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谿梵隐志卷二

𣔯庵曰南朝四百八十葢指名山福地可称大丛林者西谿区区浮芥安所得琳宫绀殿而称之闲有一二崇严表刹亦复荒落不振惟诵室禅龛周流错杂多在梅花竹树闲特为幽胜大都绳坐栖心者于焉憇止而赤髭白足之徒腰包荷锡而来者亦不乏非必须弥宝所兜率净宫作巨丽观也至如丛祠社庙神灵肸蚃虽不在梵刹之列得因地附见焉纪刹第二

古法华寺(即云栖別室)

按庐山高贤传及古记载晋昙翼法师始建法华寺宋建炎中高宗幸西谿改龙归并名其坞岁久堙废明隆万闲云栖宏大师以匡庐莲社宗风大振东南云闲郑昭服舍园宅为常住址在龙归迳北约八畮有奇师属其徒大楫开接众丛林后郑子索锾诸檀复捐赀共搆之魏塘钱阁学士升虞山钱宗伯谦益吴兴闵尚书梦得荆谿曹大參应秋为募疏皖城吴太史应宾为寺记云闲钱侍郎士贵武水曹太史勋袁进士俨郡城洪中丞瞻祖葛太常寅亮钱宪副养庶等为檀护大楫拮据三十年遂成禅林初号云栖別室俗名郑庵崇祯癸酉秋郡守庞公承宠捐锾给额称复古法华寺

寺前为序中为殿后为堂两翼有厢左为庖为寝为库斋右为藏为懴堂为宾寮缁素结放生社每闲月举行远迩云集

大楫字济舟嘉禾沈氏子年弱冠了凡袁公奖导出家古貌古心劳谦慈忍宏师器爱之遂付法住持楫晚因耄疾属诸山同衣耆德轮次典院自顺治戊子始后相继为常

喜鹊寺

在秦亭山下唐鸟窠禅师道场也师名圆修字道林富阳潘氏子母梦日光入口有娠诞时异香满室遂名香光幼出家诣长安西明学华严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师谒之得法南归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师振锡而入有灵隐寺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声师曰无声谁知是会后抵西湖秦亭山有大松树盘屈如葢乃止其上复有鹊驯扰巢于侧时人因以鸟窠名之元和中刺史白居易入山访之问曰师之住处何其危险耶师曰太守危险尤甚曰予忝郡守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公悦以偈问曰

特入空门问苦空 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 为复浮生是梦中

师荅曰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是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祗此浮生是梦中

师衣衲穿敝寒暑不更经厯年岁未尝下山长庆四年入寂塔于喜鹊寺五代末盗發其塔止存志铭而已山巅曰秦亭圣殿

净业堂

在秦亭山为净性下院僧圆礼筑室数楹饶竹函峰阮公题云

君多直节出尘俗 日与高僧相往回 云集凤毛清大夏 春蟠龙径發轻雷

遂筑万竹净业孙克弘书额曰香光庄严

碧漪莲社

在秦亭山下孙克弘书黄汝亨题曰栴檀窟

普慈院

在秦亭山嘉靖初建僧广莫栖寂于此莫号仁庵多著述晚年參云栖皈心净土尝有颂云

肘后神符杀百妖 室中无复用吹毛
太平天子颁新令 不许门前更钉桃

刺十指血书华严一部法华二十部覔地竖窆深卧其中董太史其昌为题石曰安法师墓

上关寺廨院

按临安府志云西堰桥有上关寺廨院

能仁寺

亦见临安府志

净性寺

在古荡之南今请紫仙禅师主之寺北曰普慈庵曰屠虚庙曰道然居曰慧光庵

九莲居

在秦亭山下古荡街郡城包宪副侧室李为归丁女舍天启丙寅尼僧心量洎徒慧融价买焚修真寂老人题额九莲后參石雨禅师赠语

參得宝寿禅 心如无量相
突出九莲居 超过虚空藏

佛澄庵

在崇真院外楼居三楹颇高敞万历中西湖律宗僧普清建

真觉寺

在方井西南桃源岭下山回地僻似桃源深处嘉靖三十八年僧真龙重建俗称伴云庵亦称桃源居

天竺庵

在方井东南庵三楹户西向万历间僧觉空善司马头陀之术重建法嗣法如理安

云蕴庵

在路北旧屋一楹为上天竺云东房香积水田之庄

佛慧寺

在碧峰山麓晋天福七年普觉明一禅师开山明永乐闲本源文达禅师重建正德闲毁都督万表为外护祇园法师圆果阐扬宗教皈依云集请龙藏永镇梵刹建阁修葺焕然一新月谿圆朗相继薰修下院名圆通庵在六宝村別院名白业堂王司寇世贞有记

