间祇为寻人不肯住山阅尽天下惟有一笑宽著肚皮一文亦要逢人便道是真弥勒而我以为不似一物奉劝孟八郎李四张三难覆藏

十八罗汉

偶读苏子瞻文至十八罗汉赞失笑曰大智人面前有三尺暗洵非虚语取而別之

第一尊者

结跏正坐蛮奴侧立有鬼使者稽颡于前侍者取其书而献之

咨尔四人拜跪坐立知与不知各有其失千载之下令我笑杀棒之不能请代以笔

第二尊者

合掌趺坐蛮奴捧椟于前老人發之中有琉璃器贮舍利十数

伊何以见合掌而嘿蛮奴捧之老人發之宛如琉璃中有一物若曰舍利莫贩卖佛

第三尊者

扶乌木养和正坐下有白沐猴献果侍者执盘受之

彼扶木者未尝不是嗟尔白猴亦能尔尔执盘而受意不在果所得已多颠倒则个

第四尊者

侧坐屈三指荅胡人之问下有蛮奴捧函童子戏捕龟者

尊者以手胡人以口蛮奴捧函童子戏捕万世如见贫儿骤富独我野人不觉笑倒

第五尊者

临渊涛抱膝而坐神女出水中蛮奴受其书

临彼深渊不可错足抱膝何为如虫御木神女跃出蛮奴受书非此则彼如之何如

第六尊者

右手支颐左手抚稚狮子顾视侍者摘瓜而剖之

右手支颐左手抚狮顾视侍者其色怡怡但令人见不许人知罪归家主何以谢之

第七尊者

临水侧坐有龙出焉吐珠其手中胡人持短锡杖蛮奴捧缽而立

夺颔下珠不无尊者何似骊龙有而能舍笑杀旁观胡汉儿一杖挑翻须弥山一缽啗乾沧溟水我也放不得尔

第八尊者

并坐而立加肘其上侍者汲水过前有神人涌出于地捧盘献宝

尊者善说侍者善听惟有神人倒行正令何以复之如驴觑井

第九尊者

已拓缽持数珠诵咒而坐下有童子搆火具茶又有埋筒注水莲池中者

已拓缽宴然坐地口诵手持谁堪听视唯二童子择火注水不可道著拈鼻失嘴

第十尊者

执经正坐有仙人侍女焚香于前

正坐者谁匪示匪默告汝仙人焚香即得大地山河丛林草木无有少法与尔为物是故尊者执经而一

第十一尊者

趺坐焚香侍者拱手胡人捧函而立

趺不是坐焚不是香侍者胡人眼短鼻长六十二见应难避秋雨松风声瑯瑯

第十二尊者

正坐入定枯木中其神腾出于上有大蟒出其下

尊者正坐如木亦尔神出其上蟒出其下毕竟何似似不似秋风起吹折门前一株松夜半背手摸枕子

第十三尊者

倚杖垂足侧坐侍者捧函而立有虎过前有童子怖慝而窃窥之

倚杖垂足不可方比俊哉大虫却会斯旨童子何为故曰是汝

第十四尊者

持铃杵正坐诵咒侍者整衣于右胡人横短锡跪坐于左有虬一角若仰诉者

持铃诵咒鸟飞兔走侍者整衣胡人跪坐若人不会有虬一角所仰而诉言之凿凿

