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菩萨经卷第二

持人菩萨经持施王品第阙第三品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无央数劫加复越是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号意普玉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其佛世时有八十亿姟沙门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习学不学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亦复如是各八十亿姟诸菩萨八十四亿兆载集会佛所

佛言「持人彼时如来寿八万岁时世有王名曰持君二万国民人炽盛风雨时节五谷丰饶万姓安隐王所居城广长正方各四百八十里其城皆以琦珍四宝成之其墙七重树木深堑栏楯周匝各复七重网缦珠珞各复七重诸墙壁上及诸行树皆以四宝交露帐幔而围绕覆其二万国各有五百郡县属之又其树上皆生好衣自然七宝诸细被服一一池水各有五百浴池从之又其浴池皆七宝成生七宝莲华青红黄白满其池中其华大如车轮斯池中水自然八味其土国王有八万四千夫人婇女中宫正后有二太子一名无限意二名无限界其太子各十六

「时二太子适卧寐于梦中见如来形像端正姝好摩金色相好庄严威德巍巍不可限量光照十方梦中见是心中踊悦欣然无量其二太子从梦觉已心中坦然各以宿怀识道正真而叹颂曰

「『我今夜梦见  天人中最胜
体紫摩金色  百福成其相
以在其梦中  观一切功勋
以得觐尊颜  怀悦豫无量
观圣神光明  犹日演晖曜
意中甚欢乐  超越一切众
威光极高峻  犹如宝山王
若目睹其  靡不抱欣喜』」

佛告持人「其二太子见是瑞应往见父母具说此意『我等兄弟今日夜梦中目见如来至真故启二亲欲往奉诣如来兴现在世教化以来久矣我等放逸没五所欲不觉佛兴而为五阴之所缚结恶罗网之所覆蔽在于自大无恭恪心以斯迷惑不见如来咨受道慧』二亲然之

「时二太子启父母已往诣意普玉王如来所前稽首白世尊曰『罪盖所覆迷世荣禄邪位所惑不时奉觐咨受训诲惭愧形颜世尊大哀威光见照开發愚冥乃得奉今欲请佛菩萨圣众尽斯三月供以饮食衣服床卧具病瘦医药一切所安』其彼大城园观楼阁父王所居严饰庄校悬缯幢盖浴池莲华启其二亲贡上如来诸菩萨学诸声闻等供佛圣众见尽三月一切所安父母同心亦皆哀之供养尽节辞其二亲在如来所信无慕家出家学净行作沙门

「时意普玉王如来至真见二太子舍国出家察其志性则为二人无限意无限界班宣于斯晓了菩萨五阴衰品二太子闻咸共启受八万四千岁未曾睡寐亦不思食复不寝卧唯坐思义经行讽诵八万四千岁未曾起想有他异念常正精思畅五盛阴了之虚无本末慌惚悉空不实在颠倒是五盛阴以解如是不能觉者迷惑其中当修梵行思是法已解达深义不见盛阴之所归趣志存大猷无所希冀寿终之后生兜术天

「其时如来灭度之后从兜术天下还生世间阎浮利地大长者家至年十六夜卧梦中见如来像在于梦中复从如来闻如是法晓了菩萨斯五盛阴诸种入品从梦觉起心怀悲喜于一万岁净修梵行复分別了是五盛阴诸种入品终而复始寿终之后生忉利天适生寻复终没还生世间在梵志家见本宿世意普玉王最后末世余正法训留一千岁以宿本德信不慕家出家为道博学广闻智如大海晓了盛阴诸种衰入求其本末觉如真谛时方便劝立二万世间人二万亿天人皆發无上正真道意以是因缘其二太子行菩萨业俱共和同见十亿姟诸佛世尊最后末世逮得无所从生法忍更复值供亿姟兆载诸如来众二人俱等于一劫中逮得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一号无量音二号无量光

「是故持人若有菩萨疾欲得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当勤修学如是像典如来所畅诸阴入种分別有无诸法之

持人菩萨经十八种品第

佛告持人「何谓菩萨晓了诸种若能分別十八诸种而顺思惟识別于观眼种本末则无眼界悉空无我我所入不久存眼种虚无则曰自然用眼自然故曰不真因迷惑思想而合成眼无所成不得识行为虚空形犹如虚空悉无所成悉无所有亦无处所眼无内外亦无中间欺诈之业无有真实不可护持从因缘生无去来今则为自然本净无形罪福所成从颠倒兴为现在缘之所见故曰眼空界不可见

