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度经卷第四

  • 不可计品
  • 譬喻品
  • 分別品
  • 本无品
  • 不退转品
  • 恒竭清信女品
  • 守空品

不可计品第十一

善业白佛言「极大究竟明度无极无量无与等者

佛言「然如来无师一切智是故明度不可称量安隐究竟无与等者

善业白佛言「云何天中天如来无师一切知无量无边

佛言「五阴不可计量诸法亦尔五阴无诸法边幅无获其际者用何等故五阴诸法亦尽处云何善业虚空可计尽不

对曰「不可尽天中天

佛言「诸法亦然用是故如来法诸法无边量用法无量故發心起学无量明度如是本无心念如虚空无心无念有心有念

因随作是说不可称计时五百比丘二十比丘尼得应仪六十清信士清信女皆得沟港二十闿士逮得无所从生法乐皆当于是贤劫中受决

对曰「甚深天中天明度极大安隐究竟

佛言「如尔云矣出一切智诸闿士缘一觉道悉从中出譬若转轮圣王一切国土皆为臣隷王无所忧佛法缘一觉法应仪法皆从中出立五阴不受不入沟港频来不还应仪缘一觉一切智道不受不入

善业问「何等一切智不受不入

佛言「云何若见应仪等所入不

对曰「不见也天中天

佛言「善哉善哉我亦不见如来所入处如我无所入一切智亦无所入

爱欲天子梵天子俱白佛言「甚深天中天明度难了也正使三千国土人民过去佛时所作功德一切皆信已具足过一劫方是深明度中乐一日念不可量深出彼德有余

佛告诸天子「正使复有贤人闻是深法已得证疾使彼辈所信乐过一劫其功德不及是也

诸天子闻是头面著佛足绕稍稍却远俱不复现各自还去

善业白佛「若有闿士大士信是明度者从何所来生

佛言「譬如新生犊子不离母如是闿士大士闻明度已终不离经师为从人道中来生

善业白言「若有逮是功德有从他方佛刹来生者无

佛言「有他方佛刹供养已从彼来生若于兜术天上从慈氏闿士问慧今欲求是法不懈持是功德还得是经若有前世时闻不问中慧今生闻是经于中有疑不信乐其人前世不从师问中事复次闿士大士前世时闻是问其中慧若一日二三日至五日持是功德今复还得是经便信乐之若有欲乐闻时用是乱故其心数转称乍低乍仰从新学来如是少信乐当堕两处——应仪缘一觉道中

譬喻品第十二

佛告善业「譬若大海中船卒坏其船中人不取板樯不能得渡必于水死若得板若樯有健者乘骑便不死当知顺随海水出也闿士大士有信乐有定行有精进欲得无上正真道而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不得学当中道得应仪缘一觉道其有信乐定行精进欲逮无上正真道得学明度权慧者终不中道懈过出应仪缘一觉去正在无上正真道中立譬若士女持坏瓶取水知不久必坏所以然者未成故学不逮此深法终不能逮一切智便中道厌却堕二道中譬若持瓦瓶行担水安隐归至何以故已成故学得深法知终不中道恣心上无上正真道譬若大海中船善护以财物着中至于道坏财物离散亡其重宝如是闿士大士正使至意学不得深法当知中道厌便亡名宝中道懈怠堕二道中譬若有人施张大海中故船补治持财物著中有所至不中道坏必到其处如是闿士大士有信乐定行精进学又得深法终不中懈正上无上正真道中立终不堕两道正向佛门譬如人年老而身病云何是人能从床自起不

善业言「不能天中天或时起无力不能自致正使病愈能自起会不能行步

佛言「如是闿士大士具如上所行学不得深法而欲逮无上正真道终不至佛当中道懈堕二道中譬如老病人除愈欲起行有健人来扶持之告曰『无恐我自相送终不中道相弃送著所乐处』如是具有上行闿士学得此深明度无极变谋明慧当知终不中道懈必能究竟于中得无上正真道

