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四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必生疑惑不能解了如来等正觉以何缘故说坚信坚法乃至辟支佛耶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当知若有众生于先佛所造众善行能解如来密语不生疑惑所以者何能知如来密语如幻如热时炎如梦所见如影如响阿难若如是知密语者不生疑惑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等正觉密语应如是知若有勤行精进不得精进勤修智慧不得智慧者不生疑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佛导世者  微密语难知
为發大庄严  无异菩萨说
懈怠无智者  不能解密语
应当勤精进  为解密语故
如幻炎梦见  如电亦如响
以言说显现  如是等诸法
如是知诸佛  所说微密语
能以如是慧  照净微密智
不应如是知  菩提可宣说
应如是觉知  无言说故空
空不能知空  空不分別空
断一切分別  显示如是空
虚空无所  亦无有取舍
以无取舍故  是故知法空

佛告阿难「若如是知有为法皆悉如梦而不放逸者不生疑惑

说是法时五亿比丘生坚信想者即从坐起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皆共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今日牟尼尊  除我等疑心
得解微密义  以信求菩提

复有五亿比丘生坚法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合掌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今蒙菩提照  除我等疑冥
得解微密义  坚法求菩提

复有十亿比丘生八人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先住八地心  今日皆除舍
得解微密义  八人求菩提

复有十一亿比丘生须陀洹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今于佛法中  得断诸疑网
解佛微密语  宣说须陀洹

复有二万五千比丘生斯陀含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等本深著  志乐斯陀含
今皆得离著  寂灭无戏论

复有五百亿比丘生阿那含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今遭救世尊  远离诸戏论
得菩提光照  永拔诸果想

复有三万五千亿得四禅比丘生阿罗汉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已离烦恼  通达无异法
知诸乘平等  皆悉如幻法

复有二万比丘生声闻想者从诸比丘闻说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离缚牟尼尊  止我等虚说
密说声闻义  我今皆通达

复有五千比丘生辟支佛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等今现见  辟支佛所行
解佛微密义  难思辟支佛

复有一万比丘尼生须陀洹果想斯陀含果想阿那含果想阿罗汉果想者从诸比丘闻说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今知平等法  永断女身分
佛无有异  必成人中尊

复有八万八千优婆塞生须陀洹果想斯陀含果想阿那含果想者从诸比丘闻此偈已即从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等心无垢  如净毘琉璃
为修佛法故  今日当出家

尔时虚空中有六十亿那由他诸天以天曼陀罗华而散佛上散已住立而说偈言

「本有诸乘想  亦有诸果想
今日悉除舍  必当成菩提

尔时有百千阿罗汉舍利弗大目揵连须菩提阿泥卢离婆多劫宾那等即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皆共和合住于佛前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志愿满足能降伏魔摧诸怨敌具足成就五无间业我等今日满足成就五欲功德我等今日邪见具足远离正见我等今日害多百千众生之命我等今日已逮菩提即于今日无余涅槃而般涅槃」尔时世尊默无所说

尔时会中有百千众生皆生疑惑「我等今者如在暗中云何诸大罗汉作如是语何况凡夫以疑惑故不能从此至彼从彼至此坐不能立立不能坐

尔时尊者阿难知此百千众生心之所疑亦以佛神力故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今此大众百千众生闻诸大德比丘作如是语皆生疑惑世尊默然而无所说愿文殊师利说其因缘此诸大德比丘以何因缘说此密语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语尊者阿难言「阿难当知此是不退转菩萨地事唯有不退转菩萨乃能证知此诸大德比丘密语

