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第十三 缨

大乘经单译有三十六部(无合 计一百七十八卷一十八帙)

  •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蒲州二百九十八纸)
  •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蒲州二百六十八纸)
  • 佛名经十二卷(或十三卷感卷 蒲州二百五十五纸)
  • 三劫三千佛名经三卷(鼎严刧上贤刧中星宿刧下 蒲州五十九纸)
  • 五千五百佛名经八卷(蒲州一百三十一纸)
  •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二卷(或直云不思议功德经或四卷 蒲州三十七纸)
  • 华手经十三卷(一名摄诸菩提经亦名摄诸福德经或一十卷或十二卷或十卷 蒲州二百二十九纸)
  •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一名方等檀持陀罗尼经谒无大字 蒲州六十二纸)
  • 僧伽咤经四卷(蒲州五十一纸)
  • 力庄严三昧经三卷(蒲州三十八纸)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蒲州二十四纸)
  • 观佛三昧海经十卷(或云观佛三昧经或八卷 一帙 蒲州一百五十六纸)
  •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蒲州一百二十六纸)
  • 菩萨本行经三卷(蒲州四十七纸)
  • 法集经六卷(或七卷或八卷 蒲州一百二十七纸)
  • 观察诸法行经四卷(蒲州六十三纸)
  • 菩萨处胎经五卷(初本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亦直云胎经或八卷或四卷 蒲州一百一十五纸)
  • 道广显三昧经四卷(一名阿耨达龙王所决诸狐疑清净品亦名入金刚定意经凡十二品 或二卷 蒲州五十五纸)
  • 施灯功德经一卷(一名然灯经 蒲州一十五纸)
  • 央崛摩罗经四卷(蒲州七十八纸)
  • 无所有菩萨经四卷(蒲州六十二纸)
  • 明度五十挍计经二卷(或无明度字或无五十字 蒲州四十纸)
  • 中阴经二卷(蒲州二十八纸)
  • 大法鼓经二卷(蒲州三十一纸)
  • 文殊师利问经二卷(亦云文殊问经 蒲州五十二纸)
  • 月上女经二卷(蒲州二十九纸)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蒲州二十四纸)
  • 大乘密严经三卷(蒲州五十六纸)
  •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亦名大乘实义经出根聚经 亦名占察亦名地藏菩萨经 蒲州二十八纸)
  • 莲华面经二卷(蒲州二十三纸)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亦云文殊问署经 蒲州二十纸)
  • 大乘造像功德经一卷(或二卷 蒲州二十一纸)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蒲州四十一纸)
  • 一字佛顶轮王经五卷(亦云五佛顶经 或四卷 蒲州一百二十一纸)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呪经一卷(蒲州一十四纸)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一帙 蒲州一百四十三纸)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一部二十卷(三百四十四纸二帙)凡五十二品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一(随三藏阇那崛多等释)
      • 大法炬陀罗尼经缘起品第一
      • 大法炬陀罗尼经伏魔品第二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二
      • 大法炬陀罗尼经授魔记品第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三乘行品第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问法性品第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菩萨行品第六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菩萨行品之余
      • 大法炬陀罗尼经相好品第七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相好品之余
      • 大法炬陀罗尼经四念处品第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四圣谛品第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忍挍量品第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三乘教品第十一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六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三法藏品第十二
      • 大法炬陀罗尼经法师相品第十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谤法果报品第十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劝受持品第十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智成就品第十六
      • 大法炬陀罗尼经忍成就品第十七
      • 大法炬陀罗尼经证涅槃品第十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证涅槃品之余
      • 大法炬陀罗尼经劝证品第十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劝证品之余
      • 大法炬陀罗尼经法师行相品第二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遮谤品第二十一
      • 大法炬陀罗尼持经功德品第二十二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为他悔过品第二十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六度品第二十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一
      • 大法炬陀罗尼经六度品之余
      • 大法炬陀罗尼经求证品第二十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菩萨证三昧品第二十六
      • 大法炬陀罗尼经召诸菩萨品第二十七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二
