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正宗赞卷第二
临济宗
临济慧照禅师
师讳义玄。曹州邢氏子。初在黄蘗随众參侍。时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因上方丈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黄蘗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告辞座曰。承激劝问话。唯蒙和尚赐棒。且往诸方去。
座曰。汝须辞和尚始得。座却往堂头。告曰。问话僧虽后生。甚是如法。若来辞。方便接取。
曰。某甲三度问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未审有什么过。
曰。黄蘗恁么老婆。为汝得彻困。更来者里问有过无过师云。元来黄蘗佛法无多子。
愚把住曰。者尿床鬼子。适来问有过无过。而今却道黄蘗佛法无多子。汝见个什么道理便恁么道。
师曰。只为老婆心切。
师曰。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
径山五百众。每日行道念观音。无一人參请。山作书与蘗。具言其事。蘗令师去。师到径山。装腰直上法堂。山才举头。师便喝。山拟开口。师拂袖便行。寻有僧问山。适来者僧有甚言句便喝和尚。
洛浦为侍者。不契。辞去。师后云。可中有个赤梢鲤。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淹杀谁家虀瓮里。
师临终时云。吾灭后。汝等勿得灭吾正法眼藏。
三圣曰。争敢灭和尚正法眼藏。
师曰。向后忽有人问。汝向伊道什么。圣便喝。
师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者瞎驴边灭。
赞曰。
兴化奖禅师
师讳存奖。魏州人。初见临济。济令师为侍者。济问新到。甚处来。
曰。銮城。
曰。有事相借问。得么。
曰。新戒不会曰。打破大唐国。覔个不会人难得。參堂去。
师问。适来新到是成褫伊那。
济曰。我谁管儞成褫不成褫。
师曰。和尚即解将死雀就地弹。不解将一转语盖覆却。
济曰。儞又作么生。
师曰。请和尚作新到。
济遂曰。新戒不会。
师曰。却是老僧罪过。
济曰。儞语藏锋。师拟议。济便打。
至晚。济又曰。我今日问新到。是将死雀就地弹。就窠里打。及儞出得语。又喝起。向青云里打。
师曰。草贼大败。济便打。
师后到三圣。请为首座。常曰。我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头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底。
圣闻得。问曰。儞具什么眼。师便喝。
圣曰。须是儞始得。
大觉闻。乃云。作么生得风吹入大觉门来。
师后到大觉。请为院主。一日。觉唤曰。我闻儞道。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头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底。儞具什么眼。师便喝。觉拈棒。师拟议。觉便打。师又喝。觉又打。
次日。师从法堂过。觉召。院主。我直下不疑儞昨日两喝。儞试说看。
师曰。我于三圣师兄处得个宾主句。总被师兄折倒了也。与某甲个安乐法门。
觉曰。者瞎汉。来者里纳败缺。卸下衲衣。痛打一顿。师于言下荐得临济先师在黄蘗处吃棒底道理。
后开堂拈香云。此一炷香。若为三圣。三圣为我太孤。若为大觉。大觉为我太賖。不如供养我临济先师。
云居住三峰时。师问曰。权借一问以为影草时如何。居无对。
师曰。想和尚答者话不得。不如礼拜了退。
后二十年。居云。如今思量当时。不消道个何必。
后遣化主到师处。师曰。和尚住三峰时。老僧问伊话。答不得。如今道得也未。
主举前话。师曰。兴化则不然。争如道个不必。
僧问师曰。四方八面来时如何师曰。打中间底。僧作礼。
师曰。兴化今日赴个村斋。中路遇一阵卒风暴雨。却去古庿里避得过。
示众曰。我闻长廊下也喝。后架也喝。诸子。莫盲喝乱喝。直饶儞喝得兴化上三十三天。却扑下来。一点气也无。待兴化苏息起来。欵欵地向儞道未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罗帐里撒真珠与儞诸人。在虗空里胡喝作什么。
师谓克宾维那曰。汝不久当为唱导之师。
宾曰。不入者保社。
师曰。会了不入。不会不入。
宾曰。总不恁么。
师便打。乃白众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设饡饭一堂。仍不得吃饭。即赶出院。
师见同參来。才上法堂。师便喝。僧亦喝。行三两步。师又喝。僧亦喝。师近前拈棒。僧又喝。师云。儞看。者瞎汉犹作主在。僧拟议。师便打。直打下法堂。
时有僧问。者僧有甚触忤和尚。
师云。是伊适来也有权。也有宝。也有照。也有用。及乎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便去不得。似者般汉。不打更待何时。
师曰。不借。
曰。为什么不借。
师曰。不是张华眼。徒窥射斗光。
曰。用者如何。
师曰。横身当宇宙。谁是出头人。
同光帝问师。朕收中原获一宝。未有人酬价。
师云。借陛下宝看。帝以手引幞头脚示之。
师云。君王之宝。谁敢酬价。
帝大悦。赐衣.号。不受。乃赐马。师骤马忽惊。坠地伤足。凭拐子行。问僧曰。还识老僧否。
曰。争得不识和尚。
师曰𨁸。脚法师说得行不得。
赞曰。
对龙颜。乘御马。虽得一场荣𨁸。双脚穷祖道。尽力行之不到。
南院颙禅师
师嗣兴化。河北人。法讳慧颙。俗名宝应。师上堂曰。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
曰。此未是学人问处。
曰。汝问处作么生。
曰。失。师便打。僧不肯。
示众云。赤肉团上。壁立千仞。
时有僧出问。赤肉团上。壁立千仞。岂不是和尚语。
师云。是。僧便掀倒禅床师云。儞看者瞎汉乱做。僧拟议。师便打趁出院。
僧问。二王相见时如何。
曰。十字街头吹尺八。
又问。从上诸圣向甚处去。
曰。不上天堂。则入地狱。
曰。和尚又作么生。
曰。还知宝应落处么。僧拟议。师打一拂。
师问僧。近离甚处。
曰。襄州。
曰。是什么物恁么来。
曰。和尚试道看曰。适来礼拜底。
曰。错。
曰。礼拜底错个什么。
曰。再犯不容。
曰。三十年弄马骑。今被驴扑。瞎汉。參堂去。
僧问。人逢碧眼时如何。