「计于眼者则无有识游其中因曰眼界眼根清净其色晃燿合于意根因缘所缚三事合会眼色识集眼界空其眼界不成界无界其明智者乃觉是故菩萨分別眼界解了真谛以了色本则无所有

「何谓以了色无有界不与色会亦不离矣无所生长虽说色界则无所有色无处所何以故云色无有界色无有色无内无外亦无中间立存虚无因其思想眼睹色光眼种清净以见好色假号曰色无得有处犹如明镜见其面像无垢清净反想有色现镜中有形色其影乃从内出不从外入用外形照内镜眼亦如是以用清净虽由于色为之见镜睹夫面像以见色空色之自然无有境界而不可取悉无所成其色想者本无所生众生不解适见色已其以解色界无所生则无有界以解色界了色本末无去来今虚无自然叹咏光斯缘合所谓也色界如是以眼识故

「真谛观者知之无界云何观之无眼识种其眼色者则无处所本净所致眼色叵得悉无所有眼识无法假号现耳眼识不合无真实形眼识之界因颠倒杂从宿世成现在因缘之所见缚与因缘会号曰眼识用众生在颠倒

「若至圣见分別了之眼识无界所以者何眼无所成十二因缘起对合生托于所作假号眼识慕乐识行起所习行合成于识虽有所睹皆虚不真托有形相因缘现耳

「宣说眼识使众生了如来班宣分別众形诸想合成故曰识无所成眼以清净识之本相因行所趣故曰所见虽习眼识故曰无界所以者何眼不求斯我得眼识及与不得了之色识无获令自然所以者何无所成故也假托有言而现斯义为众生故救摄危厄眼本所行意念是地识相自然眼界色界识界三事合成诸界集会因缘业相宣诸法会故有托眼色识如是计惟是以便入众生达彼无眼无有色界亦无识界如是所教断除诸著

「若能有了如来所达觉众方便则能晓解一切三界则无有界所以者何计于诸界实无有界色不可得耳声识界亦复如是鼻香识舌味识身触识意法识计挍思惟观无所成意界虚无不有真实悉无所有

「又是种者则无所成犹如有人下种在地稍稍生水为因缘日光照之种所牙无所造行其种不与牙共合成因种生牙种不离牙牙不离种意界如是从其意业显现种矣

「故有意界意不离念念不离意意界虽別因缘合成意界者无内无外意无中间皆由宿命本行所立悉由意业因界合会现在因缘之所合生故假曰意从己所部罪福所生十二缘起显有所宣故曰意界

「方便说之欲令众生解其本末究竟求之实无本末不可得之所以者何心自放逸无处所所有至识柔软言辞其意界者悉无真谛无有过去当来现在明者晓了意界无界法界无有

「何谓观察法界自然悉无所有而不可得法界无成不得形像唯颠倒立无有人寿从虚偽生兴受识矣故曰法界

「何谓晓了法界之无显现其界所以者何其法界者则无所有从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曰无界所以其界因缘合成转成颠倒如来至真解众生界故曰法界托集假号法界无内亦无有外亦无中间然住合结除善不善法断一切诸宣布道教故曰奉行

「论无所有法界虚空无成就形假有号耳法亦如是无所成像以断法想取现要说悉无境界故先叹之无去来今为现在缘而见系缚从缘合成众生不解明者晓了而证明法界无界不多不少则以方便因言法界

「其了法界皆除一切三界所生以断诸法无说法界因缘言相用处诸法故曰究竟明者宣曰无所生相所以者何法界之相悉无所成法界无处无处非处无合住处亦无不住察了法界永无所住法界无生无能者无合会处无合无散法无所造亦不成就以能如是观法界者则察意识而无有识当作何观

无生界则曰识界所以者何计其意识无所有故虚偽不实合于颠倒从意念有故曰意识由因愚冥凡夫所行唯贤圣达见知之耳以二事宣意识所缘用众生类不能解了明者所別从虚无不真正想所生有意识其意识界无有殊特班宣究竟假托有言借于众生不解意识本末无界因缘所集轮转无际

