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

次结莲华涂香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当胸上分散如涂香势想从印中流出涂香云海普遍供养一切如来海会即诵莲华涂香真言曰

唵𪩘驮布(引)(慈攞反引)(去)曳摩贺跛娜么(二合)矩罗(二)际致矩噜(三)萨嚩羯(引)抳谜(四)跛娜么(二合)悉地吽(引五)

由结此印诵真言供养故获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

次结檀波罗蜜菩萨印右手仰掌愿度与智度相捻余度皆舒即诵真言曰

婆誐嚩底(丁以反)(引)(引)地跛帝尾娑㗚(二合)惹布(引)罗野娜(引)难娑嚩(二合)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悭悋业种获得三种施福所谓资生施无畏施法施即檀波罗蜜圆满现生获得富饶资缘具足心得自在寿命长远

次结戒波罗蜜菩萨印二手内相叉禅智直竖即诵真言曰

唵试(引)攞驮(引)抳婆誐嚩底(丁以反)(引二)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破戒业种获得三种戒功德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即戒波罗蜜圆满常以戒香庄严身口意业所有违犯四重苾刍苾刍尼犯八他胜罪悉皆清净来随愿得生净妙佛刹

次结忍波罗蜜菩萨印准前戒波罗蜜印以进力相合如针禅智并竖即诵真言曰

婆誐嚩底乞铲(二合引)底驮(引)哩抳吽發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则灭无量劫嗔恚业种获得三种忍功德所谓害怨耐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则忍辱波罗蜜圆满仪容端严令人乐见不相憎嫉皆来亲附胜解尤深随念变化

次结精进波罗蜜菩萨印准前忍波罗蜜印进力坼开即成真言曰

唵尾(微一反引)(二合)迦里吽尾(准前音引)哩𧜟(二合)(微一反引)哩𧜟(二合)娑嚩(二合)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懈怠懒惰业种获得三种精进所谓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利乐有情精进则精进波罗蜜圆满身心安乐离诸疾疹无有苦恼修世出世福智愿皆得成办

次结禅波罗蜜菩萨印即结跏趺坐左手仰掌于加趺上以右手仰于左手上以禅智二度甲相即诵真言曰

唵婆誐嚩底萨嚩播(引)(引)抳摩(引)(引)底曳(二合引)(引)(引)(引)(引)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散乱业种获得三种静虑所谓安住静虑引發静虑办事静虑即禅波罗蜜圆满身心轻利所修神通速得成就诸魔不能侵扰一切业障悉皆消灭

次结般若波罗蜜菩萨印左手平舒五指仰置心下以右手覆于左手上即诵真言曰

唵地(引一)室哩(二合引)输噜(二合)多尾惹曳娑嚩(二合)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愚痴业种获得三种慧所谓人空无分別慧法空无分別慧俱空无分別慧则般若波罗蜜圆满获得聪明智慧悟解世间出世间法博达五明甚深义理

次结方便波罗蜜菩萨印右手慧方握智度左手檀戒握禅度二手相博忍愿相背直竖如针进力平舒侧相拄即诵真言曰

唵摩贺(引)(引)怛啰(二合)唧帝娑嚩(二合)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无善巧方便业种获得二种方便善巧所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有情方便善巧即方便波罗蜜圆满修持世间六波罗蜜由此印真言瑜伽相应少施功业福德广多疾得成就皆至究竟成无上菩提资粮

次结愿波罗蜜菩萨印右手直竖五度以掌向外作施无畏势即诵真言曰

唵迦噜抳(尼贞反)贺贺贺糁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恶愿业种获得二种胜愿所谓求无上菩提愿利乐有情愿即愿波罗蜜圆满从初發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所求世间出世间殊胜上愿皆得圆满

次结力波罗蜜菩萨印准前戒波罗蜜印禅智进力忍愿皆竖头相合即诵真言曰

唵娜么𩕳母儞帝吽(引)贺贺贺吽(引)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于世出世劣意业种获得二种力所谓思择力修习力于诸对治法伏得诸烦恼断诸惑障修道时决定胜解一切天魔恶友不能移易获得不退转

次结智波罗蜜菩萨印二手外相叉作拳檀慧直竖互交少分屈进力头相拄令圆忍愿直竖头相合即诵真言曰

唵么么枳娘(二合引)曩迦哩吽(引)娑嚩(二合)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俱生我执种俱生法执种获得二种受用智所谓受用法乐智成就有情智断二种障所谓烦恼障所知障证得一切法如幻如阳焰如梦如影像如谷响如光影如水月如变化如因陀罗网如虚空不久满足十地住法云地为大法师

