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谿宋之留下谿也宋高宗南渡初欲都于此高宗览图曰「且留下」故有「留下」之名地处武林之西初为荒僻自南宋都浙遂多名迹此地老竹參天长松蔽日不仅寺庵林立风景更属幽绝法华碧峰之胜非特方外高流云集文人墨客屐齿亦多及焉论其名胜有西谿辇道乃秦代之旧也明唐寅有「西谿图」所绘者即其风物也法华山有晋僧法华之灵迹因以名山古法华寺之遗址在焉又有碧峰桃源岭方井北高峰塔龙归坞得仙桥东法华泉金鱼井亭放山台白荡滩上埠谿金莲池横山草堂等胜迹论其梵刹则有古法华寺即云栖別室乃晋昙翼法师所建宋建炎中高宗幸西谿改龙归明隆万间云栖宏大师重振宗风经营三十余年遂成丛林初号云栖別室俗名郑庵喜鹊寺在秦亭下唐鸟窠禅师道场也佛慧寺在碧峰山麓后晋天福七年(九四二)普觉明禅师开山明永乐间本源文达禅师重建报先寺在佛慧寺路北盖唐寺也明万历间有恒如禅师在此习天台教四十年法华律院明嘉靖中东晖晓禅师建永乐庵创自五代梁贞明间宝寿寺宋太平兴国中有卧禅师在此施法光明寺唐高宗勅赐光明禅寺隆庆寺后唐庄宗径山钦禅师中兴其他佛教胜迹不胜枚擧宋代以降「西谿百咏」之辑不一作可见其胜也清顺治间吴本泰与门人黄灿及其子启圻释智一等纂辑「西谿梵隐志」分门有四纪胜纪刹纪诗纪文厘卷为四西谿名胜与梵刹之文献略具于是矣虽非全为梵隐而作要为佛教胜迹存记录也兹据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武林丁氏八千卷楼刋本景印

西谿梵隐志序

钱唐东望会稽西连天目飞富春于龙翼遏具区之上游湖水潆洄江涛澎湃三淛之丽观也永嘉以还多营塔寺飞来卷石疑自灵山宝掌千年居然竺国以至猿呼虎伏鸟狎龙驯胜迹相寻名僧多有若乃越古荡遡秦亭双径捷下禹航迅回岭岫參差峰峦磅礴流泉孤映西溪出焉此地产兰芷植松杉十里梅花千林竹实颇极幽胜高人逸士往往托迹其间自炖煌始译法华晋僧昙翼伏处是山著灵异之迹其徒杖履相从谿云若接晨钟夕磬谷隐巢居虽吴地之奥区实梵天之小隐起自荆山迤于秦望中繇汀渚旁逮青芝总花隖之名蓝迹龙归之邃宇有心者葺而为志余莅官偶暇杖策来游寻濠上之余欢述流水之往事举目西眄精舍连緜言念竹林当不在远古者双凫云起漫说僊踪一县花翻犹传盛事余也欣逢大邑七载淹留携琴鹤以空归梦湖山而永夕展卷三复漫题篇首庶彼长松远引白傅承风云浤乍流辩公把袖时有去来人无今古云尔

