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三戒经卷中

「如是渐渐多有女人弃舍其夫游诸僧坊入僧坊已为一女人而独说法示解脱法迦叶我见尔时纯是非法五百非法门五百烦恼门不修行人于尔时悉是无戒在家无异

「迦叶当于尔时戒法极恶若希望利益求菩提者不应亲近于比丘尼不住是处离不亲近更勿亲近舍世利养依乞食行舍爱衣服受粪扫衣舍离台观床卧敷具依止山林窟舍舍离一切甘美病药依陈弃药于诸众生生亲爱想修行慈心当忍一切毁骂挝打舍离一切知识亲族修业自活不应同彼在家之人说解脱戒当随顺行

「迦叶若违解脱戒便违如来力无所畏等则违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如是罪报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悉堕地狱是等众生所受苦痛比是苦痛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百千亿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欲得离如是等应当舍离是痴恶人百千由旬若闻其声犹应当离况复见闻而不离之应亲近一法云何一法一切诸法悉无所有若忍诸法悉无所有应当远离如是恶人而不亲近又复应当亲近二法何等二法一切诸法悉无所有求集诸法不著集心云何为集如所集者都不可得不可得中而不生心如离邪见舍离三有亦复如是行菩萨行离诸相心行菩萨行行菩萨行时舍离如上所说舍离是已值弥勒佛离诸怖畏作如是言『快哉安乐快哉得离于魔伴侣快哉离远于恶道

「迦叶若闻是经已不怖不惊自见己身生能持心如来悉知是人能持于我法藏迦叶犹如长者多财封禄是长者子所见诸物起父财想初始见时此是我物后持此物随所至处处处藏举

「如是迦叶尔时比丘闻是等经作是念言『此是如来软妙梵音之所演说』复有比丘闻是法已而起诽谤『是持法比丘作如是言「此是佛说最为真实」少于伴侣是人劣弱居处不恶日处藏举

「迦叶我后世护法城者甚为极少我持是等委付弥勒为其伴侣是等当修行于大舍若有善男子闻是法已如教而作是当在于弥勒初会修行梵行正见众生当护法城

「迦叶我不见有乃至一人不值于我后五百岁法欲灭时闻是法已而不诽谤能受持读诵无有是处若已见我亲近恭敬于后末世五百岁时闻如是经能受能持能读能诵如是人等不待我读诵斯自当有一切智心念于我已生于欢喜作如是言『奇哉奇哉释迦牟尼世尊能受我法守护于我』是故迦叶当学此法学此法者随所欲乐必成无难

尔时摩诃迦叶白言「世尊如我今者永无希望失于无上正真之道世尊若令我具一切智者甚用欢喜若我得无上道者得希有色身

佛告迦叶「我不道汝我因汝故说于是等令少疑惑速成无上正真之道复次迦叶若有众生渴法成就集成就是等渐渐成无上道普断一切所有盖缠而为说法迦叶菩萨应当成就四法何等四菩萨应当發大精进云何精进精进者谓不求色集无漏法云何无漏法无地大不说地大无水风大不说水风大一切言说皆是不实是菩萨取言说彼岸

迦叶白言「世尊设有人问『如来亦以言语说法可不实耶』世尊如是之人当云何答我今欲从如来应供正遍觉闻

佛告迦叶「未来当有诸恶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嗔恚勇盛口业勇健不受不持不读不诵如是等经何以故是生起色如是等经言说之法尔时世间当有比丘生起于色彼时比丘当如是住犹如在家终不推求于第一义迦叶如生盲人著金华鬘是不自知迦叶将来比丘亦复如是闻是等经不能持文况能推求解第一义迦叶如有男女为他丈夫之所呵诘而是男女更于异时若复闻说是丈夫名惊恐怖畏如是迦叶后末世时诸比丘等闻是经说如实过恶贪于衣服知己有过惊恐怖畏迦叶犹如猕猴为枷锁系而是猕猴目不欲见如是枷锁如是迦叶后比丘等亦复如是闻是等经目不喜见背而舍去迦叶犹如有狗驰逐野干而是野干走趣塚间孔穴深坑如是迦叶未来比丘闻是经已如野干走野干驰走谓犯禁戒闻是等经而生诽谤迦叶如野干走趣于塚间如是迦叶未来比丘闻是法已驰趣还家驰趣色欲驰趣女人趣于鬪诤趣于医术趣于断事住是诸处设犯禁戒我说是等喻趣塚间迦叶如野干趣于孔穴如是迦叶尔时比丘身坏命终趣于地狱我说是等名趣孔穴迦叶如野干走趣于深坑未来比丘亦复如是身坏命终生刺地狱迦叶我说是等名趣深坑迦叶同如野干诸比丘等不能推求如是等经解其义趣但能如是毁谤扬恶身坏命终堕在恶道

