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西闻见录目次

  • 卷一  比丘
    • 自序
    • 述定意老宿事    (武林)汪善庆
      • 书定意老宿事后    (如皋)蒋元亮
    • 天宁普能嵩禅师净土诗序    (吴淞)范国俊
    • 鸣皋传    莲 發
    • 法师身后缘记    (无锡)余 治
    • 颂德慈老宿    (仪征)陈则兢
    • 书静波禅师事    (如皋)黄文波
    • 书静斩禅师事    (泰州)周国定
    • 鸡园念佛僧文明事略    (江都)郑应房
      • 书明舟师事    (泰州)努兰舫
      • 书达源师事    蒋元亮
    • 僧心茎別传    (仪征)于养浩
      • 静悦传    周国定
      • 莲發传    (如皋)石 麟
      • 莲庆哀词    石 麟
      • 福魁传    大 根
    • 松园传    大 根
    • 行僧记    无名氏
      • 铭初传稿    大 根
    • 福元传    大 根
    • 某僧事述    (武林)高 原
    • 经如传    大 根
      • 宗道传稿    大 根
      • 体成传稿    大 根
      • 怿安传稿    大 根
    • 自明传稿    大 根
    • 如月传稿    大 根
      • 善根传稿    大 根
      • 月參传稿    大 根
    • 施念藏小传    (鄞县)周 生
    • 悟开事略    (常州)董净空
    • 行僧广寂赞(并序)    胡镜之
    • 阿弥陀佛篇    朗 月
  • 卷二  比丘尼
    • 量海尼传稿    蒋元亮
    • 广元哀词    (泰州)冒同庆
    • 量海轶事    (苏州)姚古明
      • 宝念出家之切    胡镜之
    • 灵义传    (金陵)朱 生
      • 宝进进字说    石 麟
    • 能持事略    (绍兴)慧 音
    • 明恒传    德 修
  • 卷三  居士
    • 丰伸布赞    (海陵)程绍昌
      • 书吴刻花严合论后    (无锡)余 治
    • 周贻朴事略    (泰州)陈 第
    • 序龚令事    (泰州)程宇光
    • 论张净庸    汪善庆
    • 陈抱净轶事    蒋元亮
      • 礼翁吟    陈 第
      • 传述陈第事    (仪征)于养浩
    • 程宇光別传    蒋元亮
      • 钟培栋小传    程宇光
      • 十五洲初图䟦    蒋元亮
      • 郑老人別传    胡镜之
      • 于蓝澄事略    (泰州)孙灵波
      • 忆守镜老人诗并序    (湖南)曾传错
      • 陈定修事略    (通州)李汉卿
      • 吴小泉    周国定
      • 吴抱惕    蒋元亮
      • 韩士余传    童葆澂
    • 赞汪法如居士    (江都)徐国桢
      • 徐训导小传    (通州)潘一山
      • 胡槎仙事略    冒同庆
      • 何琴轩    (如皋)石 麟
    • 序蒋元亮无量寿佛十颂    (江都)熊润生
    • 论生前七事忆潘君    (通州)李汉卿
      • 孙兰舫小事记    (甘泉)梅香国
    • 书周君事示同人    (如皋)石 麟
      • 新建萧君事迹    一 愿
      • 程松岩童亦舟两人小记    (甘泉)梅香国
      • 谭壬生事述    陈 第
    • 李汉乡传    石 麟
    • 童宝静传略    胡镜之
      • 程君竹溪小记    冒同庆
    • 郑同轶事    熊润生
    • 余莲村翁行事    熊润生
    • 许贞恒居士入佛小记    (泰州)李景邺
    • 书彻如居士事    梅香国
    • 西园道人传    杨省愚
    • 吉德兴十三岁事    吉 母
    • 书奉化杭州两居士事    德 修
    • 韩清尘小传    张 寂
  • 卷四  善女人
    • 周婆事述(出庵杂录)    无 愠