曰。鬼争漆桶。
僧问。古殿重兴时如何曰。明堂瓦插簷。
僧曰。恁么则庄严毕备去也。
曰。斩草蛇头落。
僧问。瞥喜瞥嗔时如何。
曰。倾湫倒岳。
僧问。如何是无缝塔。
曰。七花八裂。
曰。如何是塔中人。
曰。头不梳。面不洗。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別。
曰。黄尚书.李仆射。
曰。意旨如何。
曰。牛头向北马头南。
师问僧。近离甚处。
曰。龙兴。
曰。發足莫离叶县也无。僧便喝。
曰。好好问汝。又發恶作么。
僧曰。唤作恶發。得么。
师却喝曰。儞既恶發。我也恶發。近前来。我也没量罪过。儞也没量罪过。瞎汉。參堂去。
赞曰。
殚千圣眼。拟覔踪由。白日青天。风雷雨雹。
风穴沼禅师
师讳延沼。余杭刘氏子。初游讲肆。习止观。弃去。谒镜清。清问。近离甚处。
曰。自离东来。
曰。还过小江也无。
曰。大舸独飃空。小江无可济。
曰。镜水秦山。乌飞不度。且莫道听途说。
曰。沧溟尚怯艨䑳势。列汉飞帆渡五湖清竖拂子云。争奈者个何。
曰。者个是什么。
曰。果然不识。
曰。出没卷舒。与师同用。
曰。杓卜听虗声。熟睡饶噡语。
曰。泽广藏山。理能伏豹。
曰。赦罪放愆。速须出去。
曰。出去即得。便去。
北游襄沔。依止华严。严问曰。我有牧牛歌。輙请阇梨和。
师曰。羯鼓掉鞭牛豹跳。远村梅树觜虑都。
后见南院。院问师。南方一棒作么商量。
曰。作奇特商量。却问。此间一棒作么商量。
院横按拄杖云。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师于言下大悟。出世风穴。嗣南院。
僧问。古曲无音韵。如何和得齐。
曰。木鷄啼子夜。刍狗吠天明。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曰。鹤有九臯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
示众云。若是上流。各有证据者。略赴个程限。未证据者。各自英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如爆龟纹。爆即成兆。不爆成钝。欲爆不爆。直下便捏。
郢州牧请就衙陞座云。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
时有卢陂长老出问。某甲有铁牛之机。请师不搭印。
曰。惯钓鲸鲵澄巨浸。却嗟蛙步𩨍泥沙。
陂伫思。师喝曰。长老何不进语。
陂拟议。师打一拂云。还记得话头么。试举看。陂拟开口。师又打一拂。
牧主曰。佛法与王法一般。
师曰。见什么。
主曰。当断不断。返招其乱。师便下座。
僧问。如何是佛。
曰。如何不是佛。
曰。未晓玄言。请师直指。
曰。家住海门东。扶桑最先照。
僧问。有无俱无去时如何。
曰。三月懒游花下路。一家愁闭雨中门。
僧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
曰。尝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赞曰。
玄中玄。妙中妙。潇洒浙僧。更无两个。
首山念禅师
师嗣风穴。讳省念。莱州狄氏子。师与真园头同上问讯穴。穴问真曰。作么生是世尊不说说。
真曰。鹁鸠树上啼。
穴曰。汝作许多痴福作么。何不体究言句却。
问师。师曰。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穴谓真曰。汝何不看念法华下语。
一日。白兆楚至汝州宣化。穴令师往传语。才相见。提起坐具便问。展即是。不展即是。
兆曰。自家看取。师便喝。
兆曰。我曾亲见知识来。未甞輙敢恁么造次。
曰。草贼大败。
兆曰。来日若见风穴和尚。待一一举似。曰。一任一任。不得忘却。
师回。先举似穴。穴曰。今日又被儞收下一员草贼。
曰。好手不彰名。
兆次日才相见。便举前话。穴曰。非但昨日。今日和赃捉败。因此名著。
师示众云。佛法付嘱国王.大臣.有力檀那。令灯灯相续不断。大众。且道续个什么。良久。云。须是迦叶师兄始得。
时有僧出问。灵山一会。何异今日。
曰。堕坑落壍。
曰。为什么如此。
曰。瞎。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一言截断千江口。万仞峰前始得玄。
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曰。楚王城畔。汝水东流。
上堂曰。若论此事。实不挂一元字脚。便下座。
僧问。如何是梵音相。
曰。驴鸣犬吠。
曰。如何是佛。
曰。新妇骑驴阿家牵。
曰。未审此语甚句中収。
曰。三玄收不得。四句岂能该。
曰。此意如何曰。天长地久。日月齐明。
上堂曰。第一句下荐得。堪与佛祖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下荐得。自救不了。
僧问。如何是径截一路。
曰。或在山间。或在树下。
问。从上诸圣向甚处行履。
曰。牵犁拽杷。
问。如何是道。
曰。炉中有火无心拨。处处纵横任意游。
如何是道中人。
曰。坐看烟霞秀。不与白云齐。
赞曰。
虽将三句验天下衲僧。我且问儞。新妇骑驴阿家牵。是阿语话。
汾阳昭禅师
师讳善昭。太原人。俗姓俞。初谒首山。遇上堂。出问。马祖陞堂。百丈卷席。意旨如何。
山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曰。师意如何。
山曰。象王行处绝狐踪。师于言下大悟示众。凡一句语。须具三玄门。每一玄门。须具三要路。有照有时。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时。或照用不同时。或先照后用。且要共儞商量。或先用后照。也须是个人始得。或照用同时。儞又作么生当抵。或照用不同时。儞又作么生凑泊。
示众云。汾阳有三诀。衲僧难辨別。更拟问如何。拄杖蓦头楔。
僧问。如何是接初机句。
曰。汝是行脚僧。
如何是辨衲僧句。
曰。西方日出卯。
如何是正令行句。
曰。千里持来呈旧面。
如何是定乾坤句。
曰。北俱卢洲长粳米。食者无喜亦无嗔。
僧问。如何是宾中宾。
曰。合掌庵前问世尊。
如何是宾中主。
曰。对面无俦侣。
如何是主中宾。
曰。陈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
如何是主中主。
曰。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咤扑帝钟。
