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瑜伽金刚顶经。说莲华部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身口意金刚秘密修行法。行者应从瑜伽阿阇梨处。求受菩提心律仪戒入大曼荼罗。受灌顶。位胜解行地。舍身命财。勇猛精进。怀悲愍心。不厌生死。决定求证普贤菩萨身。历侍诸佛。乐修胜义般若波罗蜜。具慈悲喜舍。饶益有情。或于山间胜地闲净之处。或于清净伽蓝及舍利塔前。修治精室涂拭坛场。周匝悬幡上施天盖。于坛西面安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像。持诵者于坛东对像。敷茅荐为座。或坐被脚小床。坛上分布曼荼罗。列诸圣位。置二阏伽满盛香水。安四宝瓶于坛四角。每日取种种时花散于坛上。烧香涂香灯明饮食及诸果子。加持分布四边供养。每入道场虔诚作礼。發露忏悔随喜劝请回向發愿。即运心观想。遍满虚空一切如来。具诸相好皆入法界定。又观自身住佛海会中。即结警觉一切如来印。二手各作金刚拳。檀慧相钩。直舒进力二度。侧相拄。真言以印三举。真言曰。
由结此印诵警觉真言。一切如来皆从定出。瑜伽者应作是思惟启告诸佛。我身少慧少福没于苦海。仗托诸佛威神之力。唯愿不舍大悲本愿。慈悲矜愍观察护念。拔济于我。彼一切如来各以神力加持护念。修瑜伽者获无量福身心自在。
次应礼四方如来请求加护。先礼东方阿閦如来等一切如来。瑜伽者即以全身委地。二手金刚合掌长舒顶上。以心著地至诚敬礼。真言曰。
唵萨嚩怛他(去引)孽多(一)布(引)儒(镞固反引)跛娑他(二合引)曩(引)夜(引)多么(二合引)南(二)𩕳哩野(二合引)多夜(引)铭(三)萨嚩怛他(去引)孽多(四)嚩日啰(二合)萨怛嚩(二合)地瑟姹(二合)娑嚩(二合)𤚥(引五)吽
由结舍身印及诵真言。奉献供养礼敬故。瑜伽者由作此礼。乃至成佛常得金刚萨埵加持。令菩提心圆满。
次礼南方宝生如来等一切如来。如前展身委地。金刚合掌下当心。以额著地至诚礼敬。真言曰。
唵萨嚩怛他(去引)孽多(一)布(引)惹(慈攞反引)鼻晒(引)迦(引)夜(引)多么(二合引)南(二)𩕳哩野(二合引)多(上)夜(引)铭(三)萨嚩怛他(去引)蘖多(四)嚩日啰(二合)啰怛曩(二合)鼻诜(去)左娑嚩(二合)𤚥(引五)怛𠸪(二合)
由结舍身印及诵真言。奉献供养礼敬故。乃至成佛地地中。常得虚空藏菩萨受与灌顶福德圆满具诸相好。当为三界法王。
次礼西方无量寿如来等一切如来。如前展身。金刚合掌置于顶上。以口著地至诚敬礼。真言曰。
唵萨嚩怛他(去引)蘖多(一)布(引)惹(慈攞反)钵啰(二合)𮧬怛曩(引)夜(引)多么(二合引)南(二)𩕳哩野(二合引)多(上)夜(引)铭(三)萨嚩怛他(去引)蘖多(四)嚩日啰(二合)达磨钵啰(合)𮧬怛野娑嚩(二合)𤚥(五引)纥唎(二合)
由结舍身印及诵真言。奉献供养礼敬故。乃至成佛常得观自在菩萨加持。智慧圆满转妙法轮。
次礼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等一切如来。展身如前。金刚合掌置于当心。以顶著地至诚敬礼。真言曰。
唵萨嚩怛他(去引)蘖多(一)布(引)惹(慈攞反引)羯么抳阿(去引)多么(二合引)南(二)𩕳哩野(二合)多(上)夜(引)铭(三)萨嚩怛他(去引)蘖多(四)嚩日啰(二合)羯么矩噜娑嚩(二合)𤚥(引五)恶
由结舍身印及诵真言。奉献供养礼敬故。乃至成佛常得金刚业菩萨加持。于一切佛世界。成就广大供养业。
然后结跏趺坐端身正念。不动支节闭目寂静。入四无量心观。即结定印。
初入慈无量心定。以慇净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具如来藏。备三种身口意金刚。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慈三摩地 真言曰。
