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大集经贤护分卷第四

称赞功德品第八

尔时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长者伽诃岌多居士子那罗达多摩纳水天长者与五百徒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即以五百上服奉覆世尊复以多种供具供养世尊心乐法故各以己身奉承如来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是贤护菩萨当于彼等五百徒众而作义师说诸法要教化慰喻令彼欢喜以欢喜故彼辈即得随顺之心真实之心清净之心离欲之心除诸烦恼无复盖缠

时五百人一心合掌恭敬顶礼退住一面

尔时贤护即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而能得此念佛三昧也

尔时世尊告贤护言「贤护若菩萨摩诃萨具足四法得是三昧何等为四一者不著一切外道语言二者不乐一切诸爱欲事三者常不远离头陀功德四者常厌三界诸有生处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四法得此三昧

「复次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受持是三昧典或时复能为他解说现前即获五种功德何等为五一者一切众毒不能损害二者一切兵仗不能破伤三者一切诸水不能漂没四者一切猛火不能焚烧五者恶王县官不能得便所以者何由是三昧慈心力故

「贤护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一心勤求是三昧时读诵受持是三昧时思惟修习是三昧时为他解释是三昧时若有众毒及以兵仗一切水恶王县官能伤害者无有是处

「复次贤护假使世间坏劫之火世界炎赫天地洞然若彼受持此三昧典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设令堕落大劫火中三昧威神彼火即灭贤护又如甖水能灭小火如是贤护假使持经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落彼火中三昧力故大火随灭若不灭者无有是处

「复次贤护若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经时被恶王恶官若劫贼若师子若虎若蛇毒若能作障碍者无有是处设彼等行是经时若被夜叉若罗刹若饿鬼若鸠槃若毘舍阇乃至一切非人能为障碍亦无有是处若彼男子女人读诵经时正思惟时为他说时入三昧时行梵行时若失衣若失钵乃至有诸障碍事者无有是处——唯除宿殃不可转者

「复次贤护若彼受持三昧经典诸善男子善女人辈若患眼若患耳若患鼻若患舌若患身若患心复有诸余种种患难乃至命难梵行难者亦无是处

「复次贤护若彼男子女人于此经中得如是闻得如是见得如是知如是具足已若不值佛谤正法破和合僧背佛菩提者亦无是处贤护当知即彼持经男子女人如上诸事莫能为碍——唯除宿殃不能转耳

「复次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称赞亦为一切诸龙称赞又为一切夜叉称赞又为一切乾闼婆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阿修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迦楼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紧那罗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摩睺罗伽之所称赞又为一切人非人等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四大天王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帝利天王之所称赞又为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称赞如是乃至常为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称赞也

「复次贤护彼诸善男子善女人持是经者常为一切诸天爱敬如是乃至常为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人非人等之所爱敬又为一切四天大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之所爱敬如是常为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之所爱念也

「复次贤护彼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以经力故常为一切诸天守护如是常为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人非人之所守护又为一切四天大王如是帝利天王乃至大梵天王之所守护如是当为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悉皆覆护十方世界无量阿僧祇世界中现持法者

「复次贤护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以经威力故一切诸天皆欲见之如是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人非人等皆思欲见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如是一切忉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皆思欲见如是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各欲见之

「复次贤护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以经威故一切诸天常至其所亲见其形令彼观睹如是一切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见其形随宜利益又彼一切四天大王帝利天王乃至一切大梵天王等皆亲临视如是一切诸菩萨辈乃至一切诸佛世尊——非但昼日或于梦中——为现形像自称名号摩顶慰安称扬劝發也

「复次贤护彼诸善男子善女人虽未曾闻诸余经典以是三昧威神力故自然有人来至其所乃至梦中为其宣说令彼得闻忆持不失也

「复次贤护我若说彼诸善男子及善女人暂持三昧微妙经典所得功德设经劫数终不能尽我之智辩虽复无穷亦不能说何况彼辈闻此三昧依教修行如法而住也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而说偈

