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卷第九
像式(并赞)
第一席
(从第一席至第十一席。皆顶有圆光。金多而彩少)。
式 中画一大佛。用淡金为身。淡彩为衣。淡银为顶光。身中身外。显现无量佛身佛刹。胸前特现一佛。稍大。坐千叶莲花。一一叶中。有佛一尊。
赞曰。
浩浩乎慧海全无边。煌煌乎智炬全无烟。萧萧寥寥乎。笛无孔而琴无弦。层层密密乎。似与一切刹尘尘刹。融通念劫回转而周旋。又无柰其无头无尾无情无性。无色无空无正无偏。唤作十身灵相也徒然。不是凡人不是仙。
第二席
式 分三层。第一经轴。第二律轴。第三论轴。 经十二部。分列。中加一部。上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律分大小两乘。论分宗论释论。旁加杂藏。如呪仪等。及西天东土圣贤撰述。
赞曰。
第三席
式 分三层。上菩萨。中辟支。下罗汉。旁加一切在家有道之像。男女老少不拘。以表胜义僧也(如庞李诸家)。
赞曰。
第四席
式 形状各別。有送经取经。译经校经。诵经讲经者。有苦行者。有运通者。有行法者。有救苦者。或指月形。或入山形。或行脚。或绕塔。或坐禅。或持呪。或礼拜忏悔。或念佛往生。
赞曰。
第五席
式 分两层。上有池水莲花。一佛二菩萨。坐花台上。有九人跪花中听法。天乐灵禽围绕。下有十方众生临终之相。先列四众。后及异类。一一顶上。有一线光。光中莲花。花中一人。跪而合掌。顶有圆光。向西往生。西有一佛二菩萨立像。殷勤接引。佛眉间光。五转之后。分百千万。一一光中。皆摄取往生之众。不可悉数。
赞曰。
第六席
式 依华严世主。种种各別而画之 点缀生动。布景确切。为佳。此席像多。宜细心描写。
赞曰。
第八席
式 此虽历代儒宗。然须有神韵。莫作腐儒形。腐儒是下堂人类所收。非此席也。顶上有金色圆相。葢充实而有之光辉也。
赞曰。
第九席
式 诸大明王。皆忿怒形。极可怖畏(或佩人头数珠。或四头八臂。青身赤发等)。亦有善女天。或文或武。皆极解脱。有威光。各分部局。眷属围绕。
赞曰。
第十席
式 或甲胄。或衣冠。或平或奇。有男有女。或天仙神韵。或鬼神威严。一一具多眷属。
赞曰。
第十一席
式 人王宰官。比丘学士。各有经营图度之意。人王梁代衣冠。宰官学士。宋代衣冠。王一二。官三四。比丘十余人。各有眷属。
赞曰。
第十二席
(自此以下。顶上无光。金少彩多。身非金色。衣中略带金耳)。
式 三界天中。空极淡。色极清。欲极华。唯欲界有男女君臣文武。色皆禅定。空若魂灵。隐约白衣而坐也。色天白色如银。面目显露。
赞曰。
第十三席
式 无量仙形。有男女老少师徒之象。或旁衬龟鹿白鹤灵芝。有丹灶烹炼。运气。吸日月光华。书符持剑。鸣琴赋诗。杖桂葫芦。身栖岩石。种种形。
赞曰。
第十四席
式 夜叉。龙。乐神。蠎神。疑神。金翅鸟。鸠槃茶。罗刹(胜八部。天修罗分开。劣八部。亦入鬼道。或兼入旁生道)。乌龙蠎等。顶上画本相影子。疑神有二角。夜叉飞。罗刹猛。鸠槃茶丑。乐有器。
赞曰。
第十五席
式 有初感轮至者。有升空欲动者。有空中降下。环卫森严。各邦畏服者。有正在空中飞者。轮相前导王。仪仗次之。余宝悉备。
赞曰。
第十七席
式 修罗男丑女美。王带雄猛形。庄束武多文少。间有现本相三头六臂者。间有俨然现作天人者。女皆天身像。
赞曰。
第十八席
式 虽作人形。聪慧中少正直之气象。以习气未能一时化尽故也。然其中间。有一二正直气象者。以良马见鞭影故也。
赞曰。
第十九席
式 人天形中。清雄浊劣不一。而面目衣裳。多含青色以表来路。足矣。不可画作鬼。
赞曰。
第二十席
式 入天形像。衣兼杂色而红多。面目亦然。其神明犹少灵机也。
赞曰。
第二十一席
式 人天形像。衣及面容。黑多白少。以表来路甚苦。以伤害初除。痛习未远故也。然中亦有卓荦不群者。如兜率天人。新出阿鼻。即超凡入圣。教百亿人天。证十地金轮位也。
赞曰。
第二十二席