      • 大法炬陀罗尼经问等觉品第二十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三昧因品第二十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供养法师品第三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入海神变品第三十一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佛升须弥山顶品第三十二
      • 大法炬陀罗尼天伏阿修罗品第三十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阿修罗本业品第三十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杂类本业品第三十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说无相品第三十六
      • 大法炬陀罗尼经劝修行品第三十七
      • 大法炬陀罗尼经三字门品第三十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将护法师品第三十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放光佛本事品第四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教证法品第四十一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七
      • 大法炬陀罗尼经说无住品第四十二
      • 大法炬陀罗尼经说听功德品第四十三
      • 大法炬陀罗尼经诸菩萨证相品第四十四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如化品第四十五
      • 大法炬陀罗尼经缘生法品第四十六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十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信解品第四十七
      • 大法炬陀罗尼经离恶友品第四十八
      • 大法炬陀罗尼经辩田赞施品第四十九
    • 大法炬陀罗尼经卷第二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付菩萨品第五十
      • 大法炬陀罗尼经付天帝释品第五十一
      • 大法炬陀罗尼经法师护品第五十二
        • 右隋开皇十二年四月天笁三藏阇那崛多等于长安大兴善寺译至十四年六月讫见费长房录(沙门道遂等笔受)
  • 大威德陀罗尼经一部二十卷(三百一十七纸二帙)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一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二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三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四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五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六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七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八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九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一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二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三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四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五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六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七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八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九
    •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二十
      • 右隋开皇十五年七月天笁三藏阇那崛多等于长安大兴善寺译至十六年十二月讫见费长房录(沙门僧琨等笔受)
  • 佛名经一部十二卷(或十三卷二百八十七纸或分为二十卷)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
    • 佛说佛名经卷第四
    •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六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七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
    • 佛说佛名经卷第九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一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
      • 右后魏正光年天竺沙门菩提留支于洛阳胡相国第译见续高僧传(侍中崔光等笔受)
  • 三劫三千佛名经二部三卷(六十八纸庄严刧卷上 贤刧卷中 星宿刧卷下 或同一卷)
    • 过去庄严刧千佛名经卷上(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 现在贤刧千佛名经卷中(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 未来星宿刧千佛名经卷下(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 右梁代失译见开元录
        • 上二经十五卷二帙(上七信下八使)
  • 五千五百佛名经一部八卷(一百五十二纸)
    • 五千五百佛名神祝除鄣灭罪经卷第一(隋开皇年崛多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二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三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四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五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六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七
    • 五千五百佛名经卷第八
      • 右隋开皇十三年八月阇那崛多等于大兴善寺译至十四年九月讫见费长房录(沙门僧昙等笔受)
  • 不思议功德经一部二卷(或四卷四十二纸或直云不思议功德经云出报经)
