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二

尔时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若身若心所获功德难修难证亦难悟入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眼观诸色是识不以色境而动耳听诸声是识不以声境而动鼻嗅诸香是识不以香境而动舌甞诸味是识不以味境而动身取诸触是识不以触境而动所以者何识智自在不于外境妄计好丑起爱憎故

「舍利弗诸佛如来意缘诸法胜智相应了知所观无生非无生是得最上无生寂静非寂静是得最上寂静禅定非禅定是得最上禅定律仪非律仪是得最上律仪戏论非戏论是离最上戏论分別非分別是离最上分別断灭非断灭是得最上断灭

「舍利弗诸佛如来凡有所说离诸虚妄无不真实义味充饶止息诤论心相平等离诸异相不平等法能令闻者除去恶欲不生邪见离邪思惟舍利弗诸佛如来若于所证无去无来不常不断非空非有离见离闻无大小形无方圆相

「舍利弗诸佛如来于能证道相性圆满智慧光明远离异相及非异相无诸拣择及非拣择体若金刚无破坏故用如虚空无取舍故于胜善法无所爱著于广大行亦无怖畏心相空寂离论闻见

「舍利弗诸佛如来于所安住边际胜定清净圆满不厌阓闹不乐空寂于一切时而常游戏于法非法情器差別悉能了悟无不如境定力坚固纵遇恶缘不可破坏

「舍利弗诸佛如来于诸世间尊贵富饶一切乐境如梦如幻如弃遗迹不依辅相宰官大婆罗门而有所求是故不为名闻利养之所系缚

「舍利弗诸佛如来或有所闻情非情声不缘此故而生差別无差別心亦复远离

「舍利弗诸佛如来于诸所缘决定境相不生胜解非胜解心亦复远离

「舍利弗诸佛如来于诸时分不计延促有尽无尽成坏差別非差別心亦复远离了知诸法无言无说离去来今于心心所无有相应无不相应思惟计念悉皆不生无有此岸无有彼岸于诸情器无上深心坚固不可破坏

「舍利弗诸佛如来所有身相无所动作离诸事业怨憎违戾信向亲厚以平等慈隐显不二由昔因中离无边障修无边行于诸众生施大悲智真实观察随其所宜具能饶益令诸有情应自所求欢喜满足故于所得身相智慧唯自证知余无所解于自身色无有齐限与虚空等无有隐显周遍一切胜功德力之所庄严相好圆满无有缺减于蕴处界中无在无不在于诸有情所习事业悉能弃舍除方便智示现修作内心清净外色清净

「舍利弗如上所说皆是如来若身若心胜善功德庄严之相周遍平等若以汝等分別之心欲见如来胜定任持所有身相是如来身不可得见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色身圆满得名无相云何智印三摩地周遍平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身心相  由定智所生
不假外境牵  识相分別动
意缘一切法  与身无有异
离是非差別  所得为最上
若以小智力  欲见善逝身
如月印晴空  妄谓水中现
身相本微妙  复由胜定持
离长短方圆  无去来住立
内心寂不动  澄静若虚空
息泯身心相  自然无所有
以无所有心  不著香味触
离诸蕴处界  以此观如来
如见水中月  虽不得真实
既离分別心  是亦名为见
如来智印门  非我独能证
若大心众生  希求无厌倦
得最上等持  依此胜定力
于佛智印门  亦当无所得
此经所生福  无尽如虚空
我以方便智  少略而赞说
十方诸佛土  百千酤胝刹
满中诸珍宝  若人持供养
时经无量劫  不如闻是经
书写或受持  是人所得福
比前行施者  复倍河沙数
若人行慈心  饶益诸有情
不如依此经  悟佛三摩地
若于众生界  心常行忍辱
不如弹指顷  修习殊胜定
其所生功德  犹如须弥山
将以对微尘  大小莫为比
若人行精进  勇猛为诸善
不如闻此经  依教悟其理
所获诸功德  百千万亿分
若以共较量  比况不及一
若人修禅定  安住无量劫
坐卧若经行  周遍诸佛刹
不如一时中  闻此经功德
若于尘沙劫  能修习智慧
断除烦恼缠  名闻普周遍
不如刹那时  赞佛智印海
如以大海水  比较于一滴
若欲观佛者  须离诸名相
了知诸法性  非空亦非有
若但了知空  设如苏部底
于佛智印门  亦无所悟入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舍利弗「如我所说如来智印三摩地法若诸菩萨能于十方诸佛世界为欲圆满无碍智慧应当修学是三昧地昼夜精进身心安住而不散乱亦不懈废舍利弗如是菩萨摩诃萨若欲愿见十方世界诸佛国土一切如来悉皆能见舍利弗此三摩地是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最胜法门甚深法眼而于诸法得无障碍通达了知无所忘失是名如来最胜总持陀罗尼门