赐进士出身知钱塘县事加一级关西慕天颜题

结绳既远人各异习而习亦异情道业殊途言功互立此自章之往牒可以无待稽循乃理足元空味耽世外者亦往往显晦殊操动止各別故谋于世者与世见其端足于我者自我消其妄盖二帝之有巢由尼山之遇沮溺此中风轨实有不齐不可强而同也然而火陷炉灰心枯木槁一灯栖寂半室支禅自非闲静萧寂之区可以云互衣瓢溪回钟磬则妙香清梵亦何所寄哉记三十年前初走西谿见老竹參天长松蔽日于时梅正披香苍雪弥望从容步香雾中觉毛骨为清心脾俱冷然时匆遽往还未暇得窥堂奥也甲申乙酉间长处其中始得邀人纵步凡诸胜流诛茅泄烟之处无论绳床竹几笠钵灯香即片瓦寸椽无不自为幽古以为天生此一片地供人栖遯今相去几何时而向所羡拏云耸壑之苍虬与离离鸾凤之尾仅十存其一二所不随变乱为灰劫者惟诸梵音清构借法王高座得自尊其幡影耳呜呼白云苍狗幻定无常以理揆之亦何足叹而究竟山中之变易终不等朝市之纷披讵能禁巢许诸人不当骄语乎梵隐一志始衲子心海数年来𣔯道人成之其中纪胜纪刹记所厯者四五而诗文则二三盖西谿名不著于前朝自南宋以洞霄一途始开此辇道故古人之笔绝少今志中所纪亦但就梵以言隐耳若夫山坳水际竹荫梅栖胜地之居庐韵人之小筑读王百谷数诗则知无地非隐也独梵云乎哉然余每叹名场市路蚁附蝇营既入狂澜奔流奚怪而近者灰心学道之人亦且眉腾骨奋竖采骞苞诚令以一瓢一衲寝处其中吾知蕃秀之向朱明断未肯遽然霜落水收也则道人此志一时正尔孤行矣

癸巳六月虎林钱朝彦书

自序

天地之灵奇洩于山水山水之最灵奇者天地又若靳秘焉而不轻以畀人间有披其扄而發其藏者大都息心槁形鹑居鷇食之侣也而持粱刺肥者不与焉迦文住布金之园亦有庵罗竹林猕猴江各列精舍东流震旦五台峩眉鸡足补陀称宇内四大又別有天台庐阜为应真驻锡之所葢人天瞻仰胥广严道场而安禅习定处林放光惟闲静萧寂为宜夫闲静萧寂尘劫中可易遘哉此其塞辟有数去住有机缘即司马头陀辈不能卜度也杭郡东南佛国诸名蓝巨刹犹未敻绝尘境乃有图经所不载轮鞅所未经者粤惟西谿葢郭西表里溪湖湖当山之阳韶丽明靓天竺灵鹫卓趾焉溪伏山之阴窅然深古聚落一区而已自龙凤飞来带水演迤而法华蜿蜒回绕遂尔別有天地宋人留下不复驻辇二三缁流寻雉儿鸟窠遗迹结茅其中偕村氓耕桑灌植为业后稍稍攒集精庐棊布余避兵犇窜遡洄罙入宛然桃源也遂卜筑焉而同难诸君子亦麇至暇则支短筇或棹小舠问某山某水某泉某石某所饶梅竹皂栎某幢刹某团[厂@剂]某苾𫇴开士可叅叩仿佛其大都谓游自此始也亡何萑苻不逞出没攻剽而此土遂无宁居矣乡者禅栖犹故亡恙绳坐疏班锡钵间设未尝鸟兽散嗟乎闲静萧寂之区断以畀安禅习定者而逋臣客子曾不克比于芸夫竖牧乎岂非瞿昙氏之植福深而我辈之因缘浅耶西谿名不著故老或谈南宋建炎湻熙后事百咏有题诗轶不传明洪中丞叙志仅存崖畧衲师心海广𡧎草法华伽蓝记排纂颇赅未及成书化去余偕秋雪智一门人黄灿及其子圻流览博搜据心海旧帙差次就绪胪分为四曰纪胜曰纪刹曰纪诗曰纪文统名梵隐志志隐也柳子厚论游有旷有奥西谿得地之奥释庐萃止余佛民也盘旋寒碧宁无桑下三宿之恋乎世有躭禅癖隐者攷斯志也而褰裳濡足以从之造物者不得终秘其奇矣

顺治岁在辛卯秋八月虎林吴本泰书于蒹葭深处

西谿梵隐志卷一

𣔯庵曰钱唐三天都之一江雄罗刹湖艳西子名胜甲海内西谿一洼水耳敻古未闻自宋辇经途斥为皋壤沟塍鳞次耕渔栉比兼饶梅竹茶笋而香雪十八里遂成佳话矣然启北郭扉不越一由旬地而可庵可庐可稻可蔬可舟可梁可濯可湘岂俟越鲸波跻鸟道聚粮三月而后至哉窅然尘𡏖之表宛在樊圃之闲西谿所以为最胜也纪胜第一