    •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卷上(出聚经)
    •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卷下(出聚经)
      • 右曹魏代译失三藏名见僧祐失译录
        • 上二经十卷同帙
  • 华手经一部十三卷(一名摄诸善根经或十一卷 或十卷或十二卷二百六十六纸 亦名摄诸福德经凡三十五品 或十四卷 一帙)
    • 佛说摄诸福德经亦名华手经卷第一(后秦始年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
      • 序品第一
      • 神力品第二
      • 网明品第三
      • 如相品第四
    • 华手经卷第二(后秦罗什长安译)
      • 不信品第五
      • 念处品第六
      • 發心即转法轮品第七
      • 现变品第八
      • 如来力品第九
    • 华手经卷第三(后秦罗什长安译)
      • 功德品第十
      • 發心品第十一
      • 无忧品第十二
    • 华手经卷第四(后秦罗什长安译)
      • 中说品第十三
      • 揔相品第十四
    • 华手经卷第五(后秦罗什长安译)
      • 上清净品第十五
    • 华手经卷第六(后秦罗什长安译)
      • 𢿨华品第十六
      • 众相品第十七
    • 华手经卷第七(后秦罗什长安译)
      • 诸方品第十八
      • 三昧品第十九
    • 华手经卷第八(后秦罗什长安译)
      • 求法品第二十
      • 叹德品第二十一
    • 华手经卷第九(后秦罗什长安译)
      • 验行品第二十二
      • 得念品第二十三
    • 华手经卷第十(后秦罗什长安译)
      • 正见品第二十四
      • 叹教品第二十五
      • 毁坏品第二十六
    • 华手经卷第十一(后秦罗什长安译)
      • 众杂品第二十七
      • 众妙品第二十八
      • 逆顺品第二十九
      • 𨓤转品第三十
    • 华手经卷第十二(后秦罗什长安译)
      • 为法品第三十一
      • 叹会品第三十二
      • 上坚德品第三十三
    • 华手经卷第十三(后秦罗什长安译)
      • 法门品第三十四
      • 属累品第三十五
        • 右后秦始八年沙门鸠摩罗什于常安译见二秦录沙门僧叡僧肇道常等笔受
  • 大方等陀罗尼经一部四卷(一名檀持陀罗尼经一名方等檀持陀罗尼经一名陀罗经七十三纸 或无大字 凡有五分品)
    • 大方等陀罗尼经卷第一(北凉世法众等于高昌郡译)
      • 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品第一
    • 大方等陀罗尼经卷第二
      • 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品下
      • 大方等陀罗尼经授记品第二
    • 大方等陀罗尼经卷第三
      • 大方等陀罗尼经授记分品下
      • 大方等陀罗尼经梦行分品第三
        • 是名初日行分陀罗尼经行分第一
        • 是名摩诃祖持陀罗尼经行分第二
        • 是名摩诃祖持陀罗尼经行分第三
        • 是名摩诃祖持陀罗尼经行分第四
        • 是名摩诃祖持陀罗尼经行分第五
        • 是名摩诃祖持陀罗尼经行分第六
        • 是名摩诃祖持陀罗尼经行分第七
    • 大方等陀罗尼经卷第四
      • 大方等陀罗尼经护戒分品第四
      • 大方等陀罗尼经非思议莲华分品第五
        • 右北凉高昌沙门释法众永安年中于张棭为河西王沮渠蒙逊译见笁道祖晋世杂录等
  • 僧伽咤经一部四卷(五十九纸)
    • 僧伽咤经卷第一(南天竺国使主大婆罗门子月婆首那译)
    • 僧伽咤经卷第二
    • 僧伽咤经卷第三
    • 僧伽咤经卷第四
      • 右后魏元象元年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于邺都司徒公孙腾第译见续高僧传
  • 力庄严三昧经一部三卷(四十四纸)
    •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译)
    • 力庄严三昧经卷中(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译)
    • 力庄严三昧经卷下(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译)
      • 右隋开皇五年十月天竺三藏那连耶舍于大兴善寺译见费长房录学士费长房笔受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二十七纸)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𦋺賔沙门佛陀多罗译)
      • 右大唐罽賔沙门佛陀多罗于东都译见开元录
        • 上四经十二卷同帙
  • 观佛三昧经一部十卷(或八卷一名观佛三昧海经▆▆▆字凡十二品一帙一百八十七纸)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一(宋末初年佛陀跋陀罗扬州译)
      • 六譬品第一
      • 序观地品第二
      • 观相品第三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二
      • 观相品之二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三
      • 观相品之三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四
      • 观相品之四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
      • 观佛心品第四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六
      • 观四无量品第五观四威仪品第六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
      • 观四威仪品之三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八
      • 观马王藏品第七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九
      • 本行品第八
      • 观像品第九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十
      • 念七佛品第十
      • 念十方佛品第十一
      • 佛品第十二
        • 右东晋天竺沙门佛陀跋陀罗于杨都译见笁道祖晋世杂录或云宋代出沙门法业等笔受
  • 大方便报恩经一部七卷(一百三十七纸凡有九品)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一
      • 序品第一
      • 孝养品第二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二
      • 对治品第三
      • 發菩提心品第四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三