    • 唐孺人母子缘述    (泰州)朱竹咸
    • 常熟某氏妇事述    石 麟
      • 杯露记    (通州)李汉卿
      • 虞山莲韵记    石 麟
    • 徐太夫人传    徐国桢
      • 许母徐太夫人別传    唐持平
      • 乔夫人轶事    (泰州)陈 第
    • 正觉子传    蒋元亮
    • 书善一事    (泰州)赵大礼
      • 彭定生立名说    (泰州)孙灵波
    • 蒋氏念佛说    (江都)夏智因
    • 陶陆氏传    (江都)熊润生
      • 金宝恒临行记    (江都)王 生
      • 天空子记    (如皋)石 麟
      • 王才女    莲 發
      • 书张福音病中付托    (如皋)石 麟
      • 慧云吟并序    (如皋)何琴轩
      • 圣宝传    (泰州)周国定
      • 崇顺传    灵通子
    • 乐净传    (依许来稿缩本)
    • 陆妪事迹    申 报
      • 宝定事述    石 麟
      • 杨氏
      • 妙谛子铭(谛适华一年而卒)    (如皋)石 麟
    • 船妇事记    (宁波)周莲慧
      • 遇修传(所适不善)    童葆澂
    • 书本一事    冒同庆
      • 舍六根说    石 麟
    • 虞阳刻经处越季莲音诔(并叙)    石 麟
      • 蒋姓事述    冒同庆
      • 安禅子哀词    石 麟
    • 光明成就论    石 麟
    • 附光明赞二十一首
    • 张瞿氏    梅香国
    • 曹母往生说    冒笃庆
    • 谬宝均所托二人铭    胡镜之
    • 还一之机    李 生
      • 鼓音声王陀罗尼    (女二十四孝传)
    • 书唐代轶事
      • 朱孺人传(梅君成瓒室)    杨省愚
    • 梅戴氏德意铭词    冒笃庆
    • 莲逸传    石 麟
    • 王叶氏传    (常熟)张宝权
  • 卷五  童女
    • 序叶涵虗往生    (仪征)徐 子
    • 团扇题诗记为韵之作    童葆澂
      • 题诗说    何琴轩
      • 陶十三龄入水陆道场说    (江都)吴小泉
      • 圆净子记    程宇光
      • 高大愿事述    程宇光
      • 在中铭    冒同庆
      • 记圣全事迹    蒋元亮
    • 孙怀子赞    (如皋)蒋元亮
      • 上海列女论    蒋元亮
      • 琳诔    (泰州)孙灵波
      • 如愿论    (常熟)程松岩
    • 翡翠骨头记    (常熟)童葆澂
      • 周灵开小记    (如皋)蒋元亮
      • 徐灵初    (常熟)童宝静
    • 灵复传略    (常熟)童葆澂
    • 神遇愿    (无锡)余 治
      • 德初哀词    石 麟
      • 徐妙净哀词(并序)    (常熟)童宝静
    • 尤宝安颂    石 麟
      • 觉鸿传    (常熟)童宝静
      • 昌其孝赞(代玉尺作)    童宝静
      • 马灵义赞    童宝静
    • 周艶芳传    童宝静
      • 丛信芳赞    (如皋)石 麟
      • 鼠滩张女议    蒋元亮
      • 李素贞赞    童宝静
    • 刘宝仁传    (江都)熊润生
      • 秋云暮碣    童宝静
    • 录修一轶事    石 麟
      • 童女哀词(女幼失母为周氏养媳卒于戊寅夏)    楚 客
    • 曹莲生像赞记    长 庆
      • 月善小记    (宁波)周莲慧
    • 昙影道人传    (常熟)吴宝丛
  • 卷六  杂流
    • 朱道人事略    云阳子
    • 郑抱因    周国定
    • 一切人能成圣用说    郑应房
    • 书姚佛度事    杨省愚
    • 书江阴某甲事    杨省愚
  • 卷七  异类
    • 鼠事    长 庆
    • 蜈蚣说    玉清生
    • 化鸟神物能超净秽说    李 生

