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
摄大乘论二卷 慧琳
摄大乘论本三卷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真谛) 玄应
摄大乘释论十卷(笈多)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世亲) 慧琳
摄大乘论释十卷(玄奘无性) 慧琳
佛性论四卷 慧琳
决定藏论三卷 慧琳
方便心论一卷 慧琳
中边分別论二卷 无
辩中边论三卷 慧琳
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 玄应
辩中边论颂一卷
业成就论一卷 慧琳
大乘成业论一卷 玄应
右十五论七十卷同此卷音。
摄大乘论上卷(阿僧佉造后魏扇多译)
摄大乘论本卷上(无著菩萨造玄奘译)
簸箕(上波个反毛诗传曰簸糠也说文扬米去糠者也从箕从皮下几宜反世本少康作箕帚也郑注尒雅言盛米写斛中者也说文从竹其声)。
麁歰(上苍呼反郑注周礼云[夕/鹿]犹疏也顾野王云不善也说文比其大小辨其鹿细古作麤从三鹿今省作[夕/鹿]下所立反王逸注楚辞云难也说文不滑也从四止二倒二正)。
卷下
无阂(下五代反晋灼日外闭日阂广雅云础亦阂也说文亦外闲也从门亥声)。
摄大乘论第一卷(天亲释论真谛译)
通敏(眉殒反通洞也敏达也广雅通明彻也敏捷疾也)。
披阅(余说反简阅也小尒雅阅具也具数于门中日阅也)。
成㲉(又作壳同口角反吴会间音哭[卯-ㄗ+(ㄗ@、)]不坚皮也凡物皮皆曰壳尚在[卯-ㄗ+(ㄗ@、)]中谓之㲉出㲉以后名之𪅏𪅏音[冠-寸+殳]尒疋生哺𮭑郭璞日谓须母飤音似也)。
𤡜恶(于焰反猒足也㤥也下于路反广雅恶憎也𢙓也𢙓音一外反㤥音何岱反)。
彼勿(无弗反诗云勿仕行救注云勿无也)。
属耳(之欲反国语恐国人属耳目于我[沅-兀+韦]昭曰属注也汉书音义曰属近也诗云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是也)。
第二卷
𦙁柯(又作[病-丙+互]同竹尸反)。
鞞世(陛奚反)。
沉麝(神夜反形如小麋脐有香也)。
弯弓(于𫔰反小尒疋控弯𢯂引也)。
第三卷
所诠(且全反通俗文释言曰诠说文诠具也淮南子云诠言者所以譬类人事与相解喻也)。
第五卷
弥彰(又作暲同诸杨反广雅彰著也明也)。
乍起(仕嫁反广雅乍𫏐也苍颉篇乍两辝也)。
第七第八(先并不音)
第九卷
室家(书逸反礼记三十壮有室郑玄曰有室妻也故妻称室案室户内房中也论语由也升堂未入于室也家居也)。
后登(都恒反登升也进也亦成也)。
沮坏(才与反苍颉篇沮渐败坏也论文多作爼音侧所反贮醢器也又置肉机也爼非此义也)。
谐遂(胡皆反谐和也说文谐合也遂成也就也亦从也)。
第十卷
练摩(古文炼练潄三形今作涷同力见反说文炼治金也下古文劘攠二形同莫罗反易云坚柔相摩注云相切摩也尒疋石谓之磨郭璞曰玉石被摩犹人自修饰也论文作磨硙也)。
藤譬(达曾反广雅藤藟也今呼草𦽦延如葛藟者为藤也)。
第十一卷
以楔(又作榍同先结反说文楔櫼也今江南言櫼[木*𫐌]通语也櫼子佥反)。
拙讷(古文呐同奴骨反讷迟钝也说文难也)。
扣击(去后反扣亦击也广雅扣持也)。
第十二第十三(先并不音)
第十四卷
蓄聚(又作稸同耻六反蓄积也广雅蓄聚也)。
瘵其(侧界反尒雅瘵病也三苍云今江东呼病皆曰瘵东齐曰寞)。
第十五卷
所镇(知阵反说文镇𭼩也亦安也)。
乘除(实[、廾、]反乘计也亦[、廾、]也除去者也)。