西谿辇道

宋建炎三年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筑行宫于凤凰山仍钱氏之旧也初欲都西谿帝览图曰且留下故谿有留下之名俗讹楼下谿路皆辇道石平如砥西堰桥山可以望海由秦皇名秦亭钱氏之城洫葢始于此明吴郡唐寅西谿图倣李唐旧本近起秦望远眺龙门而天目诸山在缥缈有无闲故今断为水口自此沿山十八里到镇皆梅花竹树中

法华山

西湖北山一支其阳为竺国鹫岭其阴为法华有晋法华僧灵迹因以名山按东晋余杭沙门法志常诵法华经阶下有雉驯听凡七年一日忽悴志曰汝能听经必生人道明旦雉殒即为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前山王氏后其家设斋志方踵门儿曰吾师来也志抚之曰我雉儿也视腋下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薙染以腋有毳因名翼又传记昙翼初入庐山依远公后往关中见罗什东还会稽入秦望山诵法华经十二年感普贤大士化女子身披彩服手携筠笼及白豕一大蒜二至翼前曰妾入山采薇日已暮豺狼纵横归无生理敢托一宿翼力却之女复哀鸣不已遂令居草床上夜半号呼腹痛告翼按摩翼辞以持戒不应手触女号呼愈甚翼乃以布裹锡杖遥为按之翊日女彩服化祥云豕变白象蒜现双莲凌空而上谓翼曰我普贤菩萨来试汝尔郡太守孟𫖮闻于朝敕建法华寺表其事宋建炎高宗幸西谿改法华寺为龙归因名龙归坞后寺废遗址在

碧峰 桃源岭 方井

碧峰山名有佛慧寺寺门有碧沙泉北有唐人洗马滩又西二里为桃源岭有方井井是桃岭別派径六尺深一仞玉折地涌不盈不涸宋米芾题额岁久亭圮明里人王槐重修大司寇洪钟补书方井桃源岭五字进士邓鸾记

北高峰塔

塔在马坞绝顶岧嶤七级中藏古佛舍利唐天宝中建有华光庙此坞风散云郁尤备奇观

有犬每随工匠啣甎石置塔所至含吻流血于荒榛闲得一石佛缺右耳犬即跑古寺基出耳凑合又一僧夜坐塔下虎欲噬之有大蛇从塔巅喷雾作雨虎吼而去

邓林游北高峰诗

扪萝百折上嶙峋 世界仙凡到此分
小朵岳莲来异域 孤撑天柱入层云 江湖待看杯中泻 钟磬回从地底闻
借问须弥在何处 老僧留客且论文

姚肇和诗

高峰千仞玉嶙峋 石磴攀跻翠霭分
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 上方楼阁參差见 下界笙歌远近闻
谁是当年苏内翰 登临处处有遗文

龙归坞 得仙桥

又西二里为龙归坞宋建炎闲帝幸西谿见此坞清远驱马归之坞于是名有清化寺亦改名龙归佛印禅师曾卓锡焉又得仙桥绍兴闲有老翁朱姓者不火食能前知翛然坐桥而化桥跨小涧以仙翁得名

蒹葭里

在西谿东北本南漳湖宋百咏题曰蒹葭深处俗呼河水亦名涡水一望沙汀水濑秋时荻花如雪民业耕渔土风朴厚先是邹文学师绩刘孝廉廷献有园栖止丁亥吴选部本泰自海上迁避卜居为菟裘焉近秋雪曲水等庵与僧智一寂瑞闽僧道援辈往还參叩而严征君敏洪孝廉吉臣扁舟过泛相与为庐社之游张观察懋谦陆国博之越沈令君自成及楚中黄选部周星时亦买棹过访亡何山寇出没又播迁靡定矣

