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科卷三

  • ○二授具戒法(二)
    • 初牒章分文
    • 二初下随文別释(二)
      • 初标举众名(二)
        • 初标分
        • 二言下随释(二)
          • 初释标举(二)
            • 初正释(三)
              • 初叙翻传
              • 二中下释名义
              • 三如下明存梵
            • 二余下指广
          • 二二下释列缘(三)
            • 初标列章门
            • 二初下随章正释(五)
              • 初列数显相(二)
                • 初正明(二)
                  • 初总示
                  • 二初下列释(二)
                    • 初僧中五受(二)
                      • 初正明(五)
                        • 初善来
                        • 二破结
                        • 三三语
                        • 四边方五人
                        • 五中国十人
                      • 二有下斥异(二)
                        • 初引异解(二)
                          • 初立理
                          • 二释妨
                        • 二明今斥
                    • 二就下尼中五受(二)
                      • 初正明五受(二)
                        • 初标举
                        • 二初下別释(五)
                          • 初八敬
                          • 二二十众
                          • 三遣信
                          • 四小年曾嫁
                          • 五边方十人(二)
                            • 初例僧义立(二)
                              • 初正明今立
                              • 二有下斥古妄废
                            • 二若下明神州元始
                      • 二以下总通七受
                • 二问答(二)
                  • 初边方不成开
                  • 二遣信异杀盗
              • 二通局不同(二)
                • 初牒章分科
                • 二初下随位別释(六)
                  • 初约受
                  • 二约报(二)
                    • 初标举
                    • 二依下列释(五)
                      • 初善来(二)
                        • 初据本律以示
                        • 二如下会经论相违
                      • 二破结
                      • 三三语
                      • 四八敬
                      • 五羯磨
                  • 三约时
                  • 四约方(二)
                    • 初标举
                    • 二善下正释(二)
                      • 初明二州通塞(二)
                        • 初善来八敬唯局
                        • 二羯下简余三通局
                      • 二北下简北州唯塞
                  • 五约渐顿(二)
                    • 初标分
                    • 二初下随释(二)
                      • 初大小通局(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二二下別就小论(二)
                        • 初总示
                        • 二故下別释(二)
                          • 初羯磨唯局渐(三)
                            • 初约诸教正明
                            • 二引多论辨㭊(四)
                              • 初问顿得何须前受
                              • 二问渐受前戒失否
                              • 三问顿受体分几种(二)
                                • 初问答
                                • 二若下转难
                              • 四问顿受舍时如何
                            • 三上下结示
                          • 二善下余四通渐顿
                  • 六约诸部(三)
                    • 初示本数生起
                    • 二十下引律论別明(二)
                      • 初引律(三)
                        • 初十诵十种
                        • 二僧祗八种
                        • 三五分十二种(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二)
                            • 初问三语有缺何开
                            • 二问破恶理非在局
                      • 二上下引论(二)
                        • 初结前标后
                        • 二如下引论正明(七)
                          • 初多论七种(二)
                            • 初正明通局
                            • 二別问三归
                          • 二伽论十种
                          • 三善见八种
                          • 四母论七种
                          • 五杂心十种
                          • 六俱舍十种
                          • 七了论九种(三)
                            • 初总示
                            • 二一下別明(二)
                              • 初释依他七受(二)
                                • 初列示(二)
                                  • 初僧中四种(四)
                                    • 初善来
                                    • 二三归
                                    • 三略羯磨
                                    • 四广羯磨
                                  • 二尼下尼中三种
                                • 二此下通释
                              • 二独下释自证二受
                            • 三于下结通局
                    • 三上下括诸部通局
              • 三秉法差別○
              • 四教被凡圣○
              • 五借缘多少○
            • 三具下指广如后
      • 二就下随缘正解○
  • ○三秉法差別(三)
    • 初标举
    • 二多下正明
    • 三问答(二)
      • 初问两受胜劣
      • 二问佛秉善来(三)
        • 初正伸问答
        • 二八下重简八敬