修西闻见录目次(终)

No. 1552

修西闻见录卷一

十方人天生净土名不必传以净土本超乎名相之外也今之人乃多以生净土传是耶非耶又且诸书互异事迹或不同盖难定矣读经之暇辄取友人寄来各传删而存之不增一字间有长篇仿史例缩长为短亦不易一字也表其修西不断其生西去取之权不可冒也以之引莲华之一脉破长夜之昏沈近之矣果有自信圆宗深入佛海上游楼阁俯听灵禽此一卷书未尝非流水光明中鸣空天乐矣诸作以见闻之次第为次第岁岁增之始志于同治甲子初刊于光绪丁丑标其类曰比丘曰比丘尼曰居士曰善女人曰童女曰杂流曰异类

述定意老宿事

定意武进人生于乾隆庚戌以禅宗主席嘉山兼以净土接后进尝谓徐国桢曰我近来不及从前从前用功力时饮食不甚知味今颇知味矣避兵于江北在雨声庵佛七会中振起多众善根不事矜持后学淄流仰为山斗不务名而求实者也坐化从容弟子有家法

书定意老宿事后

德生谓善财曰汝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發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汝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住于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今之修净业者入于方便迷于究竟竟不知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佛土随愿往生亦不知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得一大木斵而小之稍有出格哗然生訾议伏种种根粉饰迁就老宿不为也老宿净土中人也生于娑婆视娑婆如净土故人以净土中人待之其精诣入神未知若何于大乘第一义闻之熟矣于一切时处见一切弥陀当不作戋戋举动也

天寗普能嵩禅师净土诗序

自来禅净两家强分门户读永明四料拣知万修万人去一条大路矣然钝根或难语性宗上智又浅视净土二者葢交讥焉夫禅是净土之禅净是禅之净土不明乎此虽坐破蒲团焉知心即是佛执持名号何云佛即是心佛性遍虗空满法界世间山河大地草水禽鱼无一非吾妙明心性中物则此七宝楼台六时花鸟何莫非吾感应所交变化所作乎普能长老余曩遇于天𡩋寺禅净兼修洞明公案十数年后复晤于毗陵丈室执手谓余曰吾今专念佛矣出其净土诗百八首而问叙于余披阅一过如愿力击开弥勒阁信根直上妙高峰应无所住名莲土才有纤尘号境风念念不生秋月现心心无所觉花圆等句是于净业中的的指出禅理又禅归净土本同体净入禅心即共源真禅净打成一片矣然则普长老昔日谈禅是净土之禅今日念佛是禅之净土又何疑哉嗟乎娑婆浊世何必再来兵燹余生当思特出念佛横超三界华开闻法毕竟禅净殊途同归也因欢喜赞叹而为之序至于因言显道得意忘言当求言中意并言外意勿斤斤于字句工拙是为善读是诗者

鸣皋传

鸣皋如皋人出家住持定慧寺戒行清净土切正行勤故许中丞唐刺史徐训导熊文学等咸尊敬之退居后游方參问其志不衰临终有往生之兆或曰既卒后邑人梦见城外某庙神奉鸣皋之约束录取念佛人名擕之西往或曰有人梦送至西方冰玉河而去遂远此皆鸣皋精诚之所感现也在寺之时正红巾扰天下唯上海一粟庵掘港西方寺能苏僧伽之困如皋虽无大建立而有善知识从容化导于无形法器时鸣宾客不襍俨然辉映于江之北焉谭何吴石薛徐高等诸居士于数年中能圆發善根入诸法要一幢之在面面都灵未生净土以前有此力用其不遗一物愿同往生之局量可知矣

法师身后缘记

有乘戒法师者居苏州城外小普度能讲说佛法一时兴起者甚众若居士徐古玙女士姚古明皆其弟子也净业精勤尝著诗一卷讽咏箴规扬清激浊今其诗与尼量海居士彭际清善女人陶琼楼所作共成一编名曰吴门四众弟子净土诗云玉尺初作诸生时赴浙闱还路经其地怀自所作净土文字以求正入门则佛事匇匇宾客济济已圆寂第七日矣怅然一拜焚所作于灵案香炉而去

颂德慈老宿

德慈广西隆安雷氏子生而茹素十八岁落发于九华即受具结茅终南山修禅观久之出游访善知识复入终南山住六年官兵搜山又出游检藏焦山因缘得遇高旻方聚成禅师遂传心印主席高旻二十年法筵颇盛红巾至欲殉高旻众止之往往以瑜伽𦦨口取信于人卒时俗寿八十三云生平净业颇勤依观音甚切殆中品以上人颂曰