次应入悲无量心三摩地智。以悲愍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沈溺生死苦海不悟自心。妄生分別起种种烦恼随烦恼。是故不达真如平等如虚空。超恒沙功德。以我修三密加持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悲三摩地 真言曰。
次应入喜无量心三摩地智。以清净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不染客尘自性清净。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观自在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喜三摩地 真言曰。
次应入舍无量心三摩地智。以平等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离我我所离蕴界。及离能取所取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库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舍三摩地 真言曰。
唵摩护(引)闭乞洒(二合引)娑颇(二合)啰
瑜伽者由修习四无量心定。诵四无量心真言。于未来所有人天种种魔业障难。悉皆除灭。身中顿集无量福聚。心得调柔堪任自在。
次结金刚合掌印。二手十度右押左。互相交即成 真言曰。
由结金刚合掌印。速得满足十波罗蜜。得十自在。
由结金刚缚印。瑜伽者速得十地满足。
次结摧十种障金刚缚印。如前金刚缚。以印三度掣拍心上。即成 真言曰。
由结此印。能摧灭心中十种惑障。则显现發挥身口意金刚。
次结金刚遍入印。如前金刚缚印。禅智屈入掌。各捻戒方。置于心上 真言曰。
由结此印。瑜伽者身中三密金刚皆得顺伏。加持不散。
次结金刚拳三昧耶印。如前金刚遍入印。进力屈拄禅智背。即成 真言曰。
由结金刚拳三昧耶印。身口意金刚合为一体。修瑜伽者速得一切成就。
次结三昧耶印。如前金刚缚。直竖忍愿相合即成。诵真言三遍 真言曰。
即观自身等同金刚萨埵。处在月轮。又观金刚萨埵在身前。如镜中像。与身相对等无有异。由结此印诵真言观念相应故。即得于一切印为主宰。
次结大三昧耶真实印。二手金刚缚。忍愿屈入掌面相合。檀慧禅智。直竖相合以忍愿头。频触心上 真言曰。
由结此印警觉瑜伽者身中金刚萨埵。以威神加持行者。速得成就普贤菩萨身。
次结三世胜菩萨印。二手各作金刚拳。右手加左手上。檀慧反相钩。直竖进力。安印当心。诵真言三遍 真言曰。
唵逊婆(去一)𩕳逊婆(去引)吽(短声后同二)疙啰(二合)衅拏(二合)疙啰(二合)衅拏(二合)吽(三)疙啰(二合)衅拏(二合)跛野吽(四)阿(上引)曩野斛(引)婆(去)誐鑁嚩日啰(二合)吽(并短声)發咤
即入金刚忿怒威光炽盛三世胜三摩地。此菩萨有四面。皆忿怒。八臂各执器仗。左足踏乌摩。如丁字势立。遍身火焰炯燃如劫灾火。此即三世胜圣者三摩地观也。修行者应住菩提心。深起悲愍。灭除内外人天等障。即以印左转三匝辟除障者。便右转三匝随意大小结为方隅界。即印心额喉顶。各诵一遍顶上散印。
由结此印诵真言。住此忿怒三摩地。身心所有烦恼业障。以金刚猛利。慧火焚烧悉尽。
次结莲华三昧耶印。如前金刚缚。檀慧禅智竖相合。置于口上诵真言曰。
瑜伽者作是思惟。我今此身等同观自在菩萨。想左手当心执莲华。右手作开敷华势。住圆满月轮中了了分明。由结此印诵真言加持故。一切三摩地一切方便般若波罗蜜。速得成就。
次结三摩地印。如前金刚缚。仰安跏趺上。进力屈中节竖拄背。禅智横相拄于进力上。即诵真言曰。
瑜伽者端身正坐俨然不动。想自身在一切如来海会。观一一佛身微细由如胡麻。相好具足了了分明。即入观自在菩萨观智。作是思惟。一切法本来清净我亦清净。于世间贪爱清净故。则嗔恚清净。于世间尘垢清净故。则一切罪清净。于世间一切法清净故。则一切有情清净。于世间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则萨婆若清净。
唵唧多(上)钵啰(二合)底(丁以反)吠(微闭反引)邓迦噜(引)弭