        • 三如下引论通示(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四教被凡圣(二)
    • 初标章
    • 二善下正释(四)
      • 初善来
      • 二三语八敬(三)
        • 初通明二受
        • 二別问三语
        • 三八下重简八敬
      • 三破结
      • 四若下羯磨
  • ○五借缘多多(二)
    • 初牒章分位
    • 二初下随位別释(四)
      • 初约缘明受(二)
        • 初列示四受(二)
          • 初正明(四)
            • 初善来
            • 二破结
            • 三三语
            • 四八敬
          • 二问答
        • 二羯下略释羯磨
      • 二对辨同异(二)
        • 初标举
        • 二初下列释(五)(如文)
      • 三约受优劣(二)
        • 初标举
        • 二初下正释(三)
          • 初就缘
          • 二对过
          • 三对功能
      • 四显法前后(二)
        • 初牒名
        • 二善下正释(二)
          • 初具戒前后
          • 二余下未具前后
  • ○二就缘正解(二)
    • 初标指分文
    • 二前下随文別释(三)
      • 初释缘(三)
        • 初分示
        • 二就下正解(二)
          • 初就法辨缘(二)
            • 初分文
            • 二文下別释(二)
              • 初显戒德尊高
              • 二今下依缘略简(二)
                • 初释总标
                • 二就下释別相(五)
                  • 初能受人(三)
                    • 初标举叙由
                    • 二初下牒文正释(五)
                      • 初唯是人道
                      • 二诸根具足(三)
                        • 初明简意
                        • 二但下叙形报
                        • 三至下简轻重
                      • 三身器清净(二)
                        • 初明简意
                        • 二文下牒文解
                      • 四出家相具
                      • 五得少分法
                    • 三上下结示得不
                  • 二所对境(二)
                    • 初标示
                    • 二一下列数(二)
                      • 初正释(七)
                        • 初结界成就
                        • 二能秉法人
                        • 三僧数满足(二)
                          • 初牒释
                          • 二今下斥滥
                        • 四界内尽集
                        • 五白四教法
                        • 六资缘具足
                        • 七佛法时中
                      • 二上下料简(二)
                        • 初总束四缘
                        • 二成下次决成败(二)
                          • 初总分两异
                          • 二若下別简事资
                  • 三發心乞戒
                  • 四心境相当
                  • 五事成究竟
          • 二就下就事辨缘○
      • 二释法○
      • 三释相○
  • ○二就下就事辨缘(三)
    • 初牒章总举
    • 二初下随位別明(八)
      • 初明请师法(二)
        • 初分文
        • 二初下随释(二)
          • 初叙师资教兴(二)
            • 初分示
            • 二初下牒释(二)
              • 初明缘致(三)
                • 初释立和尚缘(三)
                  • 初叙制意
                  • 二中下翻名释义
                  • 三文下释敬摄
                • 二又下释立弟子缘
                  • 初叙制意
                  • 二言下释名义
                  • 三师下明相摄
                • 三善下释制请缘
              • 二文下修䖍敬
          • 二就下明立法加被(二)
            • 初标分
            • 二初下随释(二)
              • 初释请法(二)
                • 初明请仪
                • 二请下释请词
              • 二次下释答词(二)
                • 初释和尚词句(四)
                  • 初标示
                  • 二告下列释
                  • 三初下別释
                  • 四有下明四所以
                • 二文下释诸师例同(四)
                  • 初明请意
                  • 二今下斥时讹
                  • 三阿下释名义(二)
                    • 初二师
                    • 二外下余师
                  • 四请下示请法
      • 二安受者所○
      • 三差人问缘○
      • 四出众问法○
      • 五白召入众○
      • 六明乞戒○
      • 七戒师和问法○
      • 八正问法○
    • 三上下结断通塞○
  • ○二安受者所(二)
    • 初标示
    • 二云下示释
      • 初安界外
      • 二言下离见闻
      • 三文下立望
  • ○三差人问缘(三)
    • 初标缘
    • 二如下示意
    • 三就下牒释
  • ○四出众问法(二)
    • 初标分
    • 二就下随释(三)
      • 初示其衣钵(二)
        • 初绎审问安慰
        • 二列下释示衣钵名相(二)
          • 初正释
          • 二问答
      • 二二下正辨问难(二)
        • 初标分
        • 二勅下正释(二)
          • 初定其思审
          • 二将下依数列问(二)
            • 初先以义引(二)
              • 初分文
              • 二初下随释(五)
                • 初制简净意
                • 二正释名体(二)
                  • 初标章列数
                  • 二初下正释名体(二)
                    • 初释名(八)
                      • 初边罪(二)
                        • 初正释
                        • 二自下指例
                      • 二坏尼
                      • 三贼住
                      • 四破内外道(二)
                        • 初正明
                        • 二释妨(二)
                          • 初问答
                          • 二转难
                      • 五黄门
                      • 六至十五逆(四)
                        • 初杀父母
                        • 二杀阿罗汉
                        • 三破和合僧
                        • 四出佛身血
                      • 十一非人畜生
                      • 十三二形
                    • 二次下定体(二)
                      • 初标分
                      • 二初下随释(二)