「若人有能解释斯  诸佛大寂胜三昧
假令我今说功德  犹彼恒河取一沙
若能为他说三昧  水不能溺火不烧
毒害所不伤  王贼恶官不得便
若能读诵三昧经  不畏一切恐怖事
如彼大蛇诸大毒  此等经力能灭除
若有受持是经典  不畏一切诸恶人
夜叉罗刹及诸龙  彼徒终无得其便
若常守护供养者  便在兰若为朋类
师子诸兽等  犀牛豺豹及野干
若能护持此三昧  彼有威力不可当
远离一切恶心人  及诸夜叉啖精气
若能解说此三昧  彼无诸病及障灾
所生报眼终不衰  言词清妙有大辩
若人证知深寂禅  身体雄健无众病
一生永绝诸恶色  后终不畏地狱道
若有能读三昧典  诸天守护及龙
夜叉罗刹与怨  彼虽恶临不惊惧
若能为他说斯经  夜叉皆欢喜
诸天昼夜常歌叹  一切世尊爱若子
若人为他常转读  一切法中无有疑
彼诸容色无等伦  岂于菩提有退减
若能转教诸众生  遭值恶王民人乱
时年亢旱谷价贵  终无受弊及饥荒
若人解说此三昧  所有功德不思议
假虽魔娆诸众生  不能动斯一毛发
我前说彼持经人  众患恐怖及烦恼
彼终不能加损害  唯除往业先定殃
若有护持于此经  是则于吾为长子
我已称赞于彼等  当来之世亦复然
若能护持如斯法  自应恒發欢喜心
咸共宣通勿放舍  我今为汝如是说

大集经贤护分饶益品第九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念往昔过于无量阿僧祇劫时有一佛号无畏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出兴于世当尔之时有长者子名须达多与二万人俱诣彼佛无畏王所到已顶礼彼世尊足敬礼毕已退坐一面时须达多即便请彼无畏王如来广宣如是三昧深义

「贤护尔时彼无畏王如来应供等正觉知长者子有深信心乐欲听闻如是三昧应时随顺而为敷演贤护时须达多于彼佛所闻三昧已读诵受持思惟其义即如说行既修行已还即于彼无畏王如来法中舍家出家剃除须发服袈裟衣经八万岁思惟住持如是三昧又复在彼无畏王如来所闻一切法皆悉受持是后复经诸如来所闻说斯法亦皆能持于诸佛所种诸善根能广成就不思议已然后舍命即得上生三十三天同受果报

「即彼劫中还复值遇第二如来——而彼如来从刹利生出家成道——名曰电德如来应供等正觉而复于彼电德如来法中出家修行经八万四千岁还复思惟如是三昧而更值遇第三如来——彼第三佛于婆罗门家生已亦出家成道——号曰光王如来应供等正觉复于彼如来所出家修行亦于八万四千岁中常得思惟如是三昧贤护时彼长者子须达多自是之后过百余劫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贤护汝应当知尔时彼长者子须达多者岂异人乎即彼过去然灯如来应供等正觉是也贤护是故当知彼长者子须达多者以有如是爱乐法故复有如是求法行故能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复次贤护汝今当观是三昧王为诸菩萨及众生辈而作几许大弘益事所谓当得一切诸佛智地故复能摄受一切诸佛多闻海故贤护是故汝等当应勤求如是三昧常乐听闻读诵受持思惟修行既闻受已当复为他读诵受持解释义理令他勤求咸得闻受正念思惟如说修行所以者何贤护若能勤求读诵受持正念修行广宣流布是三昧者不久当得证诸佛智诸如来智大自在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无等等智一切智智乃至得彼不共他智故

