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历代通载卷第

太古诸君(太至极也古兆今也君主也白虎通群也群下之归心也)

(一) 盘古首君治一万八千岁(列子曰运即盘古也北山曰天曰高一丈地曰厚一丈盘古曰长一丈头极东足极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开目为曙闭目为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吐气成雷霆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八纮九围之大其孰与多三皇五纪之尊其孰与先古今记盘古死后形分物象也)

(二) 天皇氏一身十三头韦昭曰兄弟十三人分地治化各一万八千岁古今记曰天皇一身上十三首也

(三) 地皇氏一身十一头韦昭曰兄弟十一人治一万一千年帝王甲子云九千年也有云三皇皆一万八千年

(四) 人皇氏一身九头韦昭曰兄弟九人分治九州帝王甲子云四千五百年人皇六十五代四万五千六百年

(五) 五纪

五龙纪五姓在位二十七万三千六百年时人食叶居巢

摄提纪七十二姓在位六十四万九千五百二十年始分昼夜日时月朔月为玉兔虾蟆金乌三足出扶桑没咸池也

合熊纪三姓在位六万三千年也

连迳纪六姓在位六万九千年韦昭曰三万二千年

叙命纪四姓在位四万年也

(六) 有巢氏百代不记年礼曰者先王未有宫室则茔窟夏则居橹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血茹毛也

(七) 燧人氏钻木出火礼曰燔黍擘豚注曰中古未有釜甑择米脾肉加于烧石之上食矣古今记曰以木德王治八万年

大古以还四时既序昼夜长短分至斯兴书曰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天体至圆周围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绕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过一度日丽天而少迟故日行一日亦绕地一周而在天为不及一度积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与天会是一岁日行之数也月丽天而尤迟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积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与日会十二会得全日三百四十八余分之积又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尽三百四十八通计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是一岁月行之数也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藏之常数也故日与天会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为气盈月与日会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而闰生焉故一岁闰率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三岁一闰则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单一五岁再闰则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十有九岁七闰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也故三年不置闰则春之一月入于夏而时渐不定矣子之一月入于丑而岁渐不成矣积之之久至于三失闰则春皆入夏而时全不定矣十二次失闰子皆入丑岁全不成矣)

三皇(中庸子曰皇大也内外无为以道化民者也)

雷氏曰(上古洪荒起自三皇羲农轩辕)

(八) 太昊伏羲氏(风姓号太昊母曰华胥履巨人迹感而生焉蛇身人首养牺牲以庖厨亦曰庖牺安国首之王谥静民则法曰皇)木德都陈留(令兖州小黄县界)在位一百一十年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制由是文籍生焉)制嫁娶(女适曰嫁男婚曰娶)设网罟以取鱼(网罗也尔雅鸟谓之罗谓之筌谓之置)造二十五弦瑟(长七尺二寸广一尺八寸)女娲氏(姓风伏羲之妹能变化万物也)造笙簧(长四尺列管匏中施簧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竿三十七簧长四尺二寸用竹为之形状參差如鸟羽)炼五色石以补天缺断鼇足以立四极在位一百四十年

共工氏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陆栗氏 骊连氏 [亦-〦+(并-(前-刖))]胥氏 尊卢氏 混沌氏 昊英氏 葛天氏 朱襄氏 阴康氏 无怀氏凡一十五代通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经史不载

(九) 社神(昔共工氏有子曰后土能平九州祀为社神五土之主五土者谓山川陂泽丘陵坟衍原隰也土远广润封土祀之以报土功不知何代配乎后土更俟知者)

(十) 炎帝神农氏(姜姓号炎帝母女登氏感神龙而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也)王火德都陈迁曲沃在位一百四十年葬长沙易曰神农氏斵木为耜柔木为耒始教天下播种五谷又甞百味为本草治医药演八卦为六十四作市井货易作祭𧛊制五弦琴象五行也自下帝承帝临魁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罔凡八代五百四十年