尊者阿难问文殊师利言「此诸大德比丘皆是不退转菩萨

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此诸大德比丘皆是菩萨已于菩提得不退转

阿难请文殊师利言「愿说诸大德比丘微密语义

文殊师利言「无明能生生死是故名母断无明故名为害母父名不正思惟及以喜爱以永断名为害父以诸法不可坏方便坏众多想亦坏诸行名为坏僧应坏凡夫法名阿罗汉以不灭方便灭罗汉想名杀罗汉以不灭方便灭如来想名出佛身血如是等想已断已害毕竟无余阿难以是事故诸大德比丘作如是语『我等今日具足成就五无间业』所以者何于此法中不聚不散不减不满是故名为五无间业满足成就阿难当知彼作是说『我等今日满足成就五欲功德』者彼诸比丘于此五欲了知如梦如幻如热时炎如影如响彼于此智满足成就而于五欲无增无减所以者何能知此法毕竟而无所有以无所有故能如实知而于彼法得如是忍故名满足成就五欲功德阿难以是事故彼诸比丘作如是说『我等今日满足成就五欲功德』阿难当知彼作是说『我等今日满足成就邪见远离正见』者彼诸比丘知诸法邪见诸法邪阿难邪名有为诸法皆是虚妄此虚妄法犹若虚空不增不减亦不住方亦无所属所以者何离自性故彼知是法皆悉平等以平等故正见亦等彼已远离如是等想所以者何若有等想有不等想彼诸比丘无有等想及不等想所以者何诸佛之法离一切想彼于佛法通达无生不得无生法是故阿难彼诸大德比丘作如是语『我等今日具足成就邪见远离正见』阿难当知彼作是说『我等今日害多百千众生命』者阿难彼诸比丘令此时会百千众生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如幻如影如响知此法故离众生想离寿想人想离一切法想以一切法不可种方便种菩提善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从诸比丘闻此密语亦得离众生想寿想人想不数数所以者何若著众生想寿想人想则数数死彼已远离如是法故毕竟不生是故阿难彼诸比丘作如是说『我等今日害多百千众生命根』阿难当知彼作是说『我等今日已逮菩提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者阿难彼诸比丘令此大众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天及人即于今日得离烦恼得逮菩提所以者何此诸大众皆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于今日闻说金刚句法皆得无生法忍得见菩提以是事故而作是说『我等今日逮得菩提我等今日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者彼不断烦恼不修佛法无余烦恼是故阿难彼诸比丘作如是说『我等今日已逮菩提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言今日者阿难当知即于此日不生亦无所生故名今日(天竺正音不生今日音同也)是故阿难求菩萨乘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当渐损以不可得法發菩提心于一切法是名为出离菩提于一切法是名为入无余涅槃而般涅槃阿难求菩萨乘族姓子不应深著日想不应以日而生昼想阿难愚小之人以日为昼想无黠慧故所以者何令此昼是真实是坚牢是常住者应有积聚不应过去唯应有昼不应有夜阿难当知有昼夜想者此是凡小是故阿难求菩萨乘族姓子有深心者为善知识所护不应生昼夜想所以者何求离一切想是菩提道故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明名为母  能生生死故
已拔其根本  是故名为害
不正观思惟  喜爱名为父
彼皆如实知  毕竟无所有
以知无所有  而害其根本
不缘无所有  是故名为害
所说罗汉法  及与凡夫法
彼已以智坏  是故名为害
所有众多  已知其性相
以不可坏法  坏相名
本来所分別  如来诸法想
彼已断远离  知其不生灭
此想次第  思量知是空
如所说平等  彼已能证知
所说欲功德  其名有五种
远离此诸想  知想皆如幻
是诸比丘等  于欲无增减
于导世师前  而作如是说
知欲性皆空  犹如梦所见
毕竟无所生  于此智得满
以邪智知法  虚偽不牢固
邪名为虚妄  于此智得满
有为法虚妄  而无有远近
无知无近远  如五指摩空
彼说诸正见  皆见是平等
如诸法平等  知见等亦然
凡小多分別  众生想故死
若不得众生  亦无有死想
有缘诸众生  除其计寿想
知计寿过患  除其如是想
远离众生想  及与计寿想
彼作如是说  害多众生命
已远离死想  达无分別法
知不坏菩提  不增无果报
死生不可  觉了清净法
一切法无诤  不生常寂灭
不应分別昼  亦不分別夜
于不来去法  而求于菩提
凡小恒分別  以日用为昼
欲求菩提者  莫作是分別
彼以是密语  宣说如是法
以知此法故  能作如是说

文殊师利法王子说此偈已尔时会中百千众生已拔疑箭无复疑惑逮大照明于诸法中得无生法忍各自脱身所著上服以奉文殊师利法王子皆作是言「愿使我等于未来世是妙法觉悟众生如今文殊师利法王子觉悟众生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除众生疑照明佛法法应如是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此百千众生所有疑箭非是世尊所拔断耶

佛告阿难「今此百千众生皆是文殊师利本所教化成就菩提闻彼说法皆能信解

阿难白佛言「是诸众生皆于菩提不退转耶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是诸众生已于菩提而不退转所以者何为文殊师利善知识所护念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比丘生坚信想生坚法想生八人想生须陀洹想生斯陀含想生阿那含想生阿罗汉想生声闻想生辟支佛想者皆于菩提不退转耶