调鼎(都挺反如汤时伊尹也说文鼎者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案鼎者器也所以[烈-列+享]餁饮食也)。
摄大乘论释(世亲造释论笈多三藏译)第一卷
秘密(上悲记反毛诗笺云秘神也广雅云秘犹牢也字书云一曰密也说文亦神也从示必声也经从禾作秘误也)。
第二卷
鍜师(端乱反苍颉篇鍜椎也孔注尚书云鍜炼也集训云鍜打䥫也说文小冶也从金叚声也)。
如鞞世(中薜迷反唐云外道名也梵语也)。
沉麝(石夜反山海经翠山多麝郭注云似麂鹿[〦/启/(冏-口+丁)]中有香也说文从鹿射声也)。
弯弓(于开反苍颉篇弯引也说文持弓关矢也从弓䜌声也䜌音劣专反)。
第三卷(无字音训)
第四卷
串习(上关患反说文串犹习也或从心作惯亦从辵作遦并同用也)。
第五卷
汝拨(半末反毛诗传曰拨治也何注公羊云拨犹理郑注礼记拨扬皃也说文从手發声也)。
永摈(卑牝反司马彪注摈[云/廾]也史记云相与排槟之是也说文从手宾声也经从人作傧误也)。
第七卷
善扼(鸎革反广雅扼持也取也郑注礼记云盈手曰扼说文从手厄声也厄音同上)。
第八卷
焚灭(上扶云反孔注尚书云焚烧也杜注左传云焚亦毙也说文烧田也从火从林)。
第九卷
制立(之世反杜注左传云制裁也苍颉篇制正也说文以裁制为制从衣制声)。
第十卷(无可音训)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
是祯(音贞苍颉篇祯善也说文祯祥也从示贞声也)。
第二卷
脊𭩮(上精背反顾野王脊背膂也毛诗传曰脊理也文字典说从肉上象[刀/(刀*刀)/肉][肉*力]之形也)。
第三卷
緾贪(上彻连反考声緾绕也说文緾约也从糸厘声也论从厂作𠪩非也)。
第四卷
翳眩(上一计反字书翳蔽𫉁也郭注方言翳谓奄覆也广雅障也说文从羽殹声下玄绢反苍颉篇眩视之不明也惑也说文从目玄声殹音乌计反)。
捺洛迦(上难怚反梵语也唐云地狱名也)。
第五卷
坚鞕(额𢆎反字书鞭牢也文字典说鞭坚也从革更声亦作硬也)。
第六卷
煖顺(上奴管反说文煖温也从火爰声论作此𤏙字俗也)。
榛梗(上锄侁反许注淮南子曰木榛广雅木丛生亦曰榛说文从木秦声下革杏反方言自关而东草木刺人者为梗贾注国语梗害也王逸注曰梗强也说文从木更声)。
第七卷
灰烬(诃信反杜注左传烬火余之木也方言烬余也说文从火尽声也)。
熏习(上训云反集训熏烟上也说文火气也从火或作熏焄又作𡼡)。
第八卷
掘生地(群𫗇反广雅掘穿也顾野王曰掘谓以插發地说文掘搰也从手屈声也搰音块没反)。
欻然(勋欝反贾谊注西都赋云欻忽也说文从炎从欠)。
顽钝(上五班反考声顽愚也广雅亦钝也左传云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说文㨡顽也从页元声也页音颉)。
第十卷(无字音训)
摄大乘论第一卷
(无性菩萨释玄奘译)幖帜([示*票]遥反下[山/虫]志反旧音识与知识同幖帜也所以相別也通俗文徽音麾号曰幖私记曰帜谓以绛帛等书著背上曰徽广雅幖帜幡也墨子云长文五广半幅曰帜也)。
业具(军八转声中业声为第二具声为第三也夫言论之道能有立破义同军故立军名第二转声诠所作业第三转声诠能作具军诠业具名业具军八转声者一体二业三具四为五从六属七依八呼此如声明具释七转常用呼声用稀也)。
能诠(七泉反诠谓显了义文诠具也案具说事理曰诠淮南子云诠言者谓譬人事相解喻也)。
天魔梵(梵言魔罗此译云障能为修道作障碍也亦名煞者论中释断慧命故名为魔常行放逸而自害身故名魔魔是位处即第六天主也名曰波旬此名恶爱即释迦牟尼佛出世时魔王名也诸佛出世魔各不同如迦叶佛时魔名头师此云恶嗔等者也)。