(十一 丁亥)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少典次子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榆冈末年诸侯相伐帝作弧矢征之天下咸伏伏虎貔䝙貅之于[土*吴]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啖沙吞石是山海之精以乱天下战于涿鹿之野受斩于中帝铸鼎成飞仙攀龙去也寿二百一十岁葬衣冠于桥山)在位一百年臣左彻(刻木为相率诸侯朝十年行政)造合宫制衣服使鲁班造舟车(舟游也可以济水车舍也可以行居)建屋宇制棺椁以送死始有葬礼(礼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及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栗适士官高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作咸池乐用天老力牧太山稽为相

(甲子 一) 风后定甲子(一云大桡 帝即位三十八年始命大桡作甲子故以三十八年为第一甲子逆推元年得丁亥岁也)容成造历隷首算数问道广成子苍颉为史岐伯辨草木俞附定脉经伶伦制律吕(以调律吕管长九寸以竹为之或损或益以定五音)置九州(历帝纪云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二人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始儇休分治九州谓冀青徐豫雍梁楚扬燕从长至幼以次封之后子孙五帝三王其苗裔帝娶大庭氏生二子长曰玄枵幼曰昌意)凡十八代一千五百二十年

五帝(中庸子曰帝者体也内心无为而迹涉有为以德教化民也德象天地曰帝)

雷氏曰(少颛喾唐尧虞舜传夏)

(十二 甲子 二) 少昊金天氏(姓已名挚字青阳母曰女节有星如虹下流感意而生被发跣足无冠冕黄帝之子寿一百岁)丁卯立在位八十四年王金德都穷桑又迁曲阜立坊市用度作乐置一百二十行以鸟纪官凤皇至凡十代四百九十年

(十三 甲子 三) 颛顼高阳氏(姓姬名颛顼黄帝孙昌意子有星如虹女妪感而生寿九十八崩葬于顿丘书疏载)辛卯立在位七十八年王水德都帝丘(今濮阳县)作历以孟春为元造平冠冕(广八寸长一尺六寸至周始制旒前后各十二用藻玉)制三公九仪二十四司养材任地戴时象天神人不杂万物有序生八才子谓之八凯平九黎之乱制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辨君臣之道作五茎之乐(合为五行之根基也)凡八代五百二十年

(十四 甲子 四) 帝喾高辛氏(姓姬名岐黄帝曾孙玄枵孙𫊸玄子寿一百五岁崩葬于宜阳)己酉立在位七十九年王木德都亳(今偃师县)师赤松子置五行官以勾芒为木正(少昊之子)祝融为火正(颛顼之子)蓐收为金正(少昊之子)玄冥为水正(亦少昊子)后土为土正(高阳之子)生八才子谓之八元造铛镬鞞鼓钟磬埙篪(鼓以皮合木击乃鸣钟范金合土似铃而不圆高二尺二寸半厚八分名悬钟磬前长三律二尺七寸后长二律一尺八寸名黄钟磬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卵锐上平底而有五孔白虎通云形如秤鎚有六孔与周礼少別箎以竹为之一尺四寸围三寸小者尺二上有六孔也)凡九代三百五十年(左传曰苍舒𬯎敱梼戭大厖降庭坚仲容叔达谓之八凯伯奋仲堪叔献叔豹季仲伯虎仲熊李貍谓之八元也)

(十五 甲子 五) 帝尧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勋黄帝玄孙帝喾次子娠十四月而生眉分八土堦茅室)甲辰立在位九十八年王火德都平阳(今晋州)又迁安邑通舜为政一百一十八年(始丙寅终癸卯舜丧服二年至乙巳寿一百八十崩葬谷林谥翼善传圣曰尧)号年曰载师具英先生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天降牝羊(名触邪死埋殿右生蓂荚草高八尺月朔生一叶至望全十五叶望后凋一叶至晦凋尽有羔名獬豸死葬殿左生朱草长一丈名指佞草)立衡室作围棊(三百六十路象三十六旬教丹朱矣)作大乐章嘉禾茂凤皇来有贤人三十二人(未详名姓)立敢谏鼓洪水九年(命鲧及禹治之)十日并现(命羿射之禽毙于地儒说东南有羲和国有女名羲和生十日浴于海中王时十日并现羿射之九唯一在焉○张羿善射人也甞于西王母处得不死药乃兽芝也妻盗食之奔入月宫名嫦娥因此月名蟾蜍即田父矣)