次结白衣观自在菩萨印二手内相叉作拳竖进力头相拄令圆禅智并竖诵真言曰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引)(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枳帝湿嚩(二合)(引)(二合二)(引)地萨怛嚩(二合引)(三)诃萨怛嚩(二合引)(四)摩贺(引)(引)抳迦(引)(五)娜啰舍(二合)曩娑钵(二合)舍曩(引)毘琰(二合引)(引六)室啰(二合)嚩拏(鼻音)娑么(二合)啰抳(整反引)曩嚩(引)(引)嚩拏(七)萨嚩萨怛嚩(二合引)(引八)萨嚩弭(二合引)(上)吉蹉(上)(九)怛儞也(二合)(去引十)𪘨尾羯𪘨羯征羯𪘨(十一)羯咤尾羯咤羯征羯𪘨(十二)(去)誐嚩底(丁以反)尾惹曳(引)(二合)

由结此印诵真言七遍莲华部母圣者加持故诸魔毘那夜迦不得其便从初作先行时乃至求成就时念诵遍数奉献此尊掌持设令出念诵处设误失三业破三昧耶戒所有念诵功课定充先行成就数功不虚弃克获悉地或有恶人无辜作留难者想彼人在瑜伽者足下诵真言二十一遍所有作留难者悉皆消散慈心相向不能障碍

次结白观自在菩萨印二手内相叉进力二度合竖微开禅智并竖即成真言

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引)(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枳帝湿嚩(二合)(引)(二)(引)地萨怛嚩(二合引)(三)摩贺(引)萨怛嚩(二合引)(四)摩贺(引)(引)噜抳迦(引)(五)怛儞也(二合)(去引六)湿吠(二合引)(引七)湿吠(二合)(引)(引八)湿吠(二合)(上)部惹(攞反九)湿吠(二合)多嚩(无拨反)悉怛(三合引十)湿吠(二合)多么(上引)(引十一)啰楞(去声呼)讫哩(二合)(引十二)(慈攞反)(引)尾惹(准上)(引十三)(上)尔帝(引)(上)(引)尔帝(十四引)萨嚩悉驮娜莫娑讫哩(三合)(引十五)(馨异反)里弭里枳里(十六)捺啰舍(二合)野娑(去引)驮野娑嚩(二合引)(十七)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无量劫积集十不善黑业悉皆消灭一切善品白法无漏圆寂皆得圆满瑜伽者真言久修持忽生疑惑欲知未来成不成善恶之事于欲眠寝时以衣覆头以右手右旋摩其面诵此大白真言二十一即右脇而卧离诸思想唯观念大白观自在菩萨睡已须臾顷即梦见老人或见国王净行见白衣少年妇人或见华果种种吉祥胜事当知未来克获成就殊胜吉祥若梦中见旃陀罗身著垢弊破衣或见女人丑恶形容或见不吉祥之物当知所求事不成必有障碍

次结多罗菩萨印准前大白印进力头相合如针即成真言曰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引)(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二)嚩路(引)枳帝湿嚩(二合)(引)(三)(引)地萨怛嚩(二合引)(四)摩贺(引)萨怛嚩(二合引)(五)摩贺(引)(引)噜抳迦(引)(六)怛儞也(二合)(去声引七)唵跢(去引)(弹舌呼后同八)(去引)(九)𭌚娑嚩(二合)(十)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助本尊力令修瑜伽者于诸有情大悲尤深速获成就

次结秘句胝菩萨印准前多罗印进力微屈如莲叶即成真言曰

曩莫萨嚩怛他(去引)蘖帝(引)毘喻(二合一)啰曷(二合)毘药(二合)(去)藐三(去)母弟(引)毘药(二合二)唵婆野曩(引)舍𩕳(三)怛啰(二合引)萨𩕳怛啰(二合引)娑野怛啰(二合引)(四)鼻哩(二合)矩胝怛胝(五)(微闭反引后同)怛胝吠(准上反)怛胝(六)(引)啰胝吠(引)啰胝(七)湿吠(二合)帝惹致𩕳娑嚩(二合引)(八)

由结此印诵真言三遍获得威德自在诸障魔业不能侵扰

次结本尊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根本印二手金刚合以忍愿二度相合檀慧禅智四度坼开各直竖即成诵根本陀罗尼曰