分別品第十三

善业白佛言「云何阿阇浮闿士学明度无极

佛言「当与善友从事以善意随明度教何等为随教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弃定智慧当施与作无上正真道莫著五阴何以故明度一切智无所著莫得乐于应缘一觉道如是善业阿阇浮闿士稍入明度中

善业言「闿士谦苦天中天欲索无上正真道者

佛言「如是谦苦靖于世为十方护为自归为舍为度为台为导何等为护生死勤苦悉护教度脱是为护生老病死悉度之是为自归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得如来为说经无所著是为舍

又问「何等无所著

佛言「五阴不著不缚是五阴无所从生无所从灭是为闿士得佛时为世间舍何等闿士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为世间度度五阴非五阴五阴为度度为诸法

善业言「如佛说度为诸经得最正觉何以故无所著故

佛言「如是无所著闿士谦苦念法不懈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因说经如是为度世间何等为世间台譬如水中台其水两避行如是五阴过去当来今现在断五阴断者诸法学亦断诸法断者是为定是为甘露为泥洹闿士念法如是便为说法如是得无上正真道时为世间台何等为如是具得如上说五阴诸法空无来无去迹如虚空无异无想无处无识无所从生如梦如幻无边无异

善业白佛言「甚深天中天谁当了是者

佛言「求佛以来久远乃信之耳过去佛时于彼所作功德如是人者乃明之矣

又问「何谓求佛以来久远

佛言「去离于五阴以来不复有之乃明是深法如是闿士为道无量人

善业言「是为人中之导

佛言「然闿士得如上所行为无量人之导是为大盟誓为无量之人誓不缚于五阴缚于应仪缘一觉者舍一切智不缚于诸法是故为盟誓

善业言「闿士求深明度不爱三处——应仪缘一觉至佛

「甚深天中天不有守者不无守者不无守者从明度中为无所出法守定为不守诸法为守无所有为守无极为守无所著

佛言「如是在明度中者当如是不退转闿士于明度中无所适著终不随凡夫语不信余道不恐不畏不懈怠当作是知其人于过去佛已受斯明也

复白佛言「闿士不恐不畏不懈怠何缘当念明度中观视

佛言「心向一切智是为观

「何谓心向一切智

佛言「心向如空是为观视不视不可计一切智如不可计是为非五阴不入不得不知不有知不无知无所生无所败无作者无来原无去迹无所见无所在如是不可限虚空不可计一切智亦然无作佛无得佛者无从五阴中得佛者亦不从六度得佛

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甚深天中天难晓难知

佛语诸天子「如是如来视如是安隐甚深是知悉知不退转无上最正觉亦无最正觉

诸天子白佛言「希有信是经者愍念世间故说之世人所欲皆著

佛言「如是

本无品第十四

善业白佛言「诸法随次无所著无想如虚空是经无所从生诸法索之无所得

爱欲天子梵天子言「善业所为如如来教但说虚空慧

善业言「如来是随如来教何谓随教如法无所从生为随教是为本无无来原亦无去迹诸法本无如来亦本无无异随本无是为随如来本无如来本无立为随如来教与诸法不异无异本无无作者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等无异于真法中本无诸法本无无过去当来今现在如来亦尔是为真本无闿士得本无如来名地为六震是为如来说本无是为弟子善业随如来教复次五阴沟港频来不还应仪缘一觉不受是为随教

秋露子白佛言「本无甚深天中天

当说本无时二百比丘得应仪五百比丘尼得沟港道五百诸天人皆得无所从生法乐于中立六十闿士新学得应仪道

佛语秋露子「是六十人过世时各供养五百佛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弃定不知虽空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之护今皆堕应仪道中闿士有道得空无色无愿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便中堕彼两道若大鸟其身二万里无翅从天上自投中欲还宁能不

