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卷第九

像式(并赞)

第一席

(从第一席至第十一席皆顶有圆光金多而彩少)

式 中画一大佛用淡金为身淡彩为衣淡银为顶光身中身外显现无量佛身佛刹胸前特现一佛稍大坐千叶莲花一一叶中有佛一尊

赞曰

浩浩乎慧海全无边煌煌乎智炬全无烟萧萧寥寥乎笛无孔而琴无弦层层密密乎似与一切刹尘尘刹融通念劫回转而周旋又无柰其无头无尾无情无性无色无空无正无偏唤作十身灵相也徒然不是凡人不是仙

第二席

式 分三层第一经轴第二律轴第三论轴 经十二部分列中加一部上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律分大小两乘论分宗论释论旁加杂藏如呪仪等及西天东土圣贤撰述

赞曰

岂有身乎  而陪上席  法筵健将  君为第一
佛佛之师  圣圣之母  痴人无慧  索之空有

第三席

式 分三层上菩萨中辟支下罗汉旁加一切在家有道之像男女老少不拘以表胜义僧也(如庞李诸家)

赞曰

天衣璎珞  富贵聪明  贪吃小果  稍欠精神
中间有人  如麟一角  別有僧焉  胜义超卓

第四席

式 形状各別有送经取经译经校经诵经讲经者有苦行者有运通者有行法者有救苦者或指月形或入山形或行脚或绕塔或坐禅或持呪或礼拜忏悔或念佛往生

赞曰

八部佐天  六卿治世  苦矣凡流  圣哉开士
星罗碁布  泠然宝心  依真而住  无有古今

第五席

式 分两层上有池水莲花一佛二菩萨坐花台上有九人跪花中听法天乐灵禽围绕下有十方众生临终之相先列四众后及异类一一顶上有一线光光中莲花花中一人跪而合掌顶有圆光向西往生西有一佛二菩萨立像殷勤接引佛眉间光五转之后分百千万一一光中皆摄取往生之众不可悉数

赞曰

九莲花里一童真  一一童真共一因
闻说真灵无二路  不烦仙诀度长春

第六席

式 依华严世主种种各別而画之 点缀生动布景确切为佳此席像多宜细心描写

赞曰

尊天富贵  大神聪明  宝威灵耀  罄写生平
求其来处  了不可得  遇著善财  作善知识

第七席

式 画种种仙人形像顶上皆有佛圆光以入佛境界故也

赞曰

回心一脉  前妄勿贪  泠泠䇿进  全现家山
百亿日月  但一尘寰  极目无边  何处仙班
一一世界  作我珮环  来歆法供  镜影飞涵

第八席

式 此虽历代儒宗然须有神韵莫作腐儒形腐儒是下堂人类所收非此席也顶上有金色圆相葢充实而有之光辉也

赞曰

谁知其乐  空叹贤哉  执理与事  两堕轮回
轮回二字  不须提起  深入法界  欲无言矣

第九席

式 诸大明王皆忿怒形极可怖畏(或佩人头数珠或四头八臂青身赤发等)亦有善女天或文或武皆极解脱有威光各分部局眷属围绕

赞曰

忿怒吉祥  英雄叱咤  慈悲圆满  天女变化
一佛巍巍  天上天下  回转从心  刚柔八卦

第十席

式 或甲胄或衣冠或平或奇有男有女或天仙神韵或鬼神威严一一具多眷属

赞曰

隐身环卫  眷属孔多  分途变化  镜影不譌
金城汤池  佛国无魔  立功何处  自性弥陀

第十一席

式 人王宰官比丘学士各有经营图度之意人王梁代衣冠宰官学士宋代衣冠王一二官三四比丘十余人各有眷属

赞曰

佳哉法会  即今凝然  英华吐露  飞过九天
香云宝雨  齐赴法筵  莲华欲语  化鸟无冤

第十二席

(自此以下顶上无光金少彩多身非金色衣中略带金耳)