「诸贤圣等不求识界无内无外无有中间明者晓了其意识者不睹意识皆从缘起从颠倒兴以二因缘而有众生不真思想受于虚偽从心行生随俗相有意识耳

「众生本心从是缘现意识无去当来现在意识计本亦无所著意识所在无去无来无所存立意无所住所以者何意识本净则无有二无相无二所在立处而不可见者晓了意识如是其意识者无有法说无合会亦无离別无所生想无言教相独贤圣了

「何谓识界从所来者无所从来无有因缘所以者何其意识界从因缘生察其本末无有见者明者晓了意成如是本无有作众生自造悉无所生众生所出相无所生

佛言「持人若有菩萨当作是观晓了意识则无识著

持人菩萨经晓三界品第

佛告持人「菩萨大士以晓意识则不著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当作是观存三界不见欲色无色之界既有是界悉畅无界班宣光显众生本末在于欲界而自示现在色无色而自示现在是诸界现无有界粗示要说晓了诸法自然无界三界之事无形无处从因缘生流于三界轮转无际

「智者分別三界所有境界悉无所有从虚无合颠倒而有是能觉了则解虚偽自然永无便舍生死众生以除颠倒之业便弃三界如来至真颁宣三界众生所在悉无有界智习之迷惑作是本净自然而无有界猗三界明者解之此无有界

「观是三界众生无界己身虚空无有若干一切诸法从因缘生从颠倒合假有号耳则无所成空而无作自然清净等御虚空于一切界悉无所有犹如虚空悉无所有所以者何究竟永虚空本净而不可获一切诸界亦如是矣无内无外无有中间界无有界悉无所著皆无所生诸明智者不有所生亦无所得无住无不住不等不邪本净无获智者明了不获假托无念不能由是智者不以诸界为境界也相无所生随俗名耳无所分別以无生想若灭是已无一切界假有言耳究畅本末悉不可知以不可知一切亦然明者所睹

佛言「持人若有菩萨畅了如是解十八种及与三界众生之界及己身界上虚空界达之平等以观如是则应平等不见境界以无所见解一切界假托言矣

「一切诸界悉无有界好喜入道晓了诸界脱众生其相无二以见无二并见诸界以权方便颁宣示众十二因起假托有言开化众生入究竟义以畅见慧一切诸界故曰无形所以者何持人如来至真不得一切诸法处所亦非无得无所亡失平等思惟逮得无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永无所有本悉自然无成就者诸界皆空睹实空无以等如空无所生相如来如是解一切界如来不云诸界自然无界无形所以者何其无所有不可强有以无所有则知自然

「持人当知如来所说若有晓诸法所来其菩萨大士便能分別一切众生境界本末以解本末分別麁细颁宣诸界合散之义诸界所入晓无自然一切诸界虚空界还自烧然无界无入假托有辞永不可得众生无知故有是耳犹如幻师工学其术为诸众生现若干变以现诸化不可计形若干种人不能知者闻信所化谓之实有其晓知者知幻自然

佛言「如是若能晓了幻化虚无众生欺惑若有明智自解己身犹如幻化了之假托是世若斯自然知幻若有菩萨晓了入是畅幻自然以解自然世之所居亦复如以权方便为众生类现说一切悉如幻化

「若有闻见解了幻法皆无所有乃至正真其愚冥者不能达之故为颁宣畅一切法若了诸法一切如幻欲入是义便当学者深要之法不求得色以不得色便不断除说其不断除一切界皆为假托演诸合散分別诸界宣权方便所造因缘元本末剖判真谛现世度世有为无为有顺无顺诸应不应宣权方便究竟尽言有义无义所畅因缘而说分別处所无处皆当达是一切如幻

持人菩萨经诸入品第

佛告持人「何谓菩萨晓了诸入于斯菩萨观十二入解其本末云何观之所可观者得不见眼之所入处眼无成就悉无所有所以者何眼所入者皆从缘对从颠倒兴色之所缚缘起所合

「有二事因一曰眼入二曰从对坐色故曰眼入如是眼色有二猗著眼色所入色是眼品自见色已以幻为门故曰诸入则盈生受眼不著色色不著眼色不著色目不著目皆从缘起以色为缘故号色入自以见缘对故曰有相以入为业