对曰「不能

「至地欲令身不痛宁能不痛乎

对曰「不能或闷或死何以故其身大而无翅正使闿士如恒沙劫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求色定不入空不入明度不得变谋明慧心大起索佛道一切欲作佛便中道得应仪缘一觉若于佛所具如上行又闻佛一切智皆念求如色是为不持如来戒定慧不知一切智但闻声心如闻耳便从是作无上平等最正觉会不能便中道堕彼何以故不得深法故

秋露子白佛言「如佛所说念中慧闿士离深法便得应仪缘一觉若真欲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当学明度变谋明慧

爱欲天子梵天子白佛言「难晓明度无上正真道

善业言「难了天中天如我念是惠者无上正真道易得耳何以故无有当何从得佛何以故诸法皆空索法不可得当作佛者索法无所得是求佛易得耳

秋露子言「如所说者难得何以故空不念当作佛是法如虚空设易得者何以恒沙闿士皆

报言「云何用五阴逮乎

「不也

「离五阴逮乎

不也

「云何

秋露子曰「五阴本无宁逮乎

「不也

「离之有法逮者不

「不也

「云何是本无使逮不

「不也

「离之有法使逮不

「不也是法不得何所法使逮者

秋露子曰「如子所说大士等游都无逮者佛说三有德之人求应仪缘一觉至佛道于三不计三为求一道如善业所说

满祝子语秋露子「善业说一道当问

秋露子言「说一道我用是故问

答曰「云何于本无中见三道耶

「不见也何以故从本无中不可得三事

善业言「本无一事得乎

「不也

「于本无中得一道乎

「不也

善业言「设是谛不可得者何故复说应仪缘一觉如所说道本无无异闻本无心不懈怠是必得最正觉

佛言「如尔无异持佛威神使若说本无等无异

秋露子问「何等为觉

佛言「无上正真道即是也

善业问佛「何等为成就于闿士

佛言「一切人皆等视慈心加哀不得嗔恚作是当作是学

不退转品第十五

善业问佛「不退转闿士大士当何以比观其行相知是

佛言「如逮得禅者不动不摇如应仪地如缘一觉地如佛地如本无终不动佛说本无闻者不言非虚空本无本无是所有本无如本亦不言非如闻已若转于余处闻终不疑不言是非如本无立其所言诚而重不说不轨凡夫逆道之作不观视用是比相行具足知是不退转大士复次不形相沙门梵志面貌別之谛知谛见终不词拜华香施天亦不教他人为用是比相行具足知终不生恶处不作妇人身用是比相行具足知又不退转大士持戒身自不杀教人不杀身自不盗教人不盗身自不婬教人不婬身自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妬是十戒皆自持复教彼守行梦中自护十戒面见如是用是比相行具足知又学诸法用是心学是法令群生安隐为说经持是经受令分德愿群生令得斯净定以明自立用是比相行具足知又大士深法说时终不疑不言不信亦不言软美少睡卧行步出入不乱心徐行安谛择地而行被服衣中常清净无蚤虱尘垢亦无忧身中无八十种虫所以然者闿士大士六度功德过于贤圣稍欲成满身心净洁悉受高志

善业白佛言「云何天中天闿士大士心净洁

佛言「所作功德转增稍上心无所碍功德悉逮是心净洁过应仪缘一觉上用是比相行具足知又有来供遗者不起喜一切无悭于深经说未常有厌深入智中若余处欲闻经者持是明度为说之其有余道所不正者持明度为正之经中所出法悉持无常之事以语之诸世间经书所不能解者持是明度为解之用是相行具足是弊邪稍稍来到其所便于边化作八大地狱中有诸闿士便指言『斯人皆从前佛受决为不退今皆堕地狱中佛为授若地狱耳若当疾悔之「我非不退转」设若言尔者不复入地狱中当生天上』」

佛言「设是心不动者知是不退转用是相行具足知邪复化作师被服往至其所『若前从我闻所受悉弃之皆不可用若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来问讯不用我言终不复来莫复说此事我不欲闻前说皆外事耳更受我言是佛所说也』」