园居饶篁竹而乏梅智一移赠古梅数本𣃁地种之因自号西谿种梅道者诗二首

欲结西谿香月邻 衲子饷我罗浮春
𣃁破石苔云有种 迸开蜡蒂雪无尘
啁啾翠羽弄清晓 澹冶玉妃朝上真 遯思甘与寒芳老 俗杀桃花源避秦
东阁观来殊野兴 西谿移植称山庄
水清石瘦肌骨好 霜冷月明魂梦香
素蘂亭亭孤鹤立 疎烟漠漠静琴张 劳师乞与还相忆 日夕清谈到草堂

庙坞

坞中有东岳行宫云木荫翳灵风肃然外潭鱼如螭如龙黑脊而唇腹皆渥丹

东法华泉

在东岳庙坞内乃法华之別院也相传东晋彦翼二师隐此诵经感红莲涧生清泉岩涌隆庆闲有僧北山独栖于此万历闲吴兴僧古道重建

金鱼井亭

亭三闲旁有金鱼井梁材柱础跨辇道而翼然

法华亭

又西里许为法华亭行人所憇又西二里为石人坞岭半有石俨如人立坞则岭之反也吴大帝石杵存焉北播为九沙逆谿而上水陆蝉联

观湖岭

即石人岭登陟至顶遥睇西湖如在目前

金竹岭

在石人岭北穆坞南满峰之竹皆作黄金绿玉之色

涌山阁

在石人岭下藐山主听泉处每值绿梅花开春谿水涨住此问水看花花事毕行游嵩岳

村带 神仙宫山 安前

水北有上下唐村蒋村杨村又有费家带何家带洪家带带即村也洪为宋太师忠宣公之系太师初赐第于钱唐之葛岭子孙家西谿族指甚繁代有名德又神仙宫山一名道院安前有晋咸和僧慧理夕照庵安前之名特与裴墩董灶并著厥义未详百咏诗云

年来青鸟碧桃花 筑室安前即是家 玉貌星冠随绛节 双成不及魏无瑕

唐家山 安乐桥 双井

唐家山故安乐山永兴寺外跨涧片石传是神僧济颠所造安乐桥关侯庙址即湖田头故安乐山湖也山前双井故称玉膏今堙其一永兴当灵竺之后其山特秀山家缘径开畦引流折池夹植梅竹偏得孤山多福之趣春日焙茶石坞香闻十里

章神衖

在马池南衖相传咸湻闲有章姓者勇敢有力闻贼兵过谿时方舂米即头戴石臼手持白挺大呼而出兵皆散去谿民亡扰人皆称得胜章相公今祀为土谷神

留下镇

起西堰桥至镇十八里镇特爽垲其形如𥱼方二千畮居人五六百家东西其宇㓰水相望

谿源从分金澹竹二岭沿卧象山过上埠挟诸涓浍至鸡笼河西绕镇后灌古荡畈田东合马池穆埠童婆涧安乐桥四水直前穿镇北望匠母桥而却复东西折乃会于大谿河一入古荡一出闲林

桥五曰栅桥曰庙桥曰迎春曰忠义曰庆祥庙四曰回龙曰灵慈曰永福曰马池坊一曰尚书仓一故为西谿务今改建常平曰南册俱钦贤里

三桥柳 花市

谿有三桥多植柳浓阴夹道东西两涯民居临水花木周庐亦称花市

沙滩

在西谿之东一派平沙浅草谿民放牧之处今栽梅成林种竹作圃矣

二桥 三园 梅花泉

谿北皆田也浮谿而南则华亭石坞正与桥园相对桥二曰仰家桥柏家桥园三曰仰家园柏家园方家园皆九沙之上腴故吴越国之西教场也其居人槿篱竹户鸡犬不惊灵果嘉蔬市隧所给桥南亦有少田柏园左有泉一泓潭底旋漾雪沤作梅花瓣出溉顷畮味甘美品泉者拟之惠山第二