(十六 甲子 六) 帝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字都君颛顼六代孙颜大口目有重瞳年二十以孝闻于天下三十登庸南巡崩于苍梧寿一百五十矣)王土德都蒲坂(今河中府)尧时摄政二十八年通治五十年(丙午即真终乙未葬九疑山谥仁圣惠明曰舜)咏南风诗举十六相(谓八凯八元也)去四凶(左传曰驩凶黄帝子不才人也掩义隐德好行凶暴谓之浑敦共工少昊不才子也毁信废忠崇饰恶言谓之穷奇鲧颛顼不才子也傲狠明德以乱天常谓之祷机三苗黄帝之臣缙云氏不才子贪于饮食冐于货利谓之饕餮也)臣倕造漆器使皐陶断狱定五刑(书曰五刑起自舜代郑注礼曰墨谓刲额涅之以墨非事出入不以道义者以此加之劓即去鼻革舆服改制度者以此加之剕乃刖足决关渠踰城郭以此加之宫谓男去其势女闭幽室男女不以礼义交通者以此加之大辟死罪也寇盗劫掠者以此加之)作韶乐造总章(韶有九数十一堂上乐有六谓柷如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以此起乐也敔如伏虎背上为二十四鉏铻刻以木长尺许法三九阳数之穷戞之以止乐也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六合上窍曰池下窍曰滨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员下方法天地七弦炼朱丝为之长七尺二寸法七十二候有说周文武王足五弦琴成七弦大小二弦以合君臣之思矣风俗通云琴者乐之统也君子御之不离于身非若钟鼓陈于宫庙列于簨𥲤也以其大小得中而声韵和雅大不諠哗而流漫小不湮灭而不闻足以發人之意气也瑟如前注搏拊形如鼓以韦为之实之以糠击之以节乐球玉也为磬击之使鸣也○堂下乐有五箫如凤翼编竹为之长一尺五寸大者二十三管曰凋箫小者十六管曰雅箫周礼有二雅箫长一尺四寸二十四管烦箫二十三管洞箫长一尺二寸[(凵@(暴-(日/共)))/(敲-高+壴)]鼓持柄摇之旁耳自击镛大钟也笙如前注管竹为之而有七孔也)立十二州葬用瓦棺(少昊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若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刘氏外纪以三皇五帝之号为俗传)

三王(中庸子曰王往也加以刑防政谥仁义所往之谓王)谓夏商周三代

夏 雷氏曰(禹启三康相宁槐芒泄隆局廑甲皐發桀主合十七四百三二)

(十七 甲子 七) 夏后氏(姓姒名文命字高密黄帝八代孙鲧之子号禹王初舜举禹治水不贵尺璧而重寸阴三过其门而不入)王金德都安邑(今均州迁阳翟)为尧司徒(地官也郑注一吏部尚书亦曰天官冢宰太宰二兵部尚书夏官亦名大司马三户部地官亦曰大司徒四刑部秋官亦曰大司寇五礼部春官亦曰铨长六工部冬官亦曰大司空禹乃第三部)治水十二年乘四载(陆行车水行舡泥行橇山行辇)开九州(冀州东河西西河南南河北兖州东南据济西北距河青州东北海西南距岱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杨州北距淮南距淮荆州北山据荆南及衡阳豫州西南据荆北距河梁州东距华山西据黑水雍州西距黑水东据龙门西河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决九川尧锡玄圭告厥成功舜荐之于天下为嗣焉)在位十六年(始甲戌终己酉东巡至会稽崩寿一百年谥受禅成功曰禹)号年曰岁建寅为正作大夏乐葬用𡏅(烧土为之时有防风氏长四十尺)

(甲子 八) 启禹之子(母化为石一云生石中)癸未立在位九年(一云十年)郊禘祖宗(禘黄帝 文祖 郊鲧 配天祖 祖颛顼 配文祖 太祖 宗禹 父)启祀立庙祧坛 太祖禹(二昭二穆)五庙