佛言「闻是设令动转者当知其人不从过去佛受决未升大士举中在不退转地设令不动转念是经虚空所致作是思惟不信邪言譬如比丘得应仪不受邪言眼见经证是为空所致终不可动如应仪缘一觉所念法终不复还是大士向佛亦然矣正在不退转地立是为极度用是相行具足知弊邪复往到其所更作异人言『若所求者为求苦耳非求佛法也若负斯难用之为求若在恶道历世弥久适得为人不尝思惟自患厌当于何所更索是躯何不早取应仪用佛为求乎』」

佛言「设不转者邪复舍去更作方便化作若干闿士在其边立复往指言『若见是闿士皆供养如恒沙佛衣卧具医药具足受法问慧当所行所求悉学如法住如法求皆入中作斯学行常不得佛汝缘得乎』」

佛言「设是不动者邪去不远化作比丘辈言『是应仪过世时皆求闿士道取应仪已若何从得佛』」

佛言「用是故闿士大士作是行从他处闻心不转不异于是中复觉知邪为佛所语无异求大明植志若兹者设不得佛佛语为谬佛语不欺当作是学当作是求谛护是教心不动转从中觉邪用是相行具足知是不退转矣又邪娆言『佛如虚空是经行无边不可得极何以故是经义可知观其所趣皆虚空矣为中勤苦不当觉知邪事邪作是经耳云何欲得佛是非佛所说』」

佛言夫贤士女视明虑长谛议自议『妖邪多巧以逆为顺怪来不倾牢如须弥』用是相行具足知是不退转也作一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定随是四禅不录禅是所禅作是定用入欲中故不退转闿士大士不随定教净过定上用是相行具足知又有共称其名德者不以喜心不动乱常正心设在家不有重婬若时有欲如过大空泽中饮食时恐怖畏盗贼欲疾去自念『我何时当出是空泽中念妇人恶露不净非我净法』当作是念何以故念使十方人安隐故

佛言「如是其福具足得明度威神力使作是念用是相行具足知惒夷洹翼从防卫余鬼神不敢附不失心志不妄起心身无疮六情雅具圣雄而不自显不诱他妇女若符呪药不行之亦不教人婬秽行不以历口非法恶念无由生哉用是相行具足知

「复次善业将以何行名为不退转不退转者不与无道主佞𭒯臣贼盗偷寇军谋残生非法士女蛊道婬钱谷屠酒祀缯䌽香熏倡优调戏入海投难求荣采利如斯之徒终始不友闿士从事不离一切常誉贤者以为谈首远愚近圣尊戴三宝尔故誓曰『不退转闿士常愿生异方佛刹』愿高誓重必获往生用是故常见佛得供养如是愿从欲处色处空处从彼来生中国于闿士家大明卿八正谈抱义典逆事不豫远边地无佛处性净真不犯法如是相行具足知为不退转不退转闿士不言我是不疑我非不中疑譬如得沟港道于其地终不疑邪事适起即觉知宁殒命而不佪心自于其地终不疑不懈无应仪缘一觉心心不念佛难得安住其地心大无表勇而无胜何以故如是住无能过者用是故邪愁毒便化作佛身往谓之曰『若于是可取应仪证若未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决何以故若不得是相行何因得乎』知非佛也是邪耳如佛所说思惟视之是邪所为欲使我转

佛言「设不动者知已于过去佛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决其悉知法行忠正者代不惜身命一切法悉受往古来今诸佛明法悉护持之用是故不惜身命常懈无厌时如来及诸弟子说经时不疑言非何以故逮得无所从生法乐于中立持是功德悉具足知是不退转闿士大士

