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九
真精进而离妄。法供养以无疵。妙庄严以从缘。慧方便而不缚。毘卢性空而智身了了。普贤毛孔而法界重重。仰之高钻之坚。涅不缁磨不磷。珊瑚瀛海夜潮。饮其光明。薝卜丛林春律。洗其寒色。齐物蝶翻乎梦。截流鸥赴于盟。四明玲珑岩寺。束篾住山几三十年。众集食贫。躬出持钵。仍承化士。循乞以供。写幻仪须鄙语。随处见人得助谈柄。僧编欲刻。家丑莫扬。且夫知之者愚。言之者失。祖证明之亲到。佛开演之恐迷。面壁灯联。心空光發。神游其奥。灵灵自照而体虚。道得其全。绵绵若存而用细。鼻孔车载不起。舌头钳拔不伸。祖意穷而通。佛事光而备。剑挥空而纵横出碍。珠受影而趣舍相随。云鸟无章。风铃自韵。秋虫之语。木蠧之文。相传佛选器同。向道宗全说半。比丘(师俨)请为之引。绍兴二十七年夏安居日。正觉书。
明州天童觉和尚真赞
侍者师俨编
六代祖师画像赞并引
天童乞食于黄岩。用祥上人。出六代祖师画像。以赞见托。原所以为祖者。直明第一头事。因缘建立。皆儿孙分上。祖不云乎。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繁枝远派。应化机用。妙得根源。自然随顺。斯不言可谕。兹幸随喜稽首赞云。
初祖达磨禅师
西付不了。东行相讨。大乘气遥。少林春早。九年面壁。
三祖监智禅师
道无拣择。宗非促延。死生外著。清白家传。觅罪性空。
四祖大医禅师
授屈眴衣。秉毘卢印。师坐西山。名称东震。蜂服之粉兮春蜜之滋。
远气呈祥灵枝發旁。牛头接得融居士。华鸟不来庵外忙。
五祖大满禅师
奇女之儿。双峰之嗣。传衣世称乎妙龄。栽松我愧乎颓齿。
六祖大监禅师
弃钵袋而逃。提不起而恳招。非风幡之摇。示即物之情超。
天童老师。未下笔之前。祖师鼻孔。一时穿却了也。事不获已。更拈出这个语话。当面直指。使人读是赞无別赞。言下知归即自赞也。见是祖无別祖。可中默契即自祖也。夫如是则正佛祖之眉目。而风彩不彰。五叶一华。随处春色。呜呼昼夜。孰不与祖师同起同坐一出一没耶。仰山云。不道见。只是不別。真歇清了跋。
四明天童禅师。作六代祖师画像赞。意真语妙。超佛越祖。明眼汉笔墨间。自別有孔窍。非世间文字章句之学。所能髣髴也。平日甚富。恨未尽见之耳。后学读此赞。廼知大善知识寓妙意于此本。可忘乎。绍兴癸亥三月初十日。老禅士珪书。
雪窦宗长老兹写师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龛而挂之乞语。书其上
万寿晖长老写师像求赞
不闻而闻。少林之传默默。灵山之笑欣欣。龙雷相送鱼烧尾。
保福萃长老写师像求赞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檀篆香消默无语。乌藤相伴倚绳床。
清潭荣长老写师像求赞
家山水兮静忘处所。友鱼鸟兮动忘尔汝。默默之得谁传。
光孝恭长老写师像求赞
问者不亲。传者不真。默成之性。空照而神。湛存而无像。
能仁翼长老写师像求赞
行脚句亲。住山迹陈。默有余味。言还失真。金發响而出碍。
南明慧长老写师像求赞
发之白兮苍山雪寒。眼之冷兮远水秋还。机自转兮夜斗有柄。
祖印渐长老写师像求赞
面孔谁传。身心自然。鉴含万像。海吞百川。锦机动而䌽丝度。
报愿慧长老写师像求赞
水秋而清。月寒而明。万机休罢。三际齐平。尘消却到法身住。
大地之擎。诸祖与之同道。众汇与之同行。龟毛拂而握竖。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艶冷晚秋菊。