「迦叶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汝说之法悉是不实如来言说为是真实』为不真实智比丘言『大德今者为执何事为执于空为执言说』答言『我执言说』问曰『汝即是佛何以故汝今亦以言说故』答言『我执于空』问曰『此当分別何以故不可分別名之为空汝之空者即是言说又汝空者为是我空为我所空为众生空故空』又复问言『比丘汝意云何汝喜一切法空不也』答曰『我都不喜一切法空』又问『大德久失沙门释子之法何以故是佛世尊说一切法空不说有我众生寿命不说有人』答曰『我今喜乐一切法空』问曰『大德尚喜一切法空况复如来正遍觉大德于意云何眼是如来不意是如来不』答曰『眼是如来意是如来』问曰『此当分別若其尔者大德便为亦是如来』答曰『眼是言说非是如来意是言说非是如来』问曰『此当分別若眼非如来意非是如来大德先说「如来即是言说」今者何故说言非也』答言『眼非如来非离眼是如来乃至意非如来不离意是如来』问曰『如来说十二入是众生此当分別大德色是如来不乃至意法是如来不』答曰『眼色是如来乃至意法是如来』问曰『如汝言者一切众生即是如来一切诸地一切诸山树林草木悉是如来』答曰『眼非如来乃至意非如来』问曰『若其尔者则说如来是法非法』答曰『色非如来乃至法非如来』问曰『大德法非如来也』答曰『法非如来』问曰『若其尔者有诸众生说无父母无沙门婆罗门不净种邪婬妄言两舌恶口绮语邪见如汝所言皆是如来』答曰『非是不善名为如来』问曰『若其尔者如汝所说法非如来非法非如来若非法非非法则无言说如大德言无有言说名为如来

「迦叶应当如是数数折伏是诸恶人迦叶我不见世间人能与如是如法说者而共语论唯除嗔痴不堪忍者无因缘者呰空法弃舍而去是故迦叶汝等当持如是比经

「迦叶未来世有持是法者当有三名何等三谓说断灭谓说无物说无阴聚无有恭敬迦叶当尔之时如是等经当被诽谤迦叶汝观尔时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不恭敬僧若不恭敬佛僧已僧名住但依言说依于名字虽唱佛名于众显说而不能见何者是佛虽口说法而不能知如来世尊云何说法虽作是言『四向四得是佛世尊声闻之僧但知于名而不能知依名实德为于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缘故毁谤于法菩萨是中应勤精进于是等经生希欲乐应当受持而读诵之何以故是人来世当护法城何以故九十一劫不闻演说是空法故

「迦叶我今惟念过世千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号曰寂灭寿命八万四千岁守护菩萨利益世间复有如来号曰离垢寿命二十一劫行菩萨道然后乃成于无上道迦叶汝观如来作几难行摄诸众生迦叶劫浊尽时不应呵是何以故迦叶劫浊尽时若有一人能信此法甚为希有当于尔时持是法者不被刀杖瓦石所害甚为希有何以故迦叶此法是大善丈夫法谓说一切行是非行若著我见众生见命见人见有见者等所不能解及依见者谓依戒见佛见法见僧见涅槃见若有起于涅槃见者如来悉知是为邪见何以故迦叶如来不有涅槃不得涅槃迦叶若有涅槃得涅槃者如来悉说名为邪见若邪见者说名无智若为无智之所害者是愚凡夫若愚凡夫生天尚难况佛菩提