第十五尊者

须眉皆白袖手趺坐胡人拜伏于前蛮奴手持拄杖侍者合掌而立

头白齿黄老不知止引得胡蛮如狂欲死彼田舍翁逢人笑底东村孟八曾有言恭敬不如无礼

第十六尊者

横如意趺坐下有童子發香篆侍者注水花盘中

如意不如香篆不香镜花水月能令人狂深夜鸟歌独坐栏杆依稀似曲別调宫商

第十七尊者

临水侧坐仰观飞鹤其一下集侍者以手拊之有童子提竹篮取果实投水中

飞鸟在天下集其一侍者拊之探手而得童子提篮戏投果实为之奈何是物非物试问尊者不可语塞

第十八尊者

植拂支颐瞪目而坐下有二童子破石榴以献

植拂支颐瞪目而坐俯视二童几失其我匪马而牛可以知过所以智者鼾然而卧

南院颙和尚

一条楖栗活如龙水尽山穷特地通法乳千年流不竭无师真智古今同

本师空隐和尚

黄岩见底即今见底无以为真孰云其似达磨何曾离西天六祖不往黄梅寺想起旧时非冤家总由你面前一片香贵图你愧死且道是知恩儿且道是忘恩子正要与天下人拟议
明镜当台兮曜神光乎夜堂西飙栗冽兮蘸秋水之杲阳望俨慈氏兮近之而不可狎荡荡乎博峤之遗风兮当其机而知石头路滑悲晚近之羊质兮尚虎皮之灿灿侈炎日之峻步兮宁深云之泛泛念石住之微言兮余小子犹虔虔坐以待旦

自赞

像得者个还像得那个么且道者个与那个相去多少毕竟眼居眉下依然鼻搭上唇
汝形短小汝量急狭汝眼深阔汝情疏达汝志孤而远汝心不可测有时雷轰电忽有时青天白日问汝汝不知人亦无能物唯有齐云顽石头终日与渠相对默呵呵呵破衲蒙头一道翁推移与世无拘执绘亦得不绘亦得天下万世谁人识
画得似恐不是画不似现成底叨叨两月暇围中大类春禽啼早起切忌明眼人祇怕认得你无处可遮拦百花生碓嘴

千山剩人可和尚

一滴曹源向北湍顺流容易逆流难神龙破浪无寻处留得威狞纸上寒

示独露禅人

一声涂毒鼓远近闻皆死谁知死人堆活人出身处木马嘶如雷泥牛耕海底若问麻三斤为道祇者是

示喜维那病中

撒手卧长空渠东汝亦东霜天明月落无语度秋风

题绣芙蓉石榴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中秋玩月寄熊鱼山内阁齐云山中

遍界圆明才一半那边消息许谁亲大家举起云门饼须忆齐云山里人

別熊鱼山呈偈

擘破微尘出个人虚空逼塞莫为邻分明内外浑无物万两黄金难买贫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

