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疏语考证卷之三
荐悼门
荐父首七(诸七切念俱可通用)
无父何怙悲风惨一七之辰。有佛可依湛云覆三千之界。负肩酧德。绕足投诚。 切念(亡考某)四生凡品。五浊浮躯。顷婴无妄之灾深期有永。岂意有为之幻遽作无常。嗟嗟撒手以便行。切切承颜而莫得。虽娑婆海上载乘明月以旋归。然痴慢山前恐碍飞云之来往。爰痛南垓之念。敬修西竺之缘。(入佛事)伏愿(亡父)空空了了解除久久之愆尤。是是非非结绝初初之公案。长揖秽土以超生。顿开妙莲而见佛。
二七
一十四日幽阴莫侍严君之训。千百亿身显化可胜调御之悲。假佛慈以报父慈。必佛道乃成子道。 切念(亡父某)苦海浮沤尘寰幻迹。因际啮藤之厄。遽惊曳杖之歌。肃然容。忾然声。莫返幽都之魄。發是心。作是念。敬修净土之因。(入佛事)伏愿先君(某)渡初江之巨浪。登法海之慈舟。七宝池中尽洗业障报障烦恼障。九莲台上常闻妙音梵音海潮音。
易下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调御谓如来十号之一也。
○啮藤之厄见上庆生之注。
○曳杖之歌记檀弓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肃然容忾然声记祭义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幽都之魄楚辞曰。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初江谓十王第二初江王也。
三七
父止于慈已參宋帝之陛。子竭其孝宜阐觉皇之规。作般若因。成涅槃果。 切念亡父(某)有凡夫名。无寿者相。槐柯国内忽迷梦蝶之魂。枣叶世间遽绝蜗庐之影。眼看白璧曷胜忍死之情。魄入黄泉孰是超升之所。爰恳佛力。用资冥途。(入佛事)伏愿亡父(某)礼十号之慈尊。悟一乘之妙道。好著脚处超登解脱之楼。是转身时直入光明之藏。
大学曰。为人父止于慈。
○宋帝谓十王第三宋帝王也。
○般若○涅槃并见名义。
○槐柯国内异闻集曰。淳于棼家居广陵。宅南有古槐树。棼醉卧其下。梦二使者曰。槐安国王奉邀。棼随使入穴中。见榜曰大槐安国。其王曰。吾南柯郡政事不理。屈卿为守理之。棼至郡凡二十载。使送归遂觉。因寻古槐下穴洞然明朗。可容一榻。有二大蚁乃王也。又寻一穴直上南柯。即棼所守之郡也。
○梦蝶之魂庄子曰。昔日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注栩栩。蝶飞之㒵。蘧蘧。僵直之㒵。
○枣叶世间六祖坛经云。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蜗庐见上。
○眼看白璧黄鲁直哭邢惇夫诗曰。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黄泉文选曰。朝發高堂上。暮宿黄泉下。注高堂生所居。黄泉死所葬。又左传注。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言黄泉。
四七
嗟我父兮正属五官之考劾。为其子者敬投万佛之慈悲。聊以输诚。讵云报德。 切念亡父(某)生我鞠我恩斯勤斯。载我形劳我生。莫永椿庭之寿。幽之出冥之入。曷明槐国之魂。欲冀超升须勤忏悔。(入佛事)伏愿亡父(某)业障氷消。尘缘雪净。黄金殿内常瞻紫磨之容。红藕花心时听苦空之偈。
五七