选部吴本泰柏家园看梅诗

浦溆沿洄沙路迂 石田梅老几千株
朦胧梵苑开香界 零乱春宫粲雪肤 芳沁冷泉山鹿饮 梦迷残月野禽呼
诛茅小筑何年遂 画出幽居梅里图

禁酒牌 陶家厢

又西南三里东有宋人禁酒牌高宗过西谿入酒肆喜其供奉御书界牌曰不为酒税处牌后为陶家厢理宗朝有陶处士隐此水竹田桑夫耕妇织岂栗里之后邪其风节颇似之

忠义桥

谿市三桥惟此最巨居中虹起石色光莹宋孙侯所建也兄弟恺笃故名忠义

长流涧

在西谿之东从白沙山金竹坞迢遥曲折流至安乐桥每遭亢旱此流涓涓不涸

杨蟠诗

为爱西谿好 长忧谿水穷
山泉春更落 散入野田中

永兴湖

在安乐山下永兴寺前一泓澄碧红莲绿柳映水临隄画船载酒谿人游乐今半作桑田半成林圃矣左有兰陵陆氏山庄

石松庙

在西穆内相传神为五代石晋子孙三世隐此祠前有古松大可十围

金桥柳

在谿市北宋建炎闲金四将军从张伯英战死其妻归旧庐筑桥为资冥福乡人称为金四姥桥桥下垂柳独盛

放山台

在永兴西为当湖孝廉冯茂远侨居旧有大士阁三面皆山当窗豁如乃穿木立屋卧扉托足颜曰放山快此日放山到眼也

白荡滩

在西谿西北有大小滩大滩南小滩北可数里颇饶鱼𫚥居民皆业渔钓水惟芰荷岸则枫柳芦花苹叶荡碎波光游人尝棹船载酒浮泳二滩

朱家陡门

在谿北居民皆朱姓业耕种建陡门于河以防水旱

杨圩

亦在谿北宋功臣杨统制世居钱唐兄弟友爱退归林下各置一圩之产

上埠谿

在西谿西南水發源处百货就估之所内有宝寿等寺境最幽邃

金莲池

上埠山深处显教寺殿前为金莲池其花色黄如金叶圆小如钱

相思岭

在西谿之西上下唐村此岭为界春秋两赛保社中分故曰相思岭岭东有双鸣泉西有二岭如两龟形故又名龟拖尾岭

虎𫖱头山

在谿之东南西穆坞内众山诡特殊状有一峰如猛虎𫖱头故名

白栗山 百丈里

镇西南又二里曰白栗山山前即百丈里宋开庆闲董氏三荆宦成递捐赀以通江道今石桥百丈之址犹存

大青岭 赵西坞 东穆坞

白栗又二里曰大青岭其西三里为赵西坞东三里为东穆坞

青岭有千训卢太尉坟其葬甚奓翁仲碑版已芜灭

西有赵太师墓宋之同姓王也或以为赵与懽亦无确据与懽三为临安府尹惠济饥民数敢直言国事时相忌之理宗书安贫乐道植节秉忠字以赐卒谥清敏赠太师

东穆有太保洪钟神道松楸列植五里嘉靖三年九月谕祭赐谥襄惠赐钱唐穆坞之阡王文成守仁铭曰

桓桓襄惠 嶷然人杰
自其始仕 声闻已揭 于臬于藩 圻漕是督 亟命于南 亟召于北
司空司寇 邦宪是肃 帝曰司寇 尔总予师
寇贼奸宄 惟尔予治 既搜既遏 豕毙狐逸 暨其成功 坚以老乞
圣化维新 聿怀旧臣 公不可作 维时之屯