僧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
曰。嘉州打大像。
如何是学人转身处。
如何是学人亲切处。
曰。西河弄师子。
北地苦寒。师罢夜參。有异比丘振锡而至。谓师曰。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说法。言讫。陞空而去。
师记以偈曰。
胡僧金锡光。请法到汾阳。
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
赞曰。
电卷风旋。參七十二员善知识。到拖泥带水处。最苦是十智同真。
叶县省禅师
师嗣首山。讳归省。冀州贾氏子。师到首山。山举竹篦问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唤作什么。
师掣竹篦拗作两截。掷地曰。是什么。
山曰。瞎。师便作礼僧问。法海一滴蒙师指。向上宗乘事若何。
曰。高祖殿前樊哙怒。须知万里绝烟尘。
僧问。维摩丈室不以日月为明。
曰。眉分八字。
曰。未审意旨如何。
曰。双耳垂肩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
曰。厕坑筹子。
问。如何是毗卢主。
曰。僧排夏腊。俗列耆年。
问。如何是深深处。
曰。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
曰。莫便是也无。
曰。确捣东南。磨推西北。
示众云。宗师血脉。或凡或圣。龙树马鸣。天堂地狱。镬汤炉炭。牛头狱卒。森罗万象。日月星辰。他方此界。有情无情。以手画一画。云。俱入此宗。此宗门中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须是活人句。作么生是杀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来对众道看。若道不得。即孤负平生。
师面目严冷。众所敬畏。天衣怀.浮山远二人至。欲求住。正值雪寒。师将水灌且过。其余皆怒去。唯二人整衣得坐。至晚。师到。呵曰。儞更不去。我打儞。
远近前曰。某数千里特来參和尚禅。岂以一杓水泼便去。若打杀。也不去。
师笑曰。儞两个要參禅。却去挂搭。
续请远充典座。事见武库。兹不具载。
赞曰。
没巴鼻弄出恶情。悰活人句。杀人刀。晴空里轰个霹雳。
浮山圆鉴禅师
师讳法远。号圆鉴。嗣叶县。郑州人。王氏子。上堂云。诸佛出世。建立化门。不离三身智眼。亦如摩醯首罗三目圆伊三点。何故。一只眼水泄不通。缁素难辨。一只眼大地全该。十方通畅。一只眼高低一顾。万类齐瞻。虽然如是。若是本色衲僧。蓦路相逢。別具正眼始得。所以道。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知有个什么。良久。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五祖演和尚游方參师。师曰。子来晚。吾老矣。可依白云。吾虽未识。见渠颂临济三顿棒话。甚谛当。演遂往见云。得旨。
师接青华严。以所授大阳衣履付之。令续洞上宗。偈曰。
须弥立太虗。日月附而转。
群峰渐倚他。白云方改变。
少林风起丛。曹溪洞帘卷。金凤宿龙巢。宸苔岂车辗。
初。欧阳文忠公闻师奇逸。见师。未有以异之。因与客碁。师坐旁。公収碁。请师因碁说法。师即令挝鼓。上堂曰。若论此事。如两家著碁相似。何谓也。敌手知音。当机不让。若是缀五饶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闭门作活。不会夺角冲关。硬节与虎口齐彰。局破后。徒劳逴斡。所以道。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行即往往失粘。心麤乃时时头撞。休夸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踰筹即不问。且道黑白未分时。一著落在甚处。良久。云。从前十九路。迷悟几多人。公加叹久之。
师退休于会圣岩。叙佛祖奥义。作九带。曰。若据圆极法门。本具十数。今此九带。已为诸人说了。更有一带。还见么。若也见得分明。却请出来说看。说得分明。许汝通前九带。圆明道眼。若见不亲切。说不相应。惟依吾语而为己解。则名谤法。诸人到此如何。众无语。师叱去之。
师少时与达观颕.薛大头七八人入蜀。见香林远和尚。于水晶宫探云门宗旨。几遭横逆。以智得脱。众以师晓吏事。故号远录公。师晚年得资侍者。甚喜之。凡接人皆委资矣。
赞曰。
少时落赖。赢得录公名。年老成魔。引资侍者全身入草。
慈明圆禅师
师讳楚圆。嗣汾阳。全州李氏子。少为书生。母贤。令出家。与谷泉.瑘瑘等见汾阳。悟旨后。同大愚数辈辞阳。相让不肯为參头。阳示偈曰。
天无头。吉州城畔展戈矛。
将军疋马林下过。员州城里闹啾啾。
师曰。某甲何人。敢当此记莂。遂为首。
辞去后。住福严。黄龙见师。以气自负。师痛叱之。举赵州勘婆话问龙。龙无对。至数日方省。呈颂曰。
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以路为仇。
仍于掌中书有字。师见。谓曰。好则好矣。中有一字不是。龙遂开掌示之。师印可。
杨岐參次。问。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
师曰。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岐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师便喝。
岐曰。好喝。师又喝。岐亦喝。师连喝两喝。
师见泉大道来。问曰。片云横谷口。游人何处来泉顾视云。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
师云。未在。更道。泉作虎声。师打一坐具。泉便推师就坐。师作虎声。
泉曰。我见七十余员善知识。今日方遇作家。
时真点胸为善侍者。折难自金銮还。师呵曰。解夏未一月。乃已至此破坏丛林。有何忙事。
真曰。大事未透脱耳。
师曰。汝以何为佛法要切。
真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师诟曰。面皱齿豁犹作此见解。
真曰。愿为决之。
师曰。汝问我。
真理前话。师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真遂契悟。
师因同人至。上堂曰。飒飒凉风景。同人访寂寥。煑茶山上水。烧鼎洞中樵。珍重。