瑜伽者诵无限数。当证二无我。显现如来藏。证圆满菩提心。即诵菩提心真言曰。
唵冒(引)地唧多(上)母多跛(二合)娜夜(引)弭
即闭目澄心。观自身中正当胸间。有圆满清净洁白满月。一心专注更不易缘。于圆明上想有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中观纥哩(二合)字。如红颇梨色。即诵加持莲华真言曰。
想其莲华渐舒渐大。乃至遍满小千世界及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其华具大光明。照曜六道众生灭除一切苦恼。彼等获得安乐悦喜。即诵引莲华真言曰。
唵娑颇(二合)啰跛娜么(二合)
复想是莲华渐敛渐小。量等己身。即诵敛莲华真言曰。
唵僧(去)贺啰跛娜么(二合)
又想空中一切如来。悉皆入此莲华中。合为一体。其莲华变成观自在菩萨。身红玻梨色坐莲华台上。首戴宝冠冠中有化佛。了了分明。以决定心如是观已。即诵自身成本尊瑜伽真言曰。
次结加持印。如前金刚缚。进力合竖屈如莲叶。禅智并竖即成。以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各诵一遍 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达么(引)地瑟姹(二合)娑嚩(二合)𤚥(引)
由结此印加持故。修行者威德自在离诸障难。本尊瑜伽速得成就。
次结佛宝冠灌顶印。如前金刚缚。忍愿直竖。进力相拄如莲叶。安于额上。诵真言三遍。
真言曰。
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则获得无量寿如来宝冠灌顶。
次结莲华鬘印。二手各作莲华拳。当额如系鬘。相绕三匝。即分顶后。亦绕三匝。两边徐徐下。如垂带势。从檀慧度。次第舒散十度。诵真言曰。
由结莲华鬘印。当得为莲华部中法王。
次结金刚甲胄印。二手各作金刚拳。直舒进力。于二度端想唵砧(讁簪反)二字。即诵被甲胄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迦嚩左嚩日哩(二合引)矩噜嚩日啰(二合)嚩日啰(二合)含
随诵真言。以进力二度。初于心上相绕三匝。分至背后亦相绕。还却至脐相绕。次绕右膝。还至脐背相绕。次至腰后。却至心前。次绕右肩。次绕左肩。次至喉。复至颈后。至额前。后至脑后。每处皆相绕三匝。如前徐徐两边下。如垂带势。从檀慧度次第散十度。便以二手旋拳如舞。当心三度拍掌。即诵拍掌真言曰。
由结金刚甲胄印乃至成佛。于一切处一切生。常被大慈金刚甲胄庄严身心。求世出世间悉地速疾成就。内外诸障毘那夜迦不能侵娆。由诵真言金刚拍掌故。一切圣众悉皆欢喜。
次于下方空中想憾(胡感反)字。其字如染玄色。渐舒渐广成大风轮。于风轮上想𤚥(摸感反)字。白色。渐引渐大与风轮相称。变为水轮。于水轮上想钵啰(二合)字。金色。称其水轮成一金龟。于龟背上想素字。变为妙高山。四宝所成。又想剑(平)字。变成金山。七重围绕。则于妙高山上虚空中。想毘卢遮那佛。遍身毛孔流出香乳雨。澍七山间以成八功德香水乳海。于妙高山顶上。想有八叶大莲华。于莲华上有八大金刚柱。成宝楼阁。于莲华胎中想纥哩(二合)字。从字流出大光明。遍照一切佛世界。所有受苦众生遇光照触皆得解脱。于此大光明中。涌出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具无量相好炽盛威德。十波罗蜜菩萨周匝围绕。八供养菩萨各住本位。于宝楼阁四隅。有白衣。大白。多罗。毘俱胝等四大菩萨。各与无量莲华部众前后围绕。诸天八部以为眷属。如是观想无量圣众及本尊。极须分明勿令忘失次第。
即结才發意转法轮菩萨印。二手各作金刚拳。进力檀慧相钩结。即诵真言曰。
即以印置于身前坛上。即成莲华部世调伏大曼荼罗。以印安于心上。即自身成大曼荼罗。以印触本尊像。彼像或画或铜或塑。皆成大曼荼罗。以印置身前空中。即满虚空界成大曼荼罗。修行者设有越法。误失三业破三昧耶戒。由结此印诵真言加持故。能除诸过皆得圆满。