      • 论品第五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四
      • 恶友品第六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五
      • 慈品第七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六
      • 忧波离品第八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七
      • 亲近品第九
        • 右汉代失译见僧祐失译录
  • 菩萨本行经一部三卷(五十五纸)
    •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
    •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
    •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下
      • 右东晋失译见开元录
        • 上二经十卷同帙
  • 法集经一部六卷(或七卷或八卷一百四十六纸)
    • 法集经卷第一(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 法集经卷第二
    • 法集经卷第三
    • 法集经卷第四
    • 法集经卷第五
    • 法集经卷第六
      • 右后魏延昌四年天竺沙门菩提流支于洛阳译见法上录(僧朗笔受)
  • 观察诸法行经一部四卷(七十三纸 凡二品)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隋开皇年崛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 观无边善方便行品第一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三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
      • 授记品第二
        • 右隋开皇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阇那崛多等于大兴善寺译至五月二十五日讫见费长房录(学士费长房等笔受)
          • 上二经十卷同帙
  • 菩萨处胎经一部五卷(一百三十六纸亦直云胎经或七卷或八卷凡有三十八品)
    • 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第一
      • 菩萨处胎经天宫品第一
      • 菩萨处胎经游步品第二
      • 菩萨处胎经圣谛品第三
      • 菩萨处胎经佛树品第四
    • 菩萨处胎经卷第二
      • 菩萨处胎经三世等品第五
      • 菩萨处胎经想无想品第六
      • 菩萨处胎经住不住品第七
      • 菩萨处胎经八种身品第八
      • 菩萨处胎经令身舍利品第九
      • 菩萨处胎经常无常品第十
    • 菩萨处胎经卷第三
      • 菩萨处胎经随喜品第十一
      • 菩萨处胎经五道寻识品第十二
      • 菩萨处胎经诸佛行齐无差別品第十三
      • 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第十四
      • 菩萨处胎经入六道众生品第十五
      • 菩萨处胎经转法轮品第十六
      • 菩萨处胎经五神通品第十七
    • 菩萨处胎经卷第四
      • 菩萨处胎经识住处品第十八
      • 菩萨处胎经善权品第十九
      • 菩萨处胎经无明品第二十
      • 菩萨处胎经苦行品第二十一
      • 菩萨处胎经四道和合品第二十二
      • 菩萨处胎经意品第二十三
      • 菩萨处胎经定意品第二十四
      • 菩萨处胎经光影品第二十五
      • 菩萨处胎经破邪见品第二十六
      • 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第二十七
      • 菩萨处胎经八贤圣齐品第二十八
    • 菩萨处胎经卷第五
      • 菩萨处胎经五乐品第二十九
      • 菩萨处胎经紧陀罗品第三十
      • 菩萨处胎经香音神品第三十一
      •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第三十二
      • 菩萨处胎经人品第三十三
      • 菩萨处胎经行品第三十四
      • 菩萨处胎经法住品第三十五
      • 菩萨处胎经复本[彰-章+并]品第三十六
      • 菩萨处胎经起塔品第三十七
      • 菩萨处胎经出经品第三十八
        • 右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于常安译见僧叡二秦等录
  • 道广显三昧经一部四卷(一名阿耨达龙王所问决诸狐疑清净品凡十二品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六十三纸 或无三昧字)
    • 佛说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一(一名阿耨达梵王所问法诸狐疑清净品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 得普智心品第一(晋永嘉年笁法护译)
      • 清净道品第二
      • 道无习品第三
    • 佛说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二
      • 请如来品第四
      • 无欲行品第五
    • 佛说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
      • 信值法品第六
      • 转法轮品第七
      • 决诸疑难品第八
    • 佛说道广显三昧经卷第四
      • 不起法忍品第九
      • 众要法品第十
      • 受封拜品第十一
      • 属累法藏品第十二
        • 右西晋永嘉二年三月沙门竺法护译见聂道真等录清信士聂承远笔受
  • 然灯经一卷(一名施灯功德经 十七纸)
    • 佛说施灯功德经一卷(齐世耶舍译)
      • 右北齐天保九年天笁沙门那连提耶舍于邺都天平寺译见费长房录
        • 上三经十卷同帙
  • 央崛魔罗经一部四卷(九十纸)
    • 央崛魔罗经卷第一(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
    • 央崛魔罗经卷第二(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
    • 央崛魔罗经卷第三(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
    • 央崛魔罗经卷第四(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
      • 右宋文帝元嘉年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杨州道场寺译见道慧僧祐等录(弟子法勇传语惠观等笔受)