式 人天形像。面目依稀。衣裳淡白。神情飘动。似无所依。似有所依。
赞曰。
第二十三席
式 杂然文武鬼神。亦兼男女贵贱。旌旗环珮。符印仆马。精神麤妙各別。而皆现快利之相。
赞曰。
第二十四席
式 烟云中。似有骑龙跨鹤。乘舆步空。飞行凝立之相。皆眷属围绕。面目依稀。以闻法受熏。未可预定其报之优劣也。呜呼。金镕于炉。谁为其模。
赞曰。
第二十五席
式 多画正面。多画全身。常依法会。身心善良。渐露圆满光明之象。
赞曰。
牌式
- 第一席十牌○十身灵相法报化一切佛(十牌皆然)
- 第二席十牌○十𢆯微妙过现未一切法(同上)
- 第三席十牌○十方云集种种乘一切僧(同上)
- 第四席十牌○十宗诸祖师僧大善知识(同上)
- 第五席十牌○十方往生净域诸上善人(同上)
- 第六席十牌○十刹尘莲花藏妙严世主(同上)
- 第七席十牌○十方入佛境界寄位仙人(同上)
- 第八席十牌○十方入佛境界一切儒宗(同上)
- 第九席十牌○十大明王十方示现女天(同上)
- 第十席十牌○十刹飞身重重护法诸神(同上)
- 第十一席十牌○水陆本宗历代诸善知识(同上)
以上。上堂竟。
以下。下堂列位。
- 第十二席十牌○十方无量一切天上真灵(十牌皆然)
- 第十三席十牌○十方无量诸仙列派真灵(同上)
- 第十四席十牌○十方无量胜劣八部真灵(同上)
- 第十五席十牌○十方无量四种轮王真灵(同上)
- 第十六席十牌○十方无量一切人类真灵(同上)
- 第十七席十牌○十方无量阿修罗部真灵(同上)
- 第十八席十牌○十方无量別別成就精灵(同上)
- 第十九席十牌○十方无量得脱鬼趣之灵(同上)
- 第二十席十牌○十方无量得脱旁在之灵(同上)
- 第二十一席十牌○十方无量得脱泥犁之灵(同上)
- 第二十二席十牌○十方无量死生中有之灵(同上)
- 第二十三席十牌○此一道场十方有职诸神(同上)
- 第二十四席十牌○此一道场正度列位真灵(同上)
- 第二十五席十牌○此一道场部位一切真灵(同上)
唯二十四席二十五席。每牌居中大字外。可详开正陪人名而小字书之。总別同异成坏。能全现于一毛端也。宝王刹开。法轮大转。亦生平之快事矣。
(附)水陆道场附申文疏式
水陆内坛法事沙门谨疏。三宝龙天一切真灵座下。伏以道场无碍。众愿环兴。既集所长必除其患。称性而周法界。从心而作功勋。既有感而能通。故据情以上达。今有道场随喜善信。(下列人名及所求心愿)仗三宝力。冀得如愿。云云。某等既受来词。理合坿疏。上尘慧鉴。真慈朗耀。徧烛昏衢。法位常安。永孚众志。合十方大悲神圣之力。救众生心中苦恼之缘。所缺皆圆。所黏皆脱。生者蒙福。故者超登。万苦长离。一真圆现。所有下情。伏惟周密护持。以满道场全量。谨疏。
年月日具疏水陆道场法事沙门 押
檀 越 押
签上写(水陆道场佛法僧宝)
水陆道场各家附行𦦨口意旨式
水陆道场。秉教奉行法事沙门。伏以从心现业。即一即三。破妄显真。谁升谁降。为众迷之不悟。故诸佛乃降临。慧启无遮。光照有赫。接引之缘将熟。变化之用弥多。笃奉真言。恪遵仪轨。普施斛食。全济含灵。今有(下列人名心愿)仗佛恩灵。使彼超度。悉皆如愿。云云。某等既受来词。理合如法。据情上达。伏愿生存蒙福。亡故超升。众苦全离。一真圆现。弥陀心镜不隔丝毫。极乐莲花全通消息。
年月日具
签上写(水陆道场燄口意旨)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第卷九(终)
【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4 册 No. 1498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3-21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CBETA 扫瞄辨识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