次结普请警觉一切圣众印。如前金刚缚。直竖忍愿。进力屈如钩即成。瑜伽者应以清雅梵音。诵警觉圣众真言遍。警觉本尊并十波罗蜜菩萨莲华部圣众 真言曰。
阿(去引)夜(引)呬(馨异反)试伽囕(二合转舌呼)素蘖跢(引)枳娘(二合)吠(微闭反)誐多(入声)一钵罗(二合)拏(上引)弭旦(得安反)帝嚩啰萨怛嚩(二合)尾讫啰(二合)么(入声引二)迦噜(引)呬萨鋑嚩啰娜(引)摩贺(引)么攞(引入声三)阿(上)赞拏迦(引)萨怛嚩(二合)尾秫(诗律反)地迦(引)啰迦(引上四)怛怛𭋺(二合)难底(丁以反后同)啰阎底(同上)罗阎(五)尾啰阎尾啰阎(六)阿啰啰讫哩(二合)播(引七)么野娑嚩(二合)贺(引)
便结善召集佛菩萨印。即分前印。胸前交臂右押左。以忍禅愿智弹指。即想左手拓金刚乾稚。右手执独股金刚杵。捶击声彻十方世界。诸佛菩萨一切圣众。闻已皆悉集会于曼荼罗上空中。瑜伽者即住观自在菩萨三摩地。即诵莲华部一百八名赞。普礼一切圣众诵赞叹曰。
惹(自攞反)野睹没哩(二合鼻声)拏(上引)罗饷佉惹(准上)咤计舍迦罗(引)跛驮囕(一)钵娜么(二合)嚩𠻴(引)誐拽瑟置(二合)怛啰(二合)野寗(引)怛啰(二合)娑贺娑啰(二合)步簪(自含反二)娑怛多那莫娑讫哩(三合)妬(引)粃尾儞野(二合引)驮啰祢(引)嚩誐喃(三)阿贺么(上)嚩路(引)枳帝(引)湿嚩(二合)啰麌囕娑多(上)单钵啰(二合)拏多(入声四)跛娜么(二合)啰(引)誐𩕳(宁逸反)么(上)蓝(五)迦(引)么(上)啰(引)誐母答𤚥(六)路(引)迦曩(引)他曼驮铭(引七)萨嚩秫(诗律反)驮悉地野(三合)左(八)
次结马头明王钩印。二手金刚嚩。进力屈如钩。向身招之。诵真言三遍 真言曰。
唵贺野疙哩(二合引)嚩(一)摩贺(引)跛娜莽(二合)矩舍(引二)羯啰洒(二合)野试(引)伽囕(二合三)萨嚩跛娜么(二合)矩攞三(去)么琰(引四)跛娜莽(二合)矩舍驮啰(五)吽(引)𠺁(六)
次结不空羂索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进力禅智金刚缚。右手智度入左手虎口中。即诵真言曰。
唵阿(上)谟(引)伽(去)跛娜么(二合)播(引)舍(一)矩噜(二合引)驮(引)羯啰洒(二合)野(二)钵啰(二合)吠(微闭反引)舍野(三)么贺跛输(上)跛底(丁以反四)焰么嚩噜拏(上)矩吠(同前音引)啰(五)没啰(二合)憾么(二合)吠(引)洒驮啰(六)跛娜么(二合)矩攞三(去)么琰(引七)吽(引)吽(引八)
由结此印。一切圣众皆成引入大曼荼罗。
次结莲华锁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进力禅智金刚嚩。各相捻如环。即诵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娑怖(二合引)咤满驮(一)萨嚩跛娜么(二合)矩罗(二)三(去)么夜(引)炽(引)伽囕(二合三)吽(引)鑁(四)
由结此印。一切圣众以大悲本誓。于道场中各依本位。坚住不散。
次结莲华俱摩罗印。二手莲华合掌。禅智屈入掌。各置檀慧戒方度间。即诵真言曰。
唵杀穆佉(一)娑曩得矩(二合)么(引)啰(二)吠(准前音引)洒驮啰(三)跛娜么(二合)件咤夜(引)吠(引)舍野(四)萨嚩跛娜么(二合)矩攞三(去)么琰(引五)萨嚩母捺囕(二合引)满驮野(六)萨嚩悉驮喻(引)铭(引)钵啰(二合)洩嗟(七)跛娜么(二合引)吠(引)舍恶恶恶恶(八)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一切圣众皆大欢喜。
次献阏伽香水。二手捧阏伽器。当额奉献。诵真言七遍。想浴一切圣众双足。真言曰。
娜莫三(去)满多母驮(引)南(引一)唵誐誐曩(二)三(去)么(引)䅟么娑嚩(二合)贺(引)
瑜伽者献阏伽时。心中所希望事。即發愿启白圣者。我所求悉地愿速成就。
次结莲华喜戏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禅智并竖微开。安于心上即成。瑜伽者观想自身等同喜戏菩萨。想从心中流出无量喜戏菩萨。供养本尊及一切圣众。