文彩才彰音信通多君端的辨来风须知熊耳山头事不在楞伽四卷中
四十九年一字无如何野老却叨叨垂钩千尺深潭意极目清波忆巨鳌

示岩侍者

生佛俱无无亦无无中有路绝糊涂欲教那畔相应去夜半日轮光较殊

示翁子郑居士

会得日用事无別何妨嫁女又婚男请看直下团圜处莫被无生两字瞒
治生产业不相违湖海江山直捷时尽道长安风物盛不知身已在皇畿

示无二禅人

将心炤心心成境特地知非离是非首既断故无断者出头疲鳖似乌鸡

示守德禅人

大德从何来回头须一顾灼然是个人无劳更遮互秋至暑自消山深寒先到迁流任岁时一老一不老

示明雪禅人參高峰落枕子因缘

垂丝千尺深潭意三寸离钩道罕传不达拈花权上事枉随死句识中悬情矜真鉴迷将去悟入玄机丧目前大法自来非琐琐分明有语不能诠

示岩侍者

有齿焚身千古诫自来贼不打贫儿从教大地春光满竹屋老僧犹未知

示程雪池居士

六月雪花飞满池蘸人肌骨透罗帷金鳞未遇江湖阔好趁秋风理钓丝

示梁同庵居士

天地万物本同根银波雪浪月无痕顶门放出摩醯眼一颗明珠落玉盘

別复礼法师真妄偈

觉妄示有真有真妄即起了得真本无妄亦一时止全体是妄情全体是真理大道绝悟迷迷悟有终始智者识好恶动念入生死

示台设禅人

一个铁昆仑要入全无路忽然身是铁有口难分诉直教哮吼动林泉始信从来瞌睡虎

示非岩禅人

不用一文钱买得个𨍏轹用则随地钻不用放离脚虽非世罕奇有时用得著一日掷向人天前始知秦时曾扑落

示万赖禅人

此道从来不可传何劳向我觅言诠沤和有句如无句截断波流机自玄

示哲乔禅人病中

一灵真性竟奚之撒手长空自在时祇者来兮须记取与么去也莫迟疑波翻阳燄伊谁力影落空花独我知古佛有言不借借相应珍重两茎眉

示体尽禅人

妙明体尽是何时不许侬渠独自知但看枝头黄叶脱海天春色到罗帷

警夜

万缘既去慎莫追寻此心不休轮回何大德咬钉截铁安忍其中久久点头方知冷煖(初夜)
系念观空等诸散乱况甘懈怠错过好时大德十方坐断一念万年瞥尔知非全身里许(中夜)
坐候钟声孤迥迥地后念不续当处圆明大德从生至死舍此別无更勿异缘外生枝节(后夜)

示月千上座

昨日今朝事不同莫将花柳写春容分明扑倒倩扶起一棒当前消息通

示台设禅人

晨起荷锄出抠衣带月归一间茅盖屋半傍石岩栖紫竹连成壁梅花蹋作泥鸟声终日噪山色入帘窥复云会么若问南泉路赵州东院西

示通复禅人

一处通来处处通森罗万象有无中更须直进竿头步北斗南看望不穷

题镜示诸禅

面目分明不是他光辉常满隐朝霞当台影落无人处夜半流莺到碧纱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零落在人前

示旋庵监寺

分明觌面本来人不用澄凝湛寂身安住且观时节到一翻提起一翻新

示铁花禅人

耀耀光明才一半那边消息许谁知莫教蹋步向前去铁树花开应有时

示光半禅人

寂炤光明刚一半乌啼月落夜如何碧潭深夜无人处努力翻身宜捷过

示幻生李居士

与世推移寄此身随流认得幻中人不妨击楫同波浪一曲芦江別调春

警众

但有一毫头便是一毫头若欲了生死于今须自由饶汝拔山力难将意自收情与理所羁如面中著油明明知不可犹尚费持筹岂况迷头去逝逝无回流汝意不可信汝心不可偷旷劫如长夜谁能代汝忧汝但㓰然断应时而展眸无有当情者生死安能留智者勿需待幻妄多夷犹自瞒匪他瞒展转何日休此予熟计之特为诸人谋切用惺惺著努力莫悠悠

示平物何居士

须知物物本来平轻重由渠但有名名义未形当著眼森罗万象个中呈

示见一侍者

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示足两书记

足子乞我四句偈特地为将一句酬谁信江南三月里鹧鸪啼暮万峰头

示尘外禅人

尘外识得万事皆毕无毕不毕著靴水立山顶撑船海底火發㘞地一声始知天下古今善知识之舌

乞米偈

忍饥修道世间稀但愿知音莫掩扉或者忽逢甘贽老满船带得月明归

示无方监寺

欲知万法皆如梦须悟能生万法人根尘不到非光影铁树花开朵朵新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沧茫巨浸浪滔滔只怕无风又著篙多少弄潮人在岸等闲余韵落波涛