璋监寺写师像求赞
诸尘崝嵘乎影响。三昧游戏于眺聆。跛跛挈挈也其行自信。
參头智舒与众行者写师像求赞
背鲐齿鲵。皮鷄发鹤。西北出家。东南行脚。选佛到空觉觉空。
秋潭月落。偏正机轮。方圆枘凿。蝴蝶之春梦栩栩而物齐。
汤寿乡察推写真求赞
形仪潦倒。气貌寒槁。野云自闲。岩树谁老。性元静而妙存。
钱郎中写真求赞
胜净明心。混融古今。河汉之气清秋阔。牛斗之光寒夜深。
张监税写真求赞
幽讨厥初。湛存若虚。体明无尽。气清有余。太行之雪厌屋。
智宣直岁写师像求赞
雁行没处秋天阔。华气繁时春日迟。诸尘出碍妙触无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云横其肩。雪覆其颠。空空养慧。兀兀忘缘。月射珊瑚兮。
云水丛林秋。与老成之气韵。溪山草木春曾酝酿于风烟。
渊默湛存。道超见闻。真照本有。妙尽新勋。虚谷之神兮大千界满。
发须野雪眉目秋津。渊默入寒蟾之窟。圆明养老蚌之珍。
太行盘纡。黄河泄舒。肝胆明洁。胸膺廓虚。清风未生齿颊。
痴坐颓然。山空壑乾。离微出入。偏正往还。千年琥珀之松兮。
鲸𩨍波寒。全功及尽。借路何难。转步而回丛林也津津和气。
妙传乎真转侧而神。赤脚劫空归去路。白头借伴却来人。
炯炯寒瞳。丝丝衰鬓。丘壑之姿。烟霞之韵。据坐而心空。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叶零白露。云散青天。玉毂兔推。
云山之姿。水月之像。大海之容。太虚之量。受也的的无心。
默有心传。休将相观。烟巢鹤梦。月窟蟾寒。静里万缘藏鼻孔。
不外一法。不受诸尘。生处熟也疎处亲。默时说也静时神。
一相无相虚空等量。一身多身物像俱春。动也出岫之云。
舌头肉一脔。口唇皮。两片有时说道谈禅。忽地轰雷掣电。
身心山野。面目草灰。默说一句。明暗全该。机流电天上之火。
眉下眼深。额上骨隆。说禅口窄。受道心空。闲闲无伎俩默默有家风。
这个仪形。丛林饭丁。春山有雪发衰白。秋水无风眼冷青。
形仪淡如。胸腹空虚。懒不学佛。钝不知书。静应诸缘而无外。
灵灵一物。名模不得。长鲸居沧海之渊。老兔卧明月之窟。
山高早雪水深先秋
。功勋极处退一步
。黑白前时
赢一筹
。鼻快筒直。眼嗔角生。太空同体而豁落。万像同用而峥嵘。
眉垂而杨。口默而方。了见源底。净极發光。月魂排夜色。
面孔何如。雪发霜须。秋明月窟。春發氷壶。妙尽还移步。
白发颅上。青瞳眉底。雪点疎林。秋明野水。万像自相投。
瀛涵崧镇。深兮高兮。默默之得。类之不齐。一鼻直两眉低。
月犀得晕。雾豹养文。有通有变。或合或分。夜寒河濯斗。
机發而回。分身慈氏。合掌善财。弹指作声兮楼阁门开。
身心清恬。面目冷严。烟巢寒翠栖鸟梦。风漪绿净游鱼潜。
尘立每烦颦两眉。牛头不懒虎头不痴。个事十成还自知。
默默而知。灵灵者谁。无像而独存鼻孔。有句处不挂唇皮。
山林眉目。水月身心。雪何早而古岩稜。秋似先而寒潭深。
须发衰白。雪点寒林。眉目冷青。秋生古㵎。应之有余。
用之何限。风浪不管兮闲似浮鸥。水天相连兮远随归雁。
传之失真。体之而神。明白智圆而有照。清虚理极而无身。
是真是假。谁相描画。似我似谁。莫入思惟。地方成矩。
一点落机纽。万缘分化形。月下水而明洁。云出岫而轻盈。
气清山秋。用光月浮。一无所寄。六不得收。任腾腾而异类。
赤肉凿窍。乾骨裹皮。自然无我。尔道是谁。双瞳秋点点。
岁寒之姿。衰发丝丝。明白之传。湛存绵绵。秋空霁而天连水远。