「何谓入业由以颠倒用以丰饶以如究竟不得入眼诸色之无其明智者不求诸入便见真谛从颠倒合愚冥凡夫有二相矣眼以入色便显入谛已解真谛色入于目无内无外无有中间其眼众色无去来今目睹色现目睹色则贪受愚冥凡夫所行不可明智达之虚无无真思想颠倒便成诸入诸入自然云何有乎无入相皆从缘起故曰诸入如来曰诸入虚无悉从颠倒托于因缘无有诸作无使作者眼不召色色不召眼亦无所知各各寂然眼色诸入俱共淡泊无有作者从因缘起愚冥凡夫心处颠倒贤圣达之然无所生无所灭矣

「无来无去眼色诸入眼不断眼目不想目色不舍色便知自然色不想色所以者何各各空故各各淡泊知自然故不猗眼色不知色自然之故眼色自然无成就者眼不求眼亦不合散各各空无目不习目是我所眼色不习色色是我所幻自然相眼色虚无则曰自然假托言矣

「耳声鼻香舌味身更心法而不可得悉无所有亦无所成所以者何从因缘起处在颠倒立在二因从心法兴诸品入故故曰诸入以法因缘假托入门法不著心心不著法法不著法心不著心著从缘起以立法事因心见相不得入法明智达之

「求诸入本睹见真谛皆颠倒合愚冥凡夫见有二相无内外亦无中间心不入法法不入心无去来今皆从缘生愚者不了明智达之所以者何悉无所有处自然故意入法无有真相不得成就假托现耳

「如是持人菩萨以得晓了若斯诸所众入便了一切十二诸入不著不缚便断诸入以造立证入诸分別使无所起晓了无相犹如流水在所合矣故曰水普无所不入其十二入亦复如是所云内外皆从因缘其水流至多所成就

「虽言自然不得处所以见缚其诸入者向尘劳门愚冥凡夫不断尘劳故曰入门眼著于色耳鼻口身心亦复如是无所归趣菩萨大士晓了自然分別诸入已分別入悉除众结如是持人菩萨大士晓了诸入

持人菩萨经十二缘品第

佛告持人「何谓晓了班宣诸入十二缘起观十二以何观之以用诸法悉无明业故名曰痴不了无处故曰无明不解诸法有生无明故曰为痴以不了是何故无明无明缘故有行若不达法不行是法故曰无明缘故便有行有行缘故生其识故曰从行致识有其二相致名色矣故从识缘而生名色从名色便生六入故曰从名色缘得致六入因有更故曰从六入缘便生所更因有痛故曰从所更缘致有痛痒则生恩爱故曰从痛痒缘便生恩爱从恩爱缘生所受故曰从恩爱缘便生所受从所受便生所有故曰从所受缘便致所有从所有便致生矣故曰从所有缘便致所生从所生缘便有老病死啼哭愁戚不可意法大患苦会故曰从生致若干苦

「以何等故合是众恼以无明故习诸颠倒从恩爱行忻乐贪欲其心在在乐慕不舍是则世俗十二品有缘起自闭盲冥无目无明罗网志存疽癞入于幽暗无明为首十二缘以观如是了斯无明虚偽不真又其本际而不可知何以故不可知不可知不逮明故用无明故其生本际而不可知若有明智当观察之晓了本际则达无际不起思想亦不无想便断众想以断众想不猗无明一切诸法不违无明是诸法者不去无明自大之心所以者何以舍无明以故曰名一切诸法皆为无明矣以能觉了一切诸法皆无明者则达明业不更致明以消无明则曰明业

「何谓消无明者解一切法悉无所有一切诸法皆虚不真存颠倒法无所有假托有耳是则名曰以断无明亦断有明明与无明悉虚不真所曰无明用无明故有众行业便致十二愚冥凡夫所不能达自投邪冥悉无所有反造所有故曰为行无处无言不言不知明亦不冥诸行之业悉本空无所法无有反行所有故曰无明之缘使成诸行

「其行无常从是非业致众行来又察众行无去来今其无明空分別无明诸行本空行悉自然行无所著因其无明故生诸行其无明者不著诸行明行不断无明便消行不除行是行无明则發暗处存颠倒无明叵得则曰自然行不可得亦曰自然用幽冥塞故曰无明用冥无明便立行耳