三思严父之云亡曷其有所。五历冥官之考劾欲见无由。用阐鸿规。敬陈象教。 切念亡父(某)眯目于尘缘影裡。置身于石火光中。蝶梦蚁酣竟弃三千之世。乌飞兔走倐惊五七之辰。向往之方谓何。超升之路安在。輙凭佛果。少赞仙游。(入佛事)伏愿光浮于业镜台前。雾散于阎罗殿下。高高山上往来不碍白云飞。深深海中出入自然明月现。
六七
椿殒燕山徒切百千之恨。蓂观尧砌倐惊六七之临。欲资冥途。乃修道筏。 切念不孝(某)罪积于躬。祸延所怙。跼高蹐厚嗟遗体之遑安。出幽入冥叹营魄之奚往。既被六尘之罥难免黑愆。况生五浊之区谁为白净。特效三归之敬。致恳十力之尊。(入佛事)伏愿地藏借往生之光。变成碎见在之案。瑶池万仞金风动而水上生花。宝阁千寻珠帘卷而云中见佛。
七七
严君见背泰山当七七之期。善逝垂慈莲国开三三之品。不弘象教。曷报鸿恩。 切念不孝(某)德惭后嗣祸及先君。星陨露晞悲惨遽形于庄蝶。日征月迈荏苒已历于曦乌。想居东岳之幽阴。莫诉南垓之痛苦。谨依法炬。冀破幽关。(入佛事)伏愿亡父(某)业海枯而功德山高。障云散而菩提月现。光浮莲宇豁开双眼见如来。风动宝林骤听一音宣妙法。
六旬
椿树烟迷已茹六旬之苦。奈河浪阔岂胜九回之悲。乃阐雷音。用资云路。 切念亡父(某)自弃诸孤莫知其所。沉沉苦海孰为驻足之津。渺渺爱河莫识回头之岸。不凭道筏。安抵故乡。(入佛事)伏愿亡父(某)驾般若舟。登涅槃岸。两月之哭泣既卒于此。七重之文案愿赦除之。
小祥
父弃尘寰既适小祥之日。佛临浊国是名大觉之尊。用归佛慈。乃酧父德。 切念亡父(某)蚁穴浮生蜗居潜迹。曩惊大故嗟嗟飞雀之散瓶。今届小祥恻恻迅驹之过隙。欲资吾父之云路。须凭我佛之风规。(入佛事)伏愿都市庭前破三百六旬之苦具。弥陀国内放八万四千之光明。得闻大事之因缘。获证无生之法忍。
大祥
㐫经三年痛失䌽衣之侍。吉蠲一日告成禫服之祥。欲尽余哀。爰修胜会。 切念先君(某)顷以熊屏之梦遽为蚁穴之游。嗟无泪之可挥。虽有身而莫赎。倚庐切切可胜曦驭之驰。陟岵哀哀倐届孔琴之御。拟破后后之冥关。须仗空空之妙觉。(入佛事)伏愿(某)绝转轮枢。契常住法。不生不灭直空当下之身心。若住若来大咲从前之梦幻。
见上。
○禫服之祥谓禫除服祭名大祥。后间一月而禫。见礼记。
○熊屏之梦晋平公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于子产。对曰昔共工之卿曰浮游。败于颛顼。自沉于淮。其色赤。其言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为天王崇。见之堂则王天下者死。见之堂下则邦人骇。见之门则近臣忧。见之庭则无伤。今窥君之屏。病而无伤。其祭颛顼共工乎。从其言而病间。
○蚁穴之游见上。
○有身莫赎诗黄鸟曰。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注赎贸也。若可贸以他人则人皆愿百其身以易之矣。
○倚庐记问丧曰。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
○切切见上。
○曦驭谓日也。见上杜诗。义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陟岵诗陟岵曰。陟彼岵兮瞻望父兮。注山无草木曰岵。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父之所在。
○孔琴之御记檀弓曰。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忌日
以卒日而为讳日。嗟严父之何之。转业风而作释风。仰世尊之如在。聊申一日之悃。庶服终身之丧。 切念先君(某)精魄往而不还。音容邈而莫睹。虽一日二日乃奄而亡。实千年万年莫消此恨。露晞薤叶风动木枝。永言孝思不遑启处。适衣黑衰之日。敬邀缁服之流。(入佛事)伏愿无边烦恼海彻底乾枯。无量智慧花廓然开發。悟无所悟之法。证无所证之门。
