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八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
大光明藏
文殊师利菩萨章
普贤菩萨章
金刚藏菩萨章
弥勒菩萨章
清净慧菩萨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
辩音菩萨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
普觉菩萨章
圆觉菩萨章
贤善首菩萨章
总颂
別洪山预和尚
別满首座
別环首座
与楷知仓
与因典座
与白表白
十月朔与法上人南谷行
別觉知藏
与诺侍者
与杲侍者
送通禅者之襄阳
宗知客
与初禅人
与充维那
送僧归豫章省亲
与简禅人
与演侍者
显禅人求颂
蒙禅人丐麦求颂
送缘上人持钵
与法上人南谷过黄氏居
与辅禅人
与嵩禅人
次韵端楞伽与生首座
假日山行
別陆尚书
超然居士。得得问道于宝峰祥禅师。且欲归歌长篇。以谢予偕其行见挽。以和渍笔。说句继之
与福州满禅人
投食山家
教禅人出丐求颂
妙禅人出丐求颂
折桂章首座近自双泉来因作句与之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禅人且合掌请语。因留三绝
送同座主归上党
大明庵留偈
心知庄求颂
与[月*柬]禅人
纯白禅人求颂
泐潭云庵偶作
次韵超然与折桂觉大师兼简方丈老
借雪窦韵送超然居士赵表之时在泐潭
南麓新居
送嵩上人住庵
访杨才叔不遇留偈斋舍
偶成示众
成侍者求颂
庚子冬二十八日。天意晴和。与止上人同南麓行。横冈转流。长作清响。阴溪直木。寒无悴容。到竹林人家。饮茶而还
別五祖山悦众
五祖将禅人求颂
云上人持钵求颂
清上人持钵求颂
送广禅人
勤大师访別作句赠之
送金上人之水南
送觉禅人
送愿上人归乡
自庐山折桂幡竿原下。望彭䗍湖。握杖过前山僧舍说偈
与传道者
题至游庵兼简庵中道友
次韵传道者且游落星院
怀上人出丐求颂
一知殿化佛殿僧堂中灯油求颂
亮禅人持钵求颂
初禅人持钵求颂
过般若庵
登云庵
送传道者归省母氏
圆禅者求颂
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妙湛大师求颂
次韶谷书记胜果院绝句
小师慧果丐盐求颂
晖禅人丐盐求颂
送元上人过长芦
登云顶庵峡口倚仗说偈
景禅人求颂
次韵传道者过香林
满化士与圆通大众出丐说偈送之
送照禅人之湖南
还南麓旧居
芭蕉道中
大阳道中
礼明安塔二偈
玉壶阁颂
送僧归抚州
送鹿门宗席头
箨庵颂
登清凉三山亭
送圆上人之龙舒
举侍者求颂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田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因作数语以记所见云
机禅人出丐求颂
心禅人出丐求颂
送智首座还乡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送渊上人
送平禅人归鄂渚
资圣庵欲过圆通
登祥云庵谒东林明首座
与天池信长老
朱熙载作平阴令。八十日致仕而归
周秀才出家求颂
牧童
游司真洞
仲春过龙舒法华山。寻诵经道者旧庵
月禅人出丐求颂
渊禅人出丐求颂
即觉庵子中居士。来访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送之
送月上人归乡
夏安居日。过实上人东轩。时新竹浴雨。因作句歌之
再和朱朝奉见寄
拟石牛与悟上人
雨夜宿龙门晓登灵光台礼佛眼塔
过虎头岩
尘上人出丐求颂
游云栖院作偈。与住山琛老禅
与观禅者
禅人發心丐席求颂
送从上人驰书至京西
蒋新臣秀才告別作句送之
津禅人出化盏橐乞颂
宣和甲辰三月三日。山谷寺偶成。是时欲下长芦也
欲渡长芦。与琛上人渔家词
游龟山和何学士
送慧禅人往上江籴麻米
浮舟下淮访龟山禅师
与黄道友
浮舟之昌国谒韩克明知县
冲禅人与翠山出丐求颂
利禅人發心丐开海田
湛禅人开田求颂
小师智宽与国清作丐请语
灵上人丐盐求颂
端禅人丐盐求颂
与孙宣教
隣月堂求颂
善应不触
大功不宰
寄石湫童知县
应禅人开田求颂
恭鉴二禅人干浴镬求颂
航海之宝陀访真歇师兄
化上人持钵乞颂
端禅人开田乞颂
珊知浴求颂
传上人丐盐求颂
崇上人求默庵颂
雪晴寄刘殿撰
余姚胡氏绣观音求颂
丹霞忌日
鉴维那求月堂颂
一禅人出丐求颂
过则上人庵
泉州王道友舍簟乞颂
真戒大师求颂
谢通讲师五偈并引
前年过我得少欵。甚慰平日也。別后得书并颂。以忙迫乞食不暇答。秋来气清惠然见访。同丘壑般游。得不作字招隐。良愧后时。
郑通判母氏赞并引