「贤护若复有人能善宣说彼应正言『今此三昧即是一切诸菩萨眼诸菩萨父诸菩萨母能与一切诸菩萨辈诸佛智者』贤护如是说者是为善说时善说是三昧也

「贤护若复有诸男子女人能善说时彼当正言『是三昧者即是佛性即是法性即是僧性即是佛地是多闻海是无尽藏头陀是无尽藏头陀功德是无尽藏诸佛功德是无尽藏能生深忍是能生大慈能生大悲能生菩提也』贤护是为彼能善说时说是三昧也

「贤护若复有人能善宣说是三昧时彼应正言『是三昧王能破一切诸法黑暗能作一切大法光明』贤护是为彼能善说三昧也

「贤护汝宜观此菩萨念佛现前三昧为诸众生作大利益乃至一切诸菩萨辈住于此土遍见十方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到诸佛所恭敬礼拜听闻正法供养众僧亦不贪著贤护以是义故诸菩萨等若欲成就三昧王者常当专心精勤观察彼四念处

「贤护云何菩萨观四念处贤护菩萨摩诃萨常当专心观察身行毕竟不见一切诸身常当专心观察受行而亦不见一切诸受常当一心观察心行而亦不见一切诸心常当一心观察法行而亦不见一切诸法贤护如是等事谁能信者唯彼漏尽阿罗汉及以阿毘跋致诸菩萨等

「贤护是中一切愚惑凡夫于彼念佛现前三昧常当思惟诸佛世尊不得生著又亦思惟诸佛世尊说如斯法而亦不著又亦思惟『我听闻法一切所为皆不得著』何以故贤护诸法皆空本来无生故贤护诸法不可念无念处故贤护诸法远离绝心想故贤护诸法不可执持真如无得故贤护诸法无染如虚空故贤护诸法清净远离众生故贤护诸法无浊因缘灭故贤护诸法无为福伽罗不可得故贤护诸法即涅槃相本性清净故贤护诸法无所有一切物不可得故

「贤护是故诸菩萨等若欲思惟此三昧者不可异相而能得入无得相故得见诸佛正念诸佛和合相应亦得思惟助菩提分念闻正法思量分別选择菩提分而不见自身亦不证诸法所以者何贤护是中不可以色相故而得见佛不可以声相故而得闻法不可以希望心成就檀波罗蜜不可以乐著诸有具足尸波罗蜜不可以悭悋秘法而得涅槃不可以深著福伽罗想而获多闻不可以攀缘诸行而能远离诸事不可以乐著住处而得证果不可以随顺贪爱诫诸过非不可以常乐鬪诤成就诸忍不可以常行恶业而得善果不可以声闻乘人而证菩萨念佛三昧亦不可得诸菩萨忍亦不可以嫉妬取著而得空三昧亦不可以行爱欲而入奢摩他亦不可以懈怠懒惰证诸圣道乃至不可以不舍异念诸物而能成就思惟也

「贤护是故我今以此三昧付嘱世间诸天王辈受持守护亦付于汝当来宣布勿令断绝

于是世尊说斯法时有八那由他欲色界诸天子皆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无量百千人亦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然而斯辈皆于未来过恒沙劫尽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同一号名正解脱如来应供等正觉住世教化寿命亦等

「贤护以斯初發菩提心故尚得如是无量功德具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况复我昔行菩提时供养我者彼宁不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贤护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说此法得净智眼复有八百诸比丘等于诸漏中心得解脱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谁当受持此三昧  彼于福聚不可量
斯等戒行无尘垢  本心清净犹如镜
谁当受持是三昧  多闻深广无边
智慧自然无缺减  功德盛满若明月
谁当受持是三昧  得睹诸佛不思议
智慧观察希有法  不思议人皆守护
当受持此三昧  曾见无量诸世尊
彼佛说法难称量  皆当奉承修供养
谁能受持此三昧  彼为世间作灯光
大悲如斯拔众  所有世尊悉供养
谁能受持此三昧  未来无数诸圣尊
若有菩萨欲见者  清净信心修供养
谁能受持此三昧  彼胜得利难思议
善能下生于人间  常得出家善求食
谁能护持此三昧  彼受多福不思议
复能住持于将来  获斯功德最后利