松顶雪寒春未消。三世迁流兮弹指可断。万年长久兮一念全超。
赤肉一团。疎通数窍。惟色惟声。乃听乃眺。不借应而即真。
心得而真。物应而神。幻住三昧。觉了诸尘。洒洒落落不共法。
谁探老骊之颔。默默湛存。昭昭元鉴。發用也连乾断坤。
默默有得。灵灵无依。妙穷出没。照彻离微。万像齐收一印。
肃萧而秋。万化潜收。英英而春。群汇舒伸。天地之间谁造物。
凄然而秋。眼冷心休。温然而春。口笑眉伸。了了无分別智。
秋入眼角。春生鼻筒。钳鎚坚外。槖籥虚中。世机抱瓮之拙。
妙入群机。默成三昧。个时撒手断崖前。方见浑仑扑不碎。
个是何人。气清骨贫。烟霞面目。丘壑精神。二仪自然一体。
貌古而孤。气清而癯。秋生林壑。月在江湖。见道之体盈而虚。
静而纯湛而存。海日珊瑚树。岩松琥珀根。家风传父祖。
寒林气清。晚浦潮平。自由之像。相随而名。孤藤拳脱略。
清白传家。湛存授手。木落风高。水明月昼。双瞳冷用眉。
寒雪覆颠。闲云拥肩。动随尔后。静住其前。百草头边老僧句。
心心密传。百战之疮兮风雨瘢痒。九野之耕兮泥水领穿。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用之亡痕。春入华根。光明射珊瑚之魂。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清白之胸。冷月霜钟。种田博饭。
蛰梭未飞。肌肤不把。老虎似衰。眼力犹威。头须霜雪坞。
枯木之春。蟠桃之辰。自然时节。不费精神。啐啄丹山之凤窟。
疎豁性情。谷虚而不盈。舒散胸肤。氷涣而不凝恁么来也。
孤节老全。丛林岁寒。机用千变时事百难。玉经火而愈润。
老节疎踪。傲雪之松。真智证理。吟云之龙。饱丛林而彭亨肚。
智静用冲。道明体空。清白转色。幽微借功。一乘句里那回互。
江湖之秋。清入双眸。草木之春。温生两唇。髑髅眉底自照眼。
观身因缘。芭蕉不坚。悟世幻化。木槿之谢。舒丛林之气兮。
刹刹尘尘。随应现身。百川之月。百华之春。阿尔随宜手眼快。
寒雪一颠。秋云半肩。渊默曲木。月行霁天。转功能就位。
无明而明。无生而生。静枢机活。玄牝象成。随缘百亿纵横用。
从身出门。即物契神。一机历历。三昧尘尘。逢场且了游戏事。
心空观身。眼冷对尘。本来无物。幻起成春。动若行云而应。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其来何从。云起孤峰。其去何诣。月落寒水。而今处处相随行。
如珪如璧。雕文丧德。如云如石。坚润是式。苍竹无心岁寒色。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尘劫坐空。世缘居简。闲闲淡淡。
寒山骨瘦。雪林气清。万机寝削。一点光明。其灵不可像。
眉目古㵎秋。须发寒岩雪。去就丛林出身。触动葛藤生舌。
癯而且老寒木未春。静而愈明古潭有月。天苍苍而无空无缺。
额高耸骨。眼深藏神。诸缘㳷合。一默真醇。自得混成物我。
缄默之妙。本光自照。鉴物之真。眼里有筋。出气之快。
妙处难传。明明像先。光凝雪月。秋连水天。百亿分身随应事。
默时说说时默。白云无定心。青山有奇骨。半夜月移兮老兔推。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水冷鱼潜。天空鸟过。半夜失却牛。
深深沈沈。心不见心。理亡出没妙超古今。锦机丝度密无缝。
静而神默而真。方寸绝四壁。大千成一尘。拈来百草头边看。
湛而不浑。妙而长存。秋水何色。野云无根。半夜天空河汉净。
写出个僧。冷淡无能。默耕田地。力锄葛藤。入海泥牛绝消息。