郑禹功博士母氏。蔬食五十年。于动静四仪。专念佛三昧。愈老愈勤。夙夜匪懈。行年七十有二。于八月八日鷄鸣之初。安坐而逝。博士书具。告我以是事。然人之老縻。形茧临蜕。得自在无畏者。斯正念之力也。以无情垢之翳心。恶习之兆境。圆湛长存。虚灵独照。梦幻之迹。廓然泯矣。故地水崩流。火风散灭。顺履于如如也。底事可嘉。因说偈为之赞。
机禅人發心丐田
虚禅人發心丐田
早發宁海。寿宁道中过奉化
宿覆船山阻雨
行通善友求颂
姚道人乞颂
戚泽民从新正日供三僧求颂
时禅人出丐求颂
仙上人出丐求颂
普渊行者请颂
妙慧上人求颂
宗禅人出匃求颂
小师慧果驰书取雪峰真歇和尚
解兄之雪峰礼本师
与辨庵主
甲寅春之海山。雨后访王渊明知县
禅人發心干钟乞颂
保福传化士乞颂
儞上人干造延寿院乞颂
廓禅人干田求颂
送修街坊出匃
卫进可寺丞。腊月二十九日。招我以蔬饭。从容胜集其居之西一堂。榜曰六湛。意六处休复同一湛然。且求语因作偈云
因雪示随行禅者
符十五郎求颂
岁开八日谒西溪真悟讲师
云上人持钵乞颂
方上人持钵乞颂
与李居士
森禅人持钵求颂
良禅人干田求颂
古上人出丐求颂
江郎中求颂
雨晴偶作示禅者
来上人干延寿院乞颂
道禅人發心干田乞颂
梦齐求颂
观知殿化殿堂灯油求颂
海上人知浴求颂
时司理求颂
行月大师求颂
齐上人發心知罗汉堂求颂
华亭顾道友儿女俱出家求颂
送明专使
月禅人出丐求颂
应禅人出丐求颂
王观察求颂
赵学士求颂
朱干辨求颂
坐禅箴
瑞岩山钟铭并序
四明瑞岩。山林之胜处也。胸虚豁而吞吐风云。足舒放而濯磨潮雪。开善兰若。居其正中。碧甍藻栋櫺槛绮疏。烂烂相照。杖䔧拥衲。扣室投筹。云水之宾。森二千指。高平范公佺。施巨钟可受四十斛。以警悟寐。以齐动息。俾四方水云闻鲸音。而知捿食有处也。姑乞铭于予。铭曰。
本际庵铭
至游庵铭
长芦第一座臻兄老禅相从久如。深造道妙姑以所得之奥。柄麈调牧云来衲子。兹日语予曰。禅家动静游燕。常在其中。佛束比丘不可肆意。独居者屋则尖头。个所谓庵者是也。我所住处。师可以名之。随问而应曰。至游。夫道人之至游矣。履虚极守妙明。饮真醇住清白。断崖放足。空劫转身。一得妙存。亡绝对待。自然出应无方。谷响水月。尘尘无碍。心心一如。彼我相忘。是非斯泯。方圆大小。历历不爽。能如是也。入诸世间。真契游戏三昧。斯可谓至游矣。衲僧之所住处。何必缚屋编茨。孤兀世外。因系以铭曰。
偈颂
五位
五王子诞生
朝生
未生
宾中主
主中宾
主中主
四料简夺人不夺境
夺境不夺人
人境两俱夺
人境俱不夺
借功明位
借位明功
借借不借借
全超不借借
针线贯通
真身
门裡出身
礼三祖智鉴禅师塔
礼四祖大毉禅师塔
礼五祖大满禅师塔
礼投子青禅师塔
赞芙蓉师祖真
默照铭
净乐室铭
僧堂记
天童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八
校注
(明州…铭)十二字【大】,偈颂【校异-原】 尔【大】,个【校异-甲】 原本冠注曰斧山师以此礼塔一偈私编入次下登云顶庵偈后是未见宋本刊记之愆可知焉 这【大】,莲【考偽-原】 知【大】,却【考偽-甲】 原本冠注曰近者斧山师別刻偈颂一本两册于此下拜诸祖塔道中作次私意编入于第一所编次礼三祖四祖并投子塔偈颂四首以改刻焉今抄本质正于宋未之愆也何者予审诸宋本每卷刊记初每侍者候其语录编次方成然后刊行是故侍者宗信以此礼塔偈颂四首并芙蓉真赞既已编收第一卷讫是乃住长芦时之偈也必矣何候后之侍者京觉手而编次焉哉偈指之咎可观耳 酹【大】,醉【校异-甲】 情【大】,清【考偽-甲】 拳【大】,奉【校异-原】 称【大】,祢【考偽-原】 原本冠注曰此一禅人偈次斧山私编入第一所编芙蓉真赞偈亦未审宋本刊记之失也 点【大】,默【考偽-原】 濇【大】,澁【校异-原】 红【大】,经【考偽-原】 原本冠注曰明净启重编指响作指顷近是恐误 乞【大】,气【考偽-原】 原本冠注曰斧山別行偈颂此下于久上人乞颂次亦私编入第一所编五位颂五位王子颂乃至唱道二首等以改刻行世是亦未审诸宋本之愆可知焉今一从宋本耳 (明州…铭)十六字【大】,明州天童山觉和尚偈颂【校异-原】 山【大】,仙【校异-甲】 归【大】,妇【校异-甲】 鲲【大】,鲸【校异-甲】 羽【大】,翼【校异-甲】 原本冠注曰本录往往作偏中至出自显诀而今作兼中至几乎误人不免寂音之笑耳 花【大】,化【校异-原】 镇【大】,锁【校异-甲】 秋【大】,白【考偽-甲】 底【大】,抵【校异-甲】 栏【大】,拦【校异-原】 荆【大】,剕【校异-原】 原本冠注曰骑牛自斧山刻本作骑牛背 云【大】,雪【校异-原】 盋【大】,钵【校异-原】 原本冠注曰日屋斧山刻本作白屋尤是 原本冠注曰宋本记真州长芦崇福院觉和尚语录偈颂以此考之则知此偈颂住崇福院作之写本亦附崇福院上堂尾也【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8 册 No. 2001 宏智禅师广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3-2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