杨.李二公与师为法友。问答见师本传。
赞曰。
祖庭秋晚。寻思要公侯捍城。且擒下杨翰林.李都尉。
杨岐会禅师
师讳方会。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慈明住南原时。师往參依。及迁石霜。师俱自请作监寺。明饭罢必山行。师阚其出未远。即挝鼓集众。明遽还曰。作什么。
师曰。晚參。明遂示众。丛林因号晚參。
后出世。才陞座。僧便出。师曰。渔翁未掷钓。跃鳞冲浪来。僧便喝。
师云。不信道。僧抚掌归众。
师云。消得龙王多少风。
僧问。如何是佛。
师云。三脚驴子弄蹄行。
曰。莫只者便是么。
师云。湖南长老。
示众罢。下座。九峰勤把住曰。且喜得个同參师曰。同參底事作么生。
曰。杨岐牵犁。九峰拽杷。
曰。正与么时。杨岐在前。九峰在前。
勤拟议。师拓开曰。将谓同參。元来不是。自是名闻诸方。
上堂曰。杨岐乍住屋壁疎。满床尽布雪真珠。缩却项。暗嗟吁。良久。云。翻忆古人树下居。
庆舟峰赞师曰。会如玉人治璠玙。碔砆弃耳。故光明盛大。克世其家者。盖碧落碑无赝本。
赞曰。
故少室单传全归掌握。视后人不揣窃衣沽誉。得不愧于师乎。
黄龙南禅师
师讳慧南。嗣慈明。信州章氏子。怀玉山受度。初受泐潭印证。领徒游方。以气自负。偶会云峰悦。同游西山。夜话间。因问泐潭所授之旨。师言其要。悦曰。泐潭所授。如药汞银。徒可玩。入煆即流矣。公欲决明此事。须见慈明始得。师怒以枕投之。悦不与语。
师默计之。曰。悦师翠岩。令我见明。纵有所得。于悦何有。
黎明遂行。至中路。闻慈明不事事。遂不往。寓止福严。贤命师掌书记。俄贤卒。郡守以明继之。
师曰。悦令我见渠。今坐此以待。
明至。望见。心容俱肃。及晚參。痛叱诸方邪解。师乃曰。大丈夫为此事求决择。岂可置疑胸中。怀香求指示。
明曰。书记领徒行脚。有事可坐而商确。令侍者进榻。师固辞。
明曰。书记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顿棒。合吃不合吃。
师曰。合吃。
明色庄而言。闻棒声。便言合吃。从旦至暮。闻鸦鸣鹊噪.钟鱼鼓板之声。亦应吃棒。吃棒何时当已哉。师面热汗下。后乃悟旨。
师住黄龙。以佛手.驴脚.生缘勘验学者。号黄龙三关。角虎慈明也。人赞曰。石霜角虎。眼光摇百步之威。
书云。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之。则人莫不按剑而视之。
赞曰。
夫是之谓临济克世其家。照古照今兮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宝觉心禅师
师讳祖心。嗣黄龙。南雄人。姓邬氏。幼习儒业。年十九亡目。母祷之。复明。出家献诗得度。初谒雪峰。留三年。次依黄龙四年。无入处。一日。倾汤沃手有省。而机未發。
后止石霜。读传灯。至僧问多福。如何是多福一丛竹。福曰。一茎两茎斜。僧曰。不会。福曰。三茎四茎曲。顿见二师睡手处。
后龙入灭。师继住持。室中多举拳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众少有契者。
张无尽见师。有颂曰。
久向黄龙山里龙。到来只见住山翁须知背触拳头外。別有灵犀一点通。
当时诸方莫不叹服。大慧云。山僧后来见得。惜乎无尽已死。彼云。须知背触拳头外。別有灵犀一点通。若将此颂要见晦堂。不亦远乎。
灵源赞云。三关逆摧。超玄机于鹫岭。一拳垂示。露赤体于龙峰。闻时富贵。见后贫穷。年老浩歌归去乐。从教人唤住山翁。
鲁直闻而笑曰。无尽言灵犀一点。此藞苴为虗空安耳穴。灵源作赞分雪之。是写一字不著画。
山谷參师次。问曰。夫子道。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如何。谷屡说。皆不许。
一日。偶同闲行。天香满院。师问谷曰。还闻桂花香乎。
谷曰。闻。
师曰。吾无隐乎尔。谷遂有省。
死心參次。师举拳头话令參。经二年。方得旨。然尚谈辩。无所抵捂。师患之。与语至锐处。师遽曰。住。住。说食岂能饱人乎。
心窘。乃曰。某甲到此弓折箭尽。望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
师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忌上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偷心乃可。
心趋出。默坐下板。会知事打行者。闻杖声。忽大悟。趋见师。忘纳一履。即自谓曰。天下人皆是学得底。某是悟得底。
师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
草堂參次。师举风幡话问堂。逈无入处。时有猫在旁。师因指曰。子见彼欲捕鼠乎。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诸根顺向。首尾一直。举无不中。子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不失一。堂于言下大悟。
灵源參师。因𨵃玄沙语。倦而经行。步促遗履。俯取之。大悟。以告师。师曰。从缘入者。永无退失。
山谷曰。黄龙子孙。若揭日月。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赞曰。
黄龙子孙。若揭日月。难以数知。众角虽多。得此一麟侭足。
白云端禅师
师讳守端。衡州葛氏子。依茶陵郁山主剃度。初见杨岐。岐问曰。闻汝受业师过桥吃攧有省。作偈甚奇。能记否。
师即诵曰。
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鎻。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岐大笑起去。师愕然。终夕不寐。诘旦。复咨之。岐云。子见昨日打夜狐么。
曰。见。
岐曰。汝一筹不及渠。
师大骇曰。何谓。
岐曰。他爱人笑。儞怕人咲。师有省。
后出世。受岐衣。传于子孙。示众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拈拄杖云。山河大地.水鸟树林.情与无情。尽向拄杖头上作大师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且道南岳说个什么法门。南岳说。洞上五位修行。君臣父子各得其宜。莫守寒岩异草青。坐著白云宗不妙。天台说。临济三玄三要.四料拣。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庐山出来道。儞两个汉正在葛藤窠里。不见道。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此三个见解。若上衲僧秤子秤。一个重八两。一个重半斤。一个不直半文钱。但愿春风齐著力。一时吹入我门来。卓拄杖下座。