大集经贤护分具五法品第十

尔时贤护菩萨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及比丘僧明日食时临顾我家受我供养怜愍我等诸众生故」世尊默然受贤护请时彼贤护知佛受已顶礼尊足右绕三匝于是辞还复诣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所到已顶礼波阇波提比丘尼足而即白言「愿阿梨耶及诸尼众怜愍我故受我明朝所设微供」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默然受请贤护知已顶礼辞还

时彼贤护复诣宝德离车子所语宝德言「宝德汝来汝之所有亲戚眷属朋友知识及此会中优婆塞众乃至一切王舍大城及以自余城邑聚落诸新来者为我请曰受我明朝所设饭食

尔时宝德离车童子受贤护言即告会中诸优婆塞亲戚眷属等曰「仁辈当知彼贤护菩萨令我告汝『明日食时受我微供』」

尔时贤护菩萨宝德离车子及善商主长者伽诃岌多居士子那罗达多摩纳水天长者并及一切诸余眷属朋友知识等顶礼佛足已还彼贤护菩萨舍宅

到已佐彼贤护经营即于其夜约勅家人办具诸种精妙上饍——所谓世间凡可食啖色香美味百物备有——乃至外国远来贫穷乞丐亦为办具种种精膳而供给之与诸大众一等无异所以者何凡诸菩萨心无憎爱不敢轻他于诸众生皆平等故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乃至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天大王提头赖咤等及彼善德天子与诸眷属咸为人身赞助其事欲令贤护菩提果报速成就故

尔时贤护与诸眷属善友知识等扫洒其家乃至王舍大城街巷道路处处皆悉悬妙幡盖广设种种诸庄严具而庄饰之又以诸种微妙华香布散其地复烧世间第一名香而为供养

时彼贤护如是庄严王舍大城及妙食已于明旦时与诸眷属诣世尊所头面礼敬而启白言「世尊我事已办愿知此时

尔时世尊于晨朝时——为贤护故——著衣持钵与彼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大众左右围绕向彼贤护菩萨舍宅

于是贤护發如斯念「我家隘小不受多众自非世尊威灵加护令宅宽广尽为琉璃令诸城内一切人民莫不明见亦令今此天人大众随意受用无所乏少不亦快乎

尔时世尊知彼贤护心所念已即以神力令其家宅严丽宽广所有众具变成琉璃亦令城内一切人民皆得睹见分明显了足令大众随意用之

尔时世尊入贤护宅随其床座安详而坐亦令一切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人天大众随其部类次第而坐

时彼贤护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长者子那罗达多长者子既见世尊与彼四部天人大众皆安坐已于是贤护躬以自手持最妙食奉上世尊世尊受已然后授与诸四部众及与一切天人大众种种上妙香美味食咸令自恣悉皆丰满如是一切饭食斯毕澡手漱口乃至洗涤钵器持举皆竟贤护于是別置小座在世尊前头面顶礼然后退坐一心瞻仰

尔时世尊即为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长者子那罗达多摩纳等乃至四部天人大众等如应说法令其解知开导慰喻令其欢喜然后与诸比丘比丘尼天人大众归还本所

时彼贤护菩萨后食毕已将诸眷属善友知识及百千众左右围绕至世尊所恭敬礼拜退坐一面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当能证此现前三昧