能阐(昌善反广雅阐开發也阐明也)。
觉悟(上音教觉亦悟也苍颉篇觉而有言曰悟眠后觉悟也)。
首楞伽摩(梵语此云健行定亦云健相旧云首楞严也)。
鲁茶(梵语宅加反字缘也能显所作义有鲁茶处必是所义非一切有立多置名也)。
经部(佛去世后四百年中从说一切有分出此部唯立一藏言唯有一经藏也所以作此名者云经是根本律及阿毗昙还解经义既不出经外故唯立一经藏也)。
罣碍(字略作罫同胡卦反[䌹-口+又]碍也)。
吠世师(梵语扶癈反亦云卫世师皆讹也此云胜异过余论故名胜能破余论坏故名异其论六句为宗或言六谛)。
师资(师徒也资用也又取也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亦如资财者也)。
伽他(梵语此方常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他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三十二字为一伽他或言伽陁讹也旧言偈者亦伽他之讹也)。
那落迦(梵语也亦言那罗柯亦云泥罗夜旧言泥罗耶斯梵言楚夏耳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暗冥四地狱经中言地狱者一义也所以仍置本名或言非行谓非法行处也)。
阿笈摩(梵语其业反亦言阿伽摩此名教法或言传谓展转传来以法相教授也旧言阿含讹略也)。
市廛(直连反梵言阿缚遮罗此云市廛礼记市廛不征郑玄云廛谓市物𮟴舍也今市中肆是也旧云欲行非也案梵本僧塞迦罗此云行名不当本故立为廛也)。
有癎(核间反声类云小儿癫病也)。
第二卷
化地部(梵语也第三百年中从一切有部出梵言磨[醠-央+太]奢婆迦亦名弥喜舍婆柯此云化地亦云教地或言正地人名也但此罗汉在俗为王国主化土境故名化地今入佛法如地又匡化之故以名也旧名弥沙塞者讹也)。
树增(时注反广雅云树殖建立也凡置立皆曰树树亦种也)。
贯彻(古玩反贯达也彻通也苍颉篇贯穿也以绳穿物曰贯)。
羂索(又作[(ㄇ@(企-止))/肙]同古泫反声类𦚋系取也以绳取兽曰𦚋也)。
[率-ㄠ+言]尔(䟽律反尒疋[(率-〦)-ㄠ+言]循自也谓先以已意而言也论语子路率尒而对何晏曰先三人而对是也)。
巨胜(其[耜-耒]反巨大也本草云胡麻粒大黑者为巨胜)。
众缬(贤结反案缬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
讫埵缘(梵语也都果反此云已竟义如言澡浴已饭食度山已度河也)。
和糅(古文钮[米*(刃/一)]二形同女救反广雅糅杂也今谓异色物相集曰糅)。
弯弓(乌还反开弓也小尒疋弯控引挽也)。
华鬘(梵言摩罗此译云鬘音蛮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花行列结之无问贵贱皆此庄严以为饰好也)。
稊稗(徒梨反下蒲懈反稊似稗布地秽草也稗草之似谷者也)。
末那(摩钵反此云意)。
是浑(胡昆胡[褒-保+(八/(ㄠ-ㄙ))]二反浑浊也说文浑乱也)。
第三卷
焚烧(扶云反焚亦烧也字从火烧林意也)。
𠍴犯(又作愆諐二形同去连反说文諐过也亦失也罪也犯侵也)。
囹圄(力丁反下鱼[耜-耒]反狱名也周礼三王始有狱广雅云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皆狱別名也释名云囹领也圄御也领录囚徒禁御之也)。
秽碛(且历反积石曰碛广雅碛濑也)。
第四卷
瞖眩(于计反韵集云目障病也下玄绢反字林眩乱也)。