陆树声迎月谿法师讲四十八愿偈

尽十方世界 是弥陀愿
尽众生心 是法界海 众生念念入佛 佛念念不属众生
是弥陀愿 入法界海竟

报先寺

在佛慧寺路北按临安府志云报先明觉院在西谿建隆二年吴越王建洪志则引谚云千年灵隐八百报先葢唐寺也岁久倾𬯎万历闲外护万公等重募建佛殿并像饰分四子院寺西北有唐人洗马滩万历闲寺有恒如禅师习天台教四十年不出山诵法华经六千余部

茶亭

在报先寺南大路傍以施茗饮

智胜寺

在秦亭山麓寺左有白兔泉甃石方坎一泓清冽内泛白星汲者朝暮不绝

业白庵(废)

蒋王庙

智胜寺右祀福德明王之神额曰秦亭古社

玉池庵

在塔坞内后依石壁茨竹结成崇祯己卯冬僧洪远所葺

先春庵

在辇道之南张老相公庙

新庵

崇祯闲居士钱奉山僧义修慧白建今请喝山居之

古法华庵

在庙坞深处嘉隆闲僧北山重建万历中僧古道再葺后有山东僧如镜居之专诵法华垂老发白而玄人异之庵有法华泉泉甘澂可掬今自牧居之

灵瑞庵

在岳庙路外俗称王庵天启中僧真静建

我庵

在马家坞宋临安志曰崇真院天福六年吴越王建旧名永福治平二年改今额崇祯闲昭庆寺僧真诠重葺竹扉因阜石迳缘谿亦胜搆也

澧庵

在素庵之内万历天崇闲天童僧无怠罢參驻锡叠嶂名泉结构精严厯年所矣

东岳行宫

在法华山下坞口东向前门三楹从左右廊入正殿内龛奉东岳天齐大生神圣祠宇壮丽肸蚃著灵百咏注云前著衣亭后梳妆楼两庑七十二司威仪甚盛碑云自宋以来五百余𥜥涌甘泉以疗疫感异梦以募修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相传神诞香花幡葢建设斋仪远近士女麇至舣棹浮觞因以为春游焉

月潭居

无心师建今月潭住

定慧庵

双融洁空建

一方土谷神

在谿北祀护明大王之神住僧远尘

二方庙

在路北今废

安山室

在小方井路南西向日照禅师藏修之处

清化寺

绍兴中帝幸洞霄因改清化寺为龙归院今龙归指华闲有地正平如掌方广数畮相传为法华寺址入支坞有平地旁多巨石俗呼殿子基并晋宋遗墟

指华庵

在龙归坞崇祯二年郡城祖山寺僧智授建园址可六十余亩多竹树可以避喧课静

借竹居

在龙归坞斤竹涧瓦屋一闲山前沈氏造居无定僧旁有泉旱沍不涸东南曰愿香庵

萃庵

刘檀越省吾居士舍庵之东曰灵鹫庵曰优昙居

龙归院

在路南迳三百武旧志宋绍兴闲帝幸洞霄宫天闲灵物自辇道中窃辔入坞因改古寺为龙归故佛印禅诵之堂也明万历中广陵僧真一字无用自补陀来购𠀉氏园基可二十畮结庵前为庭奉迦叶维衞像后为堂奉释迦旃檀像庄严妙好左右为寮门外为草亭一俱朴而韵厨有古井味甘冽名菩萨泉初名西方庵黄学宪汝亨书额寻改称古龙归院园多梅竹俱一公手植刻方册经板合六十种所著有楞严顶说醒杀论菩提首弥陀心经澡雪草庭歌梅笋谱南游纪等集法嗣为如筏如玄如果辈并解行有闻无用师每俟梅花谢后独往观之隣人疑问师笑曰吾惟爱其劲骨

宋释了元字觉老浮梁人出世嗣开先暹道者始住江州承天至云居凡十坐道场缙绅贤者多与之游神庙赐磨衲号佛印云

法华律院

在路北数百武嘉靖中东晖晓禅师建里人金良臣施地俗呼金家庵地势特高入径松栎藂篁叅天蔚秀中堂后寝可栖二百指庵背为晓禅师塔冯太史梦祯撰记庵有等韵刻板今存杨梅坞顺治改元里人廷请介彬质公传持教观