                        • 初依名定体(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二次下辨离合(二)
                          • 初标
                          • 二问下释(二)
                            • 初问边逆离合
                            • 二引诸师义解(三)
                              • 初约违教有无释
                              • 二约离合繁滥释(二)
                                • 初正释
                                • 二若下转难
                              • 三约简俗不具释
                • 三得名废立(二)
                  • 初标举
                  • 二先下正释(二)
                    • 初据名(二)
                      • 初标
                      • 二非下释(二)
                        • 初约四义释
                        • 二又下约三义释
                    • 二次下诤名(二)
                      • 初标
                      • 二问下释(二)
                        • 初总问通名
                        • 二別问初难(二)
                          • 初问答
                          • 二转难(二)
                            • 初引尼例难
                            • 二有下约义各释(二)
                              • 初约尼无以释
                              • 二若下今约违教释
                • 四收难多少(二)
                  • 初牒章分科
                  • 二就下随科別释(三)
                    • 初总明尽不(二)
                      • 初标章
                      • 二言下正释(二)
                        • 初约摄不尽(三)
                          • 初引教文(四)
                            • 初多论
                            • 二善见
                            • 二僧祗
                            • 四了论
                          • 二义下约义说
                          • 二若下断成不
                        • 二又下明摄尽(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二)
                            • 初举小年以问
                            • 二引和尚转难
                    • 二以八难收(二)
                      • 初牒章
                      • 二有下随释(二)
                        • 初约不摄释
                        • 二又下约余难释
                    • 三以三障收(二)
                      • 初牒章
                      • 二黄下正释(二)
                        • 初总收
                        • 二问答(二)
                          • 初通问
                          • 二別答(二)
                            • 初答宽狭
                            • 二答轻重
                • 五通塞不同(二)
                  • 初牒章分门
                  • 二初下随门別释(五)
                    • 初三趣(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二就处
                    • 三就时
                    • 四就人
                    • 五约戒前后(二)
                      • 初标
                      • 二全下释(二)
                        • 初通示
                        • 二就下別简
            • 二正消文相○
      • 三后下定其言词
  • ○二次下正消文相(二)
    • 初标举
    • 二云下随释(二)
      • 初释难(二)
        • 初广明前五(五)
          • 初边罪(二)
            • 初正释(二)
              • 初牒释
              • 二余下斥讹(五)
                • 初叙游方
                • 二有下引他解
                • 二余下举事难
                • 四故下引论证
                • 五近下示相从
            • 二问答
          • 二坏尼(二)
            • 初牒文示相
            • 二问答释疑(五)
              • 初问汙圣何名难
              • 二问成难为婬触(二)
                • 初正伸问答
                • 二善下料简诸相(二)
                  • 初引论正示
                  • 二有下决判净具(二)
                    • 初引他解
                    • 二若下明今解
              • 三问杀汙不同障
              • 四问凡报非同圣
              • 五问坏僧成难不
          • 三贼住(二)
            • 初标示
            • 二善下別释(五)
              • 初善见(二)
                • 初引示
                • 二问答
              • 二僧祗
              • 三十诵
              • 四伽论
              • 五四分
          • 四破内(二)
            • 初牒释
            • 二十下引示(二)
              • 初明破相
              • 二母下废试教
          • 五黄门(二)
            • 初标叙示相
            • 二律下料简自截
        • 二余下指略余八
      • 二释遮○
  • ○二次下释遮(二)
    • 初标章指广
    • 二文下牒文略释(八)
      • 初合释前三种(三)
        • 初示合列
        • 二如下释名字
        • 三三下释年岁
      • 四衣钵具
      • 五父母听(四)
        • 初述制意
        • 二十下示別相
        • 三今下明须不
        • 四有下显离合
      • 六负债
      • 七奴仆(二)
        • 初牒释
        • 二僧下引示(二)
          • 初明人奴
          • 二五下辨佛僧奴
      • 八官人(二)
        • 初简位明制
        • 二僧下引教辨相
      • 九丈夫(三)
        • 初名义
        • 二文下十事
        • 三文下堪能(二)
          • 初正释(三)
            • 初牒释
            • 二何下显意
            • 三律下点示
          • 二问答(二)
            • 初问例借衣四句
            • 二问开胎闰前后
      • 十诸病(二)
        • 初总示
        • 二善下別释(二)
          • 初癞病
          • 二五下颠狂病(二)
            • 初引示
            • 二今下斥非
  • ○五白召入众(二)