示众云。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便向一茎草上现琼楼玉殿。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纵有琼楼玉殿。却被一茎草盖却。作么生得汗出去。自有一双穷相手。未甞容易舞三台。
郭功甫见师。问曰。牛纯乎。
曰。纯矣。师叱之。甫拱而立。
师曰。纯乎。纯乎。南泉.大溈无异此也。仍赠偈曰。
牛来山中。水足草足。
牛出山去。东触西触。
又上堂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土。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甫有省。
师颂临济三顿棒曰。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浮山闻得大喜。指五祖见师。祖到。问南泉摩尼珠话。师叱之。祖领悟。师令祖作磨头。人是非祖。师唤祖问。祖曰。然。师掌之令退。
祖曰。候结筭。
次日到方丈。某甲有与妇人买酒肉钱。剩得三百贯。送还常住。师大惊。始信谤也。
保宁二上足处凝.处清參师。凝为侍者。师有膈气病。凝常煨芦菔以备不时之需。
师作傅大士讲经因缘偈曰。
大士何曾解讲经。志公方便且相成。
一挥案上俱无取。直得梁王努眼睛。
谓凝曰。努底是什么。此一句乃为凝说老婆禅。
凝住天柱。清住太平。有机辩。五祖畏敬之。清谓凝曰。吾弟禅乃是为老和尚煨芦菔换得底。丛林传为口实。
赞曰。
最无端是受他人屈眴之衣。致万古丛林恶风相扇。
保宁勇禅师
师讳仁勇。四明竺氏子。少习天竺教。更衣谒雪窦。窦熟视之。呵曰。央庠座主。
师气不平。發愤下山。望雪窦山大展三拜。誓曰。我此生行脚參禅。名不过如雪窦。断不归乡。径往见杨岐。悟旨。出世保宁。道播丛林。果如师言。
师呈云盖颙颂云。
拈将楖栗路纵横。大地清风飒飒生。
北斗柄斜轻拨转。大唐人眼直须盲。
上堂云。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四是四。数目甚分明。上下依资次。依资次。有何事。以拄杖画一画。云。大众。一时乱却六十甲子了也。
立春上堂。立春日。打春牛。一棒两棒。千头万头。雪花深覆辨不得。顶门有眼徒悠悠。拍手云。啰啰哩。恼乱春风卒未休。
上堂。风鸣条。雨破块。晓来枕上鸎声碎。虾蟇蚯蚓一时鸣。妙德空生都不会。都不会。三个成群。四个作队。窈窈窕窕。飒飒飖飖。向南北东西。折得梨花李花一佩两佩。
牧童颂曰西风浩浩楚天秋。索寞无人野渡头。
沙鸟晚来俱散尽。鸣咿归去倒骑牛。
答陈迁秀才曰。胡孙儿子最惺惺。爱弄千年鬼眼睛。懊恼不知能要相。有时来我顶头行。
赞曰。
水银无假。阿魏无真。无人过价。打与会兄。
真净文禅师
师讳克文。嗣黄龙。关西郑氏子。师在溈山。夜间诵云门语。僧问。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门云。清波无透路。师有省。
以气自负。诸方目为饱參。少有婴其锋者。闻积翠道喧宇宙。径往见之。凡入室下语。翠皆不许。师怒發。乃曰。我自有悟处。渠不识我语。遂行至翠岩。见顺和尚。
顺问。甚处来。
曰。积翠。
顺曰。甚处人。
曰。关西。
顺曰。汝师是谁。
曰。北塔。
顺闻乃哭。师问其故。顺曰。昔讷师叔久參渠。不会渠说话。及某參得禅。欲见渠。渠已死。乃问。还识新黄蘗否。
曰。识。
顺曰。如何。
曰。甚好。
顺曰。渠下得一转语便住黄蘗。佛法未梦见在。
师于言下顿见积翠用处。因悔。欲再见。不能得。遂白顺。顺曰。何妨。我当作书与积翠。令子归。
师遂回积翠。翠见。便问。甚处来。
师曰。翠岩。
翠曰。赖遇老僧不在。
师曰。甚处去。
翠曰。天台普请。南岳游山。
师曰。某甲得恁么自在。
翠曰脚下鞋甚处得来。
师曰。庐山七百五十文唱得。
翠曰。何曾得自在。
师曰。何曾不自在。翠骇之。
兜率悦在道吾首众。一日。领数衲子谒云盖智。智与语。未及数句。尽知所蕴。智乃笑。悦求入室。智问。曾见洞山文和尚否。
曰。关西子。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屎臭气。有甚长处。
智曰。首座但向屎臭气处參取。悦从教。往洞山依止。未久。深领要旨。
佛眼辞五祖。至归宗參师。后祖谓圆悟曰。真净波澜阔。弄大旗手段。远到彼。未必相契未数日。有书祇悟曰。比到归宗。偶然漏网。闻云居清首座作晦堂真赞。有曰。闻时富贵。见后贫穷。颇疑著他。及相见。果契合。
踰年。复还祖山。众请秉拂。却说心说性。祖曰。远兄如此说禅也。莫管他。
无尽见兜率。举清素侍者末后句事。逮罢。相过归宗。夜话及此。师輙怒曰。是何呕血秃丁。脱空谩语。岂可信受。遂不终语无尽居荆溪。觉范往见之。尽与语曰。惜乎真净不知此也。
范曰。相公只知清素末后句。及真净真药现前而不能觉。
尽惊曰。果有此耶。
曰。疑则別參。尽于言下顿见师用处。遂炷香望归宗。悔谢东山。
一日。得师提唱。读之甚喜。谓圆悟曰。惭愧。末法中有此真善知识师游方时。与二僧偕行。至谷隐薛大头处。问。三人同行。必有一智。如何是一智。二僧无语。师立下肩。应声便喝。薛举拳作相扑势。
师云。不劳再勘。薛拽杖趂出。薛见石门慈照。
赞曰。
妙处欲言言不及。月移花影上栏干。
五祖演禅师
师讳法演。嗣白云。緜州邓氏子。初在成都听讲时。举西天外道立义问佛弟子云。菩萨成道时。神与智冥。理与境会。不分能证所证。毕竟以何为证。弟子义堕。乃不鸣钟鼓。从后门出入。返搭袈裟。三藏至。再集外道。释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道乃伏。征诸法师云。冷暖固可知。未审自知之理如何。众皆杜口。
中有云。汝欲明此。须见南方明佛心宗者。
师遂南来。至兴元。经时逗留。受业师闻得。乃附书曰。汝出酱瓮。复入虀瓮师遂發行。至浮山。理此义问。山曰。如来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师乃释疑。山因指见白云。