恒竭清信女品第十六

善业白佛言「不退转闿士从大功德起当为说明度令入深法

佛言「善哉善哉居内闿士使入深法何等为深空为深无愿无识无生灭泥洹是为限

又白佛言「泥洹是限非是诸法

佛言「诸法甚深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甚深何等为五阴甚深如本无尔故甚深

善业言「难及天中天安稍去色便为泥洹

佛言「是与明度相应当作是住如明教学闿士随是行思惟念一日梦中教却几劫生死

佛言「譬如婬士宝彼女色与之期会女不自由妷夫宁有盛想不

善业言「士以色故想彼面会展其愚情

佛言「一日之中有几意念

对曰「甚多天中天

佛言「如彼人念一日心转多闿士如是欲学净行一日去恶于罪甚多若离明度正使布施如恒沙劫不如也又使寿如恒沙劫等并前行沟港频来不还应仪缘一觉至佛不得明度行不如中教皆不如此行如中教闿士又复寿如前布施持戒具足若求明度念起说经其德出彼上以经布施作无上正真道自深入教其德转高自深入者为明度所常离时其德甚多

善业「所识有著者天中天此二何功德为多者

佛言「闿士所识若求明度乐于无所有乐尽乐无常念是为不离明度得德不可计称数

善业问佛「不可计复言称数将有何异乎

佛言「称数者其数无尽不可计者谓无边量也尔故为不可计称数

善业言「佛说不可计五阴亦然

佛言「若所问者有所因使五阴不可计量

善业问佛「何等为无量

佛言「于空中计之是法不可计

佛言「云何善业我不尝言诸法空

对曰「如是天中天如来所说悉空

佛言「如是诸法悉空不可尽计经慧无有各为异流如来但分別说耳不可尽量是空是愿是识是灭度随所喜说作是说示现教化如来如是

善业白佛言「难及天中天经本空耳云何复于空中说经是经不可如我了佛诸法不可逮

佛言「如是诸法不可逮计法空耳

「如佛所说本不可逮愿解不可逮慧有增有减

佛言「不也

善业言「不可逮慧不增不减六度等然若其不增何因闿士近无上正真道得为正设不减者闿士求守明度变谋明慧不念布施增之与减不作是念是但名布施度无极耳所施与念持是功德与作无上正真道忍辱禅皆如是闿士求明度守之得变谋明慧不作是念增减皆但名耳念發心如无上正真道我作是施与何谓无上正真道