默守枯寒。心心见端。瑠璃井秋光湛湛。珊瑚枝月影团团。
视之其夷。听之曰希。真声真色。何是何非。春山润而云起。
默默之语。如如绝虑。野水有秋。间云无雨。十方三世兮无我安排。
智极而藏。静极而光。蕉雷之展。葵日之芳。占宝器而蛮眼碧。
一亘清虚。十分明白。借兮是功。转兮非色。天盖地擎兮。
洞见其颜。拈却案山。影流心鉴。智入道环。师旷不闻。
一点自然兮。妙超过未现在。十方平等兮。全该内外中间。
邈之不真。传之不神。得而无得。亲而无亲。体离微彻照之智。
澄潭之月。苍山之雪。清白家风。灵明事业。秋空净无痕。
体之象先。得之自然。心空有以。道大谁传。蟾任珊瑚之树。
漆点两眼。雪丝半头。嗒然亡耦。转处还幽。一等高闲兮。
须发垂白。面皮淡黄。茶醒睡眼。饭塞饥膓。情田闲自廓。
发白而老。面黄仍病。穷地水火风之根。得见闻觉知之柄。
静而不纷。野而不文。丘壑身心麋鹿共。江湖风月白鸥分。
全心之相全相之心。写成这个。聊应而今。天苍苍兮白鸟没。
是兮不是。別兮不別。水冷涵秋。山寒带雪。传家之印兮中间无文。
云水性调。丛林气高。肚皮束篾。版齿生毛。十方身虚空样放。
其应而冲。流云出谷。霁月行空。十方三世兮南北西东。
清白之标。庄严匪销。袁安卧雪。许由弃瓢。不萌枝上春苒苒。
眉目岩岩身心静恬。万机自息一默谁參。虚空兮霁云卷谷。
鼻直口阔。目深眉低。灯连少室派接曹溪。恰恰混不得。
两限深秀。双眉下垂。面目严冷。身心古锥。云水盘游。
发雪衰白而春昼长。目光寒碧而秋波扬。采华之滋而蜜蜂忙。
眼横鼻直
。气清骨寒
。手眼外应金篦快
。身心内照玉
壶宽
。无言而言。默彻其源。无用而用。虚含其动。理窟之穷通。
冥冥而觉。全真绝学。海口自吞。驷舌须缩。圜混有光兮。
精神矍烁。化工模邈。我转一机。谁持六鉴。是非生夺璧之谋。
片月在水。孤云出山。其静而应。其动而间。体中不欲全露。
须发衰残。空山雪寒。眉目清淡。野水秋还。一念万年了尘劫。
静之不昏。湛而若存。动之不浑。用而亡痕。入见离微之根。
白云无根。青山有稜。自得一句妙出三乘。和气而春回百草。
默而非缄。辨而罔谈。须菩提慧空了了。憍尸迦华雨毵毵。
对机何似当台镜。扣应恰如随杵钟。了无一物还我卢舂。
痴钝之师。枯槁之姿。鼻寒垂涕。眼老生黐。玉怀石而矩。
千年气温。琥珀松根。半夜光吞。珊瑚月魂。混沌凿开。
诸尘历历。三昧门门。妙触应缘还出碍。成家事业付儿孙。
天与之形。月皎河横。地与之仪。山高水低。华灯连有据。
真见无形。真得无名。全超影向。妙出尘情。夜冷露濡而斗湿。
松老有骨。竹癯无肉。雪发覆颠。霜眉映目。须菩提坐空而谈。
寒竹癯长。苍松老刚。身心铁石。肝胆氷霜。秋天湛湛远连水。
默而藏妙而光。月之轮窄。斗之柄长。扶来草木春濡绿。
事不在容。智不到宗。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
源养而渊。灯传未残。照分光焰。流演波澜。暂时还落薄。
非思量处。无住而住。离名象时。不为而为。香象定中渡。
出入离微。偏正之机。变通动静。杀活之柄。飞流电火兮。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皐禽梦寒琥珀树。海月光射珊瑚林。
寒淡相依。清白住持。秋横两目。雪覆双眉。老兔推月河汉阔。
蒹葭之风凄凄而有声。相逢便说无生话。万像森罗作证明。
默而耀虚而照。借用不悭。合体无兆。石牛卧而青山寒。
眉眼分明。风柳柔青。心胆纯一。野华吐赤。了无物碍自由人。
