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法集论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等者

论母

论之论母〔百二十二门〕

〔A. 三法门(Tika)二十二门〕

  • 善法不善法无记法
  • 乐受相应法苦受相应法不苦不乐受相应法
  • 异熟法异熟法法非异熟非异熟法法
  • 已取顺取法不已取顺取法不已取不顺取法
  • 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顺杂染法不已杂染不顺杂染法
  • 有寻有伺法无寻唯伺法无寻无伺法
  • 喜俱行法乐俱行法舍俱行法
  • 见所断法修所断法非见非修所断法
  • 见所断因法修所断因法非见非修所断因法
  • [P.2]流转法还灭法非流转非还灭法
  • 有学法无学法非有学非无学法
  • 小法大法无量法
  • 小所缘法大所缘法无量所缘法
  • 劣法中法胜法
  • 邪定法正定法不定法
  • 道所缘法道因法道增上法
  • 已生法不已生法当生法
  • 过去法未来法现在法
  • 过去所缘法未来所缘法现在所缘法
  • 内法外法内外法
  • 内所缘法外所缘法内外所缘法
  • 有见有对法无见有对法无见无对法

以上三聚

〔B. 二法门(Duka)百门〕

  • 因法非因法
  • 有因法无因法
  • 因相应法因不相应法
  • 于因法为有因于有因法为非因
  • 于因法为因相应于因相应法为非法
  • 于非因法为有因为无因〔以六种是因类〕

以上因聚

  • 有缘法无缘法
  • 有为法无为法
  • [P.3]有见法无见法
  • 有对法无对法
  • 有色法无色法
  • 世间法出世间法
  • 所识法非所识法

以上小中双

  • 漏法非漏法
  • 有漏法无漏法
  • 漏相应法漏不相应法
  • 于漏法为有漏于有漏法为非漏
  • 于漏法为漏相应于漏相应法为非漏
  • 于漏不相应法为有漏为无漏

以上漏聚

  • 结法非结法
  • 顺结法非顺结法
  • 结相应法结不相应法
  • 于结法为顺结于顺结法为非结
  • 于结法为结相应于结相应法为非结
  • 于结不相应法为顺结为非顺结

以上结聚

  • 系法非系法
  • 顺系法非顺系法
  • 系相应法系不相应法
  • 于系法为顺系于顺系法为非系
  • 于系法为系相应于系相应法为非系
  • [P.4]于系不相应法为顺系为不顺系

以上系聚

  • 暴流法非暴流法
  • 顺暴流法非顺暴流法
  • 暴流相应法暴流不相应法
  • 于暴流法为顺暴流于顺暴流法为非暴流
  • 于暴流法为暴流相应于暴流相应法为非暴流
  • 于暴流不相应法为顺暴流为非顺暴流

以上暴流聚

  • 轭法非轭法
  • 顺轭法非顺轭法
  • 轭相应法轭不相应法
  • 于轭法为顺轭于顺轭法为非轭
  • 于轭法为轭相应于轭相应法为非轭
  • 于轭不相应法为顺轭为不顺轭

以上轭聚

  • 盖法非盖法
  • 顺盖法非顺盖法
  • 盖相应法盖不相应法
  • 于盖法为顺盖于顺盖法为非盖
  • 于盖法为盖相应于盖相应法为非盖
  • 于盖不相应法为顺盖为不顺盖

以上盖聚

  • [P.5]取著法非取著法
  • 已取著法非已取著法
  • 取著相应法取著不相应法
  • 以取著法为已取著以已取著法为非取著
  • 以取著不相应法为已取著为非已取著

以上取著聚

  • 有所缘法非所缘法
  • 心法非心法
  • 心所法非心所法
  • 心相应法心不相应法
  • 心相杂法心不相杂法
  • 心等起法心非等起法
  • 心俱在法心非俱在法
  • 心随转法心非随转法
  • 心相杂等起法心非相杂等起法
  • 心相杂等起俱在法心非相杂等起俱在法
  • 心相杂等起随转法心非相杂等起随转法
  • 内法外法
  • 所造法非所造法
  • 已取法非已取法

以上大中双

  • 取法非取法
  • 顺取法非顺取法
  • 取相应法取不相应法
  • 于取法为顺取于顺取法为非取
  • 于取法为取相应于取相应法为非取
  • [P.6]于取不相应法为顺取为非顺取

以上取聚

  • 烦恼法非烦恼法
  • 顺杂染法非顺杂染法
  • 已杂染法非已杂染法
  • 烦恼相应法烦恼不相应法
  • 于烦恼法为顺杂染于以顺杂染法为非烦恼
  • 于烦恼法为已杂染于已杂染法为非烦恼
  • 于烦恼法为烦恼相应于烦恼相应法为非烦恼
  • 于烦恼不相应法为顺杂染为非顺杂染

以上烦恼聚

  • 见所断法非见所断法
  • 修所断法非修所断法
  • 见所断因法非见所断因法
  • 修所断因法非修所断因法
  • 有寻法无寻法
  • 有伺法无伺法
  • 有喜法无喜法
  • 喜俱行法喜不俱行法
  • 乐俱行法乐不俱行法
  • 舍俱行法舍不俱行法
  • 欲缠法非欲缠法
  • 色缠法非色缠法
  • 无色缠法非无色缠法
  • 所摄〔系〕法非所摄法
  • 出法不出法
  • [P.7]定法不定法
  • 有上法无上法
  • 有诤法无诤法

以上残余二法

经之论母〔四十二门〕

  • 明分法无明分法
  • 电光喻法金刚喻法
  • 愚法贤法
  • 黑法白法
  • 苦行法非苦行法
  • 增语法增语道法
  • 词法词道法
  • 施设法施设道法
  • 名及色
  • 无明及有爱
  • 有见及无有见
  • 常见及断见
  • 有边见及无边见
  • 随前边见及随后边见
  • 无惭及无愧
  • 惭及愧
  • 恶言及恶友
  • 善言及善友
  • 入罪善巧及出罪善巧
  • 入定善巧及出定善巧
  • 界善巧及作意善巧
  • 处善巧及缘起善巧
  • 处善巧及非处善巧
  • 质直及柔和
  • 堪忍及可乐
  • 和顺及供养
  • 不护根门及食不知量
  • 能护根门及于食知量
  • 失念及不正知
  • 正念及正知
  • 思择力及修习力
  • [P.8]止及观
  • 止相及勤励相
  • 勤励及不散乱
  • 破戒及破见
  • 具戒及具见
  • 净戒及净见
  • 见清净及如见精进
  • 于顺厌处厌与厌者之如理精勤
  • 于善法不喜足于精勤不被遮止
  • 明及解脱
  • 尽智及无生智

校注

原本常将其终附科段名而今方便上列出于前全卷倣之 于第一心生起品及第二色品中有关心心所及对于色依此三性而广说于第三概说品中自九八一项至一三六七项依顺次而阐述论经两部份之论母的内容于第四义释品中自一三六八项至一五九九项则就有关论之论母方面依次同样给予内容之说明 原本脱落暹罗本为 nīvaraṇā ceva dhammā nīvaraṇasampayutta ca nīvaraṇ asampayutta ceva dhammā na ca nīvaraṇā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法集论(卷1)
关闭
法集论(卷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