师到。因问摩尼珠话大悟。作投机颂曰。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云印可之示众云。大凡參学。如俊鹘打鹩儿。才洎地。便飞去。若有蹲坐。即不堪。
小參有云。某十有余年海上參寻。见数人尊宿。自谓了当。及到浮山圆鉴会下。直是开口不得。后到白云门下。咬破一个铁酸。豏直得百味具足。且道豏子一句作么生道。乃云。花發鷄冠媚早秋。谁人能染紫丝头。有时风动频相倚。似向堦前鬪不休。
闻角。偈曰。
幽幽寒角發孤城。十里山头渐杳冥。
一种是声无限意。有堪听有不堪听。
圆悟为侍者。偶陈提刑问道。师云。提刑曾读小艶诗否。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刑不契。
悟闻得有省。师握手巡寮云。我侍者參得禅了也。
举瓦鼓歌接无为泰。至输玄武处。泰有省。
赞曰。
圆悟勤禅师
师讳克勤。嗣东山。彭州骆氏子。初听讲成都。范蜀公作诗劝令行脚。有云。成都本是繁华国。打住只因花酒惑。遂出蜀。依參东山。无入处。与佛鉴辞去。
山曰。汝到浙中。被热病打。方忆我在。
师至金山。大病。鉴在定慧。亦病。作书相约。病愈复归东山。前后悟旨。师一日同懃.远侍东山。夜坐欲归。月黑。山令各下一转语。
懃曰。彩凤舞丹霄。
远曰。铁蛇横古路。
师曰。看脚下。
山曰。灭吾宗者。克勤耳。
师后归住昭觉。闻南堂还俗。师忆之。闻人言在城中卖香。师令童子到彼买香。待他将度香。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看他有何言句。即记归。
童依教。到彼便问。堂举香云。者一包香。只卖五文童回。举似师。师云。者汉只在。遂亲劝再为僧。师举住大隋。继住昭觉。
大慈參次。师一日上堂。举云门诸佛出身处。东山水上行话。拈云。我即不然。忽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即向他道。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慧有省。后作首座秉拂。
次日。一村僧上问。昨夜首座提唱如何。师以指夹鼻一下来鼓众大笑。
慧即上方丈辞去。师云。首座。昨夜三世诸佛被汝骂。六代祖师被汝骂。我只轻夹鼻。儞便去不得。慧不觉汗下。
师在夹山拈雪窦语。号碧岩集。三国志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景升诸郎豚犬耳。
金鸭者。师乃于小玉声發明颂。石蝉。乃师示寂之时葬于锦江。
赞曰。
天祐斯文。生孙仲谋于临济十一世。纵景升诸郎龙驰虎骤。难尾于芳尘。
南堂静禅师
师讳元静。嗣五祖。阆州人。姓赵氏。师在祖塔。祖举即心即佛.睦州担板.南泉斩猫.赵州狗子话编辟之。所对了无滞碍。又举子胡狗话。答稍迟。山遽转面曰。不是。
师曰。不是却如何。
山曰。此不是。和前面都不是。
师曰。望和尚慈悲指示。
山曰。看他道子胡一只狗。上取人头。下取人脚。入门者好看。才见僧入。便云看狗。汝向子胡道看狗处下得一转语。教子胡结舌。老僧钳口。便是了当处。
师嗜吃鸡。众恶之。山知。一日入室。师藏鷄于袖中。山举话诘之。师袖出鸡作啼声。山乃笑师住大隋。旧有龙居方丈寝室。累代不敢近。师至欲卧。主首白。师不顾。竟去卧。见龙卧床上。师以手推曰。老畜生。留老僧半榻。就卧。及醒。龙不见。从此不来矣叶县有一法嗣。住汉州方水。作偈示众曰。
方水潭中鳖鼻蛇。拟心相向便揄揶。
谁人拔得蛇头出。二百年无人下语。
师举三句了。著语云。方水潭中鳖鼻蛇。
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活捉魔王鼻孔穿。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白日骑牛穿市过。
愚丘静參次。师举香严枯木龙吟话。往返征诘。静悟。师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
静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
师矍然曰。者小厮儿。珍重便行。
回石头。世为石匠。不识字。慕出家。求人口授法华。默诵之。投师供洒扫。一日。令取石。回手执鎚击石而诵经不辍。师谓曰。今日硿磕。明日硿磕。生死到来。作么折合。回愕然释其器。礼拜求究竟法。因随至方丈。令罢诵经。看赵州勘婆话。
回久之凿石。石坚。尽力一鎚。瞥见火光。有悟。呈颂曰。
用尽工夫。浑无巴鼻。
火光迸散。元在者里师曰。子彻矣。
复呈颂曰。
三军不动旗闪烁。老婆正是魔王脚。赵州无柄铁扫帚。扫尽烟尘风飒飒。
师颔之。遂为僧。后出世。嗣师。
缙云先生作石头语录序。有云。五祖晚得南堂。糙暴生狞。凌跨勤远。天遒地窄。投老大隋。回石头以运鎚攻石之手。仰击坚高。出力既麤。一鎚便透。晚坐钓鱼山中。乖崖峭壁十倍其师。狼毒砒霜不容下口。师超放不群。故东山创南堂以居之。因此得名。
赞曰。
圣凡情尽。佛眼覔无踪。恠不得蒲许邓师翁。別起一寮安置。
佛鉴懃禅师
师讳慧懃。嗣五祖。舒州汪氏子。初參五祖。每以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味之。有省。以祖不印可。辞去。
后再归。值祖上堂。一僧出问。僧问赵州。如何是和尚家风。州曰。老僧耳聋。何不高声问。僧再问。州曰。儞问我家风。我却识儞家风了也。师乃大悟。即上方丈求印可。
祖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师礼拜。祖令掌翰墨。
师与圆悟语次。举仰山镇海明珠因缘。至无理可伸处。悟征曰。既云収得。洎索此珠。又道无言可对。无理可伸。师不能答。
次日。忽省。谓悟曰。东寺只索一颗。仰山倾出一栲栳。悟深肯之。
初住太平。次住钟山。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桃花红。李花白。谁道融融只一色。燕子语。黄鸎鸣。谁道关关只一声。不透祖师关棙子。错认山河作眼睛。
僧问。闻和尚亲见五祖。是否师云。铁牛啮碎黄金草。
祖忌上堂。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今日去年时。曹娥读夜碑。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鸟喙珊瑚树。鲸吞丽水犀。太平基业在。千古袭杨岐。
颂达磨见梁王因缘曰。
始鸣阿阁一声钟。日午苍龙睡正浓。
再击凤凰台上鼓。夜半祥鸾未飞舞。
帝基巩固如盘石。胡僧枉费平生力。
回首少林归去来。落花满地春狼借。
颂定上座參临济因缘曰。