「迦叶未来世中当有比丘年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乃至百岁老耄无智庄严衣服剃发毁形痴老之人无有威德起于邪业是临终时复更造恶作毁戒法斯以三事作于奸诈何等三示现威仪示现持戒行善人相举指现相以如此法用显己德是堕大慢以痴悔心而取命终身坏命终堕于地狱是故迦叶我今唱令『我为汝等真是知识我教汝等欲利汝等怜愍汝等不令于后受大热恼』迦叶我终不听著见众生而得出家著我见者众生见者命见者著人见者而得出家我实不听强在我法而便出家食重信施无有真实持戒功德迦叶人宁六日断于饮食非著我见众生见命见人见乃至涅槃见受食信施菩萨是中应勤精进不著我见至涅槃见

「迦叶我是等经付嘱如是诸善丈夫何以故是等所行如我行故如是之人即是我侣即是我伴」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诸苦恼众生  都无有救护
唯除世导师  无有戏论者
诸苦恼众生  依止下道者
渐增长诸欲  由是堕恶道
无导无利益  住在崄旷处
趣向不正路  终无有安隐
犹如持财宝  求利行旷野
彼有群贼起  一切悉劫夺
失财已还归  失利增苦恼
从他所贷财  以此倍增苦
是等亦如是  造业已未还
本所造白业  还来食此财
依止劫夺者  凡夫堕见者
执著于我见  命见及人见
说空法比丘  依我人见者
于是生谤心  速疾堕恶道
生起造嗔恚  更互相轻毁
诽谤说不实  于此惭愧者
身恶及口恶  意业极奸谄
坚执著诸见  斯趣极恶处
作于恶业已  速疾至恶
多受众苦恼  无有救护者
未来世当有  嗔恚勇盛人
苦切逼比丘  趣向菩提者
于如是等经  无慈者当毁
而不生信敬  于释师子法
更互生诤讼  速起大忿诤
更互相谤毁  扬恶遍诸方
造种种诽谤  加彼惭愧者
恶友得势力  柔软者弱劣
知正法劣弱  恶法增势力
是比丘当去  我之所爱子
当去至何方  得于安隐处
众恶者除放  于此无悲心
我如是等经  常当思念之
导师如是说  以是自娱乐
我当至此处  佛所称誉者
今法毁坏时  柔和者难得
或有作是言  『当速离是处
当至大仙人  得无上道处
复有作是言  『善哉说是语
导师如是说  「当游礼诸塔
宁当至是处  可乐菩提树
非彼嫉妬者  嗔恚忿诤处
是比丘便去  我所说应行
见是余住处  谓佛所住处
经行及坐处  若石及空处
集趣是处已  数相对啼泣
『此是大仙处  经行受用处
佛本在是处  见处不见佛
此无上仙人  所说无上法
我等今不见  有为悉无常
人及诸非人  天龙悉等来
善说令欢  我等今不见
至是所住处  谓菩提树下
既集至此已  正念善思惟
尔时世导师  得无上菩提
惊怖魔王众  犹如小野干
此本道场地  如来所坐处
过去未来佛  悉在是坐处
此是勇健者  亿天所恭敬
加趺坐七日  观视此树王
是人供养已  复诣说法处
是处转法轮  声闻于梵世
是比丘往彼  数数而啼泣
『勇健者来此  调伏是五人
五人见佛已  即生起忧恼
而共计议恶  皆悉勿为起
是大悲世尊  于众起悲心
为五比丘说  转甘露法句
礼法轮处已  复数数啼泣
复至涅槃处  见佛最后处
尔时世导师  利益多众生
碎末破己身  佛此入灭度
咄哉佛世尊  释师子能仁
今唯闻其名  而不睹其形
是无上仙人  善贤最在后
大智知是已  此是我最后
或游行命终  或住处命终
游行竟命终  悉往生善处
于后末世时  是广大佛法
斯当得涅槃  诸住净戒者
若毁戒比丘  普亦得供养
服食重供已  速往至恶道
观此诸比丘  有如是差降
智者于后终  速疾得生天
是等照世灯  怜愍世间者
大智慧菩萨  慈心利众生
当住营事人  踊跃欢喜心
我当得作佛  亦得值弥勒
当供彼世尊  在一切众前
一切智记我  如我之所念
是有大势  我说如是义
虽不见于佛  当知如面对
我当安慰此  亦复当如是
修行菩提分  悉礼一切佛
若有诸女人  向无上菩提
我亦安慰是  及无量如来
舍是女身已  速成男子身
得见于弥勒  是当供养之
一切所求索  悉皆如其意
随学是智者  生殷重坚欲
有于坚欲已  持戒广多闻
斯为弥勒佛  得受于记
是故闻是利  生起贤善信
坚信而趣向  摄一切众生
谁有求是处  而有不得者
有慧及精进  菩提不难得
不作谄曲心  修习行慈心
常住闲静处  此名菩提行
舍弃如是处  但说菩提处
此是大贪贼  一切诸远离
若为于饮食  及诸利养事
诈现执正法  更互共演说
斯不净活命  以痴用自活
为众恶所害  恶道所侵逼
是一味法门  但假比丘名
毁谤如此法  及与解脱戒
若有持戒者  我说禁戒法
像比丘当谤  彼不至贤处
一切天世间  悉皆弃舍离
一切智世尊  亦倍离是人
若身无恶业  口业亦无恶
意业悉清净  速疾至涅槃