曩谟(引)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引)(一)娜莫阿(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鸡以反)帝湿嚩(二合下无拨反)(引)(二)(引)地萨怛嚩(二合引)(三)摩贺(引)萨怛嚩(二合引)(四)摩贺(引)(引)噜抳(尼贞反)(引)(五)摩贺(引)(引)(引)(六)(上诸同)贺娑啰(二合引)乞洒(二合引)(七)娑贺娑啰(二合)(二合引)(引)(八)娑贺娑啰(二合)(引)(引)(九)娑贺娑啰(二合)(慈以反引)贺嚩(二合引)(十)娑贺娑啰(二合)步惹(攞反引)(十一)曀呬婆(去)(十二)(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准前音)帝湿嚩(二合)(十三)疙啰(二合)(上)(二合)疙啰(二合十四)摩贺(引)疙啰(二合十五)摩贺(引)(引)(十六)枳里枳里枳里枳里(十七)弭里弭里弭里弭里(十八)唧里唧里唧里唧(十九)曩跓(胝鲁反)曩跓(准上)曩跓曩跓(二十)讫啰(二合)(上声下同)讫啰(二合)娑讫啰(二合)娑讫啰(二合)(二十一)矩噜(转舌下同)矩噜矩噜矩噜(二十二)曀醯(去引)(二十三)摩贺(引)(引)(二十四)(上)嬾娜娜(二十五)(引)哩演(二合引)娜娜(二十六)萨嚩迦(引)𤚥(引)铭钵啰(二合)(二十七)(引)伽囕(二合重声呼)嚩陜铭(二十八)(引)瑟咤(二合)啰瑟(二合转舌呼)娑啰(引)(自攞反)竞矩噜(二十九)(上)贺娑啰(二合)(引)(准上三十)娑贺娑啰(二合)(引)(三十一)(引)(引)湿嚩(二合)啰娑(去引)驮野(三十二)娑娜(引)悉朕(地婬反)铭婆(去)(三十三)嚩啰努(引)(去)(三十四)阿麌噜(引)婆嚩(引)(三十五)(引)曩谟(引)窣堵(三合)帝婆(去)誐刎(三十六)(去引)哩野(二合引)嚩路(引)枳帝(引)湿嚩(二合)(三十七)钵啰(二合)没地(二合)钵啰(二合)(引)娜𤚥(三十八引)嚩啰努(引)么么(三十九)(去)(引)呬娑嚩(二合引)(引四十)

诵此陀罗尼七遍已顶上散印由结根本印诵此陀罗尼能作四种成就事一者息灾二者增益三者降伏四者敬爱钩召等所有希望世间出世间果报皆得满愿本教中所不说成就法者莲花部中法对此像前作必获成就

次结加持念珠印即取莲子念珠安于掌中合掌当心诵净珠真言加持七遍真言曰

唵尾𠰷(引)左曩(引)么攞娑嚩(二合引)

即捧珠顶戴然后以左手禅戒二度捻珠右手智方二度捻珠余六度直竖当心相去二三寸许以千转真言加持七遍真言

唵嚩日啰(二合)狱呬野(二合)(自攞反引)跛三(去)么曳(引)(引)

即以二手各聚五度如未敷莲华以智方二度移珠诵千手千眼陀罗尼一遍与娑嚩(二合)贺字齐声移一珠如是念诵不缓不急不应出声称呼真言字令一一分明寂静念诵离诸散乱一心专观本尊勿缘异境或百或千常定其数念诵毕已捧珠顶戴至诚發愿安珠本处修瑜伽者为求无上菩提發大净信念念精诚于诸有情深起悲愍拔济之心于自希望成就悉地行愿以决定心志不移易昼夜精勤不惮劬劳从初作先行念诵承事时乃至求悉地成就时时不应问断处所不移易遍数不应阙于一精室四时三时精诚念诵对本尊像前常办外供养物随自力分不令间断如是依教修习不久当获广大成就如是观智念诵毕已复结本尊印诵根本陀罗尼三遍

不解此印诵莲华部百字真言一遍顶上散印真言曰

唵跛娜么(二合)萨怛嚩(二合一)(去)么野么努(鼻)(引)攞野(二)跛娜么(二合)萨怛嚩(二合三)怛吠(二合引)(引)跛底瑟姹(二合四)没哩(二合)(重声呼引)铭婆(去)(五)(引)(引)婆嚩(六)阿努(鼻)啰讫妬(二合引)铭婆嚩(七)素报(引)(引)铭婆嚩(八)萨嚩悉地婬(二合上声)铭钵啰(二合)拽磋(九)萨嚩羯磨素左铭(十)唧多(上)室哩(二合)药矩噜(十一)(引)贺贺贺贺斛(引)(去)誐鑁(十二)萨嚩怛他(去引)孽多(十三)跛那么(二合)(上引)铭门(上声)(十四)跛娜弭(二合引)(去)(十五)摩贺(引)(去)摩野萨怛嚩(二合)(入十六)

由诵百字真言加持故能令本尊三摩地坚住身中设曾犯五无间罪谤方广大乘一切罪垢悉皆消灭现生所求殊胜悉地皆得圆满

复结八供养印各诵真言一遍复结十波罗蜜菩萨印及白衣观自在等四大菩萨印各诵本真言一遍即献阏伽心中所求希望随便启告即结三世胜菩萨印左转解界即对圣众前發露忏悔随喜劝请回向發愿

次结奉送圣众印如前金刚缚忍愿直竖相拄如莲叶即成以一时华置于印端捻之诵奉送真言一遍顶上散印真言曰

唵讫哩(二合)(引)(无博反一)萨嚩萨怛嚩(二合引)啰他(二合二)悉地捺跢(引)拽他(去引)(鼻)(引四)攃陀鑁(二合)母驮尾洒阎(五)补曩啰(引)(六)么曩(引)野睹(七)唵嚩日啰(二合)跛娜么(二合)(八引)