真非真假非假。是影是形。成幻成化。根门随处拽得回。
梨杖横膝。衲衣拥肩。默为佛事。情忘世缘。家风空扫四壁。
是心绝缘。寒灰不然。是身无我。芭蕉不坚。独灵兮卓卓。
是真非相。是相非真。拈转四大。不立一尘。体合虚空有自己。
贫眉似促。饥眼觉大。口噤禅游。鼻通气快。心不萌个处转机。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人惊大胆。我自无心。默转机梭路。
销口而禅。篾腹而饿。透出劫空心相微。不见秋毫身量大。
百般千样。会归一相。一相无相识也无。廓与虚空等其量。
性空无根。性水无垠。应所知量。成其梦身。闲闲对万像。
幻起有形。智空无名。秋生月窟。云变乾城。摩娑百战胝瘢旧。
皮苍老松。色暗焦桐。微尘尘破。一印印空。大千经卷钟出碍。
回机历历。随用腾腾。因缘妙触初无碍。个是玲珑岩下僧。
地水火风。因缘会同。见闻知觉。门户疎通。随宜而得用。
凿开浑沌。派發昆仑。借与烟光成草木。华华叶叶气温温。
发衰雪白。眼寒秋碧。壁立千寻功消一色。体得有家风。
棱眉苍厖。壑眼碧双。未开蛰户。谁识漳江。不须狡兔治三窟。
形声幻为。闻见智随。自然出碍。平等何疑。莹明而绝累。
㵎月之孤。岩松之癯。秋生眉目。霜侵发须。诸法之相了空寂。
兀兀堆堆。髑髅眼开。全身放下。借伴还来。一弹指响流通句。
瘦骨岩岩。残毳毵毵。坐寒云𪩘。心空月潭。虚应亡机而若谷。
老抱孤踪。岁寒之松。静含远韵。霜晓之钟。黄氏之羊起石。
颠毛之丝。眼角之黐。是身颓老。与世支离。枯禅心了了。
起家之力。二仪万像兮相与流通。十方三世兮自然平出。
尘尘智起。物物幻成。二仪万像纵横说。相与今时作证明。
颠毛衰薄。春山雪作。胸襟疎豁。海门潮落。眉稜高而眼深。
内非可形。外还绝称。妙圆一句。通变诸乘。混十界心而静其念。
非默而默。不言而言。凿混沌朴。决昆仑源。万像总持句。
入世随流。门庭甚休。青鞋蹈雨俱低老。放浪风烟百草头。
心心无住。了了有据。河汉横秋。斗柄濡露。须菩提坐禅。
妙明绝思。廓静无涯。智空三际。性融二仪。借功光历历。
垂老之姿。须发如丝。渊默之味。耳口无疵。秋高河影阔。
劫壶廓空。一句圆通。苔生玉殿。体露金风。妙尽不知处。
得失折肱塞人马。输赢烂柯樵子棊。示现威仪而不起灭尽之定。
发雪毵毵。心老憨憨。指南话北。破二作三。守宗风之符节。
拄杖虽无二升米。虚空自有十方身。一机历历兮三昧尘尘。
说得一尺。行得一尺。身非肉团。心如墙壁。用光眉十方。
巍巍堂堂。智不可量。炜炜煌煌。静自然光。松老西山雪。
默成用密。智空理得。历代祖心选同科。三世佛口闲挂壁。
老境侵寻。衰残到今。霜须雪发春犹浅。壑眼岩眉秋更深。
兀坐㵎阴。潭空月沈。三乘乘外。一印印心。师子循行师子吼。
彻三际而周四维。影象纍纍。品类差差。發挥元自我点化更由谁。
不须特地。且么过时。兀兀腾腾。憨憨痴痴。跛跛挈挈而萎萎嬴嬴。
说通齿豁。宗通句活。师座心空。劫壶步阔。就位了无机。
性了有余。体含太虚。心空历历。道契如如。答响神居谷。
默学少林。静全本心。幽灵绝待。虚明自任。玉线金针世家事。
其离而入。其微而出。一弹指响楼阁开。身现门门千百亿。
绝待而灵。无得而名。就位难辨。借功证成。合伴应时节。
理极非身。智明自神。三缘未作。一默含纯。回途异类。
野鹤骨癯。㵎松皮麁。一身闲而云行林壑。两眼冷而秋入江湖。
妙存象先。圆成自然。佛灯焰续。祖华芳联。野况烟霞老。
明白无根。茫茫月魂。清虚不浑。苍苍秋痕。青天固可背负。
眸子射人。秋㵎之津。颠毛衰白。霜松之晨。赤湖之林潮涨而长鲸𩨍浪。