    • 初标分
    • 二初下随释(三)
      • 初缘(二)
        • 初释立处
        • 二文下明立意
      • 二法(三)
        • 初今释
        • 二有下他解
        • 三如下示异
      • 三仪
  • ○六明乞戒(二)
    • 初标分
    • 二初下随释(二)
      • 初缘(二)
        • 初正释
        • 二僧下示异
      • 二就下法
  • ○七戒师和问法(二)
    • 初标法
    • 二问答(二)
      • 初问戒师不差(二)
        • 初问答释通
        • 二若下引事例难
      • 二问教授无白
  • ○八正问法(二)
    • 初标分
    • 二注下随释(二)
      • 初释缘
      • 二列下释问(二)
        • 初释重难(三)
          • 初指前重诫
          • 二就下通示问词
          • 三就下正释难相(二)
            • 初牒名显相(七)
              • 六七杀父母
              • 八八下杀罗汉
              • 九破僧(二)
                • 初牒释
                • 二文下结诰
              • 十恶心出血(二)
                • 初牒释
                • 二此下通结(三)
                  • 初明有无
                  • 二有下引他解(二)
                    • 初约现相释
                    • 二有下据毁坏释
                  • 三故下结示
              • 十一非人(三)
                • 初示名
                • 二约下显相
                • 三曾下斥非
              • 十二畜生
              • 十三二形
            • 二然下诸部同异(二)
              • 初明差问唯同
              • 二制下明列相同异
        • 二次释轻遮(二)
          • 初标示
          • 二汝下牒释(二)
            • 初示名字
            • 二奴下释余相
  • ○二大下释法(二)
    • 初标分
    • 二就下随释(三)
      • 初戒缘(二)
        • 初标指
        • 二引下牒释(三)
          • 初明引论之意
          • 二文下释起慈心
          • 三此下释正發戒法
      • 二次下正加法(二)
        • 初标举
        • 二单下正释(二)
          • 初白中问答
          • 二后下羯磨竟处
      • 三僧下总结(二)
        • 初正释结词
        • 二广伸问答(四)
          • 初问戒發时节(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引他解
              • 二今下明今解
          • 二问法竟通三性(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引论立义(二)
                • 初正解
                • 二若下释妨
              • 二下有斥他异说(二)
                • 初引彼所执
                • 二解下示今蹑破(二)
                  • 初约义正破(二)
                    • 初斥杀盗非彼例
                    • 二又下约教他反成今例(二)
                      • 初正明
                      • 二释妨
                  • 二故下引文证成
          • 三问安居不同戒
          • 四问法体相状(二)
            • 初叙问开章
            • 二就下随章牒释(四)
              • 初明戒体(二)
                • 初分门
                • 二就下随释(三)
                  • 初释名体(二)
                    • 初分门
                    • 二初下列释(四)
                      • 初立所由(二)
                        • 初标
                        • 二问下释(二)
                          • 初示今所立
                          • 二释其所以(二)
                            • 初问不通多少(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正答相须
                                • 二上下对简圣戒
                            • 二问不立三合(二)
                              • 初问
                              • 二答
                      • 二引经证(三)
                        • 初标
                        • 二如下正引(三)
                          • 初涅槃经
                          • 二又下善生经
                          • 三又下杂心论
                        • 三如下结示
                      • 三解名义(二)
                        • 初标分
                        • 二所下随释(三)
                          • 初释作
                          • 二言下释无作
                          • 三用下释戒(三)
                            • 初略释
                            • 二戒下引示
                            • 三今下显正
                      • 四明业体(二)
                        • 初牒章
                        • 二问下随释(三)
                          • 初问所受以發起
                          • 二问体相以开章
                          • 三初下随章门以解释(四)
                            • 初明教宗(二)
                              • 初标
                              • 二问下释(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举宗以答
                                  • 二故下约义显异
                            • 二陈体状(二)
                              • 初标
                              • 二体下释(三)
                                • 初克定名体
                                • 二多下指体通标
                                • 三先下依宗別释(二)
                                  • 初假名宗(二)
                                    • 初标宗
                                    • 二言下依释(二)
                                      • 初作戒体(二)
                                        • 初举名标示
                                        • 二或下诸师定体(二)
                                          • 初约色心为体(二)
                                            • 初约论示体
                                            • 二若下立理遮妨
                                          • 二约方便色声为体(二)