佛言「本无是也本无不增不减常随是念不离为近矣

善业问言「闿士以初意近无上正真道耶以后来意近乎斯两意无对何等功德出生长大之者

佛言「譬如灯炷然用初出明烧炷乎后来明耶

善业言「非初明亦不离初明非后明亦不离后明

佛言「如是不用初意得无上正真道亦不离初意非后意亦不离后意得是为得正觉云何心前灭后复生乎

善业言「不也天中天

「云何心初生可灭乎

对曰「不可

「当所灭者宁可使不灭乎

对曰「不可

佛言「宁可住本无乎

对曰「欲住本无当如本无住

佛言「设令在本无中住宁可使久坚乎

对曰

「本无甚深

本无宁有心

「离本无宁有心乎

对曰「不也

「见本无乎

对曰「不见

「作是求为深求乎

对曰「不也天中天作是求无所求何以故是法了不可得见

佛言「闿士大士求明度为求何等

对曰「为求空

「求空为求何等

「为求无

「为去想乎

对曰「不

「云何想不去

善业言「闿士不作是求妄想天中天何以故闿士求想尽灭者即可得应仪闿士变谋明慧不灭想得证向无想随是教矣

秋露子谓善业「有三事向定守定门不愿无想是为三有益于明度不但昼益夜于梦中亦复益何以故昼日夜梦中佛说等无异

善业语秋露子「若闿士昼日有益夜于梦中亦有益

又问「梦中所作宁有所得不如经等之

善业曰「梦中作善者喜为益恶者愠戚为设于梦中杀人觉已喜叹快之云何

善业言「心不枯尔皆有所缘若见闻若念为因缘是故知耳从是中令人心有所著或无所著是为不妄尔皆有所缘

秋露子言「所作为空耳何因心有所缘」善业言「心想因缘即因缘兴矣

秋露子言「闿士梦中布施持是施与作无上正真道有施与者无也

报言「弥勒闿士近在前旦暮当补佛处子欲知当从问

秋露子问弥勒

弥勒言「如我字弥勒当色解慧耶当痛痒思想生死识解乎持是身解乎若空五阴解五阴空无力当所解法不见亦不见当所解人得道者

秋露子曰「所说为有证不

答曰「我所说不得证

秋露子便作是念「弥勒所入慧甚深甚深何以故行明度以来久远

佛言「云何见若作应仪不乎

「不也天中天

佛言「闿士不作是念『我受决是法』若于法中得正觉亦无得正觉者作是行为求明度不恐我不得正觉随是法中教是故勇无所畏至大剧处虎狼中念『设有啖我者为当布施行布施度无极近无上正真道愿我作佛时令我刹中无禽兽道』至贼中设于中心念言『我身会当弃捐设杀我我不当嗔恚为具足行忍辱度无极近佛道我作佛时令我刹中无贼盗』至无水浆处心念言『人民无德使尔我作佛时令我刹中人民皆得一切知八用一切故当精进』至谷贵处『当精进取佛』愿曰『吾作佛时令我刹中无谷贵处皆使人民在所愿所索食悉在前如忉利天上所有』用众生故当精进有恶岁正使身遭恶岁死我心无异必当降伏邪官属行精进索佛道『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民无恶岁死亡者我所语后我作佛时无异』复次秋露子闿士闻是便呼无上正真道或却后久远乃得佛者亦不恐怖从本际以来呼如一意转顷何以故无本际乃得佛者心安然不恐怖

时有清信女从坐起前至佛所作礼长跪言「我闻是不怖必除恐怖之处索佛道得佛已当说经」佛笑中金光出清信女即持金花散佛上佛威神故花不堕地

阿难从坐起奋袈裟前作礼长跪言「佛不妄笑既笑当有所说

佛语阿难「是恒竭清信女却后当来劫劫名星宿中有佛名金花是清信女后于此时弃女为男后当生无怒佛刹从一刹生一佛刹譬如金轮圣王从一观游一观从生至终足不蹈地是清信女如是从一佛刹到一佛刹未常不见佛足不蹈地自致得佛

阿难心念「如无怒佛刹诸闿士会者是为佛会耳

佛即知阿难心所念「然阿难诸会者悉度生死已清信女后作佛名金花佛度不可计应仪令三毒尽刹中无禽兽贼盗断水谷处病瘦及余恶事悉无有

又问佛「清信女从何佛作功德

佛言「于定光佛所作功德初發意求佛时亦持金花散佛上愿持是功德施与作无上正真道

佛言「如我持五花散定光佛上即逮得无所从生法乐于中立佛即授我决『却后九十一劫若当作佛名释迦文』是清信女尔时见我从佛受决其心念『我当受决得无上正真道』」

阿难白佛言「是清信女所求已度

守空品第十七

善业白佛言「闿士大士行明度无极何等为入空为空定

佛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观一心作是观不见法于法中不作证

「佛所说不于空中作证云何闿士于定中立而不得证

佛言「是闿士悉具足念空不得证作是观不取证观入处甫欲向是时不取证不入定心所著不失闿士法本无中道取证何以故本愿都护众生为兴弘慈念具功德不中取证闿士大士得明度致功德斯大力矣譬如人勇能却敌为人端正猛健无所不能悉持兵法六十四奇悉晓习为众人所敬所至处无不得力者从是所得者转分布与人其心欢喜若有他事与父母妻子俱去过大剧道其人安亲曰『莫有恐怖但免难矣』重仇虽来其人多变以济亲害送归本土宗门康休怨亦无损所以然者以其巧变备矣其人勇慧能幻化化作士众睹恐惧各自流散乡土称德靡不欢喜者是闿士大士于众生行大慈心过应仪出缘一觉地去定中立于众生悉愍伤无所见于是中不取证入空中深不作应仪作是行向定向泥洹门不有想不入空取证如鸟飞行空虚中无所触碍如是行甫欲向空至空向无想至无想不堕空无想中悉欲具佛诸法譬如人工射射空虚中后箭中前箭续后射转中前箭其人欲令箭堕乃尔堕如是行明度为变谋明慧所护自于其地不中道取证堕二道行以是功德逮得无上正真道成满便得佛于经本中观不取证