无心之心。妙超古今。无相之相。不存情量。叶落木而秋开。
默而静专。体之妙全。情尽性传。心空觉圆。闲闲游幻世。
尘净无余。体明而虚。秋高夜永。河阔星疎。宛转兼而到。
南台之静。中邑之应。圆明之知。平等之性。烂柯碁局樵。
云水孤藤。丛林老僧。澜翻口角。雪点眉棱。长春时节相联蘂。
雪发霜须。鲵齿鷄肤。年侵蒲柳。日在桑榆。用持智之大柄。
一步跨空劫。孤心相续灯。西母之桃兮。秀结三千年实。
有应之身。无位之人。随方而见。妙触而神。山林森森春在木。
清净本然。和合因缘。涅不缁而磨不磷。仰弥高而钻弥坚。
身老而衰。根钝且迟。霁冷河阔。天空斗垂。圆明三只目。
空劫默游。灵然破幽。潮扬光焰珊瑚月。海缩波澜翡翠秋。
天地含光。阴阳化章。蔬肠清白。枣齿淡黄。丛林闲去就。
默默灵光。堆堆坐忘。衲僧事业。宗印文章。应物空三世。
云水老身。丛林陈人发毛已雪。鼻气犹春。平等应缘也。
形虽老苍。事不穷忙。味真嚼蜡。面冷刮霜。撒手行空劫。
曲木坐床。乌藤倚旁。孤禅一句。三世十方。青灯含华夜耿耿。
丘壑精神。云水陈人。心灯不夜。道树长春。珠胎养乎老蚌。
二仪之门。万象之根。有无难议。青白不痕。借功承祖祢。
了事付儿孙。采华香负蜜蜂股。齐物梦翻蝴蝶魂即相离相。
雪拭晚晴。水受秋清。天空四壁。月冷三更。湛存而独立。
老身且懒。居然从简。白雪覆颠。乌华乱眼。心光传祖灯。
枯槁形骸。虚明性怀。秋河夜月。老树苍崖。一机色前自宛转。
皴皮似鸡。疎齿如鲵。诸缘坐断。一句全提。夜月圆明兮。
玉井有月
。氷
壶无风
。儿孙得力成家事
。影现诸尘三昧中
。精神自然。秋早春先。蟠胸丘壑。绕齿风烟。理无生而心传阿祖。
默默亡言。灵灵见根。鼓挝涂毒香烧返魂。物物无心影受镜。
萎萎嬴嬴。病起风姿。跛跛挈挈。老来事业。坐稳三际平。
慧而能定。定而能应。空有短长。初无欠剩。定慧力庄严。
默默而游。月冷天秋。靡靡而周。云行水流。身心无畔岸。
微尘破处大经出。冷口开时诸佛吞。随缘历历得用门门。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
默成其性。慧润其定。虚应六窓。观通三径。善巧开权。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动静出碍。方圆不痕。寒木得春晚。
碧㵎之松。烟巢之鹤。野性闲闲。癯身卓卓。江含月而练长。
目深额耸。口方鼻端。秋云消兮天青而阔。夜月上兮水白而寒。
用得乎眉。体全乎鼻。香象不群。金毛无畏。明妙吉之初心。
云水之身。山林之气。不专乎学。不游乎艺。默坐而心空。
渊默而明。湛存而妙。三世齐平十方圆照。月随水而流。
了了常知。灵灵匪思。妙空三世。圆包二仪。针鼻长通线。
众流吞海。大泽藏山。磨云月兮蟾蜍胆冷。卧风波兮鸥鸟情间。
眉目精神。画工装点。功转玄微。了无丝糁。秋天清而河气澄明。
廓然而莹。了无余影。卓尔而存。岂有他痕。静非像也。
止水怀月。空山吐云。清白自若。高间不群。丘壑性灵兮猿鹤得伴。
霜洗斗魁。秋生河汉。形夭矫而长松參云。气澄明而余潦退岸。
石上足蟠。人间念乾。秋生眼角。喜入眉端。丘壑之身心磈磊。
鸟巨光长老写真求赞
骨寒气羸顶雪颔丝。牛首之懒。虎头之痴。兀兀逃禅处。
教监寺写真求赞
胡床一默。智游理窟。偏正往来。离微出没。上下混成也二仪之根。
小师智临禅客写真求赞
十分闲暇。一等疎慵。青山白云之去就。浮萍流水之行踪。
郑成忠写真求赞
智不能知。识不能识。一气轻清。䨥瞳冷碧。莲开梦觉。
王承事写真求赞