又以此奉送印加持心额喉顶即结灌顶印如前系鬘被甲金刚拍掌各诵本真言一遍然后礼佛随意出道场常令身心和悦住本尊瑜伽观不应散乱常乐修诸善品每以香埿印塔助本尊瑜伽于念诵处数须涂拭及洗浴佛像旋绕有舍利窣堵波塔深入六念三摩地三解脱门如是众善所生有为无为福聚回向一切有情我所希望殊胜悉地愿一切有情无诸障碍皆获此成就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念诵法

我今复说四种成就法

所谓扇底迦法(息灾也白)报瑟置(二合)迦法(增益也黄)嚩试羯啰拏法(敬爱也赤)阿毘遮噜迦法(降伏也黑)

若欲作息灾法者面向北坐像面向南于本尊前涂拭圆坛观本尊作白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皆作白色涂香用白檀烧香用沈水然酥灯以慈心相应从月一日初夜时起首至月八日一期满每日三时澡浴三时换衣至日满时或断食或食三白食如是依法念诵则能除灭灾难业障重罪或五星凌逼本命宿时感招种种灾祸口舌鬪诤王官逼迫家国不和疾病饥俭鬼魅不祥悉皆殄灭获得吉祥身心安乐所求如意修世出世行愿无碍成就

若作增益法者面向东坐像面向西本尊前涂拭方坛观本尊作黄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等皆作黄色涂香用白檀加少欝金烧白檀香然油麻油灯以喜悦心相应从月九日日出时起首至十五日一期满准前三时澡浴三时换衣至日满时准前断食及三白食如是念诵能迁官荣及增寿命求福德聪慧名闻或求伏藏丰财眷属象马五谷成熟职仕王官得势得力所求胜事皆得增益

若作敬爱法者面向西坐像面向东本尊前涂莲华形坛观本尊作赤色身著绯衣所献华果饮食等尽皆赤色涂香用欝金烧香以丁香苏合香蜜和烧之然诸果油灯以喜怒心相应从十六日后夜时起首至二十三日一期满至日满时澡浴断食法准前如是念诵得一切人敬爱若家不和国不和怨敌伺求方便欲求彼此相敬和顺者及令眷属朋友恩义亲厚事官长得善颜色恩爱亲者依此法求必得和顺又欲求说法辩才言音威肃闻者喜悦圣贤加护天龙八部一切欢喜者当依此法精诚念诵所求速得满愿

若作降伏法者面向南坐像面向北本尊前涂三角坛观本尊作青色或黑色身著青黑衣献青色华臭华不香华及蔓陀罗华等饮食用石榴汁染作黑色或作青色涂香用柏木阏伽用牛尿以黑色华及芥子柏木涂香等各取少分置阏伽烧安悉香然芥子油以忿怒心相应诵马头明王真言或莲华部使者一髻尊真言从二十四日午时或中夜时起首至月尽日一期满满日澡浴断食法如前如是念诵能调伏毒恶鬼神及诸恶毒龙令国亢旱或风雨霜雹伤损苗稼疫病流行亦调伏恶人于国不忠杀害无量有情破灭佛教谤正法一阐提邪见恶人及诸外道断善根者及侵害传持正法者及背师僧父母不念恩德作留难者及诸恶兽虫狼师子怨敌恶人欲相损害者如是等类作此法时彼等起恶心者如有觉触身心不安或病或至不济即劝彼令發善心若能悔过自责永断恶心者即为彼人作息灾法念诵彼等即免灾难苦求出世间上上悉地速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及满足十地波罗蜜超越三无数劫难行难进又缘灭除内外诸障修行者决定一缘本尊三摩地密相应心无间断仗托诸佛菩萨大悲愿力助护以三蜜成就资缘四印相应瑜伽者不应苦节邀期令心神散乱于定不进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令身心悦乐念念与胜义瑜伽相应于清净法界常作观行无时无方无昼无夜一道清净犹如虚空于见闻觉知唯观真如于名于相悉知阿(上)无缘大悲自他平等常乐利乐无边有情速令成就波罗蜜行等同观自在菩萨若能如是修持或山间深谷殊胜岩窟清净伽蓝于四月四时专精念诵默断语言策励身心不耽著睡眠懈怠随瑜伽者根性利钝净信胜解差別于其中间必获轻安三昧现前即于定中见无数佛会闻妙法音证得十地位诸波罗蜜圆满身心转依于后十六大生证成无上菩提欲求出世间成就者已曾入金刚界大曼荼罗受本尊持明灌顶从阿阇梨具受契印真言瑜伽观行依法画本尊像随力大小随自爱乐吉祥福地兼助伴知法弟子及成就资缘具等其弟子须孝敬于师善顺其意净信深法住菩提心堪助伴于一种悉地共成心不移易求成就物有四种等类一者轮钩釰杵钺斧及棒锡杖等二者雌黄雄黄牛黄及诸药类等三者取河两岸土作诸禽兽形所谓象马水牛鸡雁孔雀金翅鸟等四者本尊像成就依苏悉教法而作成就轮等及药物禽兽形本尊像等长短分量形貌并及童女织成白㲲等依其中间随堕其一而作成就具满足真言先行遍数然后共助伴知法弟子限时限日限月限年昼夜以大精勤如人钻火不应间断求三种相现所谓煖烟光明等瑜伽者欲近成就时有种种障起应作降伏息灾等护摩随上中下成就物等或执或涂身或乘或手持飞腾虚空兼助伴知识或有人见于成就者或成就者见彼人总得飞腾游诸世界供养诸佛菩萨皆寿命一大劫获得初地百法明门若但依此念诵法或一时二时或三时四时于一净室对尊像前结契念诵常不间断现生必获三业清净所求世间荣华富贵皆悉成就获得财宝丰饶人所乐见博达经论名闻十方诸佛菩萨拥护加持睡安觉安诸魔不能侵害临命终时本尊现前将往极乐世界莲华胎中上品上生证菩萨位受无上菩提记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