善业白佛言谦苦作是学不中道取证

佛言「悉护众生守定向灭度门心念分別何等为分別守空定分別无想定分別变谋明慧护使不中道取证何因变谋明慧护之心念护众生持是所念不中道取证复次深入观苦空定向灭度门用是故分別久远以来人民所因缘想中求无上正真道为说经当使弃是因缘守空无想定无愿定向灭度门不中道取证复次闿士念久远人民呼常有想有我想有好想各各求我作无上正真道时有人民故为说经使断是诸想悉断求云何断是常非常是乐皆苦是身非身是好皆丑闿士思念为变谋明慧守无愿定向灭度门不中道取证若闿士大士心念『众生从久远来求因缘求想求欲求聚想求空想求』闿士言『我使众生无斯想』普慈弘至故得变谋明慧是法观空无所从生齐限不中道取证法当作是知闿士云何求明度晓习法中心何缘求入守空定向灭度门守无想无愿无识无所从生定向灭度门是闿士不得慧故守空念——无想无识无所从生念定有来问者不即持不可计心为解者知是非不退转闿士也何故不退转闿士心无央数悉知用是行不具足知未得不退转之明矣

善业言「不可计人求闿士道少有能解者

佛言「作是解者已受决于功德中极殊所知法应仪缘一觉诸天人鬼龙质谅神所不能及

明度经卷第四


校注

(不可品)二十六字【大】〔-〕【宋】【元】【宫】 不【大】*大明度经不【宋】【元】【宫】*不分卷【明】 一切知【大】一切智【宋】【元】【明】【宫】 边【大】量【明】 心【大】心心【宋】【元】【明】【宫】 如【大】若【明】 闿士【大】下同开士【明】下同 绕【大】绕已【明】 所【大】〔-〕【明】 若【大】〔-〕【明】 还【大】*逮【宋】【元】【明】【宫】* 二【大】二日【宋】【元】【明】【宫】 称【大】秤【元】【明】 息【大】自【宋】【元】【明】【宫】 上【大】止【元】【明】 善【大】缮【宋】【元】【宫】慎【明】 正上【大】止上至【明】 我自【大】自我【明】 卷第三终【明】 卷第四首【明】 弃【大】*禅【宋】【元】【明】【宫】* 仪【大】真【宋】【宫】 谦【大】*慊【元】【明】* 靖【大】静【宋】【元】【明】【宫】 又【大】人【元】 无【大】为【宋】【元】为无【明】 法【大】经【宋】【元】【宫】 经【大】法【明】 避【大】辟【明】 是【大】〔-〕【明】 道【大】导【宋】【元】【明】【宫】 原【大】*源【宋】*【元】*【明】* 以来【大】下同已来【明】下同 缚【大】终【宋】【元】【明】【宫】 舍【大】于【宋】【元】【明】【宫】 不无守者【大】〔-〕【明】 守定【大】定守【明】 明【大】明度【明】 上【大】作【宫】 秋露子【大】下同鹙鹭子【元】【明】下同 人【大】人民【明】 空【大】定【宋】【元】【明】【宫】 得【大】德【明】 若【大】有【明】 皆【大】者【元】【明】 相【大】想【宋】【元】【明】 得【大】得(心想如闻耳便从是作无上平等最正觉会不能得)重出【明】 惠【大】慧【宋】【元】【明】【宫】 逮【大】*还【元】* 不【大】曰不【明】 等游【大】善逝【元】【明】等逝【宋】【宫】 为【大】是【元】 立【大】语【元】【明】 闿士【大】下同开士【明】【宫】【圣】下同闿士开士混用【元】【宋】 知【大】如【明】 本无【大】无无本【明】 別之【大】则足【宫】 词【大】祠【宋】【元】【明】【宫】 又【大】之【宋】【元】【明】 终【大】〔-〕【明】 受【大】授【宋】【元】【明】【宫】 恐【大】恐怖【宋】【元】【明】【宫】 