掣雷之机遇赵州。为人须到结交头。
掌中擎出香山子。直上高高十二楼。
赞曰。
碧油幢下坐建太平基。到钟山。梁宝公握手。呵呵大咲。
佛眼远禅师
师讳清远。嗣五祖。邛州李氏子。幼为书生。在祖会下。常以气自负。每问祖。祖輙曰。我不会。我不如儞。又曰儞自会得好。
久无所入。乃问曰。和尚门墙高峻。某甲不能入座下。谁可亲近。乞指示。
祖曰。元礼首座见处与我一般。师即扣之。
时寒。礼方近火。师陈所求。礼即引师耳行。且语曰。我不会。我不如儞。儞自会得好。
师曰。愿求开發。而乃相戏。岂可为人法耶。
礼曰。儞若悟去。方知今日曲折。
师惭。急归知客寮。夜坐沈吟间。觉寒。拨火大悟。顿见二老用处。乃曰。深深拨。有些子。生平事。只如此。遂点灯读传灯。至破灶堕因缘。洞符所证。颂曰。
忉忉幽鸟啼。披衣终夜坐。
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
事皎人自迷。曲谈谁能和。
念之永不忘。门开少人过。
圆悟闻师悟旨。五更扣门。师遂举所得。悟云。只如青林搬土话。道铁轮天子寰中𠡠。知客作么生会。
师曰。帝释宫中放赦书。
悟曰。且喜兄有活人句。
后雪堂头曰。
我不会兮不如儞。堪笑千花生碓觜。
善财谩向百城游。何曾蹈著自家底。
佛鉴颂文殊普贤起佛见法见因缘曰。
彩云影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
急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师闻甚喜。悟曰。此颂一切处用得。
住龙门时。一僧被蛇咬。室中举云。既是龙门僧。因甚被蛇咬。众下语皆不契。
高庵悟云。果然现大人相。师颔之。
圆悟在昭觉闻得。乃叹曰。龙门有此子。东山之道未寂寥也。
师有三自省传于世。
赞曰。
说心说性。不用管他。写三自省一篇。为万古丛林參禅底榜样。
大慧杲禅师
师讳宗杲。嗣圆悟。宣州奚氏子。初參湛堂。为侍者。堂病革。师曰。和尚此疾若不起。某甲去依附谁。
堂曰。勤巴子甚好。我虽不识渠。子若见之。必能了大事。
后往见悟。得旨。师为堂见无尽求塔铭。龙安照书为绍介见尽。有云。金刚眼睛在相公笔头上。
尽曰。恁么则某与他点出光明。令照天照地去也。
师进前揖曰。先师多幸。谢相公塔铭。尽大笑。
师在径山。因颂曰。
神臂弓一發。透过千重甲。
衲僧门下看。当甚臭皮袜。
时朝廷方作神臂弓。秦相以师与张九成窃议。大师兼以讥讽朝廷。遂窜衡州。次梅州。前后十七年。放还。再住径山。自梅州返至福州。张參政以洋屿延之。一夏打發十三人。龟山光为首。
赵巨济參次。谓曰。老僧去后。若有別人教儞禅。云者个公案如何參。那个因缘如何会。便舀热屎泼将去。记取。
师闻应庵金轮提唱。甚喜。乃曰。杨岐正脉在此老矣。遂将正传衣并颂寄之。曰坐断金轮第一峰。千妖百恠尽潜踪。年来又得真消息。报道杨岐正脉通。
赞曰。
不将佛法当人情。把杨岐正传衣分付金轮华姪处。法王法令合如此。
虎丘隆禅师
师讳绍隆。嗣圆悟。和州人也。初见长芦信。得其大略。有传圆悟语至者。师阅之。叹曰。想酢生液。虽未浇肠沃胃。且使人發快。第恨未聆謦欬耳。遂去见悟。
一日。入室。悟问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举拳云。还见么。
曰。见。
曰。头上安头。师脱然契悟。
悟叱曰。见个什么。
曰。竹密不妨流水过。悟肯之。
后为藏主。人曰。隆藏主柔易若此。何能为。
悟曰。睡虎也。
上堂曰。凡有展托。尽落今时。不展不托。堕坑落堑。直饶风吹不入。雨打不著。点检将来。自救不了。岂不见道。直似寒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此犹是生死岸头事。拈拄杖。画一画。云。画断生法师多年葛藤。点头石不觉抚掌大笑。且道笑个什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
上堂曰。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蹈著向上关棙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蓦拈拄杖画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僧问。如何是大道真源。
曰。和泥合水。
曰。便恁么去时如何。
曰。截断草鞋跟。
有云。慕道如渴骥奔泉。应机似怒猊抉石。
有云。醯鸡处瓮中。自得其乐。费长房每见一先生悬壶于肆上。长房谒之。遂同入壶中。乃真神仙境也。
赞曰。
玉壶尘不染。別是一乾坤。
应庵华禅师
师讳昙华。嗣虎丘。蕲州江氏子。初參方。遇首座入室。师近前。座云。来作什么。
师云。取首座头。
座云。后生年少作者般语话。呕血去在。
师云。某甲不呕血。首座呕血去在。座后果如师言。
师在水南遂处作侍者。入室次。南捉住云。侍者。待与汝商量个公案。
师曰。尽大地是个公案。商量个什么。南机钝。师拂袖而去。
后见虎丘。作维那。欲命充首座。时座下多悟。会中有耆宿言师后生。师闻。作偈曰。
江上青山殊未老。屋头春色放教迟。
人言洞里桃花嫰。未必人间有此枝。
遂去。后示众云。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颔得人憎。诸方若具罗笼手。今日无因到净明。
上堂。五百力士揭石义。万仞崖前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团铁。虗空背上白毛生。直饶拈却腻脂帽子。脱却尳臭布衫。向报恩门下正好吃棒。何故。半夜起来屈膝坐。毛头星现衲僧前。
上堂。若作一句商量。吃粥吃饭阿谁不会。不作一句商量。屎坑里虫子笑杀阇梨。蓦拈拄杖云。拄杖子罪犯弥天。贬向二铁围山。且道荐福还有过也无。卓一下。云。迟一刻。
僧问。昔有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此意如何。
曰。深沙努眼睛。
僧问。只者是。埋没自己。只者不是。辜负先圣。去此二途。和泥合水处。请师道。
曰。玉筯撑虎口。
僧问。呈桡舞棹即不问。且道婆娑手中儿子甚处得来。岩头扣船舷三下。未审意旨如何。
曰。焦砖打著连底冻。
曰。当时若问和尚。如何对他。
曰。一棒打杀。
曰。者老和尚大似买帽相头去也曰。儞向甚处见岩头。
曰。劄。
曰。杜撰禅和。
曰。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只者一个。也不消得。便抛向水中。又且如何。
曰。少卖弄。