梦觉(居効反觉悟也)。
憺怕(徒滥反下普白反广雅憺怕寂漠也亦恬静也言寂寥无人也)。
身寐(民庇反寐谓眠熟也国语云公寝而不寐也寝卧也)。
𢘙戾(禄公禄孔二反谓佷戾刚强也)。
湍洄(土桓反下音回激水为湍水转为洄激急也说文湍疾濑也浅水流沙上也)。
刀仗(直亮反人所执持为仗仗亦弓矟杵棒之摠名者也)。
倡艳(齿扬反下又作艳同余胆反倡乐也艳美也美色为艳也)。
者者(诸野反说文者制事之辝也亦明于句出也[牒-世+云]本释之故重言者也)。
如如(历法非一故曰如如下如是如是者指[止/(利-禾+舟)]也)。
寻伺(𦙃吏反梵言毗恒迦此云寻毗遮罗此云伺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夕/鹿]位名寻即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故言寻伺旧名觉观者案梵本菩提各觉毗钵舍那名观译人不寻本语致斯乖失也)。
蟠曲(蒲寒反广雅蟠曲也亦回也委也)。
𦳃子洲(又作𦳃同以遮反师子国南浮海数千里洲人卑小长三尺人身鸟喙唯食𦳃子既无谷稼所以不识于牛也)。
迦比罗(梵语也此云赤色谓赤色仙人也造僧佉论说二十五谛义者也)。
骚揭多(梵语渠谒反是修伽陁弟子名也修伽陁者即佛十号中善逝是也)。
扰动(而沼反说文扰烦也广雅扰乱也)。
第五卷
尼揵茶书(梵语此云集异名也如一物有多名等也)。
御众(鱼据反驾御也广雅御使也驱之内善也谓捐麾使马也)。
不逮(徒戴反尒雅逮及也)。
劬劳(窭俱反韩诗劬数也毛诗传曰劬劳病也数音所角反也)。
阿练若(梵语阿此云无练若有两义一曰声谓无人声及无鼓噪等声二曰斫谓无斫伐等諠吏虽言去聚落一俱卢舍为阿练若处亦须离斫伐处也噪音桑到反)。
俱卢舍(梵语谓大牛音也其音闻于五里旧云一俱卢舍此云五里也)。
第六卷
罗怙罗(梵语亦云罗吼罗旧言罗睺罗此云障月以罗怙罗阿修罗以手障月时生因以为名七年在母胎中一由往业二由现在故也)。
诛国(追于反罚罪也广雅诛煞也说文诛讨也亦责也)。
那庾多(梵语翼主反旧言那由他此数当千亿也)。
蠲除(古玄反方言南楚疾愈曰蠲蠲亦除也)。
榛梗(仕巾反下伽杏反广雅木丛生曰榛字林山榆一名梗有刾可以为芜荑者也梗强也)。
阿揭陀药(梵语亦言阿竭陁或云阿伽陁梵言讹转也此言丸药也)。
第七卷
溃散(古文㱮同胡对反苍颉篇溃旁决也说文溃漏者也)。
怨仇(视由反三苍怨偶曰仇仇对也尒雅仇匹也)。
嗢柁南(乌骨反中徒我反下音男梵语也此云摄散亦言摄施又言集摠散旧言郁陁那讹也)。
游玩(五唤反字林玩弄也广雅玩好也)。
瞿沙经(瞿沙此云妙音人名也从人名经也)。
第八卷
聪敏(眉殒反聪听微也先知也敏明达也捷疾也)。
第九卷
即士释(亦言依士士谓主也立名从主故言依士如言眼识等也)。
持业释(业谓用也立名所召別义称业于一体上具立二名即明其体能持二业如言眼即是界等者也)。
属耳(之欲反国语恐国人属耳目于我韦昭曰属注也汉书音义曰属近也诗云耳属于垣是也)。
保任(补道反说文保当也任保也言可保信也)。
母邑(梵语摩怚理此云母伽罗摩此云村今以邑代村故云母邑谓母人之流类故以名焉也)。
那伽(梵语有三义一云龙二云[象-(豕-一)+(焉-正)]三云不来孔寉经名佛为那伽由佛不更来生死故者也)。
掊剌拏(梵语补厚反下罗割反外道六师中一人名也旧言富兰那迦叶是姓富兰那是字即执空见外道也)。
第十卷
愚戆(卓绛反三苍愚无所知也亦釯也广雅戆顽嚚也说文愚痴也戆亦愚也)。
顽嚚(五还反下鱼巾反广雅顽嚚愚也顽钝也苍颉篇嚚恶也左传心不测德义之经曰顽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是也)。