佛言「贤护菩萨若能成就五法则便得此现前三昧何等为五所谓一者具甚深忍灭除至尽二者实无所尽无有尽处三者本无有乱灭除诸乱四者本无有垢灭除诸垢五者本无有尘断离诸尘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无生忍故而能得此现前三昧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深厌诸有不受诸行二者一切生处念菩提心三者所生常见诸佛世尊四者终不躭著阴界诸入五者终不爱著受欲乐事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成就三昧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当思念无边际心二者常能善入禅定思惟三者分別思惟一切诸法四者于诸众生无有诤心五者常以四摄摄受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成就三昧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于诸众生所常行慈心二者于一切时念修圣行三者常行忍辱见破戒者恒生敬心四者于自和上阿阇梨所不说己能五者于一切处不敢轻他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证是现前三昧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依圣教如说修行二者清净意业灭身口恶三者清净戒行断除诸见四者常求多闻深信诸善五者常念如来等正觉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获得现前三昧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一者常行大施能为施主不起悭贪心无嫉妬弘广心施纯直无谄于诸沙门及婆罗门贫穷孤独一切乞人无所爱惜无有胜上可重之物而不施者——所谓一切微妙饮食名衣上服第一房舍诸种敷具灯烛花香凡所受用皆悉舍之虽常行施而不求报怜愍一切无疑惑心既施之后终无变悔二者常为施主而行法施所谓常为众生说如斯法所谓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最精修行如是大法施时能出一切无碍辩才文义次第相续不断如来所说甚深法中皆能安住成就深忍或时被他诽谤骂辱捶击鞭打终无嗔恨秽浊毒心亦无惊惧种种苦恼而心无畏常怀欢喜三者若闻他说此三昧时至心听受书写读诵思惟其义广为他人分別演说令是妙法久住世间终无秘藏使法疾灭四者常无嫉妬远离诸恼弃舍盖缠断除尘垢不自称誉亦不毁他五者于诸佛所常重信心于诸师长常行敬畏于知识处常生惭愧于诸幼稚常怀慈怜乃至受他小恩尚思厚报何况人有重德而敢辄忘常住实言未曾妄语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获得如是三昧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若于深法心欲乐  厌离一切诸后有
智者不愿一切生  若能如是得三昧
不用一切诸外论  乃至语言不听受
永断世间诸五欲  若能如是证三昧
清净持戒住梵行  所生不念诸女人
深厌五欲真佛子  若能如是证三昧
常行大施不求报  亦无住著悔恨心
一舍已后不重缘  唯当摄念思诸佛
怜愍众生行施时  决定除疑无变退
安住调柔而修施  若能如是得三昧
若于财施为大主  无有憍慢嫉妬心
行一切施常踊跃  若能如是得三昧
又于法施为上  善解微妙修多罗
能知甚深寂灭法  若能如是得三昧
安住甚深诸法中  善能堪忍无嫉妬
虽被挝骂无恼恨  若能如是得三昧
或时闻说此经典  书写读诵巧广
唯为法住利世间  若能如是得三昧
于诸法中不秘悋  不求利养及名闻
但为绍隆诸佛种  若能如是证三昧
远离睡眠与衰恼  除断嫉妬及盖缠
不自称赞轻毁他  能灭我相得三昧
正信诸佛及法  常行诚心无欺诳
不忘一切诸恩报  彼证三昧无艰难
若能真说无妄言  凡有所行亦不失
所作虽微获报广  彼于证法无障碍
若人有能具斯法  清净持戒护有恩
彼得菩提尚不难  何况甚深微妙定

大集经贤护分授记品第十一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念往昔过于无量阿僧祇复过无量阿僧祇劫初于然灯佛世尊所闻此三昧闻已即证如斯三昧见诸如来常现在前从是已来经于无量阿僧祇诸世尊所皆受是经修行供养彼佛世尊授我记曰『摩纳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贤护汝辈亦当专精一心思惟修习如斯圣法——非是凡夫所见境界——甚深寂静众相灭处如是学已未来自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艰难如我不异汝等当知若有安住是三昧者自然当得近大菩提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我昔遇彼然灯佛  见已即得三摩提
从是常睹诸如来  具足功德大名称
汝但多集诸功德  一心专念即得成
若人能行此法中  当得无上菩提道

大集经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

尔时贤护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思惟如是三昧

佛言「贤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念欲思惟此三昧者观彼色时不应取著于彼声中不应取著于彼香中不应取著于彼味中不应取著于彼触中不应取著于诸法中不应取著于诸生中不应取著于一切处不应取著于是法中当起真实大慈行也是中何等名为三昧所谓于一切法中如法行故