室罗院

在圆通庵稍西北俗称杨家庵崇祯中僧海智字慧明从天台来重筑佛堂三楹东西厢约基圃十畮有奇前后多竹厨有古井顺治己丑宝寿法嗣紫仙藏修有年

天香庵

在竹园邨俗称李家庵义兴蒋大叅题额约围十畮有奇修竹古梅旁临碧涧

大苏林

在道林居北故吴越王将台址也初名弥陀庵嘉靖间僧如性居之万历中海云购复其母与弟捐产助之落成毘卢南向直南为五悔堂有古井一泓甘冽名钟乳泉北地一区为母茔四围松竹荫翳逈绝人境长洲叅藩刘锡玄更庵名曰大苏林海宁选部吴本泰有碑记如性字本源里人李阳割地创庵延师卓锡其中严净毘尼精诚念佛以豆为记满四十八石人称豆儿佛临终天乐迎空弥陀接引遂以弥陀名其庵海云字法雨郡人刘氏子立禅三载刺血书经其徒含虚早卒弟智琳弟之子成鼎字九牧嗣法焉鼎叅云栖古德法师传授密印

赵山寺

在西谿东法华山西门前有龟儿井其泉清莹可疗疾寺之东北曰崇祯庵

莲花庵

在四方庙北万历中陈氏建顺治庚寅尼僧体元价买重修

净土庵

临溪北向崇祯中僧尠之购法嗣悟玄慧先重修

永庆庵

在直坞万历间观音桥南小寺僧建今顺治改元云栖別室僧成忏融然复居之

道林居

在路北初名林家庵万历中林广炎妻郑广信皈礼云栖为近信众倾槖以助郑庵结茅于此诸乡达题曰道林后造窣堵波凡女众化者同窀穸焉

三方土谷庙

在木桥亭法华寺背相传旧址在何家河口因鼎新忽失正梁迹之乃自植今处众感神异卜迁焉形家谓平地隆起寻丈真吉壤也中堂三楹前为庭旁为两庑祠北为观台祠神曰林府君德胜明王

按百咏注建炎兄弟五人朝典旌功庙食五处云岁以四月二十九日为神诞献飨有常仪惟上元夕遗风特盛罗祭燕演传奇华灯鼓吹簇拥鼎沸观者蚁集焉祠附佛庐有寝楼以居缁众

四方土谷庙

在大苏林北前庭繇廊达庙祀神曰明王胜王僧庐翼神之右二神当是兄弟行故并祀之俗传明王神方不逮胜王兼摄之

孝慈庵

在道林居之东南中丞洪瞻祖题额云栖僧等会倣陈睦州奉母供养遵莲大师六时净业劝其母亦倡善来皈心西泰子母成出世之孝慈诸方咸叹仰云

连珠庵

在谿北本包氏俗产今筑庵海昌选部吴本泰题额跋云昔少康法师念佛一声口出一佛念念不断纍若贯珠兹守贞庵主专修净业因颜其庵

蒋相公庙

在千斤池北庙三楹祀神曰宋三殿蒋相公按郡志神名崇仁杭郡人居兴德坊善赈施每秋成储谷即涌贵如原直售之且听籴者自量或捐与饥者终时属二弟力行好事里人德而祀之咸湻初赐额广福六年安抚潜说友请于朝封神及二弟皆列侯曰孚顺曰孚惠曰孚佑庙在盐桥屡毁屡复有石塘胡长孺传天台徐一夔碑记兹庙葢蒋氏苗裔私祀于邨者庙前池深广而长亘里许渔者可得鱼千斤故名相传春深风雨有赤鲤巨如舴艋舟来朝庙神人或见之庙之傍曰拈花室曰水竹居

新庵

檀越陈敬元舍请尼僧陈庵主居之

水月庄

在蒋庙西北钟家桥南堂供佛像庭祀英济侯宋时郡城水月寺田庐也秋雪戒子九龄薪传重修

鹿苑

在水月庄之东北心源道者繇玄入禅结茅隐此选部吴本泰颜曰鹿苑拟佛始教说四谛十二缘处也

集福庵

在蒋庙北俗称观音堂旧三楹万历中僧明斋增搆佛殿像饰

水香居

杨檀越舍地尼僧成元佛生成贞洁生搆造

草庵

新宁程居士雪池搆同住僧固心

圣庙

在蒋庙东北祀北极玄天佑圣之神万历中僧白云重新

曲水庵

在正等院左崇祯元年云栖古德贤法师所剙基从水筑非楫莫寻陟峰为门步檐即奥严居士调御题额曲水庵又题古先生之庐中堂奉西方三圣东西庑为宾寮禅室左为楼奉普门像下为讲堂又东为怀阁以其面西怀所归也四围并阚水映竹长河潆绕汇为放生池