「迦叶如来灭后后末世时有诸比丘于先佛所种善根者悉般涅槃纯善众生命终去尽有后五百岁时当有比丘贪求无厌嗔恚別离麁澁毒恶嗔面颦蹙住于三法何等三专修医道住于贩卖亲近女人住是三法当失四法何等四失于戒聚失于善道失得果证失如实见法是人有于此四法已复增炽四法何等四法妬炽盛嗔恚炽盛贪他家炽盛贪著利养贮聚炽盛贪爱衣服造作箱箧以此为业空无所有无沙门法闻是法已当堕四法何等四堕在谤法不知时言独为女人而演说法渐毁犯戒闻是等法已堕在灾祸

「迦叶犹如恶狗打触其鼻迦叶于意云何是狗为当倍恶不

白言「如是当倍增恶

佛言「迦叶是等恶人如彼恶狗如毘舍遮若净意比丘持是等法说是等法真实少欲叹说少欲是等闻已惊怪不信沈没怯弱生于恼热复增嗔恚当住何业是时未至我今预说彼闻此经当生诽谤如被矛刺生大嗔怒作如是言『此非佛说』毁少欲者作如是言『当名是人为多欲者非是少欲』迦叶我常种种叹少欲者叹知足者善布萨者易共住者行头陀者阿练儿处者净活命者汝等莫共是杂恶行者而共是同何以故此是在家法莫以是法侵欺于人是在家法汝等不应起大嗔忿汝等莫大多集财物当舍财贿汝等慎勿显现异相叹誉己德汝等应当无所系恋勿多贮积汝等勿畜驼汝等不应懈怠嬾惰当勤精进断不善法集善法

「迦叶我常种种因缘赞叹阿练儿处清净寂静离亲近家后末世时违我此法违我法已欲造众患毁谤正法迦叶犹如有人热时服服已患渴语余人言『汝与我水』是人答言『善大丈夫汝勿求水以服苏故汝莫因此而便致死』是人嗔忿毁骂此人不顺他故饮已命终如是迦叶未来比丘著有见者住于诸恶持是比丘作如是言『此事应住此不应住』反生嗔恚毁谤骂詈谤是等经如来教法是故迦叶如是等人反与如来而共诤竞

「迦叶汝且观是贤护比丘如来制戒诸比丘僧一坐而食闻已嗔恚于三月中不至我所迦叶尔时梵行清净完具尚能如是况灭度后贪著饮食贪著衣钵卧具病药为睡眠所覆嗔恚勇盛闻是等经尚不恭敬于佛如来况余比丘如法行者迦叶若是等法已隐灭者极为不善甚为不善

「迦叶若善男子欲求善利信我是法后末世时浊恶灾变我法末时末世滓秽嗔恚盛时善人难得时若有闻信是等深经当信是人作于相应非不相应当言信受非不信受迦叶我今亦说名为相应非不相应非是不信