毘卢宅迦王(梵语也旧言毘琉璃王一也)。
瑠璃(吠璃瑠也亦云毗瑠璃叉言毗头梨从山为名谓远山宝远山即须弥山也此宝青色一切宝皆不可坏亦非烟焰所能镕铸唯鬼神有通力者能破之为物或云是金翅鸟卵㲉鬼神破之此宝以卖与人间也)。
牟娑洛宝(梵语也亦名摩娑罗是绀色宝也)。
遏湿摩揭(梵语也亦名阿输摩竭婆是赤色宝也)。
帝释青(梵言因陀罗尼目多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㝡胜故称帝释青或解言帝释所居处波利质多罗树下地是此宝故名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为珠也)。
大青(梵言摩诃泥罗此云大青亦是帝释所用宝也)。
羯鸡怚诺迦宝(梵语余第七云卢㕧眩柯目多㕧音许伊反)。
拯拔(上蒸字上声字也说文拯上举也谓救助也)。
阿僧伽(梵言呵此言著短声呼之长声呼之即云众旧云僧佉讹也)。
佛性论第一卷
脐胷(上寂𠔃反考声云膍脐也说文从肉齐声也或作䐡下[罩-卓+助]恭反考声云胷膺也说文同亦作匈字下从肉上从凶也)。
手捊(蒲沟反毛诗传云捊聚也说文引取也从手孚声也)。
溉灌(上基利反下官换反庄子云水潦之溉于田也考声云清也顾野王云灌犹沃澍也说文云从水既声也灌字从水雚声也雚音桓也)。
第二卷
泥滓(下缁史反郭注尒雅云淀滓也说文滓亦淀也从水宰声也)。
澄渟(定经反埤苍云水所止也字书云水滞也广雅亦渟止也说文从水亭声也)。
濡滑(上汝娱反毛诗传云𣽈渍也又润泽也说文从水需声需音须)。
䨥观(呼郭反字书[雨/(敲-高+彳)]䨥大雨皃也古今典说亦[雨/(敲-高+彳)]䨥也从雨只声也[雨/(敲-高+彳)]音伇)。
蜘蛛(上猪奇反下猪俱反说文亦作此鼅鼄字亦蝥也经作此[(乏-之+虫)*知][(乏-之+虫)*朱]通用字也)。
毂[车*(同-(一/口)+又)](上公木反考工记云毂者为利转也说文辐之所凑也从车[(孛-子+歹)*殳]声也下武昉反王注楚辝[车*(囗@又)]枝轮木也说文从车𠕀声也)。
辐轴(上甫木反顾野王奏毂张[车*(同-(一/口)+又)]者也说文从车畐声下冲六反仪礼轴状如转辚刻两头为轵輁状如长木穿桯前后著金而𫔰轴焉说文从车由声)。
第三卷
诠詺(名并反顾野王为作名曰名去声经从言作詺字书并无也)。
湛然(宅陷反方言湛安也苍颉篇水不流皃也说文从水甚声者也)。
靖约(上字井反孔注尚书云靖安也毛诗传云靖亦善也说文安也从立青声下央脚反)。
缥色(疋绕反王注楚辝云衣服耀青葱也说文帛青白色也从糸票声也糸音覔票音必遥反)。
短促(端煖反苍颉篇短促也说文有所长短以矢为正不长也从矢豆声也经从豆从寸作𭔰非也)。
第四卷
破塘(徒当反埤苍云长沙郡谓隄曰䧜作䧜说文从阜唐声也)。
铸金(朱树反顾野王谓炀铜为器也说文销金也从金寿声)。
相揩(口皆反广雅揩摩也说文从手皆声)。
决定藏论三卷
方便心论一卷
稊稗(上弟泥反集训云稊子草名也似稗而细小也一名英也说文作第借用也下棑卖反杜注左传粃稗草之似谷者也说文禾之別名也从禾𤰞声也)。
摠谛(上宗孔反顾野王云捴将领也合也结也束也考声云都也古今正字或为総也从手怱声下丁弟反方言谛审也说文从言帝声也)。
沙砾(零的反说文小石也从石乐声也)。
钻燧(上祖官反顾野王云钻犹镌也凿也说文穿也从金赞声也下随悴反杜注左传云取火具也说文从火遂声经从手作攒非也)。
见杌(下五骨反韵略树无枝也说文木无头也从木兀声也)。
𧢻故(上冲烛反广雅𧢻𣔻也说文𢫔也从角从牛也或作此触也)。