(甲子 九) 太康(启之子畋于洛十旬不返五子作歌风之遂失其位)壬辰立治二十九年

仲康(太康之弟)辛酉即位

帝相(仲康子徙都商丘为有穷后羿所杀而篡其位治二十八年羿立二年为臣寒浞所杀寒浞杀羿自立十年复为夏臣靡诛之已上三主通合四十年)

(甲子 十) 少康(相之子母曰有仍氏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灭于獟𤡬还禹旧邦是为中兴)

癸未立治四十九年(作箕秣酒)(少康子)癸卯立治十七年

(宁之子)庚申立在位二十六年

(槐之子)丙戌立治十八年

(甲子 十一) 泄(芒之子)甲辰立在位十六年

不降(泄之子)庚申即位治五十九年

(不降弟)己未立在位二十一年

(甲子 十二) 廑(扃之子)庚辰即位治二十年

孔甲(不降子好事鬼神淫乱夏氏德衰诸侯叛之)幸丑立在位三十一年(汤王始生)

(甲子 十三) 皐(孔甲之子)壬申立治十一年

(皐之子)癸未即位治十年(一云十一)

(發之子名履癸嬖有施氏女曰未喜淫湎暴虐荒色迷酒峻宇彫墙民坠涂炭以谏为妖杀关龙逢焚黄图)

(甲子 十四) (二臣大废夏道时有二日闭明晦自分汤伐之放于南巢而死谥贼仁多杀曰桀)壬寅即位都安邑治五十二年

凡十七代通四百三十二年

(十八) 殷 雷氏曰(降及殷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王三十主六百二九)

(甲子 十五) 汤(姓子氏其先高辛子契十四世孙始祖[├/(呙-┌+乂)]为尧司徒官)王水德都亳(今偃师县即毅熟也)昭明○相土○昌生○曹围○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生子履也)王名履(字天乙以乙日生也黄帝二十一代孙其先契母简狄吞于玄卵剖背而生契以玄鸟因子而生故姓子氏有改祝德及禽兽矣)夏桀不道举伊尹为相伐之承祚东征西怨南征北怨大旱七年自责六过烧身乃雨乙未立大治十三年寿一百岁建丑为正号年曰祀(谥曰除虐去残)代有彭祖(姓篯名铿贤大夫也寿八百岁好述古事谥曰彭祖)

外丙(汤次子)治三年○仲壬(外丙弟)治四年

太甲(汤长孙太丁子立而不明伊尹放诸桐宫三年悔过复迎归政其位)治三十三年立庙六([├/(呙-┌+乂)]二昭汤二穆)太甲郊祀祖宗(禘帝喾文祖 郊冥配天祖 祖契 配文祖太祖 宗汤 父)太甲祀

(甲子 十六) 沃丁(太甲子)辛巳立治三十年(八年伊尹卒)

太庚(沃丁弟)治三十年(一云二十五年古今纪三十五年)

(甲子 十七) 小甲(太庚子)治十七年(七年二月甲申朔起历)

雍己(小甲之弟殷道废)治十二年

(甲子 十八) 太戊(雍己弟初立不道诸侯叛之以伊尹子陟为相殷道复兴)治七十五年

仲丁(太戊子自亳迁开封陈留)治一十七年(一云十一)

(甲子 十九) 外壬(仲丁弟)治十五年○河亶甲(外壬弟复迁于相殷又衰)治九年

祖乙(亶甲子又迁于耿今河东皮氏县巫贤任职兴)治一十九年

(甲子 二十) 祖辛(乙之子)治十六年○沃甲(祖辛弟)治二十五年

祖丁(沃甲兄祖辛弟)治二十五年○南庚(沃甲子)治二十九年

阳甲(祖丁子)治十七年

(甲子 二一) 盘庚(阳甲弟改殷曰商复迁都于亳)治十八年

小辛(盘庚弟)治二十一年(殷道衰百姓思先帝作盘庚三篇)