「若法无无明无所有以虚偽法便成无明行识行无所著行不起识行所以者何行不知行行无有法所可至从行识生众颠倒其行与识无内无外亦无中间无起识者以行逸生其识耳彼若明智求识不得识无所生亦无所见不別于识名色六入所更痛痒老病死忧戚啼哭痛不可意大苦阴会轮转无际生死不断投于五江四渎之间不能自济晓了无根悉无所著无致无极平等之业观十二缘亦复如是斯名曰明无二故勤精进求一切诸法以慕诸法无想不想是柔顺明入十二缘

「是持人诸菩萨众晓了颁宣十二缘起在合会缘有所生起分別无会是曰逮得解无所生晓了缘起观十二缘不当察生不至权慧若能达知十二缘起无所生者乃曰晓了逮无生慧

「是故持人菩萨大士欲入无生慧建立证明当分別畅十二缘起而奉行之以余奉行于诸缘起而无所生以作是观乃谓逮得无所生慧以能逮得无所生慧造立证明乃曰逮得无所从生晓了道慧

「是故持人菩萨大士如是行者于所生缘而无所生悉断三界因缘证明观无所生若有菩萨至无生相便疾逮得无所从生法忍辄得亲近菩萨之行己身所奉面缘诸佛而受道决当逮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得决不久以近受决又以自己如是色像奉行佛教是诸正士各便受决得许信乐分別一切世间诸法以度方俗晓了十二缘起之元以达缘起诸佛世尊现在目前不复恐惧诸魔波旬若见现在陆地水中一切诸物睹见生死已度众厄拔无明根如是比像永得安隐睹见正士

佛言「持人若有菩萨如是解了吾我所有皆因缘故若有闻是晓了十二缘起本末信乐不疑诸如来所成其根不久受决得无所从生法忍以受决本如来不久诸如来便得道决逮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持人菩萨经卷第二