佛告阿难「是处难信乐小法者懒惰不勤精进贪著饮食贪著欲染亲近乐行欲染法者好喜谈说无益之语乱心失念不具威仪心意躁扰不摄诸根轻躁嬉戏愚佷多语如是众生信是法难阿难著增上慢不能护身贪著身命远闲居处舍多闻法破戒憍慢毁法窃法不尊重法毁灭正法贫穷法财喜乐非法诽谤正法乐行非法不知恩报恩不敬佛法僧阿难如是众生信是法难悭心坚著恶戒嗔心不解佛法成就恶慧贫穷智慧恶友所护远离善友不为般若波罗蜜所护不为诸陀罗尼经王所护起有得见深重利养贪著衣钵于衣钵物极生重心不尊重和阿阇于初夜后夜不勤行方便阿难如是众生信是法难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说非时语邪见亲近邪见修行广布邪方便法无惭无悔朋党交游独行无伴离沙门法行非沙门法不信空无相无作无为不生不灭一切诸法非破坏相阿难当知如是众生信是法难」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即便默然

尔时阿难承佛威神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文殊师利世尊何故默无所说

文殊师利言「将来恶世众生成就如是恶不善法不能信解如是深法以是事故世尊默然

尊者阿难问文殊师利言「来世众生少有信解如是法不

文殊师利言「来世众生信此法者甚少犹如众生不识珍宝者多识者甚少所以者何非其智力所及阿难众生亦尔闻说此法信解者少设有信解如是法者不为国土城村人民所敬国土人民咸共轻贱而远离之所以者何此人先世作法留难业因缘故今受此报

阿难请文殊师利言惟愿为此少信解众生敷演此义

文殊师利言「此事问佛佛当演说」尔时阿难即便问佛

尔时世尊四面顾视即出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于其舌相复放光明遍照十方恒河沙世界皆令周遍时四部众佛神力故皆见十方恒河沙诸佛世界诸佛世尊皆说是法悉得闻知闻是法已皆共和合劝请世尊「唯愿如来宣说此法莫令断绝世尊今十方诸世界中无量无边不可限量诸佛世尊宣说是法我等悉得见闻其所说法无有增减如今世尊等无有异

尔时世尊还摄舌相告阿难言「汝颇曾见不实语人有是广长舌相不耶

阿难白佛言「无也世尊此是世尊诚实说于戒定忍辱怜愍饶益慈悲喜舍一切智果所得舌相是故世尊唯愿为此少信众生族姓男女敷演此义因是事故诸不信者以此证知皆令得信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今此四众诸来会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说此法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渐次修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于此处宣说是法无有增减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尔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大欢喜踊跃无量其中或有以衣散佛者或以华者或以诸鬘所谓须曼那鬘金鬘银鬘毘琉璃鬘颇梨鬘车𤦲鬘马瑙鬘象瑙鬘日光宝鬘杂七宝鬘以如是等鬘而散佛上诸天以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波流沙华摩诃波流沙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迦迦勒羇华摩诃迦迦勒羇华卢遮摩祢华摩诃卢遮摩祢华娑摩祢华摩诃输娑摩祢华如是等诸华而散佛上复以天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而散佛上于虚空中作天伎乐种种歌颂赞叹佛德诸龙王等皆雨真珠散于佛上一切女人即脱身上妙好璎珞以散佛上脱身上服以用奉佛即整衣服右膝著地一心合掌住于佛前皆共和合而作是言「诸佛如来言无有二智无障碍记说我等必当作佛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是阿难是诸女人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所以者何诸佛世尊永断愚痴贪欲嗔恚及诸憍慢尘垢黑暗一切染著烧燃烦恼永尽无余成就精进成就诸力威德尊严神足自在光明照曜眷属成就尊贵威势色族姓处皆悉具足相好具足光明具足到安隐处如释如梵如欲界中尊威仪具足戒行具足观察具足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共尊重恭敬赞叹不染世法永舍一切诸有为法成就解脱诸佛之法见闻不虚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诸佛世尊闻不虚耶

佛告阿难「汝不知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实所未知唯愿说之云何如来闻不虚耶

佛告阿难「一心善听吾今解说阿难当知若有众生已闻今闻当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所以者何诸佛菩提无虚妄故亦无贪欲及以嗔恚阿难何况今日现于我前能以一华散我上者若有众生我泥洹后形像舍利能持一华以供养者如是众生亦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难白「若有畜生闻释迦牟尼佛名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耶

佛告阿难「若有畜生闻释迦牟尼佛名者是诸众生皆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因缘所以者何诸佛如来其有闻者闻必不虚是故诸佛如来言无有二阿难譬如尼拘陀树枝叶茂盛能荫百人至五百人阿难于意云何其树种子为大小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其子甚小