(甲子 二二) 小乙(小辛之弟)治二十二年

武丁(小乙子以传说为相修德布政天下咸欢书曰高宗谅暗三年君不言礼云三年之丧君不言百官咸听冢宰)治五十九年寿一百岁庙号高宗

(甲子 二三) 祖庚(武丁子)治七年○祖甲(祖庚弟商道废)治十六年

廪辛(祖甲子)治六年○庚丁(廪辛弟迁于朝歌今卫州界)治二十一年

武乙(庚丁子不道慢神虐民猎河渭间暴雷震死)治四年

(甲子 二四) 太丁(武乙子)治三年○帝乙(太丁子商道衰)治三十七年

(甲子 二五) 纣辛一名受(帝乙之子微子启弟启之母贱在朝不得嗣位辛母正后承祚不道内嬖妲己外用恶来设酒池肉林糟丘使男女裸形相逐其间作长夜宫计一百二十日为一昼夜制炮烙刑热熨斗衣宝玉衣剖贤人之心斮朝涉之胫诸侯叛乱武王克之以衣蒙头赴火而死)治三十一年(谥曰残义损善曰纣)殷有三仁(箕子微子叔比干也)丁位即位

凡三十主通六百二十九年

周 雷氏曰(下迨有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檇平桓庄僖惠襄顷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哀考威烈安夷显圣慎靓赧归秦王三十七八百六七)

(十九 甲子 二六) 文王(姓姬氏至武王都于镐今京兆)王木德其先起于后稷(帝喾之妃姜嫄履大人迹而生多有异相弃之阨巷牛马不践移山兽育置水禽养复收而育故名弃姓好种植事尧为稷官功封于邰曰后稷也)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非○高圉○亚圉○公祖类○太王亶父(一曰古公)生三子太伯虞仲季历(文王父也初国于豳古公迁于岐伯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奔荆蛮果立历以传昌也古今记世纪有异于史记)王名昌(季历子一名大王少子都丰为纣西伯大有贤德)在位五十年(寿九十七谥忠信接礼曰文)重八卦之爻为周易乾六宫数有九三十六老阳也坎一宫七数二十二少阳也艮八宫七数二十八少阳也震三宫七数二十八少阳也巽四宫八数三十二少阴也离九宫八数三十二少阴坤二宫六数二十四老阴兑七宫八数三十二少阴每卦有六爻六神名主吉凶之事谓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腾蛇勾陈

(甲子 二七) 伯夷叔齐(姓墨孤竹君子)闻西伯善养老归之(虞芮有争愬于西伯又请纣去炮烙之刑)

(二十) 武王發(文王子周公兄)既立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毕之徒为左右同谋伐纣起兵洧水诸侯不期会者八百皆云纣可伐矣戊午日兵临孟津癸亥夜陈于商郊甲子战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既克殷大定天下(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下)倒载干戈在位七年(寿九十三葬于镐谥克定祸乱曰武)礼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古制王畿千里公百里侯七十里伯子男各五十里不及曰附庸周置王畿千里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不及曰附庸)葬之以翣(世本曰武王作翣其形如扇置墙以饰棺)乙卯立建子为正

十四国诸侯(随王代封各出其次)雷氏曰(郑宋晋吴卫秦齐鲁陈杞曹蔡燕召楚蛮诸侯十四)

吴太伯(太王子与弟虞仲奔于荆蛮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以辟季历荆人立为君号曰勾武王克殷封章为吴章至寿梦十九世称王梦生四子次曰季扎大有贤德欲立扎扎让兄诸矾吴人同立扎扎又舍之至余祭立封扎于延陵自太伯至夫差二十五世越王勾践灭之周章至夫差二十一君六百五十五年敬王时也)列子曰昔吴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与曰丘博识强记非圣人也三王圣者与曰三王善用智勇圣非丘所知五帝圣者与曰五帝善用仁信圣则非丘所知三皇圣者与曰三皇善用时政圣则丘弗知太宰嚭骇曰然则孰为圣者与夫子有闲动容而对曰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齐太公望(亦名吕尚东海人也本姓姜氏其先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文王卜得飞熊之兆猎渭而会曰吾望子久矣因名吕望一名武师伐纣亦名尚父封于营丘今青州临淄也至小白称桓公始覇自太公下丁公吕伋乙公癸公哀公胡公献公武公厉公文公成公庄公厘公襄公桓公孝公昭公懿公惠公倾公灵公庄公景公儒子悼公简公平公宣公康为田和篡灭共三十君七百四十七年当周安王十七年也)管仲鲍叔宁戚晏子之徒(景公之前后也)