安塟
死则充如实切倚庐之念。塟者藏也幸安归窆之魂。爰建道场。用资冥路。 切念先君(某)劬劳德重。教育恩深。昔梦黄熊遽入绝迹消声之域。今封白马幸依归魂掩魄之乡。用报罔极之恩。敬遵大慈之典。(入佛事)伏愿先君(某)见清净身于山色之间。听广长舌于溪声之内。本来面目恍然相逢。无始命根嚗地顿断。
记檀弓曰。始死充充如有穷。
○倚庐见上。
○塟者藏也檀弓曰。塟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
○归窆谓葬曰归窆。檀弓曰。县棺而封。注封作窆。
○梦黄熊左昭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二方鼎。
○封白马范式。字巨卿。张邵。字元伯。相与为友。元伯寝疾而卒。范式忽梦元伯呼曰。巨卿吾已某日死。某日葬。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更服朋友之服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發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白马而来。母曰是必巨卿也。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罔极之恩见诗蓼莪。
○清净身广长舌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初參东林总禅师。与论无情话有省。遂献投机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恍然见老子。
○嚗地庄子曰。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注嚗然放杖声。
荐父通用
南山无桥木之亲终天抱痛。西域有妙莲之主易地归仁。欲报亲恩。须求佛力。 切念先君(某)既作幽泉之梦。岂胜逝水之悲。陟岵兴嗟伤音容之何在。蓼莪托咏痛精魄之安归。既追攀无从。岂修荐而敢阙。(入佛事)伏愿先君(某)尘劳蠲净廓尔而云散天清。业障顿除豁然而氷消雪释。宝网玲珑之下获礼慈尊。天花缥缈之中得闻妙乐。
荐母首七
悲惊萱背俄经七日之临。忧郁草心莫尽三春之报。欲超冥苦。爰叩佛慈。 切念亡母(某)恭处北堂。职谨南㵎。未悟空花之幻。遽惊风木之悲。迨想慈容孰化归来之鹤。静思厚德惭观返哺之乌。既欲报德于慈闱。敢后输诚于觉苑。(入佛事)伏愿(同父首七)。
二七
二七日中莫侍慈闱之侧。三尊座下愿修圣教之科。思报鸿恩。特昭蚁悃。 切念亡母(某)泡影浮生。尘劳幻质。奈井蛇之伤啮。致瓶雀之分飞。泪眼欲枯瞻徒嗟于陟岵。愁肠如割望莫遂于倚门。蹐地奚容。吁天何及。幸有竺天之教。堪为冥地之资。(入佛事)伏愿(仝父二七)。
三七
历观蓂砌倐经三七之辰。尘鎻萱庭实切百千之恨。追悼欲通于幽壤。庄严特建于道场。 切念亡母(某)未悟浮沤之幻。遽兴逝水之悲。黑地冥途孰是回光之法炬。涨天苦海谁为出险之慈航。唯依我佛之洪庥。庶拔吾亲之滞魄。(入佛事)伏愿(同父三七)。
四七
三圣移司已定罪功之籍。五官考案复明轻重之权。欲捄慈亲于既往。须投皇觉以资生。 切念亡母(某)六阴弱质五浊浮生。意谓百年可尽跃水之养。岂期一旦遽惊堕月之悲。萱庭尘迹之悠悠。槐国梦魂之杳杳。嗟冥关之莫测。幸佛法之可凭。(入佛事)伏愿(仝父四七)。
五七