苍棱羼颜。璠玙蕴石而辉山。老节岁寒。琥珀抱松而永年。
明州天童觉和尚真赞终
弟子右奉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赐绯鱼袋。李端民
谨施俸资。添助开板。所期
善利增崇
禄算
绍兴丁丑夏安居日。小师比丘智宣。募缘开板。
奉三宝弟子。吴兴王守超。并女弟子章二十八娘。凭小十三娘子。共施家财助缘开板。各答四恩三有。比丘灵岳冲义施财添开板。答四恩三有者。
天童觉和尚真赞终
勅谥宏智禅师行业记
宣和六年。向公子𬤇。使發运事。梦僧导至古寺。金其牓曰隰州。莫测也。秋九月。泗洲普照王寺。阙住持者。向公闻长芦第一座僧正觉倡曹洞宗衲子信向。具疏与帖。请补其处。既至。问其乡里曰隰州。始悟昨梦。愈加敬礼。师盖自此七坐道场。名振天下。呜乎达人大士。出应于世为人天师。夫岂偶然也哉。师姓李氏。母赵诞师之夕。光出于屋。人皆异之。七岁诵书日数千言。少日遂通五经。祖寂父宗道。久參积翠老南之子佛陀逊禅师。甞指师谓其父曰。此子超迈不群。非尘埃中人。宜令出家。异日必为大法器。十一岁得度于同郡净明寺本宗。十四岁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十八岁出游诸方。诀其祖曰。若不發明大事。誓不归矣。至晋绛间。或以无凭沮师。邑尹见师英拔。因以所执扇示之曰。为我下一转语。师应声援笔书偈其上。尹大喜为请凭以行。渡河之洛。坐夏于少室山。日撷蔬茹。供给病僧。蔬且尽则采药苗继之。游龙门遇乡僧。挽师同归。师曰。出家行脚。本为參寻知识了生死事。乡关非所怀也。腰包径至汝州香山成枯木。一见深所器重。一日闻僧诵莲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瞥然有省。急诣丈室陈所悟。山指台上香合曰。里面是甚么物。师曰。是甚么心行。山曰。汝悟处又作么生。师以手画一圆相呈之。复抛向后。山曰。弄泥团汉。有甚么限。师云错。山曰。別见人始得。师应喏喏。丹霞淳禅师。道价方盛。师乃造焉。霞问。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师曰。井底虾䗫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帘。霞曰。未在更道。师拟议。霞打一拂子云。又道不借。师忽悟作礼。霞云。何不道取一句子。师云。某甲今日失钱遭罪。霞云。未暇得打尔。且去。时二十三岁矣。霞退居唐州大乘。师从焉。住山升和尚。亦淳之嗣子。举师。
立僧。霞住大洪。师掌记室。宣和三年。迁首座。时金粟智。雪窦宗保福悟。凤山钊。皆參随之。明年分座于庐山圆通照阐提席下。真歇住长芦。闻师名遣书招之。撞钟出迎。大众耸观。师须眉奇古。倾然而黑。衣裓破弊。履袜皆穿。真歇遣侍者易以新履。师却之曰。吾岂为鞵而来耶。真歇与众恳请。居第一座。时众踰千七百。见师年少。初亦易之。至秉拂老于參请者。无不心服。又二年住泗洲普照。实始出世嗣法淳和尚。前此分寺之半为神霄宫。而又两淮荐饥。齐厨空乏。二时所须。杂以菽麦。师至。命纯以秔。库僧辞不给。师命如初。已而檀施填委。
徽宗皇帝南幸。师领众起居。
上见寺僧千余。填拥道左。方袍整肃。威仪可观。异之有
旨召师。面受