                                            • 初约论正立
                                            • 二问答遮难(四)
                                              • 初五尘非记难
                                              • 二违前心助难
                                              • 三违前心体难
                                              • 四声非相续难(二)
                                                • 初正问
                                                • 二伸答(三)
                                                  • 初约要期释
                                                  • 二约断续释
                                                  • 三约互造释
                                      • 二无作体(三)
                                        • 初正示体相(二)
                                          • 初通示名体
                                          • 二言下別释二非(二)
                                            • 初释非色
                                            • 二释非心
                                        • 二引诸文证成(三)
                                          • 初引成论(二)
                                            • 初证非心(二)
                                              • 初引初残
                                              • 二又下引后残
                                            • 二故下证非色(二)
                                              • 初引前问答
                                              • 二引后问答
                                          • 二故下引涅槃经
                                          • 三十下十住婆沙论
                                        • 三难作戒立色
                                  • 二实法宗○
                            • 三列异执○
                            • 四显正义○
                  • 二明先后相○
                  • 三通叙相○
              • 二辨同异○
              • 三缘境相○
              • 四叙数量○
  • ○二实法宗(二)
    • 初标章叙起
    • 二初下依位別释(二)
      • 初別分六位(六)
        • 初有为无为分別
        • 二三聚分別(二)
          • 初标
          • 二二下释(二)
            • 初约义以释
            • 二故下引教以证
        • 三三色分別(二)
          • 初标
          • 二此下释(三)
            • 初总束三色
            • 二今下正配二戒
            • 三所下別释无对
        • 四本报方便分別(二)
          • 初标
          • 二身下释(二)
            • 初二种作戒(二)
              • 初总示
              • 二就下別释(二)
                • 初身作戒(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二)
                    • 初问二色同异
                    • 二问所依非记业(二)
                      • 初正伸问答
                      • 二引教转难
                • 二口作戒
            • 二二种无作戒(二)
              • 初正示体相
              • 二故下引经证成(二)
                • 初初师通约二色解
                • 二又下次师唯据方便解
        • 五三性分別(二)
          • 初标
          • 二身下释(二)
            • 初作戒(二)
              • 初通简善性
              • 二然下別简色声(二)
                • 初简色
                • 二就下简声
            • 二言下无作戒
        • 六始终分別(二)
          • 初标
          • 二此下释(二)
            • 初出诸解(二)
              • 初初师据终非始(二)
                • 初正明
                • 二遮难
              • 二又下次师始终通收(二)
                • 初立理难破
                • 二有下覆救初师
            • 二今下明今断
      • 二上下总明体相(二)
        • 初示体引证
        • 二问答释疑(二)
          • 初约非对见难名色
          • 二约有对碍难相违
  • ○三列异执(二)
    • 初牒章
    • 二自下正(二)
      • 初明法执(二)
        • 初通明两土弘传
        • 二然下別就此方诤计(三)
          • 初明前乖竞
          • 二后下示后分宗
          • 三略下略叙异计(二)
            • 初假宗执杂心伸难
            • 二彼下有部细色释通
      • 二上下明迷执(二)
        • 初结前标后
        • 二如下列示不同(三)
          • 初叙起
          • 二如下正列(四)
            • 初光师
            • 二齐末师
            • 三河北师
            • 四江南师
          • 三斯下总责
  • ○四显正义(二)
    • 初牒章
    • 二夫下正释(二)
      • 初历示三宗(三)
        • 初示体标宗
        • 二如下依宗別释(三)
          • 初实法宗(二)
            • 初标示
            • 二彼下正释(三)
              • 初依宗示体
              • 二如下引律显正
              • 三如下斥前诸说
          • 二假名宗(二)
            • 初标示
            • 二由下正释(二)
              • 初依宗通示
              • 二考下约义考体(二)
                • 初正示体相
                • 二问答释疑
          • 三圆教宗(二)
            • 初标示
            • 二戒下正释(三)
              • 初叙立教本致
              • 二愚下根器差殊
              • 三欲下所受之体(三)
                • 初约圆义以示体相
                • 二由下约随行以明持犯
                • 三是下举因果以细劝(三)
                  • 初摄律仪戒
                  • 二以下摄善法戒
                  • 三以下摄众生戒
        • 三此下指略结成
      • 二今下总结嘱累(二)
        • 初斥迷示本(三)
          • 初举现事呵破
          • 二故下引诸文证非
          • 三今下指所归重劝
        • 二立问释疑(二)
          • 初问乖宗(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约圆义以释