师讳大贤字古德晚号一行道人苕溪陆氏子幼失怙恃晤云栖知希贯公闻楞严宗旨遂投莲大师出家师故业儒大师试以司爨已而司樵饶为之日听讲演经疏析微辩奥众目为义虎焉亡何静虑于桐水薰修于富春解行飚驰缁白膻慕名山如鹅湖心律师博山舣禅师外护如钱太史谦益钱京兆士贵唐总宪世济咸请开席分身说法风望称雄崇祯己卯秋坐脱于讲筵门人塔于花坞所著有维摩折衷疏金刚如说發菩提心论解五戒畧解数种行世

皖城吴应宾赠古德法师诗

莫道宫商调不同 从来有句本无功
金罏香散千花煖 玉麈风生万籁雄
亲见德山如雪老 独超远社似生公
如何一瓣红莲舌 幻作青山满目中

芦庵

在秋雪庵东按咸湻志宋绍兴中侍卫马军司所立也万历初年正等寺僧如觉因龙归坞迁此庵董宗伯其昌题曰交芦葢取经根尘识三都无实性同于交芦之义亦以庵搆芦中直名芦庵崇祯改元其嗣性圆寂瑞克缵其业拓庵成院魏塘大学士钱公士升为题额曰复古正等院前为忏堂三楹大学士张公瑞图题曰圆应中设释尊像及大悲千手眼晬容后为观堂三楹两厢蜂房燕寝粗具堂前杂植名花数种千叶杜鹃一种尤奇

如觉字照空钱塘徐氏子礼正等奎公薙染初事叅访如清凉峩眉洛伽鸡足三湘百粤庐霍台衡徧叩名宿有省而归结茅于法华遗址阅十有六年诵法华经五千余部又厯五稔专修忏法万历丙辰夏六月泊然坐逝

慈觉庵

在秋雪东里许万历中僧性禅搆精舍三楹号省庵崇祯己卯僧智靖养母其中云栖古德法师为改庵名曰慈觉云间钱京兆士贵书额葢其孝行可方故以慈觉名之庵向山临水梅竹森密左为燕寝戴铨部澳颜曰水香石供后为轩曰可居今为尼僧禅室矣秋雪戒子等愚净明等元长明隐修

秋雪庵

在蒹葭深处按咸湻志故资寿岩禅师院宋潼军节度使所立也遗址属沈氏小搆三楹崇祯甲戌灵寿寺僧智一智洪自峰顶博山归罢叅思息沈应潮应科请驻锡焉庵水周四隅蒹葭弥望花时如雪陈征君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之句题曰秋雪戊寅庀材增搆拓庵为院复古额曰资寿人仍以秋雪名之中为忏堂吴选部本泰颜曰圆修上为楼榜曰弹指楼开董宗伯其昌书后为轩匋山掌石印和尚题曰一色取王子安秋水句也左右为观堂庖湢具僃前庭杂莳花木际水开扉一泓清湛鯈鱼游泳为随社放生所谿后別搆为七净华台诸名公有秋雪八咏唱和诗吴本泰撰碑记北曰月斋法性寺僧月斋建

古法华亭

在花坞口辇道上石柱瓦甍三间唐肆也南北设板桥以憩行旅横山六松长江元祚书额

开化庵

在亭傍庵三楹奉普门大士及英济侯冯司成梦祯题额

一击庵

坞西三楹西方庵僧不负建

报劬庵

在桃源岭北环谿陆封公墓侧其嗣之选之遇之远搆筑奉祀先灵延僧隐岩焚修其中梅竹交加溪桥环绕云间董宗伯陈征君两先生游西谿赏其幽胜且念三子孝思手为题额俱赠以传赞

天泉庵

谿路傍文学俞时笃题额僧净空重建

上乘庵

土桥新伊法师徒本金退院尼僧日轮建舍

晓庵

路东一间两披

定慧庵

居高甃石如篱僧瑞光掩关十载后达源师重修

塔院

坞东面西中为古大师塔左为合山普同右为本庵普同博山舣禅师撰记云间钱京兆士贵撰塔铭钱塘文学陈昌遇撰圹志顺治辛卯门人冯智炯等重建塔院

法楞庵

正花坞之涧西东向天启甲子春僧玉庵真金自姑苏来访友西谿爱其山水窱䆗而驻锡焉师幼绝荤血抱出尘之志二十九礼杭之虎跑寺三空师剃度后皈云栖受沙弥戒徧叅知识朝四大名山游厯九省旋叩三吴巨刹皆顶笠荷瓢不惮寒暑跋涉也至四十八后还虎跑圆菩萨大戒垂老不忘师训恪守古规影不出山者三十许年室无童行瓶锡外无长物居恒津济冥滞月以三六九施之几千余坛礼千佛名经满千部诵法华楞严各三千部矢愿多生为清净比𠀉恒持大乘妙典得度弟子九千人七十如童道俗皆尊称耆宿云