「迦叶犹如恶马与善调马而共同驾若安静无声尚不调顺况当吹贝椎钟鸣鼓能堪忍之无有是处如是迦叶破戒比丘若能堪忍善丈夫法无有是处迦叶犹如恶马以鞭一策是马惊畏如是迦叶若闻一说无我空法著我想者惊畏怖恐而起诤讼况复广说

「迦叶应当發起大精进根發大庄严降伏百千万亿诸魔令其毕竟不起诤讼云何起精进根无欲是精进根头陀功德是精进根无贪是精进根无嗔是精进根无嫉是精进根离欲是精进根独无伴侣是精进根离于睡眠是精进根于一切时不起一切诸恶之心是精进根于一切时不起欲心是精进根不起疑心起大精进离一切疑离一切疑大庄严已發菩提心无所依倚况复当起于我想也是终不应起于我想众生之想命想人想男想女想不起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之想不起欲界想无色界想不起戒想犯戒之想不起空想悉不应起一切诸想至涅槃想亦不应起云何名为不起诸想如是诸想是中颇得

「迦叶若贪欲不实知灭欲者亦复不实迦叶欲无定处但虚妄说是故如来如实而说此欲非我如是之法是寂灭法云何寂灭法若执无著是则著想如须弥山人著想当知是人败失圣法彼不能起于沙门法不住沙门法是则名为痴人痴者永不能起沙门法何以故是著想者无量劫中为无间狱之所摄故

「迦叶如观拘迦离比丘提婆达多比丘碎财比丘丘舍比丘海与比丘迦叶马师比丘满宿比丘善星比丘是我给侍面闻我说见我经行见我端坐见我神通经行虚空见我降伏百千外道如是等人尚于我所不生好心以足下虫与我相违自致恶道若有实说如来功德应栴檀末如须弥山以散其上作大宝盖如三千界于是人上虚空中何以故迦叶能有信心称佛名号实信者少况有信已从佛出家远离欲秽修无著禅甚为希有迦叶若众生能持于我所说禁戒信解如是甘露之法倍为希有

「迦叶犹如大众聚集祠处作一革箱形容极妙彩画众色盛以粪秽若复有人以上衣裹持行示人中有见知其不实者背而舍之如是迦叶若有比丘见于如来功德法祠中有比丘有于我想迦叶若有我想则起于欲若有他相则起于欲迦叶无我想者闻是等经不生嗔恚何以故毁呰他者此为不善以是事故闻此法已得于好心若有染著于我相者是为邪见若邪见者闻于是等真实教诲则生嗔恚何以故迦叶有我相者则起嗔恚迦叶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是等法若起嗔恚诽谤之者是人但有沙门形名我非彼师彼非我弟子何以故其妄语者非我弟子我亦非是妄语者师何以故迦叶如来世尊是实语者如来说言一切法空