一杯甘露  十年终南  高旻高旻  是谁同參

书静波禅师事

静波为金山首座性直而清恳切于佛法知因识果方便接人或用禅规或以净土葢一以佛之解脱为本故无多沾滞一往而能离近今罕有者临终安详颇有往生之验

书静轩禅师事

孤迥迥者非禅也而昏扰扰者亦非禅冷冰冰者非净也而热烘烘者亦非净必有超乎境地之外而后本性长伸本愿长满此中何尝能苛责到秋毫分际而一往独到之处亦自有不可掩而默有以成己成人者吾于静公见之矣净在于心感现为土固不以尺寸形迹待人逝者如任生者如熊皆其门下也

鸡园念佛僧文明事略

本然字文明天长人出家本县龙岗白衣庵宝华山受具戒赴阿育王寺然一指性诚切微钝既參访金山高明天宁崇福已悉大意然常以桶底未脱自愧也与人共住一庵因缘遇玉尺遂彼此相䇿励既而同聚高邮放生寺又同游于淮访龚大令又同赴鸡园念佛道场精进者七日松云明舟达源张净庸皆至未几而归寺结坛诵普门品经礼大士圣号每日千拜数月而卒葢向西合掌神明安住于念佛音中也常以念佛三昧许玉尺玉尺不敢当而本然之向往愈切故其逝也专精念佛不襍以他兼为法幢之故忧至于死有心哉松明达庸亦先后化去往往有净土之征云

书明舟师事

文明之死也玉尺颇以明舟为友久之而后达源至三人皆净土纯品也骨董者文明也绵密者达源也若明舟则亦密亦疎亦通亦塞当法用之初机事未灵浅人误事英俊之立足已难矣主伴之神明又或疎而未接故生多种移游一旦而退入中中亦事情所必至此人固中中以上材也

书达源师事

达师之为人绵密恳切不以世事撄心而利生念佛一往而愈真有迢然不可及者矣徒以事缘之未集道场人迹一散而难收虽贤智者亦不免久而思懈矣机中于中而事应于外故一移而去遂不能烹炼其材及身而成上品可惜也然而精纯之气浑穆之思慈德之殷愿力之切有弥久而长令人思者文明而外此其一也

僧心茎別传

心茎字如恒一名凝和扬州人出家受具參访有年晚乃住鸡园甚久病而后归曾与养浩玉尺三人作净土愿又与玉尺在祝仙洞發度生之愿其心甚雄好作功德利益行瑜伽𦦨口多奇感云净土以音声而得入最为妙机心茎每引声赞礼或跪诵圆通二十五圣自述生平圆满浺瀜令我神游大净土也

静悦传

静悦嘉善人跛足中年出家受具因高子才识玉尺居鸡园两岁有余日礼大悲行法颇有感应净业甚勤后依来寺以终逝时有正念

莲發传

莲發姓朱氏江都人受菩萨戒于焦山久乃出家复受具于海潮寺为人木讷不求通方然亦有古拙不可及处修净业亦颇得入有志于助募经藏未能遂其愿抱志以终神明不散也生平多苦行他人或劝止之必不听玉尺以第一义晓之勉应焉损过就中未及纯熟玉尺将以法宝供养其余年而發不及待遽卒于戊寅正月中旬可惜哉

莲庆哀词

觉泠字莲庆通州卢氏子依师文明位出家于栟茶妙香庵已老矣而勇进不减率七日一闭关每欲有所建立辄以力不足而止然未尝不有功于藏经也作小石塔泠然置案上日坐其旁而自课长与玉尺游自奋于念佛三昧以慧稍歉未能领悟全旨而但以苦行终可哀哉词曰君之病以太苦兮君之心则何阻也君之去以太孤兮君之志则不虗也丙子之冬扬州之东妙香之中世寿之终香无终始兮妙有去来一觉泠泠兮庆莲花之初胎