莲华喜戏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逻(引)细啰(引)誐野(一)摩贺(引)祢(引)尾(二)啰(引)誐布(引)惹(自攞反引)三(去)摩野吽(引三)
由结此印诵真言供养故。不久获得如来地。住法圆现法乐住。证成无上菩提。
次结莲华鬘菩萨印。即以前印舒臂向前。与自额脐。运想从额流出无量莲华鬘菩萨。供养本尊及一切圣众。
莲华鬘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么(上引)黎(一)鼻诜(去)左(引)鼻晒(引)迦(二)布(引)惹(慈攞反引)三(去)么野吽(引三)
由结此印诵真言供养故。获得相好具足。当为三界法王。
次结莲华歌赞菩萨印。即以前印下至当脐。莲华合掌。徐徐渐上至口。以印从口向前下泻。想从口流出无量莲华歌赞菩萨。供养本尊及一切圣众。
莲华歌赞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儗(霓以反引)帝(一)誐(引)娜儗(准前引)多(一)布(引)惹(自攞反)三(去)么曳(引)吽(引三)
由结此印诵真言供养故。不久当具六十四种梵音四无碍辩。能于无量世界转大法轮。
次结莲华舞菩萨印。二手各作莲华拳。先于胸右互相旋转如舞。次于胸左亦互相旋转如舞势。次于颊右次于颊左。如前旋转诵真言不间断。末后莲华合掌置于顶上。想从顶流出无量莲华舞菩萨。供养本尊及一切圣众。
莲华舞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𩕳嘌(二合)底曳(二合一)萨嚩布(引)惹(准前引二)钵罗(二合)𮧬多曩三(去)么曳吽(引三)
由结此印诵真言供养故。当得三种迅疾意成身。刹那顷于无量世界。作神通游戏。利乐有情广作佛事。
次结莲华焚香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覆二掌向下散。想从印流出妙香云海。遍周法界。普供养一切如来海会。
莲华焚香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度(上引)跛布(引)惹(引)三(去)么曳(一)钵啰(二合)贺攞(二合引)娜野(二)跛娜么(二合)矩罗娜以帝(三)摩贺誐抳计(四)跛娜么(二合)啰底吽(引五)
由结此印供养故。获得如来无碍金刚解脱智。
次结莲华华供养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向上如散华势。运想从印流出种种天妙华。普供养一切如来海会。
唵补澁跛(二合)布(引)惹(引)三(去)么曳(一)跛娜么(二合)嚩(引)悉𩕳(二)摩贺(引)室哩(二合)曳(三)跛娜么(二合)矩罗钵啰(二合)底贺哩(四)萨嚩(引)啰摊(二合引)娑(去引)驮野吽(引五)
次结莲华灯烛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禅智竖相。运想从印流出无量摩尼灯光。普照一切佛刹。
莲华灯烛真言曰。
唵儞(引)跛布(引)惹(引)三(去)么曳(一)跛娜么(三合)炬罗逊娜哩(二)摩贺怒(引)底野(二合引)路(引)揵散惹曩野(三)跛娜么(二合)萨啰娑嚩(二合)底吽(短声四)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上
校注
【原】丽本,【甲】延久四年写东寺三密藏本,【乙】永久四年写东寺三密藏本,【丙】宽治六年写仁和寺藏本 卷上【大】,〔-〕【宋】【元】【明】【甲】【乙】【丙】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大广智三藏【乙】,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宋】【元】,(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三十三字=(唐)一字【明】,(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三十三字=(特进试鸿胪卿)六字【甲】【丙】 