望江尖

在赵坞底登临绝顶见钱唐江归帆落潮宛如咫尺

大岭

大青岭切逼大岭此会城与谿镇之总脉踰穆坞即三天竺矣

黄梅山

自黄梅至于镇一舍实会镇之祖山也黄梅山近祖龙门群山远祖天目二山则始祖所自出也东天目在余杭界西天目在于潜界

荆山 焦山

別有余杭七十二贤峰生出荆山而尽于明陈中丞洪蒙墓西值镇之背本县龙门生出焦山而尽于宋赵太师西坞南值镇之肘皆形家所谓从龙也若谿源则自交富阳界分金澹竹二岭而来

闲林埠 朱桥

定南图交富阳界钦贤图之西北交余杭塘闲林埠黄山渡口南出十里即朱桥江土人相传朱桥是贵人朱清担柴路郡城以东即海

周陆隐居

隐者周士民乃茂叔先生裔有山园在耕南坞堂名草窗隐居四明象山陆氏子乃子静先生裔家于卧象山下轩曰寓目又筑望云台今惟陆家桥存焉

董嗣杲诗

渔樵耕牧自成村 就屋编篱古意存 出坞野云多曲折 过桥谿水半清浑
一逢白璧书香社 几见朱阑障墓门
地利最饶人事简 山家还有別乾坤

凤嘴山

在荆山之麓直饮于谿如凤嘴然故名即陈中丞墓址

鸡笼河

在谿南其河状如鸡笼乃一小埠环山之货皆萃于此

夏侯坟

在谿南安乐山前为宋大臣夏侯坟有安乐窝自然厅

象卧山

在西谿之西上埠谿口有一山俨如象卧故名

冷水孔

在谿南大岭坡下泉清莹逼人即使热客临流亦当凉生胸腑

玛瑙池

在谿南出百丈源清如碧靛池底皆细石圆明如玛瑙状

牛滑岭

在谿南望如浓黛周山土著多丰厚故荫养松竹稠密不能通步

龙门

在西谿西南山上有寺曰龙门寺前佳胜曰石关曰鱼石曰千丈岩曰顾坪曰老龙潭曰龟王殿曰鹦鹉石曰盘谷

𫚥埭兜

在西谿之西北古塘畈口其兜水利溉田居民无失业

横山草堂

在净妙寺东六松林畔为江氏別业有醉山阁拥书楼竹浪居藏山舫有亭有桥有泉有石

释济斐原名江浩过横山适芙蓉盛开诗曰

拥书楼外起凉飔 松声谡谡韵如丝
松下芙蓉开几枝 轻红缟碧相參差
主人病起客过之 蒲团就华坐移时 花不言兮人不辞 归来草阁有余思
我非寻春之杜牧 亦非悲秋之宋玉
岂为两行红粉荡双眸 东墙处子乱心曲 山云澹澹山谿冷 华向此闲立清影
怜花忆花还自省 我于花神有深领
辟如洛水之丽人 体闲仪静出风尘
忽然相遇岩之畔 岂似人间虢与秦 君不见 夜月空山一海棠 苏子当年也断肠

新安义塔

新安士女归心秋雪同为净侣不愿类俗蒸尝在石上人念诸同志鸠工伐石磊建方坟在七净华台之左

土利

留谿界方十里外则西至余杭南带江而薄富阳内则北距仁和东错于湖阴者起天竺属之桃源岭实本县之钦贤调露定北定南上下扇等图也其山自龙门黄梅而来为穆坞尽于秦亭其水自分金澹竹二岭而为镇河左转古荡右出闲林其土百顷田亦称是而山泽之数不与焉

冯太史梦祯云西谿茶利之厚十倍龙井至石坞之佳不啻胜之葢其生于幽岩仄径逼近兰松梅竹之香真虎邱之伯仲也法华多笋钱唐之门日进竹竿万个周礼山林宜皂此谿栎实尤多梅花满村野郑州守圭云春日谿行餐十八里香雪如青帝张葢拥万玉妃杨梅亦有二种如韎鞨者固佳而別有水晶之称色味双绝散发风林三百颗真不减金阙拜恩时也

水防

按西谿为余杭潴水之区南湖下流彼豪民私利掘土以蕃桑麻往往以邻为壑此地无陵陆以阑之无墱闸以阏之岁旱则缘壖龟坼而桔槔靡施甚雨则上流之滚坝善决而田庐殚溢尽漂力本之人罢焉故夫坚筑坝深濬湖经制曲防以阜民之衣食者深有望于当事云

西谿梵隐志卷一


校注

[A1] 此「版本说明」一文原为书本开头无页码之插页今为标记架构上之需要移到此处且以 pa001a 为虚拟页栏码
[A2] 圮【CB】𡉏【志汇】
[A3] 间【CB】闲【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西谿梵隐志(卷1)
关闭
西谿梵隐志(卷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