三十五日游冥司莫见封人之母。千万亿生离业网惟依大觉之尊。还以事之。匪以报也。 切念亡母(某)全兰蕙之夙心。抵桑榆之晚景。不知不觉遽兴鹤吊之悲。何往何之实切狐疑之想。欲追悼于冥地。敬致恳于觉天。(入佛事)伏愿(仝父五七)。
六七
变成殿下想深亡母之惊忧。调御座前堪灭众生之业垢。乃弘大教。用展哀诚。 切念亡母(某)节誓柏舟香浮萱砌。报之罔极。期于供菽之勤。倐尔无常。乃作梦槐之戚。诸子深忧其无恃。黄泉相见以何之。谨依竺乾之风规。用作东震之几杖。(入佛事)伏愿(仝父六七)。
六旬
屈指六旬实切蓼莪之恨。投诚诸佛愿怜刻木之哀。特设慈航。用超苦海。 切念亡母(某)浮生偶寄。幻疾遽归。恩斯勤斯感德莫酧于厚地。弃我忘我祈哀徒吁于旻天。兹临卒哭之期。实切沥心之悃。(入佛事)伏愿(仝父六旬)。
小祥
云鎻萱庭已届小祥之日。光浮莲沼愿归大觉之尊。尺疏敷宣。寸诚恳切。 切念亡母(某)命惊逝水魂入重泉。白云遽失于孤飞。黄壤安从而再见。哺乌怀感岂堪树木之风声。驾鹤来归空诵蓼莪而雨泣。兹适周朞之岁。特修梁武之仪。(入佛事)伏愿(仝父小祥)。
大祥
萱花萎谢䌽衣方叹于凝尘。桑荫逡巡素服忽惊于易色。谨修梵典。聊表孝思。 切念先妣(某)妇道克全母仪绰著。深冀椿龄之永。可沾茨祉之荣。奈法昧有为莫出娑婆之网。而灾婴无妄遽翻般若之舟。永言孝思。不遑启处。靡依靡恃。适值周公报政之时。以祷以祈。载阐梁武修斋之法。(入佛事)伏愿(仝父大祥)。
忌日
忌日载临怅望萱花之秀。释风播诞聿修兰竺之缘。特竭孝诚。用严生品。 切念先妣(某)自弃蜗庐几经曦历。念丧虽有制而哀岂有尽。纵理或可裁而恩讵可忘。临追远之辰。愈极时思之感。(入佛事)伏愿(仝父忌日)。
安葬
路惨背萱痛音容之莫见。日严翣柳幸魂魄之有归。资象法以庄严。借龙神之拥护。 切念不孝(某)衅积厥躬。祸延先妣。周于衣。周于棺。周于椁。幸真宅之永藏。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冀冥途之可拔。谨启法筵用展悠思。(入佛事)伏愿(仝前安葬)。
荐母通用
萱堂月冷空余刻木遗踪。兰砌云愁遽起感邻別恨。一生一死之抱痛。三薰三沐以输诚。 切念先妣(某)凡笼厕迹世网缠身。偶忘彩服之欢。遽作黄粱之梦。呱呱而泣念无恃以何依。杳杳之容痛有身而莫赎。恭延缁侣用展丹哀。(入佛事)伏愿(仝父通用)。
双荐父母
父云配天既极天摧之苦。母者犹地复深地裂之悲。爰建道场。用资冥路。 切念不孝(某)双亲倾逝。五内分崩。因愆尤铢积于无知。致祸变贯仍之叵测。悲风惨惨怅椿树之空庭。堕月沉沉慨萱花之殒砌。不假荐修之力。曷酧鞠育之恩。(入佛事)伏愿二亲俱乘正修之因。各指往生之路。红莲台上不妨步步相随。碧玉堦前管取头头寻著。宁拘曰男曰女。侭教同号同名。
荐祖父
祖父云亡实重配天之感。伽婆垂悯敢忘投地之恭。少展微诚。用酧厚德。 切念祖父(某)抱孙爱笃贻嗣谋深。虑切移山方起愚公之志。忧忘负壑遽兴庄子之悲。分甘之报谓何。茹苦之哀益甚。爰启法务。用资冥途。(入佛事)伏愿祖父沾白毫光。礼紫金相。九莲台畔永荡百劫之愆。七宝堦前顿受一生之记。
见圆觉经。
○抱孙记曲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王父尸。
○贻嗣毛诗曰。丰水有𦬊。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注仕事诒遗燕安翼敬也。
○愚公之志列子曰。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扣石恳壤。箕畚运于北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长息曰。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若不平于是。河曲知叟无以应之。