陈胡公满(有虞之后姓媯氏昔舜为庶人尧妻二女居于媯妠因以为姓武王克殷乃求舜后得满封于陈以奉舜祀是为胡公自胡公下申桓孝慎幽厘武英平文桓厉庄宣穆共灵成哀惠怀湣二十三君六百五十三年敬王四十一年为楚灭之也)

祀东楼公(夏禹之后殷时或封或绝武王克殷于祀陈留雍丘县是也自东楼公至简公春一十九君五百三十九年定王二十四年楚惠灭之)

曹叔振铎(文王第六子武王弟封之于曹今济阳定陶县也至伯阳好田弋怠政而亡后曹伯背晋于宋自振铎下太伯仲君宫伯孝伯夷伯幽公戴伯惠伯顾伯穆公桓庄僖昭共文宣成武平悼襄隐靖伯阳二十六世六百四十五年敬王三十三年为宋景公灭之也)

蔡叔度(文王第五子武王弟克殷后封叔鲜于管封度于蔡使二相纣子武庚一名禄父治殷余民自度至侯齐二十七君五百二十七年当定王时为楚灭之)

鲁周公旦(文王第四子武王克殷封少昊之墟今兖州仙源县也公不就佐武王武王崩后辅成王使子伯禽代就于鲁公诫曰我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食三吐哺起以待士恐失天下贤人子之鲁母以国骄人伯禽受命于鲁自伯禽下考炀幽魏厉献真武懿伯御孝惠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元穆共康景平文倾三十四君九百一十五年至秦庄襄元年楚考烈王灭之○隐公春秋始哀公卒哀公十六年孔子卒)

燕召公奭(与周同姓武王克殷封于燕成王时召为三公陕西甚得兆民之意巡行乡邑有甘棠树决狱其下召卒民思伯不敢伐之作甘棠诗焉自公之下元世王惠侯厘倾哀郑缪宣桓庄襄桓宣昭武文懿惠悼元平简献孝成湣厘桓文易王子哙昭惠武成孝今喜三十七君八百九十四年秦始皇灭之)

(二十一) 成王诵(武王子都于洛)年十三即位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天下和睦七年归政于王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治四十七年周公定君臣礼乐成王褒之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九卿(一太常主音乐二光禄主酒馔三大理主刑律四宗正主皇亲五太府主库藏六司农主种植七鸿胪主蕃客八太仆主车马九卫尉主敷设)二十七大夫(九品各三)八十一元士重定五刑立七庙制礼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注曰此周制七庙太祖及文武二祧与清庙四七太祖社稷也昭明也察下为义肃也敬上为义太祖居西面东三昭面南三穆面北凡穆主藏文庙昭主藏武庙有祷出主祭于坛文武二祧朝享之皆四孟月○五代祖主藏之于祧有祷则出迁祭之无祷乃止矣)

祭法曰(凡祭有四春祭曰𧘑薄也夏祭曰禘弟也秋祭曰甞嗜百谷味冬祭曰烝进也品物进之天子祭天地一年九祭三祭昊天六祭五方大帝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司命中𩆞门行厉五也○诸侯五庙太祖与二昭二穆大夫三庙太祖与一昭一穆适士官师二庙庶士一庙庶人无庙祭之于寝矣)郊禘祖宗(禘帝喾文祖配文祖太祖○郊稷配天亦祖文王 宗武王 父也)成王祭三(天曰祭地曰祀人鬼曰享也)明堂制(布政之宫也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地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东西凡五室南北亦然上员法天下方法地八窓象八风四闼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阶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旬七十二牖法七十二气四庙九室十三位也)制冕旒衮服(有十二章)○○日月星辰(三象其明)(象其变化表圣人德)华虫(雉也象其文也)(宗彝宗庶虎蚔之蜼也象其其孝)(水草也象其洁)粉米(为米而粉象其养人)(贵静取其性不取其势也)(以圆也取其神不取其锐)(白与黑谓之黼为之斧形取其善断)(黑与青谓之黻两巳相背取其能辨是以绘绣服上)丙戌即位