曰。岩头不觉吐舌。意作么生。
曰。乐则同懽。
僧提起坐具云。但识取者个。
曰。放下著。
南书记在师会中颂狗子话曰。
狗子无佛性。罗睺星入命不是打杀人。被人打杀定。
师肯之。虎丘忌。拈香云。平生没兴。撞著者无意智老和尚。做尽伎俩。凑泊不得。从此卸却干戈。随分著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木。悬羊头。卖狗肉。知他有甚凭据。虽然。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
赞曰。
超宗异目。诚不负佛日品题。致后生源深而流远。
卍庵颜禅师
师讳道颜。嗣大慧。东川鲍氏子。久參圆悟。在金山。因一涡风乱。令僧自杀。以智不死。虏去。后方得脱。悟归寂。复依大慧。首众径山。无著未为僧。慧舘方丈。师常叱之。慧曰。彼虽妇人。大有长处。师不诺。
慧抑令相见。师不获已。通报。著曰。首座。作佛法相见。世法相见。
座云。佛法相见。
著云。却去左右请师入。
师至帐前。见著寸丝不挂。仰卧于床。师指曰。者里是什么去处。
著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天下老和尚。皆从此中出。
师曰。还许老僧入否。
著曰。者里不度驴度马。师无语。
著曰。与首座相见了也。遂转身觑里。师懡㦬而出。
慧曰。却不是老畜生无见识也。师有愧。
慧入室。举南泉住庵。上山作务。一僧至。令做饭吃因缘。师云。珊瑚枕上两而泪。半是思君半恨君。
慧令侍者収牌曰。只者一转语。报佛恩足矣。
初住东林。后归乡。住云顶。僧问。如何是佛。
曰。志公和尚。
如何是法。
曰。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如何是僧。
曰。钓鱼船上谢三郎。
示众有曰。筯笼不乱搀匙。老鼠不咬甑箅。
韩子苍与师避𡨥。诗云。
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
天寒更蹈沮洳径。月黑错到杨梅林。
涉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
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深藏岩穴里。
闽俱叹我装賷空。蜀僧转堕妖氛中。
人言性命脱针孔。忱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
莫嫌薄饭一茎韲郡国而今无鼓鼙。
赞曰。
若更问老汉。为僧端的。谢三郎未必在渔舟。
懒庵需禅师
师讳鼎需。嗣大慧。福州林氏子。本习儒业。因入寺见遗教经。看数版有省。欲出家。母以亲迎近难之。师曰。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花。此去永为伴侣。辞亲祝发。一锡湖湘。徧參名宿。心无所缘。身无所依。结庵于羌峰绝顶。
后见大慧。一日。问曰。内不放出。外不放人。正恁么时如何。师拟开口。慧拈竹篦劈脊连打三下。师大悟。
慧印以偈曰。
顶门竖亚摩醯眼。肘后斜悬夺命符。
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
上堂。懒翁懒中懒。最懒懒说禅。亦不重自己。亦不重先贤。又谁管儞地。又谁管儞天。物外逍遥无个事。日高三丈犹更眠。
上堂。句中意。意中句。须弥耸于巨川。句刬意。意刬句。烈士發乎狂矢。任侍牙如剑树。口似血盆。徒逞词锋。虗张意气。所以净名杜口。早涉繁词。摩竭掩关。已扬家丑。自余瓦棺老汉。岩头大师。向羌峰顶上拏风鼓浪。玩弄神变。脚跟下好与三十棒。且道过在什么处。良久。云。机关不是韩光作。莫把胸襟当等闲。
至节上堂。二十五日已前。群阴消伏。泥龙闭户。二十五日已后。一阳来复。铁树开花。正当二十五日。尘中酔客。骑驴骑马。前街后街。递相庆贺。物外闲人。衲帔蒙头。围炉打坐。风萧萧。雨萧萧。冷湫湫。谁管儞张先生.季道士.胡达磨。
木庵參次。师举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云。不得向良久处会。随后喝。
庵作礼曰。不因今日事。争奈目前机。师印之。
送分庵主偈曰。
江头风急浪花飞。南北相逢不展眉。
独有分禅英俊手。等闲夺得锦标归。
赞曰。
蒙头打坐。徧界覔无踪。全不思胡达磨.李道士.张先生。无人管领。
密庵杰禅师
师讳咸杰。嗣应庵。福州郑氏子。母梦庐山僧入屋而生。下发。徧扣诸方。后见应庵。庵室中问。如何是正法眼。
曰。破沙盆。庵肯之。
未几。辞省亲。庵以偈送曰。
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
相从今四载。征诘洞无痕。
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
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
此行将省觐。切忌便跺跟。
吾有末后著。待归要汝遵。
上堂。世尊不说说。拗曲作直。迦叶不闻闻。望空启告。马祖即心即佛。悬羊头。卖狗肉。赵州勘庵主。贵买贱卖。分文不直。只如文殊是七佛之师。因甚出女子定不得。天河月晕鱼生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上堂。举婆烧庵话。拈云。者公案丛林中少有拈提者。杰上座裂破面门。不免纳败缺一上。也要诸方点捡。乃召大众云。者婆子洞房深稳。水泄不通。向枯木上糁花。寒灰中發𦦨个僧孤身逈逈。惯入洪波。等闲坐断泼天潮。到底身无涓滴水。子细捡点将来。敲枷打锁即不无。若是佛法。未梦见在。乌巨恁么提唱。毕竟意在何处。良久。云。一把柳𮈔収不得。和烟搭在玉阑干。
师接松源.破庵。出世乌巨。终于天童。
赞曰。
大彻投机廓顶门。初无奇特。信知道。江南两浙秋热春寒。
临济至此十四世共二十六人。
五家正宗赞卷第二
校注
科疑料 遣疑遗 熟疑热【经文资讯】《卍新续藏》第 78 册 No. 1554 五家正宗赞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11-25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卍新续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台湾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