福魁传

福魁天长大觉寺比丘也于高邮承天寺受具于放生寺终疾时医不效一心归向西方花池撒手时自坐龛中悬文明所赠接引像凝神注视久之

松园传

松园高邮朱氏子幼有疾医治无效一夕梦神人谓曰汝必出尘病始能愈悟即立愿疾果瘳依师普润出家于八宝观音寺受具栖止城东蝗王庙行苦行勤修净土率众持名至忘寝食一日宵小踰垣至卧榻旁搜罗一切松园方注想华池故置弗问凡对人无他语但嘱其死心念佛童叟悉蒙化导同治戊辰仲冬前数日嘱四众曰吾将归去汝等勿忧恋助我念佛可也即于初八日晡时念佛而去

行僧记

某僧居京师长白如山都转常见其人浑朴苦行志在西方临终洒然而去生平无恼无恨故获如是果

铭初传稿

铭初仪征人披剃柳隐庵性好博览兼通儒释气度宽裕主席资福二十余载懃懃恳恳为法为人退席游方感化极多居寺一室杜缘习净寒暑不易咸丰二年避红巾返寺预知时至无疾趺坐而逝春秋六十八

福元传

福元栖止盐城之沙沟与同住僧为人诵经或有率略福元回寺必重诵一周以赎补之虽深夜严寒必如是濒老一心净土课佛有定数精进八年临终持珠轮诵佛名掷珠而逝

某僧事述

某僧不识字而净业甚勤精进每有感应或见幢幡上有字述以告人人问何字僧以指画出葢西方接引四字也未久而卒

经如传

经如金陵李氏子李氏世有簪缨经如幼疾独抱之游寺中则愈家人乃施之出家依法源为师华山受具精持行愿徧访名山四旬后主席凤阳寺传戒十三期化者益众久之精通内外典披阅稍闲即课佛恒以万计红巾滋事避地普陀岩八年乃归同治己巳正月八日谓门人曰吾四十日后当去即有一匠人来作龛众问何以忽来匠云有小师唤我其实非小师也届期沐浴更衣移坐殿旁然定香于炉香烟尽吾当谢此娑婆也已而果然

宗道传稿

宗道海陵人出家普福庵苦行坚节常念佛恩之重誓欲舍身以报隆冬敲冻投水以清心闭关禁语三年后于塔寺建念佛堂力修净业佛前口占一联云旷劫轮回决要今世了断一生净业全凭此地成功又释经旨为人解说鹑衣百结含糗终身无疾而逝火焚得舍利数十粒道光某年事

体成传稿

体成字妙果东台人幼出家方直有戒行能开化愚蒙拔邪归正屠宰感化偕同志数人设念佛堂力修净业者四年人有缺乏己及人劳苦艰难逆境当前无忧色操持日不怠微疾而逝事在光绪元年春秋六十六

怿安传稿

怿安字明谦东台人幼年苦行持律精严常佐华山戒事出山參知识仪征资福铭公印证遂传衣钵潜心佛理毕命为期每年正月起闭关四十九日不坐不卧不偏不倚翘勤念佛以为常缙绅士庶倾心归仰者甚众接后学慈善过人退席參方终于千华微疾而逝火焚获舍利数粒事在咸丰元年春秋五十六

自明传稿

自明常德武林县人持戒习禅见良蓬山四面幽寂左右坟墓重重乃镇江弃人于市之处师曰此间念佛正好利益幽明于是露地而坐三昼夜念佛不辍感道俗助之不一年梵刹辉煌与如月常相往来时人莫测如月复住终南自明告众曰天地长久尚有坏况人世无兵燹乎无疾逝事在咸丰元年

如月传稿

如月字妙明常德武林县人性至孝慕禅宗父母终弃妻子投宝相寺出家持戒精严脇不沾席结茅终南三十余载出则參访名山小住镇江莲花庵日课礼佛三千念佛十万金山阅藏五年高旻阅藏五年天宁阅藏六年语将来事有应复入终南山礼拜合掌称佛名而逝火焚得五色舍利半升余事在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春秋七十六

善根传稿

善根字仁慈海陵陈氏子有孝行抱出尘志父母终年二十八弃妻子出家戒行精严专修净业一切时中应机设教寰宇名山遍往參谒路过一庵净心念佛放光满室众咸惊异晚年齿落重生预知时至无疾而逝事在咸丰六年四月十一日春秋七十九