听松庵

坞之路东郑思泉居士搆延宝寿法嗣自先藏修

𠁼斋

谿东之高碪云栖別室僧心光建

释大善赠诗

松顶结庵云鹤伴 四窗迎日接天开
泉声入磬簷前落 山色和岚几上来
背岭屋头千个竹 面峰阶下几株梅
浑忘尘世兵戈乱 静夜惊闻礟似雷

海昌吏部吴本泰过访有纪余自乙酉归隐西溪时过秋雪因访心光师于花坞之𠁼斋师为古德老人传衣余偶阅案头一帧乃蔡子谷居士赠言有云古老以曲水为佛陇炜师以花坞为曲水灯灯相继绝后光前法华三昧得力久矣余叹羡久之遂相与餐味禅悦入室盘桓己而徜徉四顾云峰攒翠松竹交加真不减思大师证三昧处也爰述斯游以当南询知识之一

翦云庵

顺治间僧归休建

在涧

曲水僧觉林建后请渊默挂锡

云水居

龙归院僧澹然居之

休庵

谿路西三楹铁幢挂锡

翠峰居

顺治壬辰僧响若主之

谿饮庵

虎跑僧彬颐隐修

云巢

谿东之高顶为八角茅瓢虎跑僧思修复搆忏室二楹单修忏法寒暑无间

美音庵

在鹦鹉峰吴选部本泰题厨中有簑衣泉

肯庵

在花坞深奥处郡城法云庵僧惟心主之

卧云庵

在坞最深处僧维新住锡

翠岩居

在花坞高深处四顾坪侧亦名普光庵崇祯丙子僧普光建丁亥间檀越李小峰延云栖法嗣性融主之左右增建二小阁层峦在望尽眺览之胜于越谢弘仪题额饮翠钱塘文学俞时笃复题引香

饮峰居

在坞之碧峰尽处最上一层虎跑寺僧真圣字宝贤师三空受具尝锻七七期谓如半晌日课法华满千部不辍后往叅瓶匋真寂大师有水乳之契己复主粥饭有年顺治间搆三楹于花坞每月诵华严百六十卷或问曰峰可饮乎师言子不识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则庵名饮峰奚足怪哉师望八童颜众所知识

天隐庵

顺治间云栖僧成贤焚修

梵天庵

在坞口夕照西崇祯中吴兴施氏为唐昌僧智满舍建堂三楹开池艺竹复古额曰梵天江千有梵天寺退院

毘尼庵

在坞口大路北半里许天启中僧无能剙庵三楹中设香像律堂閴如也

栢家庵

在路北一里许毘尼庵北万历中法昌寺僧剙楼三间俄去之大苏林僧海云增前殿又去之授其徒净明居焉日就荒

五方土谷庙

在坞中路左祀五大明王观场有台居僧有重室古松一本大可数十围

后洪庙

在谿上栢家桥西里许旁小阁可以凭眺稍前畈内即梅花泉

石大郎土谷庙

在穆午冈祀石大郎神乃五代石晋子孙隐居此三世不仕有懿行土人祠之祠前古松一本大十围老木丛青

又安乐山前庙亦称石大郎相距密迩所辖居民异社故分二祠

马池土谷庙

在马池头水出百丈源色深碧靛池底皆鹅子石澄鲜可爱有古松约三围抱天启中飓风吹折并毁神祠社众重新

上土谷庙

在谿市杪俗称上庙祀永福永安二神前为堂奉观音大士古松一本大数合抱盘旋飞翥为诸祠冠

市北茶亭

在西谿百丈里傍涧搆亭以施茗饮

祝公庙

在安乐山祝公乡之直者殁后显神居民祠为土谷与石郎隣

灵慈正庙

昔有夫妇贵籴贱粜慈济一方临终穿膝坐化乾道中季姓者建祠于市杪为土谷神有行祠在白荡滩故曰正庙

福清庵

在辇路北近安乐山与永兴相望唐中和间性空和尚开山种竹万竿卓庵丛中清幽敻绝宋隐士迈子山过院有花覆石桥间戏马叶齐山寺乱啼莺之句万历间云间僧真学桂峰者复建中为杂花堂奉𠀉弥陀手塑西方三圣像围址可二十余畮皆老梅丛竹曲径环篱篱外凿池扉从左入翳如也又豁如也宰官陆光祖冯梦祯严澂袁黄俱为檀护而桂峰之后无良嗣庵遂废