○庄子之悲庄子曰。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注壑中之舟。泽中之山。可谓藏之固密。而有时乎失之。夜半有力。言造化也。负之而走。失也。言人之为计虽至深密。而时有不得自由者。
○分甘晋王羲之牵诸子抱弱孙。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
又
遗我以安方致庞公之喜。息我以死遽兴庄子之悲。启竺国之遗规。作幽都之法炬。 切念祖父(某)幸享龟畴之福。方深燕翼之谋。岂期二竖之为妖。遽成永诀。遂使诸孙之失望。徒切深悲。兹集僧伦。聿修善果。(入佛事)伏愿祖父(某)摧烦恼山斩爱欲罥。金绳月映光摇八德莲池。玉树风鸣声彻七重宝网。(荐父诸七伏愿俱可用)。
荐祖母
祖母云亡莫遂陈情之念。婆伽立教庸申哀慕之思。冀破冥关。用登觉地。 切念祖母(某)恩深刘母。行守班姬。意谓寿龄可享庞洪之福。岂期永诀徒怀乌鸟之私。杳然逝魄未审何之。寂若慈容不堪回想。爰请法侣特弘圣规。(入佛事)伏愿(已下伏愿俱用荐父荐祖父的)。
晋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情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晋帝。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老无人奉养。遂不应。乃上表陈情。
○婆伽见圆觉经。
○刘母见前。
○班姬汉书。班倢伃。班况之女。成帝朝为婕妤。帝游后庭。甞欲同辇载。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廼有嬖女。今欲仝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倢伃。
○庞洪之福汉司马相如传曰。湛恩庞洪。注师古曰。庞洪皆大也。庞音龙。
○永诀见上。
○乌鸟之私文选注。善曰。葛龚丧伯父还。传曰。乌鸟之情诚窃伤痛。毛诗蓼莪。孝子不得终养。翰曰。乌鸟反哺其母。言我有乌鸟之私情。乞毕祖母之养。
又
钟情祖母痛皈地府之幽。皈命慈尊愿荷觉天之庇。幽苦莫述。佛荫无方。 切念祖母(某)龟木方浮。鼠藤遽断。有百身而莫赎。无一念之敢忘。睹影自怜曷胜李密之苦。扪心独痛实切元卿之哀。少报含饴。略申献曝。(入佛事)伏愿(仝前)。
荐伯叔父
引而进之矜恤素勤于诸父。死者澌也超升实借于鸿慈。爰建殊因。用申哀绪。 切念故伯(某)赋形蚁磨。寄迹蜗庐。忽兴负壑之悲。遽作摧峰之惨。嗟尔浮生空成梦梦之梦幻。顾予忍死徒切殷殷之殷忧。不凭大觉之光。曷度冥关之苦。(入佛事)伏愿。
荐伯叔母
怀从母之深恩。悲忽兴于逝水。阐觉皇之妙教。泽祈渗于重泉。 切念故伯母(某)兰蕙贞心。苹蘩素志。岂意天年之凋丧。倐惊地魄之沉迷。从姪兴思尽是伤心之泪。诸孤追想无非泣血之声。爰建道场。用资冥福。(入佛事)伏愿。
荐兄弟
鸰原日永素深同气之恩。鴈阵风寒俄起断声之惨。爰殚一诚。用叩十力。 切念亡兄(某)孔怀念切。孝友情深。俱忘枘凿之谋。允叶埙篪之韵。荆花庭畔常嬉春砌之风。棣蕚楼间几对夜床之雨。忽衅钟于蜗舍。乃梦入于蚁柯。爰修释氏之仪。用笃天伦之眷。(入佛事)伏愿。
诗棠棣曰。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同气棱严。佛告阿难。汝我仝气。情均天伦。糓梁传曰。兄弟天伦也。何休注。兄先弟后。天之伦次。