世尊圣者千眼千千千足千舌千臂观自在菩提萨埵怛嚩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跛娜么(二合)萨怛嚩(二合)摩贺(引)萨怛嚩(二合一)(引)(引)湿嚩(二合)啰摩系湿嚩(二合)(二)(上)嚩路(引)枳帝(引)舍地(引)(引)疙哩野(三合三)嚩日啰(二合)达磨曩谟(引)窣堵(二合)(四)

达磨啰(引)惹摩贺(引)(诗聿反)(五)萨怛嚩(二合)(引)惹摩贺(引)么帝(六)跛娜么(二合引)多么(二合)迦摩贺(引)跛娜么(二合)跛娜么(二合)(引)他曩谟(引)窣堵(二合)(八)

跛娜谟(二合引)纳婆(二合)嚩素跛娜么(二合引)(去九)跛娜么(二合)(同前)驮素戌(引)驮迦(十)嚩日啰(二合)跛娜么(二合)素跛娜莽(二合引)(十一)跛娜么(二合)跛娜么(二合)曩谟(引)窣堵(二合)(十二)摩贺(引)尾湿嚩(二合)摩贺(引)(引)(十三)摩贺(引)(引)哩野(二合引)摩护(引)跛莫(十四)摩贺(引)(引)啰摩贺(引)(引)(十五)摩贺(引)(去引)㘑曩谟(引)窣堵(二合)(十六)

萨怛嚩(二合引)舍野摩贺(引)(引)(十七)摩贺(引)(引)誐尾跢(引)么郝(十八)(去引)(引)饷迦啰(诗聿反)(引)啰他(二合十九)母驮跛娜么(二合)曩谟(引)窣堵(二合)(二十)

达磨怛怛嚩(二合引)啰他(二合引)萨达磨(二十一)(诗聿反)驮达磨素达磨讫嘌(二合入二十二)摩贺(引)达磨素达磨(引)疙哩野(三合二十三)达磨斫讫啰(三合)曩谟(引)窣堵(二合)(二十四)

母驮萨怛嚩(二合)素萨怛嚩(二合引)疙哩野(三合二十五)达磨萨怛嚩(二合)素萨怛嚩(二合)地哩(二合入二十六)萨怛舞(二合引)答么素萨怛嚩(二合)抧娘(二合二十七)萨怛嚩(二合)萨怛嚩(二合)曩谟(引)窣堵(二合)(二十八)

阿嚩路(引)枳多曩(引)(去引)疙哩野(三合二十九)摩贺(引)曩他尾路(引)枳多(三十)(去引)(引)迦路(引)(引)啰他(二合三十一)(引)迦曩(引)他曩谟(引)窣堵(二合)(三十二)

(引)(引)乞洒(二合)(引)乞洒(二合)啰摩𮋖(引三十三)曩乞洒(二合)(引)疙哩野(三合)乞洒(二合)𠰷(引)跛莫(三十四)(上)乞洒(二合)(引)乞洒(二合)啰萨嚩(引)乞洒(二合三十五)斫讫啰(二合)乞洒(二合)啰曩谟(引)窣堵(二合)(三十六)

跛娜么(二合)贺娑多(二合)摩贺(引)贺婆多(二合三十七)(去)(引)湿嚩(二合引)娑迦娜(引)野脚(三十八)(诗聿反)驮达磨摩贺(引)母驮(三十九)母驮(引)多么(二合)迦曩谟(引)窣堵(二合)(四十)

母驮噜(引)跛摩贺(引)(引)(四十一)嚩日啰(二合)(引)跛素噜(引)跛嚩(无拨反四十二)达磨(引)(引)迦素帝(引)(慈攞反引)疙哩野(三合四十三)(引)迦路(引)迦曩谟(引)窣堵(二合)(四十四)

跛娜么(二合)窒哩(二合引)(引)(引)(引)他疙哩野(三合四十五)达磨室哩(二合引)(引)他曩(引)他鑁(引四十六)没啰(二合)憾么(二合)(引)他摩贺(引)没啰(二合)憾么(二合四十七)没啰(二合)憾么(二合)补怛啰(二合)曩谟(引)窣堵(二合)(四十八)