福清静室

在潘家坞吴大帝石杵峰下万历间吴淞僧桂峰剙居名复古福清院幽蒨僻寂虎狼交踪天启中大香寓此藤花腐屑并日而食有山居诗多属和者

大香号唵㘕吴江人豪华任侠为江南词客忽自薙落厯叅有省喜枯习禅定自壬戌癸亥甲子深居峰下人知之辄徙去

囦秒庵

在石人坞郡城蓝田叔居士舍永作祇园

莲居塔院

在囦秒庵之西新伊大师之塔

石佛庵

在坞中西陇下堂供石佛俗以称庵

古夕照庵

在石人岭下晋咸和间灵隐慧理法师所创周显德间兵废宋祥符间尼僧道成复兴又废明万历中僧艮峰购杨氏址拓为庵复古额曰夕照俗呼杨庵庭前有古松二本艮峰住此五十余年最为山长

永兴寺

在西谿市杪安乐山下唐贞观间悟明尊者开山石晋僧宣大章释法华经于此诸山往来讲筵不辍宋铁牛印禅师重葺复毁济颠纍石为桥尝至秋百谷之所啮而圣迹岿然又放生池有无尾螺亦济颠遗事邨民食螺己断尾济乞放池中遂活至今螺生无尾有古井名圣泉明断臂诸道者增建草庵旋废万历初冯太史梦祯延僧真麟饬新之手植绿萼梅二本题其堂二雪上有楼可以凭眺花时绿雪交柯满庭芬馥堪为韵士清赏亡何车马络绎觞俎喧阗烦慁净地主僧患苦之

选部吴本泰看梅诗

石缝鸣泉泻竹溪 问梅支策过招提
雪留东郭先生迹 花称孤山处士妻
绿玉四垂侵幌冷 紫茸双本映簷齐 可怜太史风流尽 惆怅遗芳落日凄

济颠名道济字湖隐台州李氏子十八赴试过灵隐适瞎堂远公开席遂求度为弟子举止落拓不择饮啖众讦其违律远示云法门广大岂不能容一颠僧葢以颠寓真义似知其为散圣者人遂以济颠名之

释印字铁牛住灵隐上堂举南泉示众云王老师自小养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放不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放不免食他国王水草如今不免随分些些总不见得颂曰

不如随分纳些些 唤作平常事已差 绿草溪边头角露 一簑烟雨属谁家

湻熙中退院居永兴之安乐方丈

明断臂道者矢愿重复永兴祇搆草庵缘悭中辍

真麟字瑞庭金华人谙内典善临羲之帖万历初寓郡城崇福庵太史冯梦祯都督万表暨文学万廉甫招复永兴卒成胜业

安乐松轩

即永兴方丈又名面壁轩印铁牛居此四垣竹树郁然深秀屋下有井泉寺中衰此犹亡恙万历中掌石印和尚自清平山来深居禅观阅六岁印师尝云我生平得力工夫借西溪六年成办或禅观三两日不起瓶罍交罄佛灯亦灭昏时惟井上鬼燐数点时经行至此咄哉鬼何不为我扫地焚香搬薪汲水乃痴弄此火耶燐遂不见明夕复然

古福胜院

在安乐山右冈之麓石晋天福间吴越王建宋僧囦本澄重兴读书好友绕寺栽梅迈子山尝题其院有野涧飘来兰气合家山梦去雪标清之句故有福胜梅花之目元末兵毁明万历中云栖僧大善搆址结茅三楹颜曰谿巢杨副宪师孔书额崇祯间石郡守万程改复古福胜院南轩董宗伯其昌书曰定水右阁李孝廉流芳书曰香光左忏堂三楹及窣堵波堂之前空庭寻丈美箭贞篁森密无罅仅通一曲迳如委巷焉白沙涧从穆坞右来绕院如带左注入溪临涧设篱门门悬畧彴丛筿蔽亏初过者不知是中有院也涧外环以腴畛畛外环以九沙大善亦栽梅艺竹闭户读书影不出山者三十余年