渧数(上沍弟反考声云水滴也通俗文[(上/天)*(企-止+米)]渧亦零滴也从水从帝)。
中边分別论(无字可音)
辩中边论三卷
上卷
如镰(下歛占反太公六韬大镰柄长七尺方言刈𠛎自关而西谓之镰苍颉篇云大鐉也考声钗物者也亦作镰也说文从金兼声也)。
下卷(无字音训)
究竟一乘宝性论
歔欷(喜居反下虚既反字林涕泣也苍颉篇泣之余声也亦悲也)。
彯画(上疋妙反彯犹轻浅也)。
辩中边论颂一卷(无字音训)
业成就论
邺隍(上严劫反汉书魏郡有邺县故大河在东也说文从邑业声下见光反说文城壕有水曰池无木曰隍也从阜皇声)。
知𡱈(下节玉反尒雅𡱈分部也诗云曲也广雅云近也说文促也从口在尸下复句之一曰愽𡱈所以行棊象形字也)。
疖子(上牋切反广雅疖㿈也埤苍痤也考声小肿也或作𤻛古今正字从[爿-〡+(序-予)]节声也[爿-〡+(序-予)]音女厄反)。
稻秆(下千旱反考声云秆禾黍茎也杜注左传云槀也广雅云稻穰也从禾旱声旱音翰也)。
大乘成业论
食米(齐宗旧云食屑此外道修行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二指以物缚之往至人家舂谷簸米处以彼缚指拾取米屑聚置掌中随得多少去以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恐多所取缚两指耳亦名鷄鸠言外道拾米如鷄鸠行也)。
凸出(苍颉篇作𥥌徒结反字苑凸起也𥥌𥥌也)。
坳凹(苍颉篇作䆟乌狭反䆟[执/二]下也字苑凹陷也)。
紫矿(古猛反波罗奢树汁也其色甚赤用染皮㲲等也)。
拘椽花(俱禹反下以专反广志云似橘大如饭𥰠可以浣濯沤葛纻也今出番禺以南缕切蜜渍为粽也)。
瓤生(如良反即瓜瓠中瓤瓣也)。
俱瑟祉罗经(梵语𠡠里反旧言俱𫄨罗译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长爪梵志是也)。
释轨轮(梵语居美反轨法也世亲菩萨作释经轨泆佛栗氏子此西国地名此人因地为名也)。
校注
子【大】,字【甲】 准【大】,唯【甲】 瘵【大】,[爿-〡+(序-予)]【甲】 卪【大】,[卬-ㄗ+(ㄗ@、)]【甲】 日【大】,目【甲】 四【大】,四卷【甲】 忬【大】,[悸-禾]【甲】 端【大】,瑞【甲】 声【大】,〔-〕【甲】 唯【大】,〔-〕【甲】 诸【大】,请【甲】 也【大】,〔-〕【甲】 甞【大】,〔-〕【甲】 鲜【大】,解【甲】 制【大】,別【甲】 [止/(利-禾+舟)]【大】,前【甲】 旦【大】,且【甲】 测【大】,则【甲】 凝【大】,疑【甲】 晞【大】,睎【甲】 粮【大】,根【甲】 今【大】,合【甲】 说【大】,利【甲】 王【大】,玉【甲】 㿈【大】,[圹-黄+(雍-〦)]【甲】 [爿-〡+(序-予)]【大】,[爿-〡+(序-予+截)]【甲】 一切经音义【大】,〔-〕【甲】【经文资讯】《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54 册 No. 2128 一切经音义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3-0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正新修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萧镇国大德提供,维习安大德提供之高丽藏 CD 经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