(引泥以反后同)跛儞(引)(引)疙哩野(三合)(引)(引)疙哩也(三合四十九)(引)播路(引)迦素儞(引)跛脚(五十)(引)跛曩(引)他摩贺(引)(引)(五十一)母驮(引)鼻色讫多(二合)母驮(引)疙哩野(三合五十三)母驮补怛啰(二合)摩贺(引)母驮(五十四)母驮(引)鼻晒(引)迦没(引)驮疙哩野(二合五十五)母驮母驮曩谟(引)窣堵(二合)(五十六)

母驮斫乞𫇴(二合引)摩贺(引)斫乞𫇴(二合引五十七)达磨斫乞𫇴(二合引)摩奚(上)乞洒(二合)(五十八)(去)(引)地抧娘(二合引)曩萨嚩婆嚩(二合五十九)嚩日啰(二合)(引)怛啰(二合)曩谟(引)窣堵(二合)(六十)

(引)曩萨嚩(引)多么(二合)(引)(鱼娇反引)(六十一)(引)(上引)瑟咤(二合)舍多(上)达多嚩(六十二)(去引)嚩曳(引)窣堵(二合)(鼻音)(引)娜嚩(二合引)(六十三)(引)(引)湿嚩(二合下无拨反)哩野(二合)(上)(引)补努(鼻声)(引)(丁以反六十四)