圣语。还其故寺之半。师之受请而未至也。僧伽塔相轮中。香烟腾空。直亘东南。师入寺乃止。建炎元年。住舒州太平。又住江州圆通能仁。自能仁谢事游云居。时圆悟勤禅师住山。会长芦虚席。大众必欲得师。圆悟与安定郡王令袊。力勉共行入寺。未几知事以乏粮告。师不答。时大𡨥李在。抄界境上。领兵入寺。无不惶骇。师安坐堂上待其来。以善言诱之。在稽首信服。挥其众辇金谷以供众。一方亦赖以安。建炎三年秋。渡江至明州。欲泛海礼补陀观音。道由天童山之景德寺。适阙主者。众见师来。密以告郡。师微闻即遁去。大众围绕通夕不得行。不得已而受请。未几肤人侵犯境内。诸寺皆谢遣云游。师独来者不拒。或以为不可。师喻之曰。明日𡨥至。寺将一空。即今幸其尚为我有。可不与众共之乎。已而𡨥至。登塔岭以望。若有所见。遂敛兵而退。秋毫无所犯。人皆欢服。以为神助。伯庠闻师名旧矣。岁在戊午。教授州学。始识其面。甞访师自小白舍舟道。松阴二十余里。雄楼杰阁。突出万山之中。固已骇所未见。入门禅毳万指。默座禅床。无謦欬者(伯庠)顷侍老先參政。遍历襄汉江西南岳。未有如是盛也。闻之长老尊宿。皆云。天童旧众不满二百。师之来四方学者。争先奔凑。如飞走之宗凤麟。百川之赴沧海。今踰千二百众矣。来者益多。甑釜将槁。主者惶惧不知所以为计。白师以僧粮垂尽。师笑曰。人各有口非汝忧也。言未既。阍者告嘉禾钱氏航米千斛舣于岸矣。绍兴八年九月。被旨住盐安府灵隐寺。将行大众悲号。有乌万数。亦哀鸣随师。踰数时乃散。十月有。
旨还天童。前后垂三十年。寺屋几千间。无不新者。异时长芦雪峰。僧方盛时。各居一堂。別为四五。天童衲子既多。师以己意指授匠者。为一堂以处众千二百人。悉皆容受。雄丽深稳。实所创见。即两山间障海潮而田之。岁入三倍于前。凡众所须无不毕具。此虽有为事。然他人睥睨不敢措手者。师优游其间。即日趣辨。二十七年秋九月。忽来城中。谒郡僚及素所往来者。又之越上谒帅守赵公令𬣳。因遍诣诸檀越家。若与之別。十月七日还山。饭客如常。八日辰巳间沐浴更衣。端坐告众。顾侍者索笔作书。遗大慧禅师。属以后事。又书偈曰。梦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鸟烟没。秋水天连。掷笔而逝。龛留七日。颜貌如生。寿六十七。僧腊五十三。大慧夜得书。即至山中。以十四日。奉师全身。葬东谷塔。道俗送者。增山盈谷。无不涕慕。自师之逝。风雨连日。及葬开霁。事毕如初。师具大慈悲。诱接不倦。投筹入室。潜符密证者。不可胜纪。师于受施无贪。行施无厌。岁饥艰食。竭已之长。兼辍赡众之余。赖以全活者。亡虑数千万人。居常施者金帛满前。悉归于众。丈室萧然。弊衣粝食。不破中飡。以终其身。每薙发聚之。必生舍利五色。或发贯其中。有得堕齿者。舍利生生不已。葬后人祈祷之。或得于茵席。或得于衣履。不常其处。寺去水远。师凿石为畎。子母相衔。斋厨浴室。无不周遍。官家妇人。有入寺者。欲盥手畎中。忽陀跃而出。妇人惊倒。久之乃苏。贵人子馆法堂西。酒肉自随。或止之不从。俄而法鼓雷震堕地。贵人子惶惧而去。今有震迹存焉。一日小行者。僵仆于地言曰。我护伽蓝神也。与太白神角力。可令僧众诵呪助我。或曰。何不以告堂头。神曰。我闻觉和尚住此十余年矣。每至寝堂欲见之。即战栗不能前。竟未之识也。其为文初不经意。下笔即成。中书舍人潘公良贵。请铭大用庵。亲为书石。叹曰。与三祖信心铭相后先矣。师去世之五月。
诏谥宏智禅师。塔曰妙光。參知政事周公葵。为之铭。凡师应世之迹。见于塔铭者。兹不复叙。呜乎此特师之事业。可形于言者尔。若乃妙用纵横。不痕不迹。全超空劫之前。洞彻威音之外。不可得而拟议者。又非文字之所能载也。
乾道二年六月日
左朝奉大夫侍御史王 伯庠 记
比丘悟迁开板
戊午年刊记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