「迦叶如来世尊坏一切我是故是人与如来诤若有与佛如来诤者说名为魔如来不听魔党出家受具足戒迦叶若说小马从龙象生迦叶于意云何是人语者为可信不

迦叶白言「不也世尊

「迦叶是语相应不

「不也世尊

「迦叶若有众生著我想众生想命想人想乃至涅槃想称我为师倍不相应

「迦叶若有人来作如是言『金翅鸟王从乌而生』迦叶汝意云何如是之言为可信不

「不也世尊

「迦叶如是言语为是相应为不相应

迦叶白言「是不相应

「迦叶若有著我乃至有著于涅槃者名我为师倍不相应迦叶若使有人作如是言『有荧火虫负须弥去』迦叶汝意云何如是之语为可信不

「不也世尊

「迦叶是相应不

「不也世尊

「迦叶诸恶人等著于我见众生见至涅槃见名我为师倍不相应

「迦叶犹如大王有给使人更有余人人不识者假依此使虚传王令至大富家『王作是令王语某甲作如是事』时诸大臣及诸富人见是异人乘自在处答是人言『我当作是』时诸富人往至王所为活命故如是迦叶如来福力具足自在如王安乐无有怨敌王居大地饮食具足如来僧众亦复如是无有怨敌住佛国界法食丰足有一异人无有请者来入众中自说我见至涅槃见作如是言『如来说是如来说是此应作此不应作诸如来所有信心者不违佛教』闻是说已自割衣食及妻子分上妙好者而给与之信恭敬与信敬而与至未识时如是之人如彼异人是食供已乐喜众闹论说王事贼事论说饮食论说婬女论说医事作如是言『月日蚀诸王来去论说王家』复作是言『是处得食是处不得』作如是等种种论说以是尽日夜还住处二宿三宿乃至六宿随所宿处论说诸事种种嫉慢种种戏笑言语杂合唌唾流出乱想睡眠随所想处卧则梦见梦见自身往至彼处承迎恭敬既睡悟已互相说梦『大德我夜梦汝往于是处得如是物』彼作是言『此梦吉祥宜应速往』是便往诣城邑人间眼目视瞻摇动眉目心多所期逼恼生热心不专一威仪轻躁诸根不谛心乱调动至他家已毁犯禁戒与一女人共独说法因缘戏笑渐现欲以其利养得利养已爱乐贪染耽重或著常居止住若违本意啼泣而去趣于二处浓厚之处及赞叹处若不浓厚骂是施主复相聚集互相问言『谁施于众何所得为得几许汝食几许』迦叶有如是等不相应行乃至于死

「迦叶是等复有不相应行谓谤正法迦叶当知应当于是恶比丘所生于悲心何以故是等当获大苦报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凡夫王给使  为欲活命故
游历于诸家  王作如是令
彼闻勅令已  莫嗔谪罚我
愚凡以此势  常用自活命
何况佛最胜  于百千亿劫
布施于手足  多造众苦行
此非我法王  令住是谪罚
亦无有问者  为当作不作
在家施比丘  上妙美饮食
衣服中妙者  一切恭敬与
自己不服食  又不与子
聚集上妙  以施持戒者
不相应行者  食已速舍
共集于一处  相问乐食不
说王及贼事  又说关逻事
亦说饮食事  云何佛聚集
或说日月蚀  问王去来事
彼当得于胜  亦说当尽灭
是不相应语  数数恒演说
此是半应缺(诸藏皆少一句)
速往于彼家  是多富有处
是家极悭悋  不得上美食
生如是觉想  百种思虑已
恶行不知者  犹驴负重担
于是夜梦中  见本所忆事
悟已相向说  种种而解释
无忧大喜笑  汝当得安乐
速往成此事  勿迟后致悔
往诣村城邑  如是不正行
邪视动眉目  犹若如猕猴
是入城邑已  为女人说法
弃舍于佛经  及与解脱戒
既至是处已  云何设麁恶
毁骂是施主  及所知识者
复共相聚集  更互共相问
『汝得何等食  所得食妙不
比说如是事  经于百千岁
如是所思觉  以是为自活
是起于诤讼  聚酒及香花
当以此为  则便少病痛
佛当奈是何  纵令有百佛
是舍所修行  习近在家法
我见及常见  起见已爱著
彼当修是行  以致至恶道
斯当受呰苦  诸谤正法者
凡夫少觉知  修集在家行
诸是释师子  实行诸声闻
不以活命故  而毁犯禁戒
智者不贪食  起于动摇想
于食修不净  定坐报施恩
断诸欲漏结  修集于诸想
彼修行方便  从佛法出家
知于无诤法  诸所说空法
数数而修集  中不得坚实
勇健智慧人  知于空道者
魔及众怖畏  是报信施恩
此终无有  亦不毁败空
是勇健佛子  二足中福田
正法不久住  多有恶人故
柔软比丘  不放逸利者
智者作是虑  『不久速至死
我夜当云何  昼亦如是尽
世更无救护  唯除二足尊
诸学及无学  皆悉当灭度
此不知如是  随宜所说法
欺不恭敬佛  及无上正法
正法欲毁灭  应当勤精进
未久当得闻  乃至于少许