门【大】,门大广智【宋】【元】【明】【甲】【乙】 莲华【大】,华莲【明】 处【大】,〔-〕【乙】 荼【大】*,茶【宋】【元】* 位【大】,住【甲】【乙】【丙】 侍【大】,事【宋】【元】【明】 慈【大】,大慈【甲】【丙】 净【大】,静【宋】【元】【明】 前【大】,前或随本所居宅【乙】 西【大】,〔-〕【甲】 被【大】,庳【甲】【乙】【丙】 宝【大】,贤【宋】【元】【明】【甲】【乙】【丙】 涂香【大】,〔-〕【丙】 拄【大】,跓诵【甲】【乙】【丙】 引【大】,〔-〕【甲】【丙】 底【大】,底(丁入反)【丙】 合【大】,合一【宋】【元】,合一句【明】,合吽【甲】 结此印【大】,〔-〕【丙】 警【大】,此警【甲】【丙】 言【大】,言故【甲】【乙】【丙】 于【大】,在【甲】【乙】【丙】 唯【大】,惟【宋】【元】【明】 愍【大】,慜【丙】 福【大】,福聚【宋】【元】【明】【甲】【乙】 嚩【大】,缚【甲】,嚩(无可反)【乙】【丙】 去【大】*,去声【明】* 引【大】,〔-〕【甲】【乙】,【丙】* 镞固反【大】,〔-〕【丙】 反【大】*,切【明】* 合【大】,合引【丙】 合【大】,合引【宋】【元】【明】【乙】,【丙】* 五【大】*,〔-〕【丙】* 吽【大】,〔-〕【宋】【元】【明】【乙】【丙】 由作【大】,从【丙】 乃【大】,以乃【丙】 常【大】,当【甲】【丙】 孽【大】,蘖【宋】【元】 二合【大】,〔-〕【乙】【丙】 哩【大】*,里【丙】* 上【大】*,上声【明】* 铭【大】,舒铭【丙】 怛【大】,多【宋】【元】【明】【甲】 娑嚩二合【大】*,〔-〕【宋】【元】【明】【甲】【乙】【丙】* 怛𠸪二合【大】,〔-〕【宋】【元】【明】【乙】【丙】,吽【甲】 故【大】*,故从此礼已【丙】* 地地中【大】,地中地中【丙】 慈攞反【大】,〔-〕【甲】【丙】 曩【大】,曩地【丙】 四【大】,〔-〕【丙】 磨【大】,摩【丙】 合【大】,二合【宋】【元】【明】【甲】【乙】【丙】 纥唎二合【大】,〔-〕【甲】【乙】【丙】 合【大】,合六【宋】【元】【明】 身【大】,〔-〕【宋】【元】【明】 故【大】,故从兹一体【丙】 持【大】,持故【丙】 敬礼【大】,礼敬【宋】【元】【明】【甲】【乙】【丙】 慈攞反引【大】,〔-〕【丙】 二【大】,〔-〕【丙】 恶【大】,〔-〕【宋】【元】【明】【甲】【乙】【丙】 跏【大】*,加【宋】*【元】*【明】* 密【大】*,蜜【明】* 三【大】,二【明】【甲】【丙】 啰【大】,啰(引一)【宋】【元】,啰(引一句)【明】 啰【大】*,啰(一)【宋】【元】*,啰(一句)【明】* 犹【大】,由【甲】【丙】 律【大】*,聿【宋】【元】【明】【甲】【乙】【丙】* 界【大】,处界【宋】【元】【明】,界处【甲】【乙】【丙】 法【大】,〔-〕【甲】 库【大】,藏【明】【甲】 于【大】,非于【宋】【元】【明】 啰【大】,朗【甲】,𠻴【乙】【丙】 慈【大】,若【丙】 里【大】,里(一)【宋】【元】,里(一句)【明】 真【大】,诵真【甲】【丙】 驮【大】,驮(一)【宋】【元】,驮(一句)【明】 掣拍心【大】,拍胸臆【乙】 驮【大】,驮(一)【宋】【元】【明】 咤【大】,咤(半音二)【宋】【元】【明】,咤(半)【乙】【丙】 于【大】,〔-〕【丙】 上【大】,〔-〕【乙】 舍【大】,捻【宋】 恶【大】,恶(一)【宋】【元】,恶(一句)【明】,恶【丙】 拄【大】,跓【甲】【乙】 真【大】*,诵真【甲】【乙】【丙】* 合【大】,合(引)【乙】,【丙】* 鑁【大】,鑁(一)【宋】【元】【明】 昧【大】,摩【丙】 三合【大】,三合一【宋】【元】,二合一【明】,二合【甲】【丙】 即【大】,则【宋】【元】【明】【甲】【乙】【丙】 像【大】,影像【甲】【乙】【丙】 即【大】,印【宋】【元】【明】 引【大】,引一【宋】【元】【明】 三合【大】,二合一【丙】 合【大】,合二【宋】【元】【明】 手【大】,手腕【宋】【元】【明】【甲】【乙】【丙】 一【大】,引【甲】 后【大】*,下【明】* 