「若诸菩萨观念处时当应如是观察身行终不分別见身行处观察受行亦不分別见受行处观察心行亦不分別见心行处观察法行亦不分別见法行处菩萨当应如是观察思惟三昧何以故贤护彼菩萨观身行时于身不起思惟分別观受行时于受不起思惟分別观心行时于心不起思惟分观法行时于法不起思惟分別故所以者何一切法不可得故如是诸法既不可得云何当有分別思惟贤护是故一切法无有分別无分別者无有思惟无思惟者当知彼中无法可见贤护无可见故便为无碍一切法中无障碍故即是菩萨现前三昧菩萨成就是三昧故即得睹见无量无数过阿僧祇诸佛世尊并所宣说皆悉听闻闻彼法已咸能受持彼诸如来等正觉所有一切无碍解脱解脱知见亦即能得彼无碍智

「复次贤护菩萨观察四念处时无法可见无声可闻无见闻故则无有法可得分別亦无有法可得思惟而亦复非瞽聋类但是诸法无可见故是故观时不生住著而见诸道思惟道故即于诸法无有疑网无疑网故见佛如来见如来故永离迷谬无迷谬故知一切法终无可见何以故菩萨若有如斯见者则取彼见取彼见故则取法相取法相故则取事业取事业故则见众生见众生故则见寿命见寿命故则见富伽罗见富伽罗故则见诸阴见诸阴故则见诸入见诸入故则见诸界见诸界故则见诸相见诸相故则见诸物见诸物故则见彼因见彼因故则复见缘以见缘故则便求取以求取故则有有生何以故贤护一切诸法终不可取无可取故菩萨于彼一切诸法不思不念不见不闻

「贤护终不如诸外道若外道弟子取著富伽罗及以我见也贤护菩萨终不作如是见云何见菩萨见者如如来见终不退转菩萨见如辟支佛见如阿罗汉见菩萨当应作如斯见如斯见故不忆不念不见不闻以不忆念及见闻故灭诸妄想即得思惟如斯三昧也

「复次贤护譬如虚空本无形色不可观见无有障碍无所依止无有住处清净无染亦无垢浊诸菩萨辈见一切法亦复如是所谓于彼有为无为一切法中无有处障碍乃至亦无处所以眼清净无障碍故一切诸法自然现前彼诸菩萨如是念时即见诸佛其所庄严状如金辇具足威仪如百千光炎赫斯照如秋满月众星围绕如转轮王军众炽盛如天帝释四辅中尊如大梵王处彼天座如师子王威伏众兽如鲜白鹄处空而飞如须弥山王安住大海如大雪山出诸良药如铁围山摄持猛风如彼水界住持大地如大风轮净虚空界如须弥顶壮丽天宫如是贤护彼诸如来等正觉以智德光照明一切三千大千诸佛世界其事若此

「贤护彼诸菩萨于正观中复如斯念『而诸如来有所宣说我昔听闻闻已读诵受持修行』如是念已从三昧起彼定中所闻诸法思惟其义为他宣说

「贤护当知是三昧王为诸菩萨作斯利益能与如是诸功德聚所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也贤护是故若彼善男子善女人随欲求证无上菩提当应听闻如是三昧闻已书写读诵受持修习思惟广为他说令是妙法流布世间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诸佛清净离尘垢  功德深广无所依
钟皷铿锵众妙音  万种咸备修供养
布散诸种超世香  精异花鬘上宝盖
然灯供养众塔庙  所为求此三摩提
佛法甚深难可见  开示世谛令人知
彼如自性初不迁  汝当随顺智无碍
犹日月天初出时  帝释佐天三十二
众具庄严实周普  求彼三昧亦复然
譬如梵天处梵众  威仪寂静功德圆
勇猛精进不可称  彼求三昧亦如是
又如医王处世间  给施病者众妙药
随顺诸佛清净心  初未曾离本空性
譬如雪山诸山王  炜烨同于转轮帝
亦如宝辇妙庄严  彼见诸佛众相满
又犹鹄王绝明白  处空自在无碍游
如是诸佛金色身  世尊真子如斯念
无垢三昧净智灯  能破大冥诸黑暗
彼除一切众物想  念诸佛智无碍光
诸垢消灭无嗔毒  无明清净妙智人
若能观是无自他  彼终无有诸色相
无疑惑中净智生  悉能断斯诸有见
亦已灭亡阴界想  闻法除恼得清凉
比丘当知诸佛子  及以清净比丘尼
彼优婆塞优婆夷  若能念此得三昧