示止言知客

○不是者个道理●不是者个道理⊙不是者个道理偈云瞥尔情非昔无心路更赊暗明冥合处特地见周遮海底泥牛吼山头石女嗟不因秋渐暮方睹东篱花若能圆会得与汝共龙华

示高煦發居士

西风初起白云少东院新凉黄叶多影里仙人君自委莫成孤负妙伽陀

示扑非薪道者

古者扑落薪便知非他物而今日用中何故黑如漆黑如漆万古徽猷是今日是什么

示何见性居士

有为有漏天真事无悟无迷尽性功记得庐山三峡石一杯招隐醉春风多少人作境话会

题宗谱

一部五灯会元何曾说著宗门无端留下姓名忙煞今日儿孙还有不忙底么仞禅试道看

乞米

食饭须知来处布施须看受处一施一受分明成佛作祖公据

赠陆太守孝山

镌佛还他陆大夫南泉真个赤须胡含冰满口不言水荡漾寒潮知有无

寄示海幢监院解虎

一心内外绝纤尘更欲从人问主宾千里寄声无別语秋风江上浪如银

寄寿刘持平抚军

中丞福禄总难量法眼光垂越大方更祝高提心地印灵山付嘱与天长

示住力地居士

得地而住甚深忍象王行处力堪夸为君指注其中意云净天空见月华

示法远禅人

举起竹篦子眨眼成千里马足不曾停拦街瞌睡底

读华严

三贤十圣空中迹行布圆融镜里痕动念总归魔界摄观心聊与异生论涅槃本际随生死般若行深失寂喧法海只今同梦幻休将相似入玄门
信满已穷生灭事十方诸佛现全身离波觅海深何极即色观空际绝伦世间出世乘须历功到无功觉岂真心相无初情尽见重重华藏目前人
祇是一区无影地种兰栽艾总随人敷华结实非他力蟠荫盘株岂有因已达法源心似海未穷真际惑如尘楼阁见闻都不就百城烟水自疏亲

佛法偈

佛法从来没短长极难静里不商量明明说破依前是到底还他石敢当
心法虽空习未乾难言习气不相干一回过了一回在梦里泥犁骨亦寒
此事难欺老作家可怜龙质尽成蛇多年谛审俱生事一刹那中万劫赊

示诸子助參

万里长空不是空更无南北与西东顶门有眼黑如日煮铁山成失邓通
五湖四海绝疏亲一统山河万国春口是祸门须缜密莫教错认捉刀人

別七佛偈

毗婆尸佛留心早直至于今未悄然祇为当时曾有偈皆空何似受生前
身心幻出已无性善恶谁为起造人捉败佛陀生陷狱将知升坠有来因
心无不应因境有境有何言心本无身心起灭谁家事堪笑慈尊不丈夫
见即是身了即心无劳更向佛边寻性空何用言如幻鞭起泥牛入海深
佛不见身即是佛有知转见佛成魔从来大智无忻怖省事高眠不较多
性净即是身心净幻化宁当净性生祇为婆心销梦事同行终日不知名
本言法法不曾法无法原因法立名法既本无无岂有葛藤从此断还生

读首山念室中示僧偈

手持足蹋宁亏汝五十三參更有谁只是心头犹未瞥楼前弹指不移时
直下何劳更问人贪他言句丧其真目前根境多生累拨转头来莫厌贫

读曹山寂旨诀偶作

先圣转他归背后面前有路不须行正中妙叶天真事莫向侬渠判浊清
休夸尊贵诞功成血脉全归异类行龙袖拂开天路阔象王回顾出常情
无身无事落顽空有事无身较异同隔縠音容情未瞥十年形影梦还通

梦轩书壁四首

勤修焉可更蹉跎百岁光阴七十过尽道阿僧祇劫远刹那安住竟如何
勇如大敌已当前白刃交驰马不旋一箭定知穿石虎莫教回首哭苍天
念念不移日正中日轮孤照九霄空莫嫌觌面无回互相续当谁辨异同
知生应尽直教尽理事圆融识未乾般若无私虚偽灭倚天长剑薄云寒

栖贤舍利塔铭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流被于百骸结成五色珠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一粒细如粟供养福无异况聚千万珠瞻仰發夙慧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将建窣堵坡作铭寄千里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海幢舍利塔铭

佛在众生中如日处霾翳霾翳非可久日光彻空际佛身如虚空佛心如光霁光极与空入空光交相蔽结成幻摩尼五色非坚脆我识如来心随顺示真谛假名为舍利金石不能甈现在与当来百福之所逮群动匪无心遇境生幽滞寂感总随缘形神不相俪佛以主摄宾金刚见精慧我汝但回光弹指消阴瞪如日之在天百物无疵疠此以论性功岂为形骸励我昔在金轮蒙光涤夙瞖栖贤發神异今复流法系慧日照岭南丹霞若先契次第及海幢贻尔大厥裔隆隆薄青霄百道金光丽万世福人天皇风永勿替