二【大】,一【丙】 啰【大】*,哩【甲】【丙】* 合【大】,合引【宋】【元】【明】【甲】【乙】【丙】 四【大】,三【丙】 上【大】,去【宋】【元】【甲】【乙】【丙】,去声【明】 引【大】,引四【丙】 鑁【大】,鑁(五)【宋】【元】【明】 并【大】,〔-〕【明】 咤【大】,咤(半音六)【宋】【元】【明】,咤(五)【甲】【乙】 左【大】,右【明】 足【大】,足踏自在天右足【甲】【乙】【丙】 观【大】,印【明】 小【大】,少【丙】 各【大】,〔-〕【宋】【元】【明】 尽【大】,尽成灰烬【甲】,成灰烬【乙】【丙】 合【大】,合一【宋】【元】【明】 三合【大】,〔-〕【丙】 合【大】,合二【宋】【元】,合一【明】 拄【大】,相【宋】【元】【明】【甲】【乙】【丙】 么【大】,摩【宋】【元】【明】,么(引)【丙】 入引二合【大】,二合入引一【宋】【元】,二合入引【甲】【丙】,二合入声引【乙】,入+(声)【明】 引二合【大】,二合引一【明】 观【大】,观无边如来遍满法界【甲】【乙】【丙】 由【大】,犹【宋】【元】【明】【乙】 法【大】,诸法【乙】 婆【大】,波【丙】 曰【大】,〔-〕【乙】 邓【大】,邓(一)【宋】【元】【明】 引【大】*,〔-〕【宋】【元】【明】【甲】【乙】【丙】* 弭【大】*,弭(二)【宋】【元】*,弭(二句)【明】* 净【大】,凉【宋】【元】【明】【乙】【丙】 易【大】,异【宋】【元】【明】【乙】 颇梨【大】,玻𭹳【宋】【元】【明】 合【大】*,合一【宋】【元】*,合一句【明】* 世【大】,〔-〕【丙】 玻梨【大】,玻𭹳【宋】【元】【明】,颇梨【甲】【乙】【丙】 冠【大】,〔-〕【宋】【元】【明】 合【大】*,合引【丙】* 含【大】,含(一)【宋】【元】,舍一句【明】,𤚥【丙】 异【大】,异也【甲】【丙】 加【大】,四处加【甲】【乙】【丙】 莲【大】,莲花【甲】 谓【大】,诵【明】 么【大】,磨【丙】 引【大】,一【宋】【元】,一句【明】,〔-〕【丙】 么【大】,磨【宋】【元】【明】 引【大】,引一【宋】【元】,引一句【明】 系【大】,击【宋】 徐徐【大】,条【丙】 上引【大】,〔-〕【丙】,上+(声)【明】 黎【大】,黎(一)【宋】【元】【明】 二合入【大】,入声二合【明】 𤚥【大】,𤚥(二)【宋】【元】【明】 于【大】,于进力【甲】【丙】 二【大】,〔-〕【丙】 讁簪反【大】,〔-〕【明】【丙】 甲【大】,甲胄【宋】【元】【明】 左【大】,左(一)【宋】【元】【明】 噜【大】,噜(二)【宋】【元】【明】 含【大】,含(三)【宋】【元】【明】,唅【丙】 膝【大】,膝次绕左膝【甲】【乙】【丙】 背【大】,皆【宋】【元】【明】【甲】【乙】,皆相【丙】 后【大】,后又【甲】【乙】【丙】 后【大】,复【宋】【元】【明】【甲】【乙】【丙】 次第散【大】,次第舒散【甲】【丙】,舒散【乙】 拳【大】,转【丙】 引【大】,引一【宋】【元】,引一句【明】,〔-〕【丙】 众【大】,众生【甲】 胡感反【大】,〔-〕【丙】 染【大】,深【甲】【乙】【丙】 𤚥【大】,鑁【甲】【乙】 摸【大】,谟【丙】 与【大】,〔-〕【丙】 山【大】,金山【甲】【乙】【丙】 香【大】,〔-〕【乙】【丙】 纥【大】,讫【宋】【元】【明】 切【大】,一【宋】【元】【明】【甲】,〔-〕【丙】 涌【大】,踊【宋】【元】【明】【甲】【乙】【丙】 白【大】,白衣【甲】【乙】【丙】 及【大】,〔-〕【丙】 次第【大】,〔-〕【丙】 吽【大】,吽(一)【宋】【元】【明】 𠺁【大】,弱二【宋】【元】【明】【甲】,弱自洛反【乙】【丙】 吽【大】,吽(三)【宋】【元】【明】 鑁【大】,鑁(四)【宋】【元】【明】 引【大】,引五【宋】【元】【明】 世【大】,世界【考偽-丙】 像【大】,〔-〕【丙】 塑【大】,素【丙】 遍【大】,三遍【甲】【乙】【丙】 蜜【大】,密【丙】 馨【大】,谷香【丙】 二合转舌呼【大】,转舌三合【丙】 一【大】,〔-〕【明】【甲】 罗【大】*,啰【宋】【元】【明】【甲】【乙】【丙】* 上引【大】,二合【丙】,引【明】 引【大】,弭【宋】【元】 