○鴈阵滕王阁序。鴈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孔怀诗棠棣曰。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枘凿楚辞曰。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注凿穿孔也。枘刻木端所以入凿者也。鉏铻相距㒵。
○埙篪见上。
○荆花续齐谐记曰。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欲分财。庭前有紫荆花忽破为三。明旦枯死。真兄弟相感复合。紫荆亦茂。注三人田真田广田庆也。
○棣蕚诗棠棣曰。棠棣之华。鄂不[革*(华-(十*〡*十)+(人*〡*人))][革*(华-(十*〡*十)+(人*〡*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夜床之雨韦应物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蜗舍○蚁柯○天伦并见上。
又
吹篪播咏方欣和乐之怀。易箦致惊遽切哀号之惨。爰申丹悃。用叩金容。 切念亡兄(某)挈挈利涂。营营世网。忽起鸰原之变。遂形蝶梦之悲。夕对春风惆怅棣华之难[革*(华-(十*〡*十)+(人*〡*人))]。早观朝露咨嗟薤叶之易晞。兹延苾𫇴僧。特设伊蒲供。(入佛事)伏愿。
荐姊妹
生则同胞常轸天伦之爱敬。死而异处深忧地魄之沉沦。惟我三界尊。能捄一切苦。 切念亡姊(某)未离有漏。遽入无常。静思手足之情。岂胜万感。载念音容之逝。莫得一瞻。不凭四智之慈。曷捄九幽之苦。(入佛事)伏愿。
荐夫
交欢二姓本期奉箕箒之勤。俄別千秋难使效苹蘩之托。庸仗竺天之力。敬资冥地之光。 切念亡夫(某)甫及壮年偶婴微疾。遽作邯郸之梦。倐为幽壤之游。乘乘兮无皈。空期百年之愿。皇皇兮何在。永诀千岁之容。不祈佛恩。曷利苦趣。(入佛事)伏愿。
荐妻
百年偕老深期举案之欢。一疾弗瘳忽致鼓盆之叹。嗟死者不可生也。非至尊孰能捄之。 切念亡室(某)克宜其家来皈于室。岂意兆困宫之厄。居然为坤壤之游。琴瑟断弦伊谁能续。珠玑遗珮安得重拈。不胜炊臼之忧。须假献芹之荐。(入佛事)伏愿。
又
兰台人寂徒兴舞镜之悲。凤阁香销爰有断弦之惨。特凿小心。用投大觉。 切念亡(某)夙勤妇道。素稔闺仪。本期月满秦楼。讵意云皈巫峡。谓之何哉。鼓盆之叹尤甚。曷其有所。坠剑之忧殊深。爰启法延。特申菲供。(入佛事)伏愿。
荐产厄
血河浩渺可胜业网之忧。法海弘深能涤罪根之秽。谨投三宝。用罄一诚。 切念(某)形忝坤仪。业缠震旦。载生载育方欣坐蓐之期。不待不停遽抱梦槐之戚。念厥容之杳杳。痛彼魄之茫茫。雪涕盈襟。痛心疾首。欲消孕育之苦。须仗调御之光。(入佛事)伏愿引出黑漫漫地。来瞻碧湛湛天。血池顿乾花轮之光浮五色。地狱忽破宝树之韵演三乘。
荐子
愁结燕山无奈桂枝之摧折。诚倾净土庸冀莲蘂之开敷。乃启法筵。用展悲思。 切念男(某)当户谋深。肯堂念切。偶昧藏舟之谶。遽成易箦之悲。声闻九天复无鹤鸣而子和。魂游九地空怜蝶是而人非。不假佛臂之光。安破幽都之暗。(入佛事)伏愿。
荐女
贱息云亡未获超生之地。慈皇护念弘开捄死之门。谨以寸忱。寓之尺疏。 切念女(某)早作无常之梦。遽倾有漏之身。泪眼欲枯空望音容之愈邈。愁肠几绝徒嗟魂魄之弗皈。兰房寂寂而云愁。泉路悠悠而日暗。特凭佛果。少赞仙游。(入佛事)伏愿。
荐岳父
东坦恩深方借泰山之庇。南柯梦断遽为坤壤之游。欲超净土而往生。须仗慈尊以追悼。 切念岳父(某)处尘劳海。受幻妄身。深期有永之年托兹河润。岂谓无常之寂遽尔山颓。达者即电影而观。我则失氷清之映。思酧厚德。乃阐洪规。(入佛事)伏愿。