式 三界天中空极淡色极清欲极华唯欲界有男女君臣文武色皆禅定空若魂灵隐约白衣而坐也色天白色如银面目显露

赞曰

天边人语  不隔丝毫  依依一堂  精神更超
化工化工  天然不淆  几人错过  呓语刀刀

第十三席

式 无量仙形有男女老少师徒之象或旁衬龟鹿白灵芝有丹灶烹炼运气吸日月光华书符持剑鸣琴赋诗杖桂葫芦身栖岩石种种形

赞曰

云中君耶  山上人耶  执此妄影  群号真耶
与佛齐称  乃转轮耶  不凡不圣  实之宾耶

第十四席

式 夜叉乐神蠎神疑神金翅鸟鸠槃茶罗刹(胜八部天修罗分开劣八部亦入鬼道或兼入旁生道)乌龙蠎等顶上画本相影子疑神有二角夜叉飞罗刹猛鸠槃茶丑乐有器

赞曰

龙鸟蠎疑神  乐部音乐作  罗刹鸠槃茶
夜叉更卓荦  主臣男女众  一一威神略
神威满太空  此事可斟酌

第十五席

式 有初感轮至者有升空欲动者有空中降下环卫森严畏服者有正在空中飞者轮相前导王仪仗次之余宝悉备

赞曰

飞行人主  曾莫予违  十善调畅  灵驭芳徽
重重国土  多少心机  一齐转动  候佛指挥

第十六席

式 虽亦人形然神色间如有感通之象又非神通变化也精华未吐神彩欲飞斯为得之

赞曰

身面言说  一机抽六  蜗角生生  谁为家国
可怜虫子  飞其神脉  一念入微  光中蒙福

第十七席

式 修罗男丑女美王带雄猛形庄束武多文少间有现本相三头六臂者间有俨然现作天人者女皆天身像

赞曰

忍心一發  胜境圆开  不入天品  为挟风雷
水自不动  山自转回  镜影空花  阅境知归

第十八席

式 虽作人形聪慧中少正直之气象以习气未能一时化尽故也然其中间有一二正直气象者以良马见鞭影故也

赞曰

幻中无孽  即是道人  灵因具足  勿犯风尘
风火不常  通力非真  真存妄尽  別有精神

第十九席

式 人天形中清雄浊劣不一而面目衣裳多含青色以表来路足矣不可画作鬼

赞曰

劣于品  苦于身  阴风飒飒  欺我性真
真常不受欺  果错由于因  速疾变化去
同作光明轮

第二十席

式 入天形像衣兼杂色而红多面目亦然其神明犹少灵机也

赞曰

释迦大龙王  前身狗而白  今作天人师
威灵涵佛国  蛤也而天  能也而渊
变化不变化  笔墨是云烟

第二十一席

式 人天形像衣及面容黑多白少以表来路甚苦以伤害初除痛习未远故也然中亦有卓荦不群者如兜率天人新出阿鼻即超凡入圣教百亿人天证十地金轮位也

赞曰

玲珑地狱  如瑠璃瓶  一一芥子  全是真灵
一朝破空飞出  同入遮那户庭
我闻古昔阿鼻众生  生天证道教化众生
齐得金轮位  即今点点飞动犹如星

第二十二席

式 人天形像面目依稀衣裳淡白神情飘动似无所依似有所依

赞曰

何堪轮转  未涉死生  乘缘入会  镜影钟声
光音破惑  打落无明  时哉时哉  昏散同清

第二十三席

式 杂然文武鬼神亦兼男女贵贱旌旗环珮符印仆马精神麤妙各別而皆现快利之相

赞曰

点缀虗空  星幢来往  不见其身  令人可想
此中妙机  非伸非缩  当官而行  何曾离局

第二十四席

式 烟云中似有骑龙跨乘舆步空飞行凝立之相皆眷属围绕面目依稀以闻法受熏未可预定其报之优劣也呜呼金镕于炉谁为其模

赞曰

纵横普遍  偶露一星  拨开尘点  法界空灵
孰亲孰疎  佛眼垂青  请君直往  安乐门庭

第二十五席

式 多画正面多画全身常依法会身心善良渐露圆满光明之象

赞曰

绮交脉注  非生非佛  一片灵机  佳哉