佛告阿难「是尼拘陀树种子虽小得地虚空众缘故而得生长渐次广大如是阿难彼诸众生种菩提种子渐次增长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可腐败不可败坏所以者何以不住一切法作种子故而不腐败亦无毁坏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为是诸佛本愿之力为是诸佛法应尔耶

佛告阿难「是我本愿若有闻我名者必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诸佛法应如是所以者何一切诸佛法皆等故

阿难白佛「若诸佛法等以何缘故立誓愿耶

佛告阿难「诸佛世尊宣说法时会中诸菩萨摩诃萨佛说法即立誓愿『使我将来成佛说法见闻不虚亦复如是』」

尔时阿难白佛言「甚奇世尊成就如此希有之法复以此法利益众生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为利益诸众生故遍诸佛土供养诸佛不惜身命舍一切物无有悭悋勤修精进积集难得无所依倚菩提之道于一切法而无所取以摄众生

广博严净经卷第四


校注

第四【大】第三【宋】【元】【明】【宫】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大】*〔-〕【圣】*刘宋凉州沙门智严译【宋】【元】【明】【宫】 (尔时必当成菩提)一千四十八字【大】〔-〕【宫】cf. p. 271. 归【大】取【元】【明】 取【大】所【元】【明】 其【大】〔-〕【宋】【元】【明】 深【大】*染【宋】【元】【明】【圣】* 今【大】企【宋】 复【大】〔-〕【宋】【元】【明】 言【大】信【宋】 住立【大】〔-〕【宋】【元】【明】【圣】 头【大】豆【宋】【元】【明】【宫】 耶【大】也【圣】 以【大】已【宋】【元】【明】【宫】 若【大】如【宋】【元】【明】【宫】 空【大】空法犹如虚空【宋】【元】【明】【宫】 想【大】〔-〕【宫】 令【大】*今【元】【明】【宫】* 此【大】是【宋】【元】【明】【宫】 死【大】*生死【元】【明】* 与【大】〔-〕【圣】 今【大】天【宫】 想【大】*相【宋】【元】【明】【宫】* 令【大】今【宋】【元】【明】【宫】 是【大】〔-〕【宋】【元】【明】【宫】 所有【大】有故【宫】 相【大】*想【宋】【元】【明】【宫】* 已【大】*以【宋】【元】【明】【宫】* 坏【大】为【元】【明】 僧【大】相【宫】【宋】 起【大】趣【圣】 想【大】相【圣】 所【大】有【宋】【元】【明】【宫】 有远近【大】有近远【宋】【元】【明】虚妄远【宫】 不【大】下【圣】 死生【大】生死【宋】【元】【明】【宫】 聚【大】取【宋】【元】【明】【宫】【圣】 用【大】以【宫】 是【大】此【宋】【元】【明】【宫】 怠【大】慢【宋】【元】【明】【宫】 饮食【大】欲食【圣】 欲染【大】染欲【宋】【元】【明】【宫】 嬉【大】喜【宋】【宫】 佷【大】很【元】【明】 慧【大】法【宋】【元】【明】【宫】 上【大】尚【宋】【元】【明】【宫】 梨【大】黎【宋】【元】【明】【圣】 惟【大】唯【宋】【元】【明】【宫】【圣】 此【大】是【宋】【元】【明】【宫】 说于【大】调柔【宫】【圣】 曼【大】摩【宋】【元】【明】【宫】 象瑙鬘【大】〔-〕【宫】珊瑚鬘【宋】【元】【明】 祢【大】*祢那【宋】【元】【明】【宫】* 娑【大】*婆【宋】【元】【明】【宫】* 优【大】忧【圣】 分【大】芬【明】【宫】 色族姓【大】邑族生【宫】 皆悉【大】悉皆【宋】【元】【明】【宫】 佛【大】佛言【宋】【元】【明】【宫】 众【大】畜【宋】【元】【明】【宫】 可【大】〔-〕【宋】【元】【明】【宫】 败【大】毁【宋】【元】【明】【宫】 转【大】〔-〕【宋】【宫】 佛【大】〔-〕【圣】 不分卷【宋】【元】【明】【宫】此下圣本有光明皇后愿文并天平胜宝七岁九月三日从七位上守大学直讲上毛野君立麻吕正大德元兴寺沙门胜叡大德沙门了行大德沙门尊应业了沙门法隆之奥书五十四字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4)
关闭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