(二十二) 稷神(昔厉山氏之子名桂善植五谷夏禹之前皆配祀稷周公后稷代之自周而下皆配祀矣五谷之长祀以报其功也五谷者稻梁菽麻麦分成百也)

(二十三) 宋晋卫楚四国成王封(同姓者长曰伯父幼曰叔父异姓者长曰伯舅幼曰叔舅)

宋微子启(纣之庶兄武既克殷启乃持祭器造于军门袒肉面伏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武王遂释微子封纣子武庚以续殷祀使管蔡二叔傅之武王崩周公辅成王殷叛王命诛武庚乃封启代殷为宋今睢阳也后至襄公自启下微仲稽丁湣汤厉厘惠襄戴武宣穆殇庄湣姑桓襄成昭文共平元景昭悼伏辟別成偃公称王淫乱无道诸侯与齐魏楚伐之三分其地凡三十三君八百三十年当周赧王三十九年也)

晋叔虞(字子干武王子成王弟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虞曰以此封君佚因请择日立叔虞王曰吾与戏焉佚曰天子无戏言遂封于唐今河东皮氏也叔虞子爕是为晋侯至献公灭虢始都后文公重耳始覇自叔虞下爕武成厉靖厘献穆殇文昭孝鄂哀湣献惠怀文襄灵成景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公也三十六君七百四十九年安王时韩魏赵灭之)

卫康叔(文王第九子武王同母弟成王以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公居河淇之间故商墟也至元公徙野王县今河内也自康叔下康伯孝嗣康靖真顷厘共武庄桓宣惠辛懿文成共穆定献殇襄灵出庄班起悼敬昭怀慎声成平公嗣怀元君角凡四十三君九百年也秦二世废君角为庶人)

楚熊绎(颛顼之后至季连以劳为氏后裔熊绎也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封绎于楚蛮今江陵枝江县也至申君徙都寿春自绎至负刍二十五君计七百八十九年归秦)

(二十四) 康王钊(成王子)召毕二公受顾命而相之二世安宁刑错不用四十余年治五十二年癸亥即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


校注

二【大】三【甲】 者【大】〔-〕【甲】 则【大】则居【甲】 因【大】*目【甲】* 揄罔【大】榆冈【甲】 其【大】以【甲】 七【大】二【甲】 磬【大】〔-〕【甲】 鎚【大】铅【甲】 竹【大】时【甲】 厖【大】庞【甲】 禽【大】奋【甲】 颜【大】𭚻【甲】 丙辰摄位 驩【大】骓【甲】 凋【大】洞【甲】 局【大】为【甲】 六【大】曰六【甲】 杨【大】阳【甲】 土【大】上【甲】 舍【大】全【甲】 骇【大】驳【甲】 妠【大】汭【甲】 佐【大】佑【甲】 肃【大】简【甲】 祖【大】咀且【甲】 迁【大】主【甲】 袷何夹 蜼鲁水 佚【大】*侯【甲】* 昭【大】肥【甲】 二【大】三【甲】
[A1] 谥【CB】谥【大】
[A2] 采【CB】釆【大】
[A3] 谥【CB】谥【大】
[A4] 谥【CB】谥【大】
[A5] 谥【CB】谥【大】
[A6] 冢【CB】冡【大】(cf. T54n2128_p0420a03; X21n0375_p0533c13)
[A7] 谥【CB】谥【大】
[A8] 谥【CB】谥【大】
[A9] 谥【CB】谥【大】
[A10] 谥【CB】谥【大】
[A11] 亳【CB】毫【大】
[A12] 冢【CB】冡【大】(cf. T54n2128_p0420a03; X21n0375_p0533c13)
[A13] 谥【CB】谥【大】
[A14] 谥【CB】谥【大】
[A15] 谥【CB】谥【大】
[A16] 杞【CB】𣏌【大】
[A17] 陕【CB】陜【大】
[A18] 傅【CB】传【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祖历代通载(卷2)
关闭
佛祖历代通载(卷2)
关闭
佛祖历代通载(卷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