  • 无所有菩萨经一部四卷(七十二纸)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隋开皇年崛多笈多等于兴善寺译)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隋开皇年崛多笈多等于兴善寺译)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三(隋开皇年崛多笈多等于兴善寺译)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隋开皇年崛多笈多等于兴善寺译)
      • 右隋开皇十年阇那崛多等于大兴善寺译见内典录
  • 明度五十挍计经一部二卷(一名五十挍计经或无明度字或无五十字 四十六纸)
    • 佛说明度经五十挍计卷上(后汉安世高译)
    • 佛说明度经五十挍计卷下
      • 右后汉元嘉元年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见朱士行汉录
        • 上三经十卷同帙
  • 中阴经一部二卷(三十三纸 凡十二品)
    • 中阴经卷第一
      • 中阴经如来五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
      • 中阴经妙觉如来将诸菩萨入中阴教化品第二
      • 中阴经妙觉如来入中阴分身品第三
      • 中阴经贤护菩萨问事品第四
      • 中阴经道树品第五
    • 中阴经卷下
      • 中阴经神足品第六
      • 中阴经破爱网品第七
      • 中阴经三世平等品第八
      • 中阴经无生灭品第九
      • 中阴经空无[彰-章+并]教化品第十
      • 中阴经有色无色品第十一
      • 中阴经欢喜品第十二
        • 右后秦凉州沙门笁佛念于常安译见僧叡二秦等录
  • 大法鼓经一部二卷(三十六纸)
    • 大法鼓经卷上
    • 大法鼓经卷下
      • 右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于扬都东安寺译见道慧僧祐等录宝云传语 慧欢笔受
  • 文殊师利问经一部二卷(五十九纸 亦云文殊问经凡十七品 或三卷)
    •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 序品第一
      • 菩萨戒品第二
      • 不可思议品第三
      • 无我品第四
      • 涅槃品第五
      • 般若波罗蜜品第六
      • 有余气品第七
      • 来去品第八
      • 中道品第九
      • 世闲戒品第十
      • 出世闲戒品第十一
      • 上出世闲戒品第十二
      • 菩萨受戒品第十三
      • 字母品第十四
    •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 分別部品第十五
      • 杂问品第十六
      • 嘱累品第十七
        • 右梁天监十七年扶南沙门僧伽婆罗于詹云舘译光宅寺沙门法云详定见费长房录(袁昙允笔受)
  • 月上女经一部二卷 四十二张
    • 月上女经卷上(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 月上女经卷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 右隋开皇十一年四月沙门阇那崛多译六月讫见费长房录沙门彦琮制序 学士刘冯笔受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一部二卷(二十八纸)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
      • 右三秦失译见开元录
        • 上五经十卷同帙
  • 大乘密严经一部三卷(六十四纸 凡有▆▆)
    • 皇太后御制
    • 大乘密严经卷上(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大乘密严经密严会品第一
      • 大乘密严经妙身生品第二
    • 大乘密严经卷中(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大乘密严经妙身生品之余
      • 大乘密严经胎生品第三
      • 大乘密严经显示自作品第四
      • 大乘密严经分別观行品第五
      •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建立品第六
    • 大乘密严经卷下(中天笁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大乘密严经自识境界品第七
      • 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密品第八
        • 右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见大周录
  • 占察经一部二卷(亦云大乘实义经三十一纸出六根聚经亦出地藏菩萨经)
    • 佛说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 根聚)
    • 佛说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
      • 右外国沙门菩提登译莫知年代费长房等录编隋录中
  • 莲华面经一部二卷(二十七纸)
    • 莲华面经卷上(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译)
    • 莲华面经卷下(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译)
      • 右隋开皇四年三月沙门那连提耶舍于大兴善寺译见费长房录(沙门慧献笔受)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一名问署经亦云文殊问署经 二十三纸安公云出方等部)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后执灵字肘一火识㝵洛阳译)
      • 右后汉桓灵帝代月氏国沙门支娄迦谶译见僧祐录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等笔受
  • 大乘造像功德经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四纸)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制译)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制译)
      • 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阗沙门提云般若于东都大周东寺译见大周录沙门处一等笔受
        • 上五经十卷同帙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一部三卷(四十八纸 凡十品)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第一(三藏菩提留志奉 诏译)
      • 序品第一
      • 根本祝品第二
      • 心随心祝品第三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中(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 持心祝品第四