中有黠者  点睛飞空  助我经纶  救此群蒙

牌式

  • 第一席十牌○十身灵相法报化一切佛(十牌皆然)
  • 第二席十牌○十𢆯微妙过现未一切法(同上)
  • 第三席十牌○十方云集种种乘一切僧(同上)
  • 第四席十牌○十宗诸祖师僧大善知识(同上)
  • 第五席十牌○十方往生净域诸上善人(同上)
  • 第六席十牌○十刹尘莲花藏妙严世主(同上)
  • 第七席十牌○十方入佛境界寄位仙人(同上)
  • 第八席十牌○十方入佛境界一切儒宗(同上)
  • 第九席十牌○十大明王十方示现女天(同上)
  • 第十席十牌○十刹飞身重重护法诸神(同上)
  • 第十一席十牌○水陆本宗历代诸善知识(同上)

以上上堂竟

以下下堂列位

  • 第十二席十牌○十方无量一切天上真灵(十牌皆然)
  • 第十三席十牌○十方无量诸仙列派真灵(同上)
  • 第十四席十牌○十方无量胜劣八部真灵(同上)
  • 第十五席十牌○十方无量四种轮王真灵(同上)
  • 第十六席十牌○十方无量一切人类真灵(同上)
  • 第十七席十牌○十方无量阿修罗部真灵(同上)
  • 第十八席十牌○十方无量別別成就精灵(同上)
  • 第十九席十牌○十方无量得脱鬼趣之灵(同上)
  • 第二十席十牌○十方无量得脱旁在之灵(同上)
  • 第二十一席十牌○十方无量得脱泥犁之灵(同上)
  • 第二十二席十牌○十方无量死生中有之灵(同上)
  • 第二十三席十牌○此一道场十方有职诸神(同上)
  • 第二十四席十牌○此一道场正度列位真灵(同上)
  • 第二十五席十牌○此一道场部位一切真灵(同上)

唯二十四席二十五席每牌居中大字外可详开正陪人名而小字书之总別同异成坏能全现于一毛端也宝王刹开法轮大转亦生平之快事矣

(附)水陆道场附申文疏式

水陆内坛法事沙门谨疏三宝龙天一切真灵座下伏以道场无碍众愿环兴既集所长必除其患称性而周法界从心而作功勋既有感而能通故据情以上达今有道场随喜善信(下列人名及所求心愿)仗三宝力冀得如愿云云某等既受来词理合坿疏上尘慧鉴真慈朗耀徧烛昏衢法位常安永孚众志合十方大悲神圣之力救众生心中苦恼之缘所缺皆圆所黏皆脱生者蒙福故者超登万苦长离一真圆现所有下情伏惟周密护持以满道场全量谨疏

年月日具疏水陆道场法事沙门 押

檀  越 押

签上写(水陆道场佛法僧宝)

水陆道场各家附行𦦨口意旨式

水陆道场秉教奉行法事沙门伏以从心现业即一即三破妄显真谁升谁降为众迷之不悟故诸佛乃降临慧启无遮光照有赫接引之缘将熟变化之用弥多笃奉真言恪遵仪轨普施斛食全济含灵今有(下列人名心愿)仗佛恩灵使彼超度悉皆如愿云云某等既受来词理合如法据情上达伏愿生存蒙福亡故超升众苦全离一真圆现弥陀心镜不隔丝毫极乐莲花全通消息

年月日具

签上写(水陆道场燄口意旨)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第卷九(终)


校注

[A1] 但【CB】伹【卍续】
[A2] 鸣【CB】呜【卍续】
[A3] 式【CB】左【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卷9)
关闭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卷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