贤护菩萨所问经卷第四


校注

乘【大】方等【宋】【元】【明】【宫】 经【大】〔-〕【宋】【元】【明】【宫】 分【大】经【宋】【元】【明】【宫】 多【大】*多共笈多等【宋】【元】【宫】*多及笈多等【明】* (贤护分)+称【宋】【元】【宫】梵语断片Hoernle, Manuskript-Remains, p. 88. 德【CB】【碛乙-CB】【房山-CB】【宋】【元】【明】【宫】得【大】 多【大】〔-〕【宋】【元】【明】【宫】 上【大】上衣【宋】【元】【明】【宫】 恶【大】恶县【宋】【元】【明】【宫】 茶【大】荼【宋】【元】【宫】 谤【大】护【元】【明】 唯【大】下同惟【宫】下同 持【大】若【元】【明】 帝【大】*忉【明】* 及人【大】人及【宋】【元】【明】【宫】 当【大】常【宋】【元】【明】【宫】 及【大】〔-〕【宋】【元】【明】【宫】 曰【大】言【宋】【元】【明】【宫】 杖【大】仗【宋】【元】【明】【宫】 仇【大】仇【宋】【元】【明】【宫】 人【大】天【宋】【元】【明】 民人【大】人民【元】【明】 价【大】俭【宋】【元】【明】【宫】 应【大】当【明】 大集经贤护分【大】*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宋】【元】【宫】*〔-〕【明】* 王【大】〔-〕【宋】【元】【明】【宫】 是【大】彼【宋】【元】【明】【宫】 福【大】富【宋】【元】【明】【宫】 福【大】补【宋】【元】【明】【宫】 诫【大】离【宋】【元】【明】【宫】 崖【大】涯【宋】【元】【明】【宫】 苦【CB】【碛乙-CB】生【大】若【宋】【元】【明】【宫】 具【大】具足【宋】【元】【明】【宫】 复【大】往【宫】 饍【大】馔【宋】【元】【明】【宫】 天大【大】大天【明】 琉【大】*瑠【宋】【元】【明】【宫】* 上【大】尚【宋】【元】【明】【宫】 首【大】导【元】【明】 宣【大】说【宋】【元】【明】【宫】 衰【大】丧【宫】 护【大】诸【宋】【元】【明】【宫】 授记【大】甚深【宫】 一心【CB】【丽-CB】【宫】一切【大】 甚深【大】授记【宫】 別【大】別也【宋】【元】【明】【宫】 观【大】睹【宋】【元】【明】【宫】 处【大】〔-〕【宋】【元】【明】【宫】 彼【大】从【宫】 钟【大】钟【明】 实【大】宝【宋】【元】【明】 炜烨【大】𬀩晔【宋】【元】【明】【宫】 绝【大】絻【明】 贤【大】大方等大集经贤【宋】【元】【宫】大方等大集贤【明】
[A1] 被【CB】【丽-CB】彼【大】(cf. K07n0066_p0908a24)
[A2] 伽【CB】【丽-CB】迦【大】(cf. K07n0066_p0908c12)
[A3] 当【CB】【丽-CB】常【大】(cf. K07n0066_p0911c15)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4)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4)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