              • 二何下举本宗以况
          • 二问假缘
  • ○二明先后相(二)
    • 初牒章标举
    • 二有下引示诸解(二)
      • 初引他师异解(二)
        • 初执二戒同时
        • 二有下执二戒前后
      • 二问下示今决通(二)
        • 初牒前总问
        • 二约义各释(二)
          • 初引昔通
          • 二今下示今解(二)
            • 初约同时以通前
            • 二且下约三时以示相
  • ○三第下通叙相(二)
    • 初牒章总举
    • 二一下随位別明(八)
      • 初作俱无作
      • 二形俱无作
      • 三要期无作
      • 四异缘无作
      • 五助缘无作
      • 六事在无作
      • 七从用无作(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八随心无作(二)
        • 初依多论释
        • 二如下引成论释
  • ○二辨同异(二)
    • 初牒章分科
    • 二初下随利別释(三)
      • 初就两名(二)
        • 初牒章
        • 二问下随释(二)
          • 初总问
          • 二別答(二)
            • 初释受名
            • 二既下释随名(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二分善戒(二)
        • 初标章
        • 二问下正释(二)
          • 初问有犯不名随(二)
            • 初问
            • 二答
          • 二问二作应非戒(二)
            • 初问
            • 二答
      • 三辨同异(二)
        • 初标分
        • 二就下随释(二)
          • 初释二作(二)
            • 初总举
            • 二何下正释(二)
              • 初先释二名
              • 二次下正辨同异(二)
                • 初明五同(二)
                  • 初标示
                  • 二一下列释(五)(如文)
                • 二言下辨四异(二)
                  • 初标
                  • 二一下正释(四)
                    • 初总別异
                    • 二根条异
                    • 三悬对异
                    • 四一多异(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约轻重答
                          • 二又下约勤怠答
          • 二次下解二无作(二)
            • 初标举
            • 二先下別释(二)
              • 初先解二名
              • 二今下正明同异(二)
                • 初明五同(二)
                  • 初标
                  • 二一下释(五)
                    • 初名同
                    • 二义同
                    • 三体同
                    • 四敌对同(二)
                      • 初正示二同
                      • 二若下会今古异
                    • 五多品同
                • 二次下辨四异(二)
                  • 初标举
                  • 二初下正释(四)
                    • 初总別异
                    • 二长短异
                    • 三宽狭异
                    • 四根条异
  • ○三缘境相(二)
    • 初牒章总举
    • 二初下随位別明(二)
      • 初就成宗(二)
        • 初总示
        • 二初下別释(四)
          • 初能缘心
          • 二所缘境(二)
            • 初举事以明
            • 二故下引论以示(二)
              • 初正明
              • 二征释
          • 三發戒相
          • 四约防非(二)
            • 初略示
            • 二问答(四)
              • 初问不防现非(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正答
                  • 二更下重举
              • 二问断过去非(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约义正答
                  • 二昔下翻破古解
              • 三问立二戒所以(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正答
                  • 二转难(二)
                    • 初牒难
                    • 二释通
              • 四问忏悔灭几世(二)
                • 初问
                • 二答
      • 二次下依多论(二)
        • 初标举
        • 二能下正明(二)
          • 初通列四意
          • 二语下別明戒境(二)
            • 初总示诸境(三)
              • 初示境相
              • 二问趣外
              • 三余下指非情
            • 二俱下別释情境(四)
              • 初引俱舍(三)
                • 初明从生起(三)
                  • 初通明三种(二)
                    • 初总标定不定
                    • 二分下別释不定(二)
                      • 初分不定
                      • 二因不定
                  • 二约下別分四位(二)
                    • 初总标
                    • 二有下別列(四)(如文)
                  • 三若下结示定意
                • 二又下明离五过
                • 三于下明徧缘意(二)
                  • 初举事以征
                  • 二由下约义以释(三)
                    • 初明从所能过
                    • 二纵下明离得舍过
                    • 三夫下正示所以
              • 二杂下指二论
              • 三如下引婆沙(二)
                • 初立难
                • 二初下释通(二)
                  • 初正通
                  • 二若下转难(二)
                    • 初约八般以难
                    • 二义下张四句通收
              • 四如下点成宝
  • ○四叙数量(二)
    • 初牒章总举
    • 二初下位位別释(四)
      • 初五戒(二)
        • 初标举
        • 二如下正释(二)
          • 初引论(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三)
              • 初问邪淫
              • 二问多少(二)
                • 初问答
                • 二若下蹑难
              • 三问徧制
          • 二今下义推
      • 二八戒
      • 三十戒
      • 四大戒(三)
        • 初示数量(二)
          • 初有情量(二)
            • 初引论
            • 二若下义推
          • 二自下非情量
        • 二如下引文证(二)
          • 初通证二境
          • 二故下引证非情
        • 三问摄戒(二)
          • 初总问
          • 二別答(二)
            • 初摄尽
            • 二又下摄不尽(三)