「若诸菩萨心欲圆满一切说相为欲成就无上菩提微妙体性应当志心精勤修学是三摩地智印法门

「若诸菩萨随欲远离诸恶业行无诸障碍成就最上清净之法以智慧力摧伏怨魔远离不善诸相平等如如来智无诸染秽诸业障尽清净无垢安住如来究竟智地能使诸恶一切魔怨咸皆止息无所退动觉智明了知彼一切诸众生等种种分別爱乐境相善不善业因果差別了知一切诸众生等意地微细烦恼结缚善能知彼解诸有情一切缚法应当修学如来所说方便最上胜三摩地智印法门

「若诸菩萨欲令众生志乐坚固心欲思惟求无上法应当精勤修习如是三摩地门自然成就无上胜法

「若诸菩萨意欲宣说诸佛如来应诸有情种种根病对治等法应当精勤修习如是三摩地门自然于法分別演说无有障碍

「若诸菩萨心欲于彼三乘圣法分別晓悟真俗谛相甚深法义应当精勤修习如是三摩地门自然于法智慧明了不生暗钝

「若诸菩萨欲于酤胝百千劫数了悟生灭幻化不坚能证诸法真实自性清净解脱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欲于生灭十二因缘——无明为始發生业行招集苦报贪染执著爱欲增盛假有聚成生病相变易无常流转诸趣——于生灭因而自觉悟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欲了一切杂类有情起见造业报相差別心识明昧正念颠倒异分有情如实了知根性利钝方便教示渐令悟入真实正法住信行地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意乐成就诸佛国土清净业因纯善境界身心寂静眷属调顺远离嫉妬憍慢过失亲近恭敬平等爱乐无怨憎想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意欲發萌自身智慧胜妙光明照曜自他生死黑暗愚痴重障断三界惑灭诸苦报自在解脱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欲知十方所有世界一切有情死此生彼寿命延促所经长劫及以刹那生灭分限定由先业招引势力所感如是自类果报如实了知前后决定寿命根本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欲知声闻及辟支迦菩萨如来从自因地所行妙行于四圣谛断灭修证十二因缘逆顺观察寂然自觉微妙甚深十到彼岸清净因行各各获得究竟果报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欲于一切语言音声角论辩捷应时詶对不踈不谬方便善巧于诸世俗及以胜义显示明了令人易解不生疑惑印证决定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意欲了知佛法正因三乘善行方便随顺根本差別有上中下称性悟入菩萨因地渐以熏修植诸善本得如来智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若诸菩萨意欲成就诸佛如来圆满觉智不起分別现种种身以平等慈任运摄受一切有情令各生起欢喜爱乐修学菩萨心地行愿应当精勤修习如是胜三摩地

「舍利弗如我所说三摩地法是为最胜如摩尼珠一切有情凡所乐欲悉得如意无不满足舍利弗若诸菩萨摩诃萨等得此如来三摩地法一切所须诸法圣财及微妙行悉得如意行愿圆满是故应当精勤修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所有智  最上更无等
随性相差別  一切皆能证
平等智光明  普照诸缚著
能入智慧门  得无量自在
智相及智性  能印证诸法
分別诸善恶  及世俗胜义
晓了如是法  智慧无有尽
譬如大明日  光照于三界
普于诸幽暗  一切皆破坏
成就平等法  是真实圣智
一切三摩地  皆从智印出
名为诸佛种  亦名大摩尼
利益诸有情  亦如世间人
有最胜珍宝  财富无有尽
济诸贫乏者  皆令得充足
法财施众生  亦复无有尽
神通及智慧  最胜妙法门
皆从三摩地  智印宝所生
譬如诸国土  有大摩尼珠
诸王皆爱乐  臣佐普护持
如是摩尼宝  诸宝无有上
我说智印宝  殊胜最第一
总持智光明  破坏于诸见
境界悉明了  远离诸冥暗
安住寂静心  不分別好丑
修清净智慧  财法无穷尽
贪染无所著  无六十二见
正念悉平等  入甘露法门
速得如来智  成就相好身
具足三十二  得最胜菩提
等一切佛觉  妙智已圆明
到菩提彼岸  证涅槃自性
具自他圆满  功德悉成就
无量无边际  甚深微妙法
总持陀罗尼  解脱常寂静
能具足十力  又以大愿海
布施波罗蜜  持戒及忍辱
精进与禅定  智慧常坚固
安住六度中  长时无间断
无有诸怖畏  离烦恼苦业
魔罗与眷属  不能得其便
能引导众生  不舍于正法
渐入如来家  得游智印门
能于贤劫中  及十方世界
一切诸佛会  亲近皆随喜
是名真佛子  无有能破坏
若有信解人  能书写此经
或读诵受持  爱乐广流布
长时无懈倦  于义味明了
当知如是经  三世诸佛母
出生智印宝  如来功德藏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二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2)
关闭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2)
关闭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