大善字心宗号虚间子钱塘魏氏子少为儒生壮岁出家修净业兼通玄理著西谿百咏

杨家庵

在白栗山下徐家桥万历间创东南其户竹树翳然

悟空下院

即张庵中堂奉经像后阁居梵侣前有大竹圃

护荆庵

在荆山岭上庵三楹旁有凉亭憩行役而设茗浆焉荆山桥有庙亦可驻泊

小福清庵

在谿东涧桥里僻小亦堪静处

潮音庵

在灵慈庙左奉普门大士庵前有大木樨秋香满市

孙家庵

在穆坞之表本孙侯香火院侯之弟结茅寺后静适

菩提下院

在谿南郡城菩提寺沙门工文好读书卜庵此中与谿之隐者留连诗赋

永乐庵

西谿之西南有森罗坞竹隐翳处庵名永乐创自五代梁贞明间宋建炎中法师性宗重兴之塑丈六弥陀并乐邦池台树网诸胜绍兴中梵僧阿利贞负经隐此处士王浩然藏修庵左搆院即额浩然元末兵毁明万历间武林洪中丞清远公延云栖悦心禅师重建误取院名名之及开基得丈六佛座并佛之手指螺髻石盘柱础碁布宛然乃搜古志访乡耆知为永乐故址崇祯改元复旧额继心师而递主庵事者其法嗣圆照法源朗云也

陈允忠题浩然院诗曰

一入黄山路 何须问浩然 老僧裁白衲 古佛坐青莲
水月通禅观 松风落瀑泉 归来兴不浅 长啸洒秋烟

崇真院

天福六年吴越王建崇祯间僧嗣南徒信起心一同建

资严寺

在溪南寺西有桥二桥下皆莲花上筑水阁僧多结夏于此

普宁院

在钦贤定北界唐开元中僧定慧建葢祝二乡之清谧也

泗洲退院

在大青岭下竹树丛深属灵隐景德寺

春雪庵

在荆山岭左湻祐中沙门熙春号雪山结庵静摄有乐静堂徧植梅花

起菩萨庵

在谿南淡竹坑内宋理宗宝庆三年僧宗起开建起大有修行人称菩萨

清溪道院

在安乐山下唐宝历闲羽士费玄真开山代有高行之士宋徐提举隐此与灵隐济书记相善故济公时游永兴福胜福清诸刹焉

长庆堂

在西谿市南安乐山另生一陇类仙人舞袖之势五代梁贞明间有吕公常建庵山下晨夕诵经每见祥烟满市宋林和靖隐孤山时常从鹤飞行游于此

神仙宫

在谿东端平间女真魏无瑕筑室隐此

自然室

在荆山湾内孤峭峰间一隐者结茅颜曰自然室志高适也

宝寿寺

在上埠山深处地名崇岭桥其寺最居高阜路近闲林宋太平兴国卧禅师法行宏崇太宗特敕禅居赐名光孝中废端平二年石田禅师繇灵隐退居更名宝寿明正德元年无尽和尚复兴万历间玄津讲主寄浮禅师相继住持崇祯初严居士调御请云门石雨禅师驻锡重开古塔中兴兹寺主张宗门

石田禅师名法薰眉山彭氏子叅破庵祖先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师云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火柴头破庵阴奇之奉诏住持灵隐示徒云但得本莫愁末唤甚麽作本唤甚麽作末松栢千年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恁麽道若有不肯的是我同叅退归宝寿终焉塔全身于院之后山无尽禅师祷雨龙门得白蛇于钵俄而成霖

石雨师明方嘉禾陈氏子云门散木和尚住显圣院倚石伞峰以断拂手付师师自称断拂子初住天台香栢峰厯主丛席崇祯丙子应武林请居宝寿开荒䦆土得石函舍利乃薰禅师瘗所也先是严居士疏云五百年前石田五百年后石雨恍然符合又碑志石田忌辰正月与师诞同其为再来无疑会稽陶司成望龄有重修记山阴祁侍御彪佳有募疏后师又开堂佛日

光明寺

在西谿之南黄山深处唐显庆元年有善道和尚念佛一声即有一光从口中出高宗敕赐光明禅寺明正统十一年惠辩重建万历间寺产俱为豪猾侵渔崇祯改元江云叟复古中兴延汝航禅师主之金陵余中丞大成又建光明台于寺右有龙池古井

悟空寺

在西谿之南桐坞之表唐贞观间明尊者开山于龙门之峰故曰龙门悟空

钱村妙净寺

在悟空寺南地名钱村或曰前村萧梁时神僧宝志分应于此至宋元祐中投子青禅师重开山赐额曰明阳寺后建炎四年更名妙静明洪武六年太古羲禅师重建天启间寺有心融法师善诗文喜山水不乐住持退隐竹谷