丹霞舍利塔铭

心光彻内外如珠入五色珠与色无性非离亦非即非即超形骸非离浃营卫月在千波中波波摇清霁凡圣唯一心湛昏成二谛示生死涅槃而实无坚脆脆以別生死坚光表性义本从心生色迷色迺有二蚌含明月珠体合百骸粹领纳镜中像想即妙观智流注皆真常分別非明记如是五蕴身与法身何异祇因一念迷情生分秽净净秽悟由心当念绝邪正佛以此智证法化无同別示现別中同同中別自晰光耀百千年福被我遗教神光触金轮仰瞻如梦觉栖贤發瑰异感激当其运移光照岭南慈曜无远近佛子学聚沙燔土紫金斓崔巍海螺巅晶晶逼霄汉举目道与会布发形俱泮见闻起遐情究此未来际念念尽圆明身与心毋戾

鸣尺铭

一声霹雳攀仰弗及打破髑髅惊起弥勒

禅板铭

有则定有祇是不觉一棒打翻秦时𨍏轹

室左壁铭

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母尚孤洁任他爱嗔四众之式不淄不磷深心坚忍尽未来身

右壁铭

内无系念外无长物一瓶一缽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

为妙峰禅人铭衣

七十老翁之衲寒时寒杀热时热杀今属妙峰且作么生打發石头路滑

竹篦铭

雷峰举起竹篦有缘当下知归背触尽情说与不打自招何疑是什么

水云团研铭

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尽水穷惟一坚粹夫尝遇之顾鉴之外

解空阁新制研铭

混沌以前无黑白未剖人文先诞石海岳成形天梵来圣愚凡哲多奇迹陆亘一片坐卧常镌得不得非所择深山大小空嶙峋千年路滑犹荒僻解空老人补南天攫取端岩不盈尺欲蘸毫端染太虚一画大千青碧碧钟王怀褚战龙蛇如虫御木何狼借珍重云中似虎形香水磨砻生羽翮

研铭

惟一密坚德之清玄隐文彩于既彰而无传

禅床铭

圣人无谁当宝凡万象体玄圆鉴自尔缘感普周而恒处此慎汝后昆勿立规矩

笠铭

林下不须愁烈日岩隈岂畏雨淋漓分明头面从遮盖蹋磴穿云那个知

拄杖铭

年既迈而弗衰兮壮力由伊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岂旦暮之能离著地兮荆披撑空兮云随直趋兮不顾运足兮自知追前烈兮启后武兮将舍是焉其谁我凭汝力汝得我立汝我兮同心不可转兮匪石绝夷险以进止兮遵先贤之遗轶行终古而勿替兮挈斯人以跻乎峻极

禅床铭

无梦无想亦无主羞见铁花生碓嘴老牯牛无名字一口嚼烂金刚圈倒在泥涂里夜半被虱咬背手摹著枕子切忌从头起

禅几铭

千圣觅不得如是而稳坐我亦从中证万灵同一堕

校注

[A1] 已【CB】巳【嘉兴】
[A2] 已【CB】巳【嘉兴】
[A3] 已【CB】巳【嘉兴】
[A4] 已【CB】巳【嘉兴】
[A5] 已【CB】巳【嘉兴】
[A6] 已【CB】巳【嘉兴】
[A7] 已【CB】巳【嘉兴】
[A8] 已【CB】巳【嘉兴】
[A9] 已【CB】巳【嘉兴】
[A10] 已【CB】巳【嘉兴】
[A11] 已【CB】巳【嘉兴】
[A12] 已【CB】巳【嘉兴】
[A13] 己【CB】已【嘉兴】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卷9)
关闭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卷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