校注

不分卷【宋】【元】【明】【甲】【乙】【丙】 引【大】*〔-〕【丙】* 慈攞反【大】〔-〕【丙】 反【大】*切【明】* 去【大】*去声【明】* 曳【大】曳(一)【丙】 么【大】磨【明】【丙】 蜜【大】*密【丙】* 愿【大】忍【甲】【丙】 智【大】禅【甲】【丙】 婆【大】*婆(去)【丙】* 嚩【大】*䌸无可反【丙】* 帝【大】帝(一)【宋】【元】帝一【明】 难【大】南【丙】 合【大】*合引【宋】【元】【明】【丙】* 贺【大】*贺(引二)【宋】*【元】*【明】*贺引【甲】【乙】贺引三【丙】 抳【大】抳(一)【宋】【元】【明】【甲】 引二【大】〔-〕【丙】 郝【大】郝(三)【宋】【元】【明】 律【大】摄律【宋】【元】【明】【丙】 香【大】品【丙】 禁【大】禁戒【甲】【乙】【丙】 苾刍【大】〔-〕【丙】 尼【大】已【元】 他胜【大】重【丙】 来【大】来获得【甲】【丙】 得【大】往【甲】 净妙佛刹【大】〔-〕【甲】【丙】 忍【大】忍辱【丙】 嚩【大】唵嚩【甲】【乙】 婆【大】婆(去)【丙】 底【大】*底(一)【宋】【元】【明】【甲】*底(丁以反一)【丙】 咤【大】咤(半音三)【宋】【元】【明】咤(三)【丙】 害怨耐【大】耐怨害【宋】【元】【明】 嫉【大】疾【宋】【明】 坼【大】折【宋】【明】析【元】【甲】【乙】【丙】 引【大】一【丙】 野【大】𧜟【宋】【元】【明】 吽【大】吽(一)【宋】【元】【明】吽(引)【丙】 准前音引【大】*〔-〕【丙】引【明】* 微一反引【大】〔-〕【丙】 疹【大】病【宋】【元】【明】【甲】【乙】【丙】 跏【大】加【宋】【元】【明】 加【大】跏【丙】 于左【大】右【丙】 拄【大】*跓【丙】* 贺【大】跛贺【甲】【乙】 抳【大】抳(二)【宋】【元】【明】【甲】 贺引【大】引贺【宋】【元】【明】跛贺引【丙】 引【大】引四【丙】 引【大】引五【丙】 咤【大】咤(半音一)【宋】【元】咤(半音三)【明】 引一【大】入引【丙】 引【大】*引二【宋】*【元】*【明】* 多【大】多(三)【宋】【元】【明】 贺【大】贺(引四)【宋】【元】【明】贺(引一)【丙】 慧方【大】檀戒【丙】 智【大】禅【丙】 檀戒握禅【大】惠方掘知【丙】 博【大】搏【元】【明】 即【大】〔-〕【丙】 贺【大】贺(引一)【宋】【元】【明】 有情【大】〔-〕【丙】 贞【大】*呈【宋】*【元】*【明】* 贺【大】迦噜抳贺【甲】【乙】【丙】 成【大】〔-〕【丙】 头【大】*头指【甲】* 引【大】引一【宋】【元】【明】 弱【大】弱(二)【宋】【元】【明】 友【大】业【丙】 竖【大】〔-〕【宋】 贺【大】*贺(引一)【宋】【元】贺(引一句)【明】贺引【丙】* 野【大】耶【甲】 一【大】*〔-〕【丙】* 合二【大】〔-〕【宋】【元】【明】【甲】【乙】【丙】 诃【大】贺引【丙】 抳【大】*柅【宋】*【元】*【明】* 音【大】音(七)【宋】【元】声七【明】 尼整反【大】〔-〕【丙】 整【大】履【明】 写引【大】写耶引【甲】 嚩拏七【大】么憾八【宋】【元】【明】么憾七【甲】【乙】【丙】 八【大】〔-〕【宋】【元】【明】 野【大】也【乙】【丙】 上【大】*上声【明】*〔-〕【丙】 吉【大】唧吉【丙】 九【大】入九【丙】 𪘨【大】𪘨(茶戒反引)【甲】【乙】【丙】 𪘨【大】𪘨(引)【丙】 丁以反【大】〔-〕【丙】 嚩【大】䌸【丙】 贺【大】贺(引十三)【宋】【元】【明】【丙】 设【大】〔-〕【宋】【元】【明】【甲】【乙】【丙】 大【大】*太【明】* 白【大】白衣【甲】【乙】【丙】 曰【大】*〔-〕【丙】* 谟【大】*谟(引)【丙】* 二【大】〔-〕【宋】【元】【明】 四【大】引四【明】 六【大】〔-〕【丙】 引七【大】七引【丙】 引八【大】八引【丙】 慈【大】苏【丙】 攞【大】曳【宋】【元】【明】 反【大】反去声呼【宋】【元】切去声【明】 隷【大】㘑【宋】【元】【明】【丙】 三【大】二【宋】【元】【明】【丙】 引十【大】十引【宋】【元】【丙】 慈攞反【大】〔-〕【丙】 准上【大】〔-〕【明】【丙】 啰【大】波啰【甲】【乙】【丙】 三合【大】〔-〕【丙】 十五【大】〔-〕【丙】 馨异反【大】〔-〕【丙】兴异反【明】 十七【大】*〔-〕【丙】引十七【宋】*【元】*【明】* 真【大】于真【甲】【乙】【丙】 欲【大】欲求【丙】 偏【大】徧【宋】【元】【明】【甲】【乙】 唯【大】*惟【宋】【元】【明】【甲】*〔-〕【乙】 臾【大】曳【明】 见【大】戒见【甲】【乙】【丙】 服【大】〔-〕【丙】 引【大】〔-〕【宋】【元】声【明】 二【大】〔-〕【丙】 声引【大】〔-〕【甲】【乙】引【丙】 七【大】〔-〕【丙】 弹舌呼后同八【大】转八【丙】 后同八【大】八后同【宋】【元】下同八【明】 跢【大】哆【宋】【元】【明】 咄【大】〔-〕【宋】【元】【明】【甲】【乙】【丙】 秘句【大】佖句【宋】【元】【明】毘句【甲】毘俱【乙】【丙】 二【大】〔-〕【丙】 后同【大】〔-〕【明】【丙】 准上反【大】〔-〕【明】引【丙】 六【大】二合【丙】 七【大】〔-〕【丙】 八【大】引八【宋】【元】【明】【丙】 魔【大】〔-〕【宋】【元】【明】 掌【大】掌稍曲手背令掌相离【校异-甲】掌稍曲手背合掌相离【丙】 坼【大】拆【宋】【元】【明】折【丙】 此下丙本加陀罗尼题名并梵字今附卷末 cf. P. 82a 下无拨反【大】〔-〕【丙】 二【大】〔-〕【丙】 声诸同【大】〔-〕【丙】 诸【大】下【宋】【元】【明】 哩二合【大】〔-〕【宋】【元】【明】里二合【丙】 慈以反【大】〔-〕【丙】 自【大】〔-〕【明】 攞反引【大】〔-〕【丙】引【明】 刎【大】鑁【丙】 准前音【大】〔-〕【丙】 