      • 随心祝法品第五
      • 杂祝品第六
      • 结檀场法品第七
      • 画像品第八
      • 护摩品第九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三藏菩萨留志奉 诏译)
      • 印法品第十
        • 右大唐神龙二年九月十五日天竺三藏菩提流志于西崇福寺译毕东天竺伊舍罗译语见开元录 沙门云观笔受
  • 五佛顶经一部四卷(八十一纸亦名一字佛顶轮王经五卷 凡十品 印有五十五)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第一
      • 序品第一
      • 入三摩地加持显德品第二
      • 一字顶王画像法品第三
      • 五顶王三摩地神变加持化像品第四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第二
      • 五顶王行相三昧耶品第五
      • 五顶王仪法秘密品第六
      • 五顶王成就法品第七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第三
      • 五顶王密印品第八
        • 如来种族印
        • 观世音菩萨种族印之二
        • 金刚种族印祝之三
        • 轮王印之四
        • 高顶王印之五
        • 白伞盖顶王印祝之六
        • 光聚顶印之七(一名金轮印祝)
        • 是一法印亦名顶轮王坛轮结作法印之八
        • 次胜顶王印之九
        • 准前顶王印同即是转法轮印之十
        • 如来雹摧烦恼印之十一
        • 如来心印之十二
        • 一切王使伇印之十三
        • 如来锡杖印之十四
        • 如来钵印之十五
        • 如来相好印之十六
        • 次如来眼印之十七
        • 次如来眉闲印之十八
        • 次如来口印之十九
        • 难胜奋怒王印之二十
        • 次如来𦙚印之二十一
        • 次如来齐印之二十二
        • 次如来甲印之二十三
        • 次如来发髻之二十四
        • 次如来牙印之二十五
        • 次如来耳印之二十六
        • 次如来授记印之二十七
        • 次如来印之二十八
        • 次如来印之二十九
        • 次如来憣印之三十
        • 次如来卧具印之三十一
        • 次如来乘印之三十二
        • 次如来头印之三十三
        • 次如来助印之三十四
        • 次如来见印之三十五
        • 次如来光熖印之三十六
        • 次如来光昭印之三十七
        • 次如来唇印之三十八
        • 次如来舌印之三十九
        • 次如来三摩地印之四十
        • 次如来金刚光熖印之四十一
        • 次如来小腹印之四十二
        • 次如来脊印之四十三
        • 次如来䏶印之四十四
        • 次如来大慈印之四十五
        • 次如来无垢印之四十六
        • 次如来甘露印之四十七
        • 次如来大师子吼印之四十八
        • 次如来相字印之四十九
        • 次如来洛讫瑟弭吉祥印之五十
        • 次如来般若波罗蜜印之五十一
        • 次如来大悲印之五十二
        • 次如来大膝印之五十三
        • 次如来脚踝印之五十四
        • 次如来脚印之五十五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第四
      • 五顶王修证悉地品第九
      • 五顶王普通成就法护摩品第十
        • 右大唐景龙三年夏南天笁国藏菩提流志于西崇福寺译其年冬功毕弟子般若丘多度语见开元录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祝经一卷(十六纸)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祝经(大唐三藏宝思惟等奉𠡠于佛授记寺译)
      • 右大唐神龙元年北天笁迦湿蜜罗三藏法师宝思惟于东大福先寺翻经院译见开元录(直中书李无碍笔受)
        • 上三经八卷同帙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一百六十八纸一帙)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一(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二(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印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三(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印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四(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印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五(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印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六(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七(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八(一名中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经于祝项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九(印度那阐陀大道场祝项录出別行)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 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十(一名度那阐陀大道场经 祝项录出別行)
      • 右大唐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天竺沙门般赖蜜帝于广州制二日寺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沙门怀迪证译见开元录(菩萨戒弟子清信士房融笔受)

大唐释教广品历章卷第十三


校注

[A1] 行分第一【CB】▆▆▆▆【金藏】
[A2] 海【CB】▆【金藏】
[A3] 住【CB】▆【金藏】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卷13)
关闭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卷1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