荐岳母
亲同泰岳骤惊独逝之懿魂。爱重门䦨犹痛无依之半子。欲酧广庇。乃集良因。 切念岳母(某)才婴病疴遂及大故。五漏之身遽殒。一灵之性何存。顾予东坦之诚心岂胜忍死。借我西方之法力克遂往生。乃请僧伽。爰陈法务。(入佛事)伏愿。
荐女婿
东床佳婿忽兴逝水之悲。西土圣人能救重泉之苦。爰修象教。特罄蚁诚。 切念(某)厕迹凡笼。置身尘网。夤缘有幸曩谐中雀之因。幻化无常今叶镜蛇之谶。安得金刚之不坏。欲瞻玉润以无从。不资物外之善缘。安荐门中之娇客。(入佛事)伏愿。
荐大沙门
示寂双林法身本无来往。言旋葱岭幻体乃有灭生。欲崇本师之因。须借我佛之果。 切念本师(某)戒月孤圆法雷普震。依作昏途之炬。用为苦海之舟。奈何啮断鼠藤。遽尔打穿雀縠。悠悠明月夜载孤帆。惨惨寒烟昼迷丈室。少申孺慕。乃演金科。(入佛事)伏愿德山益峻。生生披如来之衣。悲海弥深。世世处诸佛之室。普作无边佛事。常转无尽法轮。
入塔
灵骨已藏。叹师容之益邈。全身不散。冀道脉之恒昌。爰启法筵。用酧慈荫。 切念本师(某)佛门柱石。法窟爪牙。幻疾才沾遽到火灭烟飞之地。觉灵如在幸托埋光铲彩之区。已失先辈之典型。安存后昆之模范。乃集净侣。聿弘清规。(入佛事)伏愿品位弥崇。光明益著。混入堪忍界若耀海之骊珠。高坐涅槃城似当空之桂魄。
生忌
涅槃海湛本无漩澓之波。幻化门开乃有往还之迹。爰遵大教。少展时思。 切念本师(某)自敛形声。几经岁月。慧灯晦焰不蒙破暗之光。法雨屯膏未见润枯之泽。兹逢示(降寂)之日。益动永言之思。乃集方袍。聿修净供。(入佛事)伏愿兴大法云。注甘露雨。乘愿船而行慧海。满帆风过家乡。观缘相而游寂场。一片月明古道。
荐徒(禅僧用)
久侍巾瓶拟作当家之种。遽捐衣钵遂为逝水之波。稽首祈恩。洗心致悃。 切念(某)滥入僧伦忝为佛子。每思沉沦之苦。拟作出离之因。奈何善愿方坚而幻形弗驻。苦功未就而世数已终。欲助往生。须凭法力。(入佛事)伏愿顿破无明之殻。永断烦恼之根。宝树林中伎乐声声闻般若。金沙地上天花色色见真如。
荐寺院赴应僧师徒通用(未落發者亦通用)
幻影非真忽灭风灯之焰。佛慈莫量庸修水月之功。 窃念(某)已入空门未谙戒律。岂修不坏之法。遽有无常之惊。苦海波深孰是涅槃之岸。冥途路险谁为般若之光。乃引竺国之清规。用作幽都之宝筏。(入佛事)伏愿善根不昧。魔障速清。逈脱尘劳。直破重重之罥。默融妙法。顿增种种之光。
又
生入空门难留幻妄之体。死皈冥境须凭荐拔之功。庶脱浊邦。方超净界。 切念(某)身居梵刹。心醉尘缘。律仪之训未闲。昏迷卒岁。福慧之功莫习。苒荏一生。不凭我佛之慈仁。曷救下凡之沉没。(入佛事)伏愿破业罥而出冥关。扫魔风而消怨敌。慈光远暨快逢甘露之濡。苦具顿除喜见花轮之现。
荐出家居士有斋戒者
幻影难留便尔恁么而去。真皈有在奄然顺化而游。欲往净方。特修梵典。 切念(某)置身白业。谢迹红尘。善愿方隆思熟黄梅之米。善根未就空栽破岭之松。嗟岸树之难存。痛井藤之易绝。一灵遽往。(某)七俄临。(入佛事)伏愿舍业报身出尘劳海。金台晃耀光浮水面之莲。宝网玲珑韵奉空中之乐。
禅林疏语考证卷之三
校注
宜疑冥 乌疑鸟 遗疑遣 佛字疑剩【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63 册 No. 1252 禅林疏语考证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9-29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CBETA 提供基本句读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