              • 初约义正明
              • 二若下征释经意
              • 三就下料简戒善(三)
                • 初正简具戒
                • 二就下对余三戒
                • 三若下对菩萨戒
  • ○第三示戒相(二)
    • 初牒章分文
    • 二就下随文別释(三)
      • 初止持行相(二)
        • 初标缘相
        • 二四下分文释(二)
          • 初指广总分
          • 二就下牒文別释(二)
            • 初标举总相(二)
              • 初总释
              • 二沙下別释(二)
                • 初沙门
                • 二释下释子
            • 二就下随四结之(三)
              • 初正释(二)
                • 初通标
                • 二淫下列释(四)
                  • 初婬(二)
                    • 初总分
                    • 二前下释相(二)
                      • 初标示
                      • 二初下正释(二)
                        • 初总举轻重
                        • 二二下依重说示
                  • 二盗(二)
                    • 初标分
                    • 二文下牒释(二)
                      • 初释相
                      • 二盗下释喻
                  • 三杀(二)
                    • 初标指
                    • 二下下牒释
                  • 四妄(二)
                    • 初标指
                    • 二不下牒释(二)
                      • 初释相
                      • 二譬下释喻
              • 二有下斥古(二)
                • 初斥执文
                • 二有下斥別说
              • 三上下结示
      • 二作持行相○
      • 三结劝学方○
  • ○二次下作持行相(二)
    • 初标分
    • 二义下随释(二)
      • 初义说(二)
        • 初列章
        • 二初下随释(五)
          • 初释名数(三)
            • 初列数
            • 二所下释名
            • 三或下辨异
          • 二约众行(二)
            • 初标举
            • 二一下正释(二)
              • 初行法依
              • 二众法依
          • 三明制意(二)
            • 初立四意(三)
              • 初正明(二)
                • 初总示
                • 二初下別释(二)
                  • 初外资
                  • 二上下内资
              • 二是下引证(二)
                • 初涅槃经
                • 二杂心论
              • 三问答(二)
                • 初问经论不同
                • 二问种依何立
            • 二所下出依体
          • 四依次第(三)
            • 初标章
            • 二衣下正释
            • 三此下对简
          • 五明开遮(二)
            • 初标
            • 二良下释(二)
              • 初明正法通开遮(二)
                • 初立教
                • 二是下彰益
              • 二调下明邪法唯制(二)
                • 初正示
                • 二故下引证
      • 二就下释文(二)
        • 初标分
        • 二缘下随释(二)
          • 初释缘
          • 二释体相(二)
            • 初分文
            • 二所下随释(二)
              • 初释标举(三)
                • 初明标号
                • 二文下牒释
                • 三前下简异
              • 二就下释列相(四)
                • 初粪扫衣(二)
                  • 初分文
                  • 二前下随释(二)
                    • 初明本制(三)
                      • 初总示
                      • 二依下別释(四)(如文)
                      • 三问答
                    • 二就下辨后开
                • 二就下乞食(二)
                  • 初总示
                  • 二若下別释(二)
                    • 初牒释
                    • 二随下结诰
                • 三树下树下坐
                • 四四下腐烂药(二)
                  • 初释制
                  • 二就下释开
  • ○三三下结劝学方(二)
    • 初标分
    • 二就下随释(二)
      • 初即坐诲约(二)
        • 初分文
        • 二前下释初段(三)
          • 初总分
          • 二就下別释
          • 三至下结示
      • 二后起随行(二)
        • 初通明二师(三)
          • 初标指
          • 二就下分示
          • 三所下显意
        • 二別释依止(二)
          • 初释缘
          • 二所下释法(二)
            • 初明开离
            • 二具下简师德(二)
              • 初有德可依(二)
                • 初简解能
                • 二言下简年腊
              • 二无下无德不须
  • ○二明尼受戒法(二)
    • 初牒章分文
    • 二就下随文別释(二)
      • 初释标(三)
        • 初释名
        • 二文下明列次
        • 三引下明依僧
      • 二就下释受(二)
        • 初标示
        • 二初下列释(三)
          • 初略示沙弥尼法
          • 二释式叉尼法(二)
            • 初标示分文
            • 二就下随文牒释(二)
              • 初释标
              • 二就下释法(二)
                • 初总分三科
                • 二初下別释二段(二)
                  • 初乞缘(二)
                    • 初释制缘(三)
                      • 初释两缘相
                      • 二此下明体有无
                      • 三今下辨今行事(二)
                        • 初斥世妄行(二)
                          • 初斥诸异
                          • 二亦下斥合受今
                        • 二今下显今正法(三)
                          • 初叙立意
                          • 二六下示所立(二)
                            • 初简诸非法(二)
                              • 初正明
                              • 二若下释妨
                            • 二今下正明今义
                          • 三彼下斥虗诈
                    • 二就下释乞法(四)
                      • 初明具仪
                      • 二正下明前请
                      • 三文下释词句
                      • 四又下释著处
                  • 二三下说相(二)
