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解道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论母
- [P.1]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
- 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
- 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
- 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
- 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诸法所决定之慧是会得智。
- 观现在诸法变坏之慧是观生灭智。
- 思择所缘而观破坏之慧是正观智。
- 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智。
- 停止简择欲解脱之慧是舍诸行智。
- 外出离、退转之慧是种姓地智。
- 俱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
- 加行止灭之慧是果智。
- 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
- 正观其时所修得诸法之慧是观察智。
- 内决定之慧是事之种种相智。
- 外决定之慧是行境之种种相智。
- 所行决定之慧是所行之种种相智。
- 四法决定之慧是地之种种相智。
- 九法决定之慧是法之种种相智。
- 通智之慧是所知义之智,徧智之慧是度义之智,断之慧是永舍义之智,修习之慧是一味义之智,现证之慧是触接义之智。
- [P.2]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
- 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
- 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智。
- 见增上与寂静得住乃妙胜解之慧是无诤住之智。
- 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及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灭尽定智。
- 正知者流转永尽之慧是般涅槃之智。
- 一切诸法之正断、灭、不近住性之慧是齐首义之智。
- 別性、异性、一性、威力永尽之慧是渐损义之智。
- 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發勤之智。
- 说明种种法之慧是显示义之智。
- 通达一切诸法之摄一、异性、一性之慧是见清净之智。
- 已解之慧是忍智。
- 触之慧是深解智。
- 总摄之慧是分住智。
- 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智。
- 异性之慧是思退转智。
- 摄持之慧是心退转智。
- 空性之慧是智退转智。
- 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智。
- 如义之慧是谛退转智。
- 决定身、心于一依摄持乐想、轻想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智。
- 依寻思徧满之力深解异性、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净智。
- 依三心之徧满,依〔五〕根明净之力深解异性、一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別智。
- 依缘所转之诸法徧满异性、一性业之力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
- 依光曜之力见异性、一性之色相义之慧是天眼智。
- 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
- [P.3]徧智义之慧是苦智,断义之慧是集智,现证义之慧是灭智,修习义之慧是道智。
- 有苦智、苦集智、苦灭智、顺苦灭道智。
- 有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
- 有根上下智。
- 有情意乐意趣智。
- 有对偶示导智。
- 有成大悲智。
- 有一切智智,有无障智。
- 如是有七十三智,此等七十三智中,六十七智是共于声闻,六智是不共于声闻。
【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43 册 No. 19 无碍解道(第1卷-第2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