大方广三戒经卷中


校注

(大方异)八十六字【大】〔-〕【圣】 于【大】*乎【宋】【元】【明】【圣】* 尔【大】是【宋】【元】【明】 㵎【大】润【圣】 爱【大】友【宋】【元】【明】【圣】 萨【大】提【宋】【元】【明】【圣】 苦【大】若【圣】 相【大】想【圣】 离远【大】远离【宋】【元】【明】 不恶日【大】否恶处【宋】【元】【明】【圣】 世【大】末世【宋】【元】【明】【圣】 诵【大】〔-〕【宋】【元】【明】 受【大】授【宋】【元】【明】【圣】 今【大】尔【圣】 道【CB】【丽-CB】【圣】导【大】 集【大】习【宋】【元】【明】 者【大】若【宋】【元】【明】【圣】 尔【大】于尔【宋】【元】【明】 间【大】〔-〕【宋】【元】【明】【圣】 干【大】干走【宋】【元】【明】【圣】 趣于【大】于趣【圣】 刺【大】莿【宋】【元】【明】 说【大】说说【宋】【元】【明】【圣】 久【大】又【宋】【元】【明】【圣】 供【大】〔-〕【宋】【元】【明】共【圣】 非【大】非是【明】 性【大】姓【圣】 比【大】此【明】 说【大】谓说【明】 僧【大】曾【宋】【元】【明】 年【大】年十【宋】【元】【明】【圣】 乃【大】九十乃【宋】【元】【明】 趣【大】起【圣】 处【大】道【宋】【元】【明】【圣】 悦【大】喜【宋】【元】【明】【圣】 尔【大】念【圣】 加【大】跏【宋】【元】【明】【圣】 于【大】于【圣】 往【大】住【宋】【元】【明】 啼【大】渧【圣】 其【大】于【宋】【元】【明】【圣】 力【大】者【宋】【元】【明】 別【大】莂【宋】【元】【明】【圣】 习【大】集【圣】 提【大】萨【宋】【元】【明】【圣】 有【大】〔-〕【宋】【元】【明】【圣】 颦【大】频【宋】【元】【明】 妬【大】姤【圣】 倍【大】倍增【宋】【元】【明】【圣】 矛【CB】【碛乙-CB】牟【大】𫓴【宋】【元】【明】【圣】 儿【大】*若【明】【圣】* 嬾【大】懒【宋】【元】【明】 集【大】*习【宋】*【元】*【明】* 苏【大】*酥【宋】*【元】*【明】* 持【大】恃【宋】【元】【明】【圣】 椎钟【CB】推钟【大】槌钟【宋】【元】槌钟【明】 想【大】*相【宋】*【元】*【明】* 痴无嗔【大】嗔无痴【宋】【元】【明】 颇【大】叵【宋】【元】【明】【圣】 人著【大】著人【宋】【元】【明】【圣】 如【大】汝【宋】【元】【明】 丘【大】互【宋】【元】【明】【圣】 侍【大】时【宋】【元】【明】 若【大】若是【宋】【元】【明】【圣】 有于我【大】于我所【宋】【元】【明】【圣】 乌【大】鸟【宋】【明】 白【大】白佛【宋】【元】【明】【圣】 荧【大】萤【宋】【元】【明】 令【大】命【宋】【元】【明】 蚀【大】*食【圣】* 二【大】三【明】 唌【大】涎【元】【明】 调【大】掉【宋】【元】【明】【圣】 或【大】感【宋】【元】【明】 众众【大】汝终【宋】【元】【明】【圣】 自相应至卷中终缺【元】 息【大】想【圣】 色【大】已【宋】【明】【圣】 去【大】我【圣】 句【大】〔-〕【宋】【明】 于是【大】是于【宋】【明】 何【大】所【宋】【明】 比【大】略【宋】【明】 药【大】乐【宋】【明】 呰【大】此【明】【宋】 动摇【大】重担【宋】【明】 集【大】*习【宋】【明】* 爱【大】受【元】 少【大】僧【明】
[A1] 呰【CB】㫮【大】
[A2] 但【CB】【丽-CB】俱【大】(cf. K06n0023_p0963b09; T11n0310_p0008b13)
[A3] 想【CB】【丽-CB】相【大】(cf. K06n0023_p0967c16)
[A4] 半【CB】【丽-CB】羊【大】(cf. K06n0023_p0968a16; T11n0310_p0012b11)
[A5] 坚【CB】【丽-CB】贤【大】(cf. K06n0023_p0968b16; T11n0310_p0202a04)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广三戒经(卷2)
关闭
大方广三戒经(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