                    • 初释召入
                    • 二就下正释相(二)
                      • 初分文
                      • 二初下別释(三)
                        • 初标举总示
                        • 二就下显示轻重
                          • 初总标
                          • 二初下別释(二)
                            • 初释初相(二)
                              • 初释戒体(二)
                                • 初正明
                                • 二问答
                              • 二释学法
                            • 二乃下标余相
                        • 三三下简行有无(二)
                          • 初标举
                          • 二大下正释(三)
                            • 初释尼同法(二)
                              • 初正释
                              • 二问答
                            • 二除下释尼异法
                            • 三此下释后三法(二)
                              • 初牒文略示
                              • 二然下简辨服饰
                                • 初示古式
                                • 二近下斥滥行(二)
                                  • 初滥式叉
                                  • 二复下滥具戒(二)
                                    • 初引异解
                                    • 二今下约义斥
          • 三释大尼法(二)
            • 初分文
            • 二初下随释(二)
              • 初释标缘(二)
                • 初指略标起
                • 二遣下列释四受(四)
                  • 初遣信
                  • 二十下十岁曾归(三)
                    • 初牒释标举
                    • 二如下引示不同(三)
                      • 初引多论僧祇
                      • 二母下引母论
                      • 三承下引传闻
                    • 三既下结显所取
                  • 三三下十八童女
                  • 四四下边方义立
              • 二就下释正受(二)
                • 初标分
                • 二就下随释(二)
                  • 初明本法(二)
                    • 初分文标示
                    • 二前下牒释前缘(二)
                      • 初释畜众
                      • 二就下释请法
                  • 二后下就僧受法(二)
                    • 初明五义(二)
                      • 初标分
                      • 二初下随释(五)
                        • 初对时(二)
                          • 初引教明制
                          • 二问法失否(二)
                            • 初问答
                            • 二转难
                        • 二约众(二)
                          • 初牒章
                          • 二有下正释(二)
                            • 初引古非
                            • 二今下显今斥
                        • 三明界(二)
                          • 初牒章
                          • 二有下正释(二)
                            • 初引古非
                            • 二今下示今义
                        • 四立法(二)
                          • 初标章
                          • 二然下随释(二)
                            • 初诣僧法
                            • 二今下集坐法
                        • 五料简(二)
                          • 初牒章
                          • 二问下正释(二)
                            • 初问答(二)
                              • 初问本法同僧事
                              • 二难未具出界外
                            • 二如下引劝
                    • 二就下牒文释(二)
                      • 初总分三科
                      • 二初下牒释两段(二)
                        • 初释缘(二)
                          • 初总举
                          • 二一下別释(四)
                            • 初请师
                            • 二教乞戒
                            • 三戒师白和
                            • 四正问难(二)
                              • 初问遮难
                              • 二问学戒
                        • 二授下释相(二)
                          • 初标分三科
                          • 二初下牒释二段(二)
                            • 初释八重(三)
                              • 初释重罪相(二)
                                • 初释前四重(二)
                                  • 初总指同前
                                  • 二就下別释杀戒(三)
                                    • 初释堕胎
                                    • 二压下释压祷
                                    • 三言下释呪咀(二)
                                      • 初释义
                                      • 二多下点字
                                • 二就下释后四重
                              • 二总下释总列四喻
                              • 三有下示后四名
                            • 二说下释四依(二)
                              • 初简第三不同
                              • 二如下引僧祇通示

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科卷三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科(卷3)
关闭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科(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