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五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二地

诸菩萨闻此  最胜微妙地
其心尽清净  一切皆欢喜
皆从于座起  踊住虚空中
普散上妙华  同时共称赞
「善哉金刚藏  大智无畏者
善说于此地  菩萨所行法
解脱月菩萨  知众心清净
乐闻第二地  所有诸行相
即请金刚藏  「大慧愿演说
佛子皆乐闻  所住第二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婬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麁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于佛僧起决定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复作是念『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發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婬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坏鬪诤嗔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意业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暗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阴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于所贪爱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著于我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依六处空聚起四颠倒行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槃』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佛子菩萨如是护持于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是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质直柔软及堪能  调伏寂静与纯善
速出生死广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  远离杀生不恼害
亦离偷盗及邪婬  妄恶乖离无义语
不贪财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无谄偽
离险舍慢极调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狱畜生受众苦  饿鬼烧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当离彼住实法
人中随意得受生  乃至顶天禅定乐
独觉声闻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净戒教他护
复见群生受众苦  转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怀忿恨多诤讼
贪求境界无足期  我应令彼除三毒
愚痴大暗所缠覆  入大险道邪见网
生死笼槛怨所拘  我应令彼摧魔贼
四流漂荡心没溺  三界焚如苦无量
计蕴为宅我在中  为欲度彼勤行道
设求出离心下劣  舍于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發勤精进无厌足
菩萨住此集功德  见无量佛咸供养
亿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药炼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  普化众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习  为成十力救于世
欲舍王位及财宝  即弃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  此地菩萨皆能现
愿力所作复过此  无量自在度群生
一切世间利益者  所修菩萨最胜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为诸佛子已开演

第三地

佛子得闻此地行  菩萨境界难思议
靡不恭敬心欢喜  散华空中为供养
赞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诸众生
善说智者律仪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  真实无异无差別
为欲利益诸群生  如是演说最清净
一切人天供养者  愿为演说第三地
与法相应诸智业  如其境界希具阐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进禅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净行愿皆说
解脱月复请言  「无畏大士金刚藏
愿说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诸功德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發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著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槃』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阬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發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佛子是菩萨住此發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著

「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住悲舍亦复如是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等声亦悉能闻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有烦恼心无烦恼心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脱心非解脱心有上心无上心杂染心非杂染心广心非广心皆如实知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別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过去无量差別皆能忆念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佛子是菩萨住此發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称两不减转更明净菩萨亦复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谐顺心悦美心不嗔心不动心不浊心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不谄心不诳心譣诐心皆转清净此菩萨于四摄中利行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菩萨第三發光地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能以方便令诸众生舍离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清净安住明盛心  厌离无贪无害心
坚固勇猛广大心  智者以此入三地
菩萨住此發光地  观诸行法苦无常
不净败坏速归灭  无坚无住无来往
观诸有为如重病  忧悲苦恼惑所缠
三毒猛火恒炽然  无始时来不休息
厌离三有不贪著  专求佛智无异念
难测难思无等伦  无量无边无逼恼
见佛智已愍众生  孤独无依无救护
三毒炽然常困乏  住诸有狱恒受苦
烦恼缠覆盲无目  志乐下劣丧法宝
随顺生死怖涅槃  我应救彼勤精进
将求智慧益众生  思何方便令解脱
不离如来无碍智  彼复无生慧所起
心念此慧从闻得  如是思惟自勤励
日夜听习无间然  唯以正法为尊重
国城财贝诸珍宝  妻子眷属及王位
菩萨为法起敬心  如是一切皆能舍
头目耳鼻舌牙齿  手足骨髓心血肉
此等皆舍未为难  但以闻法为最难
设有人来语菩萨  『孰能投身大火聚
我当与汝佛法宝』  闻已投之无怯惧
假使火满三千界  身从梵世而投入
为求法故不为难  况复人间诸小苦
从初發意至得佛  其间所有阿鼻苦
为闻法故皆能受  何况人中诸苦事
闻已如理正思惟  获得四禅无色定
四等五通次第起  不随其力而受生
菩萨住此见多佛  供养听闻心决定
断诸邪惑转清净  如炼真金体无减
住此多作忉利王  化导无量诸天众
令舍贪心住善道  一向专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进  百千三昧皆具足
见百千佛相严身  若以愿力复过是
一切众生普利益  彼诸菩萨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  我依其义已解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五


校注

无诳无谄【大】无谄无诳【宫】 弊【CB】【丽-CB】【宫】毙【大】 洄澓【大】回复【宫】【圣】 利行【大】利益【宋】【宫】 如【大】烧【宫】 第三地【大】〔-〕【宋】【元】【明】【宫】【圣】 阬【大】下同坑【宫】下同 跏【大】加【宋】【明】 称【大】秤【宋】【元】【明】【宫】 譣【大】险【宫】 炼【大】练【宫】
[A1] 第二地【CB】[-]【大】
[A2] 品【CB】上【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
关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