月參传稿

月參阳湖人真诚励志寒暑无怠避𡨥昭阳杜人事力修净业偶微疾嘱后人曰吾十日当去同治六年二月十二日夜午端坐念佛而逝有日纪一本每日诵莲花经一部礼佛课佛甚勤火焚时若男若女无不合掌念佛称赞钵不得舍利数粒春秋三十六

施念藏小传

念藏姓施氏通州人性爱修行尝以锣代钟命女击之以表旦暮焚香之节爱作桥以济人茅檐土室中能供养清彻僧闭关者三年尤人情所难也久之出家卒于海门清彻僧能画佛塑佛念佛好一人作瑜伽𦦨口施食法持大悲呪快利锋迅与念藏交最深云念藏因清彻故亦尝与刻经僧往来刻经僧每欲以一剂清凉饮其枯腹而未果也其词曰游徧身中刹高低不计年花严非草创海印现沤圆忠孝神仙梦聪明富贵缘定光端直处明镜九州烟互作身身住身灵事业灵毛中旋地脉尘内转空经动息超三界辉华露一星神通非小可与物共泠泠莫作如如解丝罗引妙光一毫容大刹实际住空王与尔游其内何人不在旁喧卑徒自困天外本馨香岂有修成佛空劳梦里愁天人何闷闷海水自悠悠不学阿罗汉谁为楚国囚光明常解脱欲取已惊鸥法界宽时紧毫毛不可欺幻中来饮酒空外自观棋手笔谁轻重光阴岂疾迟独饶平等性寄上绿杨枝观法真成套禅那竟不灵行中常自坐闹处每闻经淡色衔浓色金星化玉星梦魂无限事说出少人听一极浺瀜意留心已不堪何人谈六相无事且三餐佛出花枝现心空镜影涵幼童弥可喜毬舞自交參彼我交相用奇哉总佛陀邪通矜缩地幻苦欲奔波今日原无事闲中且作歌横空明镜在一一总新磨一二犹成妄何劳计有无梦中分別困醒后性情如雨雪谁年月文章孰鲁鱼泠然全在目万徧画葫芦一部庄严典都成破碎痕尚无真我相谁是法王恩经卷空尘襍光明梦觉存执之何太苦飞舞任乾坤此诗亦名梦游十首

悟开事略

悟开住常州天宁寺生平唯务实行过午不食夜不倒卧常坐一室精勤念佛诸弟子有餽送者辄拒之临终数日前徧別诸友届期神色𤈍然无疾苦顷刻化去已而复张目云我适出寺门至木桥而返今直往西方矣言毕寂然初有塔愿未了既迁化其沪上弟子某见师嘱以塔院事逾月其弟子挟赀往天宁方知师已化去众莫不嗟异同治年事

行僧广寂赞(并序)

读常州赋注见广师事喜而赞之(常州赋注云广寂姓冯初名时熙更名定中万历乙酉乡榜通判广州弃官归依云栖薙染舍西园唱众放生建十方庵接待云水专修净业劝人戒屠宰每跪而哭夏月不驱蚊卧芦苇中任其囋肤塔于华山之佛手洼)

观时识势  弃荣谋枯  莲华芬芳  吐之弥腴
自他体同  能所都卢  慷慨敷陈  仁言利敷
吁嗟兮  葫芦妙乐是真珠

阿弥陀佛篇

弥陀是一一人心所同具也至于浑忘之极除阿弥陀佛四字外別无所短別无所长而人遂以阿弥陀佛名之亦奇矣泰州北门公侯庙僧瑞棠孤单而纯懿衣食随时不求足非戒不履也无欲无求世莫测之每观世相慨然曰身若流萍去来甚易谓同类曰慕道怀仁触类斯在世人之误由爱易动而守不坚也(每与好佛人家有来往虽日中或神倦径入室中卧醒则翛然去全忘顾忌世人亦绝不顾忌之奇矣)己卯八月微疾端坐绳床口诵弥陀形气调静终于薙度之庵春秋七十八

修西闻见录卷一


校注

目录新作
[A1] 刺【CB】剌【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己【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己【CB】已【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己【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已【CB】巳【卍续】
[A14] 己【CB】已【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修西闻见录(卷1)
关闭
修西闻见录(卷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