疙【大】邬孽【丙】【丙】 合【大】合十四【宋】【元】【明】 庾【大】庚【宋】【元】 四【大】*五【宋】*【元】*【明】* 疙【大】蘖【丙】 五【大】*六【宋】*【元】*【明】* 六【大】*七【宋】*【元】*【明】* 七【大】*八【宋】*【元】*【明】* 八【大】*九【宋】*【元】*【明】* 里【大】里唧里【丙】 十九【大】二十【宋】【元】【明】 胝鲁反【大】〔-〕【丙】 准上【大】〔-〕【丙】同上【明】 十【大】*十一【宋】*【元】*【明】* 上声下同【大】〔-〕【丙】 一【大】*二【宋】*【元】*【明】* 转舌下同【大】〔-〕【丙】 二【大】*三【宋】*【元】*【明】* 呬【大】曳呬【丙】 三【大】*四【宋】*【元】*【明】* 蹉【大】磋【宋】【元】【明】 重声呼【大】〔-〕【丙】 瑟咤二合【大】〔-〕【宋】【元】【明】 啰瑟【大】〔-〕【丙】瑟【宋】【元】【明】 鹠【大】[啗*鸟]【宋】【元】【明】 二十九【大】三十【宋】【元】【明】 准上【大】〔-〕【丙】 阿【大】阿上【丙】 引【大】二合【丙】 婆【大】婆(去)【宋】【元】【丙】婆(去声)【明】 波【大】〔-〕【宋】【元】【明】 三【大】二【宋】【元】【明】 引【大】〔-〕【宋】【元】声【明】 野【大】也【丙】 三十九【大】四十【宋】【元】【明】三十九称名【丙】 嚩【大】婆去嚩【丙】 本【大】此本【甲】【乙】【丙】 说【大】说作诸【甲】【乙】【丙】 莲花部【大】彼诸教【乙】【丙】 贺【大】贺(引一)【宋】【元】贺(一句)【明】 左【大】右【甲】 禅戒【大】智方【校异-甲】智方【丙】 右【大】左【甲】以右【丙】 智方【大】*禅戒【校异-甲】*禅戒【丙】* 曰【大】〔-〕【宋】【元】 自攞反【大】〔-〕【丙】 引【大】〔-〕【宋】【元】【明】 跛【大】跛(一)【宋】【元】【明】 引【大】引二【宋】【元】【明】 齐声【大】声齐【甲】【乙】【丙】 精勤【大】勤苦【丙】 时【大】〔-〕【宋】【元】【明】【甲】【乙】【丙】 问【大】间【宋】【元】【明】【甲】【乙】【丙】 精【大】净【宋】【元】【明】 三【大】一【丙】 鼻【大】*鼻声【明】* 没【大】涅【甲】【乙】【丙】 重声【大】〔-〕【丙】 呼【大】〔-〕【明】【丙】 去【大】引【宋】【元】【明】 妬【大】*姤【宋】【元】【明】【丙】* 数【大】*数喻二合引【丙】* 婆【大】*婆(去)【丙】* 二合上声【大】上声二合【明】 声【大】*〔-〕【丙】* 拽【大】㖂【明】 十【大】〔-〕【丙】 十一【大】十一上【宋】【元】上声【明】 引【大】引十一【宋】【元】【明】〔-〕【丙】 十三【大】〔-〕【丙】 跛那【大】跢娜【宋】【元】【明】娜么【丙】 十四【大】〔-〕【丙】 摩【大】么【宋】【元】【明】【丙】 引【大】〔-〕【明】 十六【大】〔-〕【丙】 经【大】经修行者但竖住本尊三摩地诵此百字真言设薄福者【丙】 垢【大】垢悉皆清净【丙】 皆【大】皆悉【丙】 求希【大】〔-〕【丙】希【宋】【元】【明】【甲】【乙】 二【大】〔-〕【丙】 引【大】引三【宋】【元】【明】【丙】 攃【大】捺【明】瑳【丙】 八引【大】〔-〕【丙】 埿【大】涂【宋】【元】【明】【甲】泥【丙】 三【大】入三【宋】【元】【明】【甲】【乙】【丙】 甲本奥书曰藏本批云见说此唐梵对书大悲瑜伽本末两卷并是高雄空海和上以大同初从唐归大宰自书之付传少贰田中朝臣贰家良君就图书头惟良贞道宿祢学问仍言次将奉宿祢宿祢令诠晖法王子收山坊圆珍面承宿祢海要览者任意云云今晖子没无人收之故以唤纳珍所元庆五年五月十七日沙门圆珍记延久四年九月十一日奉受了逻誉保延六年润五月十一日奉随圆阿阇梨受了俊皎乙本奥书曰大中九年六月五日请全和上本对勘之珍记赞如別抄珍将此本至长安请青龙寺法全大师本一度勘通了二首赞末黏之抄在他纸今据本黏加之是一本了本国元庆六年八月十八日总持比丘珍记且为好本有乘他本者也永久四年七月二十日以法轮院御本书之执笔心观记之件御本以庆坊御本书之云云御本奥曰本云承保三年七月九日以藏本写之廿二日毕以庄严坊令书之意源师装束自手一勘了同日子別记之求法沙门良意之本丙本奥书曰宽治六年五月七日快禅阿阇梨校了 以下至卷末甲乙丙三本俱无 疾【大】疫【宋】【元】【明】 所【大】〔-〕【宋】【元】【明】 事【大】净【宋】【元】【明】 柏【大】相【宋】【元】【明】 木【大】中【宋】【元】【明】 灯【大】澄【宋】【元】【明】 伤【大】复【宋】【元】【明】 如【大】必【宋】【元】【明】 苦【大】若【宋】【元】【明】 十【大】〔-〕【宋】【元】【明】 密【大】蜜【明】 以【大】心【宋】【元】【明】 蜜【大】密【宋】【元】 言【大】〔-〕【宋】【元】【明】 荼【大】茶【宋】【元】 梨【大】黎【明】 堪【大】兼【元】 物【大】总【宋】【元】【明】 釰【大】〔-〕【宋】【元】【明】 岸【大】岸上【宋】【元】【明】 堕【大】〔-〕【宋】【元】【明】 具【大】且【宋】【元】【明】 卷下【大】〔-〕【宋】【元】【明】 此陀罗尼依丙本载之以灵云寺版普通真言藏【丁】对校 cf. P. 79b 题号普通真言藏作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根本陀罗尼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大】【丁】 此真言依乙本载之cf. P. 75c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2)
关闭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