言【大】信【明】【宫】 净洁【大】洁净【明】 常【大】*尝【宋】【元】【明】【宫】* 知是【大】是故【宋】【元】【明】【宫】 转【大】不转【明】 邪【大】耶【宋】 耶【大】邪【明】 何【大】如何【明】 常【大】尚【明】 夫【大】大【宋】【元】【宫】 惒【大】和【元】【明】 厉【大】疠【宋】【元】【明】【宫】 婬【大】婬妷【宋】【宫】泆【元】【明】 𭒯【大】嬖【明】 妷【大】*泆【元】【明】* 优【大】伎【宋】【元】【明】【宫】 智【大】知【元】【宫】 抱【大】于【明】 佪【大】回【宋】【元】【明】【宫】 无表【大】表远【明】 常【大】*甞【宋】*【元】*【明】* 恒【大】大明度无极经第三恒【圣】卷第三首 闿士【大】下同开士【明】【圣】下同 居【大】若【宋】【元】【明】【宫】 想【大】相【宫】【圣】 痒【大】痒【宋】【元】【宫】 教【大】度【元】【明】【圣】 梦【大】〔-〕【明】【宫】 去【大】却【宋】【元】【明】【宫】【圣】 护【大】获【宋】【元】【宫】 常【大】尝【圣】 问【大】佛【宋】【元】【明】【圣】 若【大】〔-〕【圣】 得【大】其【元】【明】 尔【大】是【元】 尝【大】常【圣】 尽计【大】计尽【明】 想【大】相【宋】【元】【明】【圣】 逮【大】下同还【元】下同 计【大】〔-〕【圣】 学【大】觉【宋】【元】【明】【宫】【圣】 与【大】为【元】 精【大】精进【元】【明】【圣】 度【大】度进【元】 本【大】复【圣】 来【大】〔-〕【圣】 灯【大】镫【圣】 用【大】则【圣】 不【大】不也【明】 本【大】〔-〕【圣】 也【大】耶【宋】【元】【宫】 想【大】下同相【宋】【元】【明】【宫】下同 秋露子【大】下同秋鹭子【圣】下同 如经等【大】梦中【圣】 减【大】灭【宋】【元】【明】【宫】戚【圣】 枯【大】苦【元】【明】孤【圣】 即【大】四【明】 旦【大】日【圣】 痒【大】*痒【宋】*【元】*【明】* 兽【大】*狩【圣】* 死【大】无【圣】 知【大】智【宋】【元】【明】 味【大】味水【宋】【元】【明】【圣】 我【大】〔-〕【圣】 作【大】〔-〕【明】【圣】 中【大】〔-〕【圣】 奋【大】整【宋】【元】【明】【宫】 前【大】前为佛【明】【圣】 劫【大】〔-〕【明】 定光佛【大】锭光佛【宋】【元】【明】【宫】 无【大】不【明】【圣】 致【大】致大【元】【明】【圣】 悍【大】捍【宫】 悉【大】经【明】 奇【大】部【明】【圣】 工【大】攻【明】 安【大】成【明】 但【大】得【明】 送【大】逆【宋】 怨【大】心【明】【圣】 化【大】〔-〕【明】【圣】 睹【大】都【圣】 士【大】士所【明】 定【大】空【圣】 空虚【大】虚空【宋】【元】【明】【宫】 触【大】解【圣】 乃尔【大】尔乃【明】 得【大】行【圣】 谦【大】慊【宋】【元】【明】 苦【大】若【宋】【元】 定【大】是【宋】【元】【明】【宫】【圣】 使【大】便【圣】 愿【大】念【圣】 意【大】竟【宋】【元】【明】【宫】 有【大】有有【圣】 知【大】如【宋】【元】【明】【宫】【圣】 不分卷【圣】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明度经(卷4)
关闭
大明度经(卷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