兠率院

在西谿西南妙静寺后是一默禅师栖泊处

隆庆寺

在西谿西北同光山下后唐庄宗时径山国一钦禅师中兴缘毕全身塟于寺右钓台上寺前有钵盂峰狮踞石政黄牛亦曾居此万历间黄学宪汝亨等延龙归无用禅师主之未几师迁化塔于背岭侧

瑞云庵

河渚芦庵旧址在萃庵之碪下昔照空禅师罢叅驻锡跪讽法华五千部今越僧德宣悯乱世惨伤日诵法华誓拔冥苦每日无间颜曰瑞云者以僧相如征瑞得非照老之后身乎东曰怀归室月沧法师搆

平观法师墖

在坞之路东门人无作慧幢介彬静照等诸法师首事所筑

珠明庵

在平墖之东义学睿中于庚子契买包地复蒙王檀越助一袈裟地以笔墨三昧书经为行

金竹庵

杨州僧体明卜处穷山专修净业晤无碍师于江上得助沈家山址一方燕泥磊石积聚而成摄心礼拜决志金台

龙居庵

即古法华寺旧基佛行禅师建庵之右曰普明庵心如禅师建

香圃庵

在龙归坞口之西息慈高衲徒圆常乃西方庵无用大师法嗣于顺治乙酉间晤鲁斋霍司马于临安订方外交愿为须达捐俸镪伐木鸠工郁成精兰矣复刻字彚板存常住永为薪水之费醉李汪居士撰文纪其始末

玉修庵

里中沈毓秀居士处女夙根隆固誓出尘凡从法楞庵剃度字德修志趋莲萼

精进林

在花坞之涧东上乘庵隣接相望先是竹居老宿挂瓢上乘日背法华一部弟子圆应分衞给侍顺治戊戌岁檀越路伯崔居士感其诚遂于上乘之傍觅地建因移居焉都谏严颢亭护法题赠今额

虎谿庵

在沿山河之北

青龙庵

在平法师墖之南偏界禅师忘身为法刺血书经里中善士助营搆建落成青龙现瑞敬名其庵

足矣居

在青龙之外达法禅师建

慈月庵

在幔芦港之南

慈云庵

在蒹葭深处蒋檀越舍地圆明募建

潭影庵

深潭之东德声师买陆地沈檀越施一袈裟地募建

生生庵

在云溪庵左亦慕公买陈氏地建即请郑庵上人主之葢因云溪之不临池也而又建此临池一庵为云溪外护

护生庵

在生生庵之对岸廼獐叫庙上人楷庵發心捐赀买陈氏建犄角护生

云溪庵

在千金池上钱塘邑侯慕公买傅氏地鸠工庀材郑庵上人静涵道彻募助督成敦请俍亭大师主持护生前有余地侭可增建

凷庵

凷庵在西谿东青芝坞内孤峰峭壁间万历初武塘觉缘师结庵隐此公为人清劲自许绝不干世潜住有年忽喜船居去棹不返山居闲寂久无主人蛛丝蓬户蜾蠃绳床崇祯间影庵似眉禅者向慕觉公为人移锡驻此眉公得法于天童亦是折脚铛边煨榾柮汉有影集散语行世

浪雪居

浪雪居在溪上叠嶂下青芝之麓逼隣石筠对畤凷庵庵为天童静远尊宿隐足之地有卯墖存焉石筠亦多高士晦养嵒扉每花晨月夕杖笠往来商道无倦或空香寂灭鱼鼓升沈顿使躁者静静者化不复知有人间世也崇祯癸未端素孙处士尝卜居此地颜以云谷惮寂邃而遗去有朱氏明旸出金得之今法因禅师自禾中古南来雅为人士所重明旸延锡驻此而皈供之其外女弟亦皈心复濶其堂轩垣屋易以今额时顺治庚子秋仲

按志石人坞之龙门山下凡举废建新曰碧松庵曰穆云庵曰石岭茶亭曰普济茶亭曰大慈庵曰般若庵曰关帝祠曰图嘉庵曰回龙殿曰狮子林曰宝胜庵曰观音堂曰无碍庵曰不虚庵曰景德庵曰东穆庙曰法华別室曰四圣庙曰和山圣殿曰焦山草庵曰冲天庙曰金莲庵曰宋家庵曰石关曰唐家庵

西谿梵隐志卷二


校注

[A1] 圮【CB】圯【志汇】
[A2] 间【CB】闲【志汇】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西谿梵隐志(卷2)
关闭
西谿梵隐志(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