引【大】*,切【明】,〔-〕【丙】* 引入声【大】,入声引【明】,入引【丙】 上【大】,入【宋】【元】【丙】,〔-〕【明】 后同【大】,〔-〕【丙】 同上【大】,〔-〕【明】【丙】 阎【大】,阎(六)【丙】 六【大】,〔-〕【丙】 七【大】,〔-〕【宋】【元】【明】【丙】 引【大】,引七【宋】【元】【明】 善【大】,普【宋】【元】【明】 乾稚【大】,乾槌【宋】【甲】,揵槌【元】,犍椎【明】 股【大】,钴【宋】【明】【丙】 众【大】,众次诵加集真言曰唵嚩日啰三引么惹速作反钵那么啰誐𩕳末兰迦引么啰引誐母怛𤚥引迦曩引他满駄迷萨嚩秫驮悉𠆙左圣众【甲】,众召集真言唵嚩日啰三引么弱圣众【乙】,众次诵召集真言曰唵嚩日啰二合引三么惹速作反惹钵那么二合啰誐𩕳未兰迦引么啰引誐母怛𤚥路引迦曩引他满駄迷萨嚩秫驮悉𠆙左圣众【丙】 (惹自…左八)百七十七字【大】,〔-〕【丙】,乙本惹字前有真言文,因长文卷末附载之,cf. P. 82b 二合鼻声【大】,鼻声二合【明】 引【大】,切【明】 准【大】,同【明】 罗【大】,逻【宋】【元】【明】【甲】 含【大】,合【明】 妬【大】,姤【宋】【元】【明】【甲】 祢【大】,儞【宋】【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甲】【乙】* 八【大】,入【明】 嚩【大】*,䌸【宋】【元】【明】【甲】【乙】【丙】* 娜【大】*,那【宋】*【元】*【明】* 𠺁【大】,弱【宋】【元】【明】【甲】【乙】 六【大】,引【丙】 来集【大】,集此【甲】,来集此【丙】 诵【大】,〔-〕【丙】 一【大】,〔-〕【丙】 引【大】,引一【丙】 么【大】,摩【宋】【元】【明】【甲】 贺【大】,贺引【丙】 跛【大】,钵【丙】 反四【大】,四切【明】 同前音【大】,〔-〕【明】【甲】【丙】 啰【大】,啰结【明】 二合【大】,〔-〕【明】 引八【大】,入声引【明】 结【大】,今【明】 一【大】*,〔-〕【丙】* 去【大】,〔-〕【明】 三【大】*,〔-〕【丙】* 四【大】,〔-〕【丙】 穆【大】,啰穆穆【甲】 准前音【大】,〔-〕【明】【丙】 件【大】,健【乙】【丙】 喻【大】,瑜【明】 引【大】*,〔-〕【宋】【元】【明】【甲】【乙】*,【丙】 洩嗟【大】,拽蹉【宋】【元】【明】【甲】【乙】【丙】 八【大】,〔-〕【丙】 水【大】,水印【甲】 引【大】*,〔-〕【丙】* 引【大】,去引【丙】 䅟【大】,糁【宋】【元】【明】【甲】,三【乙】,三去【丙】 引【大】,引三【宋】【元】【明】【甲】 喜【大】*,嬉【元】【明】【乙】*,【丙】 引【大】,去引【丙】 摩【大】,么【丙】 二【大】*,〔-〕【丙】* 摩【大】,么【宋】【元】【明】【丙】 脐【大】,齐【宋】【元】【明】 野【大】,野(引)【丙】 前【大】,〔-〕【丙】 霓【大】,研【丙】 准前【大】,研心反【丙】 (一)【大】,一【元】,(二)夹注【明】【甲】【丙】 自攞反【大】,引【丙】 反【大】,反引【宋】【元】,切引【明】 互【大】,〔-〕【丙】 嘌【大】,㗚【甲】 准前【大】,〔-〕【明】【丙】 诵【大】,诵此【丙】 (利乐…事)八字【大】,〔-〕【丙】 去【大】,引【宋】【元】【明】 一【大】,二【宋】【明】,〔-〕【丙】 二合引【大】,引二合【丙】 贺【大】*,贺(引)【丙】* 五【大】,〔-〕【丙】 华【大】,〔-〕【甲】【乙】 印【大】,印诵真言【校异-甲】,印诵真言【丙】 无【大】,无量无【丙】 相【大】,相并【宋】【元】【明】,相合【甲】,合【乙】 三【大】,二【甲】【乙】【丙】 炬【大】,矩【宋】【元】【明】【甲】【乙】 揵【大】,犍【明】,建【丙】 惹【大】*,惹(引)【丙】* 跛【大】,摩【明】 二合【大】,〔-〕【丙】 声【大】,〔-〕【丙】 不分卷【宋】【元】【明】【甲】【乙】【丙】【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0 册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