校注

卷第【大】*〔-〕【圣】* 持人菩萨经【大】〔-〕【宫】【圣】 施【大】世【明】【宫】 四【大】三【宋】【元】【明】【宫】 阙第三品【大】〔-〕【宫】【圣】 沙门【大】声闻【宋】【元】【明】【宫】【圣】 陀【大】施【宋】【元】【明】【圣】世【宫】 交【大】校【宋】【元】【宫】 围绕【大】绕围【宋】【元】【明】【宫】【圣】 各【大】各年【宋】【元】【明】【宫】 摩【大】*磨【宋】【元】【明】【宫】* 观【大】睹【宋】【元】【明】【宫】 形【大】相【宋】【元】【明】【宫】 目【大】〔-〕【宋】【元】【明】【宫】 缚结【大】结缚【宋】【元】【明】【宫】 恶【大】盖【宋】【元】【明】【宫】 足【大】之【圣】 形【大】𧹞【宋】【元】【明】【宫】亦【圣】 觐【大】现【宋】【元】【明】【宫】【圣】 饮【大】饭【宋】【元】【明】【宫】【圣】 幢【大】幡【宋】【宫】幡【元】【明】 见【大】竟【宋】【元】【明】【宫】 无【大】不【宋】【元】【明】【宫】 班【大】*颁【元】【明】* 寝【大】寐【明】 唯【大】*惟【宋】【宫】* 义【大】议【宋】【元】【明】【宫】 慌惚【大】慌忽【圣】恍惚【宋】【元】【明】【宫】 在【大】不【宋】【元】【明】【宫】 猷【大】犹【圣】 世【大】至【宋】【元】【明】【宫】 值【大】俱【元】 学【大】觉【圣】 无【大】元【宋】【元】【明】【宫】 持人菩萨经【大】*〔-〕【明】【圣】* 经【大】所问经【宋】【元】【宫】 五【大】四【宋】【元】【明】【宫】 于观【大】千观【圣】 入【大】而【宋】【元】【明】【宫】【圣】 合【大】共合【宋】【元】【明】【宫】 转【大】缚【宋】【元】【明】【宫】 界【大】畏【圣】 知【大】知之【宋】【元】【明】【宫】 眼【大】明【宫】 现【大】见【宋】【元】【明】【宫】 其【大】〔-〕【宋】【元】【明】【宫】 现【大】乃现【宋】【元】【明】【宫】 镜【大】缚【宋】【元】【明】【宫】铸【圣】 取【大】〔-〕【圣】 想【大】*相【宋】【元】【明】【宫】* 诸【大】识【宫】 便【大】使【宋】【元】【明】【宫】 如是【大】以是【圣】 断除【大】除断【宋】【元】【明】【宫】 晓解【大】门解【圣】 则【大】別【宫】 牙【大】芽【元】【明】【宫】【圣】 种所【大】所种【宫】 牙【大】*芽【明】【宫】【圣】* 意界【大】界意【圣】 故【大】〔-〕【宋】【元】【明】【宫】【圣】 唯【大】惟【宫】 义【大】议【宋】【元】【明】【宫】 相【大】想【宋】【元】【明】【宫】 无【大】无所【宋】【元】【明】【宫】【圣】 从【大】皆从【宋】【元】【明】【宫】 有【大】〔-〕【宋】【元】【明】【宫】 随【大】随顺【宋】【元】【明】【宫】 者【大】日【明】 无【大】无有【宋】【元】【明】【宫】 想【大】相【宫】 经【大】*所问经【宫】* 六【大】五【宋】【元】【明】【宫】 存【大】在【宋】【元】【明】【宫】【圣】 无【大】天【圣】 別【大】別班宣【宋】【宫】別颁宣【元】【明】 而【大】〔-〕【圣】 颁【大】*班【宋】【宫】【圣】* 智【大】知【宋】【元】【明】【宫】 猗【大】*倚【宋】【元】【明】【宫】【圣】* 则【大】倒【宫】 寂【大】无【宋】【元】【明】【宫】 无外【大】不外【圣】 无【大】〔-〕【宫】 脱【大】说【宋】【元】【明】【宫】 晓【大】晓了【宋】【元】【明】【宫】 知【大】如【宋】【元】【明】【宫】【圣】 幻【大】是【宋】【元】【明】【宫】 元【大】源【宋】【元】【明】【宫】 七【大】六【宋】【元】【明】【宫】 得【大】净【宋】【元】【明】【宫】 坐【大】生【宋】【元】【明】【宫】 自【大】目【宋】【宫】【圣】 自【大】目【宋】【元】【明】【宫】【圣】 目【大】因【宋】【元】【明】 取【大】耳【宋】【元】【明】【宫】【圣】 无入【大】入无【宋】【元】【明】【圣】 召【大】*名【宋】【元】【明】【宫】* 淡泊【大】*憺怕【宫】* 不【大】所【圣】 心【大】法【圣】 外【大】无外【宋】【元】【明】【宫】 皆【大】〔-〕【圣】 意【大】竟【圣】 证【大】诸【宋】【元】【明】【宫】 著【大】〔-〕【圣】 了【大】入【宫】 八【大】七【宋】【元】【明】【宫】 班【大】颁【元】【明】 起【大】起而【宋】【元】【明】【宫】 痛【大】〔-〕【明】【宫】 痒【大】*痒【宋】【元】【明】【宫】* 贪【大】会【宫】 不可知【大】〔-〕【宋】【元】【明】【宫】 想【大】想故【宋】【元】【明】【宫】 违【大】达【宋】【元】【明】【宫】 去【大】云【宋】【元】【明】【宫】 曰名【大】名曰【宋】【元】【明】【宫】 存【大】在【圣】 使【大】便【宋】【元】【明】【宫】 致【大】故【宋】【元】【明】【宫】 弊【大】蔽【宋】【元】【明】【宫】 颠倒【大】愿【圣】 奏【大】凑【宋】【元】【明】【圣】 识生【大】生识成【宋】【元】【明】【宫】 以【大】方以【宋】【元】【明】【宫】 受【大】爱受【宋】【元】【明】【宫】 生【大】生及【宋】【元】【明】【宫】 哭【大】泣【宋】【元】【明】【宫】 无根【大】根无【圣】 曰【大】曰明【宋】【元】【明】【宫】 为【大】故【宫】 颁【大】班【宋】【宫】【圣】 无【大】无所【宋】【元】【明】【宫】 辄【大】转【宋】【元】【明】【宫】 达【大】逮【圣】 吾【大】五【圣】 元【大】源【宋】【元】【明】【宫】 如来【大】〔-〕【宋】【元】【明】【宫】 诸如来【大】皆于诸如来所【宋】【元】【明】【宫】 逮【大】逮如来【宋】【元】【明】【宫】
[A1] 未【CB】末【大】
[A2] 顺【CB】须【大】
[A3] 观【CB】亲【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持人菩萨经(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